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级机械设计基础A学习指南(热动121-4)解析
机械设计基础课后习题与答案

机械设计基础课后习题与答案机械设计基础1-5至1-12 指出机构运动简图中的复合铰链、局部自度和虚约束,计算各机构的自度,并判断是否具有确定的运动。
1-5 解F=3n?2PL?PH=3?6?2?8?1=1 1-6 解F=3n?2PL?PH=3?8?2?11?1=1 1-7 解F=3n?2PL?PH=3?8?2?11?0=2 1-8 解F=3n?2PL?PH=3?6?2?8?1=1 1-9 解F=3n?2PL?PH=3?4?2?4?2=2 1-10 解F=3n?2PL?PH=3?9?2?12?2=1 1-11 解F=3n?2PL?PH=3?4?2?4?2=2 1-12 解F=3n?2PL?PH=3?3?2?3?0=32-1 试根据题2-1图所标注的尺寸判断下列铰链四杆机构是曲柄摇杆机构、双曲柄机构还是双摇杆机构。
题2-1图答: a )40?110?150?70?90?160,且最短杆为机架,因此是双曲柄机构。
b )45?120?165?100?70?170,且最短杆的邻边为机架,因此是曲柄摇杆机构。
c )60?100?160?70?62?132,不满足杆长条件,因此是双摇杆机构。
d )50?100?150?100?90?190,且最短杆的对边为机架,因此是双摇杆机构。
2-3 画出题2-3图所示个机构的传动角和压力角。
图中标注箭头的构件为原动件。
题2-3图解:2-5 设计一脚踏轧棉机的曲柄摇杆机构,如题2-5图所示,要求踏板CD在水平位置上下各摆10度,且lCD?500mm,lAD?1000mm。
试用图解法求曲柄AB和连杆BC的长度;用式和式’计算此机构的最小传动角。
题2-5图解: 题意踏板CD在水平位置上下摆动10?,就是曲柄摇杆机构中摇杆的极限位置,此时曲柄与连杆处于两次共线位置。
取适当比例图尺,作出两次极限位置AB1C1D和。
图量得:AC1?1037mm,AC2?1193mm。
AB2C2D解得:l1?l2?12121212?AC2?AC2?AC1??AC1?? 1193?1193?1037?1037??78mm ??1115mm 已知和上步求解可知:l1?78mm,l2?1115mm,l3?500mm,l4?1000mm 因最小传动角位于曲柄与机架两次共线位置,因此取??0和??180?代入公式计算可得:cos?BCD??l2?l3?l1?l4?2l1l4cos?2l2l3222 22 = 11152?500?78?100022?2?78?1000cos0?2 ?1115?500= ?BCD?? 或:cos?BCD?l2?l3?l1?l4?2l1l4cos?2l2l32222 =11152?5002?78?100022?2?78?1000cos18 0?2?1115?500= ?BCD?? 代入公式′,可知?min??BCD?? 3-1 题3-1图所示为一偏置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
3.《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标准详解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代码: 0211G322适用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总学时数:112学时先修课程:高等数学、机械制图后续课程:机械加工工艺二、课程定位机械设计基础是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职业支撑课。
该课程是将机械原理与机械零件的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它以高等数学、机械制图课为前导,以机械中常用机构和通用零件为基础,是从理论性、系统性很强的基础课向专业课过渡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在教学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课程知识掌握的程度直接影响到后续课程的学习。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掌握常用机构和通用零件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初步具有分析、设计能力并获得必要的基本技能训练,同时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设计思想和严谨的工作作风,对机械工程专业的职业岗位能力培养有重要作用,为培养学生处理一般工程问题的能力和学习有关后继课、专业课打下基础。
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标准在设计上本着懂理论,重应用的总体思路,坚持突出能力目标、以项目及任务为载体、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采用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讨论法、讲授法、案例教学、理实一体化多种教学法。
注重基础应用性,从理论的传授过渡到方法的学习,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将理论教学与课内实训充分融合,培养学生初步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课程教学目标1、能力目标:(1)能根据工程实际问题建立基础力学模型。
(2)能运用手册、图册等有关技术资料机械零件的标准选用。
(3)能够使用、维护和改进机械设备。
2、知识目标:(1)掌握静力学基本知识,掌握平面任意力系平衡方程的建立及应用。
(2)掌握常用标准件和通用零部件的国家规范、选用原则和强度计算等知识。
(3) 熟悉常用机构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运动特性和应用特点等基本知识。
(4)了解常用机构及通用零部件的维护知识。
3、职业素质目标:(1) 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人民在机械历史上的巨大贡献,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形成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感,进而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机械设计基础(第12章)讲解

减速器分类: 齿轮减速器
圆柱齿轮减速器 圆锥齿轮减速器
圆锥—圆柱齿轮减速器
蜗杆减速器 行星减速器
圆柱蜗杆减速器 圆弧齿蜗杆减速器 锥蜗杆减速器 蜗杆—齿轮减速器
渐开线行星齿轮减速器
摆线齿轮减速器 谐波齿轮减速器
12.5 减速器
12.5.1 常见减速器的主要类型、特点及应用
1.齿轮减速器
12.5 减速器
12.1 定轴齿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12.1.1 平面定轴齿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一对齿轮的传动比大小为其齿数的反 比。若考虑转向关系,外啮合时,两轮转 向相反,传动比取“-”号;内啮合时,两 轮转向相同,传动比取“+”号;则该齿轮 系中各对齿轮的传动比为:
i 12
z 1 2
2
z1
z 3' i 3'4
12.1 定轴齿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由齿轮轴线位置是否固定:
定轴轮系
轮
周转轮系
系
复合轮系
无动轴齿轮 至少有一个动轴齿轮
定轴+周转 或几个周转轮系的组合
如果齿轮系中各齿轮的轴线互相平行,则称为平面齿轮系,否则称 为空间齿轮系。
12.1 定轴齿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各种齿轮系
12.1 定轴齿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所有从动轮齿数的连乘 所有主动轮齿数的连乘
积 积
12.2 行星齿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注意事项: 1)A、K、H三个构件的轴线应互相平行,而且ω A、ω K、 ωH、 n必须将表示其转向的正负上。首先应假定各轮转动的同一正方 向,则与其同向的取正号带入,与其反向的取负号带入。
2)公式右边的正负号的确定:假想行星架H不转,变成机架。则 整个轮系成为定轴轮系,按定轴轮系的方法确定转向关系。
国家开放大学《机械设计基础》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机械设计基础》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形考作业1第1章静力分析基础1.取分离体画受力图时,(CEF)力的指向可以假定,(ABDG)力的指向不能假定。
A.光滑面约束力B.柔体约束力C.铰链约束力D.活动铰链反力E.固定端约束力F.固定端约束力偶矩G.正压力2.列平衡方程求解平面任意力系时,坐标轴选在(B)的方向上,使投影方程简便;矩心应选在(G)点上,使力矩方程简便。
A.与已知力垂直B.与未知力垂直C.与未知力平行D.任意E.已知力作用点F.未知力作用点G.两未知力交点H.任意点3.画出图示各结构中AB构件的受力图。
参考答案:4.如图所示吊杆中A、B、C均为铰链连接,已知主动力F=40kN,AB=BC=2m,α=30︒.求两吊杆的受力的大小。
参考答案:列力平衡方程:ΣFx=0又因为AB=BCF A﹒sinα=F C﹒sinαF A =F CΣF Y=02F A﹒sinα=F∴F A =F B=F/ 2sinα=40KN第2章常用机构概述1.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是什么?参考答案:当机构的原动件数等于自由度数时,机构具有确定的运动。
2.什么是运动副?什么是高副?什么是低副?参考答案:使两个构件直接接触并产生一定相对运动的联结,称为运动副。
以点接触或线接触的运动副称为高副,以面接触的运动副称为低副。
3.计算下列机构的自由度,并指出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
参考答案:(1)n=7,P L=10,P H=0F=3n-2P L-P H=3×7-2×10-0=1C处为复合铰链(2)n=5,P L=7,P H=0F=3n-2P L-P H=3×5-2×7-0=1(3)n=7,P L=10,P H=0F=3n-2P L-P H=3×7-2×10-0=1(4)n=7,P L=9,P H=1F=3n-2P L-P H=3×7-2×9-1=2E、Eˊ有一处为虚约束,F为局部自由度第3章平面连杆机构1.对于铰链四杆机构,当满足杆长之和的条件时,若取___为机架,将得到双曲柄机构。
12级机械基础教案.docx

广西百色农业学校教案汽车机械基础授课时间:13—14年度下学期(14年春学期)授课班级:13级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授课老师:廖桂英二教学目的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对汽车机械基础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三、教学内容摘要(详见备课木页):一、本课程研究的对象本课程研究的对象是汽车机械。
二、本课程研究的内容要对汽车有更深更全面的了解,《汽车机械基础》是汽车类各专业课稈的基础,因此木课程务求为同学们打下一个基础的平台。
汽车材料基础主要介绍汽车机械工程材料,也就是制造汽车机械零部件的材料,包括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介绍了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质、金展热处理的基木知识和金展材料的种类,非金属材料种类、性能等。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 主要介绍公差与配合的基本原理及相关知识。
常用机构与机械传动------- 主要介绍常用机构(平面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间歇机构、螺旋机构)、齿轮传动、齿轮系与减速器、带传动与链传动等。
联接与支承零部件------- 主要介绍乞种联接方式(键联结、螺纹联接、坚固联接)及联接部件(联轴器、万向节、离合器、制动器)和支承零部件(轴、滚动轴承、滑动轴承)等。
液压传动与气压传动------- 介绍液压传动与气压传动的基木原理与基本知识、主要元件、基本回路,应用在汽车机械上典型液压系统与气压系统分析等。
三、本课程的学习目标木课程的学习日标是:具备所必需的机械基础知识和基木技能,为后续的汽车构造与修理课程打下基础,初步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本课程的学习方法本课程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因此,在学习本课程时,应注意理论结合实际,多看实物、模型,并尽可能多做实验和进行机构的拆装,加深对其了解。
其核心是掌握各类零件、机构的应用情况。
五、讨论1、分组讨论,列举各目所知道的汽车上采用的机构名称,各起什么样的作用?2、分组讨论木门课程对学习后续专业课程的作用。
四、教学重点:掌握机械、机雅、机构、构件、零件的基本概念,了解其Z问的联系与区别;了解木门课程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对木门课程所采用的学习方法 ----------- 项目学习法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机械设计基础》习题答案 国防出版 第12章

习题12
12-1 润滑油的主要性能指标有哪些?选择润滑油所依据的性能指标是什么?怎样选用润滑油?
答:主要性能指标有:动力粘度、运动粘度、条件粘度、粘度指数、油性、极压性能、闪点、凝点和倾点
选择润滑油依据运动粘度。
选择润滑油时,根据机械设备的工作条件、载荷和速度,先确定合适的粘度范围,再选择适当的润滑油品种。
12-2 润滑脂的性能指标有哪些?
答:针入度、滴点、胶体安定性(析油性)、氧化安定性、机械安定性、蒸发损失、抗水性、相似粘度。
12-3 机器转轴上的滚动轴承用润滑脂润滑,试述转轴外伸端可采用的密封方法。
答:毡圈密封、缝隙密封。
12-4 为什么润滑系统中要设有密封装置?
答:密封装置的作用是防止润滑剂的泄漏并阻止外部杂质、灰尘、空气和水分等侵人润滑部位。
密封不仅能节约润滑剂,提高机器寿命,而且可防止环境污染,改善环境卫生、提高经济性,对保障工人健康也有很大作用。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学习指南(doc 8页)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学习指南(doc 8页)教学日历《机械设计基础》(80 学时)课程学习指南一、基本情况1 、课程名称: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英文译名:MACHINE DESIGN BASIS2 、主要教材及参考书:《机械设计基础》,宋宝玉主编,哈工大出版社出版。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王连明主编,哈工大出版社。
《机械设计作业指导》,陈铁鸣、王连明主编,哈工大教材科。
《机械基础实验教材》,哈工大教材科3 、教学时数80 学时(讲课:68 学时、习题课:2 学时、实验10 学时)4 、考核方式及记分办法:平时作业10 分实验10 分随堂测试10 分期末考试70 分二、作业与实验1、每章后的习题与作业各主要章的课后习题作业有:第一章:P3 :1-1 题。
第二章:P48~49 :2-14 ,2-24 ( a )(c),2-25 题。
第三章:P67 :3-10 ,3-12 ,3-15 题。
第四章:P83 :4-9 题。
第五章:P103 :5-9 题。
钢的热处理方法及应用;各种公差、粗糙度的选用;机构自由度的计算。
第三章平面连杆机构(4h)内容及基本要求:1 )掌握平面四杆机构的类型,压力角、传动角、死点位置等概念。
2 )掌握平面四杆机构的演化,平面四杆机构的设计。
3 )会判断曲柄是否存在。
重点与难点:平面四杆机构的设计。
第四章凸轮机构(4h)内容及基本要求:1 )掌握凸轮机构的应用及分类,从动件运动规律。
2 )掌握压力角对凸轮机构受力及尺寸的影响。
3 )学会图解法设计凸轮轮廓。
重点与难点:反转法设计凸轮轮廓要正确确定从动件的反转方向、从动件在反转运动中占据的位置及从动件的位移量。
第五章带传动和链传动(4h)内容及基本要求:1 )了解带传动的类型、工作原理、特点及应用。
2 )掌握带传动的受力分析、应力分析与应力分布图、弹性滑动和打滑的基本理论。
3 )掌握带传动的失效形式、设计准则、普通V 带传动的设计计算方法。
《机械设计基础》学习指南

目录模块一静力学在工程中的应用 (2)单元1:静力学基础 (2)单元2:平面力系 (4)单元3:摩擦 (6)单元4:空间力系 (8)模块二材料力学在工程中的应用 (10)单元5:各种受力构件的内力分析 (10)单元6:各种受力构件的应力分析 (18)单元7:组合变形 (34)单元8:压杆稳定 (42)模块三常用机构 (51)单元9:机构的组成 (51)单元10:平面连杆机构 (54)单元11:凸轮机构 (59)单元12:圆柱齿轮机构 (61)单元13:圆柱齿轮机构设计 (65)单元14:其他常用机构 (70)单元15 轮系 (75)模块四通用零部件的设计与选用 (79)单元16:带传动 (79)单元17:轴 (83)单元18:轴承 (91)单元19:其他通用零部件 (95)模块一静力学在工程中的应用教学要求:1、理解力、力系、力的基本公理、力矩与力偶等基本概念2、理解约束及约束力的特点3、具有能对刚体进行基本受力分析的能力4、能对平面及空间力系进行简化并利用平衡条件进行相关计算的能力5、掌握存在摩擦条件下力平衡条件及相关计算单元1:静力学基础一、教学基本要求:1、掌握静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公理及推论2、了解约束的常见类型及其受力特点3、掌握刚体受力分析的步骤及方法二、知识点:力与力系,二力平衡,三力汇交,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约束与约束力三、重点及难点:重点:力、力系、约束及约束力、力对点之矩和力偶等基本概念及静力学基本公理难点:熟练运用二力平衡、三力汇交、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等相关知识进行刚体的计算四、学习指示及辅导:1、静力学基本概念⑴力是物体间相互的机械作用,这种作用使物体的运动状态或形状发生改变。
⑵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是力的外效应,物体形状发生的改变是力的内效应,静力学主要研究的是力的外效应。
⑶力对物体的外效应取决于三个要素,即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⑷力系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若干个力的总称,对物体作用效果相同的力系称为等效力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基本要求1. 掌握有关机械、机器、机构、构件及零件等名词概念;2. 了解机械设计基础研究的对象和内容及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及相应的学习特点。
(二)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是掌握机器和机构的含义和特征、构件及零件等名词概念(三)自测练习题1.填空题1)零件是机器中的单元体;构件是机构中的单元体。
2)内燃机中的连杆属于。
A.零件B.机构C.构件3)机器与机构的主要区别是:。
A.机器较机构运动复杂B.机器能完成有用的机械功或转换能量C.机器能变换运动形式4)一种相同的机构机器。
A.只能组成相同的B.可以组成不同的C.只能组成一种2.简答题1)《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研究的对象与内容是什么?2)什么是机械、机器、机构、构件、零件?各举一例说明。
2 平面机构(一)基本要求1. 掌握平面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方法。
搞清运动副、约束、自由度等基本概念,看懂并能绘制机构的运动简图;2. 掌握平面机构自由度计算。
能对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及虚约束进行正确识别及处理,对机构的运动是否确定会做出相应的判断;3.了解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形式及演化方法。
熟悉铰链四杆机构的三种基本形式及其演化中的曲柄滑块机构、摆动导杆机构的结构特点及运动特点;4. 掌握平面四杆机构特性分析方法。
对曲柄存在条件、急回特性、行程速比系数、传动角或压力角、死点有明确的概念;5. 掌握设计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方法。
能够按照给定行程速比系数、两连架杆位置运用图解法完成四杆机构各构件基本尺寸的确定。
(二)重点与难点本章的重点是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平面机构自由度计算;铰链四杆机构基本形式的判断;四杆机构中急回特性分析及平面四杆机构的设计。
其中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即是重点又是难点;而机构自由度计算中虚约束的处理是难点但不是重点;平面四杆机构最小传动角的分析是难点。
(三)自测练习题1. 填空题1)两构件通过点或线接触而构成的运动副为;它引入个约束。
两构件通过面接触而构成的运动副为,它引入个约束。
2)机构中只有一个。
A.原动件B.从动件C.机架3)当曲柄摇杆机构处于死点位置时,原动件应是,此时,机构的压力角为。
4)在曲柄摇杆机构中,若把摇杆变换为机架,则机构演变成机构。
5)一对心曲柄滑块机构,若以滑块为机架,则将演化成机构。
6)在四杆机构中,能实现急回运动的机构有、、。
7)摆动导杆机构,当以曲柄为原动件时,传动角总是。
A.等于0ºB.等于90ºC.大于0º而小于90º8)曲柄滑块机构中,若增大曲柄长度,则滑块行程将。
A.增大B.不变C.减小9)铰链四杆机构ABCD各杆长度分别为l A B= 40mm l Bc = 90mm,l cD= 55mm,l AD = 100mm,取AB杆为机架,则该机构为。
A.双摇杆机构B.双曲柄机构C.曲柄摇杆机构10)杆长不等的铰链四杆机构,若以最短杆为连杆,应是。
A.曲柄摇杆机构B.双曲柄机构C.双摇杆机构D.双曲柄机构或双摇杆机构11)下列生产设备均用了曲柄摇杆机构,其中以摇杆为主动件的是。
A.缝纫机踏板机构B.剪刀机C.碎石机D.搅拌机12)铰链四杆机构中的运动副属于。
A.高副B.螺旋副C.转动副词D.移动副13)内燃机中的曲柄滑块机构,作主动件的是。
A.曲柄B.滑块C.导杆D.连杆14)以下关于机构急回特性的论述正确的是。
A.行程速比系数越小,急回特性越显著B.极位夹角为0°时,机构具有急回特性C.急回特性只有曲柄摇杆机构具有D.急回特性可用来缩短空回行程的时间,提高生产率2. 计算分析题2.1 下面所示两图分别为一机构的初拟设计方案。
试:计算图示各机构的自由度,如有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需说明。
分析其设计是否合理,如此初拟方案不合理,请用简图表示其修改方案,并对其合理性进行验证。
2.2 计算图示机构的自由度并判断机构是否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机构中若存在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虚约束应明确指出)。
(a) (b)2.3 下图所示四杆机构是否均有急回特性?为什么?(b)(a)2.4 图示一曲柄摇杆机构,已知机架长度ℓAD =70mm ,摇杆长度ℓCD =55mm ,摇杆左极限位置C 1D 与 机架AD 之间的夹角为45°,若行程速比系数K=1.4,试用图解法确定:1. 的右极限位置C 2D ;2. 曲柄长度ℓAB 和连杆长度ℓBC ;3. 最小传动角 min 。
2.5试设计一铰链四杆机构来实现飞机起落架的运动。
要求:(1)飞机起飞时,起落架收起,机构的连杆处于图示B 1C 1 位置;(2)飞机降落时,起落架要安全可靠支承(利用死点),机构连杆处于图示B 2C 2 位置,且支承轮子的构件C 2D 处于铅垂位置。
已知连杆BC 长度为300mm 。
1.求该四杆机构中两连架杆AB 、 CD 的长度及机架AD 的长度;(可由作图法量取)2.按比例作出飞机起飞和降落时机构的两个位置图;3.判断该铰链四杆机构的类型名称。
3 凸轮机构(一)基本要求1. 了解凸轮机构的分类及应用;2. 掌握推杆几种常用运动规律的特点和适用场合;3. 掌握用反转原理设计凸轮廓曲线的方法。
(二)重点与难点本章的重点是推杆几种常用运动规律的特点及适用场合;盘形凸轮机构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凸轮机构压力角及运动失真的主要影响因素。
本章的难点是在凸轮轮廓设计及分析中“反转法”原理的理解和运用。
(三)自测练习题1.填空题1)在凸轮机构推杆常用的运动规律中, 运动规律会使机构产生刚性冲击,而 运动规律会使机构产生柔性冲击。
2)右图所示几种凸轮机构中, 的润滑条件和传力性能最好。
A .a 图B .b 图C .c 图23)尖顶从动件凸轮机构中,基圆的大小会影响。
A.从动件位移B.从动件加速度C.机构的压力角4)与其它机构相比,凸轮机构的最大优点是。
A.便于润滑B.制造方便C.可实现各种预期的运动规律5)为避免从动件运动失真,滚子从动件凸轮的理论轮廓不能。
A.内凹B.有尖点C.变平6)若凸轮机构出现运动失真,可采取的措施。
A.增大滚子半径B.增大基圆半径C、减小基圆半径7)设计滚子直动从动杆盘形凸轮机构时,若压力角超过许用值,则应。
A.增大滚子半径B.增大基圆半径C.减小基圆半径8)用反转法设计凸轮廓线时,相对静止不动。
A.机架B.从动杆C.凸轮9)与凸轮接触面较大,易于形成油膜,所以润滑较好,磨损较小的是。
A.尖顶从动杆B.平底从动杆C.滚子从动杆10)凸轮机构中从动件的运动规律取决于。
A.从动件端部结构形式B.凸轮的大小C.凸轮轮廓曲线11)平底从动件凸轮机构的适应场合是。
A.传力较小B.转速较高C.转速较小12)在传力不大的低速凸轮机构中,一般可采用的从动件是。
A.滚子B.尖顶C.平底13)凸轮机构中,从动件做等加速等减速运动时将产生的冲击。
A.刚性冲击B.柔性冲击C.无冲击2. 作图分析题2.1 右图所示一对心直动滚子从动杆盘形凸轮机构,已知凸轮转向为逆时针方向,凸轮工作轮廓由两段圆弧和两段直线光滑连接而成,要求:①画出凸轮的理论轮廓;②画出凸轮的基圆;③标出从动杆的行程h;④标出凸轮的推程角δ0、远休止角δ01、回程角δ0′、近休止角δ02;⑤标出凸轮由图示位置按逆时针方向转过45°时机构的压力角α。
2.2 图示为一偏心圆盘构成的凸轮机构,已知O为偏心圆的中心,偏心距e= 15 mm,圆盘直径d= 60 mm 。
要求:①用作图法标出从动件2的行程h和推程运动角δ0;②用作图法标出凸轮转过90︒时从动件2的位移S90、压力角α90;③若改为偏置式凸轮机构,从减小推程压力角的角度考虑,从动件应偏向哪一侧?④用作图法标出凸轮机构从图示位置转过45°时的压力角及从动件的位移。
O2.3 图所示的凸轮机构中,从动件的起始上升点为C点。
①试在图上标注出从C点接触到D点接触时,②凸轮转过的角度δ及从动件上升的位移S;③试在图上标出从动件上升的最大升程h;④标出在D点接触时凸轮机构的压力角α。
2.4 有一尖端对心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凸轮按逆时针转动,从动件的运动规律为:2.6图示为一偏心圆盘构成的凸轮机构。
已知凸轮转向如图,要求:①写出该凸轮机构的名称。
②标出理论轮廓、基圆、图示位置的位移s。
③标出图示位置的压力角α及凸轮转过90︒时的压力角α90。
④判断凸轮的转向是否合理,并简述主要原因。
3.问答题:右图所示为一凸轮机构,看懂该传动,回答下列问题:(1)该凸轮机构应用了何种类型的凸轮?(2)该种类型凸轮机构能使横刀架实现怎样的运动?(3)从运动方面考虑该凸轮为平面凸轮还是空间凸轮?(4)该种类型凸轮机构主要应用于何种场合?(5)从动件的运动规律决定的因素是什么?4 间歇运动机构(一)基本要求了解棘轮机构、槽轮机构的工作原理、运动特点、应用场合及设计要点;(二)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是掌握棘轮机构、槽轮机构的组成、运动特点及应用。
(三)自测练习题1. 填空题1)单销外槽轮机构中,槽轮的运动时间总是静止时间。
A.大于B.等于C.小于2)若要实现周期性间歇转动,且希望转角大小可调,可选取机构。
A.槽轮B.不完全齿轮C.棘轮3)在单向间歇运动机构中,棘轮机构常用于场合。
A.低速轻载B.高速重载C.低速重载4)当输入运动为连续匀速转动时,要求输出运动为单向间歇转动,可选用机构、机构和机构。
5)棘轮机构中止动爪的作用是。
2. 简答题实现间歇转动的机构有哪几种?哪一种间歇回转角可调?那一种较适用于高速情况?为什么?6 带传动(一)基本要求1.了解带传动的类型、特点和应用;2.熟悉V带的构造和标准;3.掌握V带传动的受力分析、应力分析。
熟悉带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会区分打滑和弹性滑动这二个概念;4.掌握V 带传动的参数选择和设计计算。
(二)重点与难点本章的重点是V 带传动的参数选择和设计计算;难点是弹性滑动的分析。
(三)自测练习题1. 填空题1)带传动工作时产生弹性滑动是因为 。
A .带的预紧力不够B .带的紧边和松边拉力不等C .带和带轮间摩擦力不够2)带轮的轮槽尺寸由 确定。
A .带的型号B .带轮直径C .带的长度3)带传动主要依靠 来传递运动和动力的。
A .带与带轮接触面间的正压力B .带与带轮接触面间的摩擦力C .带的紧边拉力4)设计V 带传动时,如小带轮包角α1过小(α1<120︒),最有效的解决方法是 。
A .增大中心距B .减小中心距C .减小带轮直径5)带传动不能保证精确传动比的原因是 。
A .带的磨损B .带的打滑C .带的弹性滑动6)带的楔角θ与带轮轮槽角ϕ之间的关系为 。
A .θ= ϕB .θ<ϕC .θ>ϕ7)V 带传动采用张紧轮的目的是 。
A .提高带的寿命B .改变带的运动方向C .调节带的初拉力8)V 带带轮的结构形式取决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