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玉溪河灌区引水枢纽工程
四川省玉溪河灌区管理局四川省玉溪河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沙石分干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规定》(5 号令)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目录》等有关法律法规,该项目应编 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并报送四川省环境保护厅审批。为此,四川省玉溪河灌区管 理局特委托信息产业电子第十一设计研究院科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进行环境影 响评价工作。接受委托后,评价单位在充分研读有关文件和资料后,通过对该项 目的工程分析和对建设地区环境现状及影响的监测、调查、评价,编制出本环境 影响报告表,呈报四川省环境保护厅审批。
1. 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 30 个字(两 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2. 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 点。
3. 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 4.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 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 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5. 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 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 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 其他建议。 6. 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 目,可不填。 7. 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 复。
二.流域概况 ¾ 文井江概况 早在 70 年代兴建的玉溪河主干渠,其开发任务为灌溉和发电,渠首位于芦 山县宝胜乡,跨流域灌溉芦山、邛崃、蒲江、名山等县 86.64 万亩耕地。 文井江又名火井河,属南河支流。发源于天台山大漩头,流经高何、火井、 油榨、于水口镇汇入南河。全流程 38.4km,全流域面积 217.5 km2。文井江在境 内上游段河床比降大,源头至高何为 43‰,河道平均比降为 16‰。 ¾ 玉溪河灌区规划概况 根据水利部水农〔1999〕459 号文《关于开展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 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在《四川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有关资料的基础上, 玉溪河灌区于 1999 年 12 月编制完成了《四川省玉溪河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 规划报告》,水利部以(水规计〔2001〕514 号文)予以批复,批复工程静态总投 资 5.49 亿元。在上级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从 1999 年至今,先后完成了引水主
玉溪河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的必要性及成效

玉溪河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的必要性及成效【摘要】结合灌区工程建成后存在的问题,阐述了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的必要性和成效。
【关键词】改造;必要性;成效;玉溪河灌区灌区概况:玉溪河灌区地处川西平原西南边缘,是四川省大型灌区之一。
玉溪河引水工程于1978年1月建成,取水枢纽位于雅安市芦山县境内,灌溉邛崃、蒲江、名山、芦山四县(市),设计灌面86.64万亩,现实际灌面62万亩。
经30年的发展,该工程已成为一个以灌溉为主,同时具有防洪、供水、发电、环保等功能的综合性大型水利工程,为灌区四县(市)工农业生产、城乡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一、玉溪河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的必要性1工程存在的问题玉溪河引水工程修建于“文革”时期,受当时技术、经济和施工条件的限制,工程一直在“边设计、边施工、边修改”中进行,工程建设标准低,灌区内尚有沙石分干渠、夹马支渠及芦左、右分干渠二期工程等未修建。
主干渠及绝大多数干、支渠系傍山渠道,沿渠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工程建成后存在诸多隐患,主要表现为:(1)工程建设标准低,病害严重,渠道过水能力不足灌区内干、支渠大部分为土渠,衬砌率低、衬砌质量差,且渠道开挖断面大多达不到设计要求,垮塌、渗漏、冲刷、淤积严重。
渠道过流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据实测,实际过流能力仅为设计流量的40%~85%。
引水主干渠是灌区工程的主动脉,渠道傍山绕行。
经多年运行,原渠槽衬砌出现开裂、破损、脱落现象,内坡垮塌、外堤沉陷等时有发生,工程老损、渗漏严重。
(2)工程配套不完善,工程设施简陋灌区内干、支渠上的节制闸、分水闸绝大部分由手动丝杆启闭,闸门启闭劳动强度大,特别在暴雨时,由于启动速度慢,渠道水位陡涨,直接威胁渠道安全。
还有很多分水口,有口无闸,水量浪费大或引水困难,增加了用水矛盾。
管理房破烂陕窄,管理人员工作、生活条件极差,给工程管理造成极大困难。
(3)工程交通条件差灌区渠道大多穿行于山区,与乡村公路相距较远,路渠高差大,工程所需建筑材料全靠人力背运,对工程的维护和防汛抢险极其不利。
玉溪河灌区太和干渠工程现状及建议

作用 , 该力 通过 E MU边坡稳定分 析程序计 算。在 f
风化 、 弱卸荷 ( Ⅲ类 ) 水平 埋深 5 m~ 0 m, 2 垂直 埋深 2 5 m~ 6 0 m。由于强 风 化 、 强 卸 荷段 已削坡 减荷 挖 除, 岩石 的物理 力学 指标 以Ⅳ类 为准 , 但该 边坡 已
挖方式对上坝公路 以上部份的滑体进行削坡 , 当 削坡 到达一 定程 度后 , 再 利用钻 机成孔 , 插 筋灌浆 以锚 固坡体 , 锚 孔 深度 应 穿 过 边坡 破 裂 面 一定 深
= o . 5 , c = 7 0 k P a以上 , 经 锚 索 加 固处 理后 , 安全 系
数均能达 到规 范要 求 。滑坡 处 理采 用预 应力 锚 固 方案 , 共布 置 1 2 0 0 k N锚 索 9 4根 、 长度 4 0 m, 内锚 固
段1 0 m, 设 置间排距离 4 mx 4 m。
文献标识 码 : c
文章编号 : 2 o 9 5 - 1 8 o 9 ( 2 o 1 3 ) 0 6 - 0 0 3 9 — 0 2
1 太 和干渠工程基本情况
四川省 玉 溪河 灌 区位 于 成都 平 原 西 南边 缘 ,
麻岩层 中又存在有倾 向于边坡 坡向小 角度 相交或近
岷江 、 青农 江 之 间 的浅 丘 台, 灌 区 海 拔 高 程 在
于一致的构造裂 隙 与大量 的风化裂 隙 , 其 产状 分别
为2 8 0 / _ 3 7 O 3 2 0 5 6 。 、 2 5 0 L 7 6 。 。这些 节 理 裂 隙相 互穿插切割 , 使岩层在局部形成下滑契 形体 , 加 之上
加强水资源管理 实现社会利益最大化

加强水资源管理实现社会利益最大化四川省玉溪河灌区管理处王大波611530关键词:玉溪河电站调峰非正常弃水利益损失解决办法玉溪河属青衣江上游一条支流,位于川西平原西南边缘,总流域面积1397km2,上世纪七十年代在玉溪河上兴建了一座大型水利工程——玉溪河灌溉引水杻纽工程,坝址以上集雨面积1054km2,设计引水流量34.0m3/s,惠及邛崃市、蒲江县、名山县、芦山县三县一市70万余人,灌溉良田62万亩,涉及工业用水和生态用水。
灌区内还修建了小水电30余座,总装机约5万kw。
灌区内还配套修建了“百丈”(总库容2080万m3)和“长滩”(总库容2500万m3)两座中型水库和40余座小型水库,总库容达8000万m3,为灌区人民生产、生活用水提供了有力保障,为灌区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一、非正常弃水社会收益损失计算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能源供应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颈瓶,水电作为可循环利用的清洁能源,大批的投资者对它是趋之若鹜,大量资金涌入进行水电站建设。
玉溪河属山区河流,天然河道比降大,落差易于集中,水源好,工程建设条件好等特点,吸引大量投资者。
在灌区取水口上游相继建成了一批小型水电站,还有大量的正在建设,最近的离玉溪河引水工程取水口不足一公里。
它们中大部分为进流式电站,不具备调节能力;但也有个别采用有坝取水坝前有几百万方的调节库容,可以进行日调节。
由于各方利益的不同导致了电网调度运行不合理,大部分小型电站充当起了调峰主角。
资本天性是追逐的是自己的利益最大化,电站调峰在所难免。
由于电站调峰蓄水引起玉溪河引水工程取水严重不足(有时还引起玉溪河主要干流大川河断流),在电站冲峰时造成大量非正常弃水,造成的水资源大量浪费。
特别是在每年四、五、十、十一月由于大河平均来水较少,经上游电站调节后造成低谷引水严重不足,高峰时产生大量弃水,不仅造成灌溉引水严重不足,也给下游电站带来重大损失,同时还给工程安全运行带来负面影响。
以下为2000年四、五月份上游电站调峰时较典型的大河来水-实际取水-非正常弃水统计表:表一大河来水——实际取水——非正常弃水统计表表二上游电站调峰对灌区影响分析表(一)只计算灌区因上游电站电站调峰引起的非正常弃水造成的灌溉面积减少和下游电站发电损失:4972亩*100元/亩(减产引起的损失)+1657.2*10000Kw*0.25元/Kw=464.02万元。
乐山市市中区引水工程建设项目可研

乐山市市中区引水工程建设项目可研可研报告一、项目背景乐山市市中区引水工程建设项目是为了解决乐山市市中区供水问题而进行的一项重要工程。
目前,乐山市市中区供水存在着供水量不足、供水质量不稳定等问题,影响了市民的正常生活和经济发展。
二、项目概述1. 建设内容乐山市市中区引水工程主要包括引水源、输水管道、水源处理等建设内容。
引水源将选取合适的水源进行引水,输水管道将输送水源到市中区,水源处理设施将对水质进行处理,确保供水水质稳定。
2. 建设规模引水工程建设规模根据市中区供水需求进行确定,预计引水量为每天100万立方米。
3. 建设进度引水工程建设预计分为三个阶段进行,每个阶段建设周期为两年,总建设周期为六年。
三、项目效益1. 保障供水引水工程建成后,可以解决乐山市市中区供水问题,保障市民正常的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需求。
2. 促进经济发展供水问题的解决将为乐山市市中区的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吸引更多的企业和投资者。
3. 提升生活品质良好的供水质量将提升市民的生活品质,改善居住环境,提高市民的幸福感。
四、可行性分析1. 技术可行性引水工程建设所需技术已经成熟,具备一定的可行性。
2. 经济可行性引水工程建设投资大,但可以通过收取水费等方式进行回收,具备一定的经济可行性。
3. 社会可行性引水工程建设可以解决市中区供水问题,具备一定的社会可行性。
五、投资建议根据项目可行性分析,引水工程建设具备一定的技术、经济和社会可行性。
建议乐山市政府加大对该项目的支持力度,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同时加强项目管理和监督,确保项目按时、按质完成。
六、风险分析引水工程建设涉及到水源保护、水质监测等方面的风险,需要加强环境保护和水质监测工作,确保工程建设不对周边环境和水质造成污染。
七、结论乐山市市中区引水工程建设项目具备一定的可行性,可以解决乐山市市中区供水问题,提升市民的生活品质和促进经济发展。
同时需要重视环境保护和水质监测工作,确保工程建设不对周边环境和水质造成污染。
玉溪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水利工程供水价格改革的实施意见-

玉溪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水利工程供水价格改革的实施意见正文:----------------------------------------------------------------------------------------------------------------------------------------------------玉溪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水利工程供水价格改革的实施意见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直各委、办、局,各人民团体和企事业单位。
中央、省驻玉单位:为加快推进水利工程供水价格改革,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保障水利事业健康发展,根据《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水利工程供水价格改革的指导意见》(云政办发〔2016〕28号),结合我市实际,提出以下实施意见:一、总体思路(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中央“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新方针,遵循“先建机制、后建工程”的总体要求,坚持政府作用和市场机制两手协同发力,从适当提高水利工程水价、加强需求分类管理、拓宽资金渠道和推动结构调整等方面入手,以促进节水增效为目标、以完善水价形成机制为核心、以创新体制机制为动力,因地制宜、综合施策,着力深化水价改革工作。
(二)改革目标通过加快推进水利工程供水价格改革,建立合理反映供水成本、有利于节约用水、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核心的水利工程水价机制和水价体系。
合理核算供水成本,探索实行分类用水价格政策。
逐步建立实施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
制定完善鼓励社会资本投入水利建设的价格政策。
(三)改革原则一是调整水价水平与理顺水价结构相结合,科学合理安排各类水价比价关系,发挥价格机制对用水需求的调节作用,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
二是促进水价改革与水利事业建设相结合,统筹考虑供用水各方利益关系,科学合理核定用水价格,建立和培育水资源开发利用市场,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加强供水设施建设,促进节水工程建设和技术推广。
四川省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思路的报告

四川省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思路报告四川省水利厅目录一、“十二五”规划实施情况 (4)(一)规划主要目标 (4)(二)主要目标完成情况 (4)(三)水利建设进展情况 (5)(四)投资完成情况 (7)(五)水利管理和改革进展情况 (8)二、水利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10)(一)水利发展现状 (10)(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0)三、“十三五”规划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3)(一)指导思想 (13)(二)基本原则 (13)四、“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 (14)(一)节水目标 (14)(二)水资源开发利用目标 (15)(三)防洪抗旱减灾目标 (15)(四)水生态保护目标 (16)(五)水利管理改革目标 (16)五、“十三五”规划布局 (17)(一)防洪减灾方面 (17)(二)供水保障方面 (18)(三)水生态保护方面 (22)六、“十三五”规划重点任务 (23)(一)水利建设重点任务 (23)(二)水利管理和改革重点任务 (25)七、建议 (27)一、“十二五”规划实施情况(一)规划主要目标1.2015年前基本完成“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建设任务,新增和恢复蓄引提水能力70亿立方米,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000万亩。
2.解决农村2150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新增农村水电装机容量150万千瓦。
3.基本消除现有病险水库隐患;提高主要江河和重点中小河流重要河段的防洪能力,完成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
4.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45,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310万亩;万元GDP用水量降低到120立方米以下。
水功能区主要水质指标达标率提高到75%。
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8000平方公里。
5.规划投资1177亿元。
(二)主要目标完成情况2011年以来,在水利部等国家部委的大力支持下,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四川水利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1号文件和水利工作会议精神,抢抓机遇,真抓实干,“十二五”水利发展进展顺利。
星云湖补水段实施方案分析

玉溪市东片区暨三湖生态保护水资源配置应急工程星云湖补水段实施方案玉溪市抚仙湖水务管理有限公司2014年12月19日玉溪市东片区暨三湖生态保护水资源配置应急工程星云湖补水段方案实施受持续干旱的影响,玉溪“三湖”水位逐年下降,抚仙湖水位已降至历史最低,湖容量减少约6.5亿m3;星云湖水位低于法定水位1.8m,湖容量减少约0.6亿m3;杞麓湖目前仅余水量0.39亿m3;红塔区及通海县、江川县沿湖地下水超量开采,严重破坏了地下水资源平衡;抚仙湖周边仍然依赖提取抚仙湖水满足基本生产生活用水。
水资源紧缺已成为我市面临的最严峻问题和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
为此,玉溪市委、市政府提出以华宁县盘溪大龙潭作为水源点,兴建玉溪市东片区暨“三湖”生态保护水资源配置应急工程,以解决我市东片区缺水问题和“三湖”水环境生态保护问题。
星云湖补水段工程属于应急工程输水干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星云湖污染治理及沿湖生态环境保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确保应急工程星云湖补水段工程建设有序开展,制定星云湖补水段实施方案。
一、总则1.1本方案编制依据为应急工程确保星云湖补水段工程建设有序开展,按照《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管理条例》、《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管理规定》、《水利工程施工技术规范》、《应急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等相关水利工程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编制本方案。
1.2本方案实施目标结合工程建设实际,遵循“质量第一、安全高效”的原则,确保星云湖补水段工程按质、按量、按时实施完成。
1.3工程建设组织机构投资方(业主):玉溪市抚仙湖水务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施工总包方: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第十四冶金建设有限公司监理单位:武汉长科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设计单位:玉溪市水利电力勘测设计院造价单位:昆明华昆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第三方检测单位:云南勘中达岩土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二、玉溪市东片区暨“三湖”生态保护水资源配置应急工程概况2.1工程实施背景(1)近年来,玉溪市东片区严重干旱,特别是从2009年至2013年连续四年干旱,导致抚仙湖水位下降3米,而抚仙湖水位每下降一米将会损失1亿m3水,与2008年水量相比,接近3亿m3水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