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 化学选修5《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新课教学设计。
高中化学《有机化学基础》1.2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5-新人教版高二选修5化学教案

第二节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有机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与简单有机分子的空间构型第二课时[思考回忆]同系物、同分异构体的定义?(学生思考回答,老师板书)[板书]二、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同分异构体的含义同分异构体现象: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具有不同的结构现象,叫做同分异构体现象。
同分异构体:分子式相同, 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称为同分异构体。
(同系物: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 2原子团的物质互称为同系物。
) [知识导航1]引导学生再从同系物和同分异构体的定义出发小结上述2答案,从中得出对“同分异构”的理解:(1)“同分”—— 相同分子式 (2)“异构”——结构不同分子中原子的排列顺序或结合方式不同、性质不同。
(“异构”可以是象上述②与③是碳链异构,也可以是像⑥与⑦是官能团异构) “同系物”的理解:(1)结构相似——— 一定是属于同一类物质;(2)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 2原子团—— 分子式不同 [学生自主学习,完成《自我检测1》] 《自我检测1》下列五种有机物中, 互为同分异构体; 互为同一物质; 互为同系物。
① ②③ ④ CH 2=CH -CH 3 ⑤ CH 2=CH -CH=CH 2 [知识导航2] (1)由①和②是同分异构体,得出“异构”还可以是位置异构; (2)②和③互为同一物质,巩固烯烃的命名法;(3)由①和④是同系物,但与⑤不算同系物,深化对“同系物”概念中“结构相似”的含义理解。
(不仅要含官能团相同,且官能团的数目也要相同。
)(4)归纳有机物中同分异构体的类型;由此揭示出,有机物的同分异构现象产生的本质原因是什么?(同分异现象是由于组成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原子具有不同的结合顺序和结合方式产生的,这也是有机化合物数量庞大的原因之一。
除此之外的其他同分异构现象,如顺反异构、对映异构将分别在后续章节中介绍。
) [板书]二、同分异构体的类型和判断方法 1.同分异构体的类型:a.碳链异构:指碳原子的连接次序不同引起的异构b.官能团异构:官能团不同引起的异构CH 3-CH -CH=CH 2︱CH 3CH 3︱CH 3-C=CH -CH 3 CH 3-CH=C ︱ CH 3 CH 3︱c.位置异构:官能团的位置不同引起的异构[小组讨论]通过以上的学习,你觉得有哪些方法能够判断同分异构体?[小结]抓“同分”——先写出其分子式(可先数碳原子数,看是否相同,若同,则再看其它原子的数目……)看是否“异构”—— 能直接判断是碳链异构、官能团异构或位置异构则最好,若不能直接判断,那还可以通过给该有机物命名来判断。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1.2《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名师教学设计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教学设计核心素养通过对有机化合物结构特点的学习,培养学生微观探析的化学素养,能从原子、分子水平分析物质的微观结构特征。
教材分析本节围绕有机物的核心原子――碳原子的成键特点和成键方式展开逐层剖析,通过系统介绍同分异构现象,使学生明白有机物为什么种类繁多。
在必修2模块中,学生已具备了有机化学的初步知识,初步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认识到有机化合物种类的多样性与其结构特点有关。
本节在学生已具备知识的基础上根据碳原子的成键特点,说明有机化合物结构特点及有机化合物种类繁多的原因。
在上一节“有机化合物的分类”的学习中,已经认识到按碳骨架对有机物进行分类的方法,本节从碳原子的成键特点认识同分异构现象──碳链异构、位置异构、官能团异构,为下一步学习“系统命名法”做准备。
所谓“结构决定性质”,所以本节的学习是学生学习后续章节“有机物性质”的基础。
学情分析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具备了甲烷、乙烯和苯的结构,可以说学生已经具备了研究每类有机物的结构特点的基础,进而为学习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奠定基础。
对于同分异构体的确定问题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和重点。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学生水平的差异,部分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有困难。
高二的学生处于个性张扬,但缺少理性的时期,缺乏对物质结构的认识,分析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都较弱,但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勇于发言这些有利因素,引导学生认真学习好化学课,创造机会让学生积极参与,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加强过程与方法的培养,使其养成良好的思维方法,并内化为自己终生受用的方法。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有机物的成键特点,理解有机物种类繁多的原因;(2)掌握有机物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方法。
2、过程与方法:(1)通过预习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独立解决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
(2)通过模型制作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亲身体验并能初步体会“模型方法”的意义。
(3)通过思考与交流,让学生学会联系自己已掌握的知识通过比较归纳认识事物的本质特征。
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五《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优质教学设计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教学设计一、本节内容分析:个人认为本节内容应是在复习相关知识的基础上从碳原子的成键特点认识同分异构现象──碳链异构、位置异构、官能团异构,为下一步学习“系统命名法”做准备。
这是一节复习拓展性的课程内容。
【学生情况分析】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县属普通高中,学校实验条件有限,学生化学基础普遍薄弱,对有机的相关知识掌握不是很到位且遗忘率较高,学习的思维逻辑性和空间想象能力也比较差,因此,整个教学以基础为主。
【知识与技能】1.进一步认识碳原子的成键特点,理解有机物种类繁多的原因。
2.掌握同分异构现象的含义,会判断同分异构体。
3.初步学会同分异构体的书写。
【过程与方法】1.通过习题性预习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独立解决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
2.通过模型制作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亲身体验并能初步体会“模型方法”的意义,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3.通过思考与交流,让学生学会联系自己已掌握的知识通过比较归纳认识事物的本质特征。
【情感与价值目标】1.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
2.通过经历探究学习过程,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勇于探索问题的本质特征,体验科学过程。
3.通过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有序性和严密性。
教学重点有机物的成键特点,同分异构现象。
教学难点正确写出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
教学方法预习、模型探讨、交流讨论、讲解、练习三、具体教学过程【教学反思】本节课设计的立足点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因为学生在必修II及《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中已学习过相关分子结构的知识,学生完全可以结合本教材的详实内容进行学习,教师在此主要起引导作用。
本教学设计环节清晰,内容详细充实,学生活动充分。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基本实现了我的设计意图和目标,学生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积极参与和讨论,并大胆地提出自己的问题和意见。
但由于在模型制作和学生代表阐述部分耗时较多,使得其它环节有些仓促,因此可考虑在课前布置学生预习后制作模型,上课时注重交流、讨论、归纳总结部分。
2019-2020年新人教版化学选修5高中《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word教案一

2019-2020年新人教版化学选修5高中《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特点》word教案一
烯烃同分异构体包括
平面正四面体介于单双键之间
C C=C
2008-11-19
甲基丙醇的表示方法:
问]支链能否连接到第
演示]用球棍模型旋转,让学生观察。
(答:不能。
第
号碳已饱和,即使有碳原子也不能再连接在这同一个碳
号碳原子外,四个碳原于是完全等效的
乙基,它不能连在顶端的碳原子上,能否连接到第
用球棍模型旋转,让学生观察。
投影评点](写出一些与上列结构相同,但书写形式不同的烷烃分子的碳络结构,让学生比较分析,从而适应其形式的变化。
为系统命名打好基础)
写出分子式为
,写出分子式为。
选修五第一章第2节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教学设计

选修五第一章第2节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教学设计3.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四人一组,教室内教学。
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汇入、展示目标。
仅由氧元素和氢元素构成的化合物,至今只发现了两种:h2o和h2o2而仅由碳元素和氢元素构成的化合物却超过了几百万种,形成了极其庞大的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家族”,这与碳原子的成键特点和碳原子间的结合方式有关。
教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
我们来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多**展示学习目标,强调重难点。
然后展示**的第一个问题:甲烷的立体结构.已经布置学生们课前预习了这部分,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并让学生把预习过程中的疑惑说出来。
设计意图:步步汇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明确学习目标。
(三)合作**、精讲点拨。
**一:甲烷的分子结构为是什幺是正四面体形?教师:大家提出的这些问题很好,看得出课前认真预习了。
那幺我们今天主要来解决这些问题。
多**展示**思考题。
(1)阅读资料卡片,了解键长、键角、键能。
多****科学史话。
(2)分组利用模型组装甲烷分子。
(3)讨论甲烷分子中的一个、两个、三个、四个氢原子被氯原子取代后有分别有几种结构?是否都是正四面体结构?如何证明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4)搭建乙烯、乙炔及苯的结构,总结碳原子的成键特点。
在学生分组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巡迴观察指导。
(课堂实录)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使学生通过模型了解甲烷的分子结构及碳原子的成键特点。
**二:有机物的同分异构(1)**含有5个c的烷烃中c原子的连线方式?(2)分组组装模型,总结方法(3)利用以上方法试写出c6h14的所有同分异构体。
并总结减链法的规律。
(4)**c4h8的属于烯烃的所有可能的结构,你能得出什幺结论?(5)试写出c2h6o的可能的结构,从中你能得出什幺结论?(6)总结有机物种类繁多的原因。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教案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一、教学设计学生已经了解了有机化合物的概貌,对甲烷、乙烯、苯、乙醇、乙酸等典型有机物的结构特点也有所认识,知道了有机物分子中碳原子呈四价,碳原子既可以与其他原子形成共价键,又可以相互成键;碳原子之间可以形成碳碳单键、碳碳双键、碳碳三键等;有机物可以形成链状分子,也可以形成环状分子。
学生也了解了同系物和同分异构体的概念。
在此基础上介绍有机物的结构特点,要从学生熟悉的几种有机物的主要类别、官能团、代表物中,深化碳原子的成键特点和碳原子之间的结合方式。
复习甲烷、乙烯、苯、乙醇、乙酸的结构特点,加深对饱和烃、不饱和烃、烷烃、烯烃等概念的理解。
从而进一步认识有机物的成键特点,认识同分异构现象──碳链异构、位置异构、官能团异构,为下一步学习“系统命名法”做准备。
教学重点:有机物的成键特点,同分异构现象。
教学难点:正确写出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
教学方案参考【方案Ⅰ】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小组依据碳价四面体理论,运用球棍模型制作有机化合物分子的结构。
由两个碳原子开始逐渐递增,当尝试含四个碳原子有机化合物时,会遇到第四个碳原子连接在哪个碳原子上的问题。
从C4H10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空间结构中,理解同分异构现象,认识C4H10的两种同分异构体。
通过练习制作C5H12的分子结构模型,进一步巩固同分异构体的概念。
并在制作过程中小组内讨论书写同分异构体方法,重点讨论如何避免同分异构体的“重写”和“漏写”问题。
由小组代表汇报本小组的讨论结果,并进行小组间的互相质疑、补充、完善,最终研究出大家认同的书写同分异构体的方法。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练习书写C6H14的同分异构体。
引导学生用球棍模型制作C3H6、C4H8、C2H6O的分子模型,找出这些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
强化书写同分异构体时,应考虑三种异构形式──碳链异构、官能团位置异构、官能团异构,在书写练习中掌握书写同分异构体的方法。
【方案Ⅱ】上网,自主、互动学习教师利用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整合的手段,在学校的校园网上,为学生设计、提供可以进行自主学习活动的网页。
【K12学习】高中化学选修5《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教案

高中化学选修5《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教案第二节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有机物的成键特点,同分异构现象。
2、掌握有机物同分异构体的书写。
【过程与方法】用球棍模型制作c3H6、c4H8、c2H6o的分之模型,找出有机物的同分异构。
强化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应考虑几种异构形式——碳链异构、位置异构、官能团异构,强化同分异构体的书写练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同分异构体的书写练习,培养思维的有序性、逻辑性、严谨性。
教学重点有机化合物的成键特点;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
教学难点有机化合物同分异构体的书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有机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与简单有机分子的空间构型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意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引入有机物种类繁多,有很多有机物的分子组成相同,但性质却有很大差异,为什么?结构决定性质,结构不同,性质不同。
明确研究有机物的思路:组成—结构—性质。
有机分子的结构是三维的设置情景多媒体播放化学史话:有机化合物的三维结构。
思考:为什么范特霍夫和勒贝尔提出的立体化学理论能解决困扰19世纪化学家的难题?思考、回答激发学生兴趣,同时让学生认识到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逐渐深入的。
有机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交流与讨论指导学生搭建甲烷、乙烯、乙炔、苯等有机物的球棍模型并进行交流与讨论。
讨论:碳原子最外层中子数是多少?怎样才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碳原子的成键方式有哪些?碳原子的价键总数是多少?什么叫单键、双键、叁键?什么叫不饱和碳原子?通过观察讨论,让学生在探究中认识有机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
有机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归纳板书有机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征:1、碳原子含有4个价电子,易跟多种原子形成共价键。
2、易形成单键、双键、叁键、碳链、碳环等多种复杂结构单元。
3、碳原子价键总数为4。
不饱和碳原子:是指连接双键、叁键或在苯环上的碳原子(所连原子的数目少于4)。
师生共同小结。
通过归纳,帮助学生理清思路。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1.2《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优秀教案(重点资料).doc

第二节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有机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与简单有机分子的空间构型第二课时[思考回忆]同系物、同分异构体的定义?(学生思考回答,老师板书)[板书]二、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同分异构体的含义同分异构体现象: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具有不同的结构现象,叫做同分异构体现象。
同分异构体:分子式相同, 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称为同分异构体。
(同系物: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互称为同系物。
)[知识导航1]引导学生再从同系物和同分异构体的定义出发小结上述2答案,从中得出对“同分异构”的理解:(1)“同分”——相同分子式(2)“异构”——结构不同分子中原子的排列顺序或结合方式不同、性质不同。
(“异构”可以是象上述②与③是碳链异构,也可以是像⑥与⑦是官能团异构)“同系物”的理解:(1)结构相似———一定是属于同一类物质;(2)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分子式不同[学生自主学习,完成《自我检测1》]《自我检测1》下列五种有机物中, 互为同分异构体; 互为同一物质;互为同系物。
① ②③④ CH 2=CH -CH 3 ⑤ CH 2=CH -CH=CH 2 [知识导航2](1)由①和②是同分异构体,得出“异构”还可以是位置异构; (2)②和③互为同一物质,巩固烯烃的命名法;(3)由①和④是同系物,但与⑤不算同系物,深化对“同系物”概念中“结构相似”的含义理解。
(不仅要含官能团相同,且官能团的数目也要相同。
)(4)归纳有机物中同分异构体的类型;由此揭示出,有机物的同分异构现象产生的本质原因是什么?(同分异现象是由于组成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原子具有不同的结合顺序和结合方式产生的,这也是有机化合物数量庞大的原因之一。
除此之外的其他同分异构现象,如顺反异构、对映异构将CH 3-CH -CH=CH 2︱ CH 3CH 3︱CH 3-C=CH -CH 3CH 3-CH=C︱ CH 3CH 3︱分别在后续章节中介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有机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与简单有机分子的空间构型
第二课时
[思考回忆]同系物、同分异构体的定义?(学生思考回答,老师板书)
[板书]
二、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同分异构体的含义
同分异构体现象: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具有不同的结构现象,叫做同分异构体现象。
同分异构体:分子式相同, 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称为同分异构体。
(同系物: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互称为同系物。
) [知识导航1]
引导学生再从同系物和同分异构体的定义出发小结上述2答案,从中得出对“同分异构”的理解:
(1)“同分”—— 相同分子式 (2)“异构”——结构不同 分子中原子的排列顺序或结合方式不同、性质不同。
(“异构”可以是象上述②与③是碳链异构,也可以是像⑥与⑦是官能团异构) “同系物”的理解:(1)结构相似——— 一定是属于同一类物质;
(2)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 分子式不同 [学生自主学习,完成《自我检测1》] 《自我检测1》
下列五种有机物中, 互为同分异构体; 互为同一物质; 互为同系物。
① ②
③
④ CH2=CH -CH3 ⑤ CH2=CH -CH=CH2
[知识导航2]
(1)由①和②是同分异构体,得出“异构”还可以是位置异构; (2)②和③互为同一物质,巩固烯烃的命名法;
(3)由①和④是同系物,但与⑤不算同系物,深化对“同系物”概念中“结构相似”的含义理解。
(不仅要含官能团相同,且官能团的数目也要相同。
)
(4)归纳有机物中同分异构体的类型;由此揭示出,有机物的同分异构现象产生的本质原因是什么?(同分异现象是由于组成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原子具有不同的结合顺序和结合方式产生的,这也是有机化合物数量庞大的原因之一。
除此之外的其他同分异构现象,如顺反异构、对映异构将分别在后续章节中介绍。
) [板书]
二、同分异构体的类型和判断方法 1.同分异构体的类型:
a.碳链异构:指碳原子的连接次序不同引起的异构
b.官能团异构:官能团不同引起的异构
c.位置异构:官能团的位置不同引起的异构
CH 3-CH -CH=CH 2
︱ CH 3 CH 3
︱ CH 3-C=CH -CH 3 CH 3-CH=C
︱
CH 3
CH 3
︱
[小组讨论]通过以上的学习,你觉得有哪些方法能够判断同分异构体?
[小结]抓“同分”——先写出其分子式(可先数碳原子数,看是否相同,若同,则再看其它原子的数目……)
看是否“异构”——能直接判断是碳链异构、官能团异构或位置异构则最好,若不能直接判断,那还可以通过给该有机物命名来判断。
那么,如何判断“同系物”呢?(学生很容易就能类比得出)
[板书]
2.同分异构体的判断方法
[课堂练习投影]——巩固和反馈学生对同分异构体判断方法的掌握情况,并复习巩固“四同”的区别。
1)下列各组物质分别是什么关系?
①CH4与CH3CH3 ②正丁烷与异丁烷③金刚石与石墨④O2与O3 ⑤1
1H 与
2
1H
2)下列各组物质中,哪些属于同分异构体,是同分异构体的属于何种异构?
①CH3COOH和HCOOCH3 ②CH3CH2CHO和CH3COCH3
③
④1-丙醇和2-丙醇
⑤CH3-CH2-CH2-CH3
[知识导航3] ——《投影戊烷的三种同分异构体》
启发学生从支链的多少,猜测该有机物反应的难易,从而猜测其沸点的高低。
(然后老师投影戊烷的三种同分异构体实验测得的沸点。
)
[板书]
三、同分异构体的性质差异
带有支链越多的同分异构体,沸点越低。
[学生自主学习,完成以下练习]
《自我检测3——课本P12 2、3、5题》
第三课时
[问题导入]
我们知道了有机物的同分异构现象,那么,请同学们想想,该如何书写已知分子式的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才能不会出现重复或缺漏?如何检验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是否重复?你能写出己烷(C6H14)的结构简式吗?(课本P10 《学与问》)
[学生活动]书写C6H14的同分异构。
[教师]评价学生书写同分异构的情况。
[板书]
四、如何书写同分异构体
1.书写规则——四句话:z
(注:①支链是甲基则不能放1号碳原子上;若支链是乙基则不能放1和2号碳原子上,依次类推。
②可以画对称轴,对称点是相同的。
)
2.几种常见烷烃的同分异构体数目:
丁烷:2种;戊烷:3种;己烷:5种;庚烷:9种
[堂上练习投影] 下列碳链中双键的位置可能有____种。
[知识拓展]
1.你能写出C3H6 的同分异构体吗?
2.提示学生同分异构体暂时学过有三种类型,你再试试写出丁醇的同分异构体?①按位置异构书写;②按碳链异构书写;)
3.若题目让你写出C4H10O的同分异构体,你能写出多少种?这跟上述第2题答案相同吗?(提示:还需③按官能团异构书写。
)
[知识导航5]
(1)大家已知道碳原子的成键特点,那么,利用你手中的球棍模型,把甲烷的结构拼凑出来。
二氯甲烷可表示为它们是否属于同种物质?
(是,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2)那,二氯乙烷有没有同分异构体?你再拼凑一下。
[板书]
注意:二氯甲烷没有同分异构体,它的结构只有1种。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P11的《科学史话》]
注:此处让学生初步了解形成甲烷分子的sp3杂化轨道
疑问:是否要求介绍何时为sp3杂化?
[知识导航6]
有机物的组成、结构表示方法有结构式、结构简式,还有“键线式”,简介“键线式”的含义。
[板书]
五、键线式的含义(课本P10《资料卡片》)
[自我检测3] 写出以下键线式所表示的有机物的结构式和结构简式以及分子式。
OH
;;;
[小结本节课知识要点]
[自我检测4](投影)
1.烷烃C5H12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只能生成一种一氯代物,试写出这种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课本P12、5 )
2.分子式为C6H14的烷烃在结构式中含有3个甲基的同分异构体有()个
(A)2个(B)3个(C)4个(D)5个
3.经测定,某有机物分子中含2个—CH3 ,2个—CH2—;一个—CH—;一个Cl 。
试写出这种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