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150例探讨
人工流产现状及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研究进展综述

人工流产现状及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研究进展综述摘要:“促进生殖健康”是政府和全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人工流产作为评价生殖健康优质服务质量和水平的客观指标,是十分重要的生殖健康问题。
但是我国人工流产发生率居高不下,已成为严重影响女性生殖健康的主要问题。
基于此,本文对人工流产现状进行综述,并详细探讨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关键词:人工流产;现状;计划生育服务世界卫生组织于1967年提出不安全的人工流产是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人工流产是各国政府及相关机构长期以来关注的健康问题,人工流产水平也能够直接反映国家或地区的生殖健康及服务水平。
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人工流产数量为962万,约占全世界5500万人工流产总数的17.4%。
在人工流产妇女中,部分地区的重复流产率超过50%。
受多种因素影响导致我国人工流产率、人工流产总数双高,不合理的人工流产对女性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本文对中国人工流产现状及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人工流产现状分析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世界每年约实施5500万例人工流产,中国卫生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人工流产人数达976.2万,较2018年增加了2.2万,同比增长0.23%。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21年刊发的文章也指出,近5年来,我国每年人工流产的总数一直徘徊在950万左右[1]。
但是也有相关学者认为中国每年实际人工流产数量在1300万例左右,明显多于卫生统计年鉴数量,主要在于统计年鉴中并不包括私人医院和诊所数据。
另外,中国也是世界上人工流产率和重复流产率最高的国家之一,且人工流产具有年轻化的发展趋势。
在接受人工流产手术的人群中,<25岁女性占47.5%,未婚女性占49.7%,流产次数超过两次的占55.9%。
主要原因可能为计划生育服务质量不高、流动人口数量增加及未婚人群的避孕需求未得到满足等。
我国避孕知识普及主要针对已婚育龄产妇,对未婚人群尤其是青少年的知识普及、服务覆盖不到位。
在计划生育服务中对人工流产患者心理护理论文

在计划生育服务中对人工流产患者心理分析及护理的体会关键词人工流产护理心理需求人工流产患者最普遍的需要就是安全和体贴的护理。
患者通常都是带着紧张不安的心情来到人流手术室,往往会担心手术执行者的技术、术中疼痛及出血的情况,以及是否会对今后生育功能产生影响等,这是护理人员要主动亲切地于患者交流,用自己的真诚和热情,打消患者产生的忧虑。
给予患者心理上的安慰和支持。
人工流产患者的心理需求及护理人工流产患者最普遍的需要就是安全和体贴的护理。
患者通常都是带着紧张不安的心情来到人流手术室,往往会担心手术执行者的技术、术中疼痛及出血的情况,以及是否会对今后生育功能产生影响等,这是护理人员要主动亲切地于患者交流,用自己的真诚和热情,打消患者产生的忧虑。
给予患者心理上的安慰和支持。
计划生育护理人员要对接受人工流产患者给予充分的尊重和理解,患者因为重重原因需要终止妊娠,她们多以羞愧、自责、忧虑的心情来到服务中心,并且害怕遇见相识的人,更担心中心医护人员的嘲笑和斥责,因此护理人员要以人为本,尊重患者的人格,要用真挚的理解和支持及温暖体贴的关怀,给予患者心理上的疏导及鼓励,护理过程中切忌言语粗鲁,服务态度生冷,护理工作简单粗暴,避免伤害患者的自尊心。
不同年龄段人工流产患者的心理需求及护理23岁以下年龄段:该年龄段多为初次怀孕,大多为第1次做人工流产,患者对手术过程不甚了解,对手术环境也很陌生,患者的心理状态呈现出紧张、胆怯及注意力高度集中,对医护人员的言行、手术器械的碰撞声及清宫器的响声都十分敏感,对疼痛的耐受性较差。
此时医护人员可以采取分散注意力或暗示转移的方法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对患者的疑虑和问题要善于疏导和解释。
特别需注意的是未婚先孕患者往往出于羞耻、自责、悔恨及负罪感心理会出现很多掩饰行为,往往这类患者耐受力很强,能忍受疼痛,并且暗自承受,表现在对手术中出现的不适不吱声,这种情况应予以重视,医护人员要善于观察其面色、表情及脉搏、血压等生命特征的变化,防止突然翻身,发生意外情况,并充分尊重他们,因第1胎人流比较难受,但也不能使其太紧张,说话要有分寸,对这类患者在言语上不要斥责挖苦她们,表情上不歧视她们,要象对待其他患者一样,态度上要热情,让她们对手术疼痛有思想准备,使患者适应手术过程,消除患者不良的心理反应。
人工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干预效果初探

97 .6和 6 0 ( 8 7 8 , .7 F= 4 .7 P<0 0 1 。干预组采取 主动避孕措 施 的比例 ( 3 2 % ) .0 ) 8 .4 高于对 照组 (9 9 % ) 差 异有统 5.3 , 计 学意义 (2 1.6, 0 0 1 。干预组 的非意愿妊 娠率 ( . 1 低 于对 照组 ( 0 7 % ) 差 异有 统计学 意义 ( =14 8 P< .0 ) 9 7 %) 2.4 ,
d i1 3 6 / .sn 1 0 —8 8 . 0 0. 9 o:0. 9 9 iis . 0 4 19 2 1 0
Efe to o t a o to a i l n i g s r ie S e a c u f c fp s — b r in f m l p a n n e v c h n Ni n h n,L u mu u, 几 h n in y i y Pe g c u x a g,e a . F mi a n n t 1 a l Pl n ig y
Sr c C n rfZ ua , h h i 0 5 ev e et h h i Z ua 1 1 i e o 59
A sr c O jc v : os d ee e t o ot b r o m l p n ig sri .Me o s t f 0 o n se b ta t be t e T t yt f c f s —a ot n f i l nn ev e i u h f s p i a y a c t d :A t a o 15 0 w me e — h ol
流产后关爱护理对计划生育门诊人流术作用

流产后关爱护理对计划生育门诊人流术作用[摘要]目的:以接受人流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其流产后给予其关爱护理,观察关爱护理的作用。
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1月到2021年1月期间计划生育门诊收治的100例接受人流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基于患者间流产后护理服务差异,平均分组,各50例,研究组行关爱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满意度和节育知识得分。
结果:经由护理后,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在节育知识得分方面,也是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在医院计划生育门诊临床实践中,针对接受人流手术流产的患者,给予其关爱护理,不仅能够提升患者对医院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同时,也能够提升患者对节育知识的认知,效果理想,值得推广。
关键词:流产;计划生育;人流术;关爱护理;节育知识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迅猛,社会持续进步,一定程度上,使社会公众生活方式出现了显著的变化,部分社会公众的生育观念也和过往阶段明显不同,开始提倡晚婚晚育,在部分人无法正确避孕的背景下,人流术开始兴起。
临床相关实践活动显示,人流术在为意外怀孕女性提供一定保障的同时,也对其身体健康造成了相应的危害,在多次接受人流术后,部分女性极可能不孕不育[1]。
基于此,临床领域需重视为接受人流术的患者提供护理服务,最大程度的减轻术后患者机体损伤。
文章即对关爱护理在人流术患者中的应用加以分析,详细研究内容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20年1月到2021年1月期间计划生育门诊收治的100例接受人流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基于患者间流产后护理服务差异,平均分组,各50例。
研究组平均年龄(25.03±2.04)岁,已婚和未婚患者例数分别为22例和28例,首次和重复流产患者例数分别为39例和11例,对照组平均年龄(25.05±2.03)岁,已婚和未婚患者例数分别为21例和29例,首次和重复流产患者例数分别为38例和12例,两组患者资料可对比,P>0.05。
2023年人工流产计划生育服务分析

2023年人工流产计划生育服务分析引言:人工流产是计划生育政策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实现自主生育的一种手段。
在2023年,人工流产计划生育服务将继续得到重视和发展,为人们提供更全面、便捷的服务。
本文将围绕2023年人工流产计划生育服务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展开分析,探讨如何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一、现状分析1.服务范围扩大:在2023年,人工流产计划生育服务将进一步扩大到全国范围,覆盖更多的地区和人群。
不仅在城市地区,乡村和偏远地区也将得到相应的服务保障,助力实现全面小康社会。
2.多元化服务模式:与以往医院为主的服务模式相比,2023年人工流产计划生育服务将更加多元化。
除了医院外,计划生育服务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互联网平台等也将成为提供人工流产服务的场所。
这种多元化的服务模式将更好地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3.提供专业指导:在2023年,人工流产计划生育服务将加强对公众的宣传和教育,提供专业的指导。
通过开展生育健康知识普及活动、制定相关政策措施等方式,帮助人们正确认识人工流产,避免误解和不当行为。
二、问题分析1.服务资源不均衡:尽管人工流产计划生育服务范围扩大,但在一些偏远地区和农村地区仍存在服务资源不足的问题。
这导致部分人群无法享受到优质的人工流产服务,甚至出现一些不规范操作的情况。
2.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由于人工流产计划生育服务的多元化,服务质量的参差不齐成为一个问题。
部分服务单位缺乏专业的技术人员和设备,难以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此外,一些服务人员可能缺乏专业知识和敬业精神,导致服务态度不佳。
3.信息不对称:在一些地区,人工流产计划生育服务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仍然存在。
一方面,一些人群对人工流产计划生育政策和服务不了解,缺乏必要的信息和指导;另一方面,一些服务单位对于服务信息的发布和公示不够及时、透明,导致公众在选择服务时缺乏可靠的信息依据。
三、发展趋势1.加强资源配置:2023年,应加强对服务资源的配置和调配,提高偏远地区和农村地区人工流产计划生育服务的覆盖率。
人工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效果分析

人工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效果分析【摘要】目的为进一步了解育龄妇女意外妊娠的原因及影响因素,分析人工流产以后计划生育服务(pafps)工作效果,提高人工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质量。
方法从2012年来梅河口市中心医院就诊的人工流产的早孕妇女中,随机抽取212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进行流产后计划生育知识宣传教育,对照组按常规处理。
一年后对研究对象进行相关知识问卷调查。
结果在212例研究对象的问卷调查中,共收回有效问卷208份(干预组105份、对照组103份),干预组采取主动避孕措施的有87例,占82.9%,对照组采取主动避孕措施的有52例,占50.5%。
结论对人工流产后妇女进行计划生育服务干预,可有效提高育龄女性避孕节育知识的掌握,增加有效避孕,提高生殖健康,因此,开展人工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项目非常必要。
【关键词】人工流产;计划生育服务;效果分析1 材料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2012年来梅河口市中心医院计划生育门诊自愿要求人工流产的早孕患者共578例,本着自愿的原则,抽取其中240例作为观察对象,年龄18-40岁,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人工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组(干预组)120例和人工流产后常规处理组(对照组)120例。
怀孕时间在14周以内,流产手术前需做血常规、心电图、盆腔b超、尿酶标检查,排除流产禁忌证。
1.2 调查方法在手术之前采用统一问卷的方式,对所有观察对象进行第一次问卷调查。
调查内容包括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流产史以及本次意外妊娠原因,人工流产可引起哪些并发症,避孕节育知识掌握程度等。
被分配到干预组的患者同时进行pafps宣传教育,具体内容包括:讲解流产后意外妊娠的风险及重复流产对生殖健康的危害,分析意外妊娠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帮助选择合适有效的避孕方式。
对术前问卷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加强,并提供3个月以上的避孕药具。
术后1个月复诊时再次调查避孕措施落实情况。
计划生育门诊部门应用流产关爱服务改善人工流产后妇女避孕行为效果观察

计划生育门诊部门应用流产关爱服务改善人工流产后妇女避孕行为效果观察1. 引言1.1 研究背景引言目前我国计划生育门诊部门应用流产关爱服务存在一些问题,包括服务内容单一、缺乏个性化指导、避孕知识宣传不足等。
这些问题导致部分妇女在人工流产后未能得到有效的避孕指导和支持,容易出现再次怀孕的情况,从而影响了计划生育工作的实施效果。
通过对计划生育门诊部门应用流产关爱服务的现状分析,探讨人工流产后妇女避孕行为的影响因素,探讨改善计划生育门诊部门流产关爱服务的途径,以及观察实施改善措施后的效果,有助于提高妇女避孕行为的有效性,促进我国计划生育工作的顺利进行。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计划生育门诊部门应用流产关爱服务改善人工流产后妇女避孕行为的效果,并通过对相关数据进行观察和分析,以评估这种服务的实际效果。
具体来说,本研究将通过对妇女避孕行为的影响因素和改善计划生育门诊部门流产关爱服务的途径进行深入分析,从而找出提高妇女避孕意识和行为的有效方法。
通过实施改善措施后的效果观察,我们将评估这些措施对妇女避孕行为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妇女避孕行为改善的影响因素。
通过研究计划生育门诊部门应用流产关爱服务对妇女避孕行为的效果,本研究旨在为相关政策制定和实践提供科学依据,以促进妇女健康、家庭幸福和社会稳定。
1.3 意义和价值计划生育门诊部门应用流产关爱服务是一项重要的保障妇女健康的服务举措。
在我国,由于人口基数大和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不同地区和不同经济社会阶层的妇女接受流产手术的数量均较大。
流产是一种对女性身体和心理健康都有一定影响的手术,而妇女在进行流产手术后的避孕行为决定了其未来生育健康和生活质量。
加强计划生育门诊部门对于流产妇女的关爱服务是非常重要且有意义的。
通过提供专业的心理辅导、避孕指导、健康宣教等服务,可以帮助流产妇女更好地调整心理状态,正确使用避孕措施,减少再次意外怀孕的风险,保障其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通过观察和研究改善计划生育门诊部门流产关爱服务后妇女避孕行为的效果,可以为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和实践提供科学依据和借鉴经验,推动我国计划生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开展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的干预效果研究

基础研究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开展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的干预效果研究梁红霞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甘肃省定西市 730500【摘 要】目的:总结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开展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的干预效果,为计划生育服务工作提供参考。
方法:选择2016年1-12月人工流产妇女160名,以1:1比例分为各80例的对照组、观察组。
对照组人工流产患者接受常规流产后服务,观察组人工流产患者接受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对比2组人工流产患者干预前后避孕节育相关知识得分变化情况以及主动避孕率、非计划妊娠率情况。
结果:组间干预前避孕节育相关知识得分对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组间干预后避孕节育相关知识得分以及主动避孕率占比对比,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组间非计划妊娠率对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流产后计划生育干预可以提高女性节育知识掌握情况、避孕成功率 ,最大程度上保护女性身心健康,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计划生育服务;流产后计划生育;避孕率;避孕节育知识;妊娠女性避孕知识了解不足,增加意外妊娠率,人工流产是终止非自愿妊娠的主要方法,但是人工流产会造成女性明显身心创伤,有近远期并发症,甚至造成生育能力影响以及家庭幸福指数[1]。
所以,合理、有效的避孕是降低非自愿妊娠的主要措施,计划生育服务机构有突出价值[2]。
相关资料指出,计划生育干预可以提高女性节育知识掌握程度以及避孕效果[3]。
基于此,本文就160名流产后女性作为实验对象,总结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开展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实验对象均为流产女性,病例选自2016年1-12月,总计160名。
此次实验参与人员知情同意,排除人工流产禁忌患者,以1:1比例进行分组。
观察组:80名,患者年龄介于18-36岁,年龄均值(25.80±2.20)岁;孕周介于6-14周之间,孕周均值(12.50±1.50)周;婚姻情况:已婚患者68例,未婚患者12例;妊娠情况:首次妊娠58例,再次以及多次妊娠22例;职业情况:无业患者18例,工人20例,公务员5例,个体15例,其他22例;学历情况:小学23例,初高中29例,大专及以上28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工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150例探讨
摘要:目的分析人工流产后实施计划生育服务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我中心在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中所收治的150例人工流产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将其按照计划生育服务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75例。
其中,对照组
患者采用人工流产后常规服务模式,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应用人工流产后计划
生育服务模式,对两组患者的计划生育知识了解程度展开问卷调查与分析。
结果
经后期随访调查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对计划生育知识的知晓程度要显著高于对
照组患者,组间结果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临床实施效果上,对照组患者的意外怀孕率和重复人工人流率要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组间结果差
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针对人工流产患者实施计划生育服务
措施能够使患者掌握更多的生育知识,降低临床重复人工人流发生率,对患者生
活质量有改善作用。
关键词:人工流产;计划生育;服务
人工流产是一项对女性子宫内腔存在创伤性的手术,该手术术后会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
的并发症,甚至对女性生殖造成不可复原的损伤[1]。
当前,许多医院在患者完成人工流产手
术后虽进行了一定的常规健康教育,但其教育往往难以达到理想效果,患者仍然存在重复流
产现象,这对患者个人的身体健康十分不利[2]。
对此,为改善这一现象,本文将计划生育服
务作为患者人工流产后的实施项目,现将详细医学报告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中心在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中所收治的150例人工流产患者作为本文研
究对象,将其按照计划生育服务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75例。
其中,经患者临
床资料显示,对照组患者年龄范围在22~30岁,妊娠时间在30~45天,经调查所选患者中属
于初产妇的有45例,经产妇30例;观察组患者年龄范围在25~35岁,妊娠时间在30~50天,经调查所选患者中属于初产妇的有50例,经产妇2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
(P>0.05),具有比较意义。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人工流产后常规服务模式,服务内容包括:人工流产手术结果讲解、人
工流产可能出现的副作用、不良症状等进行说明,并指导患者日常自我护理方法等。
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应用人工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模式,主要服务内容包括:第一,
以宣传册的方式进行知识传播,并且对有妇科疾病的流产患者发放相应的避孕常规知识手册,使每位患者对各个避孕措施知识做到了解与掌握,使患者日常生活做好自我避孕防护;第二,将人工流产的手术方式及对子宫内腔带来的危害性以图片或视频的方式配合说明讲解进行指导,将人工流产后对患者身体造成的危害与发生再次妊娠的几率和风险进行详细说明,为每
位患者提供针对性的意见及建议;第三,以计划生育讲座方式对所有患者开展人工流产后的
知识传授,将人工流产的正确避孕方式、避孕药具使用方式及各个注意事项等进行说明,广
泛普及避孕知识,使患者对避孕的重要性了解更多。
1.3疗效观察标准
两组患者在结束治疗的1年后,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再次人
流记录、计划生育知识了解程度、怀孕状况、避孕知识了解状况,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并对最终结果进行对比。
1.4统计学分析
本文根据所得相关数据资料进行分析,所使用的数据处理软件为SPSS 20.0,计量资料以(x±s)表示,以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2值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
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对计划生育知识的知晓程度对比
经后期随访调查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对计划生育知识的知晓程度要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结果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一。
3.讨论
在近几年中,人工流产的发生率正在逐年上升,且在临床中有着明显的低龄化发展趋势[3]。
人工流产在整体上来说并不是一项简单的手术过程,其不仅会对患者身体健康带来极大危害,也会导致女性患者出现极高的不孕几率,对患者的未来生活质量有着严重影响[4]。
当前,许多医院在面对人工流产患者手术后普遍会开展一定的临床教育,但其教育内容普遍以嘱咐叮嘱为主,缺乏完善与教育意义的健康指导,使得患者临床人工流产重复率仍未得到改善[5]。
对此,本文研究尝试从计划生育教育服务入手,在每位人工流产患者手术结束后,对其进行一段时间的临床教育措施,其教育内容主要围绕人工流产知识、人工流产的危害性、正确的避孕方式及用药方式等重要知识进行普及与宣传,并将人工流产带来的危害性及各个并发症等进行详细说明及重点说明,使患者对人工流产带来的后果做到全面了解,从而加强对日常避孕措施的重视,有效降低患者临床意外怀孕率及重复人流率,使患者未来生活得到有效保障。
综上所述,针对人工流产患者实施计划生育服务措施能够使患者掌握更多的生育知识,降低临床重复人工人流发生率,对患者生活质量有改善作用。
参考文献:
[1]吴洪香,邵继宏.人工流产后即行计划生育服务干预与延续护理服务的效果观察[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6,3(05):658-659.
[2]杨华,李雪琴,罗兰.珠海市人工流产的现状及流产后计划生育指导服务的效果分析[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5(07):1028-1030.
[3]周爱萍,宋春华,孟雅丽.新生化颗粒联合去氧孕烯炔雌醇片用于人工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的疗效观察[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4,2(03):286-289.
[4]梅丽,李斌,刘传勇等.广州市人工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的现状分析[J].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14,2(06):31-34+39.
[5]沈洁,高丽丽,张淞文等.北京市计划生育服务机构中重复人工流产妇女避孕意愿调查[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4,6(08):525-527+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