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的写作要点:立意深刻
记叙文作文立意深刻的六种方法

记叙文作文立意深刻的六种方法方法一,大白话里的大道理。
你记得小时候,妈妈经常说的那句话吗?“别小看了那滴水,它能穿石。
”其实,这就是生活的大道理。
有时候,咱们在路边看到一朵小花,它可能不起眼,但它告诉我们,即使再小的生命也有绽放的权利。
方法二,老故事,新启示。
听过那个“狼来了”的故事吗?小时候觉得就是个玩笑,但长大后发现,这其实是在告诉我们,别拿信任当儿戏。
看看现在的社会,有些人就是因为一次次欺骗,失去了别人的信任,最后啥也不是。
方法三,一个在天,一个在地。
你记得那个曾经的学霸小明和后来的黑马小刚吗?小明一直成绩优异,但骄傲自大;小刚起初默默无闻,但后来努力赶超。
这就是对比的魅力,让人一眼看出谁更值得学习。
方法四,看风景,想心事。
有时候,走在路上,看到夕阳西下,心情就会莫名的低落。
但换个角度,那夕阳也代表着一天的结束和新的开始。
这就是借景抒情,让我们从自然中找到生活的意义。
方法五,小故事,大道理。
有个老人,每天都会在村口给孩子们讲故事。
有一天,他讲了一个关于蜗牛和兔子的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慢就是快,因为稳扎稳打才能走得更远。
方法六,说到心坎里,哭到眼睛里。
你记得那个电影吗?母亲为了救孩子,不顾一切。
那种母爱,直接戳中了我们的泪点。
这就是以情感人,让我们深切体会到,生活中最真挚的情感,往往是最打动人心的。
中考作文指导:《记叙文写作技巧——立意需深化》教学设计

- 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作业的修改,或者重新提交作业。
- 教师应再次批改和反馈学生的修改作业,确保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4. 作业评价与总结
-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和反馈,对学生的学习进步进行评价和总结。
- 学生也可以对自己的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自我评价和总结,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
学习者分析
1. 学生已经掌握的相关知识:学生在之前的语文课程中已经学习了一定的写作基础,包括记叙文的结构、人物描写、环境描写等基本技巧。他们对于如何写一篇完整的记叙文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和实践经验。
2. 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学生们对于写作往往充满了兴趣,希望能够通过写作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在学习能力方面,学生们具备一定的阅读和理解能力,能够分析和欣赏优秀的文学作品。在学习风格上,学生们喜欢通过实践和互动来学习,希望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来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
在这次特别的生日中,我学到了许多。我学会了感恩和珍惜,我明白了友谊和家庭是我生活中最重要的财富。这次生日派对让我更加自信和坚强,我相信我会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例题三:请以“一次难忘的志愿服务”为题材,写一篇记叙文,要求通过环境描写和象征手法深化立意,体现人物的奉献精神和对社会的贡献。
答案:一次难忘的志愿服务
- 提供拓展资源:教师提供与课题相关的拓展资源,如书籍、网站、视频等,供学生进一步学习。
- 反馈作业情况:教师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
学生活动:
- 完成作业:学生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 拓展学习:学生利用老师提供的拓展资源,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思考。
- 反思总结: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提出改进建议。
高一语文的记叙文写作要点有哪些

高一语文的记叙文写作要点有哪些记叙文是高一语文写作中的重要文体,它以叙述和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记人、叙事、写景、状物来反映生活、表达情感。
对于高一的同学来说,掌握记叙文的写作要点至关重要。
以下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高一语文记叙文写作的要点。
首先,立意明确是关键。
立意,就是文章的主题和中心思想。
一篇好的记叙文,要有一个清晰、深刻、新颖的立意。
立意要积极向上,能够传递正能量,引发读者的思考和共鸣。
比如,写一次志愿者活动,可以立意于“奉献的快乐”;写与父母的一次冲突,可以立意于“理解与沟通的重要性”。
立意不能模糊不清,更不能低俗消极。
在确定立意时,要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悟,深入挖掘事件背后的意义。
其次,选材要精当。
选材是记叙文写作的基础。
好的材料应该具有真实性、典型性和新颖性。
真实的材料能够让读者感受到真情实感,增强文章的可信度;典型的材料能够突出主题,具有较强的表现力;新颖的材料则能吸引读者的眼球,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比如,写“友情”这个主题,如果大家都写朋友在自己生病时照顾自己,就显得千篇一律。
而如果写朋友在自己遭受挫折时,默默地陪伴,用独特的方式鼓励自己重新振作,就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在选材时,还要注意材料的多样性,避免单一和重复。
再者,合理安排记叙顺序也很重要。
记叙文常见的记叙顺序有顺叙、倒叙和插叙。
顺叙是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来进行叙述,这种顺序条理清晰,容易让读者理解。
倒叙是先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突出的片段提到前面来写,然后再按照事件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
倒叙能够制造悬念,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插入与之有关的另一件事的叙述。
插叙可以丰富文章的内容,使情节更加曲折动人。
比如,在写“我的成长故事”时,可以先写自己现在的成就,然后再回忆过去的经历,采用倒叙的方式,引起读者的好奇;在叙述过程中,插入一些自己遇到困难时的心理描写,采用插叙的方式,使文章更加生动。
记叙文“深刻”应突出“五要”

记叙文“深刻”应突出“五要”“深刻”是高考作文发展等级“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新”四个要求之一,旨在强调文章内容的“四性”:哲理性、独创性、逻辑性和启发性。
它要求文章有丰富的情感和开阔的视野,富含厚实的思想和文化沉淀,能启迪人生,塑造心灵。
怎样使记叙文的内容深刻呢?现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谈。
一,立意要高远。
一篇好的记叙文章,其主题必须有启发作用,必须有超越一般的见解和眼光。
如2001年全国卷高考满分作文《赤兔之死》在立意上就高人一筹:赤兔马泣曰:“吾常慕不食周粟之伯夷、叔齐之高义。
玉可碎而不可损齐白,竹可破而不可毁其节。
士为知己者死,人为诚信而存,吾安肯食吴粟而苟活于世间?”以“诚信”这一话题来立意,考生一般容易停留在“诚信是人的美德”、“诚信是做人之本”、“诚信是事业成功之本”这些着眼点上,而《赤兔之死》一文的作者独将诚信提到“人的生存之本”的高度,境界之高,见解之深,令其它文章难以企及。
又如09年湖南卷满分作文《踮起脚尖》:“今天又是中秋节,他已经50多年没回来了。
”姥姥踮起脚尖站在门槛旁,又在重复着她每年的今天都会说的话了。
我听这句话也听了十多年了,看到她一步步从充满希望到失望,如今,她显然已经绝望了,却仍然强迫自己相信,他还会回来。
他,指的是我姥爷。
姥姥常对我们说姥爷个儿很大,皮肤很白,很有看相,只可惜结婚第二年,他跟国民党军一起到台湾去了,之后一直没有音讯。
听爷爷说,他也没见过姥爷,所以姥爷对于我们家庭的每一个人来说都几乎是位可有可无的人物。
只有姥姥,每天把他念在嘴里,挂在心上,想在梦中。
这么多年来她踮起脚尖,日盼夜盼,结果却是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本文以短短的篇幅,揭示了国家不能统一给普通家庭带来的苦难,深刻地反映了海峡两岸人民“踮起脚尖”盼家人团聚、祖国统一这一时代主题,拓宽了文题的内涵,以一个家庭来反映整个民族几十年的苦痛,立意堪称高远。
二.主题要新颖。
王夫之先生说:“意犹帅也!”这里的“意”就是文章的主题。
记叙文深刻新颖的立意

C 的答案较深刻,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2
B 的答案正确但是太普通,多数人会这样写 ;
4
D 的答案很新颖,一般人不会想到;
5
E 的答案虽平常,但是写得好容易打动人心。
立意的要求
准确
深刻
新颖
中心思想正确、鲜明,这是文章的基本要求。写文章,赞什么,反对什么,恨什么,爱什么,都应该旗帜鲜明,毫不含糊。作文无论写什么,都要积极向上,都要健康乐观,喻人以事,晓人以理,动人以情;不片面、不偏激、不灰色、没有低级情趣等等。不可以只站在自己的角度,反映偏激的思想
事情很小,但有真情实感,立意新颖,有深度。
短短的20天寒假转瞬即逝,也许浓浓的年味还在,亲情却悄悄沉入了心间。请以“春节记事”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范文点评
(1)描写过年的热闹场面,抒发快乐的心情 吃喝玩乐 (2)描写家人团聚的温馨,感受亲人之间的真挚情感 例如:在外打工的父母回来,求学的哥哥姐姐回家中,好长不见的亲朋好友来到家中来做客等 (3)记春节期间一件有意义的活动,感受亲自动手的快乐 例如:贴对联,包饺子,蒸包子,给妈妈做饭,为父亲洗一次脚 (4)祭拜已逝去的亲人,探望病重的奶奶,表达祖孙情 (5)全家一起出游,寻找曾经快乐的点滴
不正确的立意
例如:
1
我们应该帮助别人,这样当我们有困难时,别人才会帮助你。(功利)
2
我们一定要努力学好文化知识,以便将来能找到轻松的工作,过上舒服的日子。(自私)。
3
天下乌鸦一般黑,这个社会就没有一个好干部,全是坏东西。(偏激)
4
写文章,要透过观察,直奔本质。从中找出最具有时代精神的,最有普遍意义的东西。如最近发生的、别人不常用的,或自己有切身体会的材料。充分反映新人新事、新思想、新风貌。给读者以新鲜感和时代感。
浅谈记叙文写作中的四要素

浅谈记叙文写作中的四要素江苏高考语文极少学生愿意尝试记叙文写作,殊为可惜。
而实际记叙文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写。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说明”中对写作的要求是“能运用适当的文体样式,写记叙类、议论类和抒情类等文章”,记叙文在江苏高考作文中占比不可谓不大,而今却甚少有同学愿意尝试写作记叙文,殊为可惜。
其实,做好四个方面(立意、选材、设计、表达)的考量,就可以写出一篇出彩的记叙文。
一、立意深,造就文章的高度古人论文,讲究立“意”。
杜牧《答庄充书》言:“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兵卫……意不先立,止以文采辞句绕前捧后,是言愈多而理愈乱。
”清王夫之《姜斋诗话》亦有言:“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
”“意”即思想、主题,为文当“意在笔先”,先立意,然后围绕主题结构写文章。
写文章不仅必须先立意,还得尽可能立好意,借用《亮剑》中李云龙的那句话“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一篇作文的“将”(立意)是否“威武”(深刻),直接决定了这篇作文的高度。
立意可以关涉重大的价值取向,如自信、自强的人格精神,平等、广阔的人文关怀,和谐、互助的人际关系,无私、奉献的传统道德,自然、和谐的环保理念等。
可以视线独到,投向少有人关注的地方,关注弱势群体,如乞丐残疾;关注平凡人,如建筑工、农民工、环卫工、清洁工等。
或思考独到,想人所未想,充分发挥头脑的智慧,由表及里,剖出深层的特质。
对于新材料作文而言,提供的材料常可从中心角度与一般角度入手立意,即有最佳立意与一般立意之别。
而这只是客观情况,在实际作文时,还得因人因情况而异。
从材料出发的最佳立意要与从自身情况出发的最适合个人发挥的立意结合考虑,适合自己的才是真正的最佳立意。
二、选材新,彰显文章的亮度有了精准深刻的立意后,便是寻找合适的材料来表现。
选材是否讲究对于一篇作文的得分亦有重大影响。
因为学生的生活经历既不丰富又缺少差异性,如不在选材上动脑筋,写出来的作文就可能与其他学生题材大撞车。
学生记叙类文章的立意1

记叙类文章的立意一、立意要深知识导学评价一篇文章的高下有许多的“点”,但最重要的一点是“有深意”。
深意,就是寄意深。
写人,要发掘出支配人物言行的思想动机,剖析其内心世界;叙事,要最动人、最抓读者心的那一面,以此自诫自勉或启迪他人;从平凡中见不平凡,从无奇中见有奇,呈现事物本质,才能帮助读者提高认识,使文章产生巨大的震撼力。
方法导引一、表达上的技巧——让议论文字呈现出一定的哲学意味。
在记叙文中,情节要有一定的暗示性,人物对话要有一定的意蕴,中心思想要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启发性。
能揭示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用发展的观点,即纵向地看问题,既能看到彼一时,也能看到此一时,更能看到将来某一时,据理推断事物的发展趋势。
二、结构文章的技巧——设置好关键句。
记叙文中要做到深刻,就要用事实说话,让人物形象说话,让细节说话。
如果记叙的是生活中的平凡小事,就应思考这件小事有什么值得人们去玩味、品评、思考。
同时,可在水到渠成处设置画龙点睛的文字,设法突出意味深长的暗示语。
总之,记叙文的构思立意要思考这几个问题:文章有形象暗示吗?有哲理情趣吗?有点睛之笔吗?有普遍的社会意义吗?佳作导读握住别人垂下的藤索一缕阳光刺破了黑暗的缝隙,于是缝隙里便有了新鲜与活力。
同样,一席倾听让心灵插上翅膀飞越了茫然,于是心灵便有了空灵与清爽。
曾经流浪在一个听不见风声,沐不着云雨的角落,以为在天与地之间,日与夜之间,只听得见自己的呼吸就够了,于是拒绝了阳光。
湿润的空气竟在一夜之间将我流浪的绳子斑驳上悠悠绿意,像是走进氤氲的梦境,无奈最终如棉絮收容了温存的泪水。
我记得很早很早的我,像狮子般张开双臂在细腻的煤渣跑道上狂奔,跑道像一条宽长的海藻发出古朴深邃的幽香。
或许是自己的疏忽,一时间成绩竟成了我唯一的救命稻草,被风雨肆虐了一季的操场如玻璃纸般迷眼,可我觉得它仿佛是一座孤岛,而我也正在自己的路上顶着风,冒着雨,苦苦地走,所有的颠簸都在脚底打茧,所有的风云都在胸中郁积,所有的汗水都在肤上打皱。
记叙类文章如何立意

记叙类文章如何立意
2.确定立意和主题:在选择故事之后,你需要确定你的文章想要传达的立意和主题。
立意是你想要通过这个故事告诉读者的关键信息或思想。
主题是你想要在整篇文章中探讨的核心议题。
例如,你的立意可以是“希望”,而主题可以是“战胜自己的困难”。
3.调整结构和顺序:记叙类文章的结构可以有多种方式,但一般包括开头、中间和结尾三个部分。
在写作时,你可以根据故事的逻辑和情节来决定每个部分的具体内容。
确保内容的顺序和逻辑清晰,让读者能够一步步地跟随故事的发展。
4.运用描写和抒情:记叙类文章需要运用丰富的描写技巧来让读者身临其境地感受故事中的场景、情绪和人物。
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抒情来加深读者对故事的共鸣和理解。
记叙类文章可以融入感官描写、心理描写、对话等元素,使文章更加生动和有力。
5.思考智慧和启示:好的记叙类文章应该给读者以思考和启示。
在故事的结尾部分,你可以总结出故事中的智慧和启示,使读者得到一种深层次的启迪。
例如,故事中的主人公通过努力战胜了困难,你可以得到一个智慧:“只有不屈不挠、努力奋斗,才能取得成功”。
6.修改和润色:完成第一稿之后,你需要进行修改和润色。
检查文章的结构是否合理、逻辑是否清晰、表达是否准确。
注意修正语法错误、使用更生动的词汇和修饰句子的流畅度和协调性。
多次修改和润色有助于提升文章的质量和可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