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地理知识点汇总A3(PDF版)
潍坊高三地理

潍坊高三地理潍坊市位于中国山东省中部,地理位置优越,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特点。
本文将从潍坊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和地理特点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潍坊地理位置潍坊市位于山东半岛东部,东临黄海,海岸线长达160多公里。
潍坊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其北邻烟台市,西接济南市,南连日照市,是山东的交通枢纽。
潍坊地处黄河三角洲平原,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气候宜人,是农作物种植的理想地区。
二、潍坊自然资源潍坊地区土地资源丰富,土壤肥沃,农田面积广大,是中国的“百合之乡”和“中华百合之都”。
此外,潍坊市还拥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和矿产资源,如黄河沿岸的煤炭、石油和盐矿等。
这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潍坊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三、潍坊地理特点1. 自然环境多样化:潍坊地区既有山地和丘陵,又有平原和海洋。
山地和丘陵区主要分布在潍坊市的西南部,这里地势起伏,景色秀丽,是旅游和休闲的好去处。
而位于东北部的平原区则是农业发展的主要区域,黄河决口在此地形成了广阔的黄河三角洲,是农田面积最大的一片地区。
2. 气候条件适宜:潍坊地处北温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温度适宜。
阳光充足、雨量适宜,具有良好的农作物生长环境。
这种气候条件也为潍坊的旅游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
3. 经济发展迅速:潍坊市拥有较强的农业和工业基础。
农业是潍坊的支柱产业,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大豆等粮食作物,还以养殖业为主。
潍坊市还具备发展工业的优势,主要产业包括机械制造、汽车制造、食品加工等。
这些产业的发展为潍坊带来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社会的繁荣。
4. 文化底蕴深厚:潍坊是一个历史文化名城,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例如潍坊的“潍坊民间月饼”,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凭借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口感,享誉全国。
此外,潍坊还是许多古代文化人物的故乡,孟庙、博物馆等文化景点吸引着众多游客。
总结:潍坊是一个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丰富、地理特点独特的城市。
其地理位置使得潍坊成为山东省的重要交通枢纽,拥有得天独厚的农业发展条件和丰富的地下资源。
八年级潍坊地理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潍坊地理知识点总结潍坊是我国山东省的一座城市,地理位置优越,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因此在八年级地理学科中,学生也会接触到许多有关潍坊的地理知识。
本文将对八年级学生在地理学科中所学的关于潍坊的知识进行总结。
一、潍坊的地理位置潍坊位于山东半岛的中部,地理位置优越,北靠东营,东接淄博,南邻济南和泰安,西邻烟台和威海,紧邻著名的临港经济区。
由此可见,潍坊是我国东北地区的交通要道。
二、潍坊的自然条件潍坊地处农业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5℃左右,年降水量也很充沛。
其地势较为平坦,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以作物种植和畜牧业为主。
此外,潍坊还拥有丰富的煤矿资源,其煤炭储量在山东省内也是名列前茅。
三、潍坊的经济发展潍坊的经济以农业和工业为主,主要的农作物有小麦、玉米、豆类、蔬菜等,在畜牧业方面,以生猪、肉鸡、蛋鸡、牛、羊等畜禽为主。
潍坊还拥有很多重要的工业企业,其中以汽车、化工、机械制造业和纺织服装业等为主,为潍坊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四、潍坊的城市文化潍坊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也为其城市的文化建设注入了新的动力。
潍坊还拥有很多著名的景点,如潍坊博物馆、飞云山和金海湖等,这些景点充分展示了潍坊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此外,潍坊还有很多著名的传统文化,如坊子文化、昌乐莲花文化、寿光莱阳葱文化等,这些传统文化为潍坊增添了很多独特的特色。
五、潍坊的交通潍坊交通非常便利,其境内有胶济铁路和京沪铁路穿过,为潍坊提供了快捷的运输和通信条件。
此外,潍坊还有很多著名的景点,如飞云山、翰林景区等,这些景点也为潍坊的旅游业带来了很大的发展机会。
总体来说,潍坊是一个富有特色的城市,拥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文化底蕴。
通过对潍坊的地理知识进行总结,我们不仅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潍坊这座城市,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的地理知识,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潍坊高一合格考地理知识点

潍坊高一合格考地理知识点潍坊市地处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是山东省的一个地级市,也是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之一。
地理知识在高一合格考中占据着重要的一部分,下面将介绍潍坊高一地理合格考的几个重点知识点。
一、潍坊市的地理位置潍坊市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地理坐标为北纬36°16′至36°56′,东经119°03′至119°55′。
东临渤海,西依山东半岛腹地,南接济南市,北靠烟台市。
地理位置的优势使得潍坊市在经济、交通等方面都具备得天独厚的条件。
二、潍坊市的气候特点潍坊市位于北温带季风气候区域,受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的交互影响,呈现出四季分明,温度适宜的特点。
冬季寒冷而少雪,夏季炎热而湿润,降水分布不均匀,大部分集中在夏季。
这种气候特点对潍坊市的农业、旅游等方面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三、潍坊市的自然资源潍坊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主要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和矿产资源。
土地资源以农田为主,是我国著名的农业产区之一。
水资源主要来自于境内的潍河和黄河,为农田灌溉和工业用水提供了保障。
矿产资源方面,潍坊市有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丰富的能源资源,也有石灰石、花岗岩等建筑材料资源。
四、潍坊市的人口与城市化潍坊市的人口数量庞大,是山东省内人口第二多的地级市。
人口的快速增长带动了城市化的发展,潍坊市不仅有繁华的市区,还有众多的县城和乡村地区。
城市化的进程带来了人口流动、土地利用等问题,同时也带动了潍坊市经济的发展。
五、潍坊市的交通网络潍坊市的交通网络十分发达,拥有多条高速公路和铁路线路贯穿全境。
其中,济青高速公路、潍坊至烟台高速公路等连接了潍坊市与周边城市。
另外,潍坊火车站是山东省内的重要铁路枢纽,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和货物运输。
六、潍坊市的经济发展潍坊市的经济发展较快,主要以工业、农业和服务业为支柱。
工业方面,潍坊市以机械制造、食品加工等为主导产业;农业方面,潍坊市以粮食种植、畜牧业为主要农业产业;服务业方面,潍坊市的商贸、旅游等行业也蓬勃发展。
潍坊新高一地理知识点梳理

潍坊新高一地理知识点梳理潍坊作为山东省的一个重要城市,其地理条件和特点具有一定的独特性。
了解潍坊的地理知识,不仅有助于我们对自己地方的了解,还能使我们对地理学科有更深入的认识。
本文将梳理潍坊地理知识的一些重点内容,包括地理位置、地貌特征、气候特点以及资源优势等方面。
潍坊位于山东半岛中北部,地理位置优越。
它东临渤海,南濒黄河,北倚胶州湾,西接临淄和济南两大城市。
融合了山、海、湖、河四大自然要素,为潍坊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潍坊的地貌特征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平原地貌,潍坊的大部分地区都处于山东半岛的北部平原上,地势相对平坦。
另一方面是沿海地貌,潍坊的东部是渤海,形成了丰富的滨海湿地和沙洲状地貌,这些地貌对于当地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旅游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潍坊的气候特点受东亚季风的影响较大。
潍坊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季炎热潮湿,冬季寒冷干燥,春秋温和多风。
这种气候特点对于潍坊的农业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例如种植农作物的农民需根据气候的变化合理选择作物品种和种植时间。
潍坊的资源优势主要体现在农业和工业方面。
首先,农业是潍坊的传统产业,潍坊被誉为“中国麦乡”,盛产小麦、玉米、花生等农作物,是全国重要的粮食和油料生产基地。
另外,潍坊还拥有丰富的水产资源,养殖业也十分发达。
其次,潍坊工业发达,尤以机械制造业和食品加工业为主导产业,汽车、机床、食品加工设备等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盛誉。
关于潍坊的地理知识,以上只是概述了一些重点内容。
实际上,潍坊的地理知识远不止于此,还包括了人文地理、交通状况、城市规划等方面的内容。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引起大家对潍坊地理知识的兴趣,进一步深入了解潍坊这座城市。
同时,也希望通过掌握这些地理知识,能够为我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潍坊地理知识提要

潍坊地理重点知识提要一、概况:1、潍坊市北临渤海得湾,南依山,位于山东半岛对外开放区,就是世界著名得之都。
潍坊市辖潍城、奎文、寒亭、坊子四个市辖区,潍坊政府驻地在 ,寿光、青州、安丘、诸城、高密、昌邑六市, 、两县, 、、高新技术、经济区四个市属开发区。
市为潍坊面积最大、人口最多得县级市。
2、潍坊市人口稠密,人口得年龄构成由“青年型”迅速向“老年型”过渡。
人口分布特点:人口分布不均:(主要就是受自然条件与经济发展水平得影响。
)人口稠密得地区就是地区(特别就是包括沿岸、沿岸、铁路沿线,大致呈形地带,就是潍坊市人口最密集得地带),原因:这里 ,所以人口稠密。
北部滨海地区人口。
(稠密或者稀疏)(原因)与南部丘陵山区人口。
(稠密或者稀疏),(原因)3、民族:潍坊市居民以族为主,人口较多得少数民族有 ,少数民族分布集中得地区市。
4、潍坊市存在得人口问题:我市人口问题主要就是:(1)(2)(3)(4)、(5)原因就是:人口增长过快,人口数量过多,与社会经济得发展不相适应。
解决措施:5、城市分布与城市化:(1)潍坊市依据“”得城市发展战略,确定了市域“”得城镇空间结构。
(2)潍坊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中心城市按照得发展战,规划为得空间结构。
主要形成四大板块:中心城区重点发展 ,东部高新技术开发区重点发展 ,西部重点发展 ,北部冰海地区重点发展。
(3)潍坊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带来得问题:环境污染、就业困难、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大量农村人口进城、人们婚育观念得变化、青少年犯罪等。
解决措施:加强管理与保护,进行合理得规划与设计。
二、自然环境:(一)地形:1、地形特征:(1)地形以为主,(2)地势。
2、山地就是我市石灰岩分布最广得地区,喀斯特地形分布广。
3、位于西南部得山与山就是潍坊主要河流得发源地。
山主峰顶,海拔1032米,就是潍坊市得最高峰。
4、潍坊地形自南向北分为三个地形区及适合发展得农业:南部区,发展业;中部区,发展业;北部地区,发展业。
潍坊地理知识

潍坊地理考点知识梳理一、位置:1、位于山东半岛西部,北临莱州湾二、居民:2、以农业人口为主,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主要是回族、满族3、人口稠密地区弥河沿岸、潍河沿岸、胶济铁路沿线原因:4、人口稀疏地区:北部滨海地区、南部丘陵地区原因:5、人口问题三、环境与资源:6、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南高北低。
三大地形区:南部低山丘陵、中部平原、北部滨海7、气候: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特点降水特点:分部南多北少;季节分配不均,集中在夏季;年际变化大成因:夏季风进退的方向、控制时间长短及势力强弱决定的。
8、河流:流程短,以降水为补给;水位、流量季节和年际变化大;有结冰期最大河是潍河,上游建有山东最大水库河流水量季节变化大的原因,危害解决措施9、资源:水资源特点:季节和年际变化大;地区分布不均,南多北少;人均占有量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解决措施:节约用水提高水的利用率农业改漫灌、畦灌为喷灌、滴灌工业扩大污水和废水的净化能力,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加强城市用水管理,提倡节约用水和一水多用矿产:昌乐蓝宝石;莱州湾畔的卤水、石油(寿光的清河油田、昌邑潍北油田)最大盐场:羊口盐场10、灾害:地震:原因位于郯城——庐江大断裂带发生时应采取的避震措施:气象灾害:旱涝、寒潮、冰雹、干热风旱灾是最主要的灾害:原因洪涝:夏季风的年份,锋面雨带到达而结束,雨季,。
降水。
诸城和安丘多洪涝因为寒潮:时间,带来天气,危害冰雹:主要集中在小麦成熟期和大豆黄熟期,所以造成很大灾害干热风一、经济11、农业发展条件:粮食作物:小麦、玉米;经济作物:瓜菜、黄烟、花生畜牧业:近年已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
促进了农业的良性循环和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实现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充分利用今后发展:生态农业、绿色农业、旅游观光农业四大农业批发中心:寿光蔬菜、昌乐尧沟西瓜、安丘白芬子姜蒜、青州花卉三大水产区:寿光北部、昌邑北部、寒亭北部12、工业:发展纺织工业的有利条件北部滨海发展盐化工的有利条件13、交通:以公路为主铁路:胶济线沿途站点自西向东青州、昌乐、潍坊、岞山、高密重要铁路枢纽是青州海运:潍坊港、洋口港、下营港14、著名旅游景点:临朐:老龙湾(温泉)、沂山、石门坊红叶、山旺古生物化石青州:范公亭、偶园、云门山(寿)、玲珑山、驼山、仰天山潍坊:十笏园(小巧玲珑,兼有南北)、富华游乐园(东方迪斯尼、齐鲁第一园)安丘:青云山民俗游乐园诸城:恐龙化石15、各具特色的县市:中华古城——青州,化石之乡——临朐,恐龙之乡——诸城蔬菜之乡——寿光,蜜桃之乡——安丘,宝石之乡——昌乐,丝绸之乡——昌邑。
潍坊地理与环境

(5)潍坊市北部平原地区缺水的原因及解 决措施:人口稠密,城市密集,经济发达, 用水量大;需从南部丘陵地区的水库中大 量调水。
矿产资源:
我市矿产资源的特点:矿种多, 分布广,大矿少,小矿多,金属 矿少,非金属矿多。(非金属矿 产质量优、储量大,是潍坊市矿 产资源的优势)。
潍坊的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土地资源: (1)土地资源丰富,类型多种多样; (2)耕地率高,后备资源少; (3)非生产用地不断增长,人均耕地
锐减。 解决的办法:一是控制人口的增长,
二是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水资源:
(1)特点:①季节和年际变化大;② 地区分布不均(南多北少)③人均占 有量较少。
气象灾害
我市主要的气象灾害是:旱涝、寒潮、冰 雹、干热风。其中旱灾发生频率高、影响 范围广,是潍坊是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主 要产生在春季。(原因:春季气温回升快, 风力大,蒸发旺盛,降水少,又恰逢春季 播种、冬麦旺长的需水时期,自古有“春 雨贵如油”之说)
洪涝灾害多发地区为夏季风迎风坡的诸城 和安丘。(锋面雨)
试题三:潍坊市面临人口问题
我市人口问题主要是:升学、就业压力大,交 通阻塞,农村劳动力过剩,受教育水平过低, 以及人口文化技术素质偏低,人口老龄化突出 等。
解决措施:A
B
试题四:潍坊的人口稠密区
人口分布不均:(主 要是受自然条件和经 济发展水平的影响。) 中部平原地区(包括 A沿岸、B沿岸、C铁 路沿线,大致呈 D形 地带,是潍坊市人口 最密集的地带),
青州市是少数民族(主要是满族和回族)分布 比较集中地地区。各民族的平等互助和亲密团 结为潍坊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
2017年潍坊地理重点知识整理

潍坊地理重点知识提要一、概况1、地理位置:山东半岛的西部,北温带(北纬35度—北纬37度);南依沂山,北濒渤海莱州湾;东临青岛、;南接日照、;西临淄博、东营。
面积占全省的十分之一。
2、行政区划潍坊市位于山东半岛对外开放区,是世界著名的风筝之都。
潍坊市辖潍城、奎文、寒亭、坊子四个市辖区,寿光、青州、安丘、诸城、高密、昌邑六市,临朐、昌乐两县,滨海、峡山、高新技术、经济区四个市属开发区。
(诸城、寿光、青州为2008年全国百强县)。
寿光、寒亭、昌邑三县区临海。
市政府驻地在奎文区。
诸城市为潍坊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县级市。
人口与民族1、潍坊市人口稠密,以农业人口为主,人口的年龄构成由“青年型”迅速向“老年型”过渡。
2、人口分布特点:人口分布不均:(主要是受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
)中部平原地区(包括弥河沿岸、潍河沿岸、胶济铁路沿线,大致呈H形地带,是潍坊市人口最密集的地带),原因:这里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经济发达,所以人口稠密。
潍城、奎文是全市人口最密集的地区。
北部滨海地区(原因土壤盐碱化严重)和南部丘陵山区(原因:地形崎岖,交通不便,发展农业生产的条件较差。
)人口稀疏。
民族:潍坊市居民以汉族为主,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有回族和满族,青州是少数民族分布集中的地区。
云峡河回族乡是我市唯一的民族乡,是回族集中分布的地区。
潍坊市存在的人口问题:我市人口问题主要是:升学、就业压力大,交通阻塞,农村劳动力过剩,受教育水平过低,以及人口文化技术素质偏低,人口老龄化突出等。
原因是:人口增长过快,人口数量过多,与社会经济的发展、资源的利用和环境保护不相适应。
解决措施:(1)实施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2)大力推进科教兴潍战略,提高人口技术和文化素质。
(3)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保健和全民健身运动,提高人口的身体素质。
5、城市分布与城市化:潍坊市依据“壮大中心城市带动区域发展”的城市发展战略,确定了市域“一主五副两翼”的城镇空间结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潍坊地理知识点汇总第一章可爱的家乡一、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1. 地理位置①海陆位置:位于山东半岛西部,南依沂山,北濒渤海莱州湾②东临青岛、烟台,西与东营、淄博接壤,南与日照、临沂为临2. 行政区划四个市辖区:奎文、潍城、寒亭、坊子六个县级市:寿光、青州、安丘、诸城、高密、昌邑(寿光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纬度最高)两个县:临朐、昌乐四个市属开发区:滨海、峡山、高新技术、经济区二、人口增长与分布1. 人口增长状况潍坊户籍人口908.62万,约占全省的1/11,人口密度为573人/平方千米。
当前潍坊人口自然增长率低,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2. 人口分布①人口稠密区——中部平原地区(包括弥河沿岸、潍河沿岸、胶济铁路沿线)原因: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经济发达②人口稀疏区:1)南部丘陵、山区——地形崎岖,交通不便,发展农业生产条件差2)北部滨海地区——土壤盐碱化严重3. 人口问题①人口文化素质低②年龄构成不合理,就业压力大③人口性别构成不合理(男多女少)④人口老龄化逐年上升⑤人口城市化水平依然较低(城乡人口各占一半)解决措施:①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②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开展最全民健身运动4. 民族构成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有50个,回族和满族最多。
青州是少数民族分布比较集中的地区。
(云峡河回族乡是潍坊市唯一的民族乡)三、城市布局与城市化1. 城市化三个主要标志①城市人口增加;②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③城市用地规模扩大2. 城市化产生的问题:①耕地大量减少②生态问题和社会问题:环境污染、就业困难、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大量农村人口进城、人们生育观念的变化、青少年犯罪等第二章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一、优越的自然条件1. 地形①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南高北低②自南向北三大地形区:南部低山丘陵区:临朐沂山——玉皇顶是潍坊最高峰中部洪积、冲积平原区北部滨海地区③鲁山山区是石灰岩分布最广的地区,喀斯特地形分布广2. 气候①类型及特点温带季风气候(特点: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②降水特点1)时间分布规律:降水的季节分配不均,冬春季节少,夏秋季节多,年际变化大2)空间分布规律:地区分布不均,南多北少原因:①夏季风从南部进入,又从南部退回,夏季风控制南部时间长,雨量多②南部地区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多地形雨③自然灾害频繁1)地质灾害——地震2)气象灾害——旱(主要)涝、寒潮、冰雹、干热风旱灾产生的原因:①春季气温回升快,风力大,蒸发旺盛②夏季风未到达,降水少③春季冬小麦返青灌溉用水量大3. 河流①特征:河流流程比较短、以降水补给为主,水位和流量的季节和年际变化很大受地势影响,河流自南向北流。
②主要河流、水库:潍河——潍坊流量最大、流程最长、流域面积最广峡山水库、牟山水库、于家河水库、墙夼水库、高崖水库弥河——第二大河冶源水库、嵩山水库白浪河白浪河水库二、自然资源1. 土地资源特点:①土地资源丰富,类型多样②土地的耕地率高,后备资源少③非生产用地不断增长,人均耕地锐减2. 水资源1)特点:①季节和年际变化大;②地区分布不均;③人均占有量较少☆潍坊河流水位、流量季节和年际变化大的原因是: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2)过度开采地下水引起的问题:①导致地下水位下降;②产生了海水入侵;③引起地面沉降解决水资源紧张状况的措施:①河流中下游增建河闸,增加拦蓄功能②农业生产改漫灌、畦灌为喷灌和滴灌③增加工业废水和污水的净化功能,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④加强城市用水管理,提倡节约用水和一水多用等。
注:潍坊市区的供水水源主要来自峡山水库。
除此之外,三里庄水库、冶源水库、牟山水库、高崖水库等都是下游城镇的主要水源地。
3. 矿产资源1)特点:矿种多,分布广;大矿少,小矿多;金属矿产少,非金属矿产多。
2)主要矿产:①煤矿:坊子煤矿—坊子;五图煤矿—昌乐;五井煤矿—临朐;最大煤矿—昌乐朱刘煤矿;②油田:清河油田—寿光;潍北油田—昌邑③铁矿:文登、店子、朱崖—青州④非金属:石灰岩、卤水、蓝宝石、膨润土等青州、临朐境内的石灰岩储量大、质量好、分布范围广。
昌乐蓝宝石是潍坊独有的矿种,资源丰富、质量好(临朐也蕴藏有蓝宝石矿)。
卤水主要分布在莱州湾畔☆昌乐蓝宝石产业快速发展的原因:蓝宝石矿产资源丰富;劳动力丰富;政府政策支持4. 海洋资源与生物资源1)特点:靠渤海莱州湾,海岸呈弧形曲线状,沿海地下卤水丰富,滩涂面积广阔,海盐生产条件优越。
2)盐场:①山东最大的海盐生产基地——寿光、寒亭、昌邑②山东最大盐场——寿光大家洼羊口盐场潍坊北部滨海地区海盐生产的有利条件是:北部沿海地下卤水丰富;滩涂面积广阔海盐生产黄金时间在春季的原因:天气晴朗,气温高,蒸发量较大;降水量较少3)海水养殖和海洋捕捞业:寿光是潍坊市海产总量最大的县市区。
潍坊市发展海水养殖业的有利条件:北部沿海地带水面、滩涂广阔;地势平坦当地技术先进;开发历史悠久☆ 5. 风力资源分布:北部滨海和南部山区☆南部丘陵山区建风力发电站的有利条件:①丘陵山区人口少,基本不干扰居民生产生活②丘陵山区建设风力发电,不占用耕地③潍坊市能源消费量大,市场广阔☆风力发电的好处:①不污染环境,不消耗燃料;②风能是可再生资源,不需要设立厂房全年春季发电量最大,原因是:春季风力大第三章经济与社会一、农业1. 农业产业类型粮食作物:小麦(第一)、玉米(第二)经济作物:瓜菜、黄烟、花生、桑蚕林业:温带落叶阔叶林畜牧业:潍坊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
猪是潍坊传统养殖品种。
水产业:寿光是潍坊市海产总量最大的县市区。
(潍坊根据因地制宜原则,南部地区适合发展林果业,中部地区适合发展种植业,北部地区适合发展海水养殖业)2. 农业地区特色蔬菜种植区——以寿光蔬菜批发市场为中心西瓜种植区——以昌乐西瓜市场为中心姜蒜种植区——以安丘白芬子姜蒜市场为中心花卉种植区——以青州花卉市场为中心诸城——产黄烟最多寿光——产苹果、海产品、海洋最多3. 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①良好的自然条件: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气候为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②社会经济条件:比较高的水利、电力、农机水平;发达的交通运输优惠的农业发展政策;科技兴农二、工业1. 能源工业:采煤、采油和火力发电是潍坊市三大能源部门。
2. 钢铁、机械、汽车工业3. 制盐、化学工业①潍坊盐区是我国最大的海盐生产基地,寿光羊口盐场是潍坊最大的盐场②潍坊是我国最大的海洋化工基地,海盐化工是潍坊市化学工业的一大特色4. 电子信息工业5. 纺织、服装工业:昌乐是著名的“丝绸之乡”。
6. 造纸、烟酒、食品工业三、交通运输业1. 公路运输:潍坊市主要的运输方式高速公路“三横一纵”:荣乌、济青、青莱、长深2. 铁路运输:大莱龙线(大家洼—莱州—龙口);胶济线;胶新线3. 海洋运输:羊口港、潍坊(央子)港和下营港(潍坊港最大)4. 航空运输:潍坊机场位于奎文区廿里铺镇,是一座军民两用机场。
☆潍坊市的交通线分布最稠密的地区是中部平原地区,原因是:①自然:中部平原地区地势平坦②社会经济:中部平原地区人口密集,经济发达三、旅游业1. 国家级旅游景点①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驼山(青州)、十笏园(潍城)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山旺古生物化石保护区(临朐);③国家级森林公园:沂山(临朐)、仰天山(青州);④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云门山(青州)⑤国家5A级景区:青州古城区2. 风景名胜①临朐景点:沂山、老龙湾、石门坊红叶、山旺古生物化石保护区。
②青州景点:四山(云门山、仰天山、玲珑山、驼山石佛)、两园(范公亭、偶园)、一馆(博物馆)、一寺(真教寺)③潍坊还有最大的风筝专业博物馆——潍坊风筝博物馆。
每年4月20日举办“潍坊国际风筝节”。
④安丘辉渠梯田景观☆发展梯田农业的优点和缺点:优点:防止水土流失、增加耕地面积、缓解人多地少的现状缺点:破坏生态环境,不利于机械化生产3. 民俗、休闲和现代农业景观①民俗:高密民间艺术“三绝”——剪纸、泥塑、扑灰年画杨家埠民间艺术——杨家埠木版年画②休闲:“东方迪斯尼”——富华游乐园“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安丘青云山民俗游乐园③现代农业景观:寿光蔬菜博览会:“蔬菜之乡”;青州花卉博览会四、文化教育潍坊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是:杨家埠木版年画和风筝第四章各具特色的县(市)一、南部丘陵低山区(青州、临朐、诸城、安丘)1. 青州——中华古城①农业特产:柿饼、山楂、银瓜、蜜桃②工业全省“工业30强县”;烟卷业发达③旅游业青州古城区(5A级景区)、四山(云门山、仰天山、玲珑山、驼山石佛)、两园(范公亭、偶园)、一馆(博物馆)、一寺(真教寺)2. 临朐——化石之乡①农业: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和玉米,主要果品有苹果、山楂、葡萄、柿子、板栗、核桃、大枣等。
形成了林果、畜牧“两大产业”和大棚果品及奶牛“两大亮点”的农业产业结构。
②工业:矿产资源丰富(五井煤矿、石灰岩)③旅游业:山旺化石博物馆、石门坊红叶、国家级森林公园沂山、老龙湾、临朐奇石等3. 诸城——恐龙之乡(诸城恐龙博物馆是我国第一个县级恐龙博物馆)①自然条件:诸城地处潍坊市最南端,是潍坊市热量和降水量最丰富地区②农牧业:诸城农业发达,盛产小麦、玉米、花生、黄烟等农产品;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一半以上,是全国最大的肉食出口生产基地诸城的桃林、山东头等地是潍坊市的茶叶产区。
诸城种植茶树的有利条件:①地形:诸城位于潍坊南部低山丘陵地区,适合茶树种植②气候:诸城市潍坊市热量和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适合茶树的生长③工业:食品加工——得利斯,纺织服装——新郎希努尔,机械制造——福田汽车4. 安丘——蜜桃之乡国家AAA 级综合旅游景区青云山民俗游乐园;孔子得意门生公冶长读书院突出齐鲁民俗特色和南国北疆风情,有万亩水面的青云湖被誉为“山东第一园”二、北部平原区(潍坊市区、寿光、昌乐、昌邑、高密)1. 潍坊市区——经济文化中心、风筝之都2. 寿光——蔬菜之乡☆寿光市成为全国重要的蔬菜基地中心的主要条件:靠近蔬菜基地,交通发达,种植面积大,产量高3. 昌乐——宝石之乡①自然条件:汶河是昌乐县最大的河流,白浪河是第二大河,昌乐县的“南水北调”工程,把高崖水库的水调往工业发达的北部地区。
高崖水库是潍坊第二大水库。
②农业:昌乐县尧沟镇被誉为“中国西瓜第一镇”③工业:工业发达,有乐化油漆,山水集团等。
④旅游业:古火山口(远古时代的火山喷发形成蓝宝石)4. 昌邑——丝绸之乡5. 高密——中国民间艺术之乡“高密三贤”:晏婴、郑玄、刘墉“高密三绝”:扑灰年画、剪纸、泥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