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布置及计算简图毕业设计
三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毕业设计

第一章设计基本资料§1.1 工程概况工程名称:承德某办公楼为三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建筑面积约为1800㎡。
办公楼建筑层高分别为:3.9m、3.6m、3.6m,结构层高分别为:4.9m、3.6m、3.6m。
室内外高差为0.45m,建筑设计使用年限50年。
§1.2设计资料一、气象资料=0.4KN/㎡1、基本风压:W2、基本雪压:0.30KN/㎡二、抗震设防烈度: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属于Ⅱ类场地土,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
=180KN/㎡,不冻胀,标准冻深1m,常三、地质条件:场地土为中砂,承载力特征值fak年地下水位低于-2.5m。
四、材料:1、混凝土:梁、柱、板均使用C30混凝土。
2、钢筋:纵向受力钢筋采用热轧钢筋HRB335,其余采用热轧钢筋HPB235。
第二章 结构布置及计算简图§2.1 结构布置及梁,柱截面尺寸的初选§2.1.1平面形状验算根据设计规范,结构高宽比H/B (B 是建筑物平面轮廓线较小的边长)控制在3以下。
办公楼高11.70m ,宽14.92m, H/B=0.78<3,符合要求。
同样建筑物长宽比L/B=41.02/14.92=2.75<5(L/B 宜小于4,不应大于5)也满足要求。
§2.1.2梁柱截面尺寸初选主体结构共3层,底层高为3.9m ,其余各层高为:3.6m ;内外墙的做法:外墙做法:外墙砌240厚陶粒空心砌块,内墙砌200厚陶粒空心砌块;门窗详见门窗表;楼层屋盖均为现浇钢筋砼结构。
一、梁截面尺寸的估算:1、框架主梁截面尺寸: (1)AB 、CD 跨:L=6000㎜0)81~121(l h ==500mm ~750mm,取600㎜h b )21~31(==200mm ~300mm ,取250㎜(框架梁的宽度不宜小于200mm )=≤≤5.32bh2.4,故框架横向AB 、CD 跨框架梁截面尺寸为b ×h=250㎜×600㎜(2)BC 跨:L=24000)81~121(l h ==200mm ~300mm,取450㎜h b )21~31(==100mm ~150mm ,取200㎜(框架梁宽度不宜小于200mm)=bh2.25>2,故框架横向BC 跨框架梁截面尺寸为b ×h=200㎜×450㎜,(3)①②、②③、③④、⑤⑥、⑥⑦、⑦⑧跨:L=6000㎜0)81~121(l h ==500mm ~750mm,取600㎜h b )21~31(==200mm ~300mm ,取250㎜=bh2.4,故①②、②③、③④、⑤⑥、⑥⑦、⑦⑧跨框架梁的截面尺寸为b ×h=250㎜×600㎜(4)④⑤跨:L=4500mm0)81~121(l h ==375mm ~563mm,取450㎜h b )21~31(==117mm ~175mm ,取200㎜(框架梁宽度不宜小于200mm ) =bh2.25>2,故④⑤跨框架梁的截面尺寸为b ×h=200㎜×450㎜, 2、次梁截面尺寸按照整体肋形梁的次梁选择截面尺寸:L=6000㎜20/0l h >=300mm,取400㎜h b )21~31(==133mm ~200mm ,取200㎜=bh2,故井字梁的截面尺寸为b ×h=200㎜×400㎜ 二、柱截面尺寸的估算1、按轴压比要求计算框架截面尺寸框架柱的受荷面积如图2-1所示,框架柱选用C30混凝土,f c =14.3N/mm 2,轴压比N μ=1.0,计算面积时可按公式cN c c c f Nh b A μ≥=计算,公式中柱轴压力设计值N 按公式βααγ21qSn N G =(G γ:荷载分项系数可取1.25含活荷载;q :每个楼层单位面积的竖向荷载标准值,KN/m 2,框架结构约为12~14KN/m 2;S :柱一层的受荷面积m 2 ;n :柱承受荷载的层数;1α:考虑水平力产生的系数,风荷载或四级抗震时,取 1.05,三~一级抗震等级时,取 1.05~1.15;2α:边柱、角柱轴向力增大系数,边柱取1.1,角柱取1.2,中柱取1.0;β:柱由框架梁与剪力墙连接时,柱轴力折减系数)求得 1)边柱βααγ21qSn N G ==1.25×14×(6×3)×3×1.05×1.1=1091.48KNcN c c c f Nh b A μ≥==1091.48×1000/(1.0×14.3)=76327mm 2c c h b =300mm ×300mm=90000mm 2,构造要求柱截面高度不宜小于400mm ,故取截面尺寸为400mm ×400mm 。
毕业设计计算书

毕业设计计算书目录摘要 (8)Abstract (9)第1章工程概况 (10)1.1工程简介 (10)1.2地质、水文及气象资料 (10)第2章结构布置及梁柱截面尺寸确定 (11)2.1 结构布置及计算简图 (11)2.2 梁柱截面尺寸初定 (12)2.2.1 主梁尺寸 (12)2.2.2 次梁尺寸 (13)2.2.3 框架柱截面尺寸 (13)2.2.4楼板尺寸设计 (16)第3章荷载计算 (17)3.1 屋面及楼面荷载 (17) (17)3.1.2 楼面荷载 (18)3.2 框架节点集中荷载代表值计算 (18)3.2.1 屋面框架节点集中荷载标准值 (18)3.2.2 楼面框架节点集中荷载标准值 (20)3.3 风荷载标准值计算 (21)3.4 地震作用计算 (22)3.4.1建筑物总重力荷载代表值G i的计算 . 223.4.2地震作用计算 (24)第4章框架内力计算 (30)4.1恒载作用下框架内力计算 (31)4.1.1 分配系数计算 (31)4.1.2 杆件固端弯矩计算 (33)4.1.3 内力计算 (36)4.2活载作用下框架内力计算 (41)4.2.1 杆件固端弯矩计算 (42)I I4.2.2 内力计算 (44)4.3风荷载作用下框架内力计算 (49)4.4(雪或活)荷载作用下框架内力计算 (58)4.4.1 横梁线荷载计算 (58)4.4.2 纵梁引起柱端附加弯矩 (59)4.5 地震作用下框架内力计算 (67)第5章框架内力组合 (73)5.1 内力换算 (73)5.1.1将活荷载乘以1.1的增大系数 (73)5.1.2控制截面换算 (74)5.2 内力组合 (79)第6章框架梁、柱截面设计 (81)6.1 框架内力调整 (81)6.1.1 梁“强剪弱弯”的内力调整 (81)6.1.2 “强柱弱梁”及柱的“强剪弱弯”内力调整 (84)I II6.1.3 底层柱下端弯矩调整 (87)6.1.4 角柱内力调整 (87)6.1.5 “强节点弱构件”的内力验算 (88)6.2 框架梁截面设计 (90)6.2.1梁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90)6.2.2 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90)6.3 框架柱截面设计 (91)6.3.1柱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91)第7章楼梯设计 (95)7.1 踏步板设计(取一个踏步) (95)7.1.1 荷载计算 (95)7.1.2内力计算 (96)7.1.3 受弯承载力计算 (96)7.2 楼梯斜梁设计 (97)7.2.1 荷载计算 (97)I V7.2.2内力计算 (97)7.2.3 承载力计算 (98)7.3 平台梁设计 (98)7.3.1 荷载计算 (98)7.3.2 内力计算 (99)7.3.3 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99)7.3.4 斜截面受剪承载力验算 (100)7.3.5 吊筋计算 (100)7.4 平台板设计 (100)7.4.1 荷载计算 (100)7.4.2 内力计算 (101)7.4.3 配筋计算 (101)第8章现浇楼面板设计 (102)8.1 设计资料 (102)8.1.1 截面尺寸 (102)V8.1.2 荷载计算 (102)8.2 楼板内力计算 (103)8.3 屋面板内力计算 (105)第9章次梁设计 (107)9.1 荷载计算 (107)9.1.1 荷载计算 (107)9.1.2 内力计算 (108)9.2 截面设计 (108)9.2.1 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108)9.2.2 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109)第10章基础设计 (111)10.1 设计资料 (111)10.2 独立基础设计 (111)10.2.1 基础埋深和基础计算荷载的确定 (112)10.2.2 基础底面尺寸的确定及地基承载力验算 (113)V I10.3 抗震验算 (116)10.4 地基变形验算 (116)10.5 基础结构设计 (116)10.5.1 荷载设计值 (116)10.5.2 A柱基础配筋计算 (116)10.5.3(B—C)柱基础配筋计算 (119)参考文献 (122)致谢 (124)附录 (126)附录1 外文原文 (126)附录2 外文翻译 (137)附录3 任务书 (144)附录4 开题报告 (151)V II摘要本工程为沈阳市某中学教学楼工程,根据设计任务书以及有关资料,结构形式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主体结构为4层,总建筑面积约4600m2。
框架结构毕业设计

摘要根据宾馆设计规范和其它相关标准,以及设计要求和提供的地质资料,设计该校图书馆。
按照先建筑后结构,先整体布局后局部结点设计步骤设计。
主要内容包括:设计资料、建筑设计总说明、结构平面布置及计算简图确定、荷载计算、内力计算、内力组合、主梁截面设计和配筋计算、框架柱截面设计和配筋计算、次梁截面设计配筋计算、楼板和屋面设计、楼梯设计,基础设计等。
其中附有风荷载作用下的框架弯矩、剪力和轴力图;纵向和横向地震荷载作用下的框架弯矩、剪力和轴力图;恒荷载和活荷载作用下的框架弯矩、剪力和轴力图以及梁柱的内力组合表。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design specification of the library and other relevant standards, and designing requirement and geological materials offered, design this university library. The structure, design the step to design in some joint after the whole overall arrangement first according to building first. The main content includes: Design the materials, architectural design leader, structure level assign and calculate sketch not to confirm, load and calculate, the internal force is calculated, internal force association , girder section design and mix muscle not to calculate, frame post section design and mix muscle not to calculate, times of roof beam section is it mix muscle calculate , floor and roofing design , design of stair to design, the foundation is designed etc..关键词:重力荷载标准值、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内力组合、弯矩调幅、构造配筋Keyword: Gravity load standard value , cast-in-place armored concrete structure , internal force make up , curved square amplitude modulation , construct and mix the muscle.目录1方案设计 ............................................................................................................- 1 -1.2 设计方案: .................................................................................................- 1 -2.结构选型及布置 ................................................................................................- 7 -2.1结构选型 .....................................................................................................- 7 -2.2结构布置 .....................................................................................................- 7 -2.3初估截面尺寸 .............................................................................................- 7 -3计算简图确定 ....................................................................................................- 7 -3.1计算简图说明 .............................................................................................- 7 -3.2框架梁柱截面特征 .....................................................................................- 8 -4荷载计算 ......................................................................................................... - 10 -4.1恒载标准值计算 ...................................................................................... - 10 -4.2活载标准值计算 ...................................................................................... - 11 -4.3竖向荷载下框架受荷总图(板按双向板算) ...................................... - 12 -5 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框架内力分析(D值法) ............................................. - 14 -5.1 柱的侧移刚度D: .................................................................................. - 14 -5.2风荷载作用下的移验算及内力计算 ...................................................... - 15 -5.2.1风荷载作用下的位移验算 ........................................................... - 15 -5.2.2风荷载作用下的框架内力计算 ................................................... - 15 -5.3水平地震作用计算及内力、位移分析 ...................................................- 20 -5.2.1重力荷载标准值计算 ....................................................................- 20 -5.2.2等效重力荷载代表值计算 ........................................................... - 21 -5.2.3横向自震周期计算 ....................................................................... - 21 -5.2.4水平地震作用及楼层地震剪力计算 ........................................... - 21 -5.2.5水平地震作用下的位移验算 ....................................................... - 22 -5.2.6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框架内力计算(具体步骤同风荷载) ....... - 22 -6. 弯矩二次分配法计算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内力 ................................- 26 -6. 1计算杆端固端弯矩及节点不平衡弯矩...........................................- 26 -6. 2计算杆端的弯矩分配系数...............................................................- 26 -6. 3计算节点各杆件的近端转角弯矩...................................................- 26 -6. 4计算杆端的最后弯矩.......................................................................- 26 -6. 5计算剪力...........................................................................................- 26 -6. 6计算轴力...........................................................................................- 26 -6. 7恒载作用下的内力分析(因结构对称,取半结构)...................- 26 -6. 8活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26 -7内力组合 ......................................................................................................... - 33 -8.框架配筋计算及构造措施 .............................................................................. - 37 -8.1 框架梁截面设计 ...................................................................................... - 37 -8.1.1梁正截面抗弯承载力设计 ............................................................ - 37 -8.1.2梁斜截面抗弯承载力设计 ........................................................... - 38 -8.1.3梁裂缝验算 ................................................................................... - 39 -8.2 框架柱截面抗震设计 ............................................................................. - 41 -8.2.1柱正截面抗弯承载力计算 ........................................................... - 41 -8.2.2柱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 - 43 -8.2.3裂缝宽度难度验算 ....................................................................... - 44 -8.框架配筋计算及构造措施 ............................................................................. - 45 -8.1 框架梁截面设计 ..................................................................................... - 45 -8.1.1梁正截面抗弯承载力设计 ........................................................... - 45 -8.1.2梁斜截面抗弯承载力设计 ........................................................... - 46 -8.2 框架柱截面设计 ...................................................................................... - 47 -8.2.1柱正截面抗弯承载力计算 ............................................................ - 47 -8.2.2柱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 - 49 -9基础设计 ......................................................................................................... - 50 -9.1基础尺寸及埋置深度 .............................................................................. - 50 -9.2配筋计算 ...................................................................................................- 52 -9.3抗震设计 ...................................................................................................- 52 -结语................................................................................................................. - 54 -参考文献..............................................................................................................- 55 -(一)建筑设计参考文献..............................................................................- 55 -(二)结构设计参考文献..............................................................................- 55 -(三)地基基础设计参考文献..................................................................... - 56 -致谢.. (57)前言土木工程专业的毕业设计是综合性和实践性极强的一个教学环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训练阶段;是学习,研究与实践成果的全面总结;是学生综合素质与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效果的全面检验;是毕业及学位资格认定的重要依据;是衡量高等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重要评价内容。
办公楼建筑结构设计(毕业设计)

大连民族学院本科毕业设计大连华兴集团办公楼建筑结构设计学院(系):土木建筑工程学院专业:土木工程***名:**学号: *************师:***评阅教师:徐蕾完成日期: 2015年6月9日大连民族学院摘要这次设计是按大连民族学院土木工程学院2015年毕业设计要求编写的毕业设计计算书。
题目为“办公楼建筑结构设计”,该建筑是一个四层的框架结构房屋。
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底层层高为3.9m,其余各层层高为3.6m,室内外高差为0.45m。
设计内容包括建筑设计,结构设计等。
建筑设计部分包括平面设计、立面设计、剖面设计及细部构造的设计等。
除此之外,还运用了CAD和天正等来绘制办公楼的平面图、立面图和剖面图。
结构设计则含了梁、柱截面尺寸确定,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作用下结构的内力以及侧移的计算,内力组合和截面设计。
然后,就是基础的设计。
基础设计包含基础选型、基础板配筋计算等。
在设计过程中,还运用了PKPM进行辅助计算,并拿电算与手算结果进行验算分析。
最后,按照任务书要求编写了本计算书。
对于这个设计,本着安全、适用、经济和美观的要求,平面布局分区明确,流线合理,互不干扰。
综合考虑了建筑物使用上的各种因素,从而解决了建筑物的外观造型、房间布置、配筋计算等很多关键问题。
通过这次设计,将大学所学的全部专业知识做了一次很好的衔接,发现各个学科之间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融会贯通的,算得上是一次对大学所学知识的全面检阅。
关键词:办公楼;框架结构;结构设计;柱下独立基础The building structure design of office building of DalianHuaxing GroupAbstractThis design is according to the Civil Engineering College of Dalian Nationalities University 2015 graduation design calculations prepared by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The title is office building structure design, which is a four story frame structure.. Structure of reinforced concrete frame structure, the bottom storey 3.9m. The rest of each storey is 3.6m, indoor and outdoor elevation is 0.45m.The design includes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structure design.. Architectural design includes graphic design, facade design, profile design and detail structure design, etc. At the same time, drawing office building with CAD and it was software such as plan, elevation and profile. The structure design mainly includes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beam, the column section size, the internal force and the lateral displacement calculation, the internal force composition and the section design of the frame structure under the horizontal load and the vertical load.Then, basic design.. Basic design includes basic type selection, basic layout, foundation slab reinforcement calculation, etc.. In the design process, the computer aided calculation of PKPM can be carried out, and the calculation results are compared with the results of the calculation. Finally, the preparation of the statemen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task book.For this design, in line with safety, application, economic and aesthetic requirements, the layout of the plane is clear, streamline and reasonable, not interfere with each other.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various factors of the buildings, the key issues of building appearance, room layout and reinforcement calculation are resolved.. Through this design, University will learn professional knowledge of all do a good interface, between the various disciplines is no longer exist independently, but mastery, indeed considered is one of the knowledge of the comprehensive review. Keywords: Office Building, frame structure, structure design, column independent foundation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1前言 (1)2建筑设计 (2)2.1自然条件 (2)2.2 设备条件 (2)2.3建筑规模 (2)2.4建筑平面设计 (3)3结构设计 (7)3.1结构方案及布置 (7)3.1.1轴网布置 (7)3.1.2 材料选择 (7)3.2 结构构件尺寸设计 (7)3.3基础选型及埋深 (8)3.4横向框架结构侧向刚度计算及验算 (9)4设计计算 (11)4.1重力荷载及水平荷载计算 (11)4.2水平地震作用计算 (14)4.3横向风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内力和侧移验算 (19)4.4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内力分析 (24)5内力组合 (31)5.1梁控制截面内力标准值 (32)6框架梁柱配筋计算 (43)6.1梁截面控制 (43)6.1.1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的计算 (43)6.1.2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44)6.2柱截面设计 (45)6.3楼板设计 (48)7基础设计 (50)7.1基础的确定 (50)7.2基础地面尺寸的确定 (51)7.3基底净反力标准值计算及地基承载力验算 (51)7.4基础的剖面设 (52)7.5抗冲切验算 (53)7.6配筋计算 (54)结语 (56)参考文献 (57)致谢 (58)1前言整个毕业设计过程从前期选题到最终完稿共耗时近半年,期间从选题到初步设计再到详细的计算,最后做细节修改,综合运用了大学所学的全部知识,期间也获得了老师和同学的帮助。
框架结构毕业设计计算书完整版

73 1XXXXX设计学生:指导老师:三峡大学XX学院摘要:本设计课题为。
Abstract:The project is the design of a express hotel.关键词:框架结构抗震等级内力分析荷载组合独立基础板式楼梯Keywords:frame structure前言毕业设计是大学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实现的重要阶段,是毕业前的综合学习阶段,是深化、拓宽、综合教与学的重要过程,是对大学期间所学专业知识的全面总结。
本组毕业设计题目为。
1.建筑设计1.1工程概况本工程为该工程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0. 1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抗震等级为三级。
1.2地质资料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三级,本地区属亚热带大陆行季风气候,1.3平面布置在平面布置中73 2 1.4立面布置1.5各种用房和交通联系的设计本工程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三级,根据《旅馆建筑设计规范》1.6建筑各构件用料、装饰及做法1.墙体:2.结构设计2.1.1结构布置方案及结构选型根据建筑使用功能要求,本工程采用框架承重方案。
框架柱网布置如下图2.1.1:2.1.2确定结构计算简图(1)计算基本假定:○1一片框架可以抵抗在本身平面内的侧向力,而在平面外的刚度很小,可以忽略(因而整个结构可以划分成若干个平面结构共同抵抗与平面结构平行的侧向荷载,垂直于该方向的结构不参加受力);○2楼板在其自身平面内刚度无限大,楼板平面外刚度很小,可以忽略(因而在侧向力作用下,楼板可做刚体平移或转动,各个平面抗侧力结构之间通过楼板无相互联系和协同工作)。
73 3图2.1.1:框架柱网布置图框架近似计算补充假定:a.忽略梁、柱轴向变形及剪切变形;b.杆件为等截面等刚度,以杆件轴线作为框架计算轴线;c.在竖向荷载的作用下结构的侧移很小,因此,在计算竖向荷载作用时,假定结构无侧移。
(2)计算简图如下图2.1.2(1)根据图2.1.1框架柱网布置图,如图2.1.2(1)所示,选定阴影部分作为框架结构的计算单元,假定框架柱嵌固于基础顶面,框架梁与柱刚接。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框架结构布置及计算简图

第2章结构布置及计算简图2.1 结构选型和布置1. 1.1结构选型根据建筑功能的要求,为使建筑平面布置灵活,获得较大的使用空间,本结构设计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
2. 1.2结构布置根据建筑功能的要求及建筑物的平面形状,本结构横向尺寸较短,纵向尺寸较长,故把框架结构横向布置,即采用横向框架承重方案。
施工方案采用梁、板、柱整体现浇方案,楼梯采用整体现浇板式楼梯,基础采用柱下交叉条形基础。
3. 1.3初步截面尺寸本建筑的结构类型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且建筑地处某省某市,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01-2001) 6.1.2知, 本建筑的抗震等级为三级。
楼盖、屋盖均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楼板厚度为IOOmnb各层梁板及三、四、五层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25, 一、二层柱及基础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纵向受力钢筋采用HRB335,其余钢筋采用IIPB2350根据建筑平面确定结构平面布置图如图2-l0图2T结构平面布置图框架柱的最大承载力范围:5.lw×5.25//Z2. 1.3. 1柱截面尺寸估算:柱的截面尺寸估算公式:N = yβ4G"A _ NLrarN一柱组合的轴压力设计值。
夕一考虑地震作用组合后柱轴压力增大系数,边柱取1.3,不等跨内柱取1.25,等跨内柱取1.2。
A一按简支状态计算的柱的负载面积。
G一折算在单位面积上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可近似取为12 kN∕m2on—验算截面以上的楼层层数。
上,/一框架柱轴压比限值,对一级、二级、三级抗震等级,分别取0.7、0.8 和0.9 OA—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所以有TV = 1.25x5.1x5.25x12x5 = 2008.125^则取柱的截面尺寸为400〃w? × 400/7?/??。
2. 1.3. 2梁截面尺寸估算:框架梁的截面尺寸确定时,应综合考虑竖向荷载大小、跨度、抗震设防 烈度以及混凝土强度等级等多方面的因素。
毕业设计计算书

中文摘要本毕业设计为长春市培训中心设计,建筑平面为矩形。
建筑总面积9980.11m2,主体建筑7层,一层层高为3.9m,二至四层层高均为3.6m五至七层层高均为3.3m,本工程采用框架结构。
建筑工程等级二级,建筑耐火等级二级,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
毕业设计主要完成下列内容:一、建筑设计:本着“安全、经济、适用、美观”的设计理念,根据《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 5001-2011)、《疗养院建筑设计规范》(JGJ40-8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等规范的相关要求,进行了建筑平面、立面、剖面及详图的设计,最后绘制了建筑施工图。
二、结构设计:结构设计主要依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混泥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02)、《建筑桩基础技术规范》(JGJ94-2008)等规范进行了手算和电算两部分。
手算完成了一榀框架配筋计算、板、楼体和基础的配筋计算。
电算利用PKPM 软件进行,初步对手算和电算结构进行了比较,最后完成了结构施工图的绘制。
三、施工组织设计:根据多层办公楼建筑的施工相关要求确定了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并绘制了施工平面布置图。
施工组织设计主要包括施工准备工作、施工部署、主要项目的施工方法以及技术质量、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方面的一系列措施。
毕业设计的三个月是忙碌的,也是受益匪浅的,在此感激每一位指导帮助过我的老师。
在各位指导老师的帮助下,经过方案确定、建筑设计、结构设计和施工组织设计的全过程训练,加深了对相关规范、规程内容分类的理解;熟练掌握了天正建筑、Auto CAD、PKPM、等建筑设计及结构设计软件。
整个毕业设计设计与制作,使我加深了对规范的认识,巩固了大学四年所学的想关专业知识和绘图技能,提高了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收获颇丰,至此感谢辛勤指导我的老师们。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手算书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手算书目录第一节结构布置及计算简图............................2 第二节荷载统计.......................................8 第三节迭代法计算竖向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内力...........20 第四节水平荷载计算..................................351.水平风荷载的内力计算..........................352.地震荷载的计算................................43 第四节内力计算......................................57 第六节构件截面设计.................................741、框架梁截面设计.................................742、框架柱截面设计.................................81 第七节基础设计..................................100 附:设计心得.......................................105 致谢.............................................107结构设计第一节结构布置及计算简图1.1 设计资料(1)、工程名称:某框架商住楼一榀框架(2)、工程概况:建筑总高28.2m,共9层,室内外高差为0.45m,底层高4.2m,其余各层高3.0m,具体情况可参见结构平面布置图。
(3)、温度:夏季月平均气温33摄氏度,最高气温40摄氏度,冬季月平均气温10摄氏度,最低气温-2摄氏度。
(4)、拟建地的基本雪压S o=0.45N/m2,基本风压W0=0.35 N/m2,地面粗糙度为B类。
(5)、最大的冻土深度为:0.8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构布置及计算简图毕业设计第一章建筑设计 (4)1.1 初步设计资料 (4)1.2 工程做法 (5)1.2.1房间使用面积确定 (5)1.2.2交通联系部分的平面设计 (5)1.2.3建筑立面剖面设计 (5)1.2.4抗震设计 (6)1.3 细部构造总说明 (6)1.3.1勒脚 (6)1.3.2散水 (7)1.3.3门窗工程 (7)1.3.4油漆构件防腐、防锈工程 (7)1.3.5基础工程 (7)1.4 建筑细部具体构造做法 (8)1.4.1屋面做法 (8)1.4.2楼面做法 (8)1.4.3墙做法 (8)1.4.4外墙做法 (8)1.5 结构选型 (9)第2章结构布置及计算简图 (9)2.1结构布置 (9)2.2梁柱尺寸估算及选取 (10)2.2.2柱截面尺寸的估算 (10)第三章重力荷载计算 (13)3.1不变荷载(恒载)标准值 (13)3.1.1荷载标准值 (13)3.1.2梁,柱,墙重力荷载计算 (13)3.2可变荷载(活载)标准值 (15)3.3重力标准值计算 (15)3.3.1梁、柱、板自重标准值 (15)3.3.2各层墙(外墙)自重标准值 (17)3.3.3各层(质点)自重标准值计算 (17)3.3.4重力荷载代表值 (18)3.3.5等效重力重力荷载代表值计算 (19)第四章横向框架侧移刚度的计算 (19)4.1梁柱侧移刚度 (19)4.1.1梁线刚度ib的计算 (19)4.1.2柱线刚度ic的计算 (20)4.1.3相对线刚度i’的计算 (20)4.2 D值计算 (22)4.2.1中框架柱侧移刚度计算 (22)4.2.2.边框架柱侧移刚度计算 (23)第五章横向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力和侧移计算 (24)5.1横向自振周期计算 (24)5.1.1结构顶点的假想侧移计算 (24)5.2横向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结构力和侧移计算 (25)5.2.1水平地震作用及楼层地震剪力的计算 (25)5.2.2各楼层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 (26)5.2.3多遇地震作用下的弹性位移验算 (27)5.2.4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力计算 (28)5.3横向风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力和侧移计算 (32)5.3.1风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力 (32)5.3.2风荷载作用下的水平位移验算 (33)5.3.3风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力计算 (34)第六章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力计算 (38)6.1计算单元 (38)6.2 荷载计算 (38)6.3 力计算 (40)6.3.1弯矩分配系数 (41)6.3.2 恒载作用下的力分析 (42)6.3.3 活载作用下的力分析 (46)第七章框架结构的力组合 (51)7.1结构抗震等级 (51)7.2框架梁力组合 (51)7.3框架柱力组合 (53)第八章框架梁和柱设计 (59)8.1框架梁截面设计 (59)这里取首层半跨梁为例,说明计算方法和过程,其它层梁的配筋结果施工图。
(59)8.1.1梁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59)8.2框架柱截面设计 (62)8.2.1 轴压比验算 (62)第九章楼板设计 (65)9.1板截面设计 (65)第十章楼梯设计 (69)10.1 梯段板设计 (69)10.2 平台板设计 (70)10.3 平台梁设计 (71)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致谢 (72)第一章建筑设计1.1 初步设计资料一. 工程名称:夜苑宾馆结构设计二. 工程概况:建筑面积3091.2㎡,建筑总高为23.4 ㎡,主体大楼为五层,室外高差为0.30m。
三. 温度:最热月平均28℃,最冷月平均-5℃;极端最高温度38℃,极端最低温度为-11.5℃。
四. 相对湿度:年平均34%。
五. 相对风向:北风,基本风压0.35kN/㎡。
六. 雨雪条件:最大积雪深度0.25cm,雪荷载0.40kN/㎡。
七. 年降雨量:870mm。
八. 水文资料:经勘探未发现地下水。
九. 地质条件:地震烈度:本工程地震设防烈度为7度,场地类型:Ⅱ类。
十. 材料使用:1. 混凝土:梁板柱均使用C30混凝土。
2. 钢筋:纵向受力钢筋采用热轧钢筋HRB335,其余采用热轧钢筋HPB235。
3. 墙体:a. 外纵墙采用180厚加气混凝土砌块(5.5kN/m3),外侧墙体贴瓷砖(0.55kN/m2),侧为10厚水泥砂浆抹灰(17kN/m2)。
b. 隔墙采用120厚加气混凝土砌块(5.5kN/m3),两侧均为10厚水泥砂浆抹灰。
c.女儿墙采用180厚加气混凝土砌块(5.5kN/m3),外侧墙体贴瓷砖,水泥粉刷侧(0.36kN/m2)。
4. 窗:均为塑钢玻璃窗(0.35kN/m2)。
5. 门:除大门为玻璃门,房间均为木门。
1.2 工程做法1.2.1房间使用面积确定本设计根据建筑使用性质、建设规模与标准的不同,确定各类用房。
根据使用要求,结合基地面积、结构选型等情况按建筑模数确定开间和进深。
1.2.2交通联系部分的平面设计一幢建筑物除了有满足各种使用功能的房间以外,还需要有把各个使用房间及外有机联系起来的交通联系部分,以保证使用便利和安全疏散。
在多层建筑中,楼梯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楼层人流疏散的必经之路,楼梯的数量、位置及形式应满足使用方便和安全疏散的要求,注重建筑环境空间的艺术效果。
设计楼梯时,还应使其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民用建筑设计通则》和其他有关单项建筑设计规的规定。
本设计主入口选取现浇板板式双跑楼梯,作为主要交通用的楼梯梯段净宽应根据楼梯使用过程中人流股数确定,一般按每股人流宽度0.55m+0~0.15m计算,并不应少于两股人流楼梯坡度的选择要从攀登效率,、节省空间、便于人流疏散等方面考虑。
因而本建筑楼梯踏步高度选用150mm,踏面选用270mm。
1.2.3建筑立面剖面设计立面设计是在满足房间的使用要求和技术经济条件下,运用建筑造型和立面构图的一些规律,结合平面的部空间组合进行的。
进行立面设计设计时要考虑房屋的部空间关系,相邻立面的协调,各立面墙面的处理和门窗安排,满足立面形式美观要求,同时还应考虑细部构件的处理。
建筑剖面考虑的是建筑物各部分高度,建筑层数和空间结构体系。
确定房间净高时,主要考虑房间的使用性质,室采光通风及设备设置和结构类型。
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取房间层高为首层3.6m,标准层3.3m。
1.2.4抗震设计《建筑抗震设计规》规定,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及以上地区的建筑,必须进行抗震设计。
建筑根据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分为甲类、乙类、丙类、丁四个抗震设防类别。
甲类建筑应属于重大建筑工程和地震时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筑;乙类建筑应属于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要尽快恢复的建筑;丙类建筑应属于除甲、乙、丁类以外的一般建筑,丁类建筑应属于抗震次要建筑。
本工程的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
丙类建筑,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的要求。
丙类建筑的抗震等级应按规确定,本设计属于框架结构,7度设防,高度小于30m,所以为三级框架。
1.3 细部构造总说明1.3.1勒脚勒脚是墙身接近室外地面的部分,一般情况下,其高度为室地坪与室外地面的高差部分。
它起着保护墙身和增加建筑物立面美观的作用。
由于它容易受到外界的碰撞和雨、雪的侵蚀,遭到破坏,同时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毛细作用所形成的地潮也会造成对勒脚部位的侵蚀。
所以,在构造上必须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勒脚防潮层:分为水平防潮层和垂直防潮层。
当室地坪出现高差或室地坪低于室外地面时,要同时设置水平防潮层和垂直防潮层。
本工程只设水平防潮层。
水平防潮层根据材料的不同,一般有油毡防潮层、防水砂浆防潮层、配筋细石混凝土防潮层。
油毡防潮层具有一定的韧性、延伸性和良好的防潮性。
由于油毡层降低了上下砌体之间的粘结力,且降低了砌体的整体性,对抗震不利,目前已少用。
砂浆防潮层是在需要设置防潮层的位置铺设防水砂浆。
防水砂浆能克服油毡防潮层的缺点,但由于砂浆系脆性材料,易开裂。
故不适于地基会产生微小变形的建筑中。
为了提高防潮层的抗裂性能,常采用60mm厚的配筋细石混凝土防潮层。
工程中常在标高-0.06m处设防潮层。
1.3.2散水为保护墙基不受雨水的侵蚀,常在外墙四周将地面做成向外倾斜的坡面,以使将屋面水排至远处,这一坡面称散水。
散水坡度约3%-5%,宽一般为600mm-1000mm,纵向每隔10米做一道伸缩缝,散水与外墙设20宽缝,其缝均填沥青砂浆。
当屋面排水方式为自由落水时,要求其宽度较出檐多200mm,一般雨水较多地区多做成明沟,干燥地区多做成散水。
1.3.3门窗工程(1)在生产加工门、窗之前,应对门窗洞口进行实测。
(2)门窗安装前预埋在墙或柱的木、铁构件应做防腐、防锈处理。
1.3.4油漆构件防腐、防锈工程(1)所有埋入混凝土及砌块中的木质构件均须做好防腐处理,满涂焦油一道。
屋面架空硬木版须经防虫、防腐处理后方可使用,面刷酚酞清漆。
(2)所有埋入混凝土中的金属构件须先除锈,刷防锈漆饿二道;所有露明金属构件(不锈钢构件除外),均须先除锈刷防锈漆一道,再刷油漆二道。
(3)所有室木质门窗均需打腻子,磨退后刷底漆一道,再刷调和漆二道。
1.3.5基础工程根据现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和地基损坏造成建筑物破坏后果(危及人的生命、造成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及修复的可能性)的严重性,将基础分为三个安全等级:一级、二级、三级。
本设计基础的安全等级为二级,对应于破坏后产生严重的后果,建筑类型为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
基础按刚度分可分为:刚性基础和柔性基础;按构造分类可分为: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板基础、箱形基础和壳体基础。
其中,独立基础是柱基础中最常用和最经济的型式。
本工程采用独立基础。
本设计初选基础顶面到室外地面的距离为1000mm,室外高差为300mm,则底层柱高=3600+900+300=4800mm1.4 建筑细部具体构造做法1.4.1屋面做法选用刚性防水屋面(1)保护层 40厚的细石混凝土保护层(2)防水层三毡四油防水层(3)找平层 20mm水泥砂浆找平层(4)保温层 100mm厚水泥蛭石保温层(5)结构层 100mm厚钢筋混凝土板(6)板底抹灰 10mm混合砂浆抹灰1.4.2楼面做法(1)瓷砖地面(包括水泥粗沙打底)(2)100mm厚钢筋混凝土板(3)10mm厚混合砂浆抹灰1.4.3墙做法(1)白涂料饰面(2)10mm厚水泥砂浆抹灰1.4.4外墙做法(1)面砖饰面(2)10mm厚水泥砂浆抹灰1.5 结构选型(1). 结构体系选型: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框架结构体系。
(2). 屋面结构:采用现浇混凝土屋盖,刚柔性结合的屋面,屋面板厚100mm。
(3). 楼面结构:采用现浇混凝土楼盖,板厚100mm。
(4). 楼梯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梁式楼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