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嘉兴市高三生物 微专题 动作电位传导示意图的理解复习公开课课件

合集下载

生理学静动作电位ppt课件

生理学静动作电位ppt课件
或无”现象。
•②电紧张方式扩 布。
•③没有不应期, 具有总和效应: 时间性和空间性 总和。。
可编辑课件PPT
45
可编辑课件PPT
46
可编辑课件PPT
47
基本概念
1、刺激 2、阈值/阈强度 3、兴奋 4.可兴奋组织 5、全或无现象 6、不应期 7、兴奋性 8、绝对不应期 9、静息电位 10、极化 11、去极化 12、超射 13、超极化 14、局部电位 15.阈电位 16.动作电位
可编辑课件PPT
3
表现在细胞水平上的生物电现象主 要有三种形式:
静息电位(resting potential, RP) 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 AP) 局部电位
可编辑课件PPT
4
一、
可编辑课件PPT
5
可编辑课件PPT
6
可编辑课件PPT
7
可编辑课件PPT
8
可编辑课件PPT
可编辑课件PPT
48
• 与基本问题
• 1、什么是兴奋?其本质和特点有那些?产生兴奋的条件是
什么?
• 2.什么是兴奋性?神经细胞兴奋性的周期性是如何变化? • 3.什么是静息电位、动作电位?其形成原理是什么? • 4.细胞外液的钠离子、钾离子变化对细胞静息电位和动作
电位的影响是怎样的?
• 5.何谓局部电位?有何特点? • 6.试比较局部电位与动作电位的区别。
第三节 细胞的电活动
人体及生物体活细胞在安静和活动时都 存在电活动,这种电活动称为生物电现 象(bioelectricity)。
可编辑课件PPT
1
本节内容
一、静息电位 二、动作电位 三、电紧张电位和局部电位
可编辑课件PPT

生理动作电位.PPT

生理动作电位.PPT
29
组织兴奋后兴奋性的变化:
1. 绝 对 不 应 期 (absolute refractory period,ARP) 细胞 膜上的Na+通道处于失活状态 ,兴奋性降低到零。 2.相对不应期(relative refractory period),RRP)Na+通道开始逐 渐复活:但处于静息状态的 Na+ 通 道 数 目 及 其 开 放 能 力 尚未恢复到正常水平,兴奋 性低于正常。
膜内负电位增大——超极化
4
去极化: 细胞受刺激时,膜内电
位 短 时 内 由 -90mV 上 升 到 + 30mV,构成动作电位曲线的
+30mv 上升支。其中,超过零电位
至去极相顶端的电位数值称
0mv 为超射值。
-90mv
5
动作电位的形成机制
去极化
细胞受到有效刺激→Na+通道开 放→Na+顺电-化学梯度内流→膜外 电位↓、膜内电位↑(去极化) → 阈电 位→内负外正变成内正外负→电位差 成 为 Na+ 内 流 阻 力 →对 抗 Na+ 内 流 →Na+内流的动力 (浓度差)与阻力 (电位差)相等→Na+的平衡电位。
1 在正常海水中 2 在低Na+海水中 3 正常海水冲洗后
14
证实动作电位产生机制的依据
➢采用Na+通道特异性阻断剂河豚毒等后,动作电 位不再产生。 ➢用可膜片钳观察到动作电位与Na+通道开放高度 相关。
15
利用电压钳技术记录的枪乌 贼大神经轴突的膜电流及其
离子成分的分析
A:钳制电压 B:记录的内向电流和外向电流 C:河豚毒(TTX)阻断了Na+内向电 流 D:四乙铵(TEA)阻断了K+外向电流 (引自Kuffler等,1984)

生理学 动作电位 肌肉收缩原理PPT课件

生理学 动作电位 肌肉收缩原理PPT课件
4
二、细胞膜物质转运功能
完整版课件
细胞外
细胞内
5
完整版课件
转运方式:
1、单纯扩散: 2、易化扩散:
载体方式: 通道方式: 3、主动转运: 4、团块物质: 出胞: 入胞:
6
完整版课件
(一)、单纯扩散
概念:是一种简单的物理扩散,没有生物学的转运机 制参与。脂溶性物质顺浓度差通过细胞膜的过程。
举例:O2、CO2 、NH3
③钠泵活动能使钠钾离子逆浓度差和电位差进行转运,因 而建立起一种势能贮备。这种势能是细胞内外Na+和K+ 等顺着浓度差和电位差移动的能量来源。
17
主动转运与被动转运的区别
完整版课件
主动转运
被动转运
需由细胞提供能量 逆电-化学势差
使膜两侧浓度差更大
不需外部能量
顺电-化学势差 使膜两侧浓度差更小
18
完整版课件
完整版课件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细胞的基本结构: 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 细胞的信号转导功能: 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骨骼肌细胞收缩功能:
1
完整版课件
本章要求
掌握
1.单纯扩散、易化扩散的概念、形式和特点; 2.原发性主动转运的概念和转运机制; 3.静息电位、动作电位的概念及产生机制; 4.动作电位、局部反应的特点; 5.兴奋在同一细胞上传导的形式及特点; 6.兴奋-收缩耦联的概念及其耦联物质。
(四)入 胞 和 出 胞
19
完整版课件
第二节 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功能
跨膜信号转导方式分为三类: ① 离子通道介导的信号转导。 ② G蛋白耦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③ 酶耦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每类都通过各自不同的细胞信号分子完成信号转导。

高考生物总复习第二部分选择题必考五大专题专题五生命活动的调节第12讲动作电位的产生与传导图课件

高考生物总复习第二部分选择题必考五大专题专题五生命活动的调节第12讲动作电位的产生与传导图课件

组织水肿是因组织间隙积聚异性免疫考查生命观念 3.(2018·浙江11月选考)下列关于特异性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一个记忆B细胞膜上能与抗原特异性结合的受体只有一种 B.T细胞特异性识别巨噬细胞膜上的MHC分子后会被激活 C.白细胞介素-2能促进细胞毒性T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D.抗体两臂上的结合位点可与病毒特异性结合
2.(2017·浙江11月选考)人体皮肤破损会引起局部炎症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受损部位毛细血管收缩,皮肤变红 B.组织液离子浓度降低,引起局部肿胀 C.某些细胞释放一种多肽类物质刺激神经系统,产生痛觉 D.巨噬细胞分化成大量的单核细胞,吞噬病原体的能力增强 解析 受损部位毛细血管舒张,皮肤变红;组织液离子浓度升高,引起局部肿胀; 单核细胞分化形成大量的巨噬细胞,吞噬病原体的能力增强。 答案 C
(1)细胞免疫
①细胞毒性T细胞和辅助性T细胞只能识别呈递在抗原-MHC复合体上的抗原。 ②细胞毒性T细胞增殖分化的两个条件:呈递在抗原-MHC复合体的抗原刺激和被 相同抗原-MHC复合体活化了的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蛋白质的刺激。 ③细胞免疫直接对抗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癌细胞和异体移植细胞。
(2)体液免疫
4.下图是特异性免疫中抗原刺激相应细胞的图示,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成熟的T淋巴细胞和成熟的B淋巴细胞表面只有对应于一种抗原的受体 B.成熟的T淋巴细胞和成熟的B淋巴细胞都能被相应的抗原刺激 C.细胞毒性T细胞只能识别呈递在抗原-MHC复合体上的抗原 D.成熟的B淋巴细胞表面的每个受体能结合两个抗原分子 解析 成熟的T淋巴细胞只能识别呈递在抗原-MHC复合体上的抗原,成熟的B淋巴 细胞能识别相应的抗原。 答案 B
①成熟B淋巴细胞和效应B淋巴细胞均能够合成抗体,前者合成的抗体位于B淋巴细胞 表面,后者合成的抗体分泌到血液和体液中。

高考生物总复习重点题型4动作电位的产生与传导图省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赛课微课获奖PPT课件

高考生物总复习重点题型4动作电位的产生与传导图省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赛课微课获奖PPT课件
第12页
解析 b~c区段处于复极化过程,K+外流;d~e区段处于去极化过程,Na+内流; 图1和图2所表示轴突兴奋传导方向相同,均是从左到右;图1中兴奋从b处传到e 处相当于从静息电位到去极化、反极化、复极化到零电位所需时间,即需要(S- P)毫秒。 答案 D
第13页
第8页
2.甲为神经元动作电位产生图,乙中Ⅰ、Ⅱ、Ⅲ是神经元质膜上与静息电位和动作电 位相关转运蛋白。以下叙述错误是( )
第9页
A.AB段出现是转运蛋白Ⅰ活动造成 B.BC段出现是转运蛋白Ⅱ开启造成 C.CD出现是转运蛋白Ⅲ开启造成 D.AB段时神经元质膜为外正内负状态 解析 分析甲图曲线,AB段为膜静息电位,是由钾离子外流引发,需要转运蛋白Ⅲ 帮助,A错误;BC段是动作电位产生过程,由钠离子内流形成,需要转运蛋白Ⅱ帮 助,B正确;CD段是静息电位恢复阶段,是由钾离子外流引发,需要转运蛋白Ⅲ帮 助,C正确;AB段时神经元膜电位为外正内负状态,D正确。 答案 A
第3页Βιβλιοθήκη (2)动作电位传导示意图(某一时刻神经纤维上不一样位点电位大小图)
第4页
该图统计是某一时刻神经纤维上不一样位点电位大小图,依据图示dc段K+外流和ca段 Na+内流可判断兴奋传导方向为从左到右。 ①a处:静息电位,还未曾兴奋,K+外流,处于极化状态;对应(1)图a处。 ②ac段:动作电位形成过程,Na+内流,处于去极化和反极化过程,此时,c点膜电位 刚好到达峰值;对应(1)图ac段。 ③cd段:静息电位恢复过程,即复极化过程,K+外流;对应(1)图cd段。 ④de段:膜内外离子分布恢复到原来静息水平,e点刚好恢复静息电位;对应(1)图de 段。
第10页
3.(·杭州重点中学期中)一个神经元受适宜刺激后,图1为其轴突在某一时刻不一样部位 膜电位图,图2为兴奋传至某一部位产生动作电位。

《神经系统是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示范公开课教学课件【高中生物浙科版(新课标)】

《神经系统是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示范公开课教学课件【高中生物浙科版(新课标)】

分布在脑部和脊髓, 连接感觉神经元和 运动神经元。
也称为传出神经元, 它将信息由脑或脊 髓传向肌肉或腺体。
二、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
(二)动作电位是沿着神经传导的负电位
静息时各处电位相等
在蛙的坐骨神经上,放置两个 电极,这两个电极连接到一个灵敏 电位计上,可以用上述装置测定两 电极之间的电位差 。
神经
树突:有多个,如树枝状的短突起 轴突:多数神经元只有一个,长而分支少
树突 胞体
轴突 郎飞结 髓鞘
运动神经元
二、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
兴奋
树突
胞体
神经元是一种可兴奋细胞。 兴奋是指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肌细胞、腺细胞等) 受到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神经元内兴奋的传导方向:树突→胞体→轴突。 神经元间兴奋的传递方向:轴突→树突 / 轴突→胞体。
神经系统是一个由一个个神经元细胞组成的连接全身所有器官的网 络系统。
人和动物必须适应外界复杂多样的环境以求得生存和发展。个体的 生存能力和保持稳态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感知内、外环境的 变化并做出反应的能力,这种能力主要依赖人和动物的神经系统。
一、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
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
中枢 人 神经 的 系统 神 经 系 周围 统 神经
课堂检测
2.如图甲是蛙坐骨神经纤维某位置上给予刺激示意图,图乙①~③中 反应电表变化的顺序依次是( A ) A.①②③② B.②①③② C.③②①② D.②③②①
课堂检测
3.以新鲜的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为材料,在b、c处膜外连接 一个电流计,a处给予适宜的刺激,肌肉会产生收缩。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C ) A.b、c处都能产生负电位 B.支配腓肠肌的运动神经元胞体位于脊髓 C.电流计指针先右偏再左偏 D.实验说明神经细胞和肌肉细胞都是可兴奋的细胞

浙江省嘉兴市高三生物 微专题 动作电位传导示意图的理解复习公开课名师精编课件

浙江省嘉兴市高三生物 微专题 动作电位传导示意图的理解复习公开课名师精编课件
将离体神经标本置于适宜的培养液中,向其中加入某种 化学物质后,对其进行适宜强度的电刺激并测定其膜电 位,结果如图.推断该化合物的作用机理是
A.抑制细胞呼吸 B.降低K+通透性 C.增大Na+通透性 D.降低Na+通透性
11
图甲表示受到刺激时神经纤维上的电位变化, 图乙表示突触,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轴突膜处于④状态时钠离子通道处于关闭状态 B.轴突膜完成⑤过程后膜上仍有离子的进出 C.当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就能引起 突触后膜去极化 D.a处兴奋一定会使b产生图甲所示的变化 12
4
解读:动作电位传导的示意图
横向是一段轴突,动作电位从左往右 以传导。
空间概念
反映某一瞬 间轴突相邻 部位的电位 情况。
5
6
解读:动作电位传导的示意图 难点突破:
设想一排同学:从前往后依次起立、 坐下。当轮到某位同学站立(达到 动作电位峰值)时,其前面的同学 已坐下(复极化——复位),其后 面的同学正准备站起来(去极化)。
7
8
膜电位
(mV)
+30
反极化
0 去极化
复极化
-70 刺激
静息电位
时间(ms)
动作电位的形位 (mV) +30
反极化
0 去极化
复极化
-70 刺激
静息电位
时间(ms)
横向是时间,表示动作电位的形成过 程。时间概念:反映一个点位上在一 段时间内的电位变化。
10
变式训练:
微专题: 对动作电位传导示意图的理解
1
学生的困惑: 对浙科版教材必修三P22图2-7 动作电位传导的示意图如何理解?
2
3
(2011浙江理综)在离体实验条件下单条神经 纤维的动作电位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 是

浙江省嘉兴市高三生物 微专题 神经冲动传导和传递复习公开课名师精编课件

浙江省嘉兴市高三生物 微专题 神经冲动传导和传递复习公开课名师精编课件
或“延长”)该离子通道打开的时间,产生麻醉效果。
[兴奋传导、传递异常分析]
1、神经纤维传导异常
2.突触传递异常分析 正常情况下:化学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 兴奋或抑制后,立即被相应酶分解而失活或运回前膜。 异常情况:①若某种有毒物质将分解化学递质的相应酶变性失 活,则突触后膜会持续兴奋或抑制。②若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 过少,则突触后膜无法兴奋,信息传递受阻。③若突触后膜上 受体位置被某种有毒物质占据或减少等情况,则化学递质不能 与之结合,突触后膜不会产生电位变化,阻断信息传递。④某 种药物与后膜特异性受体结合引起阴离子内流,使后膜无法兴 奋等。
神经调节--神经冲动 的产生、传导与传递
稳态
教 材
内环境稳态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机制
பைடு நூலகம்

神经调节为主导
考纲要求
1、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

2、神经冲动的产生、传导与传递

3、大脑皮层的功能

高考频率
与神经冲动的产生、传导与传递有关 11年:神经冲动的产生 6分 12年:神经肌肉接点的结构和功能 3分 13年:物质出入细胞与神经冲动 3分 14年:物质出入细胞与神经递质的释放;
教学方法与过程
通过展示医学、生活图片让学生感悟
生物科学服务于生活
(激发兴趣)
通过基础知识回顾 ,回归教材 (落实基础)
通过资料展示,提高学生分析信息的能力 (知识迁移)
通过分析总结,将知识点提升总结 (归纳总结)
通过真题(或模拟题)演练,提高实际解题能力 (真题训练)
花和尚鲁智深
皮肤活检伤口
[资料分析]
4、重症肌无力(MG)是机体参与的神经-肌肉 接头(NMJ)处传递障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病变主要累及NMJ突触后膜上乙酰胆碱受体 (AChR)。国内外证实MG主要是横纹肌肌膜 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nAchR)自体免疫性疾 病。基本病理变化是突触后膜表面面积减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
13
图甲表示受到刺激时神经纤维上的电位变化, 图乙表示突触,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D
A.轴突膜处于④状态时钠离子通道处于关闭状态 B.轴突膜完成⑤过程后膜上仍有离子的进出 C.当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就能引起 突触后膜去极化 D.a处兴奋一定会使b产生图甲所示的变化 14
小结: 区分空间和时间; 设想一位同学还是一排同学?
微专题: 对动作电位传导示意图的理解
1
学生的困惑: 对浙科版教材必修三P22图2-7 动作电位传导的示意图如何理解?
2
3
(2011浙江理综)在离体实验条件下单条神经 纤维的动作电位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 是
A.a-b段的Na+内流是需要消耗能量的 B.b-c段的Na+外流是不需要消耗能量的 C.c-d段的K+外流是不藉要消耗能量的 D.d-e段的K+内流是需要消耗能量的
7
8
膜电位
(mV)
+30
反极化
0 去极化
复极化
-70 刺激
静息电位
时间(ms)
动作电位的形成与恢复示意图
9
解读: 膜电位 (mV) +30
反极化
0 去极化
复极化

-70 刺激
静息电位
时间(ms)
横向是时间,表示动作电位的形成过 程。时间概念:反映一个点位上在一 段时间内的电位变化。
10
变式训练:
将离体神经标本置于适宜的培养液中,向其中加入某种 化学物质后,对其进行适宜强度的电刺激并测定其膜电 位,结果如图.推断该化合物的作用机理是
A.抑制细胞呼吸 B.降低K+通透性 C.增大Na+通透性 D.降低Na+通透性
11
图甲表示受到刺激时神经纤维上的电位变化, 图乙表示突触,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轴突膜处于④状态时钠离子通道处于关闭状态 B.轴突膜完成⑤过程后膜上仍有离子的进出 C.当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就能引起 突触后膜去极化 D.a处兴奋一定会使b产生图甲所示的变化 12
4
解读:动作电位传导的示意图
横向是一段轴突,动作电位从左往右 以传导。
空间概念
反映某一瞬 间轴突相邻 部位的电位 情况。
5
6
解读:动作电位传导的示意图 难点突破:
设想一排同学:从前往后依次起立、 坐下。当轮到某位同学站立(达到 动作电位峰值)时,其前面的同学 已坐下(复极化——复位),其后 面的同学正准备站起来(去极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