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呼吸教案 (1)
大班科学教案我们在呼吸

大班科学教案我们在呼吸教学目标:1.了解人类呼吸的过程和原理。
2.了解人类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3.掌握呼吸的方式和方法,培养良好的呼吸习惯。
教学内容:1.人类呼吸的过程和原理。
2.人类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3.呼吸的方式和方法。
教学重点:1.人类呼吸的过程和原理。
2.人类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教学难点:1.呼吸的方式和方法。
教学准备:1.大班教室或教学场地。
2.大屏幕或投影仪。
3. PowerPoint或其他多媒体教具。
4.呼吸相关的图片和视频材料。
教学过程:引入:1.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的呼吸,让学生用手指腕部的脉搏来感受自己的呼吸频率和节奏。
2.引导学生思考自己为什么要呼吸,呼吸对生命的重要性。
探究:1.利用多媒体教具展示呼吸的过程和原理,让学生观看相关的图片和视频。
2.向学生介绍人类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如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等。
3.引导学生参与讨论,了解吸入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的过程。
实践:1.引导学生进行深呼吸练习,教授正确的呼吸方法,如腹式呼吸。
2.组织学生进行呼吸锻炼,如晨间体操、户外活动等,帮助学生锻炼呼吸系统和提高呼吸能力。
总结:1.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内容,总结人类呼吸的过程和原理。
2.强调呼吸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呼吸习惯。
拓展:1.让学生了解其他动物的呼吸系统,比较人类的呼吸系统和其他动物的呼吸系统之间的异同。
评价: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状况和表现,评价其对人类呼吸的理解程度。
2.可以布置小作业,让学生在家庭中观察和记录自己的呼吸情况,以加深对呼吸的认识。
教学延伸:1.可以邀请相关专家或医生来学校进行呼吸系统相关的讲座或互动活动,增加学生对呼吸系统的了解和兴趣。
2.可以请学生进行绘画或手工制作,展示他们对呼吸系统的理解和想象。
教学资源:1. PowerPoint或其他多媒体教具。
2.呼吸相关的图片和视频材料。
3.呼吸系统的相关图示。
4.相关练习和活动材料。
人教鄂教版(2024秋)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们的呼吸教学设计

3. 小组合作学习:将学生分成小组,鼓励他们共同讨论和分享对呼吸过程的理解,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教学手段:
1. 多媒体演示: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呼吸过程的动画和视频,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呼吸的原理和步骤。
2. 教学软件:运用互动式教学软件,引导学生参与呼吸过程的模拟实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 呼吸实验的设计和观察方法。
难点:
1. 呼吸过程的微观机制和分子水平的变化。
2. 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解释。
解决办法:
1. 通过生动的图片和模型展示,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呼吸过程的微观机制。
2. 提供实验指导和问题引导,让学生在操作和观察中掌握呼吸实验的设计和分析方法。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呼吸过程的原理。
8. 鼓励学生参观科学展览或进行科学考察,如参观医学博物馆、实地观察不同生态环境下的呼吸现象等。
9. 学生可以参与社区健康教育活动,如开展呼吸健康讲座、制作健康宣传手册等。
10. 鼓励学生进行跨学科学习,如结合艺术课程设计呼吸主题的绘画或雕塑作品,结合体育课程研究呼吸与运动的关系等。
七、典型例题讲解
强调呼吸在现实生活或学习中的价值和作用,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和应用呼吸知识。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呼吸的短文或报告,以巩固学习效果。
六、拓展与延伸
1. 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包括科普文章、实验指导、呼吸健康相关资料等。
2. 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如进行家庭实验观察呼吸过程、了解不同环境下的呼吸变化等。
我们需要呼吸教案及反思

一、我们需要呼吸教案及反思二、学科领域:生物三、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呼吸作用的定义、意义和过程。
2. 使学生掌握呼吸作用的公式及能量转换。
3. 培养学生对呼吸作用的实际应用和环保意识的认知。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呼吸作用的定义、意义、过程及公式。
2. 教学难点:呼吸作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和环保意识。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呼吸作用的定义、意义、过程及公式。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呼吸作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3. 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对呼吸作用环保意识的认知。
六、教学准备:1. 课件:呼吸作用的图片、公式、案例等。
2. 教学素材:相关案例、新闻报道等。
3. 课堂讨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呼吸作用与环保的关系。
七、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呼吸作用的定义和意义。
2. 讲解:详细讲解呼吸作用的定义、意义、过程及公式。
3. 案例分析:分析呼吸作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如农业、医疗等。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呼吸作用与环保的关系,提出解决方案。
八、课堂练习:1. 根据所学内容,完成相关练习题,巩固呼吸作用的知识。
九、课后作业:1. 复习呼吸作用的知识,整理课堂笔记。
2. 收集相关资料,深入了解呼吸作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十、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和理解程度。
2. 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以提高教学效果。
3.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六、我们需要呼吸教案及反思七、学科领域:生物八、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呼吸作用的定义、意义和过程。
2. 使学生掌握呼吸作用的公式及能量转换。
3. 培养学生对呼吸作用的实际应用和环保意识的认知。
九、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呼吸作用的定义、意义、过程及公式。
2. 教学难点:呼吸作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和环保意识。
十、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呼吸作用的定义、意义、过程及公式。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呼吸作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我们的呼吸教案及反思

2.2《我们的呼吸》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知道人体的呼吸系统由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组成。
知道人体需要氧气,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增多、氧气减少。
知道当人体胸腔舒张时气体进入肺部,胸腔收缩时气体排出体外。
吸气时,胸腔扩大,肺扩张,富含氧气的新鲜空气通过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进入肺,其中的氧气进入血液;呼气时,胸腔缩小,肺收缩,血液带回来的含有大量二氧化碳的废气排出体外。
2.科学探究能按照要求制作呼吸模型,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呼吸模型的工作原理,并能迁移解释吸气与呼气时胸部发生的变化。
按照教材提供的实验方法,能够注意到对比实验的控制条件等问题,并能对实验现象加以分析。
3.科学态度、STSE尊重证据,实事求是。
懂得保护呼吸器官的重要性,形成呵护身体的意识。
【教学重点】按照教材提供的实验方法,能够注意到对比实验的控制条件等问题,并能对实验现象加以分析。
【教学难点】能按照要求制作呼吸模型,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呼吸模型的工作原理,并能迁移地解释吸气与呼气时胸部发生的变化。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2升的大饮料瓶一个、气球、气球皮、剪刀、皮筋;水槽、容积相同的两个集气瓶、两片毛玻璃、等长等粗的两根细木条、火柴、大小一致的气球、打气筒、等量等浓度的两份澄清石灰水。
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记录笔、活动手册。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教学导入(1)提问:我们时时刻刻都需要呼吸。
关于呼吸,你能提出哪些问题?(2)交流。
(二)新课学习1.认识呼吸器官(1)呼吸体验:做深呼吸,感受气体的进和出。
(2)看图说结构,找位置。
课件展示人体的呼吸器官图,照图描述其形状和位置,并在自己身体上指出其大概位置。
(3)了解呼吸路径。
照图说一说,吸气、呼气时气体会依次经过哪些器官?并用不同颜色标画出气体在人体中进、出的路径。
(4)画图画路径。
在活动手册中画出人体内的主要呼吸器官,并写出这些器官的名称,然后画出气体在人体中进、出的路径。
最新青岛版科学三年级下册《我们的呼吸》优质教案

最新青岛版科学三年级下册《我们的呼吸》优质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人体呼吸器官的名称及人体呼吸的过程。
2、知道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的产生和预防,做到珍爱生命。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体验人的呼吸作用,认识空气(氧气)对生命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认识用塑料管向石灰水和清水吹气为什么结果不一样。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游戏:我能坚持多久【教师】呼吸虽然时时刻刻都在进行,但我们却很少关注它,下面我们就一起用心体验一下呼吸。
请大家坐端正,闭上眼睛,调整好呼吸,听我口令:吸——呼——吸——呼,能感受到自己的呼吸吗?【学生】按教师口令做出相应的动作。
【教师】假如现在不让你呼吸,你感觉可能会怎样?我们来体验一下吧!现在请大家来深吸一口气,然后憋住气(教师示范)但要注意安全(出示安全警示:①调整好自己的呼吸②听从老师的口令③以自己的身体适应为宜,不可逞强坚持,防止发生意外)。
下面我们一起深呼吸,憋住。
刚才有什么感受?【学生】按教师口令做出相应的动作,说出自己的感受。
【教师】大家只是憋了一小会儿时间就感觉那么难受,这说明了什么?【学生】回答问题。
【教师】小结: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呼吸。
二、讲授新课(一)吸入和呼出【教师】你们有没有这样的感受:蒙头大睡会感到气闷。
想一想这是为什么呢?大家已经知道了我们的呼吸就是吸进来,呼出去,那你猜一猜我们吸入的和呼出的气体一样吗?【学生】不一样。
【教师】怎么不一样?那我们吸进来的是什么?呼出去的又是什么呢?【学生】说出自己的猜想。
【教师】要想验证同学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实验是最好的方法。
【教师】出示实验方案:①1号烧杯盛有澄清的石灰水,用塑料管往里吹气②2号烧杯中盛有同样的石灰水,我们用橡皮囊往里打气,观察实验现象。
2名同学做实验,其余同学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实验记录员认真填写实验报告单。
【学生】分组实验。
【教师】巡回指导实验。
【学生】小组汇报实验结果:1号烧杯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号烧杯中的澄清石灰水没有发生变化。
湖南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我们在呼吸》优秀教案设计和教学反思

湖南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我们在呼吸》优秀教案设计和教学反思本文将详情介绍我在教授湖南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我们在呼吸》课程中所设计的优秀教案以及教学反思和经验总结。
教学目标1.了解人的呼吸器官和呼吸过程2.能够简单地描述人体的呼吸过程3.能够理解与呼吸相关的生命体征和健康知识4.掌握一些呼吸健康知识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人的呼吸器官和呼吸过程难点:描述呼吸过程的关键词汇和理解呼吸与生命体征和健康的关系教学准备1.PowerPoint演示文稿2.PPT答案界面截图3.课堂板书4.呼吸器官模型教学过程一、导入新知教师播放PPT《我们在呼吸》的第一页,让学生回忆我们学过了哪些呼吸器官,并让学生自由发言,老师与学生一起补充板书并讲解。
二、梳理呼吸过程的知识点老师播放PPT《呼吸过程》的第一页,让学生独立思考并将其分成呼吸过程的五个步骤:进气、鼻腔、气管、支气管和肺泡。
老师提供呼吸过程动画以方便学生理解。
三、了解驱动呼吸的肌肉老师播放PPT《驱动呼吸的肌肉》,介绍人体内与呼吸过程有关的四种肌肉。
四、测量和理解呼吸过程的生命体征老师播放PPT《测量和理解呼吸过程的生命体征》,介绍如何计算呼吸频率并让学生自身进行呼吸频率测算。
讲解呼吸过程和生命体征之间的关系,并介绍如何通过测量体表温度和观察唇色、脸色等了解呼吸状况以及提高呼吸健康水平的知识。
五、健康呼吸小常识老师播放PPT《健康呼吸小常识》,介绍保护呼吸系统的小贴士,如不抽烟、勤洗手、多通风、避免雾霾等。
六、巩固知识老师提醒学生自己总结今日的学习过程,并组织三人小组对今日学到的知识进行汇报,让学生进行交流和学习总结。
教学反思通过对课堂的观察和学生在课后反馈,我得出了以下教学反馈:1.教学内容的设计和安排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和接受,并顺利完成教学目标。
2.PPT的答案界面设计得不够充分,导致有些学生做完练习后很快就失去了注意力,并开始议论答案,影响了学习效果。
3.在讲解呼吸器官模型时,由于模型不够生动形象,有些学生无法理解其内部结构,无法配合老师完成模型剖析来理解呼吸过程。
五下第一单元《2.我们的呼吸》科学教案

小学科学课时备课设计
野,丰富学生的知识。
已知:
附实验备课:
检验人体吸进和呼出的气体是否相同(必做实验)
实验目的:探究人体吸进和呼出的气体是否相同
实验分析:本实验可以让学生了解呼吸过程,人体吸收所需要的氧气,排出二氧化碳,氧气能支持烧,氧气含量越多,燃烧越剧烈,氧气含量越少,燃烧越微弱,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含量越多,石灰水越浑浊,二氧化碳含量越少,石灰水浑浊越少,然后通过在空气中和人体呼出的气体中燃烧的不同现象而认识到人体吸进和呼出的气体是不同的。
正确地收集呼出气体是本实验成功的关键
方案一
实验器材:水槽、集气瓶、玻璃片、玻璃管、火柴、水
实验步骤
1.检查实验用品是否齐全
2.分别在两个集气瓶上贴上标签1号、2号
3.用1号集气瓶收集自己呼出的气体:取一只广口瓶,装满水,用玻璃片盖严,倒立在水槽中,移开玻璃片。
把玻璃管一端伸入集气瓶内,用手扶住瓶子,从玻璃管另一端向瓶内呼气,待集气瓶中的水全部排出后,在水面下盖上玻璃片,取出集气瓶,正放在桌上。
4.把装有呼出气体的1号瓶口上的玻璃片移开一条小缝,将燃着的火柴伸入瓶内,观察现象(一)
5.把燃着的火柴伸入装有空气的2号集气瓶中,观察现象(二)
6.记录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
7.整理实验器材。
方案二
实验器材:澄清的石灰水、烧杯、玻璃管(或吸管)、打气筒1.检查实验用品是否齐全
2用打气简通过玻璃管向石灰水内充气,观察现象
3直接用嘴通过玻璃管向石灰水内吹气,观察现象
4.记录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
5.整理实验器材。
大班教案科学《我们在呼吸》

大班教案科学《我们在呼吸》教材分析:本节活动《我们在呼吸》是引导幼儿了解肺的特征:肺是人体的呼吸器官,位于胸腔,左右各一,覆盖于心之上。
肺有分叶,左二右三,共五叶。
肺经肺系(指气管、支气管等)与喉、鼻相连,故称喉为肺之门户,鼻为肺之外窍。
功能是帮之人呼吸。
呼吸,是指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气体交换的过程。
人的呼吸过程包括三个互相联系的环节:外呼吸,包括肺通气和肺换气;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内呼吸,指组织细胞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
本节活动的意义在于通过开展谈话、讨论,观察、体验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引导幼儿认识自己的肺部,体验肺呼吸的过程,帮助幼儿探究身体的奥秘,引起幼儿对自己的关注,拓展幼儿多方面的经验,并促进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对自己身体器官的认识和了解。
学情分析:大班幼儿知道人每天都要呼吸,但是对于人为什么要呼吸?以及呼吸是通过什么器官来进行?如果不呼吸会怎样等缺乏概念。
由于肺部是人体的内脏器官,幼儿在学习时不能对肺部进行直观的观察,对于孩子来说学习起来有些困难。
活动目标: 1.了解肺的特征和功能。
2.了解如何保护肺部。
活动重点: 了解肺的特征和功能。
活动难点: 了解如何保护肺部。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有呼吸的经验物质准备: PPT、自制肺呼吸玩具.教学方法: 讨论法观察法操作法 .活动过程: 一、导入环节。
师:小朋友们,我们一起跟着音乐做瑜伽吧。
师:请大家坐端正,闭上眼睛,调整好呼吸,听我口令:吸――呼――吸――呼,你们发现了什么没有?谁来说一说?生:胸部一会儿鼓一会儿扁。
师:是什么东西让我们的胸一会鼓一会儿扁呢?生:空气二、了解肺的特征和功能。
师:小朋友们真棒,看,老师这里有一张图,小朋友们猜一猜,空气是怎样进入我们的身体的?(鼻子、到咽喉、到气管、最后到肺)小结:鼻子、咽喉、气管、肺他们是一个大家庭,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呼吸系统,而肺是这个大家庭中的老大,在整个呼吸系统里面最最重要。
师:你们看这就是我们的肺,谁愿意来讲讲,肺是什么样子的?生:像芒果、有左肺和右肺、有支气管和肺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健康:我们在呼吸
设计意图:
人体无时无刻地离不开氧气,呼吸停止常被视为生命终结的征兆之一。
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纲要》中提到“让幼儿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知识,学习保护自己”,我特地选择《我们在呼吸》这个活动,让幼儿发现呼吸并且如何在不同的环境中保护我们的呼吸器系统,保护自己的健康身体。
活动目标:
1、通过对人体呼吸系统探索,体验发现身体奥秘的乐趣
2、在操作、交流的过程中,知道与人体呼吸有关的主要器官
3、能根据不同的环境场合用正确的方法保护呼吸系统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彩色垃圾袋、PPT、魔术袋
幼儿经验准备:知道没有呼吸就没有生命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魔术导入,引出塑料片
二、感知呼吸
1、游戏发现呼吸
要求:用大拇指和食指拿着塑料片的顶端竖着放在自己的眉宇间,两只手不要去抖动和晃动它,你能用什么办法让小塑料片动起来?
2、你们知道我们用鼻子和嘴巴呼吸进去的气体到了身体的哪里?(出示肺部图片)
3、幼儿感知:手放在肺部感受它有什么变化?说说你的感受?
小结:当我们呼吸的时候,我们的肺就会伸缩。
嘴巴、鼻子是我们的外部呼吸器官,肺是我们的内部呼吸器官。
三、探索在不同环境中保护呼吸系统的方法
1、乘坐小火车来到雾霾的环境中
a:这个环境给你什么样的感受?为什么?
b:在这种环境中你会如何让自己不吸入这些有害的灰尘呢?
总结:在雾霾天气中出行,会严重影响我们的呼吸器官,我们会很容易感染呼吸系统疾病,比如:支气管炎、咳嗽、痰多、嗓子干痒、肺炎等,我们出行就要戴口罩,回家后用盐水漱漱口,用棉签蘸上盐水清洗鼻腔来尽量保护我们自己的呼吸器官不受到雾霾的伤害。
2、乘坐小火车来到吸烟的环境中
a:这种环境给你什么样的感受?为什么?
b:在这种环境中如何预防自己不吸入烟雾呢?
总结:当我们吸入二手烟后,我们就会觉得很呛人,嗓子特别不舒服,也会让我们感染呼吸系统疾病,比如咳嗽、哮喘等。
我们要远离抽烟的人群,同时也要告诉他抽烟对身体的伤害。
3、乘坐小火车来到冬季
a:来到大冬天你会有怎样的感受,
b:你如何保护自己尽量不吸入冷空气呢?
总结:进入冬天,我们会感到非常寒冷,出行的是我们要注意保暖,戴上围巾和口罩,尽量地避免自己不吸入冷空气造成咳嗽
四、活动结束
出示环境好的图片,当你来到这个环境中,你的感受又是怎么样的?
总结:当我们来到好的环境中我们就深深地呼吸,我们就尽量浅浅地呼吸,然后迅速的离开。
活动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有的小朋友会将玩具及小零件放入口鼻中,这种行为对我们呼吸系统有什么危害?你们回去和爸爸妈妈一起想一想,下次我们一起来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