实验五玻璃器皿的清洗、凶扎及灭菌

合集下载

常用玻璃器皿的清洗、包扎及灭菌技术

常用玻璃器皿的清洗、包扎及灭菌技术

实验五常用玻璃器皿的清洗、包扎及灭菌技术一、实验目的1.熟悉微生物实验常用玻璃器皿的名称、规格及配套使用物品;2.掌握实验室常用玻璃器皿的清洗和包扎方法;3.了解干热灭菌、蒸汽灭菌原理,掌握玻璃器皿干热灭菌及高压蒸汽灭菌操作技术。

二、实验原理(一)微生物常用器皿、物品微生物实验常用玻璃器皿的名称、规格及配套使用物品介绍,见表2-1。

表2-1微生物实验常用玻璃器皿的名称和规格名称常用规格及配套使用物品烧杯50mL,100mL,250mL,500mL,1000mL,2000mL,3000mL,5000mL配套烧杯刷:大号,中号,小号三角瓶100mL,250mL,500mL,1000mL,2000mL,3000mL配套三角瓶刷:大号,中号,小号容量瓶无色:25mL,50mL,100mL,250mL,500mL,1000mL,2000mL棕色:25mL,50mL,100mL,250mL,500mL,1000mL,2000mL量筒5mL,10mL,25mL,50mL,100mL,250mL,500mL,1000mL,2000mL移液管1mL(分度0.01mL),2mL(分度0.02mL),5mL(分度0.05mL),10mL(分度0.1mL),20mL(分度0.1mL),50mL(分度0.5mL)配套洗耳球:大号,中号,小号培养皿35mm,75mm,90mm,120mm,150mm配套封口膜:12*12mm,16*16mm 酒精灯150mL配套:火柴漏斗60mL,80mL配套滤纸、漏斗架定性滤纸:7cm,9cm,11cm,12.5cm,15cm 定量滤纸:7cm,9cm,11cm,12.5cm,15cm滴定管酸式滴定管:50mL碱式滴定管:50mL 配套滴定台、蝴蝶夹滴瓶(小口瓶)无色:30mL,60mL,120mL 棕色:30mL,60mL,120mL广口瓶无色:125mL,250mL,500mL,1000mL,2000mL棕色:125mL,250mL,500mL,1000mL,2000mL试管10*100mm,12*100mm,15*100mm,15*150mm,18*180mm,20*200mm 配套试管刷:大号,中号,小号配套试管架:12.5mm,15.5mm,18.5mm,20.5mm载玻片25*75mm,30*60mm,100*100mm,500*500mm,900*600mm盖玻片18*18mm,20*20mm,22*22mm,24*24mm,24*32mm,24*50mm温度计0-100℃,0-200℃,0-300℃坩埚30mL,50mL配套坩埚钳研钵80mm,100mm,120mm,150mm(二)常用玻璃器皿用途:1.烧杯:用于盛装、转移、配制、加热培养基及试剂。

微生物实验思考题参考答案及知识要点

微生物实验思考题参考答案及知识要点

微生物实验思考题参考答案及知识要点一.酵母菌形态观察及死活细胞鉴别1.吕氏碱性美蓝染液浓度和作用时间的不同对酵母菌死细胞数量有何影响?是分析其原因。

美蓝是一种无毒性的染料,它的氧化型呈蓝色,还原型无色。

用美蓝对酵母的活细胞进行染色时,由于细胞的新陈代谢作用,细胞内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能使美蓝由蓝色的氧化型变成为无色的还原型。

因此,具有还原能力的酵母活细胞是无色的,而死细胞或代谢作用微弱的衰老细胞则呈蓝色或淡蓝色,借此即可对酵母菌的死细胞和活细胞进行鉴别。

美蓝浓度高了,代谢不太活跃的活细胞也会被染色,从而使观察到的死细胞较多,活细胞较少;反之,则代谢微弱的细胞也能还原美蓝,不被染色,从而使观察到的死细胞较少,活细胞较多。

二. 细菌的简单染色和革兰氏染色1. 革兰氏染色中那一步是关键?为什么?你是如何操作的?革兰氏染色的关键步骤是:乙醇脱色(是脱色时间)。

如果脱色过度,革兰氏阳性菌也可被脱色而被误认为是革兰氏阴性菌;如脱色时间过短,革兰氏阴性菌也可被脱色而被误认为是革兰氏阳性菌。

脱色时间的长短还受涂片的厚薄,脱色是玻片晃动的快慢及乙醇用量的多少等因素的影响,难以严格规定(脱色是应当控制速度,脱色时间一般为20—30s)。

2. 固定的目的之一是杀死菌体,这与自然死亡的菌体有何不同?自然死亡的菌体本身已经部分自溶,结构已经改变。

固定杀死细菌时细菌结构是保持死亡时的状态的。

3. 不经复染这一步能否区分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能。

在酒精脱色后,不被酒精脱色而保留紫色者为革兰氏阳性菌(G+),被酒精脱色为革兰氏阴性菌。

最后一步用番红染液复染,是为了让结果更清楚。

4. 涂片为什么要固定,固定适应注意什么问题?a 杀死细菌并使菌体黏附与玻片上;b 增加其对染料的亲和力。

固定时应注意:手持玻片,菌膜朝上,在微火过3次(手指触摸玻片反面,不烫手为宜),固定时应尽可能维持细胞原有形态,防止细胞膨胀或收缩。

三. 霉菌、放线菌的形态观察1. 镜检时,如何区分基内菌丝与气生菌丝?一般气生菌丝颜色较深,直生或分枝丝状,比基内菌丝粗;而基内菌丝色浅、发亮,可看到横隔膜,继而断裂成球状或杆状小体。

玻璃器皿的清洗包扎干热灭菌及常见培养基配置湿热灭菌

玻璃器皿的清洗包扎干热灭菌及常见培养基配置湿热灭菌

玻璃器皿的清洗包扎干热灭菌及常见培养基配置湿热灭菌玻璃器皿的清洗、包扎和干热灭菌一、目的要求掌握玻璃器皿的清洗、包扎及干热灭菌的操作方法。

二、实验材料玻璃器皿、烘箱、牛皮纸、纱布、纱绳三、操作步骤(一)清洗方法根据实验目的、器皿的种类、所盛放的物品、洗涤剂的类别和沾污程度等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1. 新玻璃器皿的洗涤方法新购置的玻璃器皿含游离碱较多,应在酸溶液内先浸泡数小时,酸溶液一般用2%的盐酸或洗涤液,浸泡后用自来水冲洗干净。

2. 使用过的玻璃器皿的洗涤方法(1)试管、培养皿、三角烧瓶、烧杯等可用瓶刷或海绵沾上肥皂或洗衣粉或去污粉等洗涤剂刷洗,然后用自来水充分冲洗干净。

但是,洗衣粉和去污粉较难冲洗干净,常在器壁上附有次以上充分冲洗,或可用稀盐酸摇洗一次,再用水冲洗。

一层微小粒子,故要用水多次甚至10若内壁的水是均匀分布成一薄层,表示油垢完全洗净,若挂有水珠,则还需用洗涤液浸泡数小时,然后再用自来水充分冲洗。

(2) 装有固体培养基的器皿应先将其刮去,然后洗涤。

带菌的器皿在洗涤前先浸在2%煤酚皂溶液(来苏尔)或0.25%新洁尔灭消毒液内24小时或煮沸半小时,再用上法洗涤 (3)载玻片与盖玻片用过的载玻片与盖玻片如滴有香柏油,要先用皱纹纸擦去或浸在二甲苯内摇晃几次,使油垢溶解,再在肥皂水中煮沸5—10 min,用软布或脱脂棉花擦试,立即用自来水冲洗。

然后在稀洗涤液中浸泡0.5—2 h,自来水冲去洗涤液,最后用蒸馏水换洗数次,待干后浸于95%酒精中保存备用。

3. 洗涤液的配制与使用(1)洗涤液的配制洗涤液分浓溶液与稀溶液两种,配方如下:浓溶液重铬酸钠或重铬酸钾(工业用) 50g自来水 150mL浓硫酸(工业用) 800mL稀溶液重铬酸钠或重铬酸钾(工业用) 50g自来水 850mL浓硫酸(工业用) 100mL配法都是将重铬酸钠或重铬酸钾先溶解于自来水中,可慢慢加温溶解,冷却后徐徐加入浓硫酸,边加边搅动。

玻璃器皿的包扎的实训报告

玻璃器皿的包扎的实训报告

一、实验背景玻璃器皿是实验室中常用的实验器材,其清洁、干燥、包扎及灭菌是保证实验结果准确性的关键步骤。

包扎作为灭菌前的重要环节,对于防止玻璃器皿在灭菌过程中受到污染具有重要作用。

本实训旨在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掌握玻璃器皿的包扎方法,提高实验技能。

二、实验目的1. 熟悉玻璃器皿的名称、规格及用途。

2. 掌握玻璃器皿的清洗、干燥、包扎及灭菌方法。

3.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实验操作习惯。

三、实验原理玻璃器皿的包扎是灭菌前的重要环节,其主要目的是防止灭菌过程中玻璃器皿受到污染。

包扎材料应具有一定的透气性,以便在灭菌过程中蒸汽能够穿透,达到灭菌效果。

同时,包扎材料应具有一定的阻隔性,防止空气中的微生物进入玻璃器皿。

四、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玻璃器皿(试管、培养皿、三角瓶等)、棉塞、牛皮纸、剪刀、镊子、酒精灯等。

2. 实验仪器:高压蒸汽灭菌锅、烘箱、天平等。

五、实验步骤1. 清洗玻璃器皿:将玻璃器皿用去污粉或洗涤液刷洗,然后用自来水冲洗干净,倒置晾干。

2. 制作棉塞:将棉线剪成长约10cm的棉线,用镊子将其穿过试管口,使棉线两端分别位于试管两端,用橡皮筋固定。

3. 包扎玻璃器皿:将洗净、晾干的玻璃器皿放入牛皮纸中,用剪刀将牛皮纸剪成适当大小,将玻璃器皿包裹住,用橡皮筋固定。

4. 灭菌:将包扎好的玻璃器皿放入高压蒸汽灭菌锅中,按照实验要求设置温度、压力和时间,进行灭菌。

5. 冷却:灭菌完成后,关闭电源,待压力降至0时,打开灭菌锅盖,取出玻璃器皿。

6. 验证灭菌效果:将灭菌后的玻璃器皿进行微生物检测,确保无微生物污染。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本次实训,学生掌握了玻璃器皿的清洗、干燥、包扎及灭菌方法。

实验过程中,学生认真操作,确保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1. 清洗:实验过程中,学生掌握了玻璃器皿的清洗方法,确保了玻璃器皿的清洁。

2. 干燥:实验过程中,学生掌握了玻璃器皿的干燥方法,确保了玻璃器皿的干燥。

3. 包扎:实验过程中,学生掌握了玻璃器皿的包扎方法,确保了玻璃器皿在灭菌过程中不受污染。

实验五玻璃器皿的清洗、凶扎及灭菌

实验五玻璃器皿的清洗、凶扎及灭菌

实验五玻璃器皿的清洗、凶扎及灭菌实验五玻璃器皿的清洗、凶扎及灭菌一、目的要求1、掌握微生物实验室常用玻璃器皿的清洗及包扎方法。

2、掌握干热灭菌和高压蒸汽灭菌的操作方法。

二、实验材料根据实验需要确定三、基本原理为确保实验顺利地进行,要求把实验所用玻璃器皿清洗干净,为保持灭菌后的无菌状态,需要对培养皿、吸管等进行包扎,对试管和三角瓶等加塞棉塞。

这些工作看起来很普通简单,但如操作不当或不按操作规定去做,则会影响实验结果,甚至会导致实验的挫败。

灭菌是指杀死一定环境中的所有微生物,微生物实验室常用的灭菌方法包括直接灼烧、恒温干燥箱灭菌、高压蒸汽灭菌、间歇灭菌、煮沸灭菌等方法。

这些方法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加热使微生物体内蛋白质凝固变性,从而达到杀菌的目的。

四、方法与步骤1、器皿洗涤的注意事项和方法(1)不能有腐蚀作用的化学试剂,也不能使用比玻璃硬度大的物品来擦试玻璃器皿;新的玻璃器皿应用2%的盐酸溶液浸泡数小时,用水充分洗干净。

(2)用过的器皿应立即洗涤。

(3)强酸、强碱、琼脂等能腐蚀、阻塞管道的物质不能直接倒在洗涤槽内,必须倒在废物缺内。

(4)含有琼脂培养基的器皿,可先将培养基刮去,或用水蒸煮,待琼脂融化后趁热倒出,然后用清水洗涤。

凡遇有传染性材的器皿,应经高压蒸汽灭菌再进行清洗。

(5)一般的器皿都可用去污粉、肥皂或配成5%的热肥皂水来清洗。

油脂很重的器皿应先将油脂擦去。

粘有煤膏、焦油及树脂一类物质,可用浓硫酸或40%氢氧化钠或用洗涤液浸泡;沾有蜡或油漆物,可加热使之融熔后揩去,或用有机溶剂(苯、二甲苯、汽油、丙酮、松节油等)揩去。

(6)载玻片或盖玻片,先擦去油垢,再放入5%肥皂水中煮分钟,立即用清水冲洗,以后放在稀的洗液中浸泡2小时,再用清水冲洗干净,最后用蒸馏水冲洗,干后浸于95%酒精中保存备用。

(7)洗涤后的器皿应达到玻璃壁能被水均匀湿润而无条纹和水珠。

2、器皿包扎要灭菌后的器皿仍能保持无菌状态,需在灭菌前进行包扎。

水处理生物学实验指导05培养基的制备及灭菌

水处理生物学实验指导05培养基的制备及灭菌

实验五培养基的制备及灭菌本次实验可为下次实验作准备。

实验内容主要包括玻璃器皿的洗刷、包装和培养基的制备以及灭菌技术等。

在进行微生物学实验时,所用培养基及玻璃器皿等均须进行灭菌。

一、目的1.学会玻璃器皿的洗涤和灭菌前的准备工作。

2.掌握培养基配制和无菌水制备的方法。

3.学会高压蒸汽灭菌技术。

二、实验器材1.培养皿(又称平皿,直径90mm)、试管、吸管、锥形瓶、烧杯等。

2.纱布、棉花、报纸、牛皮纸。

3.pH试纸6—8.4(或pH电位计或氢离子浓度比色计)、洗液、10%HCL、10%NaOH。

4.牛肉膏、蛋白胨、氯化钠、琼脂、蒸馏水。

5.高压蒸气灭菌器、烘箱、冰箱、电炉等。

三、实验内容(一)玻璃器皿的洗刷与包装1.洗刷玻璃器皿在使用前必须洗刷干净。

培养皿、试管、锥形瓶等可先用去污粉或肥皂洗刷,然后用自来水冲洗。

吸管则先用洗液浸泡、再用水冲洗。

洗刷干净的玻璃器皿应放在烘箱中烘干。

2.包装(1)培养皿由一底一盖组成一套,按实验所需的套数一起用牛皮纸包装。

(2)吸管应在吸端用铁丝塞入少许棉花,构成1一1.5cm长的棉塞,以防止细菌吸入口中,并避免将口中细菌吹入管内。

棉花要塞得松紧适宜,吸时既能通气,又不致使棉花滑入管内。

将塞好棉花的吸管的尖端,放在4—5cm宽的长纸条的一端,吸管与纸条约成45°交角,折叠包装纸包住尖端(图8—8),用左手将吸管压紧,在桌面上向前搓转,纸条即螺旋式地包在管子外面,余下纸头折叠打结,按照实验需要,可单支包装或多支包装,以备灭菌。

培养皿和吸管也有放在特制容器内进行灭菌的。

(3)试管和锥形瓶等的管口或瓶口均需用棉花塞堵塞。

做好的棉塞,四周应紧贴管壁和瓶口,不留缝隙,以防空气中微生物会沿棉塞皱折浸入。

棉塞不宜过松或过紧,以手提棉塞,管、瓶不掉下为准。

棉塞的2/3应在管内或瓶口内,上端露出少许,以便拔塞。

棉塞的大小及形状应如图8—9所示。

在制作培养基的过程中,如不慎将棉塞沾上培养基时,应用清洁棉花重做。

实验室玻璃器皿的清洗方法

实验室玻璃器皿的清洗方法

实验室玻璃器皿的清洗方法实验室中使用的玻璃器皿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会积累各种污垢,如残留的试剂、沉淀物、污渍等。

为了保持器皿的清洁并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需要定期对玻璃器皿进行清洗。

本文将介绍五种常见的玻璃器皿清洗方法:物理清洗法、化学清洗法、电化学清洗法、加热清洗法和低温清洗法。

一、物理清洗法物理清洗法主要通过机械或物理作用清除玻璃器皿表面的污垢。

这种方法通常包括以下步骤:1. 刷洗:使用软毛刷或尼龙刷轻轻刷洗玻璃器皿的内外表面,以去除残留的沉淀物和污渍。

注意不要使用硬毛刷,以免刮伤玻璃表面。

2. 冲洗:使用流动水冲洗玻璃器皿,确保将刷洗掉的污垢全部冲走。

对于一些较难清洗的部位,可以使用注射器或洗耳球吹气,以便彻底冲洗干净。

3. 擦干:将玻璃器皿放置在干净的毛巾或纸巾上,轻轻擦拭,确保表面无水痕残留。

二、化学清洗法化学清洗法利用化学试剂与玻璃器皿表面的污渍发生反应,从而达到清除污垢的目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化学清洗剂及其用途:1. 酸类:如硝酸、硫酸等,可用于清除金属离子和氧化物污渍。

2. 碱类: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可用于清除油脂和蛋白质污渍。

3. 有机溶剂:如甲醇、乙醇等,可用于溶解一些有机污渍。

使用化学清洗剂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根据污渍类型选择合适的清洗剂,并遵循安全操作规程。

- 将清洗剂稀释后使用,以免对玻璃器皿造成腐蚀。

- 使用完毕后,用大量清水冲洗干净,避免残留物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

三、电化学清洗法电化学清洗法利用电化学反应清除玻璃器皿表面的污垢。

这种方法通常需要将玻璃器皿作为电解池的一个电极,通过施加电压进行电解处理。

电化学清洗法的优点在于对一些顽固污渍有较好的清除效果,同时具有环保性。

但需要注意的是,玻璃器皿在使用电化学清洗法后可能需要进行额外的物理清洗,以确保表面无残留物。

四、加热清洗法加热清洗法通过加热玻璃器皿使污渍分解或挥发,从而达到清除污垢的目的。

加热清洗法适用于一些高温下稳定的玻璃器皿,如烧杯、烧瓶等。

玻璃器皿的清洗包扎、培养基的制备及灭菌

玻璃器皿的清洗包扎、培养基的制备及灭菌

(O3)或使水(H2O)氧化生成过氧化氢(H2O2),O3和H2O2均有
杀菌作用。紫外线穿透力不大,所以,只适用于无菌室、接种箱、手术 室内的空气及物体表面的灭菌。紫外线灯距照射物以不超过1.2m为
宜。
结合理论知识 和生活,在使 用紫外灭菌时 你应该注意什 此外,为了加强紫外线灭菌效果,在打开紫外线灯 么?
清洗
包装 灭菌
洗涤剂、试管刷等
报纸、牛皮纸、专用塑料袋或器皿等
干热灭菌 湿热灭菌 紫外灭菌 过滤
玻璃器皿的清洗
器皿包扎
二、基本原理
(二)培养基简介
培养基是人工配制的适合微生物生长繁殖或积累 按成分: 天然培养基、合成培养基和半合成培养基; 代谢产物的营养基质,用以培养、分离、鉴定、保存 按物理性质: 固体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
按用途: 基础培养基、鉴别培养基和选择培养基等。 各种微生物或积累代谢产物。
在自然界中,微生物种类繁多,营养类型多样, 加之实验和研究的目的不同,所以培养基的种类很多。
培养基的成分和pH
配制培养基 的原则是什 么?
不同种类的培养基中,一般应含物对pH要求不一
在未调pH之前,先用精密pH试纸测量培养基的原始pH, 如果偏酸,用滴管向培养基中滴加入1mol/L NaOH, 3、按比例加1.6%溴甲酚紫乙醇溶液 边加边搅拌,并随时用pH试纸测其pH,直至pH达到 7.2~7.4。反之,用1mol/L HCl进行调节。注意pH 4、调pH: 值不要调过头,以避免回调,否则,将会影响培养基内各 按实验要求,可将配制的培养基分装入有小倒管(德汉 5、分装: 离子的浓度。对于有些要求 pH值较精确的微生物,其pH 氏小管)的试管内 的调节可用酸度计进行(使用方法,可参考有关说明书)。 6、加塞: 加塞后,将全部试管用麻绳捆好,再在棉塞外包一层牛 皮纸,以防止灭菌时冷凝水润湿棉塞,其外再用一道麻 7、包扎: 绳扎好。用记号笔注明培养基名称、组别、配制日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五玻璃器皿的清洗、凶扎及灭菌
一、目的要求
1、掌握微生物实验室常用玻璃器皿的清洗及包扎方法。

2、掌握干热灭菌和高压蒸汽灭菌的操作方法。

二、实验材料
根据实验需要确定
三、基本原理
为确保实验顺利地进行,要求把实验所用玻璃器皿清洗干净,为保持灭菌后的无菌状态,需要对培养皿、吸管等进行包扎,对试管和三角瓶等加塞棉塞。

这些工作看起来很普通简单,但如操作不当或不按操作规定去做,则会影响实验结果,甚至会导致实验的挫败。

灭菌是指杀死一定环境中的所有微生物,微生物实验室常用的灭菌方法包括直接灼烧、恒温干燥箱灭菌、高压蒸汽灭菌、间歇灭菌、煮沸灭菌等方法。

这些方法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加热使微生物体内蛋白质凝固变性,从而达到杀菌的目的。

四、方法与步骤
1、器皿洗涤的注意事项和方法
(1)不能有腐蚀作用的化学试剂,也不能使用比玻璃硬度大的物品来擦试玻璃器皿;新的玻璃器皿应用2%的盐酸溶液浸泡数小时,用水充分洗干净。

(2)用过的器皿应立即洗涤。

(3)强酸、强碱、琼脂等能腐蚀、阻塞管道的物质不能直接倒在洗涤槽内,必须倒在废物缺内。

(4)含有琼脂培养基的器皿,可先将培养基刮去,或用水蒸煮,待琼脂融化后趁热倒出,然后用清水洗涤。

凡遇有传染性材的器皿,应经高压蒸汽灭菌再进行清洗。

(5)一般的器皿都可用去污粉、肥皂或配成5%的热肥皂水来清洗。

油脂很重的器皿应先将油脂擦去。

粘有煤膏、焦油及树脂一类物质,可用浓硫酸或40%氢氧化钠或用洗涤液浸泡;沾有蜡或油漆物,可加热使之融熔后揩去,或用有机溶剂(苯、二甲苯、汽油、丙酮、松节油等)揩去。

(6)载玻片或盖玻片,先擦去油垢,再放入5%肥皂水中煮分钟,立即用清水冲洗,以后放在稀的洗液中浸泡2小时,再用清水冲洗干净,最后用蒸馏水冲洗,干后浸于95%酒精中保存备用。

(7)洗涤后的器皿应达到玻璃壁能被水均匀湿润而无条纹和水珠。

2、器皿包扎
要灭菌后的器皿仍能保持无菌状态,需在灭菌前进行包扎。

(1)培养皿洗净的培养皿烘干后每10套(或根据需要而定)叠在一起,用牢固的纸卷成一筒,或装入特制的铁筒中,然后进行灭菌。

(2)吸管洗净、烘干后的吸管,在吸口的一头寒入少许脱脂棉花,以防在使用时造成污染。

塞入的棉花量要适宜,多余的棉花可用酒精灯火焰烧掉。

每支吸管用一条宽约4-5cm的纸条,以30-45°的角度螺旋形卷起来,吸管的尖端在头部,另一端用剩余的纸条打成一结,以防散开,标上容量,若干支吸管包扎成一束进行灭菌。

使用
时,从吸管事间拧断纸条,抽出吸管。

(3)试管和三角瓶试管和三角瓶都需要做合适的棉塞,棉塞可起过滤作用,避免空气中的微生物进入容器,制作棉塞时,要求棉花紧贴玻璃壁,没有皱纹和缝隙,松紧适宜。

过紧易挤破管口和不易塞入;过松易掉落和污染。

棉塞的长度不小于管口直径的2倍,约2/3塞进管口(图5-1)。

目前,国内已开始采用塑料试管塞,可根据所用的试管的规格和实验要求来选择和采用合适的塑料试管塞。

若干支试管用绳扎在一起,在棉花塞部分外包裹油纸或牛皮纸,再用绳扎紧(图5-2)。

三角瓶加棉塞后单个用油纸包扎。

3、灭菌
(1)电热干燥箱灭菌的操作过程:
①把要灭菌的物品放在箱内,堆积时要留人空隙,勿使接触器壁、铁壳,关闭箱门。

②接通电源,把位于箱顶的通气孔适当打开,使箱内湿空气能逸出,至箱内温度达到100℃时关闭。

③调节温度控制器旋扭,直至箱内温度达到所需要温度为止,观察温度是否恒定。

若不稳定,再进行调节,稳定后不可再拨动调节旋扭和通气孔,保持140-160马俊,2-3h。

④灭菌结束后切断电源,待箱内温度降至60℃时,才能打开箱门取出灭菌物品。

同时,应将温度调节旋扭调到零点,并打开通气孔。

(2)高压蒸汽灭菌锅的操作过程:
①使用前,先在灭菌锅内加入适量的水,然后把要灭菌的物品放
入锅内,盖上锅盖,对称地拧紧螺栓,以防漏气。

②在灭菌锅底部加热,同时打开排气阀,待自排气阀冒热气3-5min后关闭。

至压力表所示压力升至所需压力时开始计时。

通过调整热源,而维持一定的压力。

达到灭菌时间后,停止加热。

③待锅内蒸气全部排完后,方可打开排气阀,打开锅盖,取出灭菌物。

④使用完后,应及时将锅内的水放去,以防生锈。

高压蒸汽灭菌锅种类规格很多,以上操作步骤适且于手提式高压蒸汽灭菌锅。

其它种类的灭菌锅,它在使用时应严格按操作说明书操作。

五、实验内容
1、根据要求清洗各玻璃器皿,并进行包扎。

2、用电热干燥箱对玻璃器皿进行干热灭菌。

3、用高压蒸汽灭菌锅对玻璃器皿进行蒸汽灭菌。

六、实验作业
高压蒸汽灭菌为什么比干热灭菌要求温度低、时间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