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考电化学专题汇编

合集下载

北京高考18-19年模拟题电化学试题汇编

北京高考18-19年模拟题电化学试题汇编

19-18年北京电化学试题汇编19年丰台二模:19年丰台一模:19年朝阳二模:19年朝阳二模:28.(15分)某小组探究Na 2SO 3溶液和KIO 3溶液的反应。

实验I :向某浓度的KIO 3酸性溶液(过量)中加入Na 2SO 3溶液(含淀粉),一段时间(t 秒)后,溶液突然变蓝。

资料:IO 3-在酸性溶液氧化I -,反应为IO 3-+5I -+6H +=3I 2+3H 2O (1)溶液变蓝,说明Na 2SO 3具有性。

(2)针对t 秒前溶液未变蓝,小组做出如下假设:i .t 秒前未生成I 2,是由于反应的活化能(填“大”或“小”),反应速率慢导致的。

ii .t 秒前生成了I 2,但由于存在Na 2SO 3,(用离子方程式表示),I 2被消耗。

(3)下述实验证实了假设ii 合理。

实验II :向实验I 的蓝色溶液中加入_______,蓝色迅速消失,后再次变蓝。

(4)进一步研究Na 2SO 3溶液和KIO 3溶液反应的过程,装置如下。

实验III :K 闭合后,电流表的指针偏转情况记录如下表:表盘时间/min 0~t 1t 2~t 3t 4偏转位置右偏至Y指针回到“0”处,又返至“X”处;如此周期性往复多次……指针归零①K 闭合后,取b 极区溶液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 2溶液,现象是。

②0~t1时,从a极区取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淀粉溶液,溶液变蓝;直接向a极区滴加淀粉溶液,溶液未变蓝。

判断IO3-在a极放电的产物是。

③结合反应解释t2~t3时指针回到“0”处的原因:。

(5)综合实验I、II、III,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比实验I、II,t秒后溶液变蓝,I中SO32-被完全氧化B.对比实验I、III,t秒前IO3-未发生反应C.实验III中指针返回X处的原因,可能是I2氧化SO32-19北京海淀一模:19房山二模:19顺义二模:19门头沟一模19西城一模(5)利用铁的不同价态的转化设计电池:。

电池所涉及的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

-北京高考模拟真题汇编------电化学

-北京高考模拟真题汇编------电化学
Pt电极上的电极反应为:
O2+2H2O+4e-==4OH-
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Fe3++Cu==Cu2++ 2Fe2+
10(2012朝阳一模).关于右图装置说法正确的是
A.装置中电子移动的途径是:负极FeM溶液石墨正极
B.若M为NaCl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溶液中可能有NaClO
C.若M为FeCl2溶液,可以实现石墨上镀铁
A.图Ⅰ所示电池中,MnO2的作用是催化剂
B.图II所示电池放电过程中,硫酸浓度不断增大
C.图III所示装置工作过程中,电解质溶液中Cu2+浓度始终不变
D.图IV所示电池中,Ag2O是氧化剂,电池工作过程中还原为Ag
11(2013西城二模).一定条件下,碳钢腐蚀与溶液pH的关系如下:
pH
2
4
6
6.5
A.电池工作时,OH-向正极移动
B.测量原理示意图g电极到Cu电极
D.正极的电极反应为:
2Cu+2OH--2e-=Cu2O+H2O
12(2013海淀二模).有关下列四个常用电化学装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图Ⅰ碱性锌锰电池
图Ⅱ铅-硫酸蓄电池
图Ⅲ电解精炼铜
图Ⅳ银锌纽扣电池
D.铂做电极,以KOH溶液为电解质溶液的肼——空气燃料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KOH溶液的pH将增大
11(2012丰台二模).下列关于右图装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若断开K1关闭K2,X、Y均为石墨,Z是NaCl溶液,则X
附近能得到氢氧化钠
B.若断开K1关闭K2,X是纯铜,Y是粗铜,Z是CuSO4溶液,则该装置可用于铜的精炼
B.充电时,应将外接直流电源的正极与铅蓄电池的接线柱A相接

北京高考原电池、电解池专题

北京高考原电池、电解池专题

原电池、电解池专题知识梳理教学重、难点作业完成情况典题探究例例1.次磷酸(H3PO2)是一元弱酸,工业可用下图所示装置电解NaH2PO2制H3PO2。

(阳离子交换膜和阴离子交换膜分别只允许阳离子、阴离子通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阳极室有H2生成B.阴极室溶液pH减小C.原料室溶液pH保持不变D.阳极室可能有H3PO4生成例2.(15分)为探究Ag+与Fe3+氧化性的相关问题,某小组同学进行如下实验:已知:相关物质的溶解度(20o C)AgCl:1.5×10-4 g Ag2SO4:0.796 g(1)甲同学的实验如下:序号操作现象实验Ⅰ将2 mL 1 mol/L AgNO3溶液加入到1 mL 1 mol/L FeSO4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随后有黑色固体产生取上层清液,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注:经检验黑色固体为Ag①白色沉淀的化学式是。

②甲同学得出Ag+氧化了Fe2+的依据是。

(2)乙同学为探究Ag+和Fe2+反应的程度,进行实验Ⅱ。

a.按右图连接装置并加入药品(盐桥中的物质不参与反应),发现电压表指针偏移。

偏移的方向表明:电子由石墨经导线流向银。

放置一段时间后,指针偏移减小。

b.随后向甲烧杯中逐渐加入浓Fe2(SO4)3溶液,发现电压表指针的变化依次为:偏移减小→回到零点→逆向偏移。

① a中甲烧杯里的电极反应式是。

②b中电压表指针逆向偏移后,银为极(填“正”或“负”)。

③由实验得出Ag+和Fe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3)为进一步验证乙同学的结论,丙同学又进行了如下实验:序号操作现象实验Ⅲ将2 mL 2 mol/L Fe(NO3)3溶液加入有银镜的试管中银镜消失实验Ⅳ将2 mL1 mol/L Fe2(SO4)3溶液加入有银镜的试管中银镜减少,未消失实验Ⅴ将2 mL 2 mol/L FeCl3溶液加入有银镜的试管中银镜消失①实验Ⅲ(填“能”或“不能”)证明Fe3+氧化了Ag,理由是。

②用化学反应原理解释实验Ⅳ与Ⅴ的现象有所不同的原因:。

好北京高考化学选修四电化学专题

好北京高考化学选修四电化学专题

第四章电化学基础【学习目标】原电池电解池电极名称_____极(电子流出)__________反应_____极(电子流入)__________反应_____极(与电源负极相连)__________反应_____极(与电源正极相连)__________反应电极反应(以铜锌原电池为例)正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负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总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电解氯化铜溶液为例)阴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阳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电子移动方向能量转化_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能_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能2、化学电池(1)一次电池:常见的有碱性锌锰电池、锌银电池、锂电池等。

写出碱性锌锰电池的电极反应:负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总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二次电池:放电后可以再充电使活性物质获得再生,可以多次重复使用,又叫充电电池或蓄电池。

写出铅蓄电池放电的电极反应:负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总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燃料电池:是使燃料与氧化剂反应直接产生电流的一种原电池。

2020北京高考一二模选择汇编电化学

2020北京高考一二模选择汇编电化学

11.光电池在光照条件下可产生电压,如下装置可以实现光能源的充分利用,双极性膜可将水解离为H+和OH-,并实现其定向通过。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西一)A.该装置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并分解水B.双极性膜可控制其两侧溶液分别为酸性和碱性C.光照过程中阳极区溶液中的n(OH-)基本不变D.再生池中的反应:2V2++2H2O ==== 2V3++2OH-+H2↑12.如图所示装置,两个相同的玻璃管中盛满NaCl稀溶液(滴有酚酞),a、b为多孔石墨电极。

闭合S1一段时间后,a附近溶液逐渐变红;断开S1,闭合S2,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东一)A.闭合S1时,a附近的红色逐渐向下扩散B.闭合S1时,a附近液面比b附近的低C.断开S1、闭合S2时,b附近黄绿色变浅D.断开S1、闭合S2时,a上发生反应:H2 ˗ 2e- = 2H+10.疫情期间某同学尝试在家自制含氯消毒剂。

用两根铅笔芯(C1和C2)、电源适配器和水瓶组装如图所示的装置。

接通电源观察到:C1周围产生细小气泡,C2周围无明显现象;持续通电一段时间后,C2周围产生细小气泡。

此时停止通电,拔出电极,旋紧瓶塞,振荡摇匀,制备成功。

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朝一)A.C1电极产生气泡原因:2H2O+2e-=== H2↑+2OH-电解B.自制消毒剂的总反应为:NaCl+H2O === NaClO+H2↑C.可以用两根铁钉代替铅笔芯完成实验D.实验过程中要注意控制电压、开窗通风、导出氢气,确保安全10.直接碳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作为全固态的能量转换装置,采用固体碳作为燃料,以多孔 Pt 作电极、氧化锆为电解质,其工作原理如下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丰一)已知:CO 2(g)+C (s)2CO(g) △H =+172.5 kJ ·mol-1 CO(g)+1/2O 2(g) CO 2(g) △H =﹣283 kJ ·mol -1 A .电极a 为正极,电子由b 经过导线到aB .电极b 发生的电极反应为:CO +O 2--2e - CO 2C .依据装置原理可推测,该条件下CO 放电比固体C 更容易D .若1 mol C(s)充分燃烧,理论上放出的热量为110.5 kJ12.潮湿环境、Cl -、溶解氧是造成青铜器锈蚀的主要环境因素,腐蚀严重的青铜器表面大多存在起催化作用的多孔催化层。

高考化学十年真题专题汇编解析-电化学

高考化学十年真题专题汇编解析-电化学

高考化学十年真题专题汇编解析-电化学题型一:原电池的工作原理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1.(2019·全国Ι·12)利用生物燃料电池原理研究室温下氨的合成,电池工作时MV2+/MV+在电极与酶之间传递电子,示意图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相比现有工业合成氨,该方法条件温和,同时还可提供电能B.阴极区,在氢化酶作用下发生反应H2+2MV2+2H++2MV+C.正极区,固氮酶为催化剂,N2发生还原反应生成NH3D.电池工作时质子通过交换膜由负极区向正极区移动【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原电池工作原理,涉及酶的特性、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和电解质中离子迁移方向等知识,考查的核心素养是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由题图和题意知,电池总反应是3H2+N 22NH3。

该合成氨反应在常温下进行,并形成原电池产生电能,反应不需要高温、高压和催化剂,A项正确;观察题图知,左边电极发生氧化反应MV+-e -MV2+,为负极,不是阴极,B项错误;正极区N2在固氮酶作用下发生还原反应生成NH3,C项正确;电池工作时,H+通过交换膜,由左侧(负极区)向右侧(正极区)迁移,D项正确。

【解后反思】分析装置图时,抓住粒子流向与物质转化,整体认识合成氨原理。

联系原电池原理综合作出判断。

电解池的电极分阴极、阳极,阴极发生还原反应,阳极发生氧化反应;原电池的电极分正极、负极,正极发生还原反应,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2.(2019·江苏·10)将铁粉和活性炭的混合物用NaCl溶液湿润后,置于如图所示装置中,进行铁的电化学腐蚀实验。

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铁被氧化的电极反应式为Fe-3e-Fe3+B.铁腐蚀过程中化学能全部转化为电能C.活性炭的存在会加速铁的腐蚀D.以水代替NaCl溶液,铁不能发生吸氧腐蚀【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金属的电化学腐蚀,考查的核心素养是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A项,铁和炭的混合物用NaCl溶液湿润后构成原电池,铁作负极,铁失去电子生成Fe2+,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错误;B项,铁腐蚀过程中化学能除了转化为电能外,还可转化为热能等,错误;C项,构成原电池后,铁腐蚀的速率变快,正确;D项,用水代替NaCl溶液,Fe和炭也可以构成原电池,Fe失去电子,空气中的O2得到电子,铁发生吸氧腐蚀,错误。

2023年北京各区(海淀朝阳丰台东西城等)化学高考一模专题汇编5 电化学含详解

2023年北京各区(海淀朝阳丰台东西城等)化学高考一模专题汇编5 电化学含详解

2Li Li V O x 放电充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实验1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KSCN 为还原剂B .实验2中“溶液变红”是Fe 3+与SCN -结合形成了配合物C .若将实验3中Fe 2(SO 4)3溶液替换为0.25 mol/LCuSO 4溶液,接通电路后,可推测出电压表指针会发生偏转D .综合实验1~3,微粒的氧化性与还原产物的价态和状态有关3.(2023·北京房山·统考一模)某种培根型碱性氢氧燃料电池示意图如所示,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电池放电时,K +向镍电极Ⅰ的方向迁移B .正极电极反应为:22O 2H O 4e 4OH --++=C .出口Ⅰ处有水生成D .循环泵可使电解质溶液不断浓缩、循环4.(2023·北京房山·统考一模)锌铁液流电池由于安全、稳定、电解液成本低等优点成为电化学储能热点技术之一,下图为以()24Zn OH /Zn -和()()3466Fe CN /Fe CN --作为电极氧化还原电对的碱性锌铁液流电池放电时工作原理示意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放电过程中,左侧池中溶液pH 逐渐减小B .放电过程中,总反应为()()()3246462Fe CN Zn 4OH =Zn OH 2Fe CN ----+++ C .充电过程中,阴极的电极反应为()24Zn OH 2e =Zn 4OH ---++ D .充电过程中,当2 molOH -通过PBI 膜时,导线中通过1 mol e -5.(2023·北京朝阳·统考一模)将铜棒插入浓、稀()32Cu NO 溶液中(装置如图)、观察到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一段时间后,浸入浓()32Cu NO 溶液的铜棒变粗。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8.(2023·北京海淀·北理工附中校考·一模)我国研究锂硫电池获得突破,电池的总反应是16Li+S88Li2S,充放电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3Cu NH ⎡⎣中溶液的小,Cu 缓慢析出,镀层更致密一模)有机电化学合成是目前公认的一种绿色可持续性合成策略,电化学合参考答案:1.C【分析】电解含镍酸性废水制备单质镍,镀镍铁棒为阴极,发生反应Ni 2++2e -=Ni ,B 是锂钒氧化物二次电池的负极,A 是正极,碳棒是电解池的阳极。

2023年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电化学部分

2023年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电化学部分

2023年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电化学部分(真题部分)128.(2023广东6)负载有Pt和Ag的活性炭,可选择性去除C1-实现废酸的纯化,其工作原理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g作原电池正极B.电子由Ag经活性炭流向PtC.Pt表面发生的电极反应:O2+2H2O+4e-=4OH-D.每消耗标准状况下11.2L的O2,最多去除1 mol Cl-129.(2023海南8)利用金属Al、海水及其中的溶解氧可组成电池,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电极为电池正极B.电池工作时,海水中的Na+向a电极移动C.电池工作时,紧邻a电极区域的海水呈强碱性D.每消耗1kgAl,电池最多向外提供37mol电子的电量130.(2023湖南8)葡萄糖酸钙是一种重要的补钙剂,工业上以葡萄糖、碳酸钙为原料,在溴化钠溶液中采用间接电氧化反应制备葡萄糖酸钙,其阳极区反应过程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溴化钠起催化和导电作用B .每生成1mol 葡萄糖酸钙,理论上电路中转移了2mol 电子C .葡萄糖酸能通过分子内反应生成含有六元环状结构的产物D .葡萄糖能发生氧化、还原、取代、加成和消去反应131.(2023北京5)回收利用工业废气中的CO 2和SO 2,实验原理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废气中SO 2排放到大气中会形成酸雨B .装置a 中溶液显碱性的原因是HCO 3−的水解程度大于HCO 3−的电离程度C .装置a 中溶液的作用是吸收废气中的CO 2和SO 2D .装置b 中的总反应为SO 32−+CO 2+H 2O 电解HCOOH +SO 42−132.(2023湖北10)我国科学家设计如图所示的电解池,实现了海水直接制备氢气技术的绿色化。

该装置工作时阳极无Cl 2生成且KOH 溶液的浓度不变,电解生成氢气的速率为x mol ⋅h −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b电极反应式为2H2O+2e−=H2↑+2OH−B.离子交换膜为阴离子交换膜C.电解时海水中动能高的水分子可穿过PTFE膜D.海水为电解池补水的速率为2x mol⋅h−1133.(2023广东13)利用活性石墨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进行如图所示实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通电一段时间后,在阴极附近观察到黄绿色气体
26.(14分)
NOx是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之一。
(4)通过NOx传感器可监测NOx的含量,其工作原理示意图如下:
①Pt电极上发生的是反应(填“氧化”或“还原”)。
②写出NiO电极的电极反应式:.
6.D 7 A 9 A
26.(4)①、还原;
②、NO+O2--2e-=NO2;
C.钢铁吸氧腐蚀的正极反应:
D.工业上电解饱和和食盐水的阳极反应:
2008
5.据报道,我国拥有完全自主产权的氢氧燃料电池车将在北京奥运会期间为运动员提供服务。某种氢氧燃料电池的电解液为KOH溶液。下列有关该电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正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
B.工作一段时间后,电解液中KOH的物质的量不变
①结合方程式简述提取CO2的原理:
②用该装置产生的物质处理b室排出的海水合格后排回大海。处理至合格的方法是
28.(15分)
为探讨化学平衡与氧化还原反应规律的联系,某同学通过改变浓度研究“2Fe3++2I- 2Fe2++I2”反应中Fe3+和Fe2+的相互转化。实验如下:
(4)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该同学推测ⅰ中Fe2+向Fe3+转化的原因:外加Ag+使c (I-)降低,导致I-的还原性弱于Fe2+,用右图装置(a,b均为石墨电极)进行实验验证。
27.(4)①a室(阳极区)发生如下反应:2H2O-4e-=O2↑ +4H+, H+通过阳离子交换膜进入b室,与其中的HCO-3发生反应:H++ HCO-3==H2O + CO2↑ ,产生CO2
②用c室产物NaOH溶液调节b室流出溶液的pH,至pH≈8
28.(4)①正 ②左侧溶液颜色褪色,有黄色沉淀生成,电流计指针向左偏转。
C.该燃料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为2H2+O2=2H2O
D.用该电池电解CuCl2溶液,产生22.4LCl2(标准状况)时,有0.1mol电子转移
2007
27.(17分)某课外小组对一些金属单质和化合物的性质进行研究。
(1)下表为“铝与氯化铜溶液反应”实验报告的一部分: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将打磨过的铝片(过量)放入一定浓度的CuCl2溶液中。
C. I和II中正极反应均是O2+2H2O+4e-=4OH―
D. I和II中分别加入少量K3[Fe(CN)6]溶液,均有蓝色沉淀
26.(14分)氯碱工业中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原理示意图如右图所示。
⑶电解时用盐酸控制阳极区溶液的pH在2~3。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盐酸的作用:。
8、A26. ⑶Cl2与水反应:Cl2+H2O HCl+HClO,增大HCl的浓度使平衡逆向移动。减少Cl2在水中的溶解,有利于Cl2的逸出
燃气灶
7.下列金属防腐的措施中,使用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的是
A.水中的钢闸门连接电源的负极B.金属护拦表面涂漆
C.汽水底盘喷涂高分子膜D.地下钢管连接镁块
9.用石墨电极电解CuCl2溶液(见右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a端是直流电源的负极
B.通电使CuCl2发生电离
C.阳极上发生的反应:Cu2++2e-=Cu
-北京高考电化学专题汇编
———————————————————————————————— 作者:
———————————————————————————————— 日期:
2004-2015北京高考电化学汇总
2015
27.(14分)(4)利用右图所示装置从海水中提取CO2,有利于减少环境温室气体含量。溶于海水的CO2主要以4种无机碳形式存在,其中HCO-3占95%。
2012
12.人工光合作用能够借助太阳能,用CO2和H2O制备化学原料。下图是通过人工光合作用制备HCOOH的原理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过程是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
B.催化剂a表面发生氧化反应,有O2产生
C.催化剂a附近酸性减弱,催化剂b附近酸性增强
D.催化剂b表面的反应是CO2+2H++2e一=HCOOH
①K闭合时,指针向右偏转,b作极。
②当指针归零(反应达到平衡)后,向U型管左管中满加0.0lmol/LAgNO3溶液,产生的现象证实了其推测。该现象是。
(5)按照(4)的原理,该同学用上图装置进行实验,证实ii中Fe2+向Fe3+转化的原因。
①转化的原因是。
②与(4)实验对比,不同的操作是。
(6)实验I中,还原性:I-> Fe2+:而实验II中,还原性Fe2+>I-。将(3)和(4)、(5)作对比,得出结论是。
25.(4)当吸收液的pH降至约为6时,需送至电解槽再生。再生示意图如下:
①HSO3-在阳极放电的电极反应式是。
②当阴极室中溶液pH升至8以上时,吸收液再生并循环利用。简述再生原理:
12、C
2011
8.结合右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I和II中正极均被保护B. I和II中负极反应均是Fe-2e-=Fe2++
(4)IV中,电解NO制备NH4NO3,其工作原理如右图所示,为使电解产物全部转化为NH4NO3,需补充物质A,A是_____________,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
8.【答案】B
26.
2013
6.下列设备工作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是
A
B
C
D
硅太阳能电池
锂离子电池
太阳能集热器
(5)①c(Fe2+)升高,导致Fe2+的还原性强于I-。
②当指针归零后,不向左管滴加AgNO3溶液,而பைடு நூலகம்向右管加入1mL1mol•L-1FeSO4溶液。
(6)还原剂还原性强弱与浓度有关,提高某种还原剂浓度可增强其还原性。
2014
8.下列电池工作时,O2在正极放电的是()
【答案】B
26、NH3经一系列反应可以得到HNO3,如下图所示。
2010
6.下列有关钢铁腐蚀与防护的说法正确的是
A.钢管与电源正极连接,钢管可被保护
B.铁遇冷浓硝酸表面钝化,可保护内部不被腐蚀
C.钢管与铜管露天堆放在一起,钢管不易被腐蚀
D.钢铁发生析氢腐蚀时,负极反应是
2009
6.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铁表面镀锌,铁作阳极
B.船底镶嵌锌块,锌作负极,以防船体被腐蚀
产生气泡,析出疏松的红色固体,溶液逐渐变为无色。
反应结束后分离出溶液备用
红色固体用蒸馏水洗涤后,置于潮湿空气中。
一段时间后固体由红色变为绿色[视其主要成分为Cu2(OH)2CO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