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提亚课程学习心得汇编.
萨提亚家庭治疗的学习及感受

萨提亚家庭治疗的学习及感受近两个月来,跟随老师比较系统的学习了萨提亚的家庭治疗法,学到了很多心理学的知识,并且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自我得到了成长。
虽然对于老师传授的知识能够理解,但是做到独立操作实施的水平还是有很大的距离,如果有机会将来希望能参加实战的培训。
虽然还不能为别人服务,但是我至少可以为自己服务了。
每上完一次课,我都有自我反省,自我观察,我学会应用这些理论去解决自己的问题,就是在这样的不断发掘自己的过程中一步步成长,走向成熟。
其实一开始学习萨提亚的时候,我只是以一个纯粹的学习者,并没有把自己放进去去体会。
上了两次课以后,我就慢慢的进入状态了。
我开始意识到,一个人如果不能敞开自我去体验的话,永远都不能深刻领悟其中的内涵。
下面,我想从三个方面来叙述我的收获。
一对萨提亚家庭治疗理论知识的理解(一)萨提亚家庭治疗的四大目标:1提高来访者的自我价值;2帮助来访者做出选择;3学习负责;4身心灵的统一。
通过老师的讲解,我知道,这四个目标的难度是一步步递增的,最终是终极目标达到内外和谐。
我的理解是自我价值感也就是自尊是一个人基本的积极力量,增强他就像是给一辆车加油,车的动力大了就像人的信心就大了。
这种积极的力量可以让人挺起胸膛看到更远的地方,那么更可能看到更多的选择。
对于选择,我的理解是只能帮助别人看到存在其它的选择,但是真正的最终的抉择的力量来自于求助者自己,正如萨提亚的一个治疗理念是成为我们自己的决策者。
但是看似简单的帮助过程却是最难的,就像要锻炼出多把钥匙给求助者去开一个门或者很多的门。
找到这些存在的选择,或者说作为咨询师本身就应该有多种选择,关系是相互影响的。
一个人意识到自己的多个选择的时候,也是危险系数提高的时候。
比如说,一个人站在悬崖边上,有栏杆和没栏杆的自由度是不同的,心理的感受也是不同的。
多个选择的存在也就意味着自由度很高,一个人的“游离”现象也是很容易出现的。
那么咨询师的作用在这个时候也是至关重要的,给他钥匙的同时,还是激发他的责任感——必须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心得体会 萨提亚二阶学习心得

萨提亚二阶学习心得xx年11月6日至10日,我有幸参加了林老师萨提亚模式二阶班的学习。
在上课前一晚,我有点兴奋且充满期待,久闻林老师大名,且我目前家庭生活存在着一些问题,我相信萨提亚课程能给我很好的启示,让我更加了解我自己,了解我的先生,让我做个更好的妈妈。
五天的课程,果然没有辜负我的期待,那么大的信息量,那么多的感悟,那么多的启示……五天的时间飞逝而过,上课的每一刻我都处在一种全神贯注的状态,生怕漏掉林老师的一句话、同学们的发言,这五天的收获远远超过了我的期待。
特别每天上课前林老师1小时问题回答部分,显示出林老师的大家功力,每个问题的回答都给我们很多启示。
以下是我最深刻的几点体会。
学习10种问题家庭后:学了之后我明白自己原生家庭中我属于处罚过度及父母关系比较恶劣的那种。
我醒悟在我的生活及生活中我总对自己要求非常完美而严格,总觉得每件事都应该比别人做得好,做得更努力,如果不这样,就觉得自己不会被别人接纳。
同时在我的原生家庭承担了过多的责任,父亲去世早,我突然醒悟原来在我的原生家庭中一直扮演着父亲的角色,我的妈妈及弟妹也是这么要求我的。
拯救者及过度承担责任的现象也时时出现在我的新家庭、交友及工作中,因此我会经常感到非常非常的累,但是又不敢放轻松自己。
现在我学会做自己的好父母,每天会跟自己说几遍“我是足够好的,我是可爱的,我是值得拥有幸福的!”当我感到焦虑、沮丧时,这几句话真的有很好的效果,我会放松自己,平静下来。
在小组成员分享时我的一位同学属于受忽略家庭,她讲到自己的不存在感时的泣不成声让我想到我的妹妹,我父亲去世时她才10岁,她又是老三,我那时深深地理解了妹妹,第二天我就微信告诉妹妹“亲爱的妹妹,我爱你,你是独一无二的,仅仅你的存在就非常有价值。
”自我环这部分给我的震撼也非常大,之前我通过看一些心灵方面的书籍,模糊地知道生命的圆满,除了身体之还有心灵的充盈也是重要的,但林老师用自我环的图形表示出来,让我恍然大悟,虽然我当时给自己的分值不是特别高,但我知道了努力的方向,我准备将自我环贴一个在家中,全家人都朝每项10分的目标努力,提升我们家的生命力。
萨提亚家庭治疗心得

萨提亚家庭治疗心得学员感受参加李世庆老师的课程之后,得到了一些萨提亚家庭治疗心得:李世庆老师邀请我们每一个人把自己家的家规写出来,这对我而言是个大难题,我只写出了一条家规:不许哭,不许生气,不许有情绪。
这个家规是经过小时候若干次被讥讽为小心眼的探测明确获知的。
其他的,写不出来,从小到大,身边的朋友都特别羡慕我的自由自在。
只有我自己知道,自己从出生那日起,就象一只关在铁笼的雏鸟,动弹不得,可是这些隐含的规矩从何而来,却极度考验智商,在此,先向我的祖先们致敬:这家规的探索过程虽然异常辛苦,但够劲道。
在探索的过程中,让我获得了很多的技能、感恩。
在我的急切的呼救声中,李世庆老师给了我一个做个案的机会。
我讲述着我将近15年为寻找解决办法而做的各种探索,却一直没找到核心的症结点。
我们家是典型的"双重束缚"式的隐形家规,也许已经流传了很多代,我通常能感觉到一些言语与情绪互相矛盾的信息,这让我相当惧怕"潜规则",相当惧怕不清晰,这种感受也直接影响了我的人际交往模式,不清晰会让我相当地退缩。
李世庆老师耐心地听我述说着,她开始将我的描述凝练成可能的家规反馈给我。
在听到其中的一个家规后,我突然开始剧烈地咳嗽。
李老师后面再向学员讲解时,特别提到了我的这个身体反应。
咳嗽差不多平复后,李老师的又一句话让我感觉胃部相当的难受,李老师让我去感受那是什么?我说象建筑用的泥青,踩下去就很难拔出来,我又感觉胃部有一团乱麻似的绳子,我好想抽出倚天剑斩得片甲不留、粘连,好烦躁的感觉。
李老师让我深呼吸,她开始翻译我的家规。
我开始冒出一句话:我的父母不想让我到任何地方去,永远不要离开他们。
我的父母从没对我说过这样的话,可是此刻,感觉是如此地清晰和准确,所以,当我要往前走时,家里就会出状况,可是症状与家规之间已经相去甚远。
她让我尝试说出更隐含的家规,那个禁止令。
在这里我花了些时间,才蹦出那句话:我不能与任何人亲密超过我的父母。
改变是可能的《萨提亚模式治疗课程》学习感想

改变是可能的《萨提亚模式治疗课程》学习感想改变是可能的——《萨提亚模式治疗课程》学习感想十月十七日我有幸参加了家庭治疗大师,著名萨提亚治疗专家,来自买来西亚林文采博士为期五天的《萨提亚模式之转化式系统治疗课程》。
从早到晚满满的课程,晚上疲劳地坐公交车回家,不过还是觉得很开心很幸运。
这次的累,是充实的累和收获的累,因为在那里,我第一次亲眼目睹、亲耳聆听了大师的风采,使我感受到了智慧与人性的关怀!这次培训让我学到了好多名词,我很惊奇文采老师在咨询的时候能够如此一致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很多时候,她知道一切,但是为了保护案主,她很小心地选择信息,同时洞悉自己、对方的感受以及环境的状况,是很难很难的,心理咨询真的是门高难度艺术,需要心态,需要左右脑并用,需要无暇的善良,需要很多很多。
当然,文采老师提到的最触动我的一点是,对自己的一致,对身体的任何一种感受一致,尊重自己的身体,尊重自己的需要。
课后按照老师的推荐我又读了《新家庭如何塑造人》这本书,我认为,萨提亚治疗模式最大特点是着重提高个人的自尊、改善沟通及帮助人活得更人性化,而不只求消除症状,治疗的最终目标是个人达致身心整合,内外一致。
由于萨提亚的治疗法有很多地方与传统治疗方式迥异,故被称为萨提亚治疗模式。
坚持人人平等,人皆有价值的想法。
“通常,黎明前会有一个非常黑暗的时刻。
”“希望就存在于我们的选择之中。
”“为什么金钱易得,而心灵深处的内在平静却难以触碰呢?原因在于,我们太习惯于向外索取,却少有内在的探索。
”作者相信只要做出改变的选择,一切都将会使得曙光重现,这是多么乐观而又充满人性关怀的思想呀。
回到现实,尽管我们面临的问题依然严峻,社会的问题始终困扰着我们这些人,但是我们也依然可以选择,选择人性的价值,选择希望,选择改变。
对于未来,目睹了过多的社会阴暗也曾令我陷入过悲观,但是看过萨提亚使我再次找回了人性的光明,看到了正在不断出现的理智和人性的花蕾,而我们所要做的,便如萨提亚书中所说的“现在急迫的任务是我们要滋养和发展正在出现的理智和人性的花蕾。
萨提亚模式学习资料汇编

萨提亚模式学习资料汇编一、效用体验:萨提亚团体参加者的感悟分享摘录:⏹“我发现了原来指责型的人是这样的”;⏹“理解了一直以来我所处的状态,一直处在讨好别人的状态里……”;⏹“现在我比较会关照自己了,关注自己的情绪,关注情绪背后的问题,不再压抑,不再逃避……”;⏹“我终于意识到了为什么别人一问到关于我自己的问题,我总是急着岔开到其他话题了……”——以上这些回答显示出萨提亚团体帮助成员认识了某一特定的沟通姿态,或是成员自己“不一致”的沟通方式和低下的心理状态,甚至进一步帮助部份成员学习到与以往不同、较为有益的互动与沟通技巧。
⏹“我现在比较会知道大家的有限性之后,比较会安排自己的生活…,放下不合实际的期望,因此能更真实地互动。
”;⏹“我会把自己真正的想法讲出来,不再受限于以前所学到的不可以说……”;⏹“通过这样的学习,我原谅了我的父母,之前有太多的期待,但是我意识到了父母只是普通人……”。
——以上这些回答显示团体对成员另外的帮助是在于松动其以往恪守的应对模式,或是协助其了解生活中的关系人且因而较能放下对他们的期待;而从成员的言语之中似乎也传递出一种自由与自在。
⏹“比如说我妈妈在关心你的时候,她是用负面的指责的语气……那天我就我妈妈沟通说,妈,这份工作对我而言很重要,然后她也会觉得说,我上这个课程没有用啊,可是我会跟她解释哦,解释完之后我觉得心情很舒服”;⏹“变成彼此之间的沟通会用比较温暖的方式,比较关怀的方式。
”。
——以上这些回答显示部份成员反应逐渐可以将在团体所学习到的一致且清楚的表达方法应用在其与相关人的对话中。
⏹“我觉得有达到那个效果,要找自信还是要走回来,看自己,而不是出去工作来证明自己的自信,而是走回来看自己……”;⏹“这个家庭治疗的课程,让我感觉到我自己的选择,我要做一个自主的人,我不要让你(指先生)这样,你有什么需求你有什么需要,你也可以向我表达我也会愿意去接受”;⏹“嗯,对自己的看法,我对自己感觉会觉得说我现在比较会有那种同理心啦,……那时候是在第三天的课程吧,突然发现自己怎么有这种能力啊(呵呵),那现在比较会,感觉就是比较活出自己啦。
萨提亚专业课第一阶学习记录及感悟

萨提亚专业第一阶学习记录及感悟XX年11月30日,我赶赴厦门盈和参加了萨提亚专业第一阶段的学习,在整个过程中,有数不尽的欢笑,数不尽的泪水,数不尽的震撼和顿悟,在此用文字记录下来与大家一起分享!也用此来纪念自己成长的岁月点滴,为自己独一无二的人生历程庆贺!一,关于萨提亚治疗理念之第二条:父母在任何时候都是尽他们所能去做。
当林文采老师讲到这是一个真实的发现,而不是一个理念,是萨提亚通过做了大量的实践以后得到的发现。
当我听到这里,泪水不断的从眼眶中涌出。
事实上当时班级里除了我之外,其他同学都很平静安宁。
如果说的没错的话,林老师因为我流眼泪还看了我几眼,因为当时只有我一个人在哭泣。
我想,以前对这句话真的是持怀疑态度的,我总认为很多父母完全是可以更进一步的去做好自己的!但是当时林老师这样讲解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我突然相信了。
真的不知道流下来的泪水代表什么?是惭愧?醒悟?还是怨恨!诸如此类的顿悟还有几个,当林老师讲到:“不要对人心怀歉疚,我们都已经努力做到最好,如果这个办法不行,我们还可以再换一个来做。
”在那一刻,我又放下了对孩子的歉疚。
一直以来,我对自己是否能做一个好妈妈而战战兢兢,忐忑不安。
从去年8月份参加了萨提亚自我关爱程以后,我一直在努力的学习。
通过观看盈和以及朋友的网络博客,自己又买了《新家庭如何塑造人》等书籍,看了很多林老师的,并一直尽全力在自己的生活中实践着。
或许是知道的理论越多,有时候反而让我焦虑不堪。
比如林老师讲:“如何让孩子有安全感?1父母关系要稳定2母亲情绪要平稳。
”但是那时那刻的我资源有限,有时做不到总要自责甚至恐惧。
或许就像助教孟珠所讲:我发现白葳是完全准备好而来的。
其实林老师讲的很多东西都已在我意料之中,我所需要的,就是她轻轻捅破那层窗户纸,此所谓顿悟!我放下了三块石头:1对父母的期待,2对孩子的歉疚,3对孩子的期待。
以前当我对孩子说:“嗨,宝贝无论你考多少分我都爱你!”其实那是假的。
萨提亚培训心得体会

萨提亚培训心得体会
我参加的是一次名为“萨提亚培训”的课程,这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经历。
在这次培训中,我学到了很多有关自我认知、沟通技巧和自我提升的知识,同时也收获了一些宝贵的经验。
首先,在这次培训中,我学到了如何更好地了解自己。
通过一系列的自我反省和自我探索的活动,我深入分析了自己的价值观、兴趣爱好和职业规划。
这让我对自己的个性和优势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为我未来的职业发展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路。
其次,这次培训强调了沟通技巧的重要性。
在课堂上,我们通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的方式练习了有效沟通的技巧,例如倾听、表达和解决冲突。
通过与其他学员的互动,我意识到沟通的重要性不仅在工作中,也能在日常生活中发挥巨大作用。
我明白了沟通不仅是言语表达,更是传递信息和理解他人的过程。
另外,这次培训还教会了我一些自我提升的方法。
我们学习了如何设立目标、制定计划和管理时间,以及如何保持积极的心态和建立良好的习惯。
这些技巧对于提高工作效率和提升自我价值非常重要,我会将它们应用到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
最后,在这次培训中,我认识到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是成功的关键之一。
我们学习了如何建立和谐的团队关系,如何处理和解决人际关系中的问题。
通过与其他学员共同完成课程中的各种活动,我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也学会了尊重和理解他人的观点,这将对我的职业成长产生积极的影响。
总的来说,这次萨提亚培训让我受益匪浅。
我不仅学到了很多实用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我在思想和心态上得到了一次全面的提升。
我将用这些培训中的经验和知识来指导我未来的成长和发展,相信我会在职业和生活中取得更大的成就。
萨利亚学习感悟

萨利亚学习感悟今天萨提亚学习leve..one的三个阶段结束,在离开会场的路上就开始感受自己的内在莫名其妙的不知道是什么样的感受在充斥,是悲伤,是感动还是其他不明白,允许自己的无法界定,就感觉有想哭的冲动。
听到儿子的声音,眼睛酸酸的,给自己画个冰山我看到了好多的对不起,忽然发现儿子这么多年跟我在一起很可怜,物质外在的满足填补不了孩子内心的空洞,小时候对他的忽略与伤害现在才开始还债应该不晚,我会好好学着做一个好妈妈。
三个阶段下来,第一个阶段原生家庭懵懵懂懂中让我看到了自己的原生家庭给我童年带来的影响,同时也让我再次回忆到爸爸小时候带给我深深爱,我找到了自己能量的来源,同时明白了自己五大心理营养的不足。
我看到了老公原生家庭带给他的不易,我深深的理解了他平时的情绪及他的渴望,他如此的渴望得到爸爸的认同,但直到公公去世他都没有得到公公的爱。
我也看到了爸爸和妈妈的原生家庭,在哪个物质匮乏极度贫困的生活背景下爸爸和妈妈却能够勇敢的去面对生命中的不公平坚强的活下,我看到了他们的勇敢,坚强,勤劳,善良,深深的感动着我。
感恩你们好的品质的传承与影响,感恩生命的给予。
第二个阶段冰山的学习半知半解,冰山感受,想法,期待永远都是捕捉不准确,虽然不太懂但我发现我很喜欢去探索,并且发现冰山是我平时生活中情绪把握很好的工具,我喜欢随时给自己画冰山。
第三个阶段应该是战战兢兢,但同样也是收获的最多。
我在这个阶段才深刻的理解萨提亚的治疗理论,真的很牛让人敬畏和佩服。
当林老师说萨提亚就是带着人在黑暗中看见光明,并永远要相信人性是一定有爱有光芒的。
我突然内心有一股暖流化成眼泪掉了下来,我觉察到的是原来萨提亚的理念和我自己这个人是如此的契合和一致,在那个时候我也做了一个决定我要跟随林老师。
还有一个收获是在昨晚的晚会上我看到了什么是真正的生命绽放,当助教老师和林老师在台上跟随音乐忘情的舞动的时候又深深的感动了我,原来纯真的生命就是这个样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萨提亚课程学习心得汇编一、萨提亚学习心得:爸爸妈妈,你们为什么不离婚?你有没有小孩子做事拖拖拉拉,无法按时吃饭让你大为头痛?你有没有小孩子自控能力较差、沉迷于网络游戏无法自拔?你有没有小孩子在你面前表现出"叛逆"?如何重建父母与孩子间的信任?……面对孩子的各种偏差行为,父母往往由厌烦到生气,然后是痛苦。
这些都是在《萨提亚亲子--行为矫正版》上家长们提出的最为常见的问题。
2010年8月10-12号,在萨提亚亲子的课堂上,来自马来西亚的心理学博士林文采老师面对各个年龄段孩子的偏差行为,从理论与实操方面讲解了一系列的行为矫正、沟通方法,教父母更理解孩子所需的心灵营养,用温和而坚持的力量来调整孩子的不适当行为,养育一个心理素质优秀,品行端正的好孩子。
"爸爸妈妈,你们为什么不离婚?"一个小的时候让父母很放心的孩子,因为长期的父母不在一起,得不到父亲日常的关注,难免有一种被忽视的感受。
当父母缺乏沟通磕磕绊绊的时候,孩子内心累积的情绪就迸发出来,在学校成绩下滑、并且沉迷于网络游戏,有一次妈妈教育他的时候,他极其不耐烦的对妈妈说:你和爸爸你们为什么不离婚?我们因此也看到,孩子年龄虽小,但内心已经承担了很多父母没有想到的东西,也看到了父母的影响对孩子有多大!孩子有没有快乐,除了天性的那一部分,其余的绝大部分都是来自父母。
如何让自己的孩子有个健康快乐的心情?林老师说,物质是一方面,更多的来自心灵。
温和而坚持的力量面对已经行为偏差的孩子,在课堂上的学员们说:对孩子讲道理看起来没什么用。
想必很多做父母的也体验过这种情况。
如何去除掉偏差行为、培养孩子一个良好的习惯,林老师 1说:父母"温和而坚持的力量"是很有效的。
父母在与孩子有良好关系的基础上,对孩子多一些耐心,温和的与孩子订立界线,那么慢慢的孩子就会学到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自然而然好习惯也就慢慢养成了。
《萨提亚亲子关系之孩子行为矫正版》是中国NLP学院首次独家引进的亲子课程,其内容是林文采博士近30年临床辅导经验与自己育儿心得(她有四个优秀的孩子)的结晶,课中的"界限六律""孩子偏差行为改变技术""正确的孩子性教育""父母与青少年的冲突"等新理念、新技能给全体家长们耳目一新的感觉,家长们非常兴奋,三天课程结束时,学员们仍意犹未尽。
在课堂上,林老师还给学员们讲解、示范了儿童绘画治疗与游戏治疗,非常有趣。
让父母们学到专业又简单可操作的心理学方法,与孩子在轻松的绘画与游戏中,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与孩子有更多深层次的沟通,让孩子的成长更加健康。
林博士最后强调:中国老话说,治病不如防病。
《行为矫正》是亡羊补牢的做法,亲子教育最好的途径是父母本身的成长,所以作为本课程的姊妹篇:《萨提亚亲子关系之父母成长版》对家长们来说,意义更为深远,希望父母能够认识到这一点,在没做父母前,就好好地补上这一课。
三天的课程转眼间就结束了,父母们带着满满的热情与好奇回到家里,学会换一种方法与孩子相处,相信在培养一个健康优秀的孩子这条路上,我们大家一路同行!对下期课程感兴趣的新老学员,可以点击这里(作者:金志芳萨提亚——孩子行为矫正版第一期学员)二、孩子的“问题行为”曾有一位妈妈说“如果没有孩子拒绝与她沟通,没有那么的痛,她还没有意识到、也没有那么多的动力来面对自己。
”她孩子的“问题行为”让她意识到自己还有很多不成熟的部分,自己在处理自己的情绪、家庭亲密关系方面还有很多可以提升的空间。
我见这位妈妈是在一次萨提亚学员聚会上,看她满脸的喜悦,而不是往日的紧张焦虑,我也心怀喜悦,轻轻的回应说“这是孩子给你的礼物”,“这真是孩子给我的礼物,让我意识到自己的成长,很感谢他!”萨提亚女士认为,家庭是一个系统,某一个家庭成员行为上出了问题,需要我们从系统的角度来看。
常常出问题的那个人,只是一个被识别出的病人(Identified Patient),因为他最敏感,系统的问题就会反应在他身上。
例如:孩子很胆小,缺乏自信,也许是在亲子互动中父母的表达方式;孩子缺乏安全感,有可能和父母之间的亲密关系有关,一个常常有矛盾冲突的家庭,给孩子就是一个缺乏安全的环境;有人说自己的孩子像个小魔王,他天生并不会成为“魔王”,往往也是家庭系统互动中给孩子的成长造成影响。
人的成长有很多影响因素,没有什么完全的逻辑关系,但是透过“系统”的思考,可以看到整个系统的互动。
即使父母关系不好,不当着孩子有剧烈的冲突,但是孩子也会感觉到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气场)。
我邀请你做一个想象,想象家庭的每个成员都可以任由你摆姿势,那么你就作为雕塑家,把你认为的家庭典型的互动呈现出来:请你先安排他们的位置,谁离谁更近一些?他们各自面对着谁?有的会看着对方,而有的人,则面朝外面,和其他人保持距离。
接下来安排他们的高低位置,谁在这个家庭中最有权威?他(她)能够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情绪(或高兴,或生气,或抱怨,或难过),谁会更多的压抑自己的情绪,总是在照顾其他人的感受。
你可以给他们不同的位置,以体现他们在家中的地位,或许有的需要高高在上,必要的话要让她(他)站在凳子上,而有的则会跪蹲在地上。
现在,你可以看着你的雕塑作品,作为一个旁观者,感觉这个家庭,感觉每个家庭成员,他们的感受是什么?他们对自己、对别人有什么看法和期待?他们用什么方式表达对别人的关心和爱?而对方能否感受到?每个人从这个家庭中有怎样的学习?有了系统思考的概念,我们就会放缓给别人“对或错”的评判、给人贴标签,而是对别人的行为有更多的接纳和好奇,“他(她)的行为背后,是否有一些人际系统的动力?那些会是什么?”(例如孩子说谎,可能是要回避来自家长的惩罚,而惩罚对他来说是一段擦去不掉的记忆。
)也衷心希望天下的父母亲,把孩子成长中出现的问题作为“他们送给自己的礼物”,借此自我觉察,既能够帮助到自己成长,也能够帮助到孩子的成长。
(作者:任伟)三、连接我们内在的资源在领导力中增加人性的力量Angie老师的“萨提亚转化式领导力工作坊”结束了,学员有来自企业的高管、人力资源总监、培训经理,也有领导力发展的培训专家、私营公司的老板,大家体会到如何兼顾自我、他人和情境,在自己的领导力中增加对自我觉察、对他人(员工)的觉察。
如果用一句话来表达我的收获,那就是:在做事情的同时,同时关注到自己和他人作为“人”的人性部分。
作为领导者,能够运用自己的内在资源,与团队、业务伙伴建立更富有人性的连接。
正如一位总经理在学习之后回馈说:“我这一周有很多发现,自我肯定的感觉真好,感觉不太累心了,我也发现当我关注自己之后我会去更多的欣赏我的员工,鼓励他们自我肯定,从事件中找出正向的内容,有助于从渴望的层面达成一致意见。
”商业解决方案中也需要关注人的因素“商业就是问题解决,需要关注人在人性方面的需求吗?”当时学员中不少都是善于分析和问题解决的高管,也不乏小有名气的领导力培训专家。
然而透过Angie 引导的体验性活动,大家越来越意识到在问题解决方案对与错的下面,是每个人对被欣赏、接纳、尊重、有价值、安全感的渴望。
有位董事长分享“我都把掏心窝的话讲给对方了,我是觉得自己很平等,但对方似乎无动于衷。
现在想想当时的交流方式,的确会给人居高临下的感觉,而且并没有感觉接纳、欣赏和有价值。
”照亮并整合自己内在的资源在Angie的信念中有一条:“每一个客户、群体都有他们自己的智慧和资源,凭借这些资源和智慧,他们会知道下一步做什么和怎么做。
帮助者的角色,就是帮他们和自己的智慧、资源进行连结。
”随着工作坊的进行,时不时地涌现出令人感动的场面,在场的大部分学员都被自己或他人“人性”的部分所触动,也感受到当我们与这部分资源相连接的时候的力量:“我在这个角色扮演中能够深切体会到自己下属的不容易,我却很少给她以欣赏。
” 4“她的话触动了我的不自信,每遇到此自己就会自动化防御。
”“我这次最大的收获是自己个人的成长,感觉到自己的再度出生。
”我们都是人,彼此有着丰富的内在资源,我们可以欣赏我们自己,我们都是同一生命力的明证,透过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大家都有所学习和成长。
与你互动:您是怎样理解领导力的?如何在工作中发挥你的“人”的那一部分?后记:今天早晨做梦想到了自己小时候的家所在的胡同名“六和里”,萨提亚女士提到内在和谐、关系和睦,世界和平,有三个和,而这次在梦中与“六和里”相遇,很有趣。
(作者:任伟)四、马来西亚最多孩子出问题的地方前几日去听林文采博士《萨提亚亲子关系--孩子行为矫正版》连续三天的课程,因为林博士是马来西亚人,所以课堂上自然有很多取之于马来西亚的案例,其中的一个案例让我颇有感触,说的是马来西亚柔佛州的首府--新山市,林老师说:这是马来西亚最多孩子出问题的地方。
新山市、柔佛州的首府,位于马来西亚在马来半岛最南端,也是欧亚大陆最南端的城市,与邻国新加坡隔柔佛海峡相望,并通过新柔长堤与新加坡相连。
新山市经济发达、人口众多,为马来西亚第二大城市,素有"大马南方门户"之称。
新山一般被视为新加坡面对马来西亚市场的腹地,彼此的角色被认为类似于中国的深圳和香港。
那么,如此一个繁荣的城市为什么却是最多孩子出问题的地方呢?原因其实很简单:新山是马来西亚最靠近新加坡的城市,而由于新马两国经济发展的差异,每天早上都有大批的新山人跨过柔肤海峡到新加坡去做工,直到晚上才回家休息,这每天穿行在新柔长堤的人流中自然有很多已经为人父母的人,他们总不能拖家带口的去新加坡的做工,于是就有大批的孩子白天脱离的父母的照顾、无人看管。
而且,他们的父母晚上回到家中已是身心俱惫,哪还有心思来管教孩子,因此,我把这些孩子成为"准留守儿童",在如此的环境,孩子不出问题才怪!写到这里,让我不禁想起了中国的5000万留守儿童,只有180万人口的新山已经成为马来西亚最多孩子出问题的地方,那我们中国岂不是是世界上最多孩子出问题的地方?!而且,现在所说的留守儿童已经不再仅仅是农民工留在农村老家的儿童,它已经扩展到了城 5市里面的上班族的孩子,这些孩子和新山的孩子一样,也是"准留守儿童"。
他们只能在晚上才能见到自己的父母,而且是身心俱惫的父母。
看到这种情况,真希望各位为人父、为人母的人多看一些亲子方面的书籍、多和有经验的父母的交流、多上一些亲子关系方面的课程。
和自己的孩子保持一个和谐良好的关系,不是每一个父母都真切渴望的吗?(作者:姚星光萨提亚——孩子行为矫正版第一期学员)五、面对冲突与矛盾,有一个选择就是找到可以成长的方案如何面对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对于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促进个人成长都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