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知识之汽车小白入门篇
新手汽车知识入门大全

新手汽车知识入门大全
第一篇:车辆基本知识
作为一名新手,了解汽车基本知识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可以保证驾驶安全,还能提高驾驶技术,下面就来了解一些汽车基本知识。
1.汽车构造
汽车通常由车身、发动机、变速器、底盘系统、电气系统、车灯及配件组成。
其中,车身由四个轮子、前后轴承、悬挂系统、底盘组成。
发动机提供动力,变速器控制汽车速度,底盘系统负责汽车操控,电气系统操控车辆电子装置等。
2.汽车保养
汽车保养包括日常保养和定期保养。
日常保养包括清洗、加油、检查轮胎气压等,而定期保养则每一定时间或里程数进行,例如更换机油、检查刹车等。
3.汽车行驶安全
行驶安全是驾驶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包括安全驾驶、遵守交通规则、紧急制动、安全停车等。
同时,也要注意保持车辆和路况的配合,避免抱死刹车等行车不正确的动作。
以上就是汽车基本知识的介绍,了解了基本知识之后,才能更好地了解汽车。
而针对不同的情况,还需要有相关的应对措施,例如车辆故障应对、安全驾驶等。
汽车知识入门大全基础知识

全面了解汽车基础知识:发动机、传动和安全系统汽车知识入门大全基础知识包括以下内容:
1.汽车构造和部件:了解汽车的基本构造和主要部件,如发动机、变速器、底盘、悬挂系统、制动系统、电气系统等。
2.汽车驱动类型:了解不同类型的汽车驱动方式,如前驱、后驱和四驱,并了解它们的特点和应用。
3.发动机类型:了解不同类型的汽车发动机,如内燃机(汽油发动机和柴油发动机)和电动机,以及它们的工作原理和优缺点。
4.车辆传动系统:了解汽车的传动系统,包括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轴和差速器等,并了解它们的功能和工作原理。
5.汽车安全系统:了解汽车的安全系统,如安全气囊、制动辅助系统、车身稳定控制系统等,以及它们的作用和功能。
6.汽车维护和保养:了解汽车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包括机油更换、轮胎保养、定期检查和保养计划等,以确保汽车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7.行驶安全和驾驶技巧:了解行驶安全的基本原则和驾驶技巧,如安全驾驶规范、行车姿势、转弯技巧和紧急情况下的应对措施等。
8.燃油经济性:了解如何提高汽车的燃油经济性,如合理驾驶、轮胎气压调节、定期保养等,以降低燃油消耗和减少环境污染。
9.环保和节能技术:了解汽车的环保和节能技术,如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节能轮胎等,以及它们对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以上是汽车知识入门大全的基础知识概述。
对于进一步了解汽车知识,建议查阅相关书籍、参加培训课程或咨询专业人士。
小白必备的汽车基础知识科普

小白必备的汽车基础知识科普一、汽车总体构造汽车由发动机,底盘,车身和电器设备这四大部分组成。
虽然汽车看起来很复杂,有2万多个零件部件组成,但从基本结构来看,基本可以分成以上四大部分组成。
二、汽车术语大全1、整车装备质量KG:汽车完全装备好的质量,就是厂家出厂时的质量,包括各种润滑油,机油,随车工具,备胎等的质量。
通常就是我们说的空载质量,车重。
2、最大总质量KG:汽车满载时的总质量。
坐满人,装满货物时的总质量。
3、最大装载质量KG:汽车在行驶时的最大装载质量。
4、车长MM:汽车长度方向两个极端点间的距离。
也就是车头最前点到车尾最后点的距离。
5、车宽MM:汽车宽度方向两极端点间的距离。
一般车外后视镜打开后的宽度不做为汽车的宽度标准。
6、车高MM:汽车最高点到地面间的距离。
长宽高的定义应该都很好理解,就不多做解释了。
7、轴距MM:汽车前轴中心到后轴中心的距离。
轴距是汽车比较重要的参数指标之一,它是衡量车内空间大小的主要指标,轴距越长,车内空间越宽。
8、最小离地间隙MM:汽车满载时,汽车最低点至地面的距离。
最小离地间隙是判断汽车底盘高度大小的指标,离地间隙越大,汽车底盘越高,通过性就越好;一般与接近角和离去角一起做衡量指标。
9、接近角度°:汽车前端最下突出点向前轮引的切线与地面的夹角。
10、离去角度°:汽车后端突出点向后轮引的切线与地面的夹角。
11、转弯半径MM:汽车转向时,汽车最外侧车轮的中心平面在车辆支撑平面上的轨迹圆半径。
方向盘转到极限位置时打死方向盘的转弯半径为最小转弯半径。
12、最高车速KM/h:汽车在平直道路上行驶能达到的最大速度。
一般我们在汽车的仪表盘上可以直接看的到车速表,最高车速由汽车最大功率决定。
13、最大爬坡度%:汽车满载时的最大爬坡能力。
14、平均燃油消耗量L/100KM:汽车在道路上行驶时每百公里平均燃油消耗量。
就是常说的百公里油耗,衡量汽车油耗量的指标,是省油还是耗油。
汽车基础知识大全

目录第一部分汽车基础知识 (1)第一章整车性能 (4)第二章发动机 (6)第三章驱动系统 (10)第四章变速器 (12)第五章制动 (13)第六章悬挂 (14)第七章安全 (15)汽车美容养护门店基础知识大全——汽车基础知识篇第一部分汽车基础知识内容提要:第一部分主要讲述的是车辆的构造、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发动机参数解释、及其他汽车基础的知识。
本章目的:作为汽车用品的终端服务门面,要想赢得客户对我们的信任,最起码的一点,就是我们的店面服务人员要懂车,读完本章节后要知道汽车是怎么跑起来的,它的工作原理是什么?见到顾客的车,最起码要知道它的标志代表的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寓意?(这些都是我们平常和顾客进行聊天的话题)汽车的总体结构汽车通常由发动机、底盘、车身、电气设备4个部分组成.发动机发动机的作用是使燃油燃烧而输出动力。
大多数汽车都采用往复式内燃机。
它一般是由机体、曲轴连杆机构、配气机构、供给系、冷却系、润滑系、点火系(汽油发动机采用)、起动系等几部分组成。
底盘底盘接受发动机的动力,使汽车产生运动,并保证汽车按照驾驶员的操纵正常行驶。
底盘主要由下列部分组成:1)传动系:将发动机的动力传给驱动车轮。
传动系包括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轴、驱动桥等部件。
2)行驶系:将汽车各总成及部件连成一个整体并对全车起支承作用,以保证汽车正常行驶。
行驶系包括车架、前桥(非驱动桥)、驱动桥的桥壳、车轮(转向车轮和驱动车轮)、悬架(前悬架和后悬架)等部件。
3)转向系:保证汽车能按照驾驶员选择的方向行驶,由带转向盘的转向器及转向传动装置组成。
4)制动系:使汽车减速或停车,并保证驾驶员离去后汽车能可靠地停驻。
每辆汽车的制动系都包括若干个相互独立的制动系统,每个制动系统都由供能装置、控制装置、传动装置和制动器组成。
车身车身是驾驶员工作的场所,也是装载乘客和货物的场所.车身应为驾驶员提供方便的操作条件,以及为乘员提供舒适安全的环境或保证货物完好无损。
汽车基础知识入门大全

01
02
03
技术进步
随着电池技术的不断进步,新能 源汽车的续航里程和充电速度将
得到显著提升。
政策支持
各国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支 持力度不断加大,推动了新能源
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
市场需求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消费者对 新能源汽车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推动了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扩大。
10 汽车文化与未来发 展
发动机的性能参数
功率
功率是发动机输出能量的大小, 通常以千瓦(kW)为单位。
扭矩
扭矩是发动机输出扭矩的大小, 通常以牛米(Nm)为单位。
转速
转速是发动机每分钟转动的次数, 通常以转每分钟(rpm)为单位。
发动机的维护与保养
定期更换机油
定期更换机油可以保持发动机的良好润滑,减少 磨损,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深度保养
定期进行轮胎换位、刹车系统检查、四轮定位等, 确保车辆行驶安全。
特殊保养
根据车辆使用环境和行驶里程,进行空调系统清洗、 燃油系统清洗等特殊保养项目。
汽车常见故障与排除方法
01
发动机故障
发动机故障可能是由于油路堵塞、火花塞 老化、冷却系统故障等原因引起的,需要 及时检查和维修。
02
刹车系统故障
03 信号系统
信号系统包括喇叭、转向信号灯等,用于提醒其他车辆 和行人注意安全。
汽车电池与发电机
01
02
汽车电池
汽车电池是汽车电气系统的重要 组成部分,负责为汽车提供电力。
汽车发电机
汽车发电机是汽车电气系统的另 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负责为汽车
电池充电。
汽车灯光与信号系统
01 前照灯
前照灯是汽车最重要的照明设备,用于夜间 行驶时照亮前方道路。
汽车知识入门大全

汽车知识入门大全汽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
对于许多人来说,汽车仅仅是一个乘坐的工具,但实际上,汽车是一门庞大且具有深厚技术底蕴的学科。
本文将介绍有关汽车的基础知识和技术,帮助初学者了解汽车的组成、原理和维护。
汽车结构汽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动力系统、底盘系统、车身及安全系统以及电子与电气系统。
动力系统包括发动机、变速箱等;底盘系统包括悬挂、制动系统等;车身及安全系统包括车身结构、安全气囊等;电子与电气系统包括电子控制单元、电路系统等。
汽车动力系统汽车的动力系统是汽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提供动力源,推动汽车行驶。
常见的动力系统包括内燃机、电动机等。
内燃机又分为汽油发动机和柴油发动机,电动机则是一种使用电能驱动的动力系统。
汽车底盘系统底盘系统是汽车的骨架,支撑着车身以及各部件的安装。
底盘系统包括悬挂系统、转向系统、制动系统等。
悬挂系统是汽车底盘上承受车身荷载和减震的组成部分;转向系统用于控制车轮转向;制动系统则用于控制车辆刹车。
汽车车身及安全系统车身是汽车外部的金属或塑料壳体,保护着车内乘员和零部件。
安全系统包括安全气囊、防抱死刹车系统和车身稳定系统等,用于提高行车安全性。
汽车电子与电气系统汽车的电子与电气系统主要包括控制系统、电路系统等,用于监测和控制汽车各部件的运行。
例如,发动机控制单元用于控制发动机的点火时机和燃油喷射量,电子稳定系统则用于控制车辆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汽车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深藏着许多技术和知识。
通过了解汽车的结构和各部件的功能,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汽车的工作原理,从而更好地进行汽车的维护和保养。
汽车知识入门需要时间和精力的投入,但它会使我们对汽车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希望本文可以帮助初学者更好地认识汽车,进而爱护和保养自己的座驾。
汽车新手入门基本常识讲解

汽车新手入门基本常识讲解一、汽车基本常识1、安全注意事项:(1) 上车前要检查车辆各项机械部位是否完好;(2) 开车注意遵守交通规则及限速;(3) 尽量避免长时间驾车;(4) 注意行车安全,不把形状复杂的物品放在脚下;(5) 停车时尽量垂直放斜停靠;(6) 时刻应注意车辆外观安全,贴紧灯光清洁布;(7) 离开台前要检查车内外是否有遗漏的车用品。
二、行车道法1、在正确的车道行驶:(1) 避免超车,除非被超车者车距较近;(2) 保持安全车距,不可靠近前车;(3) 遵守右车道左车道的规定,在普通路段过弯时不得在左车道行驶;(4) 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当车速较慢时应占据左车道行驶;(5) 在窄路段行驶时应尽量保持右侧车道行驶。
三、车辆检查1、上路前:(1) 检查轮胎胎压及胎花状态,至少确保四轮都有安全行驶距离;(2) 确保车辆刹车良好,刹车片不能低于车辆制造商规定的厚度;(3) 检查灯光、暖气、空调、风扇、后备箱、风玻璃等功能;(4) 更换机油,检查清洁度;(5) 检查车体及蓝色涂层,维护车身完整性;(6) 检查雨刷片等装配件的完整性及其工作状态;(7) 检查水箱和机油,有必要的话及时进行排放和加水及更换润滑油。
四、行车常识1、在变道时:(1) 掌握安全距离,变道前要观察周围车辆的情况;(2) 用视角、转向灯和手势协调前后车流;(3) 合理运用手势,避免运用变速箱和刹车;(4) 速度不应过快,变道后立即加入原来车流。
2、在交叉路口行驶(1) 进入路口前,应该观察路口交通状况;(2) 过路口时,要慢慢行驶,避免出不必要的差错;(3) 在路口遇到红灯应该停车,不允许闯红灯;(4) 避免在路口行车超车,绝不可抢先行驶。
五、违章记录1、随车违章表:(1) 违章驾驶;(2) 在非法路口和拐弯处逆行;(3) 超速行驶;(4) 危险驾驶;(5) 不按规定使用灯光、信号灯、左右转向灯;(6) 不按规定行使交通设施;(7) 驾驶未悬挂车牌的车辆;(8) 其他严重危害交通安全的行为。
汽车知识入门大全

汽车知识入门大全汽车是现代社会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财产。
了解一些汽车知识对我们正常使用和保养汽车都至关重要。
下面是一份汽车知识入门大全,涵盖了汽车的基本概念、分类、结构、使用和保养等方面。
一、汽车的基本概念和分类1. 汽车:是一种由发动机驱动的四轮交通工具,可以载人或装货物。
2. 发动机:汽车的心脏,通过燃烧燃料产生动力,驱动车辆行驶。
3. 车身:汽车的外壳,提供载人和装货的空间。
4. 车轮:汽车的重要部件,用于支撑和行驶。
5. 前驱、后驱和四驱:根据发动机和轮胎的驱动方式,汽车可分为前驱、后驱和四驱。
6. 轿车、跑车、SUV、MPV、卡车等:根据用途和外形,汽车可分为不同的类型和分类。
二、汽车的结构和零部件1. 发动机系统:包括发动机、进气系统、燃油系统和排气系统等。
2. 传动系统:包括变速箱、离合器和传动轴等。
3. 底盘系统:包括底盘框架、悬挂系统和制动系统等。
4. 车身系统:包括车身结构、车门、车窗和车灯等。
5. 电气系统:包括电池、发电机、启动电机和车灯等。
6. 内饰系统:包括座椅、方向盘、空调和音响等。
三、汽车的使用和保养1. 上车和下车:坐进汽车时要注意不得影响其他车辆和行人,下车时要先停稳车辆再下车。
2. 快速启动和熄火:启动时先将挂档换成空挡,然后轻轻转动钥匙启动,熄火时将挂档换成空挡,然后轻轻拧动钥匙将车熄火。
3. 行驶和转向:行驶时要注意低速并保持车距,转向时要提前打方向灯并观察周围交通情况。
4. 停车和停放:停车时要选择合适的地点,并确保车辆稳定。
停放时要挂上手刹和换成空挡。
5. 加油和换油:加油时要按照规定的油号和加油口进行加油,换油要按照规定的时间和里程进行。
6. 常规保养和维修:定期检查机油、轮胎、刹车和电瓶等,需要时修理和更换。
以上是关于汽车知识的入门大全,虽然只是对汽车知识进行了简单介绍,但对于新手来说已经足够理解汽车的基本概念、分类、结构和使用保养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知识入门MPV-----MPV的全称是Multi-Purpose Vehicle,即多用途汽车。
它集轿车、旅行车和厢式货车的功能于一身,车内每个座椅都可调整,并有多种组合的方式,例如可将中排座椅靠背翻下即可变为桌台,前排座椅可作180度旋转等。
近年来,MPV趋向于小型化,并出现了所谓的S—MPV,S是小(Small)的意思。
S-MPV车长一般在(4.2—4.3)m之间,车身紧凑,一般为(5-7)座。
SUV-----SUV的全称是Sport Utility Vehicle,中文意思是运动型多用途汽车。
现在主要是指那些设计前卫、造型新颖的四轮驱动越野车。
SUV一般前悬架是轿车型的独立悬架,后悬架是非独立悬架,离地间隙较大,在一定程度上既有轿车的舒适性又有越野车的越野性能。
由于带有MPV式的座椅多组合功能,使车辆既可载人又可载货,适用范围广。
RV------RV的全称是Recreation Vehicle,即休闲车,是一种适用于娱乐、休闲、旅行的汽车,首先提出RV汽车概念的国家是日本。
RV的覆盖范围比较广泛,没有严格的范畴。
从广义上讲,除了轿车和跑车外的轻型乘用车,都可归属于RV。
MPV及SUV也同属RV。
皮卡----皮卡(PICK-UP)又名轿卡。
顾名思义,亦轿亦卡,是一种采用轿车车头和驾驶室,同时带有敞开式货车车厢的车型。
其特点是既有轿车般的舒适性,又不失动力强劲,而且比轿车的载货和适应不良路面的能力还强。
最常见的皮卡车型是双排座皮卡,这种车型是目前保有量最大,也是人们在市场上见得最多的皮卡。
CKD汽车----CKD是英文Completely Knocked Down的缩写,意思是“完全拆散”。
换句话说,CKD汽车就是进口或引进汽车时,汽车以完全拆散的状态进入,之后再把汽车的全部零部件组装成整车。
我国在引进国外汽车先进技术时,一开始往往采取CKD组装方式,将国外先进车型的所有零部件买进来,在国内汽车厂组装成整车。
SKD汽车----SKD是英文Semi—Knocked Down的缩写,意思是“半散装”。
换句话说,SKD汽车就是指从国外进口汽车总成(如发动机、驾驶室、底盘等),然后在国内汽车厂装配而成的汽车。
SKD相当于人家将汽车做成“半成品”,进口后简单组装就成整车。
零公里汽车----零公里汽车是一个销售术语,指行驶里程为零(或里程较低,如不高于10km)的汽车,它的出现是为了满足客户对所购车辆“绝对全新”的要求。
零公里表示汽车从生产线上下来后,还未有任何入驾驶过。
为了保证里程表的读数为零,从生产厂到各销售点,均采用大型专用汽车运输,以保证车辆全新。
概念车----概念车由英文Conception Car意译而来。
概念车不是即将投产的车型,它仅仅是向人们展示设汁人员新颖、独特、超前的构思而已。
概念车还处在创意、试验阶段,很可能永远不投产。
因为不足大批量生产的商品车,每一辆概念车都可以更多地摆脱生产制造水平方面的束缚,尽情地甚至夸张地展示自己的独特魅力。
概念车是时代的最新汽车科技成果,代表着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因此它展示的作用和意义很大,能够给人以启发并促进相互借鉴学习。
因为概念车有超前的构思,体现了独特的创意,并应用了最新科技成果,所以它的鉴赏价值极高。
世界各大汽车公司都不惜巨资研制概念车,并在国际汽车展上亮相,一方面了解消费者对概念车的反映,从而继续改进;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向公众显示本公司的技术进步,从而提高自身形象。
老爷车----老爷车也叫古典车,一般指20年前或更老的汽车。
老爷车是一种怀旧的产物,是人们过去曾经使用的,现在仍可以工作的汽车。
老爷车这一概念始于20世纪70年代,最早出现在英国的一本杂志上,这种说法很快得到老爷车爱好者的认同。
不到10年功夫,关注老爷车的人就越来越多,致使老爷车的身价戏剧性地增长起来。
例如,一辆1933年款式的美国求盛伯格汽车在拍卖行卖到100万美元,一辆布加迪老爷车卖到650万美元。
零排放汽车----零排放汽车是指不排出任何有害污染物的汽车,比如太阳能汽车、纯电动汽车、氢气汽车等。
有时人们也把零排放汽车称为绿色汽车、环保汽车、生态汽车、清洁汽车等。
电动汽车----目前人们所说的电动汽车多是指纯电动汽车,即是一种采用单一蓄电池作为储能动力源的汽车。
它利用蓄电池作为储能动力源,通过电池向电机提供电能,驱动电动机运转,从而推动汽车前进。
从外形上看,电动汽车与日常见到的汽车并没有什么区别,区别主要在于动力源及其驱动系统。
混合动力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就是在纯电动汽车上加装一套内燃机,其目的是减少汽车的污染.提高纯电动汽车的行驶里程。
混合动力汽车有串联式和并联式两种结构形式。
燃气汽车----燃气汽车主要有压缩天然气汽车(简称LPG汽车或LPGV)和压缩天然气汽车(简称CNG汽车或CNGV)。
顾名思义,LPG汽车是以液化石油气为燃料,CNG汽车是以压缩天然气为燃料,燃气汽车的CO排放量比汽油车减少90%以上,碳氢化合物排放减少70%以上,氮氧化合物排放减少35%以上,是目前较为实用的低排放汽车。
手动变速器(MT)手动变速器,也称手动挡,即用手拨动变速杆才能改变变速器内的齿轮啮合位置,改变传动比,从而达到变速的目的。
自动变速器(AT)自动变速器,利用行星齿轮机构进行变速,它能根据油门踏板程度和车速变化,自动地进行变速。
而驾驶者只需操纵加速踏板控制车速即可。
一般来讲,汽车上常用的自动变速器有以下几种类型:液力自动变速器、液压传动自动变速器、电力传动自动变速器、有级式机械自动变速器和无级式机械自动变速器等。
其中,最常见的是液力自动变速器。
无级变速器(CVT)无级变速器是由两组变速轮盘和一条传动带组成的。
因此,其比传统自动变速器结构简单,体积更小。
另外,它可以自由改变传动比,从而实现全程无级变速,使汽车的车速变化平稳,没有传统变速器换挡时那种“顿”的感觉。
手自一体变速器手自一体变速器由德国保时捷车厂在911车型上首先推出,称为Tiptronic,它可使高性能跑车不必受限于传统的自动挡束缚,让驾驶者也能享受手动换挡的乐趣。
此型车在其挡位上设有“+”、“-”选择挡位。
在D挡时,可自由变换降挡(-)或加挡(+),如同手动挡一样。
驾驶者可以在入弯前像手动挡般的强迫降挡减速,出弯时可以低中挡加油出弯。
现在的自动挡车的方向盘上又增加了“+”、“-”换挡按钮,驾驶者就能手不离开方向盘加减挡。
手动与自动主要有三方面的区别:一是操控方式不同。
手动档需要驾驶者配合离合器进行换档操作,自动档则由变速箱根据设定的传动比来操作,不需要人工干预。
二是驾驶感觉不同。
手动档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能充分唤起驾驶者的驾驶欲望和某种成就感。
自动档则没有什么驾驶乐趣,讲究实用、省力。
三是油耗不同。
相同品牌、排量的汽车,手动档车比自动档车省油10%左右。
AT也就是常说的自动档,MT就是手动档。
在游戏默认为自动档,可以通过选项中的进行调整。
那么他们有什么区别呢?简单的说,AT车换档全由车辆自己控制,MT需要人工干预。
所以自动档的车开起来比较方便。
自动档的汽车有很诱人的优点,首先是不用操所离合器。
手动档的汽车要开好,关键是油离的配合,弄不好还会造成车辆损坏,而自动档的车,只要放到D档,驾驶者就只需要考虑油门和刹车了。
再有的好处就是上坡起步不会失误,坡起一直是新手的难关,油离刹要全面的配合,常常让人手忙脚乱,而自动档的车在松开刹车准备起步时,车辆也不会后溜。
当然,自动档也有缺点。
首当其从的就是动力传输效率不高,手动变速箱的机械效率大约在95%,而自动变速箱只有可怜的88%左右。
另一个缺点就是制动功能,除了刹车有制动效果之外,引擎本身也有制动效果:松开油门时,引擎的制动效果就开始发挥作用,如果从高档降入低档,制动效果更明显。
车辆类型什么是FF、FR、MR、4WD。
FF:前置引擎,前轮驱动。
这种类型的车大部分机械配件都在车头,重量分配不均(头重尾轻),加上转向轮和驱动轮都是前轮,容易产生转向不足。
所以这种车不适合跑车,但它造价便宜,所以大部分市售车都是这种配置。
FR:前置引擎,后轮驱动。
这种车具有天生的运动性能,转向灵活,甚至后有些转向过度,很多高性能的跑车都是这种配置。
MR:中置引擎,后轮驱动。
相对于FF的转型不足、FR的转向过渡,MR正好适中。
以运动性能而言,MR是最最理想的。
不过引擎在车体中间,不但占用了空间,而且发出的噪音和热量都很容易传到车厢内,只有追求终极运动性能的跑车才会使用这种配置,如F1、又如兰博基尼。
4WD:4轮驱动。
4轮驱动的车4只轮胎都有驱动力,所以他的抓地力比其他车都好,而且越野性能好,过弯稳重,这种车不限制引擎的安装位置。
但4WD的车一般都很重,限制了它的动力发挥,它一般设计为拉力赛准备。
AWD:这其实也是4轮驱动,不过它特指全时4轮驱动(All-time-4WD),普通的4WD只有在地牵引力时才启动4WD模式,所以也被称为分时4轮驱动。
而AWD则不管什么时候都是4轮驱动模式。
马力和扭力马力和扭力,都是引擎动力的表现。
有人说“加速靠扭力,极速靠马力”。
这句话其实是片面的,看完本篇你就会知道。
扭力在物理学上正确的说法是扭矩,由于说成扭力的人太多,以讹传讹就变成了扭力。
扭矩是推动汽车前进的根本原因。
扭矩其实在初中的物理就已经学过,大致好像是这样“垂直方向的力乘上距离旋转中心点的距离”,单位是(牛顿*米),也可以换成公制单位(公斤*米)或者英制单位(磅*英尺)。
说道汽车时,扭矩的单位一般写成“N*M/rpm”,即在多少转时有多少扭矩。
马力实际上也不是一种力,它是功率。
引擎功率的计算也很简单:功率(W)??2 pi ×扭矩(N-m)×转速(rpm)/60。
它是衡量引擎综合表现的一个重要依据。
马力在定义中是这样说的,以公制马力来讲:一匹马于一分钟内将75公斤的物体拉动60公尺,计算得到1PS=4500kg-m/min,换算成秒1PS=75kg-m/sec,再以1W=9.8kg-m/sec来换算,得到1PS=735W。
而马力又是由扭矩计算而来的,还是以公制的马力PS来说,PS=扭矩(N-m)*9.8m/sec2*rpm/716。
现在,我们知道了,引擎产生了扭矩,而扭矩和转速共同作用产生了功率,而一部引擎功率的大小则是这部引擎综合能力的关键,所以“大马力决定真性能”。
现在我们再回到本篇开始时的那个问题:“加速靠扭力,极速靠马力”。
从公式可以知道大马力的原因是“高转速的时候仍保有高扭矩数值”,也就是说要有大马力,不只是低转速的扭力要好,连高转速的扭力都得继续维持。
就算在低转速时的扭矩有很大,如果没有转速的支持那轮胎依然得不到足够的转速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