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 江 市 主 要 自 然 地 理 特 征 概 述
2024年高考真题完全解读课件:2024年高考地理真题完全解读(黑吉辽卷)

A.带动新的商务中心形成 B.促使生物技术公司集聚地北移 C.带动新的人口核心形成 D.促使通信技术公司集聚地南移
6
水环境与生物
水体性质、运动和库区环境等因素影响水库浮游动物生物量及其 分布。恰甫其海是位于新疆伊犁谷地特克斯河上的水库,周边植被 以草原为主。水库消落区主要分布在 南岸。如图为2019年6月和9月恰甫其 海表层浮游动物生物量等值线图。据 此完成下面小题。
身埃森区登位机场优作势为,专用将机航场,空其与职城能主市要商为公业务融、合商务,、成紧急为救墨援尔等为本主西,并北成部为新新兴兴的商商业业 中中心心,,金融逐服步务发业为展商为业服“务空行港业,城故市A正”确。;仓据储此物完流业成更下时候面依小托题铁路。,B错;批发零售
业、休闲旅游业都不符合该机场职能,CD错误。故选A。
6.埃森登机场作为专用机场,以下最可能成为其客源的行业是
(A )
A.金融服务业
B.仓储物流业
C.批发零售业
D.休闲旅游业
3
交通区位变化
埃森登机场曾是墨尔本近郊的综合性国际机场。1971年,墨尔本 新埃森机登场机场投区入域运能够营发,展成埃为森新登兴商机业场中心转,变基为础设以施公必定务完、善商,②务正、确;紧由急于救其属援于等近郊职 能身区机影域场响为 区,主小主 位因要,此职故的 优其能③专 势市是错用 ,场公误规务;机将模 、 埃场航相 商 森对 务 登。空墨 、 机随与尔 紧 场着城本 急 属城 救 于机市市 援 综场商区 等 合域 , 型职业小 因 国能融, 此 际的 合因 其 机此需场改 ,市要,变 成场的交规是通, 为模高运埃 墨不素输森 尔大质便,的捷登 本故人,机 西①才因错,此场 北误劳区区 部;动域域 新由力内于价空利 兴埃格陆用 商森对交登其通自 业 中非常心便,捷,逐故步④发正确展。为故选“C空。 港城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地理概况

农业分布:东部沿海地区、中 部平原地区、西部高原地区等
农业特点:多样性、地域性、 季节性等
农业类型:种植业、畜牧业、 渔业等
农业发展:现代化、规模化、 科技化等
工业地理
工业分布:东部沿海地区为主,西部内陆地区为辅 工业类型:重工业、轻工业、高新技术产业等 工业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发展迅速,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 工业政策: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工业发展,提高产业竞争力
乡村旅游:包括乡村风光、乡村文化、 乡村生活等
生态旅游:包括自然保护区、生态公园、 生态农业等
主题旅游:包括温泉旅游、滑雪旅游、 探险旅游等
著名旅游景点介绍
北京故宫:中国古代皇家宫殿,世界文 化遗产
长城:中国古代军事防御工程,世界文 化遗产
杭州西湖:中国著名风景名胜区,世界 文化遗产
桂林山水:中国著名山水风光,世界自 然遗产
面信息
地理信息科学 (GIScience ):研究地理 信息的获取、 处理、分析和
应用
地理信息技术 在环境保护、 城市规划、灾 害预警等领域
的应用
地理信息技术 的发展趋势: 智能化、集成 化、网络化、
可视化
中国地理学会与国际地理联合会的 合作
国际合作与交流
中国地理学会在国际地理学术会议 上的参与情况
第六章
中国地理科学研究进 展
地理学研究动态
遥感技术:利用卫星、飞机等遥感设备 获取地理信息
GIS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用于存储、 管理、分析和显示地理数据
空间分析:研究地理空间中的各种现象 和过程
气候变化:研究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理环 境的影响
城市化:研究城市化进程对地理环境的 影响
自然资源:研究自然资源的分布、利用 和保护
南方地区中国南方地区自然地理特征概况

理
特
征
一、基本概况
1.地理位置
东部季风区南部,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
原以东,东部和南部面临东海和南海。
东海 南海
秦岭 淮河
2.范围
100°
110°
120°
35°
30°
34°N以南, 98°E——123°E
23°26′ 20°
3.行政区划
长江中下游区 南部沿海各区 西南三省一市
(鄂、湘、皖、赣、苏、浙、沪) (闽、台、粤、桂、琼、港、澳)
①有色金属丰富: 江西德兴、安徽铜陵、湖北大冶、云南东川的铜,江西大余的钨,湖南锡矿山 的锑矿,广西平果的铝,贵州铜仁的贡矿,云南个旧的锡矿。
②丰富的黑色金属: 四川攀枝花、湖北大冶、安徽马鞍山、海南石碌
③煤矿: 淮南、六盘水、攀枝花。能源矿产较少,能源供应紧张。
④水利资源丰富: 丹江口 葛洲坝 三峡 隔河岩 五强溪 岩滩 二滩 天生桥
3.水文 河流水文特征:水量大,汛期长,含沙量不 大,无结冰期。河流上游穿行在高山峡谷中, 水力资源丰富,下游航运价值较高。
主 要 河 流
主 要 湖 泊
4.土壤
红壤
紫色土
水稻土
南方地区主要土壤类型及其形成、利用和改造
土壤
红壤
紫色土
水稻土
分布 形成
特征 改造
作物
江南丘陵
四川盆地
平原地区
高温多雨环境下 发育而成
读“南方地区”,回答:
山脉: G___________; H___________; I___________。 地形区: J___________; K___________;
读“南方地区”,回 答:
• 山南脉:岭
中国主要重要的地理概况

中国主要重要的地理概况中国地理概况是我们自己国家的知识,毋庸置疑我们是需要掌握的。
小编整理了相关知识,希望能帮助到您。
一、中国的地理位置中国位于北半球、东半球: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亚欧大陆东部,海陆兼备陆域和陆疆。
1.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海陆兼备2.领土四至:最北 53 度 N,最南 4 度 N,最东 135 度 E,最西 73 度 E3.经纬跨度:大部分温带,少带热带,没有寒带。
采用北京东八区时间4.陆上疆界:自鸭绿江河口至北仓河口5.海域和海疆:东临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及台湾岛东部太平洋海区6.中国内海:渤海二、中国的国土构成陆地面积 960 万平方千米,管辖 300 万平方千米海域三、中国的行政区划省、县、乡三级。
省级 23 个省,5 个自冶区,4 个直辖市,2 个特别行政区中国人口和民族一、我国人口概况1、人口总数: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13 亿2、人口分布特点:1)东南多,西北少2)平原盆地多,山地、高原少3、人口特点基数大;增长快;农业地区多,林牧业地区少;开发早地多,开发晚地区少; 沿江、滨海、沿铁路干线多,交通不便地区少。
二、民族分布特点1、大杂居、小聚居2、汉族遍及全国,集中在东部,中部,少数民族分布在西北、西南、东北。
中国地形一、中国地势的特征1、地形多种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分布,一二级分界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横断山:二三级分界级: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二、中国各有类地形的特征和分布1.主要山脉东西走向:天山-阿山昆仑山--秦岭,南岭东南-西南走向: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台湾山脉南北走向,贺兰山,横断山,台湾山脉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2、四大高原青藏高原:地势高,面积大,多雪山,冰川,河源内蒙古高原:地面起伏和缓,开阔坦荡黄土高原:黄土分布,植被少,水土流失,沟壑纵横云贵高原:地势崎岖,石灰岩广布,多小型坝子,喀斯特地貌典型3、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南疆、天山-昆仑山之间面积大,沙漠广,西高东低,边缘有绿洲准噶尔盆地:北疆,天山-阿尔泰山之间沙漠小,多风蚀地貌,西侧有缺口柴达木盆地:地势较高,多戈壁沙漠,东有沼泽盐湖四川盆地:北高南低,内有丘陵平原,我国最大的外流盆地4、三大平原的特征和分布东北平原:面积大,黑土广,部分地区有沼泽华北平原:地势平坦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河网纵横,湖荡密布5、主要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地势低,起伏缓,多为经济林木或辟为旅游区6、山脉构成地势骨架天山以北准噶尔盆地以南塔里木盆地昆仑山脉以北塔里木盆地,以南青藏高原南岭以北江南丘陵,以南两广丘陵秦岭以北黄土高原,是黄河与长江分水岭大兴安岭以西内蒙古高原以东东北平原太行山以西黄土高原,以东华北平原巫山以西四川盆地以东长江中下游平原雪峰山以西云高原长白山以西东北平原武夷山以西江南丘陵,以东江南丘陵横断山以西青藏高原以东四川盆地贺兰山以西内蒙古高原以东宁夏平原阿尔泰山脉中国与蒙古的界山祁连山以北河西走廊,以南柴达木盆地喜马拉雅山脉,中国、印度、尼泊尔、不丹边界三、地形对中国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1、对气候的影响气温:海拔高气温则低,冷空气背风坡气温较高降水:西高东低有利于水流深入,暖湿空气,在迎风坡形成地形雨气流运动:东西向山脉阻挡冷空气南下,夏季阻挡北上暖气流,使山脉西侧气候产生差异2、对河流的影响:流向:使河流自西向东流入大海分水岭:山脉是分水岭,影响流域范围流速和落差:地势阶梯过渡带,形成巨大落差,易形成峡谷急流3、对植被的影响:植被呈规律的垂直变化,阳坡与阴坡植被有明显差异4、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平原开发早,利于居住,城镇出现早,生产发达,经济发达山区资源丰富,但交通不便,开发晚,经济基础薄弱丘陵、盆地地区经济发达高愿地区经济滞后5、我国地震带的分布:东南的台闽、华北太行沿线及津京唐、西南青藏高原及川滇西北的新、甘、宁6、我国火山活动的分布:山西大同(死),长白山,黑龙江五大连池(休眠),台湾大屯和七星山,新疆于田附近昆仑山中的火中(活)7、我国的泥石流分布多发于西部青藏高原边缘,山区,东部低山丘陵与平原交界处中国气候一、中国冬夏气温分布及成因1、冬季气温分布:南北温差大,0 度等温线大致是秦岭-淮河线成因:纬度位置,冬季风影响2、夏季气温分布:全国普遍高温,除青藏高原,温差不大成因:纬度位置,青藏高原地势高二、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及成因1、空间分布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成因:海陆位置,分别考虑东南季风与西南季风影响2、时间分配集中在夏秋两季,南方雨季长,年际变化大。
【全文】中国自然地理概况

A.临海,夜晚气温高
B.纬度低,极限高温数值大
C.临海,相对湿度大
√D.纬度低,≥35 ℃的日数多
2.体感温度排名前五位的省会城市均位于南方沿海地区,下列解释正确的
有( )
①距海近,大风天数多
②白天气温高,昼夜温差小
③距海近,夏季风影响大
④白天气温高,昼夜温差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解析:第 1 题,根据材料信息,某个城市高温程度的衡量指标有日最高温 ≥35 ℃日数、夏季均温、极限高温数值等。海口位于海南省,纬度低,日 最高温≥35 ℃日数多,因此在我国省会城市中高温程度排名第一,D 正确; 夜晚气温和相对湿度影响体感温度,不影响高温程度,A、C 错误;海口临 海,受海洋影响明显,夏季极限高温数值不大,B 错误。故选 D。 第 2 题,根据材料信息,体感温度会受到气温、风速与相对湿度的综合影 响。我国南方沿海地区白天气温高,昼夜温差小,夜晚气温也高;距海近, 夏季风影响大,带来充足湿润气流,相对湿度大。这是体感温度排名前五 位的省会城市均位于南方沿海地区的原因,②③正确。大风会让人感到凉 爽,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小,①④错误。故选 C。
气候复 杂多样
我国有多种多样的温度带和干湿 我国地域广阔,南北纬度差
地区,气候类型有温带季风气候、 异大,东西距海远近不同,
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地形复杂多样
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山地气候等
特征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有利影响
不利影响
季风 冬季寒冷,会冻死部分农作物的害 降水过分集中在夏季,造成
4.下列有关图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北侧比南侧水能储量更丰富 B.①地发展草原畜牧业,②地优质苹果是地理标志性物产
高考地理综合题答题思路(概念特征类)

地理综合题答题思路分析——概念与特征类一、区域背景下自然地理要素综合分析的方法1.确定区域位置2.根据区域位置,分析地形、气候特征3.以地形、气候条件为基础,分析水文、植被、土壤、自然资源、自然灾害等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特征自然地理要素区域自然地理特征描述获取该类信息的途径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自然地理要素区域自然地理特征描述获取该类信息的途径地形地形特点:地势特点:地质、地貌特点:气候气温特点:降水特点:气候类型:水文水系特征:水文特征:植被土壤资源自然灾害地质灾害:气象灾害:1.图6是某区域的示意图,北回归线从本区北部花岗岩和变质岩山区穿过,中部为海积平原, 南部为花岗岩丘陵,奇石岛上怪石林立,区内人口约28万,县城距最近的大城市200千米,海沙镇水路经西面海湾到某沿海大城市40海里。
根据以上资料,结合图6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请概括该地区的区域地理特征。
图6(2)根据该地区的资源状况,试述你对该地区经济发展的设想。
2. (36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相关问题:材料一 某地某年1月1日无霜区分布图(霜是指贴近地面的空气温度降低到0°C 以下,空气中水汽凝结而形成的一种大气现象。
)材料二 上图甲区域经济结构统计表类型比重(%)产业经济生产总值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27. 642. 130. 3农业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其他58. 536. 72. 0 2. 8工业重工业轻工业57. 043. 0材料三贵州、四川、云南是我国最大的婚姻迁出区,据第五次人口普查,三省合计迁出56. 7万人,主要是条件艰苦的石灰岩地区的新娘迁出,形成了我国西南部壮观的“喀斯特新娘”输出区,这些新娘的主要目的地是华东的江苏、浙江、安徽、山东诸省的农村。
(1)分析甲、乙两区域没有霜情的主要原因。
(7分)(2)分析云南成为“喀斯特新娘”迁出区的主要原因。
(8分)(3)从地理位置、地形因素说明乙所在省的主要气候特征。
中国地理分区西南区1自然地理概况地貌特征多山地高原

中国地理分区——西南区1.自然地理概况(1)地貌特征①多山地、高原;地势西高东低、北高南低,地势起伏大,最大高差相差近7500m;②岩石性质影响地貌发育,喀斯特地貌、红色丘陵广泛分布;③流水的深切割塑造了独特的峡谷地貌;④冰川作用对西部高原山地地貌影响巨大;⑤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
(2)主要地貌单元①横断山地:我国最大的南北向山地,长约900km,东西最宽处约700km。
山河相间(高黎贡山、怒江谷地、怒山、澜沧江谷地、云岭、金沙江谷地、沙鲁里山-玉龙雪山、雅砻江谷地、大雪山、大渡河谷地、邛崃山)。
山脉平均海拔4000~5000m,地震频繁,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地貌常见。
古冰川遗迹多,现代冰川发育。
②四川盆地:略呈菱形,海拔为300~700m,地势自西北倾向东南。
盆地内部中生界紫色砂页岩广泛分布。
地貌分异显著,西为平原,北有低山、丘陵,东为平行岭谷。
③云贵高原:是我国四大高原之一。
云南高原平均海拔1800~1900m,大部地区高原面保存比较完好,为典型的红色高原。
滇东喀斯特地貌发育。
贵州高原平均海拔1000m,碳酸盐岩分布广、普遍发育喀斯特地貌。
④广西丘陵、盆地:西部和西北部山地属云贵高原,盆地分为北部的桂中盆地与南部的右江盆地、南宁盆地、郁江平原、浔江平原、北部湾滨海平原等地貌单元。
这是西南区海拔最低、地势最平坦、喀斯特地貌发育最完善、农业自然条件最优越的地区。
(3)气候与水文北回归线横穿云南南部和广西中部,西南区大部分处于副热带高压带范围。
高原季风、东亚季风和西南季风都是西南区重要的水汽来源。
云贵高原的隆起使云贵与四川盆地间出现了热量南北倒置现象。
秦岭和大巴山阻碍北方冷空气南下,使西南区少受寒潮影响。
①辐射与日照:西南区是全国年太阳总辐射量最低的一个区,低辐射是短日照的必然结果。
川西北山地高原、横断山地及昆明以北地区年日照时数在2400~2600h之间,这是西南区惟一的日照较丰富的地区。
【高考地理】答题技巧与模板构建:题型01 特征描述类题型(答题模版)(解析版)

01 特征描述类题型一、答题技巧二、模板构建(7大模板)【模板一】地理位置特征的描述【模板二】气候特征的描述【模板三】地形特征的描述【模板四】河流水文水系特征的描述【模板五】自然地理特征的描述【模板六】人文地理特征的描述【模板七】空间分布特征的描述1.(面状事物分布特征描述)(2023·河北·统考高考真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境内的阿尔泰山(下图阴影部分)绵延约500千米,最高峰为友谊峰,自西北向东南山体逐渐降低。
晚更新世以来,受该山区雪线上升影响,第四纪不同时期冰川作用产生的冰斗、槽谷汇聚冰雪融水利大气降水,形成众多冰湖。
在气候转暖、年降水量变幅较小背景下,1992-2013年山地各区域冰湖数量科面表1:流域区位年份冰湖个数1992年700~800I 西马西纳迪雷尼亚美洛科贾km3)41302773从地理位置角度分别说明荷兰常受风暴潮影响、菲律宾常受台风影响的原因。
【答案】荷兰位于欧洲西部,处于盛行西风控制区,属于向岸风,风力强劲,故常受风暴潮影响;菲律宾位于副热带海区太平洋西岸,夏季海水温度高,极易形成台风,故菲律宾常受台风影响。
【详解】风暴潮是强烈的大气扰动,如热带气旋(台风、飓风)、温带气旋等引起的海面异常升降现象。
荷兰位于欧洲西部,处于盛行西风控制区,属于向岸风,风力强劲,故常受风暴潮影响;台风属于热带气旋的一种。
是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的低压涡旋,是一种强大而深厚的“热带天气系统”。
菲律宾位于副热带海区太平洋西岸,夏季海水温度高,极易形成台风,故菲律宾常受台风影响。
1.(2023·湖南·湖南师大附中博才实验中学校联考模拟预测)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高邮湖是我国第六大淡水湖,地处东经119°06~119°25',北纬32°42'~33°41',江苏省中部、安徽省天长市东北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Contents说明 1 前言 1一、实习的目的 1二、实习的时间 1三、实习的意义 1四、实习路线 2五、实习任务 2 正文 3一、内江市基本情况简介3综合情况 3历史革源 4自然地理特征、资源 4文化4二、内江市主要河流水文条件(以沱江例) 5基本简介 5降水 5径流与含沙量 6沱江内江段特征 6三、主要绿化植被简介7基本情况7主要植物:(主要介绍常见的几种类型71、银杏72、榕树73、雪松84、刺桐95、铁树96、小叶杜鹃97、其他植物10四、资中溶洞(地下喀斯特地貌)10基本简介10特点11总结11内江市主要自然地理特征概述—以植被、水文、地貌(喀斯特)为主说明:本次《自然地理学》短途实习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从内江市区到内江郊区三元塔①,主要内容为:内江市基本情况的介绍、沱江的主要水文特征以及内江市区主要景观绿化植物的类型与特点。
第二、主要为内江市资中县圣灵山(将在后面对圣灵山做简单介绍)喀斯特地下地貌(溶洞)的现场学习与研究。
前后一共历时两天。
前言一、实习的目的《自然地理学》的实习是我们学院历来的实习安排,我们都知道《自然地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想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就必须亲身实践,获得第一手的资料。
所以本次实习的目的就在于加强对《自然地理学》的学习和对于一些基本的植被、水文、地貌知识的了解,增加自身的知识面。
最主要的目的在于为自己的专业学习与以后工作打下牢固的基础。
二、实习的时间2013年11月10日、2013年11月24日(前后共两天)①三元塔坐落在内江市城南3.5公里的沱江右岸三元山上,始建于唐代,明末倒毁,清嘉庆九年(公元1804年)重修,历时3年竣工。
塔基为正方形石座,塔身10层、8面体,高62.7米,底层正面开圆形石拱门,其余每层皆开亮窗,塔内有140级石梯转至顶层。
全塔系大型青砖砌成,飞檐翘角,巍峨壮观。
其楹联为:身居宝塔,眼望孔明,怨江围实难旅步;鸟处笼中,心思槽巢,恨关羽不得张飞。
此联为谐音联:“江围”谐“姜维”,“旅步”谐“吕布”,“槽巢”谐“曹操”。
三、实习的意义《自然地理学》是地理学中的基础学科主要是让我们学习自然地理学的特征,并且适当学习地貌学、气候学、水文地理学、植物地理学、土壤地理学等分支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
认识到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认识一个自然要素的变化可能使其他要素甚至整个自然地理环境也随之发生相应变化,从而建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以及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观念①。
在野外实习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培养和锻炼我们的独立工作能力,而且还可以使我们领略到祖国的秀丽风光,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有助于培养我们的爱国主义精神,进一步树立民族自尊心,增强社会主义优越感。
野外的实习也不同于学校课堂的学习,条件较为艰苦。
这有助于培养我们的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精神。
在实习的过程中老师与学生接触较多有助于密切老师与学生的联系,为老师开展教学活动提高了良好的条件。
班级集体实习也大大的提高了我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增强了组织纪律性。
总之,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是自然地理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自然地理学科建设和发展的需要。
四、实习路线①来源于伍光和,王乃昂,胡双熙,田连恕,张建明.自然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4)五、实习的任务第一、了解四川省内江市的基本概况。
包括:自然地理特征、人文风光、历史渊源以及经济发展。
第二、学习与掌握基本植物类型的识别,知道其基本的生物习性。
第三、学习与掌握河流水文特征的基本知识。
第四、了解与会判断基本的地貌类型,本次实习主要是以地下喀斯特地貌(溶洞)为主。
要求会认识基本的喀斯特地貌类型。
注:附实习照片正文一、内江市基本情况简介综合情况:内江市位于四川省东南部,沱江下游中段。
地跨北纬29°11'-30°2'、东经104°16'-105°26',东西长121.5公里,南北宽94.7公里。
东邻重庆,南界泸州,西接自贡,西北连眉山市,北与资阳市相邻。
2010年,全市幅员面积538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6.3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29.25%,巩固退耕还成果2.12万公顷。
辖2区3县,即市中区、东兴区、威远县、资中县、隆昌县,111个乡镇,1680个行政村,10个街道办事处,257个社区。
2010年末户籍总人口425.53万,出生人口44921人,比2009年减少857人,人口出生率12.60‰,人口死亡率10.04‰,人口自然增长率2.56‰,符合政策生育率85.50%,综合节育率90.56%①。
(内江市城区)①以上数据来源于内江市统计局官方网站查询。
历史革源:内江开发早,历史悠久。
夏、商为梁州之地,周为雍州之地,春秋战国分属巴郡、蜀郡;西汉属资州;东汉属汉安县地;北周为中江县地,隋代为内江县,隋文帝开元年(581),文帝以其父名“忠”避讳,阅览中江县地图,见县城内居江水环绕之内,遂改中江县为内江县地;1935年属四川省第二行政督察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为内江专员公署驻地,1950年1月24日为内江专区行政公署驻地,1968年为内江地区行政公署驻地,1985年6月起撤地建市,为内江市人民政府驻地。
自然地理特征、资源:内江市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多种林木生长。
树种资源有60多个科目,110多个属、190多个种。
内江由于海拔高差悬殊不大,地形多为丘陵、低山,森林植物种类、群落组成以及群落特征,随土壤理化性质差异呈较明显的地带变化,并在相应范围内,有相对的稳定性,其森林植被主要有针叶林、阔树林、竹林、灌木林等。
内江市由于地处盆地腹心地带,地质结构较简单,地壳相对稳定,区域内出露地层主要受“资威穹窿背斜”、“圣灯穹窿背斜”和“螺观山背斜”三大地质构造影响,全市矿产主要分布在这三大构造带上的威远、资中、隆昌三县。
全市矿产资源丰富。
能源矿产主要有煤、天然气、油页岩;非金属与建材矿产有石灰岩、石砂岩、页岩、耐火粘土、铝土矿、大理石、河沙、砾石与陶瓷粘土等;金属矿产与稀散元素有铁、钾、金等以及盐矿、钾矿、煤层中共生的铝、镓、铷及锂等分散元素;化工矿产有盐矿和含钾水云母粘土矿等。
内江市气候和土壤条件宜于多种农作物,种植业主要以粮、油、蔗、麻、丝、茶、果、菜等,也种植部分药材、棉花等,是四川省粮食和经济作物的集中产区。
粮食作物有水稻,多数以栽培一季中稻为主,其中种植面积为143万余亩;其次是玉米、红苕和小麦等;经济作物主要有油菜、花生、黄麻、甘蔗等;园艺作物品种繁多,尤以柑橘等资源最为丰富,产量高。
文化:内江独特的地貌,优美的风景,丰富的物产,2000年来的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文化特色。
在市境内有号称“川南第一禅林”的圣水寺、佛教圣地“西林古刹”的西林寺、留下李白千古绝唱的太白楼、鬼斧神工的重龙山摩崖石刻、东林寺的千手观音、仿山东曲阜孔庙格局,号称“巴蜀四大文庙”之首的资中文庙;历史悠远“打开罗泉井,气死自流井”之说的罗泉镇,世家望族“国中之国”、“民俗文化活化石”之称的云顶寨,丹青留白的大风堂,被誉为“立体史书”造型高大雄伟、沉稳古朴、图文喻意深刻、雕刻技艺精湛、全国罕见的隆昌古牌坊群。
正是这2000年来的历史、民风民俗文化传承的积淀,今人的奋力拼搏精神,造就了内江的“书画之乡”、“文化之乡”、“大千文化”、“体育之乡”、“蔗糖之乡”的美名。
二、内江市主要河流水文条件(以沱江例)基本简介:沱江位于中国四川省中部。
发源于川西北九顶山南麓,绵竹市断岩头大黑湾。
南流到金堂县赵镇接纳沱江支流——毗河、清白江、湔江及石亭江等四条上游支流后,穿龙泉山金堂峡,经简阳市、资阳市、资中县、内江市等(沱江流域图)至泸州市汇入长江。
全长712公里。
流域面积3.29万平方公里。
从源头至金堂赵镇为上游,长127公里,称绵远河。
降水:沱江流域属亚热带温湿天气,全流域多年平均空气温度为17.1℃。
多年平均年降水量在上游山区约1200~1700毫米,上游广大把土地整平区900~沱江(内江段)1500毫米,中下游连绵小山区约870~1100毫米。
降水量集中于6~9月,约占整年70%左右。
绵竹县天池乡站1978年年降水量2363.6毫米,是全流域的最高记录。
流域内降水量年际变化较大,上游各地最小年的年降水量通常是550~1100毫米,中下游为520~800毫米,大多在600~750毫米间。
径流与含沙量:沱江上游山区首要天干流多年平均年径流量分别是:绵远天河王场4.61亿立方米,石亭江高景关站6.73亿立方米,湔江关隘站7.14亿立方米。
上游广大把土地整平地域流域不关闭,有自岷江引入水量补给,据毗河石堤堰水文现象站以及蒲阳河新桥水文现象站所测资料不完全计数,年引水量靠近25亿立方米。
结合广大把土地整平及龙泉山戋戋间径流,沱江上游各部分来水于金堂峡以上汇集后,三皇庙站多年平均年径流量达76.4亿立方米,下游控制站李家湾增至129亿立方米,加上李家湾站以下区间径流,至沱江口全流域的多年平均年径流量约140亿立方米。
含沙量,位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性气候,含沙量较小。
沱江内江段特征:从地貌上讲内江主要以丘陵为主,地面起伏较大,坡地较多;从降水上看,季节变化明显,夏季雨水多,可占全年降水的60%,冬季降水少,不足全年降水的5%。
受降水影响,市内径流量也呈现季节性变化,夏季为丰水期,水量较大,冬季相反。
水质情况,丰水期叫好,枯水期较差。
另外沱江在市区段河床弯曲,且滩坨相间,河流曲折,曲率可达2.1,比降也较大,可达0.43%,受水量影响不便通航,所以只在上世纪一般时期内可以通航,且一般情况下适宜6t-16t的船只通航。
①三、主要绿化植被简介基本情况:内江市区主要绿化植被种类众多,并且内江市区绿化覆盖率高,是典型的山水园林城乡。
主要植物:(主要介绍常见的几种类型)1、银杏:为落叶乔木,叶扇形,在长枝上散生,在短枝上簇生。
球花单性,雌雄异株。
种子核果状。
4月开花,10月成熟,种子为橙黄色的核果状。
银杏是现存种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遗植物。
和它同纲的所有其他植物皆已灭绝。
号称活化石,出身在几亿年前,现存活在世的银杏稀少而分散,上百岁的老树已不多见。
变种及品种有:黄叶银杏、塔状银杏、裂银杏、垂枝银杏、斑叶银杏等26种。
银杏是内江市常见的行道树,十分漂亮美观。
2、榕树:大乔木,高可达15-25米。
冠幅广展,可向四面无限伸展;老树常有锈褐色气生根,树皮深灰色。
榕树以树形奇特,枝叶繁茂,树冠巨大而著称。
枝条上生长的气生根,向下伸入土壤形成新的树干称之为“支柱根”。
其支柱根和枝干交织在一起,形似稠密的丛林,因此被称之为“独木成林。
榕树喜欢高①来源于庞宇峰,唐玲.浅析内江市地貌水文特征对区域经济发展和城市规划的影响[D].内江,2010温多雨、空气湿度大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