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信道共用技术 11通信1+许方+11313116

合集下载

信道共享技术定义控制多个用户共用一条信道的协议

信道共享技术定义控制多个用户共用一条信道的协议

22


航 学 院 计 算 机
– 一个帧如欲发送成功,必须在该帧发送时刻之前和之 后隔一段时间T0内(2个间隔),没有其他帧发送
– 一个帧发送成功的条件:该帧于该帧前后的两个帧的
到达时间间隔均大于T0

• 假设:帧长固定,无限个用户,按泊松分布产生

新帧;发生冲突重传,新旧帧共传k次,遵从泊

松分布;

10









顾 兆 军

无协调关系的用户争用单一共享信道使用权的系统;

– 分类:纯ALOHA协议和时隙ALOHA协议

纯ALOHA协议

– 基本思想:用户有数据要发送时,可以直接发至信
道;然后监听信道看是否产生冲突,若产生冲突,

则等待一段随机的时间重发(冲传策略),直到成功;
兆 军
Fig. 4-1,4-8

ALOHA (2)

• 与纯ALOHA协议相比,降低了产生冲突的概率,

信道利用率最高为36.8%。

时隙ALOHA
17



学 S=Ge-G
院 计
NR=eG-1



顾 兆 军

ALOHA (8)
18


航 学
有限站数的吞吐量:

计 算
– S=G(1-G/N)N-1


顾 兆 军

4.2 随机接入: CSMA和CSMA/CD (1)
7
国 民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课件 数据通信-信道共享技术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课件   数据通信-信道共享技术
2013-8-19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信道共享技术 22
第四章 信道共享技术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第四章 信道共享技术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A.3 随机接入技术:ALOHA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泊松分布的近似条件。泊松分布的条件是站数很大,每个站的发送 帧的概率很小,那么站数达到多少个时,能满足泊松分布的近似条件呢? 以时隙ALOHA为例,通过推导可以得到,有限站数的吞吐量为

第四章 信道共享技术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P[发送成功] = e 2G 吞吐量 S Ge 2G
A.3 随机接入技术:ALOHA
e T P T , k , k 0,1, 2, k! 对纯ALOHA,泊松分布的平均到达率为 G T0 。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静态分配适用于用户数大致固定且通信量较大的情况。它的主要问 题在于,不够灵活,不能适应拓扑、用户量等变化。因此不适和用户数 多且经常变化或通信量具有突发性的情况。典型的静态分配有时分复用、 频分复用及码分复用等。
动态分配又可以分为受控多点接入和随机多点接入两大类。受控接 入是指用户接入信道要受到预先设定的控者或规则的控制。典型的受控 接入技术包括轮叫轮询和传递轮询。随机接入是指各站点通过随机争用 的方式接入信道。主要的随机接入技术有ALOHA,CSMA,和CSMA/CD。 我们讨论的重点是随机接入技术。 计算机网络中信道共享技术的设计原则是公平和效率。对协议性能 的分析主要围绕吞吐量和时延两个指标来讨论。
D T0 1.5 R N R K 1 2 R 0.5

多信道共用技术

多信道共用技术
n个信道组成的系统所能容纳的用户总数 M为
结论
当共用信道数n一定 时,呼损率B越大,系 统的流入话务量A越大, 信道利用率越高,系统 容纳的用户数越多。但 服务质量越低。一般公 网 与 其 它 系 统 B 选 5%20%,专网可B选2%。
结论
采用信道共用技术,可提 高信道利用率,随n增加, η增加,但提高的速度越来 越少。如:N>30时,η提高 不明显。因此,共用信道数 不宜太多。
多信道共用技术
1.1 多信道共用的概念 1.2 话务量、呼损率和信道利用率 1.3 空闲信道的选取
1.3 信道的自动选择方式
信道(信道)自动选择的四种方式
专用呼叫信道方式 循环定位方式 循环不定位方式 循环分散定位方式 多信道技术的主要问题是怎样自动选择信道。
专用呼叫信道方式
这种方式是在网中设置专门的呼叫信道,专用于 处理用户的呼叫。移动用户只要不在通话时,就停在 这呼叫信道上守候。这种方式的优点是处理呼叫的速 度快;但是,若用户数和共用信道数不多时,专用呼 叫信道处理呼叫并不繁忙,它又不能用于通话,利用 率不高。因此,这种方式适用于大容量的移动通信网, 是公用移动电话网所用的主要方式。
单位:Erlang(Erl) 1Erl(1个呼叫/小时,占用1小时)
完成话务量
完成话务量
A0= 0S
0 :单位时间内呼叫成功的次数 S:每次呼叫平均占用信道时间(小时/次)
呼损率
呼损率(B):定义为损失话务量与流入 话务量之比。用来说明呼叫损失的概率。
服务等级QoS,用呼损率B表示 B=0.05,则全部呼叫中未被接通的概率仅占5% B降低,A随之降低,网内容纳的用户数减小
1.3 话务量、呼损率和信道利用率
话务量 呼损率 信道利用率 系统用户数

《信道共享技术》课件

《信道共享技术》课件

智能天线
利用多个天线阵列形成定向波束,使 信号集中在特定方向上传输,实现在 同一频段上多个用户同时通信。
MIMO技术
通过在发射端和接收端使用多天线, 实现多路信号的同时传输和接收,提 高通信系统的容量和可靠性。
基于编码的信道共享技术应用案例
码分多址
利用不同的编码对信号进行区分,在同一频段上允许多个用户同时通信,通过解码器对接收到的信号 进行解码,实现多用户通信。
增强信号覆盖
通过信道共享,可以更有效地利用信 号能量,增强信号覆盖范围。
信道共享技术的挑战
同步问题
多个用户之间需要保持同步才 能实现有效的信道共享,这增
加了技术实现的难度。
干扰管理
由于多个用户共享信道,因此 需要有效的干扰管理机制来保 证通信质量。
安全问题
信道共享可能带来安全风险, 需要采取额外的安全措施来保 护用户数据。
频分复用(FDM)
将传输频带划分为多个不重叠的频段 ,每个频段传输一路信号,实现多路 信号的复用传输。
码分复用(CDM)
利用不同的码字对信号进行扩频调制 ,实现多路信号在相同频带内的复用 传输。
基于空间的信道共享技术
空分复用(SDM)
通过在空间上分离多个信号的传输路径,实现多路信号的复用传输。
无线多入多出技术(MIMO)
利用多天线技术,通过在发射端和接收端分别配置多个天线,实现多路信号的复 用传输。
基于编码的信道共享技术
要点一
正交频分复用(OFDM)
将高速数据流分割为多个低速子数据流,在多个正交子载 波上并行传输,实现多路信号的复用传输。
要点二
软频率复用(Soft Frequency Reuse,…
通过在频率域内引入保护带和重叠带,实现多小区间的信 道共享和干扰抑制。

信道共享技术

信道共享技术

计算机网络概论
检测冲突所需时间
TB是A站从发送数据开始到发现有了冲突的时间间 隔,其最大值为2t。发送数据后经过往返时延即 可知是否发生冲突,这段时间称为争用期。 总线被占用 时间为 TB+TJ+t。
计算机网络概论
4 信道复用


复用是一种将若干个彼此独立的信号,合并为一 个可在同一信道上同时传输的复合信号的方法。 当信号单元在一条公共信道上传输时,虽然它们 在时间上和频率上可能有所重叠,但采用适当的 处理就能容易地识别和分离开来。 有三种基本的复用方法:按频率区分信号的方法 叫频分复用,按时间区分信号的方法叫时分复用, 而按扩频码区分信号的方式称为码分复用。
计算机网络概论
P-坚持算法

P-坚持算法 ⑴监听总线,如果信道是空闲的,则以P的概率 发送,而以(1-P)的概率延迟一个时间单位。一 个时间单位通常等于最大传播时延的2倍。 ⑵延迟一个时间单位后,再重复步骤⑴。 ⑶如果信道是忙的,继续监听直至信道空闲并 重复步骤⑴。
计算机网络概论
P值的选择


P-坚持算法既能像非坚持算法那样减少冲突,又 能像1-坚持算法那样减少信道空闲时间。 选择P值要能避免重负载下系统处于的不稳定状 态。假如有N个站待发送,一旦当前的发送完成, 将试图传输的站的总期望数为NP。如果选择P过 大,使NP>1,表明有多个站点试图发送,冲突 就不可避免。最坏的情况是,随着冲突概率的不 断增大,而使吞吐量降低到零。必须选择适当P 值使NP<1。P值选得过小,信道利用率又会降低。
计算机网络概论
3.1 CSMA


CSMA的每个站都能在发送数据前监听信道上其他 站是否在发送数据,如在发送,则该站就暂时不 发送,从而减少发送冲突的可能,提高吞吐量。 发送数据前监听信道上其他站在发送数据,站点 将避让一段时间后再做尝试。这就需要有一种退 避算法来决定避让的时间,常用的退避算法有非 坚持、1-坚持、P-坚持三种。

多信道共用的简要流程

多信道共用的简要流程

多信道共用的简要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1. 信道分配系统管理员根据用户需求和信道资源情况,将可用信道分配给不同的用户或用户组。

信道多路复用技术

信道多路复用技术

信道多路复用技术信道多路复用技术是一种将多个信号通过同一信道传输的技术。

在通信领域中,信道是指传输信息的物理媒介,如电缆、光纤、无线电波等。

信道多路复用技术可以将多个信号通过同一信道传输,从而提高信道的利用率,减少通信成本,提高通信效率。

信道多路复用技术的原理是将多个信号分别调制成不同的频率,然后通过同一信道传输。

在接收端,通过解调器将不同频率的信号分离出来,从而实现多个信号的传输。

这种技术可以应用于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领域。

在有线通信领域中,信道多路复用技术可以应用于电话网络、电视网络、计算机网络等。

在电话网络中,信道多路复用技术可以将多个电话信号通过同一电话线路传输,从而提高电话线路的利用率。

在电视网络中,信道多路复用技术可以将多个电视频道通过同一电缆传输,从而提高电缆的利用率。

在计算机网络中,信道多路复用技术可以将多个数据流通过同一网络传输,从而提高网络的利用率。

在无线通信领域中,信道多路复用技术可以应用于移动通信、卫星通信、无线局域网等。

在移动通信中,信道多路复用技术可以将多个移动电话信号通过同一基站传输,从而提高基站的利用率。

在卫星通信中,信道多路复用技术可以将多个卫星信号通过同一卫星传输,从而提高卫星的利用率。

在无线局域网中,信道多路复用技术可以将多个无线数据流通过同一无线信道传输,从而提高无线信道的利用率。

信道多路复用技术有很多优点。

首先,它可以提高信道的利用率,从而减少通信成本。

其次,它可以提高通信效率,从而提高通信质量。

最后,它可以提高通信容量,从而支持更多的用户同时使用同一信道。

然而,信道多路复用技术也存在一些缺点。

首先,它需要复杂的调制和解调技术,从而增加了通信系统的复杂度。

其次,它容易受到干扰和噪声的影响,从而降低通信质量。

最后,它需要协调不同用户之间的信号传输,从而增加了通信系统的管理难度。

为了克服这些缺点,通信系统可以采用其他技术来增强信道多路复用技术的性能。

例如,可以采用差错控制技术来减少干扰和噪声的影响,从而提高通信质量。

信道共享技术

信道共享技术
1.对于纯ALOHA可用的带宽是: 0.18456Kb/s=10.304b/s
每个站需要的带宽是: 1000100=10b/s 因此 N=10304101030 所以最多可以有1030个站即N的最大值是1030
轮询和随机接入的比较
1当站数较少时纯ALOHA时延较小 当站数较多时轮询的时延较小





纯ALOHA协议
机 接 入
工作原理:站点只要产生帧就立即发送到信道上;规定时间内若 收到应答表示发送成功;否则重发
重发策略:等待一段随机的时间然后重发;如再次冲突则再等待 一段随机的时间直到重发成功为止

缺点:极容易冲突

性能:网络负载 0. 5 吞吐量 0. 184
N
N-1
2
1
1 帧长变为500bit 2 终端每3分钟发送一个帧 3 线路速率改为4800b/s
解: 每个终端需要的带宽=200/2*60 =5/3 b/s
纯ALOHA: 信道的可用带宽=0.184*2400 b/s=441.6 b/s 可连接的终端数= 441.6 / 5/3 = 265个
时隙ALOHA: 信道的可用带宽=0.368*2400 b/s=883.2 b/s 可连接的终端数= 883.2 / 5/3 = 530个
2纯ALOHA受约束少通信量强度小的时候 可以得到比较小的时延
轮询系统对每个站的发送时机都有严格限制所以通信量强度 增大时各站不会互相干扰仍然能一个一个地发不会冲突
通信量强度大的时候时延特性好
3站数多的时候轮询不会出现不稳定现象 而两种ALOHA都有不稳定区域
4传播时延大的时候主要用ALOHA及其派生系统
A1
B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信道共用技术摘要:移动通信的频率资源十分紧缺,不可能为每一个移动台预留一个信道,只可能为每个基站配置好一组信道,供该基站所覆盖的区域内的所有移动台共用。

多信道共用就是多个无线信道为许多移动台所共用,或者说,国内大量用户共享若干无线信道。

其目的是为了提高信道利用率。

关键词:信道利用率;空闲信道Shared multichannel techniqueAbstract: mobile communication frequency resource is very scarce, not possible to reserve a channel for each mobile station, is only possible for each base station configured for a group of channel, the base station coverage in all the mobile stations share.Multi channel sharing is a plurality of wireless channel is shared by many of the mobile station, or say, a large number of domestic users to share a number of radio channels. Its purpose is to improve the channel utilization.Keywords: channel utilization; idle channel在一个无线小区内,通常使用若干个信道。

用户工作时占用信道的方式可分为独立信道方式和多信道共用方式。

若一个无线小区有n个信道,将用户也分成n组,每组用户分别被指定在某一信道上工作,不同组内的用户不能互换信道,这种用户占用信道的方式称为独立信道方式。

在这种方式中,即使移动用户具有多信道选择的能力,也只能在规定的信道上工作。

当该信道被某一用户占用时,在他们的通话结束之前,属于该信道的其他用户都不能再占用该信道通话,而此时很可能其他一些信道正空闲。

这样一来就造成有些信道在紧张“排队”,而另一些信道却呈空闲状态。

显然,独立信道方式对信道的利用是不充分的,通常采用可以大大提高信道的利用率的多信道共用方式。

1多信道共用的概念多信道共用与有线用户共享中继线的概念相似,目的也是为了提高信道利用率,下面有3种不同的方案组成的3个系统:方案1:一个移动台配置1个无线信道。

在这种情况下,这个移动台在任何时候均可利用这个无线信道进行通信联络。

但是,浪费太大,大到无法实现。

因为像800MHz的集群通信系统,一共只有600个信道,最多只能容纳600个移动台。

方案2:88个移动台,配8个信道。

但将88个移动台分成8个组,每组配置一个无线信道,各组间的信道不能相互借用,调节余缺。

因此,相当于11个移动台配置一个无线信道。

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有1个移动台占用了这个信道,同组的其余10个用户均不能再占用,不管此时其他组是否还有闲着未用的信道。

方案3:88个移动台,8个信道,但移动台不分组,即这8个信道同属于这88个移动台,或者说,这88个移动台共享8个信道。

这种情况下,这88个移动台都有权选用这8个信道中的任意1个空闲信道来进行通话联络。

换句话说,如果按这种方案组成的系统,那么只有在8个信道同时被占用后,再有用户申请信道时,系统才示忙,出现“忽而不应”,即呼损。

对于用方案2组成的系统,虽然允许同时占用信道的最大值也是8个,但是,只要有一个用户占用,同组另一个用户申请信道时,系统就示忙,就出现呼损,即使这个系统实际上此时只有这两个用户要求通信联络。

显然用方案3组成的系统就可明显地提高信道的利用率,而方案3正是多信道共用系统。

参照此提法,方案2就可叫作单信道共用系统,而方案1便是单信道单用系统。

对于工作在多信道共用系统里的移动台来说,当然比工作在单信道里的要复杂的多。

首先,它必须适应工作频率不是单一而是多个的特点,并且调谐是自动的;其次,必须“确知”哪个信道还处于空闲状态,当要占用它,但还没有实际占用时,就必须先设法发出某种“预告”信息,以防“白走一趟”,或相互“碰撞”;最后,必须具有自动转换到系统任意一个空闲信道上的能力。

上述三条可以用“自动选用系统中任意一个空闲信道的能力”来概括。

因此,关于多信道共用可以这样来描述:为了提高无线信道的利用率和通信服务质量,配置在某一范围(如小区)内的若干个无线信道,都能供该范围内所有移动用户选择和使用任意一个空闲信道的能力,叫作多信道共用,也称多信道选址。

2多信道共用的实现实现多信道共用可采用人工方式,也可采用自动方式。

人工方式是由“人工”操作来完成信道的分配。

主呼和被呼用户需手工将移动台调谐到指定的空闲信道上通话。

自动方式是由控制中心自动发出指定信道命令,移动台MS自动调谐到指定空闲信道上通话。

因此,每个MS必须具有自动选择空闲信道的能力。

信道的自动选择方式有以下4种。

①专用呼叫信道方式专用呼叫信道方式是将系统中的一个或几个信道专门用来处理呼叫及为移动台指定通话用的信道,而它本身则不再作通话用。

因此,专用呼叫信道方式称作专用建立信道方式或选呼信道方式。

在这种方式下,移动台只要一开机,就守候在这个控制信道上。

若某移动台发起一次呼叫(主呼),那么,这个呼叫便通过控制信道发出去,传送到位于基站的控制中心进行处理。

之后,控制中心将发出含有指定主叫和被叫占用空闲信道的指令,也是通过控制信道传给有关的双方,双方根据接收到的指令转入指定的空闲信道上进行通话。

显然,采用这种方式的优点是由于设有处理呼叫的专用信道,所以处理呼叫的速度快且入网时间短。

但是,当系统信道不多时,控制信道就不能被充分利用。

因此专用呼叫信道方式适合于大容量移动通信系统。

例如,蜂窝系统,不管是TACS制,还是AMPS 制都采用这种方式。

大容量的移动通信系统中,专用呼叫信道一个不够,可以使用多个。

下面以小区制蜂窝系统为例,介绍有多个专用呼叫信道时的工作情况。

当移动台加上电以后,就自行对所有专用呼叫信道进行扫描,找出其中场强最强的专用呼叫信道,并使移动台的接收部分与这个专用呼叫信道的数据传输同步。

同步之后,移动台向基站发出自己当前信息,以供位置登记。

然后,就自动关掉自己的发射机部分,而接收机部分依然对准所选取的这个专用呼叫信道进一步调谐并不断同步,以便随时准备接收来自基站控制中心发出的信令。

至此,移动台就处于守候状态。

移动台处于守候状态后,将发生的事件可能有:(1)若要求回答“选呼”,即被呼,则移动台就发出自己的识别号码作为响应。

(2)若发出“选呼”,即主呼,则移动台就发出自己的识别号码和所要的呼叫号码,直到移动台接收到基站发来的用于通话的信道指配指令后,才离开专门控制信道,转移到所指配的信道上,开始进行正常的语音通信。

当移动台从一小区到另一小区时,原控制信道信号必然衰减,移动台会自动扫描到信号强度大的另一专用通道——新小区的专用呼叫信道,并在此信道上守候或发起主呼。

当小区采用全向天线时,基站通常配备一个专用呼叫信道即可,三扇形小区是用3副天线覆盖3个六边形小区,因此,需配备3个专用信道。

因为移动台发起呼叫是随机的,所以有可能两个移动台同时占用一个呼叫信道,这种情况称为“碰撞”。

为了避免碰撞的发生,或者说一旦发生碰撞时不致扰乱系统,可以采用下列解决办法:(1)在基站发空闲比特时,移动台才发出选呼信号,只要基站接受了某个移动台的合法占用,就把空闲比特改为“忙”,其他移动台遇到“忙”比特,就不占用这个信道。

(2)移动台送出它的占用信息(“预告”),表明它将要和那一个基站通信。

在移动台送出它的“预告”后,它在时间上开一个“窗”,就从“窗”上看出是“忙”了。

如果未出现“窗”就意味着这次占用的失败。

(3)如果移动台占用未成功,它可随机地等一段时间,再一次发起呼叫。

在TACS中,前向控制信道发出信号报文时,在比特同步(10101010101)、字同步(11100010010)和每10个报文比特之后,均插入1位“忙-闲”比特,以表示反向控制信道此刻是否空闲,即是否允许移动台接入反向控制信道。

按照“忙-闲”比特指示,移动台就可防止大部分的碰撞。

专用呼叫信道方式对蜂窝移动系统来说是相当规范的。

在某些规模较大的数字移动通信系统中也采用这种方式或与此相类似的方式,如GSM和CDMA系统中。

②循环定位方式在这种方式中,选择呼叫与通话可在同一信道上进行。

基站BS在一空闲信道上发空闲指令,即指定这条信道作为临时呼叫信道。

所有未通话的MS均自动对所有信道扫描搜索。

一旦在哪个信道上收到空闲信号就在该信道上守候。

MS 的主呼和被呼都在这一信道上进行,一旦该信道被占用后,BS就要另外选一个空闲信道发空闲信号,所有未通话的MS自动转换到新的空闲信道上守候。

如果BS的全部信道都被占用,BS就发不出空闲信号,所有未通话的移动台就不停地扫描各个信道,直到收到基站发来的空闲信号为止。

这种方式不设专用呼叫信道,全部信道都可以用作通话,能充分利用信道,同时各移动台平时都守候在一个空闲信道上,不论主呼还是被呼均能立即进行,因此接续速度快。

但是,由于全部未通话的移动台都守候在一个空闲信道上,同时发起呼叫的概率较大,容易出现“争抢”现象,但用户较少时同抢概率较小,因此这种方式适于信道数较少的小容量移动通信系统。

③循环不定位方式这是基于循环定位方式,为解决“争抢”现象而出现的一种改进方式。

在这种方式中,基站在所有空闲信道上发空闲指令,网内用户能自动扫描空闲信道,并随机地占据就近的空闲信道,就不用像循环定位在一个临时呼叫信道上守候。

由于网内用户分散在不同的空闲信道上,从而大大减少了争抢的机会。

移动用户主呼时,是在各自的空闲信道上分散进入的;移动用户被呼市,必须选择一个空闲信道发出足够长的指令信号,这时,网内用户由各自所处的信道开始扫描,最后都停留在基站发空闲信号的信道上,并处于守候状态。

这时,基站再发出选择呼叫信号,被呼用户做出应答,便完成了一次接续,该信道成为语音信道。

基站再在其余空闲信道上发出空闲信号,移动台再次分散到各个随机选取的空闲信道上守候。

循环不定位方式可概括为:移动用户不定位呼叫基站,基站发长信号定位移动台建立通信。

在循环不定位方式中,移动台成功完成一次呼叫的时间很长,因此,此方式只适用于信道数较少的系统。

另外它的主要缺点还有:系统的全部信道都处于工作状态,即通话信道在发话,空闲信道在发空闲信号,这种多信道的常发射会引起严重的互调干扰。

④循环分散定位方式这种方式是对循环不定位方式的改进,克服了持续时间长的缺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