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患者转院、转科交接登记制度
中心医院转科、转院及住院病历交接制度

中心医院转科、转院及住院病历交接制度1. 转科1.1住院患者所患疾病,涉及其他专业范围,应邀请有关专业会诊。
被邀专业会诊并同意转科后,应向上级医师、科主任汇报,同意后方可办理转科手续。
转入科室界限不清的应由相关科室主任协商决定,协商后仍无明确意见的由医务科和分管院长协调,指定收治科室。
转科前应贯彻首诊负责制的原则,不可延误病人的诊治。
1.2转出科室医师应向转入科室联系床位及确定转出时间。
1.3转出科室医师要仔细检查、完善患者在本科住院阶段中的所有诊疗工作,书写转出记录,开具转科医嘱。
护士核对长期、临时医嘱,办理转科手续。
转出科室派人(携带病历)陪送患者到转入科室,向值班人员交待有关情况。
转入科室医师要及时检查处理患者,并于患者转入后24小时内完成转入记录。
1.4转出科室应向患者、家属交待病情,将本科的诊断以及治疗情况概要地说明,并着重说明转科的原因、目的,解除患者的顾虑,使其能安心地转入新的科室,接受治疗。
转入科室医护人员应热情接待转科患者,优先安排病床,医师及时开出医嘱,书写转入记录。
11.5未经会诊或会诊科室不同意转科而将患者强行转科所引起的医疗事故或纠纷,由转出科室负全部责任。
如发现患者需要转科,而原收住科室不请求会诊,直接通知出院,再重新办理入院手续住他科的行为,原科室将受到严肃处理,由此引起的医疗事故或纠纷,由原收住科室负全部责任。
1.6患者的病情确需转科,经会诊后应接收科室不得拒绝和推诿,对拒不执行而发生的医疗事故或纠纷,由应接收科室负全部责任。
2(转院2.1因技术和设备条件所限,对诊治有困难的患者,经科内讨论后(必要时全院讨论),由科主任提出,经治医师出具诊断证明经医务科批准后方可转院,医保患者须经医保办和分管院长批准后方可办理转院手续。
2.2转院前应完善各种病历资料。
住院患者应当办理出院手续。
2.3转院必须严格掌握指征,转院途中有可能加重病情导致生命危险或死亡者,应暂留院处置,待病情稳定或危险消除后再行转院。
医院转科、转院、转诊制度、管理规定及流程

医院转科、转院、转诊制度、管理规定及流程(一)转科制度1.凡病人在诊疗过程中,发生合并症或非本科病种,经会诊认为需要转科治疗者,征得转入科同意后,方可办理转科手续。
如属边缘性疾病,亦可进行共管治疗。
2.确定转科后,由经管医生开具转科医嘱,值班护士通知住院部及转入科的值班人员,然后按约定的时间,由转出科派人陪送病人到转入科,填写转科病人交接记录单。
转科前经管医生应事先向向患者告知理由,取得患者理解同意。
3.转科时,转出科应负责书写转出记录,连同病历送交转入科,危重病员必须做好口头交班。
转入科接受病人后,应及时详细检查病人,书写转入记录,拟订诊疗措施,及时治疗。
4.转出科原有医嘱,在转出时一律停止。
转入科重新确定治疗方案,另开医嘱,做好一切转入的处理。
5.转科患者的终末消毒同出院患者。
(二)转院制度1.遇有疑难或危重病人,由于本院设备及技术水平所限,诊疗困难,需要转其他医院诊疗者,由科内讨论或由科主任提出,报请院长批准,征得同意后方可转院。
并向患者说明情况,并填写病情知情同意书,做好解释取得同意。
2.危重病员转院须慎重,一般要待病情相对稳定后方可转出,或采取必要的措施,随车护送抢救,保证途中安全,严防发生意外。
或联系县120来院接受病人。
3.病人转院时,应书写病历摘要,介绍病史、病情及有关检查资料,以供转入医院诊治参考。
4.因各种原因主动要求转院的患者,应由患者本人或家属签写“要求自动出院”等字样并签名及按手印。
转院手续由其本人、家属自行联系解决,按自动出院处理。
5.医保患者的转院或转外地诊治问题按医保相关规定办理相关手续。
6.转院患者的终末消毒同出院患者。
(三)转诊制度1、根据卫生部实行双向转诊服务(即我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立双向转诊制度,并签订协议),让一般常见病、多发病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治疗,而在大医院确诊后的慢性病治疗和手术后的康复可转至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真正实现小病不出社区,大病及时转诊,形成优势互补。
转院、转科制度范本

转院、转科制度范本一、转院制度1. 申请条件医院的在职员工,在完成一定的工作年限后可以申请转院。
具体的条件包括但不限于:已经在原科室工作满两年以上;达到评定的职称要求;没有违纪违法记录;能够提供满意的辞职理由等。
2. 申请程序(1)员工向当前科室负责人提出转院申请,并提供申请表格、个人简历和工作推荐信等材料。
(2)科室负责人评估员工的申请,并根据情况组织面试或面谈,了解员工转院的真实意愿和动机。
(3)科室负责人综合评估结果,并将申请表格和材料提交给人事部门进行审批。
(4)人事部门根据员工的申请情况和科室负责人的评估结果,决定是否批准员工转院,并向员工发出相关的通知。
3. 转院安排(1)科室负责人在批准员工转院后,与目标科室合作,安排相关的工作交接。
(2)人事部门为员工办理转岗手续,包括但不限于合同变更、档案转递、薪资调整等。
(3)原科室和目标科室的负责人共同参与员工的转院培训和适应工作环境。
4. 转院后的监督与评估(1)转院后,科室负责人和目标科室负责人定期对员工的转岗情况进行跟踪和评估。
(2)定期对转院员工进行离职调查,了解员工转院后的工作满意度和对转院制度的评价意见。
(3)根据员工的转院情况和员工调查结果,及时调整转院制度的政策和操作细则。
二、转科制度1. 申请条件医院的在职员工,在完成一定的工作年限后可以申请转科。
具体的条件包括但不限于:已经在原科室工作满一年以上;达到评定的专业技术要求;没有违纪违法记录;能够提供满意的调岗理由等。
2. 申请程序(1)员工向当前科室负责人提出转科申请,并提供申请表格、个人简历和工作推荐信等材料。
(2)科室负责人评估员工的申请,并根据情况组织面试或面谈,了解员工转科的真实意愿和动机。
(3)科室负责人综合评估结果,并将申请表格和材料提交给人事部门进行审批。
(4)人事部门根据员工的申请情况和科室负责人的评估结果,决定是否批准员工转科,并向员工发出相关的通知。
3. 转科安排(1)科室负责人在批准员工转科后,与目标科室合作,安排相关的岗位培训和工作交接。
转科交接登记制度

转科交接登记制度为确保患者医疗安全,关键科室(急诊、临床科室、手术室等)之间的患者转科,必须有医师、护士陪送,同时必须有完善的病情与资料交接及登记,转出科医护人员必须向转入科负责床位医师或值班医师交待病员情况及有关事项,保障患者得到连贯抢救。
关键科室(急诊、病房、手术室)之间转科,必须使用“腕带”作为识别标示,做好交接程序与记录。
一、凡住院病人因病情需要转科者,经转入科会诊同意,并在会诊申请单上签署意见,转出科持会诊单联系好床位,方可转科。
二、转入科对需转入病人应优先安排,及时转科。
如急危重病人,转入科应尽快解决床位;如转科过程中有导致生命危险的可能,则应待病情稳定后,由转出科医师陪送至转入科。
三、转科前由经治医师开出转科医嘱,写好转出记录,由护士填写转科交接记录单,通知住院处,按联系的时间派人陪送到转入科,向值班人员交代有关情况。
四、转入科应及时诊治或抢救转科病人,及时书写转入记录。
在转科交接记录单上签字并交于转出科室保存一年。
五、危重病人转科时,转出科医师应向转入科医师当面交代病情。
六、如病情需两科共管者,应以原所在科室为主,共同负责协商解决,定期按时查房。
七、患者身份识别措施:(一)手术患者在转运交接过程中,必须有患者身份识别的如下具体措施:1、手术前急诊/病房护士确认患者身份,戴“腕带”。
2、患者进入手术室前,手术室护士与急诊/病房护士依据手术通知单、患者病历和“腕带”标识查对患者床号、姓名、性别、住院号、科别、诊断、手术名称、手术部位(左、右)、血型等后,交接并填写手术患者交接记录单,无误后方可进入手术室。
3、进入手术间之后:手术医生、麻醉师与手术室巡回护士进行“三方核对”。
昏迷及神志不清患者,应通过“腕带”进行查对。
4、手术室与病房转接患者:手术后,手术室护士、麻醉师护送患者回病房,仍应对照腕带、病历与病区做好病情、药品及物品的交接,填写手术患者交接记录单,无误后方可离开。
(二)急诊、病房之间转科患者识别,必须有患者身份识别的如下具体措施:患者由急诊科转入病房,由医务人员护送,确保搬运安全;到达病房后出示患者的急诊病历、入院证等,交接内容包括患者一般资料、病情、置管情况、特殊情况等,填写患者转科交接记录单,并由急诊科人员、接诊医师、病房值班护士共同确认患者身份并双签名于“院内病人交接单”中。
患者入院出院转科转院制度及服务流程

转送患者要确保安全,转运前要认真检查患者,如估计途中可能加 重病情或死亡者,应留院处置,待病情稳定或危险过后,再行转院, 危重患者转院时须与患者家属及单位联系解决有关护送问题,原则 上应派医护人员护送。患者转院时,应将病历摘要随患者转去,不 得将原始病历带走。
患者入院出院转科转院制度及服 务流程
留观
留观
留观
入院制度
1.患者住院由本院门急诊医师根据病情决定,凭医师开具住院证,门、急诊病历, 医保卡,预交住院费入住,如病情需要应安排医护人员护送。
2.患者住院时应登记其联系人的姓名、地址和电话号码,进行必要的卫生处理。传 染患者住院必须严格进行卫生处理。
患者到病房流程(护理)
1、病房护士主动热情接待患者,根据病情安排床位。
2、建立并填写住院病历,通知医生,测量生命体征、体重等。
3、带患者或家属熟悉病区环境,并做好入院宣教,如:详细介绍 入院须知,包括病室环境、作息时间、饮食原则、探视陪护制度、 医生查房时间、呼叫器的使用、物品保管、防火防盗、住院期间不 能外出、病室内不准吸烟等;介绍主管医生、责任护士、科主任、 护士长等。
转科流程
患者转科流程(转出)
1、病房主管医生根据患者病情变化确定转出患者,主班护士见到 转出医嘱后,通知责任护士。
2、责任护士电话与接收科室联系安排新床位。
3、责任护士协助医生通知患者及家属并协助整理物品。
4、责任护士将转出患者所有病历按转出要求书写、登记、整理。
患者转科流程(转出)
5、医嘱护士停止本科一切治疗级护理项目,认真结算本科收费项 目无误后点出电子病历到接受科室。
5.急诊患者住院由急诊科护士,与相关的科室联系床位, 病区应优先给予安排,住院手续随到随办;危重患者须 住院治疗时,立即开通绿色通道,由急诊科电话通知相 关病区或手术室后,直接进入病区(手术室)抢救或治疗 后,再补办有关手续。在患者医疗费用暂时无法落实的 情况下,先抢救后收费,以免延误抢救时机。
转科及转院制度(五篇)

转科及转院制度一、转床(一)入院后如无特殊原因一般不转床,但在下列情况下患者可转床:1、住院患者多,男女病床不均衡。
2、有特殊需要,如感染控制问题。
(二)治疗小组医师告知患者或其家属转床,并开医嘱。
(三)责任护士:1、通知患者或其家属转床,并协助整理个人物品。
2、更改患者电脑信息,并经双人核对,确保信息正确。
二、转科(一)入院后如无特殊原因一般不转科,但在下列情况下患者可转科:1、同专业科室,原则上不允许转科,遇特殊情况需转科的要报医教科审核,业务院长同意,方可转科。
2、重症医学科与普通病房之间。
3、入院后诊断改变,如以内科病入院,需外科治疗;其它科室转感染科治疗等等。
(二)转科程序:1、治疗小组医师请转入科室会诊;2、转入科室医师评估患者后,认为患者有转入治疗指征且转入科室有床位时,治疗小组医师开出转科医嘱;(三)责任护士:1、联系转入科室,确定转入时间,告知需要做的准备工作;2、结清患者在本病区的所有费用;3、完成各种护理记录;4、协助患者整理随身物品;5、转运前评估患者,选择合适的转运工具,携带患者所有医疗护理记录,与工人一起护送患者至转入科室。
如病情需要,医师与护士一起护送患者,确保转运途中患者的安全。
6、转入科室责任护士立即通知医生,与护送患者的护士进行病情、物品交接后立即评估患者,并记录评估结果。
7、患者病情及物品交接:内容包括:(1)患者身份核对、诊断、病情、治疗、护理措施、注意事项;(2)目前用药、输液及滴速、穿刺周围有无渗漏、红肿;(3)查看全身皮肤,有无发红、皮疹、破损、褥疮、烫伤等;(4)检查各种导管是否通畅及有无脱出,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和量;(5)检查敷料包扎、渗出情况;(6)专科需特殊观察的内容及费用情况。
(四)转出科室在患者转出前完成所有的医疗记录包括转出记录并签名,如没有及时完成,转入科室有权拒绝病人转入。
如由于转出科室没有及时完成记录或没有及时审核修改而导致的各种后果,由转出科室承担。
转科转床及转院制度模版

转科转床及转院制度模版一、背景介绍转科转床及转院制度是医疗机构内部管理的重要环节,它旨在为患者提供更合适的医疗资源,提高医疗服务效果,保障患者的权益。
本文将对转科转床及转院制度进行详细介绍,以便医疗机构能够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二、转科制度1. 定义转科是指将患者从一个科室转到另一个科室进行进一步检查、治疗或观察的行为。
2. 条件转科应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患者病情需要进一步明确诊断;- 患者病情需要更专业化的治疗;- 患者需要更好的护理环境;- 患者所在科室的病床资源紧张。
3. 流程转科的流程包括:- 医生评估:主治医生根据患者病情,判断是否需要转科,并填写转科申请单;- 科室协调:主治医生将转科申请单交给患者所在科室的负责人进行协调;- 目标科室评估:目标科室根据转科申请单以及自身病床资源情况,决定是否接受转科;- 通知患者:目标科室同意接受转科后,通知患者及其家属,并安排具体的转科时间。
4. 注意事项- 转科时应及时将患者的病史、检查结果、诊断意见等相关资料转交给目标科室;- 转科后,患者所在科室应对患者进行交接,并将相关资料完整地交给目标科室。
三、转床制度1. 定义转床是指将患者从一张病床转移到另一张病床的行为。
2. 条件转床应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患者原有床位不能满足其疾病特点或医学需求;- 患者需要更好的医疗设施或护理条件;- 患者需要与家属就近接触。
3. 流程转床的流程包括:- 医生评估:主治医生根据患者病情,判断是否需要转床,并填写转床申请单;- 护士协调:主治医生将转床申请单交给患者所在科室的护士长进行协调;- 病床安排:护士长根据病床资源情况,安排合适的病床,并将转床申请单交给床位管理人员;- 通知患者:床位管理人员通知患者及其家属,并安排具体的转床时间。
4. 注意事项- 转床时应注意防止感染和损伤,确保患者的安全;- 转床后,原有病床应及时清理和消毒,为新病人做好准备。
患者转院转科交接登记制度

一、接到患者转院、转科医嘱后,及时与科室沟通。
二、患者转院转科前,由责任护士协助管床医师向患者或亲属告知相关注意事项,如目前的病情,途中可能遇到情况等.
三、转科时病历应由医护人员携带随同转科交接:转院时由医生准备相关病程摘要及其它必要资料备妥随同转院,保障医疗信息资料连续性。
四、评估患者病情,确定转科/转院具体时间,检查携带危重患者转运急教箱,转院、转科途中可能遇到情况的处理有预案和具体准备措施。
五、转科时填写好交接内容,交接时经现场核对后签字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