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转科交接登记规章制度

合集下载

重危患者转科交接制度

重危患者转科交接制度

重危患者转科交接制度
1.转运下列患者时要按本规定(重危患者的转运)进行转运
(1)生命体征不稳定。

(2)意识改变。

(3)抽搐。

(4)气管内插管。

(5)使用镇静药后有意识抑制等改变。

(6)带有有创压力监测管。

(7)静脉使用调节血压、心律及呼吸方面药物。

2.医生应评估患者病情,以判断患者
(1)是否可以转运;在下列情况发生时,禁止转运:
a心跳、呼吸停止;
b有紧急气管插管指征,但未插管;
c血液动力学极其不稳定,但未使用药物。

(2)是否必须转运,是否需要该转运程序,如需要,则将医嘱书写在病历上。

3.转运患者前按需要做好以下准备:
(1)氧气枕或医用供氧器。

(2)开通留置的静脉通路;对于大出血患者,应保持两路以上的静脉通路。

(3)心律和血压监测仪器。

(4)指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

(5)使用血管活性药物者,应用带蓄电池的注射泵,以保证连续给药。

(6)型号合适的简易人工呼吸器。

4.转运方在转运患者时,应通知接收部门,以确保接收部门获知病情,做好准备工作。

5.负责转运的护士,要求有护士资质;和医生一起做好转运。

6.转运过程及患者做检查时,医护人员应留在患者身边,根据需要观察和记录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并完成所有的治疗和护理工作。

7.做好危重病人的交接和记录,填写危重病人转科交接登记表,由转出科室保存。

转科交接登记制度、交接程序和身份识别措施

转科交接登记制度、交接程序和身份识别措施

转科交接登记制度、交接程序和身份识别措施
一、转科交接登记制度
1. 建立转科交接登记制度,设立相应的文件和表格用于记录转科交接情况。

2. 转科交接登记制度应明确涉及的部门、人员、交接时间和内容等关键信息,确保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3. 制定转科交接登记制度必须考虑现实情况和实际需要,尽可能简单、便捷、易操作。

4. 常规定期检查转科交接登记制度的执行情况。

二、交接程序
1. 提前准备:在转科交接前,双方必须提前沟通交接的时间、内容、方式、期限等,确保双方的知晓和理解。

同时,准备好交接的相关文件和资料。

2. 实施交接:交接时,确保接收方人员在场,亲自参与并签字确认交接文件和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3. 接收确认:接收方应当进行确认,核实交接的文件和资料是否齐全、规范、正确。

4. 整理备案:接收方应当及时整理收到的文件和资料,妥善备案,并将相关部门和人员告知。

5. 后续跟踪:交接完成后,要对交接情况进行后续跟踪,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身份识别措施
1. 制定身份识别制度,规定身份识别的方式、条件、步骤。

2. 身份识别过程中,要求交接人员必须出示有效证件,包括身份证、工作证、工作卡等,并进行核对和记录。

3. 在需要的情况下,可以使用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如指纹、人脸等技术,提高身份识别的准确性。

4. 每次交接前要对交接人员进行身份识别,确保交接人员的身份真实可靠。

5. 严禁交接人员出示伪造证件进行交接,一经发现严肃处理。

1 / 1。

患者转科交接制度与程序

患者转科交接制度与程序

患者转科交接制度与程序患者转科交接时严格执行身份识别制度和流程。

尤其急诊、病房、手术室、ICU、产房、新生儿室之间的转接.一、患者转入程序转入病房接到通知后,由主班护士通知责任护士和主管医师,责任护士根据患者情况准备床位及仪器设备.责任护士接患者到床旁,并协助患者安排好体位.患者转入及转出护士认真查看腕带,核对患者姓名、诊断、住院号、转出科室等有关信息。

主班护士交接病历,检查病历是否完整。

责任护士或治疗班护士了解患者当日治疗及用药情况.观察病情、生命体征、输液、引流等清况,检查患者皮肤情况并详细记录。

特殊问题做好交接,认真填写《患者转运交接记录单》。

二、患者转出程序主班护士遵医嘱确认转科患者,通知责任护士联系转往科室事宜。

责任护士将转出患者病历按要求整理,并书写护理记录单.转出前,责任护士评估患者一般情况、生命体征。

危重患者转运时,应根据病情,备好氧气袋、简易呼吸器、心电监护仪及抢救用药,由医生、护士共同护送患者转出。

患者转运途中突然发生意外,以就地抢救为原则,进行心肺复苏.护士应认真查看腕带,核对患者姓名、住院号、交接患者液体、引流、皮肤、用药等情况并将病历及用药、CT片等与转入病房护士交接无误后,认真填写《患者转运交接记录单》。

三、手术患者术前术后交接程序(一)术前接患者:手术室护士工作人员必须和病房的护士查对交接后才可以接走患者,交接事宜如下:1. 核对患者的姓名、床号、性别、年龄、住院号等信息,手腕带标示是否准确清楚,过敏史、血型等。

2. 术前准备是否完善(皮肤准备,是否插好胃、尿管,术中带药,有无手术标识等)。

3. 患者假牙、身上的首饰是否取下。

4。

手术室工作人员与病房护士一起核对带手术室的物品,核对无误之后签名接走病人。

(二)术后接病人:1. 病房或重症医学科(ICU)、麻醉恢复室准备:责任护士准备床单位,相关用物(如心电监护仪,氧气,负压吸引、两个输液架,必要时根据手术或者病人情况备用物,如年老体弱大手术后需卧床时间较长等患者备防压疮充气垫,甲状腺手术的床头备气切包、无菌手套等)2。

患者交接制度范本

患者交接制度范本

患者交接制度范本一、目的为确保患者在转科、转床、手术、出院等环节中的安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明确各部门职责,规范交接程序,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全院各科室在进行患者交接时的操作规范。

三、交接流程1. 患者转科交接(1)转科前,由主管医生评估患者病情,确定转科原因,并开具转科医嘱。

(2)责任护士根据医嘱,准备患者转科所需物品,并与转入科室提前沟通,确保床位充足。

(3)转科当天,由责任护士或专职人员携带患者病历、药品、物品等,陪同患者至转入科室,并与转入科室护士进行交接。

(4)转入科室护士接收患者后,立即进行病情评估,并根据患者情况制定护理计划。

2. 患者转床交接(1)由责任护士评估患者病情,确定转床原因,并开具转床医嘱。

(2)根据医嘱,责任护士准备患者转床所需物品,并与新病房护士沟通,确保床位准备到位。

(3)转床当天,由责任护士陪同患者至新病房,并与新病房护士进行交接。

(4)新病房护士接收患者后,立即进行病情评估,并根据患者情况制定护理计划。

3. 患者手术交接(1)手术前,由手术医生、巡回护士根据手术通知单,核对患者信息,确保患者准备充分。

(2)患者入手术室前,由病房护士与手术室巡回护士进行交接,确保患者身份、手术部位、术前准备等无误。

(3)手术结束后,由手术室巡回护士将患者护送至病房,并与病房护士进行交接。

(4)病房护士接收患者后,立即进行病情评估,并根据患者情况制定护理计划。

4. 患者出院交接(1)患者出院前,由责任护士核对患者身份、住院号,确保资料无误。

(2)责任护士与患者或家属沟通,告知出院注意事项,如药物使用、复诊时间等。

(3)责任护士将患者病历、药品、物品等交予患者或家属,并签字确认。

(4)患者出院后,责任护士及时更新病历资料,确保病历完整。

四、交接注意事项1. 各部门在交接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流程,确保患者安全。

2. 交接时,双方护士要进行详细的信息核对,确保患者身份、病情、药品、物品等无误。

医院转科患者交接班制度

医院转科患者交接班制度
2.应急预案包括但不限于患者病情突变、设备故障、人员不足等情况的处理流程。
3.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提高医护人员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十、持续改进
1.医院应建立交接班工作的持续改进机制,鼓励医护人员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2.对交接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应及时进行分析、整改,并跟踪整改效果。
3.通过持续改进,不断提升转科患者交接班工作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优质的医疗服务。
2.转出科室应指派责任心强、业务熟练的医护人员参与交接班。
3.接收科室应确保有足够的人手参与交接班,以便快速熟悉患者情况并开展后续工作。
十八、交接班质量控制
1.医院应设立质量控制小组,定期对交接班流程进行质量控制。
2.质量控制小组应通过实地查看、查阅记录、听取反馈等方式,评估交接班工作的规范性。
3.对发现的问题,质量控制小组应及时反馈给相关科室,并监督整改措施的落实。
十六、交接班时间安排
1.交接班时间应当合理安排,避免高峰时段对患者治疗和护理的影响。
2.常规交接班时间应设定在非治疗时间,如早晨查房后或下午治疗结束后。
3.特殊情况下,如患者病情突然变化需紧急转科,应立即进行交接班,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十七、交接班人员配置
1.交接班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确保交接班的质量。
十二、患者及家属参与
1.在转科交接过程中,应尊重患者及家属的知情权,及时告知其交接班的相关信息。
2.鼓励患者及家属积极参与交接班,了解患者病情变化和后续治疗方案,提高其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
3.对患者及家属提出的问题和疑虑,医护人员应给予耐心解答,确保沟通的有效性。
十三、跨科室协调
1.跨科室转科时,应由医院指定的协调人员负责组织交接班工作,确保流程顺畅。

患者转科交接制度

患者转科交接制度

万州区第五人民医院患者身份识别质量检查记录
患者转科交接制度
一.患者转入
1.转入病房接到转入通知后,由主班护士通知责任护士,根据患者情况准备床单位及仪器设备。

2.责任护士接患者到床边,并协助患者安排好体位。

3.通知病房主管医生。

4.患者转入后认真核对患者姓名、病案号、诊断、转出科室。

5.主班护士交接病历,检查病历是否完整。

6.责任护士或治疗护士了解患者当日治疗及用药情况。

7.转出、转入科室护士共同查看患者病情、生命体征、输液、引流、皮肤等情况,并详细记录在《患
者转科交接记录单》上,并签字。

8.对从手术室返回病房的患者,责任护士迎接患者,认真核对患者姓名、床号、病案号并了解手术名
称、麻醉方式及术中情况,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观察患者意识状态、伤口、引流、输液、皮肤等情况,连接和固定引流管,填写《患者转科交接记录单》,并签字。

二.患者转出
1.主班护士遵医嘱确认转科患者,联系转往科室事宜。

2.责任护士将转出患者病历按要求整理,并书写转出记录。

3.转出前,责任护士评估患者一般情况、生命体征,根据患者的病情需要,准备需携带的应急设备,
如氧气袋、简易呼吸器、心电监护仪等,必要时应安排当班医生一同参与转运。

4.在转运过程中需注意患者保暖,并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不得擅自离开患者。

保证患者安
全地到达转入科室,并与转入科室的护士对患者姓名、输液、引流、皮肤、用药、管路、病历等情况进行交接,双方确认无误后办填写《患者转科交接记录单》,并签字,办理交接签字手续。

2017年10月制订
页脚内容1。

患者转科交接制度与程序

患者转科交接制度与程序

患者转科交接制度与程序患者转科交接制度与程序患者转科交接时严格执行身份识别制度和流程。

尤其急诊、病房、手术室、ICU、产房、新生儿室之间的转接。

一、患者转入程序转入病房接到通知后,由主班护士通知责任护士和主管医师,责任护士根据患者情况准备床位及仪器设备。

责任护士接患者到床旁,并协助患者安排好体位。

患者转入及转出护士认真查看腕带,核对患者姓名、诊断、住院号、转出科室等有关信息。

主班护士交接病历,检查病历是否完整。

责任护士或治疗班护士了解患者当日治疗及用药情况。

观察病情、生命体征、输液、引流等清况,检查患者皮肤情况并详细记录。

特殊问题做好交接,认真填写《患者转运交接记录单》。

二、患者转出程序主班护士遵医嘱确认转科患者,通知责任护士联系转往科室事宜。

责任护士将转出患者病历按要求整理,并书写护理记录单。

转出前,责任护士评估患者一般情况、生命体征。

危重患者转运时,应根据病情,备好氧气袋、简易呼吸器、心电监护仪及抢救用药,由医生、护士共同护送患者转出。

患者转运途中突然发生意外,以就地抢救为原则,进行心肺复苏。

护士应认真查看腕带,核对患者姓名、住院号、交接患者液体、引流、皮肤、用药等情况并将病历及用药、CT片等与转入病房护士交接无误后,认真填写《患者转运交接记录单》。

三、手术患者术前术后交接程序(一)术前接患者:手术室护士工作人员必须和病房的护士查对交接后才可以接走患者,交接事宜如下:1. 核对患者的姓名、床号、性别、年龄、住院号等信息,手腕带标示是否准确清楚,过敏史、血型等。

2. 术前准备是否完善(皮肤准备,是否插好胃、尿管,术中带药,有无手术标识等)。

3. 患者假牙、身上的首饰是否取下。

4. 手术室工作人员与病房护士一起核对带手术室的物品,核对无误之后签名接走病人。

(二)术后接病人:1. 病房或重症医学科(ICU)、麻醉恢复室准备:责任护士准备床单位,相关用物(如心电监护仪,氧气,负压吸引、两个输液架,必要时根据手术或者病人情况备用物,如年老体弱大手术后需卧床时间较长等患者备防压疮充气垫,甲状腺手术的床头备气切包、无菌手套等)2. 患者交接:由麻醉师和手术室或麻醉恢复室护士将病人送回病房,与责任护士共同查看患者腕带及病历,核对患者如姓名、住院号等信息。

转科转院制度范本(5篇)

转科转院制度范本(5篇)

转科转院制度范本(一)、转科制度:1、凡诊断明确不属本科范围的病人,经会诊后,如同意转科,应在转入病区安排好床位后,方可转科。

2、决定转科后,转出科室经管医师应先通知病人和家属。

3、转出科室经管医师要写好“转科记录”,病区护士要停止一切治疗,结清帐目并与住院处、营养室以及转人病房联系妥当后,由工作人员携带全份病历及有关资料护送病人到转入科病房。

必要时应由住院医师或护士护送,并当面将病人特殊情况进行交班。

4、转人科室住院医师应在病人转入后详细询问病史、检查病人,作出诊断和治疗计划,并及时写好“转入记录”。

5、如转科室病人患有两种以上不同疾病或在原有疾病尚未痊愈,而必须转入他科治疗时,转出科应在病史中对原有疾病的治疗意见交待清楚。

必要时应进行随访。

6、传染病科病员需转他科时,应在病员传染期过后,方可转出。

其他科发现病员有传染病需隔离诊治时,应经传染病科医师会诊确诊后转传染病科,未明确前可由双方医师协商,病人先采取床边隔离,及相应消毒措施。

(二)、转院制度:1、凡本院缺乏某种专业设置或医疗器械设备不能继续治疗的病人,必须经科主任同意方可转院。

2、决定转院后,转出科室住院医师或主治医师应先与病人和家属或单位讲明转院原因3、转出科室住院医师要在病史中写好“转院记录”,及“转院小结”,以便小结随同病人带往转入医院。

4、转院病人应先办妥出院手续,然后才能转出。

5、危重病人转院前应先进行急救处理和做好药物及抢救器材准备,派专人护送。

途中可能发生生命危险者,不应转院。

6、转院应严格掌握指征。

参加医保或农村合作医疗的人员转院由医务科盖章备案,其它由各病区和一部式盖章备案。

7、转院证明由专科医师、主治医师以上医师开具有效。

任何职称医师不得将非本科病人转出院。

8、严禁将普通病人介绍到本市其它医院就诊住院。

严禁将普通病员转外地治疗、住院。

第五篇:转科转院制度转科、转院制度一、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办理转科手续。

1、本科治疗不能满足,需要到专科科室进行治疗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患者转科交接登记制度
1、对需要转科治疗的患者,医生须评估患者病情;根据转科医嘱,护士电话通知转入科室。

并将风险及注意事项告知患者。

2、转科患者由护士和(或)医生护送,携带患者病历、未用液体至转入病房,做好床头交接班。

3、保证转运工具功能良好,确保患者在转运过程中安全,酌情备带相应急救物品及药品。

4、转入科室在接到患者转科通知后,护士立即备好备用床及必需物品。

5、患者入科时,护士应主动迎接并妥善安置患者。

6、转入科室设立患者转科交接登记本,认真评估患者,转出、转入双方必须做到六交清:即患者治疗交清,患者病历资料交清,患者生命体征交清,患者各种导管交清,患者使用各种仪器交清,患者皮肤情况交清。

交清后交接双方护士签字。

患者转科流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