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单元知识树

合集下载

七年级下册数学知识树PPT课件

七年级下册数学知识树PPT课件

收集 手段
收集 形式
全面 调查
其它


七年级下册第十章知识树


精选ppt课件
6
描述数据知识树
每组数据相对 于总数的大小
组距
表示部分占 总体的比例
组数 特点
频数
频率
显示各组 频数分布
频数 分布表
特点
显示各组 频数差别
直方图
区别
单式
算、量、 画、标
画法
扇形图 折线图

显示变
特点

化趋势


条形图
特点
比较数 据差别
种类
复式
显示具 体数据
七年级下册第十章知识树
精选ppt课件
7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七年级下册第五章知识树
同位角, 内错角, 同旁内角
判定
两条直线被 第三条直线
所截
性质
平行线
垂线
相交线
平移
邻补角
对顶角
相交线
与平行
线
精选ppt课件
1
七年级下册第六章知识树
平方根
三次方根
平方根
立方根 实数
算术平方根
实数
精选ppt课件
分类
2
平面直角坐标系知识树
用坐标方法表示 地理位置






用坐标方法 表示位置的变换
画图
X轴,Y轴,原点
各象限点的特征
结构
象限

七年级下册地理第一章知识点湘教版

七年级下册地理第一章知识点湘教版

七年级下册地理第一章知识点湘教版一、地球和地图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①地球是一个球体。

②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③地球表面积5。

1亿平方千米,周长4万千米,赤道半径千米,极半径千米,平均半径千米。

2、纬线和经线①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纬线是不等长的,赤道是的纬线圈。

②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经线是等长的。

3、纬度和经度①纬度的变化规律:由赤道(0°纬线)向南、北两极递增。

的纬度是90度,在南极、北极。

②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表示。

③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平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④经度的变化规律:由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西、向东递增到⑤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用“e”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的经度叫西经,用“w”表示。

⑥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e组成的经线圈。

20°w以西到°e属于西半球(大于20°w或大于°e)20°w以东到°e属于东半球(小于20°w或小于°e)4、地球的运动①地球运动:自转/公转绕什么转:地轴/太阳方向:自西向东/自西向东周期:约24小时/一年产生的自然现象:昼夜交替/形成四季②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相反(春——秋;夏——冬)③地球表面五带的划分:北寒带(66.5°n——90°n)、北温带(23.5°n——66.5°n)、热带(23.5°n——23.5°s)、南温带(23.5°s——66.5°s)、南寒带(66.5°s——90°s)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温带:既无阳光直射现象,又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变化明显④低纬:0°——30°;中纬:30°——60°;高纬:60°——90°⑤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逆时针方向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顺时针方向转。

第一单元生物知识树 说课

第一单元生物知识树  说课


4.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模式图,回答问题:
• • • • • •
1)能使细胞保持特定形态的结构是〔 〕 2)保护细胞并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是〔 〕 3)细胞进行生命活动的重要场所是〔 〕 。其中的〔 〕 与光合作用有 关,与呼吸作用有关的结构是〔 〕 4)在细胞生长的过程中数量由多渐少的结构是〔 〕 5)含有遗传物质的结构是〔 〕 6)若该图表示西瓜果肉细胞的结构,则西瓜中糖分等甜味物质是在细胞质中的 图中序号 所示部分中。
• 3.右图为显微镜模式图,据图回答问题
• • • •
(1)填写名称(5) (9) (2) (7) (2)图中与调节光线强弱有关的结构是( ) 和( ) 。 (3)图中与放大有关的结构是( ) 和( ) 。 (4)如果我们把一片叶子直接放在显微镜下,可以看清它的内部结构 吗?为什么? • (5)某同学在做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结构时,无论怎样调节物像总 不是很清晰,老师给它换了一个茎的横切装片,结果很清晰,你能帮 他分析洋葱表皮细胞看不清的原因吗? • (6)小明同学在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对光时,看不到白亮的 视野,你能帮他分析原因吗?请你写出光线由反光镜进入人眼的途径。
4.模仿制作临时装片
通过实验解决这一难题,学生先学习教材中的实验步骤,然后通过讨论理 解实验步骤,在教师的引导下初步掌握临时装片制作的过程及注意的事 项,最后由学生通过合作完成实验,通过学生自己Βιβλιοθήκη 手操作的学习是最 有效的学习方式。
5.阐明细胞是生命活动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先通过实验初步认识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然后通过教材中的图1.2— 13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让学生认识细胞的结构及各部分的功能。
二.本单元知识重、难点:
1.生物的生命现象; 2.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3.初步学会使用显微镜; 4.模仿制作临时装片; 5.阐明细胞是生命活动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6.描述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七年级下册数学知识树

七年级下册数学知识树
第二十页,共28页。
画出扇形
标注
易于显 示数据 的变化 趋势
易于显示数据 的分布情况
列频数分布表 画频数分布直方图
目的、对象、 如何设计…
收集(shōují)数据知识树
统计调查
科学实验








问卷、访问、
邮寄、电脑辅助、
电话(一手)
一 手
数 据
数据 来源
报刊杂志、
个体
总体
广播、电视
(二手)
第十八页,共28页。
1.了解通过全面调查(diào chá)和抽样调查(diào chá)收集数据的方法; 会设计简单的调查(diào chá)问卷收集数据;能根据问题查找有关资料, 获得数据信息。
2.通过抽样调查(diào chá),初步感受抽样的必要性,体会用样本估 计总体的思想。
3.了解频数及频数分布,掌握划记法,会用表格整理数据表示频数分 布,体会表格在整理数据中的作用。
分类
七年级下册第八章知识树
解法
二元一次方程组 应用(yìngyòng)
应用
二元一 次方程

第十四页,共28页。
解一元(yī yuán)一次不 数学问题的解 等式(组)
一元(yī yuán)一次不等式 (组)的概念
第九章不等式 实际(shíjì)问题的答案 和不等式组
七 年 级 下 册
第十五页,共28页。
内容(nèiróng)总结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四 教材处理。四 教材处理。经历将一些实际问题 抽象为数与代数问题的过程。感受证明过程的严谨性以及结论的确定性。不等式与
No 不等式组。不等。与算术平方根的区别(qūbié)与联系。主要内容是收集数据和整理数据的常 用方法。问题入手,介绍通过全面调查获得数据的方法和步骤,在解决这个具。体 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谢谢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第一课知识树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第一课知识树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第一课的知识树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隋朝的统一
建立:581年,杨坚(隋文帝)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统一全国的意义: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强盛措施: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等。

2,大运河的开通
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中心和起始点: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

组成部分: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长度和地位:全长2000多千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作用: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成为我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

消极作用: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3.科举制的创立
隋文帝:开始用考试的办法选拔人才。

隋炀帝:设置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创立。

积极影响: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革,加强了皇帝选官和用人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范围;推动了教育的发展;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持续1300多年。

4.隋朝的灭亡
原因:隋炀帝的残暴统治。

时间:618年。

这个知识树主要概括了隋朝的建立、统一、大运河的开通、科举制的创立以及隋朝的灭亡等重要历史事件和概念。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隋朝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和影响,以及这一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变化。

七年级下册地理第一章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下册地理第一章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下册地理第一章知识点归纳全文共3篇示例,供读者参考七年级下册地理第一章知识点归纳1东南亚1、东南亚位于亚洲的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大部分。

2、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区别:中南半岛:地形山河相间纵列分布;气候温带季风气候(雨季旱季);河流北向南流,水力丰富。

马来群岛:形崎岖、多山岭火山地震气候热带雨林气候为主;河流短小湍急。

3、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被称为“火山国”。

4、东南亚地理位置重要性:东南亚处在亚洲与大西洋、印度洋与太平洋的“十字路口”,是世界海洋运输和航空运输的重要枢纽,马来群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是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天然水道,也是联结欧洲、印度洋沿岸港口与太平洋港口的重要航道。

5、富饶的矿产:世界上天然橡胶、油棕、椰子等热带经济作物的重要产地。

泰国天然橡胶和棕榈油的产量、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

菲律宾是世界上出产椰子、出口椰油最多的国家。

印度尼西亚的石油,马来西亚的锡都居世界第一位。

泰国、越南、缅甸是世界上重要的稻米出口国。

6、海外华人的聚居地:(1)东南亚是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地区之一。

(2)人口集中分布在大河的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以及沿海平原,而山区和岛屿的热带雨林地区则人口稀少。

(3)东南亚是世界上海外华人分布最集中的地区。

(4)我国被称为侨乡的是:广东、福建。

美洲1、新大陆:(1)美洲大陆以巴拿马运河为界分为北美洲和南美洲。

(2)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称为拉丁美洲。

2、南北各异的.自然环境:项目北美洲南美洲五带中的位置:大部分在北温带大部分在热带最长的山脉:落基山脉安第斯山脉最长的河流:密西西比河(第四长)亚马孙河(第一大第二长)主要的气候类型: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以热带雨林气候和亚寒带针叶林气候为主热带草原气候为主面积的国家:加拿大巴西主要人种:以白色人种为主以混血人种为主国家类型:美国、加拿大是发达国家大多数为发展中国家3、巴拿马运河与苏伊士运河的区别:运河名称联系大洲(位置)沟通海洋巴拿马运河:北美洲与南美洲之间沟通大西洋与太平洋苏伊士运河:亚洲与非洲之间沟通大西洋与印度洋(红海与地中海)4、地形特点:地形分为三大南北纵列带:西部是高大的山系(落基山脉),中部是广阔的平原(大平原),东部是低缓的高地(阿巴拉契雅山脉)。

【精品】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单元知识树ppt课件

【精品】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单元知识树ppt课件

(蓝底楷体字)
自由阅读卡
正文 (宋体字)
教材课程资源 活动与探究
导入框
编写体例
练习
培养能力 加深理解

激发学生 学习兴趣
材 练一练
理解知识 及时巩固
动脑筋
发散思维 提高升华
编写特点
活动课 活动与探究
注重培养 学生能力
专题形式 线索清晰
编排合理 运用灵活
编写特点
教 材 编 写
减轻负担 降低难度
北师大版
运用
认识科举制对后世的影响
以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史 实为例,说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 展
评价唐太宗
探讨我国多民族同一国家形成的意义
二、说 教 材
1.编 写 体 例 和 特 点
编写体例
增加阅读量
描绘历史细节 培养学生能力
辅助理解教材
地图、图片
简明讲述历史
文献资料
课堂延伸
发展过程
例文
扩展知识面
4.科举 制的 创立
唐玄宗 怀仁可汗
合同为一家
文成公主 松赞干布
吐蕃
藏族的祖先
回纥
渤海郡王 “海东盛国”
粟末靺鞨
云南王
设机构
突厥
南诏
唐太宗、 武则天
5.“合 同为 一家”
政治改革 创造文字 生活习俗 唐招提寺
“唐人”
长安、洛阳、 广州、扬州
外交至 亚、非、欧
概况
开明的对内 对外政策
原因
遣唐使 鉴真东渡
注重联系
教学建议
第 二 单 元
注重培养 分析总结能力
注重史论结合
三、说 建 议
2. 评 价 建 议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材研说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材研说

人生的选择 人生的挫折
《假如生活 欺骗了你》 欺骗了你》 普希金( 普希金(俄) 未选择的路》 《未选择的路》 弗罗斯特 (美) 《诗两 首》 《伤仲 永》- 王 安石
由“神 童”泯 为“众 人”的 启示。 启示。
对自然 的热爱 对知识 的追求
《从百草园 到三味书屋》 到三味书屋》 --鲁迅
成 长 的 足 迹
第 知 识 树 三 单 元
通过语言、动作、 通过语言、动作、 肖像刻画人物
福楼拜、 福楼拜、屠格涅夫 都德、 都德、左拉等友人 聚会。 聚会。生动传神的 人物刻画 告诉我们读书 学习的重要性
《音乐巨人 贝多芬》---何为 《闻一多先生 的说和做》--------臧克 家 《邓稼先》---杨振宁
《福楼 拜家的 星期天》 -莫泊 桑
《夸父逐日》 夸父逐日》 夸父逐日 《真正 的英雄》 -里根 《短文 两篇 综合学习 《共工怒触 不周山》 不周山》
对生命的热爱 对生活的渴望
漫话探险、了解探险 漫话探险、 勇于探险、 勇于探险、表达探险 南极探险悲剧折 射出的人类精神
第 知 识 树 六 单 元
人兽之斗隐喻 正义与邪恶之较量 《华南 虎》---牛汉 《斑羚 飞渡》---沈石 溪 《猫》 郑振铎 善待生命 同情弱小 以虎喻人 探究写法 两种生存状态 两种不同命运 ——值得深思 值得深思
课外古诗词 名著导读 附录
略读课文 13篇 篇
阅 读 30篇 篇 现代文
综合性学习 6次 次
讲读课文11 讲读课文 篇
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能抓住主要信 息,积累好词佳句,捕捉 积累好词佳句, 作品亮点,吸纳思想精髓; 作品亮点,吸纳思想精髓; 比较各类文体的不同, 比较各类文体的不同,掌 握基本的文体知识。 握基本的文体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元之治”
注重吏治 “历精为治” 唐玄宗 唐朝进入 全盛时期
3.“开元 盛世”
唐太宗扩充 国学规模 隋炀帝正式 设进士科 隋文帝 分科考试
武则天开创 殿试和武举
唐玄宗 考诗赋
改善了 用人制度
科举制的完善 促进教育 事业的发展
科举制的诞生
科举制的影响
促进文学 艺术的发展
4.科举 制的 创立
唐玄宗
理解
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 知道武则天和“开元盛世”的 基本史实 了解唐与吐蕃等民族交往的史 实
认识科举制对后世的影响
以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史 实为例,说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 展
评价唐太宗
运用
探讨我国多民族同一国家形成的意义
二、说


1.编 写 体 例 和 特 点
编 写 体 例
描绘历史细节 地图、图片 辅助理解教材 课堂延伸 文献资料 简明讲述历史 扩展知识面 例文 发展过程 自由阅读卡 (蓝底楷体字) 正文 教材课程资源 (宋体字) 活动与探究 培养能力 编写体例 练习 导入框 加深理解
能够初步阅读、 理解和归纳基本 的历史材料和文 献资料,并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解 释历史问题。
增强学习历史 的兴趣,激发 民族自豪感, 树立民族自尊 心和自信心, 加深对中国历 史文化的认同 感
一、说


2.内 容 标 准
理解
知道 内容标准
运用
第 一 单 元
七 年 级 历 史
内容标准
了解隋唐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
第 二 单 元
注重史论结合
三、说 建 议
2. 评 价 建 议
历史剧等 为会考做准备 训练学生 做题能力 测验法 掌握基础 知识程度 教师指导 学生探究
活动法
评 价 建 议
三、说 建 议
3. 课 程 资 源 开 发 建 议
影视作品
利用学生知识结构 激发学生无限潜能 网络 学生 多媒体资源
导入框 自由阅读卡
唐的建立
“政启开元, 治宏贞观”
使唐朝社会 进一步发展
2.“贞 观之 治”
青瓷、白瓷 和唐三彩
丝织技术高超
曲辕犁、筒车 手工业发达
长安、洛阳、 扬州、成都 商业繁荣
坊、市
长安:各民族交往的 中心,国际性大都市
唐玄宗统治 前期
水稻育秧、 蔬菜、茶叶
农业发展
盛世经济 的繁荣 “开元盛世”
大型水利工程
政治清明, 经济空前繁荣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说 教 材 流 程
体例、特点 内容结构
课程目标
说教材
教学建议
说课标
说建议
流 程
内容标准
说 教 材
评价建议
课程资
课 标 要 求
过程与方法 知识与技能 情感态度 价值观
课标要求 初 中 历 史
知道中国古代的 重要历史人物、 历史事件和历史 现象,了解中国 古代历史发展的 基本线索;
甘肃敦煌
壁画、 彩色雕塑等
吸收、创新
阎立本
绘画
世界艺术 宝库莫高窟
盛大欢腾 的乐舞 书法
《霓裳羽衣舞》
颜真卿
8.辉煌 的隋唐 文化 (二)
三、说 建 议
1. 教 学 建 议
事件间的联系
文物、文学、艺术 注重教材 资源的利用 适当补充 教学内容 封建社会历史中的地位 注重联系 注重培养 分析总结能力 教学建议
增加阅读量 培养学生能力
激发学生 学习兴趣
教 材
练一练 理解知识 及时巩固
动脑筋 发散思维 提高升华
编 写 特 点
活动课 活动与探究 注重培养 学生能力
编排合理 运用灵活
专题形式 线索清晰
减轻负担 降低难度 编写特点
教 材 编 写
北师大版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隋的统一与大运河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气度恢弘的隆盛时代
人教版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繁盛一时的隋朝
华东版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统一国家的重建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从武周政治到开元盛世
贞观之治
开元盛世
科举制的创立
昂扬进取的社会风貌
“和同为一家” 开放与交流
和同为一家
对外友好往来
唐代的边疆各族 唐代的对外文化交流
文成公主与西藏
重大发明与科技创新
璀璨的文化艺术 “贵姓何来”
日本
新罗
玄奘西游
原因
天竺
《大唐西域记》
经济繁荣
6.对外 友好 往来
大明宫含元殿 世上最大 城市
四大发明 之一
唐朝 《金刚经》
现存最早 “诗仙”李白
唐都长安
雕版印刷术 的发明
赵州桥 最老 石拱桥 李春 隋朝
高超的 建筑水平
光耀千古 的诗坛
“诗圣”杜甫
白居易
7.辉煌 的隋唐 文化 (一)
开写意画 先河 “画圣” 吴道子 擅长人物 故事画 “ 颜 筋 柳 骨 ” 柳公权
合同为一家 文成公主 松赞干布
怀仁可汗
渤海郡王 “海东盛国”
回纥 吐蕃 粟末靺鞨
云南王
藏族的祖先
突厥
设机构 唐太宗、 武则天
南诏
5.“合 同为 一家”
创造文字 政治改革 “唐人” 长安、洛阳、 广州、扬州 遣唐使
生活习俗
唐招提寺 物产居唐朝 进口首位
鉴真东渡
概况
外交至 亚、非、欧 开明的对内 对外政策
表现
南北重归统一 589年
原因
目的 条件 端点 中心
隋初经济的繁荣 隋的统一
长安
大运河的开通
作用
隋的建立
杨坚 (隋文帝) 581年
隋的灭亡 (618年)
1.繁 盛一 时的 隋朝
吸取隋亡教训 “房谋杜断” 政治清明 经济发展
唐太宗 李世民
长安 李渊 (唐高祖) 619年
“贞观之治” 武则天
历史上唯一 的女皇帝
辉煌的隋唐文化 线索清晰,历史链条完整 (一)
辉煌的隋唐文化 (二)
二、说


2. 教 材 内 容 结 构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
1
繁盛一时的隋朝 “贞观之治”
繁 荣 与 开 放 的 社 会
2 3 4 5 6 7 8
“开元盛世”
科举制的创立 2 “合同为一家” 对外友好往来
辉煌的隋唐文化(一)
辉煌的隋唐文化(二)
主体 教材 文献资料 图片、地图
其他资源
社会资源
开 发 与 利 用
文物、历史遗迹
课 程 资 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