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电池电量计原理及计算方法
充电电池电量计原理及计算方法

充电电池电量计原理及计算方法目前大量应用的充电电池电池是一种能量转化与储存的装置,它通过反映将化学能或者物理能转化为电能。
电池即一种化学电源,它由两种不同成分的电化学活性电极分别组成正负两极浸泡再能提供媒体传导作用的电解质中,当连接在某一外部载体上时,通过转换其内部的化学能来提供电能。
[全文]包括铅酸蓄电池、镍镉/镍氢电池、锂离子/锂聚合物电池。
这几种电池的特性如表1所示。
铅酸蓄电池容量大,内阻低(一般400Ah的2V蓄电池内阻大约为0.5mΩ),可进行大电流放电,但是笨重且体积庞大、不便于携带,常用在汽车和工业场合。
其电极材料含铅,可对环境造成极大污染。
铅酸蓄电池对充电控制的要求不高,可以进行浮充。
镍镉电池容量较大,内阻低、放电电压平稳,适合作为直流电源直流电源是维持电路中输送稳定直流的装置,分正负极,工作时至少包括变压、整流、滤波、稳压四个环节,如干电池、蓄电池、直流发电机等。
[全文]。
与其他种类的电池相比,镍镉电池耐过充电和过放电,操作简单方便,但是具有记忆效应,应尽量在完全放电之后进行充电。
电极材料含有剧毒重金属镉,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其市场份额越来越小。
镍氢电池是在镍镉电池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采用金属化氢替代有毒的镉,在大部分场合可以替代镍镉电池。
其容量约为镍镉电池的1.5~2倍,且没有记忆效应。
相对于镍氢电池,它对充电控制的要求较高,目前大量使用在一些便携电子产品中。
锂离子电池现已广泛被大家使用的锂离子电池是由锂电池发展而来的。
所以在认识锂离子电池之前,我们先来介绍一下锂电池。
举例来讲,以前照相机里用的扣式电池就属于锂电池。
锂电池的负极材料是锂金属,正极材料是碳材。
按照大家习惯上的命名规律,我们称这种电池为锂电池。
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是氧化钴锂,负极材料是碳材。
电池通过正极产生的锂离子在负极碳材中的嵌入与迁出来实现电池的充放电过程,为了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锂电池,所以人们称之为锂离子电池。
电动车充电站是如何计算充电电量的?

电动车充电站是如何计算充电电量的?
⽬前不管是电动⾃⾏车还是新能源电动汽车越来越多,给车充电的充电站和充电桩也越来越⼤,充⼀次电收⼀次费,所以⼤家都⾮常关⼼充电使⽤电量的问题。
电动车充电是⼀个⽐较复杂的过程,电量的计算也很复杂。
之前参加过⼀个电动汽车的论坛,有参会⼚商介绍了这个主题,和⼤家分享⼀下。
电动车充电的过程
充电电量的计算之所以复杂,是因为充电有三个过程,分别是恒流充、恒压充和浮充。
恒流充
所谓恒流充,就是在⼀开始电池电量⽐较低的时候,以较⼤的恒定电流充电,使电池电压快速上升,由于电流较⼤,充电⽐较快,但是发热严重。
恒压充
在恒流充让电池电量恢复到了⼤约70-80%的时候,以恒压的⽅式充电,使电池电压慢慢充⾄额定电压附近,让电池电压慢慢升⾼。
浮充
这时候电池已经基本充满,以⼩电流对电池涓流细充可以对电池起到⼀定的保养作⽤。
由于这三个阶段的存在,每个过程的充电电流和充电时间都是不⼀样的,所以计算电量⽐较困难。
充电电量的计算
把电池的充电时间和充电功率如果绘制成⼀条曲线的话,就很容易发现规律。
因为曲线和坐标轴所围成的封闭的区间就是充电所消耗的电量,所以只要把 这条曲线绘制出来,再计算封闭区间的⾯积就可以了。
但是充电的过程可能存在较⼤的浮动过程,尤其是在最后阶段,浮动⽐较严重,所以给计算⾯积带来了困难,只能计算出⼀个⽐较接近的电量。
⽽且在充电的过程中,充电效率并不是百分之百,存在⼀定的损耗,所以计算出⼤致的电量之后,⼀般会乘以1.15-1.3左右的倍数。
这样充电问题,到最后就完全变成了⼀个复杂的数学计算问题,需要程序员设计算法尽可能的把充电电量计算精确。
电池是怎么检测电量的原理

电池是怎么检测电量的原理
电池检测电量的原理基本上都是基于电压的变化。
当电池充电时,电压会逐渐升高,直到充满电为止。
而在使用电池的过程中,电压会逐渐降低,直到电池耗尽电为止。
在电池的正极和负极之间,存在着电势差(即电压),当电池内部的化学反应发生时,会产生电子流,流向负极,从而产生电流。
电池的电量大小实际上就是电池内化学反应可提供的电荷量,也就是电荷密度。
电荷密度越高,电池的电量就越多。
为了检测电池的电量,电子设备通常会使用一个电路来测量电池的电压,并根据电压值来估算电池的电量。
当电池电量较低时,设备会提示用户需要更换电池或者充电。
电池容量(C)计算方法蓄电池充电机电流

农夫空间农夫三拳有点痒主页博客相册|个人档案 |好友查看文章电池容量(C)的计算方法蓄电池充电机的电流(转)2010-06-29 15:49充电池是一样的道理,理论上如果你按36A充,那么一个小时就充满了,如果3.6A电流充,那要充十个小时。
但是,充电不是装水,如果你按36A充,那蓄电池将会很快发热并使电池内的酸液沸腾,损坏你的电池,重则发生爆裂。
因此一般按照AH量的十分之一至十分之4左右的电流充,也就是说你的电池是36AH,那就就得用3.6A到15A电流进行充电。
不过还得看电池的发热情况,如果太热就降低点充电电流。
我这么说希望你能听懂些了?电池容量(C)的计算方法:容量C=放电电池(恒流)I×放电时间(小时)T反过来:放电时间T=容量C/放电电流(恒流)I比如一个电池用500MA(毫安)的恒定电流放了2 个小时,那么这个电池的容量就等于500MA*2H=1000MAH=1AH再如一个电池用5安的电流放了2个小时,那么该电池的容量就是10AH另外跟电压的关系就是:放电电流I*电池电压U=功率W镍氢镍镉电池用峰值检测法才能准确知道是否充足。
电压法不准因为随电池使用状况和役龄,充满电的电压不是一个常数。
-△v/dt 检测法。
电池充满电的准确标准是按压降来衡量的。
电池厂家的质量不一。
充满电的电压都不太一样。
一般充满电后。
那是虚电。
稍微搁置。
电压又会降下来。
对于广大模友来说,衡量充足电的土办法就是用手摸。
能感觉到电池微微发热就算是充满了。
当然。
这不是很准确。
按照中国的国家标准和国际IEC标准。
电池的充电电流一般为0.1C或0.2C为宜。
但这只是个理想状态。
这个电流充电对电池是最有利的。
也最能充满电。
但这样时间不允许。
所以很多厂家用大电流0.5C或1C充电。
对于航模专用的高功率电池。
甚至可以2C充电。
但这样充电的效率就不是很高。
但这个C如何换算成电流A的?给你举个例子就明白了。
比如AA2000MAH的电池。
电量计原理

电量计原理电量计是一种用于测量电能消耗的仪器,广泛应用于家庭、工业和商业领域。
电量计的原理是基于电能的定义,即电能等于电压乘以电流乘以时间。
本文将从电量计的分类、工作原理和应用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电量计的分类根据电量计的工作原理和使用场合,电量计可以分为机械式电量计、电子式电量计和智能电量计三种类型。
机械式电量计是一种传统的电量计,它通过机械结构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运动,再通过计数器记录电能的消耗量。
机械式电量计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等优点,但是精度较低,不适用于高精度的电能计量。
电子式电量计是一种基于电子技术的电量计,它通过电子元器件将电能转化为电信号,再通过计算机处理电信号得到电能的消耗量。
电子式电量计具有精度高、响应速度快、功能强大等优点,但是价格较高,不适用于低成本的电能计量。
智能电量计是一种集成了电子技术和通信技术的电量计,它可以实现远程抄表、数据传输、电能管理等功能。
智能电量计具有精度高、功能强大、使用方便等优点,是未来电能计量的发展方向。
二、电量计的工作原理电量计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电能的定义,即电能等于电压乘以电流乘以时间。
电量计通过测量电压、电流和时间三个参数来计算电能的消耗量。
机械式电量计通过电流线圈和电压线圈产生磁场,使铝片转动,再通过齿轮传动计数器记录电能的消耗量。
电子式电量计通过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将电能转化为电信号,再通过计算机处理电信号得到电能的消耗量。
智能电量计除了具有电子式电量计的工作原理外,还集成了通信模块和数据处理模块,可以实现远程抄表、数据传输、电能管理等功能。
三、电量计的应用电量计广泛应用于家庭、工业和商业领域,是电能计量的重要工具。
在家庭领域,电量计用于测量家庭用电量,帮助家庭节约用电,降低用电成本。
在工业领域,电量计用于测量工业用电量,帮助企业控制用电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在商业领域,电量计用于测量商业用电量,帮助商家控制用电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锂电池充放电理论及电量计算方法设计

锂电池充放电理论及电量计算方法设计锂电池是一种常见且广泛应用于移动设备和电动车辆等领域的电池类型。
了解锂电池的充放电理论和电量计算方法对于正确使用和维护锂电池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锂电池的基本原理、充放电过程以及电量计算方法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锂电池的基本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在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的往返移动过程中,通过化学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锂电池的正极通常由氧化物材料(如三氧化二锰、钴酸锂等)构成,负极通常由炭材料(如石墨)构成。
在充电过程中,锂离子从正极释放出来,并通过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通道移到负极。
反过来,在放电过程中,锂离子则从负极经过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通道移动到正极。
锂电池的充放电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开放电路电压(OCV)阶段、线性电压下降阶段和电流逐渐趋近于零的阶段。
在充电过程中,当锂离子从负极移动到正极时,电池的电压会逐渐增加,直到达到充电截止电压。
在放电过程中,锂离子从正极移动到负极时,电池的电压会逐渐降低,直到达到放电截止电压。
每个阶段的特征和变化情况取决于锂电池的具体设计和化学材料。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准确地估计锂电池的剩余电量。
电量计算方法主要分为开路电压法和库仑计数法。
开路电压法是通过测量电池的开路电压来估计电量。
开路电压与锂电池的剩余电量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可以对锂电池进行标定,建立电压和电量之间的数学模型,然后根据当前电池的开路电压和该数学模型进行电量的估计。
库仑计数法是通过对电池充放电过程中流经的电荷进行计数来估计电量。
根据电荷的大小和电流的时间积分关系,可以得到电池的累积电荷量,从而估计电量。
这种方法需要对电流进行准确的采样和积分处理,以获得准确的电量估计结果。
除了上述方法,还有一些其他的电量计算方法,例如开路电压与内阻和温度的综合分析法、容量补偿法等,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电量估计。
综上所述,锂电池的充放电理论和电量计算方法设计是锂电池应用中的重要问题。
bms电量计算法

bms电量计算法BMS(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电池管理系统)电量计算法是指通过电池管理系统对电池的电量进行实时监测和计算的方法。
电池管理系统是电动汽车和储能系统中的关键部件,它能够监测电池状态、实现充放电控制,并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在BMS中,电量计算法对于确保电池的有效使用和延长寿命至关重要。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BMS电量计算法的相关内容。
一、BMS电量计算法的原理BMS电量计算法主要是通过测量电池的电压、电流和温度等参数,结合电池的模型和算法,实时计算电池的电量(即电池的剩余容量)。
电量计算法的目标是尽可能准确地估算电池的剩余电量,为电动汽车和储能系统的能量管理提供依据。
二、BMS电量计算法的关键参数在BMS电量计算法中,有以下几个关键参数需要考虑:1. 电压:电池的电压是反映电池电量的重要参数之一。
通过测量电池的电压,可以初步了解电池的剩余电量。
2. 电流:电池的电流是电池充放电过程中的重要参数。
通过测量电池的电流,可以了解电池的充放电状态。
3. 温度:电池的温度对电池的电量估算也有一定的影响。
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电池的性能和寿命。
4. 时间:电池的剩余电量还与电池的使用时间有关。
通过记录电池的使用时间,可以推算电池的剩余寿命。
三、BMS电量计算法的算法BMS电量计算法通常采用一些算法来提高电量估算的准确性。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算法:1. 开路电压法(OCV法):通过测量电池的开路电压来估算电池的剩余电量。
开路电压法简单易行,但准确性较低。
2. 恒流充放电法:通过在恒定电流下对电池进行充放电,根据充放电时间来估算电池的剩余电量。
恒流充放电法准确性较高,但需要专门的设备和时间。
3. 神经网络法:通过建立电池的神经网络模型,利用历史数据来预测电池的剩余电量。
神经网络法准确性较高,但需要大量的训练数据和计算资源。
4. 欧姆电阻法:通过测量电池的欧姆电阻来估算电池的剩余电量。
电池电量计的原理与应用

充电电池简介目前大量应用的充电电池包括铅酸蓄电池、镍镉/镍氢电池、锂离子/锂聚合物电池。
这几种电池的特性如表1所示。
铅酸蓄电池容量大,内阻低(一般400Ah 的2V 蓄电池内阻大约为0.5mΩ),可进行大电流放电,但是笨重且体积庞大、不便于携带,常用在汽车和工业场合。
其电极材料含铅,可对环境造成极大污染。
铅酸蓄电池对充电控制的要求不高,可以进行浮充。
镍镉电池容量较大,内阻低、放电电压平稳,适合作为直流电源。
与其他种类的电池相比,镍镉电池耐过充电和过放电,操作简单方便,但是具有记忆效应,应尽量在完全放电之后进行充电。
电极材料含有剧毒重金属镉,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其市场份额越来越小。
镍氢电池是在镍镉电池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采用金属化氢替代有毒的镉,在大部分场合可以替代镍镉电池。
其容量约为镍镉电池的1.5~2倍,且没有记忆效应。
相对于镍氢电池,它对充电控制的要求较高,目前大量使用在一些便携电子产品中。
锂离子电池是目前最常见的二次锂电池,拥有高能量密度,与高容量镍镉/镍氢电池相比,其能量密度为前者的 1.5~2倍。
其平均使用电压为3.6V,是镍镉电池、镍氢电池的3倍。
它的内阻较大,不能进行大电流充放电,并且需要精确的充放电控制,以防止电池损坏并达到最佳使用性能。
锂离子电池广泛使用在各种便携电子产品中,包括手机、笔记本电脑、mp3等。
锂聚合物电池是一种新型的二次锂电池,具有更大的容量;内阻较低,允许10C 充放电电流。
它和锂离子电池一样需要精确的充放电控制。
目前,锂聚合物电池主要用于一些需要大电流充放电的应用中,如动力/模型汽车等。
充电电池容量估算方法在多数便携应用中,都需要随时了解电池剩余容量以估算电池使用时间。
图1 简化的电池电量计框图最早应用的方法是通过监视电池开路电压来获得剩余容量。
这是因为电池端电压和剩余容量之间有一个确定的关系,测量电池端电压即可估算其剩余容量。
这种方法的局限是:1)对于不同厂商生产的电池,其开路电压与容量之间的关系各不相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充电电池电量计原理及计算方法
文章出处:发布时间: 2010/08/09 | 1422 次阅读 | 0次推荐 | 0条留言
目前大量应用的充电电池
电池是一种能量转化与储存的装置,它通过反映将化学能或者物理能转化为电能。
电池即一种化学电源,它由两种不同成分的电化学活性电极分别组成正负两极浸泡再能提供媒体传导作用的电解质中,当连接在某一外部载体上时,通过转换其内部的化学能来提供电能。
[全文]
包括铅酸蓄电池、镍镉/镍氢电池、锂离子/锂聚合物电池。
这几种电池的特性如表1所示。
铅酸蓄电池容量大,内阻低(一般400Ah的2V蓄电池内阻大约为0.5mΩ),可进行大电流放电,但是笨重且体积庞大、不便于携带,常用在汽车和工业场合。
其电极材料含铅,可对环境造成极大污染。
铅酸蓄电池对充电控制的要求不高,可以进行浮充。
镍镉电池容量较大,内阻低、放电电压平稳,适合作为直流电源
直流电源是维持电路中输送稳定直流的装置,分正负极,工作时至少包括变压、整流、滤波、稳压四个环节,如干电池、蓄电池、直流发电机等。
[全文]。
与其他种类的电池相比,镍镉电池耐过充电和过放电,操作简单方便,但是具有记忆效应,应尽量在完全放电之后进行充电。
电极材料含有剧毒重金属镉,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其市场份额越来越小。
镍氢电池是在镍镉电池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采用金属化氢替代有毒的镉,在大部分场合可以替代镍镉电池。
其容量约为镍镉电池的1.5~2倍,且没有记忆效应。
相对于镍氢电池,它对充电控制的要求较高,目前大量使用在一些便携电子产品中。
锂离子电池
现已广泛被大家使用的锂离子电池是由锂电池发展而来的。
所以在认识锂离子电池之前,我们先来介绍一下锂电池。
举例来讲,以前照相机里用的扣式电池就属于锂电池。
锂电池的负极材料是锂金属,正极材料是碳材。
按照大家习惯上的命名规律,我们称这种电池为锂电池。
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是氧化钴锂,负极材料是碳材。
电池通过正极产生的锂离子在负极碳材中的嵌入与迁出来实现电池的充放电过程,为了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锂电池,所以人们称之为锂离子电池。
[全文]
是目前最常见的二次锂电池,拥有高能量密度,与高容量镍镉/镍氢电池相比,其能量密度为前者的1.5~2倍。
其平均使用电压为3.6V,是镍镉电池、镍氢电池的3倍。
它的内阻较大,不能进行大电流充放电,并且需要精确的充放电控制,以防止电池损坏并达到最佳使用性能。
锂离子电池广泛使用在各种便携电子产品中,包括手机、笔记本电脑、mp3等。
锂聚合物电池是一种新型的二次锂电池,具有更大的容量;内阻较低,允许10C充放电电流。
它和锂离子电池一样需要精确的充放电控制。
目前,锂聚合物电池主要用于一些需要大电流充放电的应用中,如动力/模型汽车等。
充电电池
充电电池已经成为当今电子产品的一种标准电源,特别是便携设备:笔记本电脑、掌上导航仪、手机等。
这些产品需要消耗的功率越来越大,而可充电电池容量的增长速度远远不能满足它们的需求。
功耗增长的主要原因是设备功能的增强,例如:数码相机与手机的功能整合,笔记本电脑更高的运算速度以及大尺寸屏幕的需求等等。
便携设备功耗的增大使得用可充电电池要比标准电池更便宜、更环保。
[全文]
容量估算方法
在多数便携应用中,都需要随时了解电池剩余容量以估算电池使用时间。
图1 简化的电池电量计框图
最早应用的方法是通过监视电池开路电压来获得剩余容量。
这是因为电池端电压和剩余容量之间有一个确定的关系,测量电池端电压即可估算其剩余容量。
这种方法的局限是:1)对于不同厂商生产的电池,其开路电压与容量之间的关系各不相同。
2)只有通过测量电池空载时的开路电压才能获得相对准确的结果,但是大多数应用都需要在运行中了解电池的剩余容量,此时负载电流在内阻上产生的压降将会影响开路电压测量精度。
而电池内阻的离散性很大,且随着电池老化这种离散性将变得更大,因此要补偿该压降带来的误差将十分困难。
综上所述,通过开路电压来实时估算电池剩余容量的方法在实际应用中无法达到足够的精度,只能提供一个大致的参考值。
另一种大量应用的方法是通过测量流入/流出电池的净电荷来估算电池剩余容量。
这种方法对流入/流出电池的总电流进行积分,得到的净电荷数即为剩余容量。
电池容量可以预置,也可在后续的完整充电周期中进行学习。
在补偿电池自放电、不同温度下的容量变化等因素后,这种方法可以获得令人满意的精度,因此广泛运用于笔记本电脑等高端应用中。
电池电量计工作原理
电池电量计对流入/流出电池的总电流持续进行积分,并将积分得到的净电荷数作为剩余容量。
简化的电池电量计如图1所示。
其中,RSNS为mΩ级检流电阻
电阻,物质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就叫该物质的电阻。
电阻小的物质称为电导体,简称导体。
电阻大的物质称为电绝缘体,简称绝缘体。
[全文]
,RL为负载电阻。
电池通过开关、RSNS对RL放电时的电流IO在RSNS两端产生的压降为
VS(t)=IO(t)×RSNS。
电量计持续检测RSNS两端的压差VS,并将其通过ADC转换为N位的数字量Current(简称CR),之后以时基确定的速率进行累加,M位累加结果Accumulated_Current(简称ACR)的单位为Vh(伏时)。
对量化后的VS进行累加相当于对其进行积分,结果为:
电池电量
因此,将ACR值除以检流电阻RSNS的阻值即得到以Ah(安时)为单位的电池容量。
ADC转换结果和累加后的结果都带有符号位,按照图1中的连接方式,充电时CR为正,ACR递增;放电时CR为负,ACR递减。
外部微控制器
一个微控制器,(也称作微处理器或MCU)就是一个小型的计算机,它由一系列简单的电路和一些支持CPU作用的简单模块组成,如晶体振荡器,定时器,看门狗,串行和模拟I / O口等等。
芯片里包括非闪烁存储器和OTP ROM 用来存储程序,以及一个很小的读写程序。
[全文]
可以读取CR和ACR值,经过换算得到真实的充放电电流和电量值。
实际的电量计还包括一些控制和接口逻辑,通常还能检测电池电压和温度等参数。
一些智能电量计可以自动完成电池自放电的修正,还可保存电池特性曲线,允许用户定制电池电量计算法。
电池电量计的计算
通常,在电量计数据资料中CR的单位为mV,ACR的单位为mVh。
根据前文的说明,CR值为取样电阻两端的电压值,典型的12bit CR如表2所示。
其中,S为符号位,20为LSB。
如果CR的满偏值为F,则其LSB的计算公式如下:
(1)
若CR的读数为M,取样电阻为值RSNS,则实际的电流值为:
(2)
电流方向由S位确定。
若满偏值F为±64mV,则LSB为±15.625μV;RSNS为10mΩ时最大电流为±*A。
若M为768,则实际电流为:
ACR为取样电阻两端电压的累积值,典型的16bit ACR如表3所示。
其中,S为符号位,20为LSB。
如果ACR的满偏值为F,则LSB的计算公式如下:
(3)
净电荷量由S位确定。
若满偏值F为±204.84mVh,则LSB为±6.25μVh;RSNS为10mΩ时最大电量为±20.48Ah。
若M为7680,则实际电量为:
结语
本文在介绍了电池电量计的原理之后,给出了一些简单的计算公式。
设计者可以方便的从电量计读数中计算出真实电量,从而加快设计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