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传统美食周村烧饼

合集下载

周村烧饼快板词

周村烧饼快板词

周村烧饼快板词
(实用版)
目录
1.周村烧饼的简介
2.周村烧饼的制作工艺
3.周村烧饼的历史文化背景
4.周村烧饼的快板词表现形式
5.周村烧饼快板词的意义
正文
周村烧饼,是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的传统名吃,属于鲁菜系。

周村烧饼的制作工艺独特,先将小麦粉和成面团,然后擀成薄饼,最后用木炭火烤制而成。

这种烧饼口感酥脆,香气扑鼻,深受人们的喜爱。

周村烧饼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汉代,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在清朝时期,周村烧饼更是被列为宫廷贡品,名声大噪。

周村烧饼不仅是一种美食,更是一种历史文化的体现。

在周村烧饼的文化中,快板词是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

快板词是一种传统的曲艺形式,通常由一人或多人表演,以竹板打击节奏,边打边唱。

周村烧饼的快板词内容丰富,既有对烧饼制作工艺的描述,也有对烧饼历史的追溯,更有对烧饼美味的赞美。

周村烧饼的快板词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对周村烧饼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通过快板词的演唱,周村烧饼的历史和制作工艺得以传承,同时也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周村烧饼。

第1页共1页。

淄博的著名小吃

淄博的著名小吃

淄博的著名小吃
淄博的著名小吃有很多,以下是其中一些:
1.周村烧饼:周村烧饼是山东淄博的特色小吃,以其薄如纸片、
香酥可口而著名。

2.博山豆腐箱:博山豆腐箱是淄博市博山区的传统名菜,以其色
泽艳丽、汤汁浓郁而著名。

3.酥锅:酥锅是淄博市的地方传统名菜,以其酥烂可口、香气四
溢而著称。

4.鲁菜:淄博位于鲁菜的发源地,有许多著名的鲁菜可以在当地
品尝到,如糖醋鲤鱼、清蒸鲈鱼等。

5.沂源大锅全羊:沂源大锅全羊是淄博市沂源县的传统名菜,以
其肉质鲜嫩、香味浓郁而著名。

6.淄博小麻花:淄博小麻花是淄博的传统小吃,以其香脆可口、
造型多样而著称。

7.炸春卷:炸春卷是淄博的传统小吃之一,以其馅料丰富、口感
鲜美而著名。

8.煎饼果子:煎饼果子是淄博的传统小吃之一,以其薄脆可口、
搭配丰富而著称。

9.鸡油面:鸡油面是淄博的传统名点,以其面条细滑、汤汁浓郁
而著名。

10.猪头肉:猪头肉是淄博的传统名菜之一,以其色泽红亮、口
感鲜美而著名。

除了以上几种,淄博还有许多其他著名的小吃和菜肴,如糖饼、马蹄酥等,都是值得一试的美食。

山东淄博当地8大特色美食,都是地道美食

山东淄博当地8大特色美食,都是地道美食

山东淄博当地8大特色美食,都是地道美食淄博是山东省辖地级市,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曾作为山东政治中心近两千年,是齐文化的发祥地,有“齐国故都”之称。

同时,淄博也是世界足球的起源地,也就是古代体育项目蹴鞠的起源地。

淄博有很多有名的美食,不过大部分美食都集中在博山和周村这两个地方,有“要想吃好饭,围着博山转”的美誉,而周村还是乾隆皇帝赐封的“天下第一村”,著名的周村烧饼更是闻名全国。

❤️01.周村烧饼周村烧饼是山东淄博的一种传统小吃,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是山东省著名汉族美食之一。

它有酥、香、薄、脆四大特点,是以小米面粉、芝麻、白砂糖等为主要原料制作而成。

它的外形圆而色黄,薄似杨叶、正面贴满芝麻仁、背面酥孔罗列,如果不小心掉在地上,就会碎成碎片。

入口酥脆、香满口腹、久嚼不腻,是消费者喜爱的传统小吃。

❤️02.博山烤肉博山烤肉是淄博市的传统名吃,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了。

博山烤肉是选用60公斤重的活猪,宰杀处理干净后对半劈开,先放在通风的地方使其自然晾干,然后剔除骨头、切成长条,用食盐和花椒腌制,最后用果木熏烤而成,吃起来带着木头的清香味,而且肥而不腻,深受喜爱。

❤️03.欢喜团子欢喜团子是淄博市的地方民俗小吃,制作起来其实比较简单,就是将糯米蒸熟后放凉,然后炒至蓬松,蘸上糖稀,做成大小不同的球形,然后用东西串起来就行了。

在淄博地区,各种庙会上都会见到这种美食,自然都是代表着美好的寓意,吃起来也是又甜又酥。

❤️04.博山粥博山粥是博山地区的地方名点,是数十种粥的统称,分为大米粥、小米粥、八宝粥等等,其中最有名的是“大闺女粥”。

博山粥具有又稠又香的特点,所以被很多人喜爱。

❤️05.菜煎饼菜煎饼是传统吃法之一,在以前是淄博南部淄川、博山等地,人民的主食。

它是以豆腐、韭菜、粉条、虾皮、调味品等为馅料。

把它们切碎及搅拌均匀后,放在摊好的煎饼上,叠成方形,再进行煎一下就可以了。

它的成品呈深黄色,吃起来松酥、爽口,飘香四溢,食用方便,即使是现在也大受人们的欢迎。

周村烧饼的传承与创新

周村烧饼的传承与创新

山东周村烧饼有限公司是一个有着50多年生产历史的老字号企业。

主要生产有着千年历史的地方特产——周村烧饼,是一家综合型企业。

公司下设山东周村烧饼有限公司济南分公司、上海聚合斋商贸有限公司、淄博周村华康商贸有限公司、周村烧饼博物馆、萌水镇北唐村生产基地、南郊镇孔家村生产基地。

是山东省食品生产骨干企业,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产品销往全国二十几个省、市、自治区。

公司做为“周村烧饼”及其历史文化的传承者与弘扬者,始终遵循世纪传承,始终如一的核心价值观,致力于传承、探索、发展周村烧饼传统手工制作工艺和文化内涵,弘扬周村烧饼特色文化,坚持品质正宗,为消费者提供绿色、健康、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始终坚持正德挚信,秉持健行的事业信念,把周村烧饼品牌做精、做强、做长,打造成食品行业的标杆品牌。

饼类食品,且“上著胡麻”而烘烤而成的胡饼,源于汉朝。

记载于东汉末年桓帝、灵帝年间的《释名》一书,作者刘熙。

书曰:“饼,并也。

溲面使合并也。

胡饼,作之大漫冱也,亦言以胡麻著上也。

”溲,就是浸泡,和面的意思;“大漫冱”指形状大而平整;胡麻,《汉语大词典》解释为:“胡麻,即芝麻,相传张骞得其种于西域,故名。

”即是在面饼上覆以芝麻,再以吊炉烤制,具有鲜明的西域特点。

据《三国志·阖温传》裴松之注引《魏略·勇侠传》记载,汉桓帝延熹三年(公元160年)曾经有一个叫赵歧的人,因受政治迫害,隐匿姓名,流落北海(现青州府以东一带),曾在市场上贩卖“胡饼”。

到了宋代,我国的熟食加工业更加发达,饼类食品的加工生产不仅规模大,而且花样繁多。

《东京梦花录》一书中记道:当时的东京汴梁有两种饼店,即油饼店、胡饼店。

资料链接桓帝(刘志),生于公元132—167年,活了36岁,在位22年。

灵帝(刘宏),生于公元166—189年,活了34岁,在位22年。

刘熙,字成国,北海(山东寿光、高密一带)人,生活在桓帝、灵帝之世。

其本人虽无传记,但史载刘熙曾师从郑玄学习经学。

山东周村古商城(五)烧饼博物馆

山东周村古商城(五)烧饼博物馆

山东周村古商城(五)烧饼博物馆
博陵
源于汉(胡饼)、成于清的周村烧饼,以清乾隆帝御赐的“天下第一村”周村命名。

“薄、香、酥、脆”为特点的周村烧饼曾获优质名特产品、中华名小吃、中国名点、中华老字号等称号,制作技艺列入国家非物质遗产名录。

占地三千平米的仿古建筑周村烧饼博物馆,地上两层为展示及休闲厅,地下一层为制作演示厅。

特色突出的烧饼博物馆里,常聚着络绎不绝的四方游客。

不过,品识过南、北、东、西诸般美味名点的游客们或许觉得这烧饼也属平常。

走进周村烧饼博物馆……
郭海亭见孟洛川(同聚合主与瑞蚨祥主)品京式糕点受启发
碾子、扇车(博陵:《又见扇车》)。

周村烧饼 市场调研报告

周村烧饼 市场调研报告

周村烧饼市场调研报告市场调研报告:周村烧饼1. 背景介绍周村烧饼是一种传统的中国小吃,起源于山东省章丘市周村。

其特点是皮薄馅大,松软可口,深受消费者喜爱。

近年来,随着中国大众美食市场的不断发展和消费者口味的多样化,周村烧饼逐渐走出山东,成为全国范围内的热门美食。

2. 市场规模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周村烧饼市场规模正在不断扩大。

随着人们对美食需求的增加,周村烧饼饼店逐渐增加并进入了一线城市。

市场竞争激烈,但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据统计,周村烧饼市场的年销售额超过1亿元。

3. 消费者需求和特点在市场调研中,根据对消费者的访谈和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消费者对周村烧饼的偏好和需求多样化。

首先,消费者更加关注产品的口感和品质,他们对烧饼的外皮松软、内馅鲜美等方面有着较高的要求;其次,消费者对烧饼的健康和营养价值也越来越重视,他们希望产品能使用优质的原材料,口感好且健康。

4. 市场竞争分析在市场调研中,我们发现周村烧饼市场竞争激烈,主要竞争对手包括其他烧饼品牌和其他小吃品牌。

竞争对手在产品品质、价格、市场推广等方面都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然而,周村烧饼作为传统小吃,在美味和口感上有着独特的优势,且有着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和消费者口碑。

5. 市场定位和发展策略根据市场调研结果,我们认为周村烧饼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市场定位和发展策略:(1)品牌塑造:加强周村烧饼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通过多种形式的市场推广,提升品牌形象,吸引更多消费者。

(2)产品创新:不断创新烧饼的口味和品种,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口味需求,增加产品的多样性和选择性。

(3)强化供应链:建立稳定的供应链体系,确保原材料的优质和供应的稳定性,保证产品的品质和口感。

(4)线上线下销售:通过线上线下渠道的结合销售,扩大销售渠道,增加产品的曝光度,提升销售额。

(5)提供优质服务:关注消费者的需求,提供良好的售后服务和消费体验,提升消费者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6. 结论根据市场调研结果,周村烧饼市场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周村烧饼推广策划

周村烧饼推广策划

周村烧饼推⼴策划周村烧饼推⼴策划⽅案课程:《公共关系学》作业:关于家乡特产的推⼴策划⽅案姓名:邱洁学号:2010011101 班级:中⽂系10级⼴电班⼀、周村烧饼简介1、烧饼以及周村烧饼的由来周村区,⾪属于⼭东省淄博市,被誉为“天下第⼀村”。

周村烧饼历史悠久,⾄今已有⼀千⼋百多年的历史,其前⾝为“胡饼””(芝⿇烧饼),《资冶通鉴》记载,汉桓帝延熹三年 ( 公元 160 年 ) 就有贩卖胡饼者流落北海 ( 今⼭东境内 ) 。

明朝中叶,周村商贾云集,多种⼩吃应时⽽⽣,⽤以胡饼上贴烘烤的“胡饼炉”此时传⼊周村,当地饮⾷店户的师傅结合焦饼薄、⾹、脆的特点,加以改进,创造出脍炙⼈⼝的⼤酥烧饼,此即当今周村烧饼的雏形。

清光绪六年(1880年),周村“聚合斋”烧饼⽼店对烧饼制作⼯艺潜⼼研制,⼏经改进,使周村烧饼以全新的⾯⽬,独特的风味⾯世。

使周村烧饼具备今天所说的“薄、⾹、酥、脆”四⼤特点是⾼塘镇王家庄⼀位名叫郭云龙的师傅的发展,⽅才最终形成了如今的特⾊。

1979 年⼤酥烧饼以“周村”作为商标进⾏注册,正式定名为“周村牌”周村烧饼。

2、周村烧饼的原料和特点(1)原料:周村烧饼以⼩麦粉、⽩砂糖、芝⿇仁为原料,以传统⼯艺精⼯制作⽽成,为纯⼿⼯制品。

(2)特点:周村烧饼有“酥、⾹、薄、脆”四⼤特点,富有营养,⽼少皆宜;其外形圆⽽⾊黄,正⾯贴满芝⿇仁,背⾯酥孔罗列,薄似杨叶,酥脆异常。

⼊⼝⼀嚼即碎,⾹满⼝腹,若失⼿落地,则会皆成碎⽚,俗称“⽠拉叶⼦烧饼”。

周村烧饼有咸、甜两味,甜的⾹甜可⼝,久⾷不厌;咸的开⼈⾷欲,令⼈不忍释⼿。

若细分,有甜、五⾹、奶油、海鲜、⿇辣、新鲜蔬菜等多个系列品种。

薄:在饼类中可谓“前⽆古⼈,后⽆来者”,如纸⽚之薄的烧饼,拿起⼀叠,有唰唰之响声,如风中之⽩杨。

酥:⼜是⼀⼤特⾊,⼊⼝⼀嚼即碎,不咯不⽪,失⼿落地,即成碎⽚。

⾹:也是⼀诱⼈特⾊,⼊⼝久嚼不腻,越嚼越⾹,且回味⽆穷。

脆:脆与酥相辅相成,脆、酥合成,给⼈以美好难忘的⼝感,可使⼈⾷欲⼤增。

【二年级作文】周村烧饼和周村花灯_400字

【二年级作文】周村烧饼和周村花灯_400字

【二年级作文】周村烧饼和周村花灯_400字周村,是一个历史文化悠久、风景秀丽的小镇,位于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这里有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和美食文化,让人流连忘返。

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周村的两个特色:周村烧饼和周村花灯。

周村烧饼是周村的特色小吃,也是当地人的最爱。

它的外形呈现出一个完美的圆形,金黄的外皮散发着诱人的香气,里面包裹着香甜可口的馅料。

周村烧饼的制作工艺主要包括面粉的筛选、和面、揉饧、擀皮、包馅、烘烤等步骤。

在筛选面粉的时候,选用当地的优质小麦,制作成烧饼的皮,馅料则有豆沙、芝麻、桂花等多种口味,每一种都别具特色。

制作过程中,手艺高超的师傅们用手擀出薄如纸的皮,包上绵软饱满的馅料,然后放入砂锅中烘烤,烘烤的过程中,烧饼慢慢鼓起,香味四溢。

一口咬下去,外酥里香,回味无穷,让人欲罢不能。

除了周村烧饼,周村的花灯也是一大特色。

每到农历正月十五,周村的街道上总是灯火辉煌,热闹非凡,这时正是赏花灯的好时机。

周村花灯是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品,它的制作工艺源远流长,经过千百年的发展与变革,如今已经成为了周村的一张文化名片。

周村花灯的原料主要是选用竹篾、纸、丝线等,再经过剪、粘、装、绘、点灯的工序来制作。

制作出来的花灯五彩斑斓,形态各异,大大小小的花灯摇曳生姿,给整个节日增添了喜庆和热闹。

流光溢彩的花灯寄托着人们美好的愿望,也传达了人们对生活的向往。

在夜晚,周村花灯显得格外美丽动人,成为了游人们眼中的一道风景线。

周村烧饼和周村花灯,一个是美食文化的代表,一个是民俗文化的象征。

它们不仅代表了周村古镇的独特魅力,也传承了当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正是有了这些独特的文化载体,才使得周村这座小镇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如果有机会,我还想去周村亲身感受一下周村烧饼和周村花灯的魅力。

品尝一口香酥可口的烧饼,欣赏一下华丽流光的花灯,感受一下周村古镇的独特魅力。

愿周村的美食文化和民俗文化能够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知道和喜爱这座美丽而有魅力的小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山东传统美食周村烧饼
作者:徐艳文
来源:《烹调知识》2017年第11期
周村烧饼是山东淄博传统美食之一,因产于周村而得名。

其外形圆而色黄,正面贴满芝麻仁,背面针孔罗列,薄似秋叶,入口一嚼即碎,酥脆异常,深受人们喜爱。

周村烧饼源于汉代的“胡饼”,至今已有1 800多年历史。

周村人自古善养蚕桑,亦是丝绸重镇,所产丝绸经陆路或商船沿丝绸之路销往中亚地区,也带来了异域文化,其中就包括胡饼。

早在汉代,就有卖胡饼的商贩来到周村。

胡饼很厚,形如圆鼓,两面粘有芝麻,当地的饼店师傅结合焦饼的做法加以改进,烤出酥脆可口的大酥烧饼。

不过,大酥烧饼还不是周村烧饼,只是它的雏形。

真正的周村烧饼,是当时一位叫郭云龙的先生在一种马蹄形烧饼的基础上研制而成的。

清光绪年间,郭云龙来到周村当烧饼学徒,艺成之后在鱼店街开办了“聚合斋”烧饼铺。

有一次,当地有名的巨商孟洛川请他喝茶,并拿出京城福顺老店制作的点心“面薄脆”让他品尝。

这种薄薄的点心烤得微黄,吃起来比大酥烧饼更加酥脆。

郭云龙深受启发,便试制起来,果然受到欢迎。

于是,推而广之。

后来胶济铁路建成,周村成为东西南北旅客来往集散之地,周村烧饼因携带方便颇受欢迎。

1880年,“聚合斋”烧饼店首先采用纸包装,这种印花方纸既美观又便于携带,且久藏不变质。

清末时期,皇家屡次调周村烧饼进贡,当时因经营绸缎而闻名的著名商号八大祥,也专门定购周村烧饼发往埠外作为馈赠品,周村烧饼因此名扬天下。

周村烧饼有咸、甜两种味道,甜的香甜可口、久食不厌,回味悠久;咸的可开食欲,令人不忍释手。

若细分,有甜、五香、奶油、海鲜、麻辣、新鲜蔬菜等多个系列品种。

周村烧饼的制作工艺十分独特,全过程分为八步。

首先在选料上,精选强筋面粉、粒大饱满的芝麻和优质蔗糖。

其次,把水和面粉混和在一起时,必须用70℃左右的温水。

接下来,分坯动作要快,料坯大小适中,并保持基本一致。

接着抓起一块面坯,用手揉捏,顺势揪下指肚般大小的剂子,在手心揉炼加工,增加韧性。

最后,将剂子揉成球状,整齐地排列在面板上。

为防止剂子干燥,须在剂子上盖一层塑料膜。

制好剂子后,将剂子制成生饼坯。

方法是取出一块剂子,放在延盘上,用手压扁,接着沾水,抹在剂子的表面,然后翻转,再用手压住剂子迅速旋转,使剂子的面积由内向外延伸,当面皮呈透明状时,生饼坯子就加工好了。

剂子延展时,旋转要快,用力要均匀,手指由中心向外逐步扩展。

合格的生饼坯子要求薄如蝉翼、饼面完整、略呈圆形。

拥有娴熟技巧的大师,只见他手持面剂,漫不经心,双目似闭非闭,右手旋饼,饼如飞轮,转眼之间,一只只似乒乓球大小的面团儿便变成了薄如蝉翼的生饼坯。

接下来是着麻,盛放芝麻的容器,叫做晃斗,每次开工之前,先将芝麻装在斗盆里,用勺子将芝麻均匀地撒入晃斗,然后双手端平,前后晃动,使芝麻在斗内平整分布,厚度均匀。

着麻时,双手轻夹生饼,让沾水的一面朝下,然后轻轻一放,一触即可。

烧饼着麻要铺放匀实,避免打褶起皱。

在完成几个生饼的着麻之后,晃斗内的芝麻要重新铺匀,芝麻数量不足时,及时添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