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科交接制度与流程样本
转科交接制度与流程

转科交接制度与流程转科交接制度与流程是指在组织内部发生转科时,原来的工作人员将工作任务和相关信息交接给新来的工作人员的一种制度和相应的操作流程。
转科交接制度和流程的建立和实施能够确保工作的连续性和平稳过渡,减少转科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风险,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一、转科交接制度的建立1.明确转科交接的目的和重要性:组织内所有人员都要认识到转科交接对工作连续性和稳定性的重要性,明确转科交接的目的是保证工作平稳过渡,减少风险和问题的发生。
2.建立转科交接制度的责任方和流程:明确转科人员和接收人员的职责和权责,建立一套清晰的转科交接流程,包括交接的时间点、内容和方式等。
3.制定交接时间表和计划:在转科前,制定详细的转科交接时间表和计划,包括交接的具体内容、时间节点和责任人等,确保转科交接的过程有序进行。
4.建立转科交接的档案和文档:建立转科交接的档案和文档,包括交接的工作记录、相关文件和资料等,以备后续参考和查询。
二、转科交接流程的具体操作1.转科前准备阶段(1)提前通知相关人员:在转科前,及时向相关人员发出通知,包括转科原因、时间和转科后的工作安排等,确保所有人员都能有足够的准备时间。
(2)准备交接材料:转科人员应依照工作职责和要求,准备详细的交接材料,包括工作记录、文件和资料等,确保接收人员可以快速掌握工作情况。
2.转科期间的交接工作(1)设立交接会议:转科人员和接收人员应在转科期间定期召开交接会议,对转交的工作进行详细讨论和说明,解答接收人员可能遇到的问题和难点。
(2)详细记录交接内容:在交接会议过程中,应有专人记录交接的内容和讨论情况,确保交接的信息完整和准确。
(3)培训和指导接收人员:转科人员应向接收人员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指导,包括工作流程、工具和技巧等,确保接收人员能够尽快适应新工作。
3.转科后的跟进和评估(1)转科后的支持和协助:转科后,原工作人员应为接收人员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协助,解答工作中的问题,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患者转科交接制度和流程

永年县第一医院
患者转科交接制度和流程
一、转科交接制度
1、凡因病情需要转科的住院患者须经转入科室会诊同意。
转出科室与接收科室联系好床位,办妥转科手续后才能转科。
2、转入科室对转科患者应优先安排床位,及时接收转科病人。
3、如系危重患者,转入科室应按急诊要求尽快解决床位。
如转科过程中有导致生病危险者,应待患者病情稳定后,由转出科室医护人员护送至转入科室,并与值班人员(或主管医师)做好床边交接工作。
转入科室应及时诊治或抢救,并按时完成接班记录。
4、患者转科前转出科室经主管医师下达转科医嘱,完成转科记录。
护士将本科室相关账目结算完毕后(转科前医嘱全部停止)。
电脑发送转科信息,同时电话通知转入科室转备接收,二级护理以下的患者由护士携带全部病历资料护送患者到转入科室。
一级护理以上的患者须经派医师和护士随同前往,并做好交接工作。
5、转入科室应按照转入患者接收,及时开出医嘱。
6、终末消毒同出院患者。
二、流程
患者转科——转入科室会诊,同意并经主管医师批准——主管医师向患者告知转科理由、注意事项及存在的风险——主管医师开转科医嘱,并写好转科记录——护士通知转入科室做好准备,约定转科时间,通知病人和家属——转出科室派人陪送患者到转入科室,危重患者转科必须由医师陪送——进行病情、病历资料及有关事项交接——转入科室写转入记录
(此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内容,
供参考,感谢您的支持)
精选文档,供参考!。
转科患者交接登记制度及流程总结

转科患者交接登记制度及流程总结转科患者交接可是医院里特别重要的事儿呢,今天咱们就来唠唠转科患者交接登记制度及流程哈。
一、转科患者交接登记制度。
1. 为啥要有这个制度呀。
这制度就像是一个保护罩,能保证患者在转科的时候不出乱子。
你想啊,患者从一个科室转到另一个科室,就像从一个小窝挪到另一个小窝。
要是没有个制度管着,那得多乱呀。
这个制度就是要让每个医护人员都清楚自己该干啥,患者的各种情况都能被准确传达。
2. 登记啥内容呢。
那可老多内容要登记啦。
患者的基本信息肯定得有,像姓名、年龄、性别这些,这就跟我们认识一个新朋友先知道名字年龄一样。
还有患者的病情,这是重中之重呢。
比如说患者得了啥病,现在病到啥程度了,之前都做过啥治疗,有没有啥过敏的。
这些信息要是没登记好,新的科室的医生护士就像在黑夜里走路,摸不着头脑呢。
另外,患者的特殊需求也得写上,比如有的患者因为宗教信仰不能吃某些东西,或者心理上特别害怕打针,这些小细节都得记着。
3. 谁来负责登记呢。
这就涉及到好多人啦。
转出科室的护士那是肯定得负责一部分的,毕竟她在这个科室照顾患者这么久了,对患者的情况最了解。
医生也不能闲着呀,医生得把患者的病情诊断啥的写清楚。
然后转入科室的护士接到患者的时候,也要仔细核对登记的内容,要是发现有啥不对的地方,就得赶紧和转出科室联系。
二、转科患者交接流程。
1. 转出科室的准备。
转出科室在知道患者要转科之后,就像要送自己的孩子去新的地方一样,得把一切都安排妥当。
护士要先把患者的各种资料整理好,就像给孩子收拾行李一样。
然后通知患者和家属,要温柔地告诉他们为啥要转科,新的科室在哪,会有啥新的治疗啥的。
医生呢,就得把患者最新的病情评估写好,把那些治疗的注意事项也写清楚。
2. 护送患者。
护送患者的时候可不能马虎。
一般会有护士陪着患者去新的科室,这一路就像护送宝贝一样。
护士要时刻注意患者的情况,要是患者有啥不舒服,就得马上处理。
到了新的科室之后,还要和新科室的医护人员热情地打招呼,就像把自己的朋友介绍给新朋友一样。
转科交接登记制度、交接程序和身份识别措施

转科交接登记制度、交接程序和身份识别措施
一、转科交接登记制度
1. 建立转科交接登记制度,设立相应的文件和表格用于记录转科交接情况。
2. 转科交接登记制度应明确涉及的部门、人员、交接时间和内容等关键信息,确保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3. 制定转科交接登记制度必须考虑现实情况和实际需要,尽可能简单、便捷、易操作。
4. 常规定期检查转科交接登记制度的执行情况。
二、交接程序
1. 提前准备:在转科交接前,双方必须提前沟通交接的时间、内容、方式、期限等,确保双方的知晓和理解。
同时,准备好交接的相关文件和资料。
2. 实施交接:交接时,确保接收方人员在场,亲自参与并签字确认交接文件和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3. 接收确认:接收方应当进行确认,核实交接的文件和资料是否齐全、规范、正确。
4. 整理备案:接收方应当及时整理收到的文件和资料,妥善备案,并将相关部门和人员告知。
5. 后续跟踪:交接完成后,要对交接情况进行后续跟踪,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身份识别措施
1. 制定身份识别制度,规定身份识别的方式、条件、步骤。
2. 身份识别过程中,要求交接人员必须出示有效证件,包括身份证、工作证、工作卡等,并进行核对和记录。
3. 在需要的情况下,可以使用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如指纹、人脸等技术,提高身份识别的准确性。
4. 每次交接前要对交接人员进行身份识别,确保交接人员的身份真实可靠。
5. 严禁交接人员出示伪造证件进行交接,一经发现严肃处理。
1 / 1。
患者交接制度范本

患者交接制度范本一、目的为确保患者在转科、转床、手术、出院等环节中的安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明确各部门职责,规范交接程序,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全院各科室在进行患者交接时的操作规范。
三、交接流程1. 患者转科交接(1)转科前,由主管医生评估患者病情,确定转科原因,并开具转科医嘱。
(2)责任护士根据医嘱,准备患者转科所需物品,并与转入科室提前沟通,确保床位充足。
(3)转科当天,由责任护士或专职人员携带患者病历、药品、物品等,陪同患者至转入科室,并与转入科室护士进行交接。
(4)转入科室护士接收患者后,立即进行病情评估,并根据患者情况制定护理计划。
2. 患者转床交接(1)由责任护士评估患者病情,确定转床原因,并开具转床医嘱。
(2)根据医嘱,责任护士准备患者转床所需物品,并与新病房护士沟通,确保床位准备到位。
(3)转床当天,由责任护士陪同患者至新病房,并与新病房护士进行交接。
(4)新病房护士接收患者后,立即进行病情评估,并根据患者情况制定护理计划。
3. 患者手术交接(1)手术前,由手术医生、巡回护士根据手术通知单,核对患者信息,确保患者准备充分。
(2)患者入手术室前,由病房护士与手术室巡回护士进行交接,确保患者身份、手术部位、术前准备等无误。
(3)手术结束后,由手术室巡回护士将患者护送至病房,并与病房护士进行交接。
(4)病房护士接收患者后,立即进行病情评估,并根据患者情况制定护理计划。
4. 患者出院交接(1)患者出院前,由责任护士核对患者身份、住院号,确保资料无误。
(2)责任护士与患者或家属沟通,告知出院注意事项,如药物使用、复诊时间等。
(3)责任护士将患者病历、药品、物品等交予患者或家属,并签字确认。
(4)患者出院后,责任护士及时更新病历资料,确保病历完整。
四、交接注意事项1. 各部门在交接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流程,确保患者安全。
2. 交接时,双方护士要进行详细的信息核对,确保患者身份、病情、药品、物品等无误。
医院转科患者交接班制度

3.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提高医护人员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十、持续改进
1.医院应建立交接班工作的持续改进机制,鼓励医护人员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2.对交接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应及时进行分析、整改,并跟踪整改效果。
3.通过持续改进,不断提升转科患者交接班工作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优质的医疗服务。
2.转出科室应指派责任心强、业务熟练的医护人员参与交接班。
3.接收科室应确保有足够的人手参与交接班,以便快速熟悉患者情况并开展后续工作。
十八、交接班质量控制
1.医院应设立质量控制小组,定期对交接班流程进行质量控制。
2.质量控制小组应通过实地查看、查阅记录、听取反馈等方式,评估交接班工作的规范性。
3.对发现的问题,质量控制小组应及时反馈给相关科室,并监督整改措施的落实。
十六、交接班时间安排
1.交接班时间应当合理安排,避免高峰时段对患者治疗和护理的影响。
2.常规交接班时间应设定在非治疗时间,如早晨查房后或下午治疗结束后。
3.特殊情况下,如患者病情突然变化需紧急转科,应立即进行交接班,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十七、交接班人员配置
1.交接班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确保交接班的质量。
十二、患者及家属参与
1.在转科交接过程中,应尊重患者及家属的知情权,及时告知其交接班的相关信息。
2.鼓励患者及家属积极参与交接班,了解患者病情变化和后续治疗方案,提高其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
3.对患者及家属提出的问题和疑虑,医护人员应给予耐心解答,确保沟通的有效性。
十三、跨科室协调
1.跨科室转科时,应由医院指定的协调人员负责组织交接班工作,确保流程顺畅。
病人转科交接制度范本

病人转科交接制度范本一、总则为确保病人转科过程中病情和病历资料的连续性和完整性,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医疗质量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二、转科条件1. 病人因病情需要转科治疗,须经转入科室会诊同意,并在会诊申请单上签署意见。
2. 转出科室应完成医疗文书,按照预定时间转科。
3. 转入科室对需转入病人应优先安排,及时转科。
如急危重病人,转入科应尽快解决床位。
三、转科流程1. 转科前,由经治医师开出转科医嘱,并写好转科记录,通知住院处,按联系的时间派人陪送到转入科,向值班人员交代有关情况。
2. 转入科应及时诊治或抢救转科病人,写好接收等记录,并通知住院处和营养科。
3. 危重病人转科时,转出科医师应向转入科医师当面交代病情。
4. 如病情需两科共管者,应以原所在科室为主,共同负责协商解决,定期按时查房。
四、交接内容1. 病情交接:包括病人的一般情况、主要病情、治疗经过、目前状况等。
2. 医嘱交接:包括正在执行的医嘱、临时医嘱、长期医嘱等。
3. 药物交接:包括病人目前用药情况、药物过敏史、药物不良反应等。
4. 检查和检验交接:包括已进行的检查和检验结果、未完成的检查和检验项目等。
5. 病历资料交接:包括病人的病历、诊断证明、治疗方案等。
五、交接方式1. 病人转科前,由转出科室填写交接记录单,详细记录交接内容,并由转入科室接收。
2. 交接过程中,双方医护人员应严格执行身份识别制度和流程,确保病人安全。
3. 如病情需要,由护士护送病人至转入科室,并与接受科室的主管医师做好床边交接工作。
六、交接时间1. 一般病人转科时,应在预定时间内完成交接。
2. 急危重病人转科时,转入科室应尽快安排床位,并在病人转入后的两小时内补办交接手续。
七、交接后的处理1. 转入科室应按照转入病人接收,及时开出医嘱。
2. 转入科室应及时修订医疗护理计划,并根据病人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3. 转入科室应在病人转入后半小时内,根据《医嘱制度》开出转科医嘱,并按照《病历书写规程》要求写好转入记录。
患者转科交接制度清单模板

患者转科交接制度清单模板一、目的为确保患者在转科过程中诊疗安全,保证医疗质量和病历资料的连续性,规范转科交接程序,提高医疗服务效率,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全院各临床科室之间的患者转科交接工作。
三、交接流程1. 转科申请:当主管医生发现病人患有其他专业的疾病并需专科治疗时,经科主任同意,邀请相关专业的专家会诊,双方共同评估病情,确需转科治疗,方可转科。
2. 知情同意:对需转科治疗的病员,应告知转科理由,履行知情同意手续,做好相应准备,选择适宜时机。
对不适宜转科的患者,应告知转科利弊,可能导致的后果,同样履行知情同意手续。
3. 转科前准备:主管医生开具转科医嘱,完成本科所有处置记录,并书写《转科记录》。
根据患者病情,普通病人由责任护士陪送,危重病人按《危重病人转运规程》处理。
4. 病情交接:转科后,双方科室医护人员要对病人的病情进行交接。
接诊后,医生、护士应立即察看病人,评估病情,修订医疗护理计划。
接诊医生在病人转入后半小时内,根据《医嘱制度》开出转科医嘱,并按照《病历书写规程》要求写好转入记录。
5. 药物交接:病人转科时,转出科室及转入科室负责病人交接的护士,应将病人在转出科室当日尚未使用完的所有医嘱药品的名称、剂量、数量在《患者转科交接记录单》上详细记录。
6. 病历资料交接:转科时,转出科室负责将患者的病历资料(包括诊断、检查结果、治疗经过等)整理完整,交给转入科室。
转入科室负责接收并妥善保管病历资料,确保资料的连续性。
7. 特殊事项交接:如患者有特殊需求、禁忌症、过敏史等,转出科室应在《患者转科交接记录单》上注明,并通知转入科室。
8. 交接确认:转入科室应在患者转科后24小时内,对转科交接内容进行确认,如有疑问,应及时与转出科室沟通。
四、交接要素1. 患者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床号、科别等。
2. 病情评估: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疼痛评分、活动能力等。
3. 诊疗计划:诊断、治疗方案、手术安排、药物治疗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转科交接制度与流程
【急诊科与病房交接登记制度】
1.需要到病房住院治疗的急诊患者, 由急诊医生开具入院证, 患
者家属办理入院手续。
2.急诊护士电话通知病房值班护士, 简单介绍患者病情, 病房护
士准备病床及相关医疗设备。
3.急诊护士整理好患者的病历资料、药品, 送患者到病房。
4.急诊护士与病房护士交接患者, 包括患者姓名、登记号、诊断、
生命体征、病情、治疗情况和用药等。
5.急诊护士详细填写转运患者交接记录单, 并同病房护士双签名。
6.转运患者交接记录单存在病房, 以备核查。
附: 急诊科与病房交接流程
【病房转ICU交接登记制度】
1.危重患者经医护人员评估需转ICU者, 由病房护士联系ICU护士, 准备床位及仪器设备。
2.病房护士准备好患者的病历资料、药品等。
3.病房护士和医生一起将患者转送至ICU。
4.病房护士与ICU护士共同交接患者, 包括患者姓名、登记号、诊断、神志、生命体征、手腕带、病历资料、治疗情况、药物等。
5.病房护士详细填写转运患者交接记录单, 同ICU接诊护士双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