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摊面积到底怎么来的

合集下载

最新公摊面积的规范标准

最新公摊面积的规范标准

最新公摊面积的规范标准
公摊面积的计算和分摊是房地产开发和物业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根据最新的建筑规范和房地产管理规定,公摊面积的规范标准如下:
1. 公摊面积的定义:公摊面积是指建筑物内除住户独立使用空间之外,由所有住户共同使用的区域所占用的面积。

2. 计算原则:公摊面积的计算应遵循公平、合理的原则,确保每个住
户按照其拥有的建筑面积比例分摊相应的公摊面积。

3. 分摊范围:公摊面积主要包括但不限于:电梯井、楼梯、走廊、门厅、设备房、消防设施、垃圾收集点等。

4. 分摊方法:公摊面积的分摊通常按照建筑面积的比例进行,即每个
住户的公摊面积等于其拥有的建筑面积与整个建筑物建筑面积的比例
乘以总公摊面积。

5. 公示要求:开发商在销售房屋前,应将公摊面积的详细计算方法和
分摊结果公示给购房者,确保购房者的知情权。

6. 监管机制:房地产管理部门应加强对公摊面积计算和分摊的监管,
确保开发商遵守相关规范,防止公摊面积的不合理分摊。

7. 纠纷处理:若住户对公摊面积的分摊结果有异议,可向房地产管理
部门提出申诉,由管理部门组织专家进行复核。

8. 法律责任:开发商若违反公摊面积分摊规范,将依法承担相应的法
律责任。

9. 更新与修订: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公摊面积的规范标准可能会进行相应的更新与修订。

10. 实施日期:最新公摊面积规范标准自发布之日起实施,适用于所有新建住宅小区和商业建筑。

通过上述规范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可以确保公摊面积的合理计算和公平分摊,维护购房者的合法权益,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

公摊计算方法

公摊计算方法

公摊计算方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房地产市场也愈加繁荣。

在购房过程中,买家们除了关注房屋面积、朝向、装修等因素外,还需要了解公摊面积。

公摊面积是指居住建筑中用于公共设施、公共通道和公共服务的面积,如楼道、电梯、绿化、管道等。

本文将介绍公摊面积的计算方法,帮助购房者更好地了解公摊面积。

一、公摊面积的定义公摊面积是指居住建筑中用于公共设施、公共通道和公共服务的面积。

公共设施包括电梯、楼道、走廊、楼梯间、垃圾房、消防通道、水电表房、门卫室等。

公共通道包括楼道、走廊、楼梯间等。

公共服务包括绿化、停车场、游泳池、健身房、会议室等。

公摊面积是由开发商按照一定比例计算出来的,一般以百分之几来表示。

二、公摊面积的计算方法公摊面积的计算方法是根据国家规定的标准来进行的。

具体方法如下:1、公摊面积的计算原则根据《住宅设计标准》规定,公摊面积的计算原则是“按建筑面积的百分之几计算”。

具体计算方法如下:公摊面积 = 建筑面积×公摊系数其中,建筑面积是指房屋内部的所有面积,包括住宅面积、公共设施面积、公共通道面积、公共服务面积等。

公摊系数是指公摊面积与建筑面积的比例,一般在百分之几左右。

2、公摊系数的计算公摊系数是根据国家规定的标准来进行计算的。

按照《住宅设计标准》规定,公摊系数的计算原则是“根据住宅类型、建筑高度、建筑物结构、使用性质等因素确定”。

一般来说,公摊系数在5%到20%之间。

3、公摊面积的分类根据国家规定,公摊面积分为“建筑物公摊面积”和“楼层公摊面积”两种。

建筑物公摊面积是指建筑物内部的公共设施、公共通道和公共服务面积,包括电梯、楼道、走廊、楼梯间、垃圾房、消防通道、水电表房、门卫室等。

楼层公摊面积是指每层楼的公共设施、公共通道和公共服务面积,包括电梯前室、楼道、走廊、楼梯间等。

4、公摊面积的计算实例以一个100平方米的住宅为例,公摊系数为10%。

根据公摊面积的计算原则,公摊面积 = 100平方米× 10% = 10平方米。

公摊面积法定标准

公摊面积法定标准

公摊面积法定标准
公摊面积是指由物业服务企业按照一定比例计算后,在业主共有部分内分摊的面积。

公摊面积的计算标准是由各地房地产主管部门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的,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房产的公摊面积标准也有所不同。

但是,公摊面积的计算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通道、楼梯、电梯间、垃圾间等公共设施的面积;
2、外墙、屋顶、地下室等建筑构件的面积;
3、大堂、走廊、公共花园等公共区域的面积;
4、水、电、气管道、排污管道等公共管线的面积。

在购买房产时,业主需要了解所购买的房产的公摊面积标准,以便确定自己所需要分摊的公共部分面积,从而决定自己的实际使用面积。

同时,业主也需要了解物业服务企业的收费标准,以便避免因收费不合理而造成的纠纷。

在物业服务企业收费时,应该按照规定的公摊面积比例来收取费用,并且必须明确说明公共部分和私有部分的面积及比例,以便业主核对。

若出现收费不合理的情况,业主有权要求物业服务企业进行调整。

总之,公摊面积的法定标准是保障业主权益的重要规定,业主在购买房产时一定要注意了解当地的公摊面积标准,以便保障自己的权益。

- 1 -。

住宅公摊面积标准

住宅公摊面积标准

住宅公摊面积标准目前,国家对房屋公摊面积没有明确规定,一般来说,多层住宅公摊面积约10%~13%;18层以下住宅公摊在13%~15%;点式楼盘公摊大多在15%~17%;30层以上的住宅公摊面积在25%左右,因为高层使用的电梯比较多,公摊面积自然就多。

公摊面积:标准与影响一、公摊面积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公摊面积,是指由整栋楼的产权人共同分摊的整栋楼公用部分的建筑面积。

这包括:电梯井、管道井、楼梯间、垃圾道、变电室、设备间、公共门厅、过道、值班警卫室等,以及为整幢服务公共用房和管理用房的建筑面积。

公摊面积的计算公式为:公摊面积=公摊系数*套内建筑面积。

二、公摊面积对住户生活的影响公摊面积的存在,无疑给住户生活带来一定的影响。

首先,电梯、消防等公共设施的使用,增加了住户的负担。

这些设施一旦出现故障或问题,可能会对住户的生活造成不便。

此外,公摊面积也会影响房屋的实际使用率,使得购房者支付的总价与实际使用面积产生较大的偏离。

三、不同类型住宅的公摊比例和标准不同类型、不同建筑风格的住宅,其公摊面积和公摊系数也存在差异。

例如,高层住宅的公摊面积通常在20%左右,而小高层则在15%左右。

这一现象主要是由于高层住宅的公共设施更为复杂,如电梯、消防设施等。

另外,独立别墅的公摊面积一般会较小,因为其独立设计和较大的私人空间使得公共设施的需求减少。

四、公摊面积比例与住宅价值之间的关系及影响因素公摊面积比例与住宅价值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一般来说,公摊面积比例越高,住宅价值就越低。

这是因为,公摊面积越大,意味着购房者支付的总价中用于公共设施的部分就越多,而这部分设施并不能为住户带来直接的经济收益。

此外,公摊面积还会影响房屋的使用率,进而影响住宅的实际价值。

五、近年来关于调整住宅公摊比例和标准的政策或法律法规,以及它们对市场和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影响近年来,一些政策或法律法规开始关注住宅公摊比例和标准的调整。

这些调整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市场透明度和保护消费者权益。

公摊面积的计算公式与方法探究

公摊面积的计算公式与方法探究

公摊面积的计算公式与方法探究公摊面积是指在一个多户共用建筑物或小区中,由各个业主共同属性的区域,如走廊、电梯、楼梯、设备间等。

它是根据一定的计算公式和方法来确定的。

本文将探究公摊面积的计算公式与方法。

一、公摊面积的定义与意义公摊面积是指在一个建筑物或小区中,共同供多个业主使用且无法单独计量的区域的总面积。

公摊面积不属于某一个业主的私有财产,而是由所有业主共同享有和维护的。

计算公摊面积的准确性对于合理分摊共用资源和费用具有重要意义。

二、计算公摊面积的基本原则计算公摊面积的基本原则包括面积成分的界定、计算方法的确定和用途权益的分配。

面积成分的界定是确定哪些区域属于公摊面积的关键。

通常,走廊、楼梯、电梯间、设备间、公共卫生间等都是公摊面积的典型例子。

计算方法的确定需要根据不同的具体情况,如建筑规模、用途等来确定合适的计算方法。

用途权益的分配是指根据业主的权益和实际使用情况来合理分配公摊面积所产生的资源和费用。

三、计算公摊面积的常用公式与方法1.按比例分摊法:公摊面积 = 总面积 ×比例系数比例系数可根据业主购房面积与公摊面积的比例来确定,如购房面积为100平方米,公摊面积为20平方米,比例系数为1:5。

2.按楼层分摊法:公摊面积 = 各楼层公摊面积之和根据每个楼层的具体情况,按比例或固定面积的方式来进行分摊。

3.按使用情况分摊法:公摊面积 = 业主实际使用面积 ×公摊面积占比根据不同业主的实际使用情况进行个别分摊,例如店铺与住宅的公摊面积分摊方式可能不同。

四、计算公摊面积的实际操作在实际操作中,计算公摊面积需要有严格的规定和标准,并且需要由专业人员进行测量和计算。

常用的工具包括平面图、测量仪器等。

此外,还需要对公摊面积的计算结果进行审核和监管,以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五、公摊面积的管理与使用公摊面积的管理与使用需要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管理规定,确保公摊面积的维护和共用资源的合理使用。

公摊面积什么意思

公摊面积什么意思

公摊面积什么意思
公摊面积就是公用分摊建筑面积,是指由整栋楼的产权人共同所有的整栋楼公用部分的建筑面积。

包括:电梯井、管道井、楼梯间、垃圾道、变电室、设备间、公共门厅、过道、地下室、值班警卫室等。

影响公摊面积的因素有:
1、房型结构(几梯几户)
例如一梯二户可能与一梯多户需要分摊的公用面积相差不了多少,但是每一层的户数增加了,则分配到每一户的公摊面积就减少了。

2、楼盘形态
楼栋的楼层高度越高,则公摊越大。

3、物业类型
一般来说板式得房率高,叠式次之,点式则较低。

4、公共活动区域大小
一般来说,高品质的物业多建有高挑大堂,宽敞电梯、室内车库,公共设施、走廊越多、面积越大公摊就越大。

其实公摊面积不仅是买房人嫌公摊高,开发商们也在绞尽脑汁追求低公摊。

至于他们是怎么降低公摊,无非是要求降低楼梯的宽度,甚至窄到一次无法并排走两个成年人,再一个就是降低走道宽度,缩小大堂、电梯,甚至小区配套公共设施规模也缩水,公摊小意味着公共设施缩减,这些都会影响购房者的居住品质,所以盲目追求低公摊也是不甚可取的。

公摊面积国家标准

公摊面积国家标准

公摊面积国家标准摘要:公摊面积是指在多户共有建筑物中,除私有部分外,各种共用设施、公共场地、走廊等面积。

公摊面积的计算标准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可能有所不同,但是对于房地产行业和购房者来说,了解和准确计算公摊面积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公摊面积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一些国家的相关标准。

一、概念公摊面积是指除私有部分外,住宅楼或商业建筑中各种共用设施和公共场地所占用的面积。

这些公共设施包括走廊、电梯、楼梯间、垃圾处理室、停车场等。

公摊面积是由业主共同分享的区域,而每个业主所购买的实际使用面积只包括私人部分。

二、计算方法公摊面积的计算方法因地区和国家而异,但基本原则是相似的。

常见的计算方法有以下几种:1. 比例分配法:根据建筑物的总建筑面积和公摊面积的比例,将公摊面积均摊到各个分户之间。

例如,如果一个建筑物总建筑面积为1000平方米,其中公摊面积为200平方米,那么每户的公摊面积就是200平方米除以总户数。

2. 分层分摊法:按照不同楼层的居住户数分摊公摊面积。

这种方法适用于楼层户型不同的情况,可以更加准确地计算各个楼层的公摊面积。

3. 面积分配法:按照各个共用设施和公共场地的面积比例分配公摊面积。

例如,如果一个建筑物内有一个200平方米的垃圾处理室和一个100平方米的停车场,那么每个业主的公摊面积就是总共摊取的面积除以总户数。

三、国家标准不同国家对于公摊面积的计算标准有所不同。

下面将介绍几个国家的公摊面积标准。

1. 中国: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加强商品房销售管理的通知》,上海、北京等大城市规定了公摊面积的计算标准。

其中,上海规定公摊面积不得超过建筑面积的10%,北京规定公摊面积不得超过建筑面积的15%。

对于公共设施面积比较大的房产项目,如住宅小区或购物中心,公摊面积可能会更高。

2. 美国:美国没有明确的法定标准来规定公摊面积,而是由房地产开发商根据当地市场需求和公共设施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公摊面积。

3. 日本:日本法律规定,开发商在销售住宅时必须明确注明公摊面积,并且不得超过建筑面积的10%。

公摊知识点总结

公摊知识点总结

公摊知识点总结一、什么是公摊面积?1. 公摊面积是指建筑物内部共同使用的部分,包括但不限于楼梯间、电梯间、走廊、天井等共同使用的部分。

这部分面积并不属于单独的房屋所有权,而是属于所有业主共同使用和共有的部分。

2. 公摊面积是按照一定的计算公式计算出来的,可以通过面积测绘和建筑设计图纸来确认具体的公摊面积数值。

3. 公摊面积一般由开发商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计算,并且一般在销售合同中会明确注明公摊面积占总面积的比例,以及各业主所持有的建筑面积、套内使用面积和公摊面积的关系。

二、公摊面积的计算方法1. 直线计算法:直线计算法是将公摊面积按照建筑物的实际布局以及使用需求来划分,通常通过对建筑设计图纸进行详细的测绘和计算,按照实际测得的面积来确定各业主所持有的公摊面积比例。

2. 分户计算法:分户计算法是将公摊面积按照各业主所持有的套内使用面积来划分,通常按照业主所持有的套内使用面积比例来确定各业主的公摊面积比例。

三、公摊面积的作用1. 公摊面积的存在可以提高建筑物的使用效率,对于居民而言,在不增加房屋使用面积的情况下,可以增加公共空间的使用权益,提高居住舒适度。

2. 公摊面积可以分摊建筑物的一些共同维护和管理费用,比如楼梯间、电梯间、走廊等公共空间的维护和保养费用,公摊面积所占比例是根据业主所持有的套内使用面积比例来分摊的。

3. 公摊面积可以规范建筑物的管理和使用,由于公摊面积是所有业主共有的,因此在一些管理方面,比如消防通道、安全出口等规定的使用,可以通过公摊面积的划分来规范各业主的使用权益。

四、公摊面积的管理和维护1. 公摊面积的管理和维护通常由物业公司或者业主委员会负责,根据相关规定对公摊面积进行日常维护和保养工作,比如定期清洁、照明设备的检修、通风设备的维护等。

2. 公摊面积的使用通常是在相关规定的基础上,由物业公司或者业主委员会制定具体的使用管理办法,保证公摊面积的合理使用和维护。

3. 公摊面积的费用通常是由所有业主根据各自持有的套内使用面积来分摊,费用包括公摊面积的日常维护和保养费用、水电费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摊面积到底怎么来的?
最近,题为《买100平方米的房子只得70平方米,这么坑的“公摊面积”到底怎么来的?》的文章在网络热传,引起了所有人的共鸣,很多人都会觉得在房价如此高的今天,为什么还会有公摊面积这么坑的东西?公摊面积到底是如何产生的?
一、被新华社诟病的公摊面积伤民
最近,新华社、新华每日电讯一同发文《“公摊面积伤民”矛盾亟待求解》,将公摊面积的讨论推上了风口浪尖,文中追问:既然国际上基本都是按套内面积计算房价,为何我国计算房价、物业费等都要包括占比颇高的公摊面积?职能部门治理房地产行业乱象之时,能否回应公众关于公摊面积乱象的关切?
近年来,随着商品房价格攀升,部分开发商更利用普通购房者对公摊面积缺乏深入了解与测算能力,不断推高公摊面积和公摊系数,使之快速上涨并超过了
30%。

2010年,山东高密某楼盘推出后的公摊系数甚至超过52%,使购房者很受伤。

公摊面积缺少标准、管理混乱,不仅会让消费者在购房时需支付更多房款,更使之在未来要支出物业费、取暖费等更多成本。

而随着房屋精装修政策乃至未来房地产税出台,购房者遭遇到的不公还将进一步加剧,产生的各类矛盾也将愈发尖锐。

那么公摊面积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二、公摊面积的前世今生?
什么是公摊面积?几乎在中国,所有人买房都会面临一个非常奇怪的问题,这就是公摊面积问题,比如说一个朋友买房,假设他买的是90平米的房子,有可能他实际拿到手的房子可以居住的面积有可能只有70多平,甚至如果是高层电梯房的话,这个面积可能只有60多平,那么这么多面积的差额是什么呢?这就是公摊面积。

根据百度百科的定义,公用建筑面积是指由整栋楼的产权人共同所有的整栋楼公用部分的建筑面积。

包括:电梯井、管道井、楼梯间、垃圾道、变电室、设备间、公共门厅、过道、地下室、值班警卫室等,以及为整幢服务公共用房和管理用房的建筑面积,以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共有建筑面积还包括套与公共建筑之间的分隔墙,以及外墙(包括山墙)以水平投影面积一半的建筑面积。

这就是意味着,不仅你家的面积,还有你家电梯的面积,楼道的面积,过道的面积,甚至门口保安王大爷那间保安室的面积都要计算到你家的建筑面积里面,你要为这些面积买单,基本上大多数朋友看到这里都有一种想骂人的冲动了吧。

那么,公摊面积到底是从何而来的呢?我们查阅了各种资料,关于公摊面积的来源几乎没有一个肯定的答案,但是全世界只有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地区使用公摊面积计算房屋面积,首先,按照建筑面积来计算房屋的价值,这基本上是一件古已有之的事情,当人类社会出现了私有制和私有住房之后,特别是出现了房屋买卖交易之后,就有丈量房屋面积来进行交易的先例了,这个历史可能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

其次,公摊面积到底是从何而来的呢?网上曾经有一种说法,公摊面积是李嘉诚在进行相关房地产开发的时候所采用的一种做法,后来被香港其他开发商所共用,这个说法是否可靠,我们难以判断,不过从我们查找到的资料可以发现,国内媒体上首次出现关于公摊面积的论述是1996年的一次法学期刊上出现的,涉及到一次法律官司,讲述的是1993年的一起房地产交易纠纷,那么我们可以这么理解,在1993年之前就已经有了公摊面积这个情况。

我们仔细追溯中国的房地产市场特别是商品房市场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发现,在建国之后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之内,国内一直处于一个福利分房的时代,房子是由单位福利分给职工的,所以也就不可能有什么公摊面积这种说法。

改革开放之后,各地开始探索在福利分房之外其他的房地产供应模式,于是才慢慢形成了商品房这个制度,根据瞭望智库的数据显示,1987年深圳从香港引进了土地招拍挂这个模式,1994年从香港引进楼花形成内地的房屋预售制度,
而公摊面积根据瞭望智库的预计也非常有可能是从香港引进的,因为香港在2013年之前进行房屋销售的时候采用的就是建筑面积计算方式,也就是使用面积(套内建筑面积)+公摊面积的方式。

自2013年1月1日起,香港实行住宅物业销售新规,要求地产代理在推销二手住宅时要先行提供物业单位的实用面积信息,然后才可有选择性地提供相关的建筑面积数据。

同年4月29日《一手住宅物业销售条例》正式实施,新规扩展至一手新盘,若代理违规,最严重会被撤销牌照。

香港房屋销售由此告别“建筑面积”时代。

(注:香港的“实用面积”,相当于内地的套内建筑面积。


但是,就是这个已经被香港地区所明令调整的公摊面积,却在内地被各大开发商堂而皇之的使用着。

三、公摊面积为什么那么坑?
很多人乍一听,由于有了公摊面积的存在,就等于我们无形中支付了至少好几十平不属于我们的面积,开发商真是奸商,如果这么说有点错怪开发商了,因为无论是采用建筑面积来进行房价计算还是采用套内建筑面积进行房价计算其实都不会影响房地产的价格,原因就在于开发商的计价方式是将自己建楼的成本均摊到每套房子上面,无论你的建筑面积还是用室内建筑面积都是这个价格,唯一有差别的只是每平米均价而已。

那么,我们能否说开发商采用建筑面积计算就没有问题了呢?非也,开发商计算方式的问题在于:
一是公摊面积计算方式缺乏标准。

公摊面积的计算一般都是各地自己决定,这也就直接导致了很多不良开发商在计算公摊面积的时候不是以一个公允的规则来计价,而是有意无意地想方设法增加公摊面积,从而达到自己赚钱更多的目的。

二是公摊面积其实意味着高昂的未来费用。

虽然从房价的角度来说,你用什么面积计算是影响不大的,但是实际上,未来的费用差距是非常巨大的,举例来说,北方地区的房子往往都会收取取暖费,取暖费的收取标准是什么呢?就是按照你房子的面积来计算的,但是实际上大家真正能使用暖气的面积只有室内的那个面积,这也就导致你每个月都要为那些不属于你的面积交着取暖费。

此外,房产税征收在即,按照上海等试点城市的收法,也是按照面积征收,那么一旦房产税开征了,这就意味着大家要为了很多不属于自己的面积去交额外的税收,这不是坑又是什么呢?
其实,我们纵观世界大部分国家,大家采用的都是室内建筑面积作为房子计价的依据,完全没必要加上公摊面积这个东西,新华社既然发文明确质疑公摊面积伤民了,是不是也该到了处理一下这个历史遗留问题的时候了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