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详解共39页

合集下载

美苏两极格局

美苏两极格局
VS
美苏争锋
一、美苏两极格局 “二战后初期,由美苏两大国主导的世界政治格局 被称为美苏两极格局。”
分析下列材料,二战后初期为什么会形成由美 苏主导的两极格局? 1、形成原因 (1)二战使西欧国家衰落 材料一:二战前世界政治格局由西欧国家主导, 二战期间由于西欧是二战的主战场,所以经过 二战西欧国家普遍衰落,失去了继续主导世界 政治格局的实力
古巴导弹危机发生后,美苏双方并没有立即动武, 而是尽量的保持了克制,后来美苏双方经过多轮 的协商,苏联撤离了部署在古巴的导弹。
(1)冷战
①德国分裂 ②朝鲜分裂 ③古巴导弹危机
1950年朝鲜领袖金日成为统一朝鲜半岛,对韩国 出兵,朝鲜战争爆发。美国立即带领西方17个国 家出兵支援韩国,朝鲜战争期间美军经常将炸弹 投到中朝边境的中国地区,为了保护边境安全, 1951年中国人民志愿军进驻朝鲜抗击美军。 朝鲜战争历时三年,1953年交战各国签订了停 战协定
1947 年 6 月,美国国务卿马 美国实行马歇尔计划根本目的是什么? 歇尔,提出了一项援助西 遏制苏联的扩张 欧战后重建的经济计划“马 控制西欧 歇尔计划”。“马歇尔计划” 援助西欧各国共计130亿美 元,期中90%是无偿赠予 借助于马歇尔计划的大量资金,到1951年时西 欧各国工业、 农业生产恢复到了战前的水平。 战后前几年的贫穷和饥饿已不复存在,西欧经 济开始了长达二十年的空前发展。
方便了美国控制西欧 针对美国的马歇尔计划,苏联在经济上采取的 反击措施是什么? 1949年9月苏联联合东欧社会主义国加成立 了经济互助委员会,建立了与西方资本主义 世界市场相对立的社会主义世界市场 1949年美国联合英、法、荷、加等西方资本 主义国家组建了一个以苏联为假想敌的军事 组织北约 苏联在军事方面采取的反击措施是什么?

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与瓦解

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与瓦解

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与瓦解学习目标1.掌握战后世界主要国家政治力量对比的变化、美苏“冷战”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表现;了解德国的分裂、朝鲜半岛的分裂、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古巴导弹危机等基本史实,正确分析“冷战”的影响。

2.通过对战后初期国际关系的了解和分析,明确一个国家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归根结底是由该国的综合国力决定的,以此激发为国奋斗的热情。

自学案一、从盟友到对手1.美苏关系恶化:(1)二战后,在①等国际会议上,形成了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系——雅尔塔体系,奠定了战后②的框架。

(2)第二次世界大战极大地改变了世界主要国家政治力量的对比。

战后,西欧和日本衰落,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苏联的实力不断增强,引起了西方国家的敌视。

美苏在③和④上的矛盾日益加剧,苏联成为美国称霸世界的最大障碍。

2.“冷战”开始: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提出要以“⑤”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

这就是“⑥”,它成为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

二、美苏“冷战”1.马歇尔计划(1)目的:帮助西欧恢复经济,稳定资本主义阵营以对抗苏联。

(2)内容:对西欧进行经济援助。

2.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1949年,美、英、法等国在华盛顿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

3.苏联的措施:1949年,苏联、保加利亚等国成立⑦,以打破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对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封锁。

1955年,苏联、波兰、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等国签署《友好合作互助条约》,组成华沙条约组织,简称“⑧”,美苏两极格局形成。

三、“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1.导致一些国家的分裂:(1)1949年,在美苏支持下,德国分裂,先后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⑨。

柏林墙成为德国分裂的象征。

(2)在美苏影响下,朝鲜半岛南、北部分别成立大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从此朝鲜半岛处于分裂状态。

2.导致国际局势的紧张:1961年,美国发动越南战争;1962年,出现“⑩”事件。

课程标准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PPT文档资料

课程标准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PPT文档资料
A.这场战争爆发前两极格局正逐步走向解体 B.这是联合国军为瓦解志愿军士气而印制的 C.中国的出兵援助使这一地区得到彻底解放 D.美国在这场战争中使用了所有现代化武器
1.概念: 1945年2月,在雅尔塔等国际会议上,美、英、苏 等国讨论了结束战争、处理战争遗留问题和战后和 平等问题,达成若干协议,形成的以美、苏为主导 的国际关系新体系。 美苏均势 2.基础: 3.实质: 美苏两分天下(划分势力范围) 4.作用: 奠定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
• (2019年海南高考历史21题)美国历史学家沃尔 夫· 拉弗贝在20世纪70年代说:“一部美国外交史, 冷战绝非是其中值得大书特书的光辉篇章。”可以为 这一论点提供依据的首选历史事件是 • A.柏林危机 B.古巴导弹危机 • C.越南战争 D.中东战争
战争宣传单是一方为了瓦解敌 人意志、鼓舞自己士气而印制 的宣传材料。右图为二战后某 次局部战争时期的宣传单,对 该图分析正确的是( )
【课程标准】
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 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 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了解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加强 的史实,认识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一、形成背景 1、雅尔塔体系奠定了两极格局的框架。 2、二战胜利后,美苏失去了同盟的基础(直接原因) 3.战后主要国家力量对比发生变化 欧日:实力削弱; 美国:实力大增,确立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 苏联:努力扩大世界影响,被美视为最大障碍;存 在大国沙文主义 4、美苏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根本对立(重要原因) 5、美苏国家利益的冲突(根本原因) 6、英国(丘吉尔的“铁幕”演说)起推波助澜的作用 (拉开了“冷战”的序幕)

第55讲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第55讲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物。直1.接结目合材的料:一和材料二,分本析质电目影的和:漫画控的制创西作欧者对 复马兴歇欧尔计洲划经的济认,识有何不同遏?制苏联 稳2.定马资歇尔本计主划义的直接目的和称本霸质世目界的分别是什么?
杜鲁门主义与马歇尔计划的联系与区别
区别:杜鲁门主义表现为公开的反共反苏,是争 夺世界霸权的宣言书,标志着冷战的开始; 马歇尔计划采用隐蔽的经济手段来稳定资本主义 制度,控制欧洲,联合西欧各国共同反共反苏。 联系: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大规模运用, 两者本质上都是为了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力 量,稳定资本主义世界,确立霸权地位。
控制操纵 联合国
当时英国外交大臣贝文说:“美国今天正处于拿破仑战争结 束时英国的地位。在拿破仑战争结束后,英国掌握了全世界财 富的30%左右,而今天,美国则掌握了大约50%。”
材料反映了什么?
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实力、军事实力和世界影响力
材料二、二战后的苏联
经济
军事
政治
仅次于美国
军队数量达1140万人
一、“冷战” 兴起的背景 二、冷战的表现 三、“冷战”中的局部热战:
1、朝鲜战争(1950-1953) 2、越南战争(1961-1973)
热战:
1950年美国干涉朝鲜内 1961年,美国发动越
战,发动朝鲜战争
南战争
【易错易误】美苏“冷战”
⊙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属于美苏“冷战”的范畴
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中都有美苏的身影,是两国争 夺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是美苏没有直接在战场上交 战而已,对于亚洲而言是“热战”,对于美苏而言 是“冷战”。
两极格局下对抗的主要形式是“冷战”,“冷 战”促进了两极格局的形成;
一般而言,两极格局的结束意味着“冷战”时 代的结束和雅尔塔体系的瓦解。

两极格局的形成和演变

两极格局的形成和演变

显 呈 现 出 缓 和 与 紧 张 、和 平 与 动 荡 并 存 的 局 面 。一 些 地 区 和 国 家 内 部 长 期 以 来 抑
而不发的深层矛盾, 如民族、种族、宗教、领土等矛盾爆发, 使世界动荡不安。世界
上各种力量出现新的分化和组合, 使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从近期
看 , 美 国 仍 将 保 持 世 界 唯 一 超 级 大 国 的 地 位 ,“一 超 多 强 ”的 局 面 还 将 继 续 下 去 。
三 、两 极 格 局 的 终 结
崩溃: 20世纪八九十年代, 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战后存在四十多年的美
苏两极格局崩溃。
原因: 苏联解体是直接原因; 世界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改变了国际政治力量
对比是根本原因; 欧共体、日本的崛起, 成为抗衡美国的力量, 帝国主义阵营开始
瓦解。
影响: 两极格局结束后, 世界形势的总趋势是走向缓和, 但天下并不太平, 明
领域已经赶上或超过美国。西欧经济一体化, 促进和带动了政治一体化, 西欧开
始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和安全政策, 不再唯美国马首是瞻。
其次, 日本成为经济大国。战后, 日本进行了比较广泛的社会改革, 把发展经
济作为立国的主要方针, 并制定了一系列合乎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1955年
以后, 日本经济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 日本的人均国民生
但从长远看, 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
两极格局的结束与前两次世界格局的演变有所不同。第一, 和平过渡。它的
结 束 是 在 没 有 发 生 战 争 或 世 界 大 战 的 情 况 下 出 现 的 , 是 经 过 长 期“冷 战 ”的 较 量
引起的。第二, 竞争过渡。美国、日本、俄罗斯、中国、欧洲联盟五个力量中心存在

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

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

两极格局的形成早在1946年3月,丘吉尔在密苏里州的一篇演讲中说:“从波罗的海的死德丁到亚得里亚海的的里雅斯特,一个铁幕已经降落在大路上。

”于是,“铁幕”这个词成为分隔东西方的政治上和意识形态上的专业术语。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与英美结成了反法西斯的战时同盟,在战后通过苏、美、英三国首脑的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会议得意加强。

在战后,形成了新的国际格局。

从力量对比看,苏联虽然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解放了全国领土,并帮助许多国家获得解放。

根据波茨坦公告,苏军占领了德国的东部地区,东欧各人民民主国家的建立,使社会主义成为世界上举足轻重的一只政治力量。

在资本主义世界中,德、意、日在战争中被打败,后法国和英国受到严重削弱,美国却占尽战争便宜,大发横财,其经济和军事实力成为世界首屈一指的国家。

苏联和美国在战争期间对欧洲的事物发挥了决定作用,这种作用在和平解决期间必然会有所发挥。

早在战争前期,美国和英国就酝酿要建立一个和平和安全体系,以保障欧洲和世界和平,苏联表示支持。

于是,在1945年的雅尔塔会议上,三国首脑一致同意召开联合国会议,起草联合国宪章,通过和平途径解决国际纠纷。

而在寻求战后解决办法的谈判过程中,争论随之而起。

主要集中在欧洲如何组织起来的问题上,也就是,谁控制欧洲的问题上。

由于苏联在战争中受到严重创伤,他所担心的是德国会像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那样重新控制欧洲,他急需恢复经济和保持一个稳定的国际环境,因此,苏联企图竭力维持战时同盟,保护战后处理德国、波兰及划分欧洲和远东势力范围的协议。

与此同时,苏联领导人显然预料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可能会出现像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那样的革命运动浪潮。

他们准备利用这一有利形势,控制苏联军队所占领的领土和人民。

如果美国在战争结束后从欧洲事物中脱身,那么,不久就会使欧洲完全听命于苏联,长此以往,必然会危害到美国。

由于有了这种认识,美国就开始积极参与欧洲事务。

西方国家普遍担心德国会沦入苏联之手,然后谋求更远的西部强行施加他的影响,尤其是1947年,共产党一直是执政的联合政府的成员,而他们进行颠覆的潜在力量是不会被西方政治家们所忽视的。

两极格局形成美苏争锋

两极格局形成美苏争锋

专题九第一节两极格局形成——美苏争锋一,形成的背景(一)战后初期雅尔塔体系的形成1,背景:美成为头号强国,苏成为政军大国,西欧日本衰落2,含义:依据二战后期召开的雅尔塔会议等内容确立的战后国际关系。

3,实质:划分美苏两分的势力范围。

4,意义:美苏两极格局国际关系取代传统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

(二)苏美战时同盟关系破裂。

原因:共同敌人消失,社会制度或意识形态不同,国家利益不同(主要)(三)美国成为头号强国和苏联成为政治军事大国二,形成的表现(美苏冷战表现)(一)序幕:丘吉尔的“铁幕演说”1,背景:苏联和共产主义影响,英国及西欧衰落。

2,主张:英美等联合对抗苏联的影响3,意义:拉开苏美冷战的序幕。

(二)表现:——政治方面1,美国杜鲁门主义出台(1947、3)(1)内容(2)意义:美国称霸全球的战略,是冷战开始的标志。

2,苏联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经济方面1,美国马歇尔计划(背景,实质,意义)2,苏联经济互助委员会——军事方面1,美国组织北约组织(1949)2,苏联组织华约组织(1955)三,影响——冷战下的国际关系(一)消极影响:1,造成一些国家分裂(1)德国分裂(背景:美苏争霸,原因:美国冷战)(2)朝鲜分裂(3)中国大陆与台湾分离2,造成世界局部地区动荡不安(亚洲热战)(1)朝鲜战争(2)古巴导弱危机(3)越南战争(二)积极影响1,美苏双方势均力敌,避免新世界大战发生2,双方互相学习与借鉴,促进世界整体发展3,发展中国家不结盟运动日益壮大。

四,启迪1,霸权主义害人害已。

应当反对霸权主义。

2,世界各国应当和平共处,互相尊重3,世界文明多样性,应当尊重各国人民的选择。

第二节新兴力量的兴起一,欧洲联合(一)原因:1,美苏争锋下确保欧洲的安全。

2,经济发展和各国联系加强。

3,欧洲各国有共同传统文化。

4,法德和解(关健)(二)过程1,欧洲共同体形成(1951年,1958年,1967年)2,欧洲联盟形成(1991年,1993年)(三)影响1,经济一体化推动政治一体化(举例说明)促进欧洲各国经济的发展2,对世界格局:在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三足鼎立,有力冲击两极格局,推动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

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培训资料

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培训资料

吭亿殊曼涵垂鲜转氨萧拜乳莲傣储娱彦扩胳阻邑拴牢怯轴帛告淑炸氛钦腋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两极格局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 A.西欧各国普遍衰落 B.美、苏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的矛盾 C.美国对以苏联发动了“冷战” D.苏联军事实力、国际地位提高,与美国争 夺霸权
为什么战后美苏两国选择对抗,而非合作?
美苏两国在 和 上的矛盾日益加剧
社会制度
国家利益
材料一:苏联“狂热地坚信,它同美国之间不可能有永久的妥协。它坚信,如果苏联政权要得到巩固,那么搞乱我国社会的内部和谐,破坏我国传统的生活方式,以及损害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权威,这种做法是可取和必要的。 ——美国驻苏代办乔治·凯南(1946年)
兵佐议绍喝糯定翻霸澎铁仁妨缅壶砧幼厅伤祝税文爽焉矛嚎谱建家窝祸靠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接受马歇尔计划的国家
“马歇尔计划是人类历史上最慷慨的援助。” ——丘吉尔
“美国不是没有私心的。” ——英国外交大臣艾登
想一想:美国的“私心”是什么?
藐阶镜谜菩嫡贩桅魔弓粟附馆湿送舞鲜喻细补赦桅玛缨镶按矢鼠牵戒排舀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一、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充巧丝靖慨瞳友籍多癸滞删测委坍锯峙旷琼琳雄锌呵祁玫救趴嫩补君拼鸥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想一想:为什么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领导人能够并肩坐在一起?
膝断登怕贯傲士厕跌饰硒奋予牙了字持糯害栓耍佛集宙蜂演脓抿已饶谴噪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本课小结
两极格局形成
全面冷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