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5化学教案第4章第3节蛋白质和核酸教学设计
蛋白质和核酸教学设计高二化学人教版选修5

第四章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第三节蛋白质和核酸一.教材分析本节引言部分就蛋白质在生物界的广泛存在作了简单介绍,强化了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础,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的重要结论。
本节有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介绍的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结构—氨基酸的结构和性质,应注重强调氨基酸是多官能团化合物的特点。
第二部分借助模型、图片、多媒体等手段,帮助学生了解蛋白质的结构,通过实验,体会蛋白质的性质。
要多练习生活、生产、社会,渗透相关的科学知识,让学生真正体会蛋白质重要而广泛的用途,以体现化学教育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人文价值。
第三、四部分对酶、核酸进行了常识性的介绍,不必过深。
二.学情分析1.在必修2教材中,学习过《基本营养物质》这一节,已经学习过氨基酸的性质,简单介绍了蛋白质的性质。
所以这节内容主要采用自主学习和启发式教学的方法。
2.学习方法方面: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及应用所学知识对身边生活问题进行解释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氨基酸的结构特点及性质;了解肽键及多肽;了解蛋白质的组成;初步掌握蛋白质的重要性质和检验方法;了解蛋白质的用途。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动手实验培养操作技能与观察能力,使之正确进行实验分析,从而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并抽象形成规律性认识,再辅以习题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实验,使学生的科学态度、思想情趣得到陶冶;通过中国合成胰岛素这一伟大成就,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思想感情,民族自豪感。
追求真理的热情和建设祖国的责任感。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氨基酸、蛋白质的性质难点:蛋白质的组成五.课时安排2课时六.教学方法:教材中,主要突出蛋白质的性质,还有氨基酸的性质和成肽反应。
本节先从学生已经了解过的蛋白质的性质入手,必修2讲蛋白质的性质时,简单介绍了灼烧蛋白质的现象和蛋白质的颜色反应,先让学生回忆总结,引入蛋白质的变性,盐析,水解。
再着重介绍蛋白质水解的产物——氨基酸,羧基的性质学生已熟悉,氨基的性质是新知识,但氨的性质也是较熟悉的。
人教选修5蛋白质和核酸(2)教案

苏教选修5蛋白质和核酸(2)教案
水解原理:
注意:不同的蛋白质水解最终生成各种氨基酸,但只有天然蛋白质水解均生成α-氨基酸
HO H
[讲]这里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蛋白质水解最终生成各种氨基酸, 但只有天然蛋白质水解均生成鸡蛋白溶液放入试管;Na 2SO 4,若现象不明显可滴入少量[讲]向蛋白质溶液中加(NH 4)2SO 4、Na 2SO 4蛋白质从溶液沉淀出来,继续滴加时沉淀溶解,此现象叫蛋白质的
[板书]5.蛋白质的颜色反应
[讲]蛋白质的颜色反应是检验蛋白质的方法之一,
酸作用于含有苯环的蛋白质使它变成黄色的硝基化合物。
颜色反应
[讲]核酸一类含磷的生物高分子化合物,相对分子量可达十几万至几百万。
核酸在生物体的生长、繁殖、遗传、
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核酸具有酸性,可分为
[投影](1)脱氧核糖核酸(
着蛋白质的合成、细胞的分裂和制造新的细胞。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教案+蛋白质和核酸 第一课时

总结]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是指:蛋白质多肽链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决定其空间结构
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是指的三级结构是整个多肽链的三维构象,它是在二级结构的基础上,多肽链进一步折叠卷曲形成复杂的球状分子结构。具有三级结构的多肽链叫亚基。
讲]天然氨基酸均为无色晶体,熔点较高。在200-300℃时熔化而分解。它们能溶于强酸或强碱溶液中,除少数外一般都能溶于水,而难溶于乙醇、乙醚。
问]看以上氨基酸的结构式中都有哪些官能团?
讲]官能团决定有机物的性质。氨基酸结构中均含有-COOH和-NH2,应具有什么性质?
投影]几种常见的氨基酸
观察、思考,得出氨基酸的性质]-COOH和-NH2既有酸性又有碱性。
4.3蛋白质和核酸教学设计
第1课时
教
学.
目
的
知识
技能
了解氨基酸的组成、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
过程
与
方法
1、通过学生动手实验培养操作技能与观察能力,使之正确进行实验分析,从而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并抽象形成规律性认识。
2、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推理,得出结论的思维能力。
情感
价值观
通过学生实验,使学生的科学态度、思想情趣得到陶冶;
4、氨基酸的两性
(1)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与碱反应,如:
2、成肽反应
讲]两个氨基酸彼此之间脱一分子水得到的产物叫二肽。许多氨基酸分子彼此脱水生成的化合物叫多肽。肽键(-CO-NH-)是一种酰胺键。如:
肽键:羧基和氨基脱水缩合形成的,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结构(—NH—CO—)称为肽键。
二肽:由两个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化合物(由三个或三个以上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含多个肽键的化合物称为多肽)。
新人教版化学选修5高中《蛋白质和核酸》教案二

新人教版化学选修5高中《蛋白质和核酸》教案二
氨基乙酸)的结构简式为:
[观察、思考,得出氨基酸的性质性。
[投影]
三级结构一级二级
蛋白质四级结构
教学回顾:
本节的教学设计总的思想是从身边事从学生已有知识引入,然后引导学生在探询相关问题的答案中学习新知识。
具体来讲就是将酶与核酸的知识先通过回忆、阅读的方式讲授,然后提出课本P90相类似的问题引入对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学习,蛋白质的性质的学习通过学生动手实验来进行,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1.本教学设计没有完全按课本顺序授课,将酶、核酸的知识放在前面讲授,由学生已知知识引入新知识的学习。
教案
水解原理:
注意:不同的蛋白质水解最终生成各种氨基酸,但只有天然蛋白质水解均生成α-氨基酸HO H
[讲]这里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蛋白质水解最终生成各种氨
基酸, 但只有天然蛋白质水解均生成α-氨基酸鸡蛋白溶液放入试管;Na 2SO 4,若现象不明显可滴入少量[讲]向蛋白质溶液中加(NH 4)2SO 4、Na 2SO 4等盐溶液时,会使蛋白质从溶液沉淀出来,继续滴加时沉淀溶解,此现象叫蛋白质的盐析。
盐析是可逆的。
[讲]核酸一类含磷的生物高分子化合物,相对分子量可达十几万至几百万。
核酸在生物体的生长、繁殖、遗传、
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核酸具有酸性,可分为
[投影](1)脱氧核糖核酸(
挥着蛋白质的合成、细胞的分裂和制造新的细胞。
(
11 / 11。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 4.3蛋白质和核酸第1课时(教案2).doc

第三节蛋白质和核酸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氨基酸的组成、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2)了解蛋白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盐析、变性、水解、颜色反应等)。
(3)认识蛋白质、酶、核酸等物质与人体健康的关系,体会化学学科在生命科学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实验完成蛋白质性质知识的形成,强化“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础,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的认识。
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所得信息进行加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蛋白质、酶等重要物质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加强唯物主义教育。
通过介绍我国科学家首先合成有生命活力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等事例,唤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的研究和探索的强烈兴趣。
五、教学的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氨基酸、蛋白质的性质。
2、教学难点:蛋白质的组成和结构、肽键的形成。
六、教学过程复习引入]复习氨基酸的有关性质,氨基酸→多肽→蛋白质,这节课我们学习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
板书]四、蛋白质的组成和结构:板书]1.蛋白质是由多种氨基酸结合而成的含氮生物高分子化合物。
提问]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什么?学生回答](据上节课知识)氨基酸。
讲述] 氨基酸→多肽→蛋白质提问]组成蛋白质的元素有哪些?阅读]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88“资料卡片”。
板书]2.组成:由C、H、O、N、S等元素组成。
板书]3.蛋白质的结构展示]一级结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四级结构板书]4.蛋白质的性质(1)蛋白质的两性指出]形成蛋白质的多肽是由多个氨基酸脱水形成的,在多肽链的两端必然存在着自由的氨基与羧基。
而且,侧链中也有酸性或碱性基团。
因此,蛋白质与氨基酸一样也是两性分子,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反应。
(2)蛋白质的水解指出]类比]酯的水解,加深对这两类物质性质的认识。
实验探究]蛋白质的其他性质通过分组实验探究。
实验内容实验现象结论、解释蛋白质的灼烧:分别点燃一小段棉线和纯毛线,观察现象并闻气味。
高中化学 第4章 第3节 蛋白质和核酸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5-新人教版高二选修5化学教案

第三节蛋白质和核酸目标与素养:1.知道氨基酸的组成、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了解氨基酸、蛋白质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所得信息进行加工。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2.了解蛋白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认识人工合成多肽、蛋白质、核酸等的意义,体会化学学科在生命科学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发展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
(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一、氨基酸的结构与性质1.组成和结构(1)组成氨基酸可看作是羧酸分子中烃基上的H被氨基取代的化合物。
(2)结构α氨基酸的结构简式可表示为,其官能团为氨基(—NH2)和羧基(—COOH)。
(3)常见的氨基酸俗名结构简式系统命名甘氨酸H2N—CH2—COOH 氨基乙酸丙氨酸α氨基丙酸谷氨酸2氨基1,5戊二酸苯丙氨酸α氨基苯丙酸2.氨基酸的性质(1)物理性质天然氨基酸均为无色晶体,熔点较高,在200~300 ℃熔化时分解,能溶于强酸或强碱溶液中,除少数外一般都能溶于水,而难溶于乙醇、乙醚。
(2)化学性质①两性氨基酸分子中含有酸性官能团—COOH和碱性官能团—NH2,因此具有两性,可与酸、碱反应生成盐。
a .与盐酸的反应:。
b .与氢氧化钠反应:。
②成肽反应两个氨基酸分子,在酸或碱的存在下加热,通过一分子的—NH 2和另一分子的—COOH 间脱去一分子水,缩合成含有肽键()的化合物,称为成肽反应。
例如:微点拨:两分子氨基酸―→二肽―→三肽―→……―→ 多肽―→蛋白质。
二、蛋白质的结构与性质 1.蛋白质的组成结构(1)组成元素:蛋白质中主要含有C 、H 、N 、O 、S 等元素,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2)四级结构 2.蛋白质的主要性质 (1)两性蛋白质的多肽由氨基酸脱水形成,在多肽链的两端存在着自由的氨基和羧基,侧链中也有酸性或碱性基团,因此,蛋白质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
高中化学4.3蛋白质和核酸教案新人教版选修5

高中化学4.3蛋白质和核酸教案新人教版选修5第三节蛋白质与核酸一、教学内容1、课标中得内容《有机化学基础》主题3 糖类、氨基酸与蛋白质,第 2点:能说出氨基酸得组成、结构特点与主要化学性质,查阅资料了解氨基酸、蛋白质与人体健康得关系、第3点:了解蛋白质得组成、结构与性质,认识人工合成多肽、蛋白质、核酸等得意义,体会化学科学在生命科学发展中所起得重要作用。
活动与探究建议②实验:酶得催化作用、③阅读与讨论:蛋白质结构得复杂性、?④实验:蛋白质得性质。
2、教材中得内容蛋白质就是生命得基础,就是一类非常重要得含氮生物高分子化合物,它水解得最终产物就是氨基酸。
这节内容从蛋白质在生物界得广泛存在引入,教材先介绍氨基酸得结构与性质,在此基础上结合插图常识性地介绍了蛋白质得四级结构,然后重点讨论了蛋白质得水解、盐析、变性、颜色反应等性质。
教材最后对酶与核酸作了介绍、本节教学应注重学生动手实验及与对生活现象得解释,通过这节知识得学习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
氨基酸得教学,应抓住氨基酸就是多官能团化合物,在教学中应用迁移、替代、延伸得方法来突破难点、蛋白质得性质就是本节得重点,可考虑用边讲边学生实验得方法进行,并注意结合生活中得一些事例来加深学生对蛋白质性质得理解、酶与核酸就是现代生物工程研究得一个重要内容,它得作用与意义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可以结合我国在这一领域所取得得成就对学生进行生动得爱国主义教育。
二、教学对象分析1、知识技能方面:在必修2教材中,有“基本营养物质"一节,已经简单介绍了蛋白质得性质,学生已经学习羧基得有关性质,在生物课中已学习酶与核酸得知识,本节教学可在这些学生已有知识得基础上展开、2、学习方法方面:学生已具备一定得实验探究能力及应用所学知识对身边生活问题进行解释得能力、三、设计思想本节得教学设计总得思想就是从身边事从学生已有知识引入,然后引导学生在探询相关问题得答案中学习新知识。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4.3.2 蛋白质的性质和核酸教案设计

教案学科化学教师趣,激发学生求知欲。
导入新课蛋白质是生物体内一类极为重要的功能高分子化合物,是生命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
从最简单的病毒、细菌等微生物直至高等生物,一切生命过程都与蛋白质密切相关;它不仅是细胞、组织、肌体、毛发等的重要组成成分,而且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
例如,机体内起催化作用的酶、调节代谢的激素以及发生免疫反应的抗体等均为蛋白质。
总之,几乎一切生命活动过程都与蛋白质有关,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
【思考】蛋白质具有哪些性质呢?聆听通过介绍,引入主题,使学生了解本节的学习目标。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88~92,完成自主学习】一、蛋白质的性质1.两性形成蛋白质的多肽是由多个________脱水形成的,在多肽链的两端存在着____________,因此,蛋白质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
2.水解蛋白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盐析【视频观看或演示【实验4-2】蛋白质的盐析】蛋白质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无机盐(如硫酸铵、硫酸钠、氯化钠等)能促进蛋白质的溶解,但浓的无机盐溶液可使蛋白质的溶解度降低而从溶液中________,这种作用称为盐析。
蛋白质的盐析是一个________过程,并不影响蛋白质的活性。
4.变性【视频观看或演示【实验4-3】蛋白质的变性】在某些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的影响下,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和生理功能发生改变的现象,称为蛋白质的变性。
物理因素包括:________、加压、搅拌、振荡、________照射、超声波等;化学因素思考,按照老师引导的思路进行阅读、视频观看或演示实验,小组内讨论,代表回答。
通过阅读、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氯乙酸、乙醇、丙酮等。
蛋白质的变性是一个________过程。
5.颜色反应【视频观看或演示【实验4-4】蛋白质的颜色反应】含________的蛋白质遇到浓硝酸会有________沉淀产生,加热沉淀变________,这种现象称为颜色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板书 ] 2 、氨基酸的结构:α—氨基酸通式 R— CH— COO,H
NH
2
既含有氨基 ( — NH2) 又含有羧基 ( — COOH。)
[ 板书 ] 3 、几种常见的氨基酸:
名称
俗称
结构简式
氨基乙酸
甘氨酸
CH 2— COOH
NH
2
<如灼烧毛线
α—氨基丙酸
丙氨酸 CH 3— CH—COOH
NH
六、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课本上相关的实验,初步把握实验的原理和方法步骤;完成课前预习学案
。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实物投影仪,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3.教具准备:一小块鸡皮,蒸发皿,浓硝酸,酒精灯,鸡蛋清溶液,硫酸钠溶液,蒸馏水等。 七、课时安排: 1 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了解学生对已有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存在的困惑。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RNA(脱氧核糖核酸)——决定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合成蛋白质的工厂)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1. 蛋白质的性质
( 1)颜色反应
( 2)变性
( 3)盐析
( 4)水解
2. 蛋白质的灼烧
当堂检测见学案。
【作业】课本第 106 页第 4、 5 题。
(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请预习下节,并完成预习导学案。
九、板书设计: 一、氨基酸: 1、氨基酸概念: 2、氨基酸的结构: 3、几种常见的氨基酸: 4、氨基酸的性质: 二、蛋白质 1、蛋白质的性质 ( 1)颜色反应 ( 2)变性 ( 3)盐析 2、组成和结构: 3、蛋白质的用途 三、酶 四、核酸
2
α—氨基—β—苯基丙酸
苯丙氨酸
— CH2— CH— COOH
NH
2
α—氨基戊二酸
谷氨酸 HOOC — CH2—CH2— CH— COOH
NH
2
[ 板书 ] 4 、氨基酸的性质:
(1) 与酸反应: R— CH— COOH+HC→l R — CH— COOH
NH
2
NH
3Cl
(2) 与碱反应: R— CH— COOH + NaOH→ R— CH— COONa+2HO
酶催化反应的特点 1.催化效率高(比一般催化剂高
107~1013 倍)。
2.具有高度的专一性
3.反应条件温和、不需要加热——一般是在常温常压和接近中性的条件下进行的。
[ 板书 ] 四、核酸
[ 讲述 ] 核酸是一类含磷的生物高分子化合物
DNA(脱氧核糖核酸)——遗传基因,转录副本,将遗传信息传到子代。是蛋白质合成的模板。
蛋白质和核酸的存在
[ 提问 ] 说说你知道的哪些是含蛋白质的物质 ?
[ 讲述 ] 蛋白质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础,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
[ 提问 ] 说说蛋白质的性质
(说明:因为在必修 2 中做了浓硝硝酸酸使鸡皮变色的实验,一般也补充了灼烧蛋白质的实验
等 >。学生能总结出这两点来,也有可能有学生预习了课本,能说出蛋白质的其它性质。
[ 讲述 ] 向学生介绍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用人工方法合成了具有生命活力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
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 板书 ] ( 3)蛋白质的结构 一级结构 二级结构
三级结构
四级结构
[ 板书 ]3 、蛋白质的用途 …动物的毛和蚕丝的成分都是蛋白质,是重要的纺织原料。动物的皮经药剂鞣制后得到柔软坚韧的皮革。
[ 讲述 ] 蛋白质灼烧时会产生特殊的气味。像烧焦羽毛的气味,根据气味可鉴别蛋白质产品。
[ 板书 ] ( 1)颜色反应
[ 板书 ] 硝酸可以使蛋白质变黄,称为蛋白质的颜色反应。
[ 强调 ] 颜色反应是检验蛋白质的方法之一。蛋白质变黄说明蛋白质含有苯环,一般蛋白质中含有苯环。
[ 提问 ] 不小心把硝酸溅在皮肤上,会有什么变化?
第四章 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
第三节 蛋白质和核酸
一、教材分析: 本节书是在学生对有机物知识有较全面认识的基础上要认真了解的一部分重要知识。
同时,在必修 2 教材中,
有“基本营养物质”一节,已经简单介绍了蛋白质的性质。蛋白质在日常生活中是常见的物质。所以学生对蛋白
质是既感到熟悉又感到神奇物质。 这一节的教学要充分利用这一点, 让学生在现有的知识基础上大胆探索新的知
[ 板书 ] (3) 成肽反应:
二肽
氨基酸
氨基酸
二肽
[ 板书 ] 肽键 思考:将甘氨酸和丙氨酸放在同一容器内发生成肽反应,有几种二肽生成?写出有关反应方程式。 答案:四种
[ 板书 ] 多肽
[ 讲述 ] 氨基酸 → 多肽 → 蛋白质
[ 板书 ] 二、蛋白质
[ 板书 ]1 、蛋白质的性质
[ 板书 ] 蛋白质的灼烧
蛋白质的盐析:
[ 讲解 ] 以上实验现象叫盐析。
[ 板书 ] 蛋白质溶液加入某些无机盐的浓溶液,可使蛋白质的溶解度降低而从溶液中析出的过程叫盐析。
[ 提问 ] 盐析是否可逆反应,反应过程中蛋白质性质有无改变
?
[ 提问 ] 盐析与变性的区别 ?
[ 小结 ]
盐析 区别 变性
可逆过程,蛋白质性质 不变。 不可逆,蛋白质发生了 性质上的改变, 丧失了原有的可溶性和 生理活性。
是新知识,但氨的性质也是较熟悉的。利用学生已学内容,让学生充分思考探索氨基酸的性质。同时还复习相关
知识。 然后简介结构完全以学生已有的知识作为引导进行探索。
以问题为桥梁, 通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
题-实验-解决问题这一模式进行螺旋教学,以突破教学重点,并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
五、教学方法:对比、分类、归纳、总结等方法
3.情感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在了解蛋白质、酶等重要物质的重要性生命活力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等事例,
唤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激发
学生对生命科学的研究和探索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蛋白质的性质。 难点:氨基酸的性质和肽的形成
[ 回答 ] 皮肤变黄色。
(说明:必修 2 上的实验:取一小块鸡皮,置蒸发皿中,滴加
3~ 5 滴浓硝酸,在酒精灯上微热,观察记录
实验现象。 )
[ 提问 ] 把鸡皮改为鸡蛋清溶液,再加硝酸并加热有什么现象?
[ 分组实验,实验 4-4]
[ 提问 ] 给鸡蛋的蛋清溶液加热会有什么现象? [ 再提问 ] 加热后的物质加水会溶解吗?此反应是否可逆反应 [ 分组实验,实验 4-3]
)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 板书 ] 一、氨基酸:
[ 板书 ] 1 、氨基酸概念:羧酸分子里烃基上的氢原子被氨基取代后的生成物;
[ 讲述 ] 注意
(1) 氨基:氨气分子 (NH3) 去掉一个氢原子后的部分。氨基的电子式:
(2) α—氨基酸:羧酸分子里的α氢原子被氨基取代的生成物。
(3) α—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石。
骨、皮等熬煮得到无色透明的动物胶,叫做白明胶,是制造照相感光片和感光纸的原料。牛奶中的蛋白质—酪 素还能跟甲醛合成酪素塑料。…
[ 板书 ] 主要用途:组成细胞的基础物质、人类营养物质、工业上有广泛应用、酶是特殊蛋白质。 [ 板书 ] 三、酶
[ 讲述 ] 酶是一类由细胞产生的、对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
?为什么 ?能否恢复成为原来的蛋白质 ?
[ 板书 ] ( 2)变性 [ 讨论 ] 什么是蛋白质的变性 ? [ 小结并板书 ] 在热、 重金属、 酸、碱、某些有机物等作用下, 蛋白质的物理性质和生理功能发生改变的现象,
称为蛋白质的变性。 [ 提问 ] :医院用酒精、苯酚溶液杀菌,用福尔马林浸制动物标本,农业上用波尔多液杀灭病虫害,利用了蛋
合成或合成速度太慢的氨基酸都必须由食物蛋白质供给,故又称为“必需氨基酸”
。体内能自己合成的氨基酸则
不必由食物蛋白质供给的又称为“非必需氨基酸” 。 必需氨基酸有 8 种,非必需氨基酸有 12 种。
[ 提问 ] 组成蛋白质的元素有哪些 ?
[ 板书 ] ( 2)组成:由 C、 H、 O、N、 S 等元素组成。
[ 提问 ] 人体内怎样吸收蛋白质这种营养物质? [ 板书 ] ( 4)水解
[ 板书 ]2 、组成和结构:
[ 板书 ] ( 1)蛋白质是由多种氨基酸结合而成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 提问 ] 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什么 ?( 根据《生物学》中所学知识回答 )
[ 讲述 ]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大约有二十多种。 体内只能合成一部分, 其余则须由食物蛋白质供给。 体内不能
十、教学反思:
认识到学好蛋白质知识对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让学生真正认识到化学在生活中与我们密切相
关,树立学好化学造福人类的远大理想。看完录相
, 学生知道了日常生活中如何摄取蛋白质,还有鸡蛋的各种吃
法,很感性趣,学生鼓掌。在生活中学习化学知识,培养学生合作意识,锻炼学生克服困难的精神,在发挥自己
识,做到乐学和主动学习。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 1)了解氨基酸、蛋白质的组成和结构特征。
( 2)了解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盐析、变性、水解、颜色反应等)
。
( 3)了解蛋白质的用途。
( 4)了解酶的作用和用途。
( 5)了解核酸的作用。
2.能力和方法目标
通过蛋白质的学习,提高对“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础”的认识。调动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四、学情分析:
教材中, 主要突出蛋白质的性质, 还有是氨基酸的性质和成肽反应。
本节先从学生已经了解过的蛋白质的性
质入手,必修 2 讲蛋白质的性质时,简单介绍了灼烧蛋白质的现象和蛋白质的颜色反应,先让学生回忆总结,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