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大业荷兰
小国大业荷兰观后感

小国大业荷兰观后感
《小国大业》是一部讲述荷兰发展历程的纪录片,导演为陈晓卿。
影片以荷兰为例子,探讨了小国的发展与成功。
以下是观影后的几点感受:
1. 创业创新是发展之源:影片中提到了荷兰的农业科技、能源环保、制造业等多个领域的创新,以及创业者的不断探索和实践。
这些创新和创业的精神为荷兰带来了许多机会和竞争优势,也为其他小国提供了发展的范例和启示。
2. 开放包容是进步之本:荷兰的历史上曾经有多次外族入侵,但荷兰人并没有因此放弃,反而在不断包容和学习中逐渐强大。
这种开放和包容的精神使得荷兰成为了欧洲乃至世界上的一个重要的贸易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
3. 团结合作是发展之保障:影片中提到了荷兰的团结和合作精神,这种精神在国家的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和竞争激烈的时代,只有通过团结和合作才能更好地面对挑战和机遇。
4. 质量、信誉和服务是未来之路:影片中提到了荷兰在产品质量、商业信誉和服务质量方面的严格要求和卓越表现,这种精神使得荷兰在国际市场上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和尊重。
在未来,只有通过不断提高质量、信誉和服务水平,才能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和竞争优势。
总之,《小国大业》这部纪录片让我们看到了荷兰的发展与成功,也让我们认识到了小国发展的可能性和挑战。
我们需要从荷兰等成功的小国中学习和借鉴,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只有不断坚持创新、开放、团结和高质量的发展理念,才能实现更加美好的未来。
大国崛起荷兰发展历程

大国崛起荷兰发展历程荷兰在历史上素有“小国大帝国”之称,其发展历程起源于17世纪的荷兰共和国。
荷兰共和国是一个民主制度的国家,强调商业和航海的发展。
它通过海洋贸易和殖民拓展,逐渐崛起为一个强大的大国。
荷兰的崛起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有关。
荷兰位于欧洲西北部,地势低洼,却有天然的海湾和河流。
这使得荷兰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海洋商业中心。
在16世纪初期,荷兰人开始开垦沿海的湖泊、沼泽地,修筑堤坝和运河,以保护土地免受海水的侵蚀。
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使得荷兰拥有了发展航海和贸易的良好条件。
17世纪初期,荷兰共和国以其强大的商业实力和舰队开始了远洋航海。
荷兰人开拓了东印度、西印度和非洲的殖民地,并建立了一系列贸易站点和要塞。
他们在印度洋上建立了东印度公司,成为了世界上首个跨国公司。
这些殖民地和贸易站点,为荷兰带来了巨大的财富和资源。
荷兰共和国的政治制度也为其崛起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荷兰实行的是共和制度,这意味着政府权力分散、权利保护被重视。
这种制度保障了商业的自由发展,并吸引了大量的投资和商人。
荷兰共和国还建立了一支庞大的军队和强大的海军,以保护自己的贸易利益和殖民地。
这支军队和海军使得荷兰共和国能够在欧洲的争端中保护自己的利益,同时也为其扩张提供了支持。
荷兰的崛起不仅仅是经济和政治的成功,还包括了文化和科学的繁荣。
17世纪的荷兰是欧洲文化和艺术的中心。
荷兰艺术家如雷姆布兰特和凡德图尔是欧洲艺术的重要代表,他们的作品被广泛收藏和赞赏。
荷兰的科学家如蕾娜苏士和杰士弗里哈勒穆斯等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推动了科学和技术的进步。
然而,荷兰的崛起并未持续太久。
在18世纪初期,荷兰共和国逐渐衰落。
经济不景气和政治内部的分裂导致了荷兰的颓势。
此外,其他大国如英国和法国的崛起也对荷兰构成了威胁。
最终,在19世纪初期,荷兰成为了法国的附庸国。
总之,荷兰的崛起是一个令人惊叹的历程。
它通过海洋贸易和航海的发展,建立了一个强大的商业帝国。
荷兰共和国的政治制度和军事力量为其提供了稳定的基础和保护,而文化和科学的繁荣则使荷兰成为了欧洲的一颗明珠。
大国崛起之荷兰小国大业

大国崛起之——荷兰·小国大业
欧洲的一个人口约仅有150万人的国家——荷兰,是一个没有国王的国家。
让我们走进这个神奇的王国,去感受荷兰的历史文化吧!
17世纪,荷兰为世界的经济中心,主要原因是荷兰人以捕鲱鱼为生。
其中一个村庄的渔民,威廉姆·博克尔斯宗,发明了只需一刀就可以除去鱼肠子的方法,使在欧鲱鱼在欧洲顿时非常畅销。
为荷兰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荷兰是一个没有国王的国家。
因此荷兰人由于缺少强大的主权和充足的人力资源,十分自然地选择了依靠商业贸易来积累财富和竞争技巧和商业体制。
作为中间人,代理人,加工者,销售商,荷兰人又创造一种能制造财富的船。
这种船甲板小,船肚子大,利润也多。
这种赢得“海上马科又夫”称号的船,融汇了荷兰人的智慧。
有趣的事发生了,荷兰人因自己没有想当国王的,竟将王位托付给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
除了荷兰,又会有哪个国家会把王位传给外国人呢?
荷兰人如此聪明,他们利用国民的自私心,激发了荷兰人创造财富的潜能。
然而在毛泽东时期,全面提倡“天下为公”的思想,认为这样能创造出一种国家太平,人民和谐的意境,大家一起劳作,共同分享劳动成果。
然而我们人类暂时还没有达到那种境界,人类天性就有一种自私心。
如果以“天下为公”这种思想大力发展的话,会出现很多问题。
因此荷兰人是正确的,要充分利用人类的天性,激发每个人自身的潜能。
一个国家正确的制度,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个国家的发展,推动着国家的进步。
江畅。
大国崛起之小国大业

大国崛起之小国大业1010017015110级张磊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经指出,“虽然在14—15世纪地中海沿岸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的最初萌芽,但是资本主义时代是在16世纪才开始的!”而正是尼德兰革命为人类带来了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下面,就让我们领略一下尼德兰革命。
“尼德兰”(Netherland)荷兰语低地的意思,尼德兰地区位于莱茵河、缪司河、些耳德河下游及北海沿岸一带,地势低洼,很多地方的地势仅仅比海平面高出一点点,常常要遭受风浪的侵袭。
生活在那里的人民自古以来就十分勤劳,他们筑堤挡浪、排水垦地,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美好的家园。
今天的荷兰境内,甚至有百分之二十七面积的土地低于海平面。
如今这里风光秀丽、人民富足,经济充满了活力。
但是,历史上的尼德兰命运坎坷。
中世纪初,它曾是法兰克王国的中心。
11至14世纪,被分割为大大小小的公爵国、伯爵领地和主教辖区,分别隶属于德国和法国。
15世纪后,成为勃艮第公国的组成部分。
后来由于王室联姻以及继承关系的演变,尼德兰落入哈布斯堡家族之手。
16世纪初,尼德兰又处于西班牙统治之下。
<一>尼德兰虽然地势低洼,但是位于北海沿岸,背靠辽阔的欧洲大陆,处于欧洲商道的十字路口。
境内的几条较大河流均可以直接连通大海,同时将国土分割,这也促成了尼德兰地区的舟楫之利,工商业、航海业、渔业、造船业都十分发达。
也正因为如此,早在14世纪时,尼德兰就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而16世纪的尼德兰是西欧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尼德兰地区也获得了“城市国家”的称号。
在它拥有300万的人口中,有超过一半的人口分布在17个省区中有300多个城市,如此之高的城市化,在当今也是相当高的。
南方安特卫普是国际贸易的中心,北方的经济中心是阿姆斯特丹。
在城市(港口)里,都已出现了规模较大的手工工场。
纺织、化工、造船、航海、冶金、采矿、印刷等工业迅速发展起来。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不断的发展壮大,在城市的自治权上希望占有更多的权利,北方荷兰、西兰和弗里斯兰的贵族逐渐资产阶级化,其政治经济利益与资产阶级日益接近。
《大国崛起二小国大业》观后感

《大国崛起二小国大业》观后感《大国崛起二小国大业》观后感荷兰一个小国,却把商业做到了全世界,靠的是一点一滴的精打细算。
别人不以为然的地方,他们却能够用智慧做到极致。
同样是捕捞鲱鱼进行加工销售,荷兰人发明了一刀就能把鲱鱼处理干净的办法;为了能够运输更多货物,且尽可能少缴税,荷兰人把船舱尽量做大,把甲板尽量做小(当时收税以甲板面积大小为标准),从而使运输价格最低。
最终荷兰成为那个时候的“海上马车夫”,船只总量超过了英国、法国的总和。
使荷兰在十七世纪囊括了世界贸易的,还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用心、用力,还有他超乎寻常的敬业精神。
比如,曾经一条包括船长一共19人的商船,被困在在北极圈内极其寒冷的一个小岛上长达八个月,在与零下四十多度的严寒做斗争中,因为寒冷、饥饿、生病,伙伴一个一个死去,但是他们对别人托运的货物没有动一丝一毫。
而这些货物中既有可以让他们御寒的衣物,又有可以让他们果腹的食物。
他们的敬业精神——对于自己服务对象的绝对忠诚,使他们在欧洲运输队伍中拥有了极高的声誉。
荷兰商业上的强大还来自于他们的务实精神。
为了和中国进行贸易,荷兰代表团接受了向清朝皇帝行三拜九叩之礼的要求。
对于他们来说没有什么比商业利益更为重要的。
荷兰为了专心进行商业贸易,可以把自己的安全委托给西班牙,也可以交给英国来打理。
但是荷兰人发现这些国家过多地把手伸向他们的钱袋子时,决然拒绝。
尼德兰革命就是反抗西班牙统治的斗争,之后建立了一个和当时所有国家不一样的国家——由商人掌握国家最高权力的国家。
他们在实践中不断精进商业机制,为了筹集资金,荷兰出现了第一家股份制企业——东印度公司,第一个股票交易所,第一家银行……一直到现在,荷兰依旧是商业发达,非常富庶的国家。
17世纪时荷兰出现了一大批画家,在那些油画人物中,不是王宫贵族,无一例外都是平民百姓,画面上百姓生活的安逸,神情的祥和,是那个时候荷兰富足的重要表现之一。
在荷兰这个小国成就大业的短片介绍中,作为一个人,我们可以获得什么样的精神给养呢?荷兰人做事情精益求精、不断精进的敬业态度,以及知道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的精明、务实。
大国崛起读后感荷兰五篇范文

大国崛起读后感荷兰五篇范文第一篇:大国崛起读后感荷兰荷兰——小国大业凭借临近海洋的独特地理优势,荷兰创造了独特的经济发展方式。
荷兰地域面积小,而与西欧各国往来较为密切,制造业相对发达,尤其造船技术的优势使得荷兰扩大了其对海洋资源的利用。
于是,鲱鱼的捕捞成为了荷兰人最初的生计。
但是,仅仅依靠自然资源而谋生并不是长久之计,其必定会引来竞争与冲突。
苏格兰人同样也迫切希望以此种方式赢得经济的发展。
而就在这样的竞争中,智慧的荷兰人又寻到了新的商机。
地处西北欧的荷兰,面朝大西洋的北海,背靠广袤的欧洲大陆,欧洲的两条主要水道,从这里入海。
为了排涝,荷兰人修建了多条运河,构成了当时欧洲最发达的水上交通网。
这些优势使得荷兰具备了成为欧洲新的商品集散地的可能。
毗邻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葡萄牙西班牙,荷兰人成为了拥有无比优势的中间商。
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荷兰人摸索到了更加节约成本提高效率的造船工艺,减轻自重,扩大船腹;同时荷兰人敢于拼搏、勇敢顽强、诚实守信也赢得了源源不断的商机。
不过,问题也随之而来:商人的资本开始有了积累,需要拥有更多的自由权利。
于是城市自治权的买卖出现了,这极大意义上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生以及商人的积极性,市场真正地活跃了起来。
与此同时,荷兰人的市场也开始一步步跨向亚洲,并向国内发行股票,使这里成为当时整个欧洲最活跃的资本市场。
很快,荷兰人的脚印遍布了全世界。
直到17世纪,荷兰的发展日趋缓慢,最终也退出了强国的舞台。
不过无论如何,因地制宜是王道,勤劳勇敢是捷径,敢于开拓是商机。
荷兰人通过自己的劳动,创造了一段辉煌的历史。
第二篇:大国崛起[荷兰]观后感大国崛起之荷兰篇读后感——小国的商业帝国梦在人们印象里荷兰是个风车之国,并且有着极富盛名的郁金香,荷兰的足球也是相当的出名,想到这些都并不足以将他们和大国联系上。
能登上帝国的圣域,必有过人之处,确实让人想不到的是,荷兰人崛起的故事,是从很普通的水产——鲱鱼开始的。
欧洲小国,世界强国——荷兰

欧洲小国,世界强国——荷兰荷兰经济发达,是世界上十个最主要发达国家之一,又是人均收入最高的前十位国家。
荷兰的经济特点是外向型经济占主导地位,对外贸易、投资及消费整体表现良好,拉动经济的强劲增长。
荷兰在电子、化工、水利、造船以及食品加工等行业技术先进,金融服务和保险业发达;陆、海、空交通运输十分便利,是欧洲大陆重要的交通枢纽;荷兰是世界三大农业出口国之一,其农业以高度集约化、高产著称。
荷兰连续多年成为中国在欧盟内仅次于德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
按照人口和面积衡量,荷兰是一个小而紧凑的国家。
总人口约1650万,总面积仅为41000平方公里,从国家任何一处越过边界只需2-3小时车程。
但尽管面积较小、人口少,但荷兰却诞生了12家全球500强企业,其中不乏壳牌石油、飞利浦、联合利华、阿克苏·诺贝尔等全球知名跨国企业,以及ASML、恩智浦这类决定全球半导体产业格局的重要企业,以及EXACT这样的客户遍布全球的信息软件及服务企业。
荷兰高科技行业的创新程度跻身世界前列,这要归功于荷兰拥有当今最先进水平的设施和前沿的科研力量。
通过企业间的强强联手、对于创新的关注、成本控制以及高度自动化,这一行业能够为全世界范围内的客户提供定制的高科技设备及机械。
荷兰IT生态系统由软件开发商、硬件企业和IT咨询公司组成,在诸如商业、计算机模拟、移动、医疗保健和安全等领域拥有全球性的竞争力。
汽车产业是荷兰的主要制造业之一,为全世界各大制造商提供系统、元件和材料的开发和生产,包括诸如宝马、戴姆勒克莱斯勒、通用汽车、标致雪铁龙和大众这样的大型汽车制造商,也有像包括玛莎拉蒂、兰博基尼、宾利和法拉利在内的顶级品牌。
比如英纳法Inalfa (汽车天窗系统)、恩智浦NXP(电子类)、阿克苏诺贝尔AkzoNobel(涂料)和帝斯曼 DSM(树脂)。
荷兰航空产业是一个高科技行业,建立在几乎有一个世纪历史的军事、民用航空及航空系统之上。
荷兰航空业实力位居欧洲第六位,拥有航空制造、飞机维护、维修和大修(简称 MRO)以及太空活动等一系列大型项目。
小国大业

小国大业(荷兰)在欧洲西北部,有一个和英国隔海相望的国家,它的面积只相当于今天的两个半北京,它的名字叫作荷兰。
在八百年以前,这里是一片没有人烟,只有海潮出没的湿地和湖泊。
从12世纪到14世纪,才逐步形成了人类可以居住的土地。
直到今天,荷兰仍有三分之一的国土位于海平面以下。
如果没有一系列复杂的水利设施阻挡,荷兰人口最稠密的地区,每天将被潮汐淹没两次。
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在三百年前,也就是17世纪的时候,却是整个世界的经济中心和最富庶的地区。
一个仅有150万人口的荷兰,将自己的势力几乎延伸到地球的每一个角落,被马克思称为当时的“海上第一强国”。
荷兰人创造奇迹的故事,应该从什么地方开始叙述呢?知道世界对荷兰的尊敬是从英语单词的后缀开始的,据说当时的英国人在为国家起名字的时候,充分加入了强烈的民族情感。
但从England和Holland的拼写上来看,英国人是把荷兰视作了自己的同类型——至少从造词规律来看,英国人不怎么绅士的。
印象中,荷兰可以说是和平崛起的"典范"了,不过历史学家们评述荷兰的和平是因为他们重商权而轻主权。
因为重商权,他们培育出了现代经济制度的雏形;因为重商权,他们成为了海上的马车夫;因为重商权,他们得以催生了近代共和国制度。
但是轻视主权又使得他们在政治上一次次地犯下今天看来很低级的错误。
但是,荷兰人未必认为这样不好。
他们似乎是富而不贵的典范,并且安于这种生活。
荷兰毕竟太小了,又没有日耳曼、斯拉夫那样强烈的大民族意识。
用小国大业来形容荷兰再贴切不过了。
没有强力的集权,没有领土的野心,只有商业版图。
但是,没有强大的政治庇佑的生意人,注定不能长久。
还真是佩服荷兰人的性格,他们眼中似乎只有海洋和利润,即使是他们从来都没有当过一流强国,并且终被从一流富国中挤掉,依然不改的奉行着祖先的信条。
他们更像海洋上的犹太人。
严格的说,所谓的荷兰崛起算不得和平,同样夹杂着殖民扩张,但与其他列强相比较时,他可以算得上温柔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国大业——荷兰(2课时)荷兰全称为“荷兰王国”,“荷兰”在日耳曼语中叫“尼德兰”,意为“低地之国”,荷兰只是尼德兰王国的一个最大的省,所以古代中国就称之为“荷兰”,该称呼一直沿用至今。
荷兰(Nederland)位于欧洲大陆,是荷兰王国的其中一个组成部份。
它位于欧洲西北部,濒临北海,与德国、比利时接壤。
荷兰国土海拔很低,很多地方地势接近甚至低于海平面。
这里原本是一片芦苇丛生的沼泽地,由于靠近北海,便于贸易,12世纪时当地渔民开始在此定居,13世纪末形成一座小城。
后来逐渐围海扩建,到14世纪已成为东西方贸易的重要港口。
这是一座用桩支撑起来的“海底城市”,大部分地区处在海平面4米以下,靠拦海大坝和抽水设备保证城市的安全。
整个城市有几百万根涂着黑油的木桩打入地下十几米的深处,仅王宫下面就竖着13659根这样的支撑物。
荷兰拥有两个首都:阿姆斯特丹和海牙。
阿姆斯特丹是宪法确定的正式首都,然而,政府、女王的王宫和大多数使馆都位于海牙。
此外,国际法庭也设在海牙。
在古罗马时代,莱茵河南的地区先是属于“比利时高卢”省,后归于“日耳曼行省”。
中世纪,低地国家(大约包括现在的荷兰、德国西部部分地区、卢森堡、比利时、法国北部部分地区)存在着很多诸侯封建领地,分别属于勃艮地公国和神圣罗马帝国。
到了十六世纪初,因为复杂的皇室联姻,他们在神圣罗马帝国哈布斯堡王朝之下统一起来。
在神圣罗马皇帝卡尔五世的统治下, 现在荷兰和比利时的区域叫作荷兰17省。
1556年帝国皇帝卡尔五世(1519年—1556年在位)退位,将西班牙和低地(被称为北方省)分给他的儿子腓力二世,将奥地利等其他地区以及哈布斯堡王朝正统分给他的弟弟斐迪南一世。
就这样,北方省属于西班牙王国。
1568年,因反抗西班牙国王的中央集权和对新教加尔文派的迫害,爆发了北方省反抗西班牙的八十年战争。
1579年北方省中的七省(现在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的区域)成立了乌得勒支联盟,共同反对西班牙统治。
这被认为现代荷兰的开始。
1581连盟正式宣布独立。
1581年7月26日,来自荷兰各起义城市的代表在海牙郑重宣布:废除西班牙国王对荷兰各省的统治权。
1588年,七个省份联合起来,宣布成立荷兰联省共和国。
这是一个在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国家。
很多历史学家说,它是世界上第一个“赋予商人阶层充分的政治权利的国家”。
战争在继续,直到1648年西班牙国王菲利普四世才签订《明斯特条约》,承认七低地尼德兰七省联合共和国(Republiek der Zeven Verenigde Nederlanden/Provinciën),从西班牙获得独立之后,荷兰发展成为17世纪航海和贸易强国。
荷兰在世界各地建立殖民地和贸易据点。
这段时期在荷兰被称为“黄金年代”。
1602年,在共和国大议长奥登巴恩维尔特的主导下,荷兰联合东印度公司成立。
就像他们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国家一样,如今,他们又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经济组织。
荷兰以商业立国,把商业利润看成最高的国家利润,为了现实的商业利益,荷兰商人不惜接受清政府屈辱性的礼仪要求,对摄政王多尔衮行双腿下跪的礼节;相反的是,英国人对此却断然拒绝。
到17世纪中叶,荷兰联省共和国的全球商业霸权已经牢固地建立起来。
此时,荷兰东印度公司已经拥有15000个分支机构,贸易额占到全世界总贸易额的一半。
悬挂着荷兰三色旗的10000多艘商船游弋在世界的五大洋之上:当时,全世界共有2万艘船,荷兰有1.5万艘。
比英,法,德,诸国船只的总数还多!就连当时已经崛起的英国,本土与殖民地之间的海洋运输,也大多由荷兰船队来承担。
在东亚,他们占据了中国的台湾,垄断着日本的对外贸易;在东南亚,他们把印度尼西亚变成了自己的殖民地,他们建立的第一个殖民据点——巴达维亚城,构成了今天雅加达的雏形;在非洲,他们从葡萄牙手中夺取了新航线的要塞好望角;在大洋洲,他们用荷兰一个省的名字命名了一个国家——新西兰;在南美洲,他们占领了巴西;1654年结束在北美大陆的哈得逊河河口,东印度公司建造了新阿姆斯特丹城,今天,这座城市的名字叫做纽约。
17世纪后期,荷兰先后与英国、法国交战,在海上荷兰败于英国(英荷战争),在陆地荷兰败于法国(法荷战争),从而衰落下来。
荷兰曾经建立的殖民地,很快在和其他国家的争夺中纷纷失手。
其中,台湾被郑成功收复,巴西的殖民统治只存在了不足10年,居住在南非的荷兰人后裔——布尔人,和英国的战争中失败,使得南非成为大英帝国的自治领,美洲的新阿姆斯特丹也被英国人夺去,改名为纽约。
唯一的没有受到列强争夺的印度尼西亚,也在二战结束以后,走上了民族独立的道路,虽然荷兰政府出兵镇压,但是在联合国的干预下,还是放弃了对印尼的殖民统治。
就其荷兰本土而言,因为荷兰统治者曾经干预法国大革命,导致1795年荷兰被法国占领。
在1815年被拿破仑统治的法国占领结束后,荷兰和现在的比利时、卢森堡组成荷兰王国(Het Verenigd Koninkrijk der Nederla nden)。
但是,比利时很快在1830年独立,卢森堡也紧随其后。
19世纪中,荷兰相对于其邻国比较落后。
荷兰在一战中保持中立,使得国土免遭战火涂炭。
但是由于比邻战场,受到了通货膨胀,物资奇缺等巨大的冲击,国家经济发展缓慢。
荷兰在二战中自1940年5月被德国占领直至1945年才被解放。
荷兰衰落的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1)荷兰以商业立国,虽然面临海洋,但是象英国那样发展一支强大的海军,在和英国的竞赛中,没有装备火炮的商船,自然敌不过武装到牙齿的英国军舰;同时荷兰又地处欧洲大陆,不可避免的卷入欧洲的大陆纠纷,但是崇尚商业的荷兰国民,没有普鲁士那种强烈的陆军情绪。
没有强大的国防,也就无法保卫荷兰的国家利益。
(2)荷兰国土面积狭小,不具备足够的战略纵深,而且境内多是平坦的平原,不像瑞士那样有险可守,在强大的外敌面前,很难有还手的余地。
(3)荷兰本土的制造业相对于商业来说,大大落后,一旦遭到敌人的封锁,无以为继,只能屈服。
荷兰的自身条件虽然不具备成为大国,但是荷兰及时的调整政策,使得荷兰成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战后,荷兰经济再度繁荣。
荷兰自然资源相对贫乏,但天然气储量丰富,2001年开采天然气约743亿立方米,自给有余,还能出口。
荷工业发达,主要工业部门有食品加工、石油化工、冶金、机械制造、电子、钢铁、造船、印刷、钻石加工等,原料和销售市场主要依靠国外。
近20年来重视发展空间、微电子、生物工程等高技术产业,传统工业主要是造船、冶金等。
鹿特丹是欧洲最大的炼油中心。
荷是世界主要造船国家之一。
荷兰的农业也发达,是世界第三大农产品出口国。
农业生产现代化,乳、肉产品供应国内有余,是世界主要蛋、乳出口国之一。
荷兰人利用不适于耕种的土地因地制宜发展畜牧业,现已达人均一头牛、一头猪,跻身于世界畜牧业最发达国家的行列。
他们在沙质地上种植马铃薯,并发展薯类加工,世界种薯贸易量的一半以上从这里输出。
花卉是荷兰的支柱性产业。
全国共有1.1亿平方米的温室用于种植鲜花和蔬菜,因而享有“欧洲花园”的美称。
荷兰把美丽送到世界各个角落,花卉出口占国际花卉市场的40%~50%。
荷金融服务和保险业、旅游业发达。
航运业和渔业在经济中占重要地位。
欧洲经济共同体成员国。
粮食(小麦)和饲料依靠进口。
海运和内河航运发达,鹿特丹和阿姆斯特丹是重要港口。
海岸外小岛、古城、运河风光和花卉种植业吸引国外旅客。
每年旅游者达260余万。
社会保障体系较完整,居民福利水平较高。
2001年人均国民收入22317欧元,全年国民消费总支出为2129.05亿欧元。
贫富差距不明显,2000年生活舒适的家庭占53%,收支大体相等的占38%,生活困难的9%。
2000年家庭耐用消费品普及率(%)如下: 汽车72, 彩电99, 录像机79, 冰柜71, 洗衣机95,洗衣烘干机53, 摩托车8, 自行车200, 电话100, 家用电脑64。
风车风车原为荷兰人首创,适应着水力利用和磨坊工业的需要。
如今虽然仍为荷兰的“国家商标”,实际运用上却不多见了。
我们当然无法带回荷兰的大风车,但是小型的风车模型纪念品是可以的,权当是你来到荷兰的留念。
郁金香郁金香为何可以闻名于世?其中非常大的因素就是因为荷兰。
郁金香是荷兰的国花,荷兰人也非常爱郁金香,在他们的生活中郁金香已经是必不可少的东西,每逢集市、花展,他似乎总是可以充当主角。
如果你觉得鲜花携带不方便,你可以选择购买一下鲜花制作的干花,作为你的摆设一样不失体面。
荷兰的郁金香都是成片成片的,奶酪假如有人问起荷兰有什么好吃的,十有八九人们都会认为是奶酪。
荷兰人有各种各样的奶酪,多得可以让你无法想象。
奶酪也像红酒一样分开等级,最贵的会让你瞠目结舌。
你可以接受这种食品的话不妨去买上一些,购买时还可以先品尝一下,微微的酸与甜很好的结合在一起,味道非常醇正。
木鞋风车、木鞋、奶酪、郁金香号称荷兰四宝,而木鞋又位于四宝之首,其地位可见一般。
木鞋成为荷兰的特产,和光照期短、地势低洼有关。
全年晴好天气不足70天,这使荷兰人的爱阳光一如所爱他们的画家梵·高笔下的“向日葵”,也使他们不得不穿上敦实的木鞋对付潮湿的地面,下地干活、庭院劳作乃至室内打扫都穿不同样式的白杨木鞋。
后来,精明的荷兰人把木鞋制作发展成一门半机械操作的工艺,木鞋也就成为特色产品和旅游纪念物。
从地理大发现开始,尼德兰地区的商业迅速发展起来,为了反对宗主国西班牙的掠夺,发生了所谓的世界上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取得了国家独立的尼德兰,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到了17世纪中叶,已经成为海上马车夫荷兰人,垄断了海运事业,而且在全世界建立了殖民地。
虽然,荷兰的殖民地很快就大量流失,商业运输的垄断也被英法等强国所打破,但是,荷兰人在商业交往中所创立的一系列商业和金融制度,比如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交易、银行信贷等等,却被现代社会被承认。
这也正是小国大业的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