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一节PPT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第一节时间和长度的测量课件(共23页) (共23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第一节时间和长度的测量课件(共23页) (共23张PPT)

km
m
dm cm mm μm nm
103
km
m
10
m
mm μm
dm
nm
cm
mm
1、“手和脑在一块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 2、一切真理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们重新发现,至少由他们重建。 3、反思自我时展示了勇气,自我反思是一切思想的源泉。 4、好的教师是让学生发现真理,而不只是传授知识。 5、数学教学要“淡化形式,注重实质.
分度值
(2)会放
×
0 cm 1
2
34
5
6
7
8 9 10
×
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 一端;刻度线要紧靠被测 物体且与所测长度平行,
√ 不能歪斜。
(3)会看

×
×
0 cm 1 2
3
4
5
67
8 9 10
视线与刻度尺尺面垂直。
(4)会读
2.78cm
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分度值 ; 物体长度 .
科学小资料
有趣的人体尺度
你用皮尺量一量拳头的周 长,再量一下你的脚底长,你 会发现,这两个长度很接近。 所以,买袜子时,只要把袜底 在自己的拳头上绕一下,就知 道是否合适。
课后作业:请为你的父母量一量脚长和身高, 记录下来并比较脚长和身高之间有什么关系。
(1)使用: 第一次按下按钮开始计时, 第二次按下按钮计时结束; 第三次按下按钮指针归零。
(2)读数:
三、 误差
1、误差:
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必然存在差异,这个差异叫 做误差。
2、误差产生的原因:
(1)测量工具不可能绝对精确; (2)实验的原理或方法不完善; (3)观察、读取测量数据不可能绝对准确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光的直线传播课件PPT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光的直线传播课件PPT
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后面便产 生影。
(1)影子的形成
(1)影子形成的原因
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 由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在不透 光的物体后面,光照射不到,形成了 黑暗的部分就是物体的影子。
太阳 太阳
D 、日食
月球
地球
E、 月食
地球
月球
F 、小孔成像
4 光的传播 A光的传播是否需要介质? A光的传播是不需要介质的 B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 3×108m/s
请在此添加大标题
请在此添加小标题
请在此添加文本请在此添加文 本请在此添加文本请在此添加 文本请在此添加文本请在此添 加文本
请在此添加小标题
请在此添加文本请在此添加文 本请在此添加文本请在此添加 文本请在此添加文本请在此添 加文本
文本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请在此添加小标题
请在此添加文本请在此添加文 本请在此添加文本请在此添加 文本请在此添加文本请在此添 加文本
请在此添加文本请在此添 加文本请在此添加文本
请在此添加文本请在此添 加文本请在此添加文本
请在此添加文本请在此添 加文本请在此添加文本
请在此添加文本请在此添 加文本请在此添加文本
请在此添加大标题
50万
文本
41万
72万
文本
125 万
文本
45万
文本
文本
208 万
文本
请在此添加第三节标题
请输入第三节的小标题
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2.光线:表示光的传播方向的直线
点光源发出的光线: s 平行光线:
(太阳光)
3、光沿的直线传播的应用及例子
A、激光准直(用激光引导掘进机) (激光的特点: 能集中射向一个方向而不 散开,因而 能射得很远而亮度没有明显 的减弱)

人教版八年级人教版物理第一章第一节1.2 运动的(共22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人教版物理第一章第一节1.2 运动的(共22张PPT)

研究某一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可以 选择不同的物体作为参照物,选择不同 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能会不一样。
9.根据下图所示情境,讨论两个小车的运动情况。
(注:“左西右东”)
a:
①向东(右)运动
②静止
③向西(左)运动, 只是比风的速度慢
10.根据下图所示情境,讨论两个小车的运动情 况。(注:“左西右东”)
思考: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空战中,一名飞行员发现自己的机舱有一只 “小虫”在飞来,于是一把抓住,一看才发现是一颗正在飞行的子弹!我们 知道徒手抓住正在飞行的子弹一般是不可能的,那么这位飞行员为什么能抓 住呢?
因为子弹相对于飞机的飞行速度很小或一样,它们之 间近似相对静止。
[练一练]
1.分析下列物体相对于什么物体是运动的?相对于什么物 体是静止的?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加油机和战斗机
花样跳伞运动员
2.有关太阳、地球、卫星的运动和静止
(1)我们通常所说的“太阳东升西落”, 是以谁为参照物呢?
(2)而地理学科中所说的“地球绕着太 阳转”又是以谁为参照物呢?
(3)地球同步卫星与地球一起在做同步 运动,如果以地球为参照物,地球同步卫星是运 动还是静止?
3.飞行员在描述飞机俯冲时说:“大地迎面 扑来”,这是以 飞机 参照物。说月亮躲进云层, 是以 云层 为参照物。顺水漂流时船相对 水 静止 。
日本茨城县鹿岛町与中国上海市的距离 由于板块运动缩短
奔腾的江水
天体的运动
除了机械运动,还有分子、原子的运动、电磁运 动,生命运动等多种运动形式。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 的的现象。
[想想议议] 怎样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
事例一:坐在行驶的汽车中,感觉路边 的树木高速后退,感觉车内的物体是静止的。 路边的人觉得树不动,车运动得很快。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完整版》精品PPT优质课件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完整版》精品PPT优质课件

三、误差
1.定义: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就叫误差。
2.误差的来源: (1)测量时,要用眼睛估读出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数字,是估读就不可能
非常准确。 (2)仪器本身不准确 。 (3)环境温度、湿度变化。
注意: 1. 误差是不可避免的,误差不可能消除,只能尽量的减小。 2. 减小误差的办法: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使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
2.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下列要求中错误的是( B)
A.测量时,刻度尺不能歪斜 B.测量时,必须从刻度尺的左端量起 C.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于刻度尺 D.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在数字后注明单位
小结
一、长度 单位: m km dm cm mm μm nm
换算关系: 1km=103m 1mm=10-3m
(2)其它常见的长度单位及符号。
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
km
dm cm mm μm nm
换算关系
1 km=1000 m=103 m
1 dm=0.1 m=10-1 m 1 cm=0.01 m=10-2 m 1 mm=0.001 m=10-3 m 1 μm=0.000 001 m=10-6 m 1 nm=0.000 000 001 m=10-9 m
二、长度的测量——最基本测量
测量长度最基本的工 具:刻度尺
游标卡尺
螺旋测微器
9
使用前观察:零刻度线是否磨损、量程、分度值。
零刻度线
量程
使用前观察
1.它的量程是 8c;m 2.它的分度值是 1m;m
3.它的零刻度线在哪里?是否磨损? 左边。没有磨损
分度值
思考:刻度线磨损 的刻度尺能否使用?
可以使用,从某一整 数刻度量起。
9.常用圆珠笔的长度约1.5__d__m。 10.一元硬币直径约2.4_____。cm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单元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第1课时)课件 共20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单元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第1课时)课件 共20张PPT

新知巩固
【例2】我们现在使用的初中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 C )
A.18 nm
B.18 mm
C.18 cm
D.18 dm
新知巩固
【备】 314μm = 314×10-6 m = 314×10-6×102 cm = 3.14×10-4 cm
新知学习
长度的测量工具
常见的测量长度的工具
比较精确的长度测量工具
新知学习
刻度尺的正确放置
刻度尺的位置应放正,零刻度线对齐被测物体的一端,有刻度 线的一边要紧贴被测物体且与被测物体保持平行,不能歪斜。
新知学习
刻度尺的正确读数和正确记录
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尺尺面垂直。
记录测量结果应包括数字和单位,
完整的数字应包含准确值和估读
值(最后一位数字,即分度值的
下一位)。因此,读数时我们要
课堂小结
单位:m、km、cm等 长度的测量 测量工具:刻度尺
刻度尺的使用
一步:正常走路时前脚跟与 后脚尖间的距离(成年人的 一步长约0.8 m)。
测一测
请你估测一下你的课桌的高度。
新知巩固
【例1】 图中,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____B___(填“A”或“B”)。物 体的长度为___2_.4_5_(_或__2_._4_4_或__2_.4_6_)____cm。
新知巩固
抢答
【例2】分别指出刻度尺的分度值和物体的长度。
分度值 1mm ; 物体长度为 2.78cm 。
分度值 1cm ; 物体长度2.7cm。
新知巩固
【备】 两位同学分别利用厚刻度尺测量一长方体的长, 测量方法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操作是____乙____, 不正确的操作的错误原因是: _刻__度__尺__上__的__刻__度__线__没__有__紧__靠__被__测__物__体___________。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1节20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1节20张ppt

新知4长度测量的一些特殊方法
(1)化曲为直:把曲线变为直线,再用直尺测量.如选 用不易被拉长的软线或金属丝,先使它与待测长度 的曲线完全重合,再将线或丝拉直测量,被拉直的 软线或金属丝的长度即为曲线的长度. (2)化薄为厚:测量长度很小的物体,往往无法测量 或测量的误差很大,可取等长度的这种物体的整数 倍,测出总长度,再除以总数,得出该物体长度的 平均值.比如,要测一张纸的厚度,可取100张同样 厚度的纸,测出总厚度,再除以100,得出一张纸的 厚度. (3)等量代替:当一个物体的长度无法测量时,可用 与它等长度的物体代替测量.比如用刻度尺和两块三 角板测球的直径、硬币直径等.
2.用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下列测量方法正确的是() C
3.如图1-1-5所示,用A、B两把刻度尺测同一物体长度, B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图中放置正确的是 2mm ______刻度尺,该物体的长度为 __________. A 2.20cm
新知2时间的测量
(1)测量时间的工具的发展过程:日晷、沙漏、摆钟、
答案:1mm27.3mm25.2mm
举一反三 1.下列关于误差与错误的区别,正确的是() D
A.
B.错误是完全可以避免的,误差跟错误一样可以避免 C.只要测量时态度认真仔细,工具精密,就不会有误
D.测量时误差不可避免
2.最小刻度值是1mm的刻度尺测200页书的总厚度,
四次测量记录分别为7.5mm、7.7mm、7.8mm和 7.85mm,其中错误的记录是7.85mm _________,书的厚度 7700 为_______mm ,合 _________μm. 7.7
解析: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刻度尺的刻度 线要紧靠被测物体,所以放置正确的是甲;在读出甲物 体的长度时,要注意读到最小分度值的下一位,甲物 体的长度在1.90~1.93cm之间都可. 答案:甲1.90cm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ppt课件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ppt课件

数字: 准确值 + 估计值
单位:
由分度值决定
有且仅有一位
你能读出下列物体的长度吗?
木块B的长度是: ;1.8cm 木块B的长度是: .1.85cm
思考??????
想一想:如何测出一张纸的厚度?铁丝的直径,乒乓球的直
径,地图上上海到北京铁路线长与同学交流,确定自己的方 案.
测量长度的特殊方法 测多算少法(累积法)
(2)其它常见的长度单位及符号。
千米、 分米、厘米、 毫米、
km dm cm mm
微米、
纳米
µm
nm
常用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
1km=1000m =103m 1dm=0.1m =10-1m 1cm=0.01m =10-2m 1mm=0.001m =10-3m 1µm=0.000001m =10-6m 1nm=0.000000001m =10-9m
相互配合法
(适于测圆、圆柱体的直径和圆锥体的高)
化曲为直法(替代法)
测较短的曲线,例如地图册上的铁路线长
思考:测量长度时,是否 分度值越小越好?请结合 具体事例作说明。
想想议议
古代人是如何测量时间的?
各种各样的计时工具 1. 日晷; 2. 滴漏(水钟); 3. 沙漏(沙钟); 4. 摆钟(伽利略发现单摆的等时性); 5. 近代机械钟; 6. 电子钟和原子钟。
• 15min=____h 0.25
• 1.5min=____s
• 300s=_____min 90 5
测量时间的仪器
• 生活中常用的: 钟 表
运动和实验常用的:停 表
学会使用秒表
取一块秒表,仔细观察:
1.大表盘指针运动一周所表示的时间_____ ,大表盘30的S分度值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件:第一章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共20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件:第一章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共20张PPT)
10
模拟演练 4. 将粗细均匀的金属丝在笔杆上紧密缠绕30圈,如图11-6 所示,线圈长度是__5_.0_0__c_m__,金属丝的直径是 __0_.1_7__c_m__.
11
课后作业
夯实基础 知识点1 长度的测量 1. (2017贵港)大山同学在中考体育考试中立定跳远 跳出了218___c_m___(填适当的单位)的好成绩. 2. (2017怀化)如图1-1-7所示,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__1___mm,被测物体的长度为__2_._8_7__cm.
14
5. 如图1-1-9所示的秒表记录的时间是32 min__1_0__s, 合_1__9_3_0__s.
6. 小柳计时如图1-1-10所示,由图可知所用的时间为 ___8__s.
15
知识点3 误差 7.关于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 A.两次测量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 B.只要正确做实验,就不会产生误差 C.选用精密仪器可以避免误差 D.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8.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对同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4 次测量,结果如下:12.34 cm、12.36 cm、12.35 cm、 12.75 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__1_2_._3_5__c_m___.
C. 0.518 mm
D. 0.052 cm
8
模拟演练
3. 小明利用最小分度值为1 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
的长度,三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2.35 cm、2.36 cm、
2.36 cm,则测量结果应记为(A )
A. 2.36 cm
B. 2.357 cm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C. 2.35 cm
D. 2.4 cm
9
知识点4 长度测量的一些特殊方法 【例4】小明采用如图1-1-5所示的方法测硬币的直径, 测得该硬币的直径是__2_._5_0__c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
-
1
一、物理量测量的意义
要测量物体的速度就要对长度和时 间两个物理量进行测量。
二、国际单位制
测量需要标准,测量某个物理量时 用来进行比较的标准叫做单位。
-
2
看看想想
我们的感觉可靠吗?
AB长还是CD长?
中心两个圆哪个面积大?
-
3
物理
-
4
长度的单位 一 国际单位:米,符号:m 。
二 其他常用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 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
5
1m
三 长度单位的换算:
1km = 1000m = 103m
1m = 10dm = 100cm = 1000mm
1dm
1dm = 0.1m = 10-1m
1cm = 0.01m = 10-2m
1mm = 0.001m = 10-3m
1cm

1μm = 10-3mm = 10-6m
1nm = 0.000000001m = 10-9m
-
6
长度的测量
一 下图是一些常用的测量长度的工具。
刻度尺
皮尺
卷尺
三角尺
-
7
二 下图是一些比较精确的长度测量工具。
游标卡尺
螺旋测微器
注意:刻度尺是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
-
8
三 使用刻度尺:
1 会认:使用刻度尺前要认清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以及单 位。
-
9
2 会放: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有刻度线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 体且与被测边保持平行,不能歪斜。

×
-
×
10
×

×
-
11
3 会看: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线,不要斜视。
-
12
3 会读: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2.78
4 会记:记录的测量结果应由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组成。
-
13
时间的测量
一 下面的图片是一些测量时间的工具:
石英钟
电子手表
机械停表
-
电子停表
14
二 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常用单位有时(h),分(min)。
三 时间单位的换算: 1h = 60min = 3600s 1min = 60s

日晷
沙漏
-
摆钟
15
误差
一 二 三

-
16
练习
例1
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 米,时间的单位是 秒 。
-
17
练习
例2
70μm = 0.07 mm = 7×10-3 cm = 7×10-5 m
15 min = 900 s
1.5 h = 90 min
-
18
练习
例3
某同学测量一本书的厚度是6.4mm,已知这本书共有200页( 100张),那么每张纸的厚度是 6.4×10-2 mm。
-
19
练习
例4
下列过程中,经历的时间最接近1s的是( D ) A.人眼睛眨一下的时间 B.人呼吸一次的时间 C.人打一次哈欠的时间 D.人的心脏跳动一次的时间
-
20
练习
例5
某同学测量长度的方法如图所示。 他在测量中的错误有:
(1)物体的一端没有与零刻度线对齐; (2)视线没有与尺面垂直; (3)刻度线没有紧贴被测物体。
-
21
练习
例6
将粗细均匀的金属丝在笔杆上密绕30圈,如下图所示,线圈的长度是 ,
金属丝直径是 1.67 mm。
5.00cm
-
22
练习
例7
如图所示的机械停表显示的时间为 min 2 s。 36
-
23
-
2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