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环境问题题目汇总

合集下载

世界环境日环保知识试题(含答案)

世界环境日环保知识试题(含答案)

世界环境日环保知识试题(含答案)1. 气候变化是当前全球面临的最大环境挑战之一。

请简述气候变化的定义和主要原因。

气候变化是指长时间尺度上全球或地方气候系统的变化,包括气温、降水和风等参数的改变。

主要原因包括大气中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甲烷等)的增加以及人类活动导致的能源消耗、森林砍伐和工业排放等。

2. 什么是可持续发展?为什么可持续发展对环境保护至关重要?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基础上,不破坏和影响后代世代发展的能力。

可持续发展对环境保护至关重要,因为它旨在平衡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发展,确保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的长期保护,以满足当前和未来世代的需求。

3. 简述三个常见的环境污染问题,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 大气污染:加强工业和交通尾气的治理,推广清洁能源替代传统能源,提倡低碳出行方式。

- 水污染:加强污水处理,禁止直接排放废水到水体,鼓励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 土壤污染:加强工业废物的分类和处理,控制有害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鼓励有机农业。

4. 简述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参与环境保护。

- 减少能源消耗:节约用电、用水、用气,使用高效节能的家电设备。

- 减少废物产生:分类垃圾,积极回收,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

- 保护自然资源:植树造林,养成爱护自然的惯,合理利用资源。

- 参与公益活动:积极参与环保组织的活动,宣传环境保护知识。

5. 什么是生物多样性?为什么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生物多样性指生物体的多样性,包括物种、基因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因为它维护着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功能,提供了人类赖以生存的食物、药物和清洁水源,同时保护了许多濒临灭绝的物种和珍贵的生态环境。

答案仅供参考,具体内容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编写。

全球环境问题考试试题

全球环境问题考试试题

全球环境问题考试试题一、选择题1. 全球变暖是由于下列哪个因素的增加导致的?A. 烟尘排放B. 温室气体排放C. 酸雨D. 水污染2. 下列哪种能源被认为是最环保的选择?A. 煤炭B. 石油C. 太阳能D. 天然气3. 过度垃圾填埋和焚烧的主要危害是什么?A. 土壤污染B. 水资源浪费C. 空气污染D. 动植物生态失衡4. 以下哪种捕捞方式对海洋生态系统影响最小?A. 拖网捕捞B. 漂流网捕捞C. 围网捕捞D. 钓鱼5. 加强环境保护的措施之一是推广可再生能源,以下哪种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A. 核能B. 煤炭C. 风能D. 天然气二、填空题6. __________ 是导致气候变化的主要温室气体之一。

7. 土地退化主要包括土壤__________ 和土地__________ 。

8.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 和__________ 。

9. 全球海洋塑料垃圾污染严重,每年约有__________ 吨塑料流入海洋。

10. 大规模森林砍伐导致了全球__________ 问题。

三、简答题11. 简述全球变暖对地球生态系统的影响。

12. 什么是可持续发展?请举例说明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措施。

13. 为什么要保护水资源?列举三个保护水资源的方法。

14. 解释什么是生物多样性?为什么保护生物多样性对环境至关重要?15. 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大气污染的贡献。

四、论述题16. 近年来,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峻。

请你从气候变化、水资源问题和塑料污染三个方面,分别论述其中一个问题的原因、影响和解决方法。

五、实践题17. 选择一个你身边的环境问题,例如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等,写一篇文章简要描述该问题,并提出你认为的解决方法和行动计划。

注意:以上内容仅为示例,实际考试题目可能会有所差异,具体根据实际试题要求来安排内容。

==================================================== =================================本文为全球环境问题考试试题,根据题目要求,将试题分为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和实践题五大部分。

全球生态热点问题作业

全球生态热点问题作业

全球生态环境热点问题作业一.生物入侵有哪些危害,入侵的方式是什么?我国生物入侵的现状状如何?危害:1:外来物种入侵会严重破坏生物的多样性,并加速物中的灭绝:2:外来物种入侵会严重破坏生态平衡3:外来物种入侵会因其可能携带的病原微生物而对其他生物的生存甚至对人类健康构成直接威胁4:外来物种入还会给受害各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方式:自然入侵和人类活动---有意引入和无意引入现状:我国一直是深受外来有害生物危害的国家之一,辽阔的地域和多种气候类型容易遭受入侵物种的侵害。

来自世界各地的大多数入侵物种都可能找到合适的栖息地。

目前我国几乎所有的生态系统如森林、农田、水域、湿地、草地、城市居民区等,都可以看到入侵物种。

二.什么是转基因生物,转基因生物对生态环境可能造成哪些危害?转基因:不导入外源基因的情况下,通过对生物体本身遗传物质的加工、敲除、屏蔽等方法也能改变生物体的遗传特性,获得人们希望得到的性状。

危害:1:竞争,就是转基因生物可能会与一会其他生物生态位发生高度重叠,若其竞争能力强,则会导致其他生物减少,甚至灭绝。

2:转基因生物可能会与一些其他生物杂交,也许会出现新的形状,这些新的形状可能会对其他生物不利 3:转基因生物使某种生物灭绝,可能造成食物链的破坏。

导致其他几种生物灭绝。

4:转基因生物可能有很强的繁殖,抗逆能力,可能会大量繁殖,导致其他生物无法生存。

其潜在的危害还有许多,因为许多可能性都是事先难以想象的。

所以,在转基因食物应用前,会进行大量的实验,确保基本无害,才可投入大量使用三.世界和我国土地荒漠化的现状如何?解决措施有哪些?现状:全球陆地面积有三分之一都是沙漠,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受荒漠化的威胁,每年以5000—700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中国荒漠化形势十分严峻,土地荒漠化面积达到百分之三十四,根据1998年国家林业局防治荒漠化办公室等政府部门发表的材料指出,中国是世界上荒漠化严重的国家之一。

地理的全球气候变化与环境保护练习题

地理的全球气候变化与环境保护练习题

地理的全球气候变化与环境保护练习题全球气候变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环境保护则是应对这一挑战的关键举措。

以下是一系列与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相关的练习题,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重要的地理知识。

一、选择题1、下列气体中,属于温室气体的是()A 氧气B 氮气C 二氧化碳D 氢气2、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A 太阳活动加剧B 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C 火山喷发频繁D 地壳运动活跃3、以下哪种现象不是由全球气候变化引起的()A 海平面上升B 极端天气增多C 土地沙漠化D 地震频发4、为了减缓全球气候变暖,我们应该()A 多使用一次性餐具B 大量砍伐森林C 减少能源消耗D 增加化石燃料的使用5、下列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A 煤炭B 石油C 天然气D 太阳能二、填空题1、全球气候变化主要表现为______、______和______等方面的变化。

2、温室气体的排放主要来自于______、______和______等人类活动。

3、环境保护的三大原则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4、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措施有______、______和______等。

三、简答题1、请简述全球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

首先,气温升高会改变动植物的生存环境,导致一些物种的栖息地缩小甚至消失。

例如,极地的冰川融化,使得北极熊等极地动物的生存空间受到严重威胁。

其次,气候变化会影响动植物的繁殖周期和迁徙模式。

许多候鸟可能因为气候异常而改变迁徙路线或时间,导致繁殖成功率下降。

再者,气候的变化还可能引发病虫害的增加,对森林等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另外,海平面上升会淹没沿海的湿地和红树林等重要生态区域,破坏生态平衡。

2、请列举三种常见的环保行动,并说明其对环境保护的作用。

常见的环保行动包括垃圾分类、植树造林和推广公共交通。

垃圾分类有助于减少垃圾的总量,实现资源的回收利用,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地理中的全球气候与生态环境测试题

地理中的全球气候与生态环境测试题

地理中的全球气候与生态环境测试题全球气候与生态环境是我们生活的地球面临的重要课题,了解它们对于人类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套关于全球气候与生态环境的测试题,让我们一起来检验一下自己对这方面知识的掌握程度。

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1、以下哪种气体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温室气体?()A 氧气B 氮气C 二氧化碳D 氢气2、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主要是因为其能够()A 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B 调节气候,增加降水C 保持水土,防止水土流失D 提供丰富的木材资源3、全球气候变暖可能导致的后果不包括()A 海平面上升B 冰川融化C 气候变得更加湿润D 极端天气事件增多4、以下哪种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A 草原生态系统B 荒漠生态系统C 海洋生态系统D 森林生态系统5、酸雨的形成主要与以下哪种气体的排放有关?()A 二氧化硫B 一氧化碳C 甲烷D 氟利昂6、以下哪个国家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方面采取了积极的政策和措施?()A 美国B 中国C 巴西D 澳大利亚7、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A 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不变B 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相对稳定C 非生物因素不变D 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不变8、以下哪种能源属于清洁能源?()A 煤炭B 石油C 天然气D 太阳能9、以下哪种行为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A 垃圾分类B 节约用水C 过度放牧D 植树造林10、厄尔尼诺现象会导致全球气候()A 变暖B 变冷C 变得干旱D 异常变化二、填空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1、全球气候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等要素。

2、地球的三大生态系统是_____、_____、_____。

3、温室效应使得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_____。

4、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等。

5、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等。

6、森林具有_____、_____、_____等生态功能。

环境知识题库含答案

环境知识题库含答案

环境知识题库含答案1. 什么是全球变暖?全球变暖是指地球平均气温上升的现象。

它是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增加,导致地球上热量的留存增加而引起的。

2. 温室效应是什么?温室效应是指地球大气层中的一些气体能够吸收地球表面发出的红外辐射并重新辐射回地球,导致地球表面温度上升。

3. 为什么温室气体的增加会导致全球变暖?温室气体的增加会使温室效应加强,导致地球表面温度上升。

主要的温室气体包括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亚氮,它们的排放量在工业化以及能源消耗过程中不断增加。

4. 全球变暖对环境有哪些影响?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事件增加、生态系统扰动等一系列环境问题。

海平面上升会导致沿海地区的淹没和侵蚀。

极端天气事件如干旱、洪水、飓风等将变得更加频繁和严重。

生态系统扰动将影响物种的分布和生态平衡。

5. 如何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提倡节能减排,使用高效的能源设备和技术;- 发展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和风能等;- 促进公共交通系统的发展,减少汽车排放;- 加强能源消耗的监管和管理。

6. 除了个人行为,政府也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应对全球变暖?政府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应对全球变暖:- 制定和执行温室气体减排政策和法规;- 鼓励和支持清洁能源发展;- 提供经济激励和补贴,以鼓励企业和个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加强环境监管和执法。

以上是关于环境知识的一些题目和答案。

通过了解和学习环境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全球变暖和温室效应的原理,从而采取行动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护地球的环境。

全球环境问题题目汇总

全球环境问题题目汇总

题目1:近年来社会上主要关注哪些(全球性)环境问题?简要论述其影响?答:(1)酸雨蔓延(Acid rain)酸雨降落到河流、湖泊中,危害水中生物;酸雨可导致土壤酸化,加速土壤矿物质营养的流失,导致土地贫瘠化;酸雨能使非金属建筑材料表面硬化水泥溶解,出现空洞与裂缝,导致强度降低,从而建筑物损坏。

(2)臭氧层破坏(Ozone depleting substances)臭氧层被破坏,将使地面受到紫外线辐射的强度增加。

紫外线辐射能破坏生物蛋白质与基因物质脱氧核糖核酸,造成细胞死亡;使人类皮肤癌发病率增高;伤害眼睛,导致白内障而使眼睛失明;抑制植物如大豆、瓜类、蔬菜等的生长,并穿透10米深的水层,杀死浮游生物与微生物,从而危及水中生物的食物链与自由氧的来源,影响生态平衡与水体的自净能力。

(3)全球气候变暖(Greenhouse effect)全球海平面上升一些岛国便会被淹没;极端天气事件频发;两极冰川融化;大量物种灭绝;淡水资源流失;农作物减产;疾病肆虐;造成新的冰河期。

(4)大气污染(Air pollution)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引起呼吸道与肺部疾病外,还可对心血管系统、肝等产生危害,严重的可夺去人的生命;对生物的危害,动物因吸入污染空气或吃含污染物食物而发病或死亡,大气污染物可使植物抗病力下降、影响生长发育、叶面产生伤斑或枯萎死亡;对物品的危害,如对纺织衣物、皮革、金属制品、建筑材料、文化艺术品等,造成化学性损害与玷污损害;造成酸性降雨;破坏高空臭氧层;对全球气候产生影响。

(5)生物多样性锐减(biodiversity)破坏人类未来的食品来源;破坏药物来源;破坏工农业资源;破坏物种的生物遗传基因;影响自然界的生态平衡。

(6)水污染(Water pollution)绝大部分有机化学药品有毒性并且消耗水中溶解的氧气,危及鱼类的生存,引起生态破坏;污染的水难以得到净化,人类的饮水安全与健康受到威胁。

(7)海洋污染(Ocean pollution)局部海域水体富营养化导致沿海藻类大量生长;;海洋上油船的泄漏会造成大批海洋动物死亡,由海域至路域使生物多样性急剧下降;海洋生物死亡后产生的毒素通过食物链毒害人体;破坏海滨旅游景区的环境质量,使之失去应有价值。

关于世界地球日的精选作文素材:全球十大环境问习题

关于世界地球日的精选作文素材:全球十大环境问习题

关于世界地球日的精选作文素材:全球十大环境问习题关于世界地球日的作文素材:全球十大环境问题威胁人类生存的十大环境问题是:(一)全球气候变暖由于人口的增加和人类生产活动的规模越来越大,向大气释放的二氧化碳(CO2)、甲烷(CH4)、一氧化二氮(N2O)、氯氟碳化合物(CFC)、四氯化碳(CCl4)、一氧化碳(CO)等温室气体不断增加,导致大气的组成发生变化。

大气质量受到影响,气候有逐渐变暖的趋势。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将会对全球产生各种不同的影响,较高的温度可使极地冰川融化,海平面每10年将升高6厘米,因而将使一些海岸地区被淹没。

全球变暖也可能影响到降雨和大气环流的变化,使气候反常,易造成旱涝灾害,这些都可能导致生态系统发生变化和破坏,全球气候变化将对人类生活产生一系列重大影响。

(二)臭氧层的耗损与破坏在离地球表面10~50千米的大气平流层中集中了地球上90%的臭氧气体,在离地面25千米处臭氧浓度最大,形成了厚度约为3毫米的臭氧集中层,称为臭氧层。

它能吸收太阳的紫外线,以保护地球上的生命免遭过量紫外线的伤害,并将能量贮存在上层大气,起到调节气候的作用。

但臭氧层是一个很脆弱的大气层,如果进入一些破坏臭氧的气体,它们就会和臭氧发生化学作用,臭氧层就会遭到破坏。

臭氧层被破坏,将使地面受到紫外线辐射的强度增加,给地球上的生命带来很大的危害。

研究表明,紫外线辐射能破坏生物蛋白质和基因物质脱氧核糖核酸,造成细胞死亡;使人类皮肤癌发病率增高;伤害眼睛,导致白内障而使眼睛失明;抑制植物如大豆、瓜类、蔬菜等的生长,并穿透10米深的水层,杀死浮游生物和微生物,从而危及水中生物的食物链和自由氧的,影响生态平衡和水体的自净能力。

(三)生物多样性减少《生物多样性公约》指出,生物多样性“是指所有的形形色色的生物体,这些包括陆地、海洋和其他水生生态系统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综合体;它包括物种内部、物种之间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新的物种,同时,随着生态环境条件的变化,也会使一些物种消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目1:近年来社会上主要关注哪些(全球性)环境问题?简要论述其影响?答:(1)酸雨蔓延(Acid rain)酸雨降落到河流、湖泊中,危害水中生物;酸雨可导致土壤酸化,加速土壤矿物质营养的流失,导致土地贫瘠化;酸雨能使非金属建筑材料表面硬化水泥溶解,出现空洞和裂缝,导致强度降低,从而建筑物损坏。

(2)臭氧层破坏(Ozone depleting substances)臭氧层被破坏,将使地面受到紫外线辐射的强度增加。

紫外线辐射能破坏生物蛋白质和基因物质脱氧核糖核酸,造成细胞死亡;使人类皮肤癌发病率增高;伤害眼睛,导致白内障而使眼睛失明;抑制植物如大豆、瓜类、蔬菜等的生长,并穿透10米深的水层,杀死浮游生物和微生物,从而危及水中生物的食物链和自由氧的来源,影响生态平衡和水体的自净能力。

(3)全球气候变暖(Greenhouse effect)全球海平面上升一些岛国便会被淹没;极端天气事件频发;两极冰川融化;大量物种灭绝;淡水资源流失;农作物减产;疾病肆虐;造成新的冰河期。

(4)大气污染(Air pollution)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引起呼吸道和肺部疾病外,还可对心血管系统、肝等产生危害,严重的可夺去人的生命;对生物的危害,动物因吸入污染空气或吃含污染物食物而发病或死亡,大气污染物可使植物抗病力下降、影响生长发育、叶面产生伤斑或枯萎死亡;对物品的危害,如对纺织衣物、皮革、金属制品、建筑材料、文化艺术品等,造成化学性损害和玷污损害;造成酸性降雨;破坏高空臭氧层;对全球气候产生影响。

(5)生物多样性锐减(biodiversity)破坏人类未来的食品来源;破坏药物来源;破坏工农业资源;破坏物种的生物遗传基因;影响自然界的生态平衡。

(6)水污染(Water pollution)绝大部分有机化学药品有毒性并且消耗水中溶解的氧气,危及鱼类的生存,引起生态破坏;污染的水难以得到净化,人类的饮水安全和健康受到威胁。

(7)海洋污染(Ocean pollution)局部海域水体富营养化导致沿海藻类大量生长;;海洋上油船的泄漏会造成大批海洋动物死亡,由海域至路域使生物多样性急剧下降;海洋生物死亡后产生的毒素通过食物链毒害人体;破坏海滨旅游景区的环境质量,使之失去应有价值。

(8)土地污染(Land pollution)土壤污染使本来就紧张的耕地资源更加短缺;给农业发展带来很大的不利影响;是造成其他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污染物具有迁移性和滞留性,有可能继续造成新的土地污染;严重危及后代子孙的利益,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题目2:简要论述气候与气候系统,生态与生态系统,环境与环境系统的含义、相关性与侧重点。

①含义:气候是大气物理特征的长期平均状态。

时间尺度为月、季、年、数年到数百年以上。

气候以冷、暖、干、湿这些特征来衡量,通常由某一时期的平均值和离差值表征;气候系统是一个包括大气圈、水圈、陆地表面、冰雪圈和生物圈在内的,能够决定气候形成、气候分布和气候变化的统一的物理系统;生态,现在通常指生物的生活状态。

指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也指生物的生理特性和生活习性;生态系统指在自然界的一定的空间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在这个统一整体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不断演变,并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环境是相对于某一事物来说的,是指围绕着某一事物(通常称其为主体)并对该事物会产生某些影响的所有外界事物(通常称其为客体),即环境是指相对并相关于某项中心事物的周围事物;环境系统是环境中所有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总和。

②相关性:(1)气候与气候系统:气候和环境变化时气候系统五大圈层相互作用的结果。

(2)生态与生态系统:都研究生物群体与周边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

(3)环境与环境系统:都研究环境中所有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③侧重点:(1)气候与气候系统:气候是气候系统的全部成分在任一特定时段内的平均统计特征。

其意义为:指出气候的物质基础是气候系统,而不仅仅是大气,它和天气系统是有区别的;某一时段的气候状态是指这一时段气候系统各属性的平均统计特征。

(2)生态与生态系统:生态强调生物的生存状态,生物之间与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以生物为主体出发。

而生态系统则侧重于宏观整体的动态平衡状态。

生态系统大小不一,多种多样,小到一滴湖水、一个独立的小水塘、热带雨林中一棵大树;大到一片森林、一座山脉、一片沙漠都可以是一个生态系统。

(3)环境与环境系统:环境总是相对于某一中心事物而言的。

环境因中心事物的不同而不同,随中心事物的变化而变化。

围绕中心事物的外部空间、条件和状况,构成中心事物的环境。

环境系统则着眼于地球表面各环境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总和,具有宏观性。

环境系统实际上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但通常把地球环境系统分为大气圈、水圈、岩石圈(或土壤-岩石圈)和生物圈。

(4)环境系统和生态系统:前者着眼于环境整体,而后者侧重于生物彼此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环境系统和人类生态系统两个概念相近似,但后者突出人类在环境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强调人类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环境系统从地球形成以后就存在,生态系统是生物出现后的环境系统。

而人类生态系统一般是人类出现后的环境系统。

题目3:近年来气候变化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论述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答:1、气候变化成为全人类面临的难题目前国际社会关注的气候变化,主要是指由于人为活动排放温室气体造成大气组分改变,引起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

科学报告表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已从工业革命前的280ppm上升到2005年的379ppm。

近百年来全球地表平均温度上升了0.74℃,未来100年还可能上升1.1~6.4℃。

研究表明,气候变化带来的后果很严重,甚至关系到地球的未来,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气候变化导致灾害性气候频发,冰川和积雪融化加速,水资源分布失衡,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气候变化还引起海平面上升,沿海地区遭受洪涝、风暴等自然灾害影响更为严重,小岛屿国家和沿海低洼地带甚至面临被淹没的威胁;气候变化还会对农、林、牧、渔等经济社会活动产生不利影响,并加剧疾病传播,威胁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2、发达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承担主要责任工业革命以来的人类活动,特别是发达国家工业化过程中的经济活动,包括大量耗费化石能源、砍伐热带森林、生产和使用化工合成产品等,排放大量温室气体,是造成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

据有关研究机构的报告,自1750年以来,全球累计排放了1万多亿吨二氧化碳,其中发达国家排放约占80%。

正是发达国家工业革命以来200多年的发展,排放了大量温室气体,造成了当前的气候变化,给地球的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不利影响。

而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则是受害者。

气候变化直接危及发展中国家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条件,其不利影响又会妨碍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使发展成果贬值。

此外,应对气候变化也会增加发展中国家发展的成本,从而限制了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和发展空间,进一步加剧发展中国家贫困。

3、我国要大力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经济综上所述,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将面临更为严峻的形势,更加繁重的任务。

因此,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考虑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统筹考虑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局,统筹考虑当前利益和长远战略,以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适应气候变化影响、增强应对气候变化综合能力为目标,以节约能源、优化能源结构、增强碳汇为重点,充分发挥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的作用,逐步建立应对气候变化政策保障和技术支撑体系,大力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经济,努力实现国务院确定的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

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工作千头万绪,但概括起来不外乎三大任务:第一项任务是积极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第二项任务是积极采取适当措施,增强抵御气候变化不利影响能力;第三项任务是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基础能力建设,做好应对气候变化长期工作准备。

4、个人对于气候变化问题所能作出的贡献对于全球气候变化,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广泛宣传和普及全球气候变化知识、提高公民保护全球环境和气候的意识、引导公众建立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对于步入科研之路的高校学生而言,应该在科研政策层面上为国家制定相关政策作出贡献。

首先,加强未来最可能发生的气候变化研究。

其次,还应研究各种可能发生的其它气候变化,制定各种可能发生的气候情景的应对措施。

另外,要与多阶层的决策者密切联系来开展有关研究,强调相关领域的协作研究,以更直接地服务于国家和行业的发展决策。

这也是保障气候变化科学得以真正服务于社会和获得持久支持的必由之路。

题目4:简要论述当前中国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中国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基本国策。

答:(1)①大气污染问题:中国大多数城市的大气环境质量超过中国规定的标准,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居高不下。

2011年中国二氧化硫年排放量高达1857万吨,烟尘1159万吨,工业粉尘1175万吨。

②水环境污染问题:中国七大水系其中42%的水质超过3类标准(不能做饮用水源),中国有36%的城市河段为劣5类水质,丧失使用功能。

大型淡水湖泊(水库)和城市湖泊水质普遍较差,黄河多次出现断流现象,75%以上的湖泊富营养化加剧,主要由氮、磷污染引起。

③垃圾处理问题:中国工业固体废物年产生量达8.2亿吨,综合利用率约46%。

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年产生量为1.4亿吨,达到无害化处理要求的不到10%。

塑料包装物和农膜导致的白色污染已蔓延中国各地。

④土地荒漠化和沙灾问题:中国国土上的荒漠化土地已占国土陆地总面积的27.3%,而且,荒漠化面积还以每年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增长。

⑤水土流失问题:中国每年流失的土壤总量达50多亿吨,每年流失的土壤养分为4000万吨标准化肥(相当于中国一年的化肥使用量)。

自1949年以来,中国水土流失毁掉的耕地总量达4000万亩,这对中国的农业是极大损失。

⑥旱灾和水灾问题:20世纪50年代中国年均受旱灾的农田为1.2亿亩,90年代上升为3.8亿亩。

1972年黄河发生第一次断流,1985年后年年断流,1997年断流天数达227天。

500多年来,长江流域共发生的大洪水为53次,但近50年来,每三年就出现一次大涝,1998年的大洪水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⑦生物多样性破坏问题:中国高等植物中濒危或接近濒危的物种达4000-5000种,约占中国拥有的物种总数的15-20%,高于世界10-15%的平均水平。

⑧持久性有机物污染问题:随着中国经济发展,难降解的持久性有机物污染开始显现。

这类有机污染物具有转移到下一代体内,并在多年后显现其危害的特点。

这类有机污染物广泛存在于工农业和城市建设等使用化学品之中。

(2)1973年召开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到现在,我国在积极探索环境管理办法中,找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管理八项制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