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代木结构建筑没落的原因

合集下载

2024年木结构建筑市场环境分析

2024年木结构建筑市场环境分析

2024年木结构建筑市场环境分析1. 市场概况木结构建筑市场是建筑业中的一个重要分支,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

木结构建筑以木材为主要结构材料,具有环保、可再生、施工周期短等优势,因此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认可。

2. 市场规模据数据统计,木结构建筑市场在过去几年中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

木结构建筑的需求主要来自住宅、商业和公共领域。

特别是在绿色建筑方面,木结构建筑的市场份额不断扩大。

3. 市场竞争目前,木结构建筑市场竞争较为激烈。

主要的竞争对手包括传统的混凝土和钢结构建筑,以及其他新兴的建筑材料。

传统建筑材料在耐久性和可靠性方面具有优势,而木结构建筑则突出了其独特的环保特性。

为了与竞争对手抗衡,木结构建筑企业需要不断提高技术水平,降低成本,并加大市场推广力度。

4. 政策支持政府在促进木结构建筑市场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关政策的出台以及财政补贴的提供推动了木结构建筑市场的快速发展。

政府还加强了对木材资源的管理和监管,以确保木结构建筑的环保可持续发展。

5. 技术进步木结构建筑领域的技术进步不断推动市场的发展。

新的建筑材料和建造方法的出现使木结构建筑更加灵活和多样化。

同时,木结构建筑与新兴技术,如数字化设计和预制装配技术的结合进一步提高了施工效率和质量。

6. 潜在风险木结构建筑市场也存在一些潜在风险需要关注。

首先是供应链风险,木材资源供应和价格波动可能会影响木结构建筑企业的生产成本和竞争力。

其次是技术风险,新的建筑材料和技术的应用需要经过充分测试和验证,以确保其质量和安全性。

7. 市场前景随着人们对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木结构建筑市场有望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

同时,木结构建筑在抗震性能、保温性能和空气质量方面的优势也将推动市场的发展。

然而,木结构建筑市场仍面临着技术和市场推广的挑战,木结构建筑企业需要积极创新和拓展市场,以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竞争优势。

以上就是对木结构建筑市场环境的分析,通过了解市场概况、规模、竞争、政策支持、技术进步、潜在风险和市场前景等方面的情况,可以更好地把握木结构建筑市场的机遇和挑战,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

木结构建筑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木结构建筑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木结构建筑的问题与解决方法虽然我国近几年木结构建筑发展迅速,但仍面临着不少问题和挑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为我国木结构建筑发展铺平道路至关重要。

现就有关问题和办法进行分述,以取得各方达成共识。

一:土地利用问题我国是个人多地少的国家,国土资源部2003年专门发文限制建造独立别墅,即今后我国将严格控制高档商品房用地,停止报批别墅用地。

从住宅用地来看,由于土地资源位置的固定性和稀缺性,供应量不断减少,价格不断上升会推高建造成本,别墅建筑的发展受到制约,故以别墅为主的木结构住宅也毫不例外。

鉴于上述原因,建议我国木结构建筑的发展,首先重点应放在村镇新农村建设和地震多发地区。

其次是城乡结合部的多层混合和可移动木结构建筑,以及生态旅游景区的临时性建筑。

其理由是:村镇农村的村民具有自己的宅基地且多为单层建筑,因此改建不会影响土地的使用,还提高了土地使用的效率;地震多发地区主要是幅原广阔的农村或山区,土地不为耕种用地,木结构住宅可作为有效抗震措施。

在城乡结合部建造木混结构住宅与现实没有差别,而可移动木结构住宅,既不破坏耕地,又能解决经济实不强的年青夫妇和暂住人口的买房难问题。

对一些生态旅游景点,木结构景观建筑是其理想选择,不仅不破坏耕地,还美化环境,应用得当还会成为亮丽的景观。

二:森林资源问题我国森林资源短缺,加之国家保护森林的禁伐政策,北美进口规格材(SPF)以其价廉物美进入国内市场,以及俄罗斯的落叶松、樟子松资源丰富,都是建造木结构建筑的好材料。

三:思想观念问题几十年来,在我国民用建筑中一直采用砖混结构,其建造成本低、给人感觉上牢靠、耐久性好、维护成本低,而木结构住宅会不牢固安全、易发火灾、蚁虫害侵蚀、潮湿会引起腐朽发霉等,以至于很难接受这种新型的木结构建筑。

由于对木结构建筑的认识不足,这些担心是完全可以解理的。

木结构住宅只要在成本上、安全上、保护上、功能上采取适当的措施,通过大量的实验对比,专业知识的宣传,用样板房的展示,特别是中华古木建筑及文化的影响,相信人们的观念是会改变的,木结构建筑是完全可接受的。

当代中国木构建筑应用面临的挑战与契机

当代中国木构建筑应用面临的挑战与契机

当代中国木构建筑应用面临的挑战与契机摘要:我国古代木结构是辉煌的中华文明的组成部分,当前我国木构建筑一方面面临着传统木构文化的传承和更新;另一方面面临着木构技术停滞后急待复苏的迫切感。

在我国木构建筑应用的问题上,受到森林资源、思想观念、居住模式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与制约。

但木构建筑的地域传承、生态环保,自然有机等优势,也在当前为传统文化的追忆与复苏展提供了精神上的动力。

因此本文对当代中国木构建筑应用面临的挑战与契机进行研究。

关键词:当代中国,木构建筑应用,挑战,契机1.发展中国木构建筑的应用策略1.1木材利用的可持续化目前中国林业发展的趋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总结:森林资源稳中有升;林业经营思想转变为可持续发展;林业经济逐步实现良性循环;林业生态环境建设进一步加强;林业对社会的贡献得到充分重视;林业科技贡献率逐年提高。

除了对我国林业及木材市场的正确的认识,还要转变木材消费观念:提倡木材的综合利用率,延一长木材的使用寿命。

木材是可再生资源,合理地种植、开采、管理则可以持续开发和供应。

适当的扩大木材消费和发展木材工业对人工林的发展会起到促进和支持的作用。

针对当前我国的现状,可以采取以下的对策解决建设中木材的利用问题:发展木材国际贸易;大力发展我国人工林;提倡农村宅基地上植树造林。

1.2木结构建筑类型多元化从最初木构建筑进人中国市场到现在,一直是以居住型为主,而且更多的是别墅。

在某种意义上,这缩小了人们眼中的木结构范围,从而限制了木结构的发展。

其实木结构建筑既可建造别墅,多层公寓,也可以建造低层商业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如学校、教堂、办公楼,体育馆,展览馆等。

大力开发木材在这一领域内的运用有助于木构建筑在我国的发展。

1.3木材工业技术本土化应重视发展木质复合结构材料和建造技术,形成白己的知识产权,这样在降低木构建筑成本的同时,也更利于木构建筑的推广。

日本的发展道路值得我们借鉴:近10年来,日本通过研发高新技术,充分利用加工剩余物和部分进口木材生产木质复合结构材,满足了市场需要,扩人了木构建筑的影响。

木结构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前景论文

木结构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前景论文

论文题目:木结构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前景目录摘要 (1)Abstract (1)1 引言 (2)2 木结构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3)2.1 木结构的主要应用范围 (3)2.2 木结构建筑在我国的发展简史 (4)2.3 木结构在我国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5)2.3.1 人均资源少 (5)2.3.2 传统思想观念制约 (6)2.3.3 建筑成本高 (6)2.3.4 设计与技术水平不足 (6)3 木结构在我国发展的前景 (7)3.1 木结构在我国发展的意义 (7)3.1.1 有利于改善环境和节约能源 (7)3.1.2 有利于促进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7)3.1.3 有利于重震地区的抗震和重建 (7)3.1.4 有利于中国木结构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7)3.2 木结构在我国发展的可行性 (8)3.2.1 木结构建筑的性能优势 (8)3.2.2 人工林种植广泛 (10)3.2.3 新型木结构的生产发展 (10)3.2.4 混合结构技术日益完善 (11)3.2.5 消费者观念发展 (12)4 结束语 (14)参考文献 (15)致谢 (16)木结构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前景摘要:在简要介绍木材工程特性的基础上,综述了木结构建筑的应用范围和发展历史。

通过深入研究我国发展木结构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对木结构在我国发展的意义和可能性进行了分析。

关键字:木结构;发展;应用;问题;工程意义;可行性Abstract:Based on the brief introduction of wood mechanical properties, the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history of wood buildings are summarized. The developing significance and feasibility of wood structure industry in China are analyzed after deep study of main problem facing wood structures in China.Key words: Wood structure; Development; Application; Problem; Engineering value; Feasibility1 引言木结构,用木材制成的结构。

木建筑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木建筑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在自然的建筑中呼吸——木建筑的过去,现在与未来综述人倚木旁,是为“休”。

建筑作为为人类提供休息,娱乐,交流的场所,溯其原本,始于木。

迄今人们所知道的最早的木建筑是河姆渡遗址的干栏式建筑,距今已经有7000多年历史。

作为一种来自于自然的材料,木材有着其他建筑材料难以企及的亲和力。

在人类历史的发展长河中,建筑作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历史的变迁中记录历史,在历史的更新中书写历史。

而木建筑之于建筑史,同样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自出现类似于人的生物到直立行走的人的出现,人类寻求安身场所的执着从未停歇,而当我们真正有了固定房屋定居,这中间19万年依然过去。

在这探索历程中,木材所起的作用无疑是巨大的。

最初,在人类甚至还不能称之为人的时候,寄生于大自然的祖先们,依附于它,在天然的洞穴里过活,那时候靠的只是自然的施舍,居无定所。

当我们的祖先第一次学会用自己的双手来打造住所庇护自己,“房屋”的概念便第一次产生了。

我们姑且将之称为“庇护棚”。

这时的他们尚不会主动的打造材料,他们所能够的不过是直接从自然中选择可利用的东西,木材首当其冲,但当下他们对木材的选择更多的是一种被动的选择,没办法他们搬得动的就只有木材以及碎石头。

再然后,最早的人工材料出现了,先人们学会了使用各种工具以期让木材等以更丰富的形式出现,只是这时候,他们的选择也多了,砖,瓦,石头……到了近代,一场材料的革命让钢铁﹑水泥﹑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平板玻璃等以锐不可当的姿态出现了,木材也逐渐淡出人们筑房的选择。

所幸的是,随着现代绿色观念的普及,新型材料如塑料﹑铝合金﹑不锈钢等的出现,木材再次活跃在建筑界。

在这场变动中,于木材,我们也经历了“被动”的选择,到主动的利用,到无意识的放弃,以及现在的再次选择。

木材在建筑中运用可简单分为如下几类:用作结构构件如柱、梁等;用作分隔与围合如墙体和隔断等;用作门窗及装饰;等。

作为一种可再生资源且易于获取的材料,木材在古代建筑中的运用十分广泛。

中国木结构的生存现状

中国木结构的生存现状

中国木结构的生存现状尽管我国木结构建筑的发展迅速,但远远比不上北美、欧洲及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年建造量。

大多数重型木结构的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第一、产业链不完整。

木结构工程中需要大量的专业辅配材,但是这些材料没有国产化且大部分企业缺少售后服务环节,国内也没有专门的企业从事这项工作。

第二、企业专业化水平低。

我国大部分木结构企业的业务,涵盖了从材料制造、木结构设计、建造到销售等整个生产链上的各个环节。

但在生产,建造,销售等关键环节上专业程度不够。

第三、规模多为中小企业。

我国木结构相关企业中,95%为中小型企业,遇到一些工程量大的木结构项目,通常需要数家企业合作,才能保证工期,且合作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缺料、协调性差、人员分配不合理、售后责任相互推卸等问题。

第四、设计和施工资质缺乏。

国内多数木结构企业缺乏建造经验,技术力量薄弱,不敢承接相关工程。

90%以上的木结构建造企业没有设计和施工资质,很多木结构项目亦没有按照建筑流程进行。

第五、我国若用进口材料建造木结构房屋,其成本约为4000~4500元/每平方米(不包括土地价格)。

从全寿命成本角度分析,木结构住宅与传统住宅的成本差距只有3.5%~11.4%.加之大城市土地成本高昂,如建造底层的木结构房屋将会使成本急剧增加。

以上种种因素解释了85%以上的重型木结构企业亏损的原因。

但是为何国内一些知名的木结构大企业能够在木结构行业成本竞争的大环境下还可以生存下来呢?我们在这里以“联众木业”的经营模式举例说明一下:首先,在国内木材紧缺加剧的大环境下,尤其是针对木结构这个需要大量木材的行业来说,原材料优势尤为突出。

联众木业位于内蒙古满洲里俄罗斯木材进口陆路口岸,占有着充分的木材资源,在地理位置上比其他进口口岸上占有决定性的优势。

一方面,可以解决大项目中材料短缺的后顾之忧;另一方面,在与同行业竞争中成本优势明显。

其次,联众木业已经形成了规模化生产,拥有自备电厂为木结构加工生产提供支持;公司引进9条德国进口全自动数控加工生产线,全自动化加工速度快、精度高、可靠性好,节约了大量的人工成本,技术和成本优势突出。

论我国木结构建筑现状和发展前景

论我国木结构建筑现状和发展前景

木结构建筑主要是指由木材为主建造的公共建筑、住宅建筑、景观建筑和其他构筑物等。

它是建筑中极为重要的部分,由于近几十年来国内此领域发展的滞后,新型的木结构建筑没有被人们广泛认知,在此,笔者就有关木结构建筑国内外现状,木结构建筑在我国应用面临的问题与对策,以及木结构建筑发展前景进行简述。

1. 木结构建筑基本状况木结构建筑以其建造容易、环境友好、冬暖夏凉、节能环保、低碳绿色、贴近自然等诸多优点,深受人们的喜爱。

因其使用的木材强重比高、性能独特、又是可再生资源,且能反复利用,因此木结构建筑被人们称之为人类的未来之家。

1.1 木结构建筑发展简史木材在建筑中应用具有悠久的历史,最古老原始的建筑就是由木材建造而成,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木结构建筑至今在祖国的大江南北皆有存在。

最早的古木建筑可追溯到西汉时期,我国就基本上形成了用榫卯连接梁柱的框架体系,一直到唐代,特别是到了宋、元时期,建筑上统一了做法,如李诫著《营造法式》,明、清时期,又有《园冶》、《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经数千年几十代人的努力,造就了我国古木建筑的辉煌成就,不愧中华民族瑰宝之一,在世界建筑史上独竖一帜,丰富了人类的文明史。

1.2 国外木结构建筑现状在亚洲的日本,欧洲的芬兰、瑞典,北美的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在民居建筑中已普遍推广了现代木结构住宅,已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无论是建筑风格、结构体系、营造方式均有各自特色,是目前世界木结构建筑的先进代表。

日本近年来在新建住宅中,木结构住宅所占比例基本在45%左右;在北欧的芬兰、瑞典,90%的民居住宅为1~2层的木结构建筑;在北美,80%的人居住在木结构住宅里,独立式小住宅占主导地位。

德国设有生态住宅研究所、门窗研究所和设计院,专门从事生态材料建造住宅的研究和设计,并已建造了各式各样的建筑群。

日本、美国的加州、我国台湾等国家或地区将木结构建筑作为防震、抗震的重要措施,这是因为在近几年日本所发生的地震中,轻型木结构住宅几乎没有倒塌的案例。

木工程建筑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及改善对策

木工程建筑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及改善对策
研究木工程建筑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及改善对策,对于推动木结构建筑的发展、提高 建筑质量和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研究
近年来,国内学者针对木工程建筑结构中的缺陷和不足进行了广泛研究,提出了多种改善方法和优化措施,包括 新型连接技术、增强材料的应用、结构加固技术等。
国外研究
国外在木工程建筑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术成果。近年来,随着环保理念的普及和木材资 源的日益紧缺,国外学者更加注重木结构建筑的可持续性和高性能化研究。同时,一些新的设计理念和施工技术 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和推广。
强度钢材等。
考虑材料环保性
注重材料的环保性能,选择符合 环保要求的建筑材料,降低建筑
对环境的影响。
合理配置材料
根据结构受力特点和材料性能, 合理配置材料,充分发挥材料的
作用,提高结构的整体性能。
加强耐久性措施
提高结构耐久性设计标准
制定更加严格的结构耐久性设计标准,确保结构在设计使用年限 内具有足够的耐久性。
加强结构防护措施
采用防腐、防火、防潮等防护措施,提高结构的耐久性和安全性。
定期检查与维护
建立定期检查与维护制度,及时发现和处理结构存在的问题,确保 结构的长期稳定运行。
05
案例分析
案例一:某木结构建筑加固改造
01 02 03 04 05
问题:建筑老化,结构强度不足,存在安全 隐患。
改善对策
对原有结构进行全面检测和评估,确定加固 方案。
在木工程建筑设计中,结构布局 往往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考虑, 导致结构受力不均匀,易产生应
力集中现象。
抗震性能不足
由于木材本身的抗震性能较差,加 上结构设计中缺乏对抗震性能的充 分考虑,使得木工程建筑在地震等 自然灾害中易受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木结构不适合高层
其实这个不是绝对的。

在欧洲,好像最高的木结构建筑是伦敦的一个9层高的公寓楼。

除了地基部分(好像还包括1层)之外,剩下的均为木结构。

木结构部分的建造速度也是非常快的,4个工人我记得是用了1个星期搭建好的。

其实和国内很多早先的居民公寓(多为6层)相比,9层已经是比较高了。

从BBC报道来看,在欧洲也会有越来越多的木结构建筑出现,而且是“高层建筑”(也就是这个9层高度左右)。

这里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在欧洲很少有我们认为的高层建筑,一般这样的建筑都会成为地标性建筑,普通的居住用建筑一般都是砖房,也有一些都铎式木建筑,在伦敦高一些的有五六层,在其他小城小镇大部分只有两层左右。

如果用我们眼中的高层建筑来衡量的话,对于摩天大楼来说,木料在性质上比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都差很多。

2、成本上也不如混凝土建筑经济
混凝土看起来是水泥,但是里面大部分的材料其实是碎石块,这个可以就地取材,价格低廉。

但是好的木料价格昂贵,生长周期长。

3、外形上不如混凝土可塑
这个很容易理解,混凝土通过模具来浇注制造,因此可以很轻易地控制并得到建筑师想要的外形。

而木结构建筑做到这一点就比较困难。

中国的传统木结构建筑为框架结构,虽然自古以来梁柱斗拱都在慢慢变化,比如汉代沉稳古朴,而明清就优雅轻盈。

但是相较于现代的大裤衩和鸟巢,就只能说是千篇一律了。

补充一下,我国的木材资源看上去很丰富,其实人均资源却不高,发展这部分建筑,不太合适,进口就更不合算了;而且木材从砍下,到加工,再运到现场进行建造,运输成本不能不考虑,混凝土就没有这样的问题;还有就是消防,城市建筑密度高,木结构消防问题比较突出,解决的成本太高。

下面说纠正一下被人们想当然一些错误的观点。

防火:其实木材经过适当的处理之后,在火灾当中会有比较良好的表现。

其实最怕火的是钢结构的建筑,也包括钢筋混凝土的建筑,钢材在高温下软化,整个结构都很容易垮塌。

而木材一来不会因为高温而软化,二来虽然木材可燃,但经过处理之后会有可以估计的表现。

举一例来说,国外的很多防火门(fire door)都是木质门,可能有人对防火门不太了解,建议先到这个网站()去了解一下,在回过头来看。

防火门是保证在多少小时内不被烧坏保持完整性,保证火势不会在此时间内扩散。

这样如果救火得当,损失还是可以控制的。

而钢结构的话,对比911就知道了。

(虽然对国内的消防审批如何规定不大了解,但是木材经过适当处理后在防火方面表现很好。


空间:上面说到中国的传统木结构在空间上有限制,这个的确。

但是对比同时期欧洲的砖石建筑,中国的传统木建筑在openspace方面可以说是世界领先的,看看天坛,其实内部并不是密密麻麻的柱列林立。

上面还有说南方早年木建多,北方因为气候原因不使用木结构。

不知道这个早年是指什么时候。

中国的传统的建筑就是木建筑,不论南北。

南方温暖所以传统的木建筑里墙壁较少,而北方的建筑虽然看起来是砖墙瓦顶,但是这些墙并不起到支撑作用,都是隔断墙,因此归根
结底还是木结构建筑。

生命周期短:这个没错,木料在古代技术落后的情况下面临着虫蛀发霉的威胁,在潮湿的环境下木材含水量上升那么性能会大大减弱,而且在长期的承重下木材会发生用久形变并在表面出现裂纹。

中国的传统文化区别于西方,并不追求永恒,所以选用木料造屋,时时需要修缮,并且这样的房屋会根据主人的兴旺而兴旺,衰落而破败。

现在在木结构建筑的木料上,有各种防潮防蛀的涂层或者浸泡处理的技术。

即使在没有这些技术的时代,欧洲很多大教堂的屋顶也是由内部巨大的木结构支撑的,并且有很多都是有几百年的历史的。

其实处理的好的话,木建筑虽然没有石料建筑寿命长,但是用个一两百年也不是不可能,毕竟现在大家买房产权也只有70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