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工16春《工程抗震》大作业答案

合集下载

国家开放大学2016春本科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作业答案4y

国家开放大学2016春本科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作业答案4y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专升本)阶段性作业单选题1. 多遇地震烈度所对应的超越概率为_(D) 63.2%____。

(5分)(A) 10%(B) 2%(C) 3%参考答案:D2. 表征地震动特性的要素有三个,下列___(D) 地震烈度__不属于地震动三要素。

(5分)(A) 加速度峰值(B) 频谱特性(C) 地震持时参考答案:D单选题1. __(A) 底部剪力法___适用于重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均匀的结构。

(5分)(B) 振型分解反应谱法(C) 时程分析法(D) 顶点位移法2. 下列__(B) 半挖半填的地基土地段___地段属于对抗震不利的地段。

(5分)(A) 稳定岩石地基地段(C) 中密的砾砂地段(D) 平坦开阔的中硬土地基地段5. 为保证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完整性,对于多高层钢结构的所有节点连接,除应按地震组合内力进行弹性设计验算外。

还应进行__(A) “强节点弱构件”___原则下的极限承载力验算。

(B) “强构件弱节点”(C) “强梁弱柱”(D) “强柱弱节点”多选题3. 地表破坏表现为__ A,B,C,D ___形式 (5分)(A) 地裂缝(B) 地面下沉(C) 喷水冒砂(D) 滑坡4. 地震的破环作用主要表现为__ A,C,D ___三种形式。

(5分)(A) 地表破坏(B) 人员伤亡(C) 次生灾害(D) 建筑物的破坏5. 影响地震反应谱的两个主要因素是__ A,B ___。

(4分)(A) 体系阻尼比(B) 场地条件(C) 地震动(D) 地震波类型6. 场地类别时根据__ A,B ___两个指标综合确定的。

(4分)(A) 土层等效剪切波速(B) 场地覆盖层厚度(C) 岩石阻抗比(D) 场地的固有频率7. 下面__ A,B,C,D ___是影响土的液化的因素。

(4分)(A) 土中黏粒含量(B) 上覆非液化土层厚度和地下水位深度(C) 土的密实程度(D) 地震烈度和震级8. 体波的两种形式为__ C,D ___。

大工工程抗震离线作业及答案

大工工程抗震离线作业及答案

大连理工大学工程抗震大作业姓名:樊****奥鹏卡号: 20100****学习中心:陕西*****题目二:四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造于基本烈度为8度区域,场地为Ⅰ类,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结构层高和曾重力代表值见下图。

取一榀典型框架进行分析,结构的基本周期为0.56s 。

要求:各层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

4.36m4831.6kNG =31039.6kN G =21039.5kNG =11122.7kNG =题目二图片解:查《建筑设计抗震规范》表5.1.4-1.2知,8度多遇地震,αmax=0.16 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Ι类场地,取Tg=0.35s Tg=0.35<T 1=0.56s <5Tg=1.75sα1=(Tg/T 1)r η2αmax=(0.35/0.56)0.9×1.0×0.16=0.105≈0.11查《建筑设计抗震规范》表5.2.1知,T 1=0.56s >1.4Tg=1.4×0.35=0.49s 取δn=0.08 T 1+0.07=0.08×0.56+0.07=0.11 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F Ek =α1Geq=0.11×(1122.7+1039.5+1039.6+831.6)×85%=377.12KN 各楼层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F i =G iH i F Ek (1-δn)/∑G j H j (i=1,2,3…n) ∑G j H j =831.6×14.44+1039.6×11.08+1039.5×7.72+1122.7×4.36=36446.98KN ·mF4k=[831.6×14.44×377.12×(1-0.11)]/36446.98=110.58KN F3k=[1039.6×11.08×377.12×(1-0.11)]/36446.98=106.08KN F2k=[1039.5×7.72×377.12×(1-0.11)]/36446.98=73.90KN F1k=[1122.7×4.36×377.12×(1-0.11)]/36446.98=45.08KN题目三:抗震设防总体要求有哪些,分别加以详细阐述。

(完整版)大连理工大学(工程抗震)大作业

(完整版)大连理工大学(工程抗震)大作业

大连理工大学《工程抗震》大作业题目1:底部剪力法。

钢筋混凝土5层框架经质量集中后计算简图如下图所示,各层高均为3m ,集中于各楼层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分别为:1500kN G =,2550kN G =,3580kN G =,4600kN G =,5450kN G =。

结构阻尼比0.05ξ=,自振周期为10.55s T =,Ⅰ1类场地类别,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30g )。

按底部剪力法计算结构在多遇地震时的水平地震作用及地震剪力。

3580kN=2550kN =1500kN=(a )计算简图4600kN=5450kN=解:查《建筑设计抗震规范》表5.1.4-1.2知,8度多遇地震,αmax=0.16 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Ι类场地,取Tg=0.25s Tg=0.25<T1=0.55s <5Tg=1.25sα1=(Tg/T1)r η2αmax =(0.25/0.55)0.9×1.0×0.16=0.079≈0.08 查《建筑设计抗震规范》表5.2.1知,T 1=0.55s >1.4Tg=1.4×0.25=0.35s 取δn=0.08 T1+0.07=0.08×0.55+0.07=0.11 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F EK =α1Geq=0.08×(500+550+580+600+450)×85%=182.2KN各楼层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 Fi=G i H i F EK (1-δn)/∑G j H j (i=1,2,3…n)∑G j H j =500×3 +550×6+580×9+600×12+450 ×15=23970KN ·m F 1=[500×3×182.2×(1-0.11)]/23970=10.15KN F 2=[550×6×182.2×(1-0.11)]/23970=22.32KN F 3=[580×9×182.2×(1-0.11)]/23970=35.31KN F 4=[600×12×182.2×(1-0.11)]/23970=48.71KN F 5=[450×15×182.2×(1-0.11)]/23970=45.66KN 计算各楼层的层间地震剪力V 1= F 1+ F 2+ F 3+ F 4+ F 5=10.15+22.32+35.31+48.71+45.66=162.15KN V 2= F 2+ F 3+ F 4+ F 5=22.32+35.31+48.71+45.66=152KN V 3= F 3+ F 4+ F 5=35.31+48.71+45.66=129.68KN V 4= F 4+ F 5=48.71+45.66=94.37KN V 5=F 5=45.66KN题目3:怎样判断土的液化?如何确定土的液化严重程度,并简述抗液化措施。

大连理工大学智慧树知到“土木工程”《工程抗震》网课测试题答案1

大连理工大学智慧树知到“土木工程”《工程抗震》网课测试题答案1

大连理工大学智慧树知到“土木工程”《工程抗震》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采用底部剪力法进行结构地震反应计算时,当结构基本周期较长,结构的高阶振型地震作用影响将不能忽略。

()A.正确B.错误2.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的抗震计算可采用底部剪力法。

()A.正确B.错误3.多层砌体房屋在房屋宽度方向的中部应设置内纵墙。

()A.正确B.错误4.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的底部,应沿纵横两方向设置一定数量的抗震墙,并应均匀对称布置。

()A.正确B.错误5.一个n个自由度的体系,可以有n+1个自振圆频率。

()A.正确B.错误6.地震波中的高频分量随传播距离的衰减比低频分量慢。

()A.正确B.错误7.鞭梢效应,即局部突出小建筑的地震反应有减弱的现象。

()A.正确B.错误8.构造柱的施工顺序应为先砌墙,后浇柱。

()A.正确B.错误9.一般来说,松砂比密砂容易液化。

()A.正确B.错误10.对于框架结构,理想的屈服机制是让()首先出现塑性铰。

A.框架柱B.框架梁C.框架节点D.以上都不对11.在宏观烈度大体相同条件下,处于中小级震级近震中距的高耸建筑的震害比大震级远离震中的高耸建筑物的震害情况严重的多。

()A.正确B.错误12.震源正上方的地面称为()。

A.震源B.震源深度C.震中D.震中距13.多自由度体系自由振动时,各质点在任意时刻位移幅值的比值是一定的,不随时间而变化。

()A.正确B.错误14.一个n自由度体系,有n+1个自振圆频率。

()A.正确B.错误15.砌体结构中为加强基础整体性和刚性而设置的基础圈梁截面高度不应小于()。

A.100mmB.120mmC.150mmD.180mm第2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基本烈度是一个地区进行抗震设防的依据。

()A.正确B.错误2.进行竖向地震作用计算时,可以近似取竖向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为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的()。

A.55%B.65%C.75%D.85%3.液化等级为轻微时,对建筑物的危害性较大,可造成不均匀沉陷和开裂。

大工17春《工程抗震》大作业题目及要求答案(可直接上传)

大工17春《工程抗震》大作业题目及要求答案(可直接上传)

大连理工大学《工程抗震》大作业学习中心:姓 名:学 号:题目一:底部剪力法。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共7层,经质量集中后得到集中于各楼层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分别为:1900kN G =,23456700kN G G G G G =====,7600kN G =。

该结构每层层高均为3.5米,结构阻尼比0.05ξ=,自振周期为10.55s T =,Ⅰ1类场地类别,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30g )。

按底部剪力法计算结构在多遇地震时的水平地震作用及地震剪力。

解:由题目可知,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30g ),且为多遇地震。

查下表可得:αmax=0.24。

由题目可知,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Ⅰ1类场地类别,查下表可得:Tg=0.25s 。

地震特征周期分期的特征周期值(s)钢筋混凝土结构阻尼比题目已给出,为ξ=0.05,则: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曲线衰减系数:γ=0.9+(0.05-ξ)/(0.3+6ξ)=0.9=1+(0.05-ξ)/(0.08+1.6ξ)=1阻尼比调整系数:η2则:α1=(Tg/T1)γη2αmax=(0.25/0.55)0.9×1.0×0.24≈0.12因为:T1=0.55s>1.4Tg=1.4×0.25=0.35s, Tg=0.25s≤0.35。

查下表可知,δn=0.08T1+0.07=0.08×0.55+0.07≈0.11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F=α1Geq=0.12×(900+700+700+700+700+700+600)×85%=510KNEK==0.11×510=56.1KN各楼层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Fi=GiHiFEk(1-δn)/∑GjHj (i=1,2,3,n)∑GjHj=900×3.5+700×7+700×10.5+700×14+700×17.5+700×21+600×24.5=66850KN•mF1k=[900×3.5×510×(1-0.11)]/ 66850=21.39KN。

大工16春高层建筑结构》大作业题目及参考答案题目二:结构扭转效应计算题、题目三:

大工16春高层建筑结构》大作业题目及参考答案题目二:结构扭转效应计算题、题目三:

大工16春《高层建筑结构》大作业及要求注意:从以下五个题目中任选两个进行解答(注意:从题目一、二中选择一道计算题,并从题目三、四、五中选择一道问答题,分别进行解答,不可同时选择两道计算题或者问答题);解答前,需将所选题目复制(使老师明确你所选的题目)。

题目一:底部剪力法计算题某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上十层,高度为40m房屋所在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W类场地。

已知该楼的基本自振周期T i 1.0s,经计算已知每层楼屋面的永久荷载标准值为12000kN,每层楼面和屋面的活荷载标准值均为2000kN。

要求:确定该楼各层的水平地震作用值F EK。

题目二:结构扭转效应计算题某一结构的第j层平面图,如下图所示。

图中除标明各轴线间距离外,还给出了各片结构沿x方向和y方向的抗侧移刚度D值,已知沿y向作用总剪力V y 5000kN,求考虑扭转后,各片结构的剪力。

ydxV y题目三: 简述剪力墙在房屋设计中应如何布置?题目四: 为什么框架一剪力墙结构中的剪力墙布置不宜过分集中?框架一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的布置要求是什么?题目五: 承载力验算和水平位移限制为什么是不同的极限状态?这两种验算在荷载效应组合时有什么不同?作业具体要求:1.封面格式(见文件最后部分)封面名称:大连理工大学《高层建筑结构》大作业,字体为宋体加黑,字号为小一;姓名、学号、学习中心等字体为宋体,字号为小三号。

2.文件名大作业上交时文件名写法为:[姓名奥鹏卡号(或者学号)学习中心](如:戴卫东101410013979浙江台州奥鹏学习中心);离线作业需用word文档写作,不要提交除word文档以外的文件,word文档无需压缩。

以附件形式上交离线作业(附件的大小限制在10M以内),选择已完成的作业(注意命名),点提交即可。

如下图所示。

下ft日* ■交日M ft# ■柞I霁聊陽KB询逐"碑戢5 心:U截止时间:2016年3月10日前。

兰州大学16年春季《工程结构抗震》平时作业1

兰州大学16年春季《工程结构抗震》平时作业1

兰州大学16年春季《工程结构抗震》平时作业1一、单选题:1.框架—抗震墙结构布置中,关于抗震墙的布置,下列哪种做法是错误的()。

(满分:3)A.抗震墙在结构平面的布置应对称均匀B.抗震墙应沿结构的纵横向设置C.抗震墙宜于中线重合D.抗震墙宜布置在两端的外墙2.场地特征周期Tg与下列何种因素有关()。

(满分:3)A.地震烈度B.建筑物等级C.场地覆盖层厚度D.场地大小3.位于软弱场地上,震害较重的建筑物是()。

(满分:3)A.木楼盖等柔性建筑B.单层框架结构C.单层厂房结构D.多层剪力墙结构4.钢筋混凝土丙类建筑房屋的抗震等级应根据那些因素查表确定()。

(满分:3)A.抗震设防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层数B.抗震设防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C.抗震设防烈度、场地类型和房屋层数D.抗震设防烈度、场地类型和房屋高度5.震级大的远震与震级小的近震对某地区产生相同的宏观烈度,则对该地区产生的地震影响是()。

(满分:3)A.震级大的远震对刚性结构产生的震害大B.震级大的远震对柔性结构产生的震害大C.震级小的近震对柔性结构产生的震害大D.震级大的远震对柔性结构产生的震害小6.《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给出的设计反应谱中,当结构自振周期在0.1s~Tg之间时,谱曲线为()。

(满分:3)A.水平直线B.斜直线C.抛物线D.指数曲线7.框架柱轴压比过高会使柱产生()。

(满分:3)A.大偏心受压构件B.小偏心受压构件C.剪切破坏D.扭转破坏8.延性结构的设计原则为()。

(满分:3)A.小震不坏,大震不倒B.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强锚固C.进行弹性地震反应时程分析,发现承载力不足时,修改截面配筋D.进行弹塑性地震反应时程分析,发现薄弱层及薄弱构件时进行设计9.地震系数表示地面运动的最大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之比,一般,地面运动的加速度越大,则地震烈度()。

(满分:3)A.越低B.不变C.越高D.不能判定10.强柱弱梁是指()。

大工16春 高层建筑结构》大作业题目及参考答案 题目二:结构扭转效应计算题、题目五:

大工16春 高层建筑结构》大作业题目及参考答案 题目二:结构扭转效应计算题、题目五:

大工16春《高层建筑结构》大作业及要求注意:从以下五个题目中任选两个进行解答(注意:从题目一、二中选择一道计算题,并从题目三、四、五中选择一道问答题,分别进行解答,不可同时选择两道计算题或者问答题);解答前,需将所选题目复制(使老师明确你所选的题目)。

题目一:底部剪力法计算题某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上十层,高度为40m 。

房屋所在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 ,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Ⅳ类场地。

已知该楼的基本自振周期1 1.0s T =,经计算已知每层楼屋面的永久荷载标准值为12000kN ,每层楼面和屋面的活荷载标准值均为2000kN 。

要求:确定该楼各层的水平地震作用值EK F 。

题目二:结构扭转效应计算题某一结构的第j 层平面图,如下图所示。

图中除标明各轴线间距离外,还给出了各片结构沿x 方向和y 方向的抗侧移刚度D 值,已知沿y 向作用总剪力5000kN y V =,求考虑扭转后,各片结构的剪力。

yyV 18y D 816815888题目三:简述剪力墙在房屋设计中应如何布置?题目四:为什么框架—剪力墙结构中的剪力墙布置不宜过分集中?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的布置要求是什么?题目五:承载力验算和水平位移限制为什么是不同的极限状态?这两种验算在荷载效应组合时有什么不同?作业具体要求:1. 封面格式(见文件最后部分)封面名称:大连理工大学《高层建筑结构》大作业,字体为宋体加黑,字号为小一;姓名、学号、学习中心等字体为宋体,字号为小三号。

2. 文件名大作业上交时文件名写法为:[姓名奥鹏卡号(或者学号)学习中心](如:戴卫东101410013979浙江台州奥鹏学习中心);离线作业需用word文档写作,不要提交除word文档以外的文件,word文档无需压缩。

以附件形式上交离线作业(附件的大小限制在10M以内),选择已完成的作业(注意命名),点提交即可。

如下图所示。

截止时间:2016年3月10日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连理工大学《工程抗震》大作业
学习中心:
姓名:
学号:
题目一:底部剪力法。

某六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造于基本烈度为8度的区域,场地类别为Ⅲ类,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结构层高均为3.3m ,结构的基本周期为0.75s 楼层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分别为:123451200kN G G G G G =====,61500kN G =。

假设结构阻尼比为0.05ξ=,按底部剪力法计算结构在多遇地震时的水平地震作用及地震剪力。

解:
设防烈度对应的多遇地震和罕遇地震的
α
max

场地特征周期T g (S )
(1)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多遇地震下,查表得
α
max
=0.16,Ⅲ类场地类别,设
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查表得T g =0.65s ,所以T g =0.65<T 1=0.75<5T g =3.25 (2)计算地震影响系数
α
1
141.016.011
)75
.065.0()(9
.0max
2
1
≈⨯⨯==α
ηαγ
T T g
计算结构等效总重力G eq
KN G G
E eq
637515005120085.085.0=+⨯⨯==)(
(3)计算结构底部剪力F EK
KN G F eq EK 875.8986375141.01=⨯==α (4)计算各质点的水平地震作用F i
已知T g =0.65s ,T 1=0.75s <1.4T g =0.91s 。

0=δ
n
则0==∆F
F EK
n n δ
()KN F
EK
n
875.8981=-
δ
m KN H G i n
i i *891008.1915005.162.139.96.63.312001
=⨯+++++⨯=∑=)( ()KN F
H
G H G F EK
n
i
n
i i
625.299875.89889100
8
.19150011
6
6
6=⨯⨯=-=
∑=δ
()KN F H
G H G F EK
n
i
n
i i
75.199875.89889100
5
.16120011
5
5
5=⨯⨯=-=
∑=δ
()KN F H
G H G F EK
n
i
n
i i
8.159875.89889100
2
.13120011
4
4
4=⨯⨯=-=
∑=δ
()KN F H
G H G F EK
n
i
n
i i
85.119875.89889100
9
.9120011
3
3
3=⨯⨯=-=
∑=δ
()KN F H
G H G F EK
n
i
n
i i
9.79875.89889100
6
.6120011
2
2
2=⨯⨯=-=
∑=δ
()KN F H
G H G F EK
n
i
n
i i
95.39875.89889100
3
.3120011
1
1
1=⨯⨯=-=
∑=δ
(5)计算各楼层地震剪力
KN F F V n 625.2990625.29966=+=∆+= KN V F V 375.499625.29975.199655=+=+=
KN V F V 175.659375.4998.159544=+=+= KN V F V 025.779175.65985.119433=+=+= KN V F V 925.858025.7799.79322=+=+= KN V F V 875.898925.85895.39211=+=+=
题目四: 什么叫鞭端效应?设计时如何考虑这种效应?
答:1、鞭端效应又叫鞭梢效应,是指高层建筑物末端形状和刚度发生变化时,端部产生的力和变形突然增大,远远大于其按重力分配到的地震载荷,是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考虑的重要方面。

地震作用下突出建筑物屋面的附属小建筑物,如电梯间、女儿墙、附体烟囱等由于重量和刚度突然变小,高振型影响较大,震害较为严重,即称为鞭端效应。

只有在靠近顶端处建筑物体形发生很大变化(一般是收缩),才会像鞭子那样形成一个鞭梢,进而产生鞭梢效应。

2、高层在设计立面是要求上下一致,变化不要太大。

1)、在高层框架结构中,突出物顶点位移和主体顶部位移的比值随着突出物质量的增大而减小,即鞭梢效应会随着突出物质量的增大而减弱。

因此,在一定范围内,可以通过增大突出物的质量来减小鞭梢效应的影响。

2)、在高层框架结构中,突出物的k/m(突出物刚度突出物/质量)值影响着突出物鞭梢效应的强弱。

当突出物的自振频率和主体频率相等增或接近时,突出物的鞭梢效应最为明显。

由此,通过适当调整结构的刚度或质量分布可使突出物的频率与整体结构的频率差值增大,可减少鞭梢效应的影响。

3)、在高层框剪结构中,λ(框剪结构的刚度特征值)小于某一值时,位移比值随着λ的增大而大幅度减小,且鞭梢效应较为明显;λ大于某一值时,位移比值也会随着λ的增大而减小,但趋势较为平缓,鞭梢效应的强度有所减弱;在一定范围内,可以通过调节框架和剪力墙的刚度比值来减小鞭梢效应的影响,建议将λ控制在1-4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