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模拟电子技术》教学大纲

《模拟电子技术》教学大纲

《模拟电子技术》教学大纲一、说明1.课程的性质和内容《模拟电子技术》是高职、中职电类专业的核心专业基础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专业的课程设置中起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本课程的学习内容包括两大部分:基本电子元器件和基本单元电路。

基本元器件部分学习内容是常见电阻器、电容器、电感器、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晶闸管、集成运放电路等电子元器件的名称、电气特性、作用、主要技术参数;基本单元电路的学习内容是整流滤波电路、基本放大电路、集成运放电路、信号产生电路、直流稳压电路、晶闸管应用电路等低频工作单元电路的基本原理和电路分析方法。

2.课程的教学目标(1)能说出各种类型的阻、容、感元器件的名称,归纳它们的电气特性和作用,识别它们的标称的主要技术参数,使用万用表测量出或估测它们的技术参数,并能检测出这些元器件的好坏。

(2)能说出各种类型的半导体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晶闸管、集成运放电路等常用半导体元件及集成电路的名称,归纳它们的电气特性和作用,识别它们的主要技术参数,并借助于万用表判断它们的好坏。

(3)能说出各种整流滤波电路、基本放大电路、集成运放电路、信号产生电路、直流稳压电路、晶闸管应用电路等低频工作单元电路的组成,能从复杂的电路中区分出基本的单元电路,并能分析单元电路的工作原理。

(4)通过各单元电路和综合应用电路的安装、调试和检测,使学生能设计和制作简单的实用电路,判断电路的工作状态,并能排除电路的常见故障。

3.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模拟电子技术》是把原来的《电子电路基础》和《电子技术工艺基础》合为一门课程进行教学,在教学方法上,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把教材中的每一章设计成一个大任务(模块),再将大任务分为若干小任务(课题),每一节又由一个或几个小任务组成。

每一个任务中都包含着新、旧知识,学生接受任务后首先思考如何去完成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将会遇到那些不能解决的问题。

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也是他们想要知道的知识点,此时教师再将新知识传授给他们,这就调动了学生主动求知的欲望。

(完整word版)模拟电子技术教学大纲

(完整word版)模拟电子技术教学大纲

目录编写说明 (2)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4)第一部分理论教学要求 (4)第二部分实践教学要求 (17)第三部分教学进度表 (20)第四部分考核要求 (21)《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大纲贺存锋编写说明一、课程的性质和教学目的本课程是电气、电子类专业的主要技术基础课之一,是一门理论和实际紧密结合的应用性很强的课程。

教学目的:在使学生获得模拟电子技术必备的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的同时,着重培养学生的智力技能,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实践应用的能力,为学习后续课程和毕业后从事电子技术方面的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课程的任务和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在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方面应达到以下要求:1.基本器件方面了解常用半导体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线性集成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特性和主要参数,并能合理选择和使用这些器件。

2.基本电路原理及结构方面掌握共射、共集放大电路,差分放大电路,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负反馈放大电路,集成运算放大电路的结构、理解它们的工作原理、性能及应用。

3.应用电路方面(1)熟悉正弦和非正弦信号产生电路,一阶有源滤波电路、整流滤波电路的结构、工作原理、性能及应用;熟悉三端稳压器件的应用。

(2)了解集成功放、集成模拟乘法器、集成函数信号发生器的应用。

(3)了解调制解调的基本概念和调制解调的基本方式。

4.分析计算方面(1)了解单级放大电路的图解分析方法。

(2)掌握三极管简化H参数微变等效电路分析方法,能估算单级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输入和输出电阻,了解多级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

(3)掌握负反馈放大电路的类型判别,在深度负反馈条件下,掌握利用虚短或虚断估算电路电压放大倍数的方法。

(4)掌握正弦振荡条件的判断。

(5)熟悉稳压管稳压电路、串联型稳压电路的工程计算。

(6)掌握理想运放的基本运算规则、线性应用和非线性应用的分析计算方法。

(7)了解放大器频率特性和指标含义。

5.基本技能方面(1)初步掌握阅读和分析模拟电路原理图的一般规律。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教学大纲一、课程设计基本信息课程设计环节代码:210410课程设计环节名称: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英文名称:Curricular Design of Analog Electronic Technology课程设计周数:1学分:1适用对象:电子信息通信工程先修课程与环节:高等数学电路理论电子工艺实习二、课程设计目的和任务课程设计是针对某一门课程的要求,对学生进行综合性的训练,培养学生运用课程中所学到的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独立地解决实际问题。

本课程设计要求学生掌握模拟电子技术的核心——信号放大,为毕业设计和以后的工作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

为了考验我们所学知识的成果,学校安排我们这次课程设计,它是有助于培养应用性人才的一种教学形式,它将是学生在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本专业方向的实际问题方面得到系统性的训练。

通过课程设计加强了我们把理论知识应用与实践的能力,增强了我们动手动脑的能力。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们各方面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的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具备作为在电子与信息技术领域第一生产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高级专门技术人才所应具备的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具备模拟电子电路的设计、分析能力,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增强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打下一定的基础。

三、课程设计方式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以硬件电路的设计与焊接实现为设计方式。

由于学生处于大学二年级,还没有学习EDA开发软件,因此硬件电路原理图的设计以手工画图完成。

而硬件电路的制造采用人工焊接的方式,材料由指导老师统一购买提供。

四、课程设计教学(或指导)方法与要求指导学生回顾《模拟电子技术》课堂上所介绍的典型输入、输出、放大电路,回顾运算放大器的使用和设计方法。

要求学生自主设计模拟电子电路,然后由指导老师检查纠正,最后焊接制造成品。

要求:1)熟悉常用电子测试仪器、常用电子元器件的基本知识,熟练掌握分立元件传统手工焊接技术;2)熟悉基本模拟电子电路的功能原理,熟悉运算放大器的结构原理;3)设计声音放大电路,并焊接制造成品。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大纲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大纲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通过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模拟电路设计和分析能力,帮助其深入了解模拟电子技术的相关理论和实践应用。

二、教学目标1.掌握基本的电路分析和设计方法;2.熟悉电子器件及其模型,了解电路元件的特性折线图;3.了解信号的时域和频域特性,掌握常见的几种信号形式;4.掌握模拟电路中的放大器、滤波器、振荡器等基本电路;5.了解集成电路的基本特性,并掌握模拟电路中常用的运算放大器和比较器的应用;6.掌握模拟电路分析和设计的方法,能够使用工具软件进行模拟。

三、教学内容第一章电路元件及基本电路1.1 电路元件 - 电阻、电感、电容、二极管及其模型; - 元器件参数、特性折线图等。

1.2 基本电路 - 电路基本定理及应用; - 串联、并联、变压器、桥式电路等。

第二章信号的时域和频域特性2.1 常见信号形式 - 正弦信号、三角波、方波、脉冲信号等; - 等幅信号、等间隔采样信号、脉冲编码调制等。

2.2 时域和频域特性 - 时域波形与频率透过率特性的关系; - 傅里叶级数、傅里叶变换及其应用。

第三章基本放大电路3.1 放大器的基础概念 - 放大器的分类、基本电路; - 放大器的增益、输入阻抗、输出阻抗等。

3.2 放大器的特性 - 声学放大器、直流放大器、宽带放大器、综合放大器等; - 通用放大器的放大特性等。

3.3 放大器的应用 - 模拟电路中的放大器在信号处理中的应用; - 最简单的信号衰减与放大实验等。

第四章基本滤波器和振荡器4.1 滤波器的基本概念 - 滤波器分类、基本电路; - 滤波器截止频率、通带、阻带等特性。

4.2 基本振荡电路 - 振荡器的基础概念、基本电路; - 振荡器的本振频率、频率稳定度、谐振电路等。

第五章运算放大器和比较器5.1 运算放大器 - 功放、运放的概念、功能、特性与电路; - 运算放大器电路的分析、设计与应用。

5.2 比较器 - 各种比较器电路、运算放大器比较器电路; - 比较器的原理、特性、应用等。

模拟电子技术 教学大纲

模拟电子技术 教学大纲

模拟电子技术教学大纲第一节:引言本教学大纲旨在提供有关模拟电子技术的全面指导,包括理论知识、实际应用和实验技能的培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电路设计和故障排除等方面的知识。

第二节:课程概述2.1 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使学生:- 掌握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理解模拟电子电路的设计原则和技巧;- 具备模拟电子电路故障排除和维修的实际能力;-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

2.2 教材和参考书籍- 主教材:《模拟电子技术导论》- 参考书籍:- 《模拟电子电路设计与制造技术》- 《模拟电子电路仿真与实验》- 《模拟电子技术维修与应用》2.3 授课方式本课程采用理论授课、实践操作和实验实训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第三节:教学内容与进度安排3.1 模块一:基础理论- 模块简介:介绍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电子元器件、电路分析方法和放大器设计等内容。

- 授课时间:2周- 主要教学内容:- 模拟电子技术概述- 电路基本定律- 电子元器件及其特性- 放大器原理与设计- 系统频率响应分析3.2 模块二:电路设计与仿真- 模块简介:介绍模拟电子电路的设计原则和技巧,以及通过仿真软件进行电路设计和分析的方法。

- 授课时间:3周- 主要教学内容:- 放大电路设计与优化- 滤波器设计与实现- 模拟电子电路仿真工具的使用- 仿真结果分析与改进3.3 模块三:实验技能培养- 模块简介:通过实验操作和实际电路的搭建与调试,培养学生独立完成模拟电子电路设计和故障排除的能力。

- 授课时间:4周- 主要教学内容:- 模拟电子电路测量仪器与设备- 常见电路故障排除与维修技巧- 实际电路设计与调试经验分享- 项目实践与成果展示第四节:考核与评价4.1 考核方式本课程将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实验报告、设计项目和期末考试等方式进行综合评价。

4.2 考核标准- 准时参加课堂授课和实验操作- 完成规定的实验报告和设计项目- 考试成绩达到及格标准4.3 成绩评定比例- 平时表现:30%- 实验报告和设计项目:30%- 期末考试:40%第五节:教学资源支持5.1 实验室设备本课程需要提供充足的实验室设备和仪器,以供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和项目设计。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大纲执笔人:王毅,张晓冬,周晖,王昕,张秀敏编写日期:2012年12月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编号:94L116Q2.课程体系/类别:专业类/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3.学时/学分:64/44.先修课程:电路原理,大学物理等5.适用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二、课程教学目标及学生应达到的能力本课程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主干课。

本课程知识内容是从事电气工程领域研究和应用的必备知识内容。

学生在学完本课程后,应达到下列要求:1.清楚模拟电子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掌握模拟电子电路的基本分析和设计方法;2.通过设计型模拟电子电路的实验,具备有工业控制或测量系统中故障分析、检测、以及设计的能力;3.通过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理论学习与实验设计,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工程素质。

三、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四、课程教学安排由于该课程是电气信息类专业的主干课,且是一门与实际联系较为紧密的课程,而且由于电子器件特性的非线性,致使其工作状态的多样性,学生入门比较难。

针对这种情况,应着重加强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联系的紧密性,并做好各个教学环节有针对性安排与策划。

1.课堂讲授对于大学生的教学,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课堂上重点对课程与课程之间的联系、章节与章节之间的联系为学生理清思路,加强对难点问题的剖析,加强对重点知识的训练,提高课堂效率与质量。

2.CAI辅助教学及启发教学对于像器件内部载流子的运动机理、静态工作点、反馈过程、振荡电路的起振等比较抽象的问题,适当地采用CAI辅助教学方式及启发教学方式。

3.习题课对于模拟电子电路中重要的分析计算部分,如微变等效电路的分析计算、运算放大电路的分析等部分,宜采用习题课的方式,巩固学生对于模拟放大电路分析方法的掌握,同时在习题课的算例中,可适当地增加一些实际系统中工作的模拟基本放大电电路的故障分析。

4.个性化教学个性化讲授内容,由各位教师自由发挥空间,展示自己的个性和特长,同时也有利于动态优化教学内容。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大纲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大纲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大纲课程类别: 技术基础课课程名称: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开课单位: 课程编号: 2070215总学时: 72 学分: 4.5适用专业: 自动化类、电子信息类、电气类、计算机类、测控技术类等一、先修课程: 大学物理、电路基础等课程二、课程在教学计划中地位、作用电子技术基础是入门性质的技术基础课, 它既有自身的理论体系, 又有很强的实践性。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获得电子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今后进一步学习、研究、应用电子技术打下基础。

本课程是我院工科电类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 而且随着市场经济和对高等学校人才素质的要求, 也成为我院非电类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

二、课程内容、基本要求绪论第1章半导体二极管及其基本电路1.1 半导体的基础知识1.2 半导体二极管1.3 半导体二极管的应用1.4 特殊二极管正确理解PN结的形成及其单向导电作用, 熟练掌握二极管、稳压管的外特性和主要参数。

熟练掌握二极管在电路中的应用。

重点: PN结的单向导电性;二极管应用电路分析;稳压管稳压条件及稳压电路分析。

难点: PN结的形成;应用电路中二极管模型的选择及二极管工作状态的判断。

第2章晶体管及其基本放大电路2.1 晶体管2.2 放大的概念及放大电路的性能指标2.3 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组成及工作原理2.4 放大电路的图解分析法2.5 放大电路的微变等效电路分析法2.6 分压式稳定静态工作点电路2.7 共集电极放大电路2.8 共基极放大电路2.9 组合单元放大电路正确理解晶体管的工作原理, 熟练掌握外特性和主要参数。

正确理解放大的基本概念, 放大电路的主要指标, 掌握放大电路的组成特点。

在放大电路的图解法, 主要用来确定静态工作点, 分析动态过程和波形失真。

熟练掌握放大电路的等效电路法, 会计算静态工作点, 能用H参数微变等效电路计算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输入和输出电阻。

模拟电子技术教学大纲

模拟电子技术教学大纲

《模拟电子技术A》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总体安排
三、课程目标
四、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支撑关系
五、课程目标与教学内容的支撑关系
注:核心课程内综合训练的教学安排:教师课内布置训练任务、验收及研讨,学生课外完成项目训练任务。

六、课程考核
七、考核标准
八、课程资源
[1] 华成英主编.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六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
[2] 黄丽亚,杨恒新,袁丰主编.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22.
[3] 兰振平主编.模拟电子技术实践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22.
[4] 史雪飞主编.模拟电子技术实验与实践指导(第二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2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工程硕士模拟电子技术入学考试复习大纲
英文名称:Analog electronics
适合对象:机、电等专业本科学生
先修课程:电路
使用教材及参考书:
傅晓林主编模拟电子技术重庆大学出版社2002
华成英、童诗白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3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是机、电等专业在电子技术方面入门性质的技术基础课,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获得模拟电子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深入学习电子技术某些领域中的内容,以及为电子技术在专业中的应用打好基础。

为此要加强各种形式的实践环节。

本课程也可作为研究生入学考试课程。

二、考试复习内容
1.常用半导体器件
PN结及其单向导电性。

半导体二极管、稳压器、双极型和单极型三极管结构、工作原理、外特性、主要参数。

2.放大电路基础
共射放大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

放大电路的静态和动态分析。

共集和共基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其分析。

共源、共漏放大电路分析。

3.集成电路基础
多级放大电路、差动放大电路工作原理及其性能分析。

输出级及功率放大电路(乙类、甲—乙类功放的工作原理、输出功率、效率等计算)。

4.集成运算放大器
集成运放的组成及主要参数。

运放的三种输入方式(同相、反相、差动输入)。

5.负反馈放大电路
负反馈的基本概念及反馈类型判别,四种类型负反馈放大电路性能分析,负反馈计算,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负反馈电路中的自激振荡及消除。

6.集成运放组成的运算电路
加、减、积分、微分、对数、反对数运算电路的工作原理及性能分析。

模拟乘法器原理及应用电路介绍。

7.正弦波信号发生器
正弦波信号发生器的概述(振荡条件、选频、振荡的建立与稳定)。

RC、LC晶体振荡器工作原理分析。

非正弦波发生器(方波、三角波、锯齿波、压控振荡器),单片函数发生器原理及应用。

8.直流稳压电源
整流、滤波和线性稳压电路原理。

三端线性集成稳压器原理及使用方法。

低差压线性集成稳压器介绍。

高精度基准源介绍。

开关型稳压电路基本原理,开关电源集成控制器原理及应用。

三、教学复习基本要求
1.了解PN结特性,了解半导体二极管、三极管的工作原理,掌握其外特性、模型及主要参数。

2.了解放大电路的图解分析法。

3.掌握基本放大电路工作原理、性能、特点及静态和动态分析方法。

4.掌握多级放大电路、差动放大电路和OCL功率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性能及特点。

5.了解集成运放内部电路的组成,掌握其主要参数。

6.掌握反馈类型的判别方法、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及深反馈电路的计算。

7.掌握正弦波信号发生器的工作原理。

了解非正弦波发生器的原理及应用。

8.熟悉整流、滤波和线性稳压电路原理。

了解三端线性集成稳压器原理及使用方法。

更多相关内容:
希望你过的开心,快乐,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