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平原》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PPT-完美版

合集下载

3.1 家住平原 课件 (共78张ppt)

3.1 家住平原 课件 (共78张ppt)

湄公河平原的地理位置
1、从全球的地理位置出发, 说出湄公河平原在世界 亚洲东南部的中 上的位置? 2、从亚洲分区来看,湄公 南半岛上 河平原属于什么区域?
找一找:湄公河平原地跨 的主要国家 泰国、越 南、老挝 和柬埔寨
说一说:湄公河平原所在的纬度带、地 形和气候有什么特点
低纬度、 海拔都在200 米以下,乃 河流冲积平 原
4、辨一辨:
(1)泰国香米闻名世界,湄公河平原是水稻 的重要产区,所以水稻原产地就在泰国。 ( 错 ) (2)水稻生产的条件:适宜温度、充足水分、 深厚肥沃土壤和充足阳光,所以水稻适宜在 高温多雨的湄南河平原种植,成为主要的农 作物 。( 对 )
2、湄公河平原水稻生产呈现出什么特点
1.生产周期长、生产环 节较多。
2.精耕细作,劳动力需求大,以人 工劳作为主的传统农业(劳动密集 型产业)
水稻生产的主要环节
湄公河平原稻作生产的特色
湄公河平原发展水稻生产的社会条件
该地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
这样的稻作生产 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 什么影响?(稻作文化 留下了哪些印记?)
第三单元 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
区域间不 同的自然 环境
形成
不同的生产、 生活特色 反映 (人文特色)
第一课
家住平原
(以湄公河平原为例)
第一课时
湄公河平原的形成 湄公河平原是由湄
公河冲击而形成的 平原
平原一般分布在 河流的中下游。
找湄公河:判断 其河流流向
总体自北向南流
流经哪些国家:中国、 缅甸、老挝、泰国、柬 埔寨和越南
民居绕稻田或河流 悬空架设(高脚屋) 饮食不仅一米饭为主, 还有各种米制食品。
崇尚神灵、团结互助、 关爱弱者

家住平原PPT精品课件1

家住平原PPT精品课件1

以湄公河平原为案例,探究一个区域(平原)的自然、人文特色。
第二步:资料分类。 1、先分大类。 2、然后分小类,分别得出一些结论。
思考: 根据湄公河平原的资料,自然环境可以细分为哪些小 类?人文环境可以分为哪些小类?能不能用表格列出? 如能,给表格取个合适的名称。
自然环境可以分为: 位置、气候、地形、河流、土壤…… 人文环境可以分为: 人口、劳动(生产)、作物、生活、文化……..
湄公河平原的自然、人文环境特点
自 然 环 境
特点: 湾和南海。地处低纬度热带地区,跨泰国、 地处热 越南、老挝、柬埔寨等国。 带,雨 热丰富, 地形: 平原,地表平坦。 河网密 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高温多雨。(热量足,雨水多) 布 ,地 平土肥, 湄公河及支流,河网密布。(水源充足) 河流(水文): 自然条 件优越。 土壤: 土壤深厚、肥沃。 位置: 亚洲东南部的中南半岛的南部,南濒泰国 人口: 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 作物与生产方式: 动为主(劳动密集型)。
水稻(水田作物);以人工劳
人 文 环 境
特点:
生活: 住田间高脚屋;生活和睦;主食以米饭为主;米市
文化
与水稻生产相关的文化活动、历史
“稻作 文化印 记深 刻”。
以湄公河平原为案例,探究一个区域(平原)的自然、人文特色。 第三步:得出结论。
根据湄公河平原的自然环境特点和人文环境特点,得出湄公河 平原的自然人文特色具有怎样的总的特点。
二、平原上的自然、人文特色 (怎样探究一个区域的的人文特色?要从哪些方面进行探究?)
以湄公河平原为案例,探究一个区域(平原)的自然人文特色。
步骤
第一步:找资料,研读资料。 哪些资料你可以运用?
书本第56页到第58页和图册第42页的图文资料。

第三单元第一课《家住平原》教学课件

第三单元第一课《家住平原》教学课件

读这三张图,分析湄公河平原适 合种植水稻的自然条件。
图3-3越南胡志明市 的气温与降水
(提示:地形、气候、土壤、水文等方面分析)
读图3--2、3—3及亚洲气候类型 图,分析湄公河平原的自然条件。
地形 土壤 气候
图3-2湄公河平原的地形
平原,地势低平 土壤深厚、肥沃 热带季风气候,高温多 雨,雨热同期 河网密布


对比湄公河平原和美国中部平原,至平原 美国中部平原
种植的农作物
农田类型
水 稻
水 田 人 力
小麦、玉米、大豆
旱地 机 械
生产方式 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湄公河 平原
观察湄公河平原、美国中部平原的自然环境
地理位置 湄公河平原 美国中部平原
第2课时
——美国中部大平原
盛柏根 2017年11月27日
美国在世界的位置
(提示:从半球位置、所处大洲及海陆位置等方面)
位于西半球、北 半球,北美洲, 濒临大西洋和太 平洋。
在图上找出美国的主要山脉和河流, 说说美国中部平原相对于它们的位 置。
圣路易斯的 气温和降水
美国中部平原位于阿巴拉契亚山脉与落 基山脉之间,密西西比河贯穿其中
五种基本的地形 山地
盆地
丘陵
高原
不同地形区发展经济的模式会相同吗? 平原
平原地区一般适合发展农业,但同是平原地区, 农业生产以及人们生活的特色是否相同呢?
第一课 家住平原
盛柏根 2017年11月24日
第1课时
水稻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 重要农作物,喜高温潮湿。 它的生长除需要充足的水分 和高温外,还需要土壤肥沃 的平地、方便的排灌等。在 粮食作物中,除玉米外,水 稻是单位面积产量最高的作 物。水稻一年可种1—3次, 视温度、供水、肥料、劳力 及经济效益而定。

第一课家住平原课件ppt

第一课家住平原课件ppt
3.产量大,剩余多
商品性 农业
5.储存条件好
第一课 家住平原 课件ppt(PPT优秀课件)
2.交通发达 4.市场广阔
6.政府保障
第一课 家住平原 课件ppt(PPT优秀课件)
说说美国中部平原地区的主要交通方式有哪些, 这对农产品的销售有哪些影响? 平原上有公路、铁路和水运 发达的交通便于农产品的输出
这里是粮仓、油库、农机和零配件库。在美国农民们 可以把粮食储存在这里,这些圆形建筑便是粮仓。
第一课 家住平原 课件ppt(PPT优秀课件)
第一课 家住平原 课件ppt(PPT优秀课件)
A、机械播种
B、飞机洒药
C、机械收割
特点:机械化程度高
D、自动灌溉
第一课 家住平原 课件ppt(PPT优秀课件)
第一课 家住平原 课件ppt(PPT优秀课件)
优越的自然条件
普遍应用的科学技术 完善的基础设施
第一课 家住平原 课件ppt(PPT优秀课件)
第一课 家住平原 课件ppt(PPT优秀课件)
这是一种自动浇灌系统,农场的所有土地全靠从地下 抽水浇灌,有了此系统,农场一年可以种庄稼3至4季
第一课 家住平原 课件ppt(PPT优秀课件)
第一课 家住平原 课件ppt(PPT优秀课件)
各地人们应根据自己区域特点来选择发展之路,人与 环境要协调发展。
第一课 家住平原 课件ppt(PPT优秀课件)
大 平 原
位于阿巴拉契亚山脉和落基山脉之间,密西西比河从 北到南贯穿平原东部
第一课 家住平原 课件ppt(PPT优秀课件)
第一课 家住平原 课件ppt(PPT优秀课件)
美国的农业生产具有高度机械化的特点是由哪 些因素决定的?
大平原主要以哪些农作物为主?

第四单元: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

第四单元: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

第四单元: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第一课家住平原1、泰国湄南河平原。

特色:精耕细作的水稻种植业;传统民居以木、竹为主,用桩支撑,悬空架设;人们崇尚“谷神”“稻神”;人们间能团结互助,关受弱者,共度难关。

成因:高温多雨、水网密布、土壤肥沃;传统农业受天气影响大;大量灌溉和水利工程的修建和维护等需要全村协作完成。

(P74-75)2、美国中部大平原。

特色:种植小麦、玉米、大豆,规模大,机械化作业,生产效率高,商品性农业;人们居住较分散;生活水平较高。

成因: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气候适宜,地广人稀,便于大规模生产经营;交通运输便利;高度发达的工业和先进的科技为农业提供服务。

(P75-77)①湄南河平原的自然环境、气候条件及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特点:湄南河平原位于亚洲东南部的中南半岛上,这里的气候是热带季风气候,高温多雨;水网密布,土壤深厚、肥沃;水稻是这里的主要农作物。

生产水平普遍较低,水稻生产主要靠人工完成;湄南河平原分布着全国87%的人口;村庄内传统的民居大多就地取材,以木、竹为主,用木桩支撑,悬空架设;人们崇尚“谷神”“稻母”等神灵,祈求神灵保佑。

大量水利工程的修建、维护,每年的播种、插秧和收割都需要全村协作完成,人们都能够团结互助,关爱弱者,以共度难关。

(P74-75)②美国中部平原农场的生活图景:A.人们居住得比较分散;B.劳动人手不多;C.农业生产主要是机械化作业;D.人们生活水平较高。

是商品性农业。

1)特点:机械化生产(用机器种庄稼);主要农作物:小麦、玉米、大豆2)为什么美国中部平原适宜大规模机械化生产的原因?地处平原,地势平坦,旱地为主,适合机械化生产;地广人稀,劳动力欠缺;科技水平发达,适合机械化生产3)机械化生产的益处:生产效率高、人均产量高4)美国中部农业是一种商品性农业有什么特点?表现:地广人稀,机械化生产效率高,产量大,剩余量大,储存条件好,交通发达。

5)商业性农业对人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人们用大型机械化作业、对劳动力需求不多,农业生产多以家庭为单位,农场面积大、人们居住比较分散、人们生活水平较高、公路和铁路网四通八达。

七年级历史家住平原

七年级历史家住平原

比一比:
中美有关农业情况的比较数据(2000年)
每农业户 国 家 国土面积 人口密度 耕地面积 人均耕地 均耕地 美国 937万平方 29人每平 2亿公顷 0、74公 2400亩 千米 方千米 顷 中国 960万平方 134人每 0.99万公 0、077公 千米 平方千米 顷 顷 约8亩
读一读: 美国近年粮食产量及出口量居世界的
3.下列为湄南河平原水稻生产提供良好自然条件的有() ①高温多雨②足够的水分③深厚而肥沃土壤④众多的人口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4.如小强去湄南河平原旅游,他不太可能看到的景象() A、当地人举办“谷神”节 B、大面积麦田 C、悬空木结构民居 D、密集的水渠
中 中 国 南 湄泰 南 半 国 河 岛
美国大平原位于落基 山 脉与 阿巴拉契亚 山脉之 间, 这里最主要的河流 是 密西西比 河.当地人们 种植的农作物 玉米 、 和 小麦 、 大豆 为主。
1、下列地区,农业耕作以大型机械为主的是() A 珠江三角洲 B 美国大平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湄南河平原 2、上题所述地区采用大规模机械化耕作的原因() ① 地广人稀②工业化水平高③地势平坦④高温多雨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人口分布
生活水平
民居
低(生产效率低,人均产量也低) 高 (生产效率高,人均产量也较高) (祈求神灵保佑,”谷神”,”稻 吊脚屋 平原人家 米”) (就地取材,避免潮湿,虫蛇) (地广人稀,居住分散,交通发达)
湄南河平原位于亚洲 中南 东南部 半 岛上,濒 泰国 湾. 高温多雨 这里气候特点是 , 人们种植的主要农作 物是 水稻 .
湄南河平原
湄南河平原位于中南半岛南部, 湄南河中下游。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3.1家住平原(共28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3.1家住平原(共28张PPT)

水文 水网密布
充足的水,灌溉便利
地形 土壤肥沃 纬度 地处低纬, 阳光充足
深厚而肥沃的土壤 充足的阳光
返回
水稻生产流程 人工劳动 精耕细作
插秧 收割
育秧 播种
田间管理
晒谷
稻作生产
人工劳动 高产农业 粮食丰收
人们生活
人口分布密集
满足了人们的需要,增加 人民收入,提高生活水平
湄南河平原上聚集着 泰国87%的人口。
2)两地的生产方式为何不同?(地形特点、 耕地类型、生产力水平)
湄南河平原的水稻生产在水田中进行,适 合精耕细作,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加之平 原较小,生产力水平低,因此以手工劳动 为主;
美国地处平原,地势平坦,旱地为主,适 合机械化生产;地广人稀,劳动力欠缺,而
算一算:
乔治家经营的农场面积达 300公顷,美国1994年小麦 的平均产量为2526公斤/公 顷,按此计算,乔治家一年 可收获多少小麦?
手工劳动 (精耕细作) 水上人家 (高脚屋)
密切
机械作业
平原人家 (平房或低矮楼房)
不密切
不同的区域由于自然环境的千 差万别,会形成各具风格的生 产生活方式。
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在选择自 己的发展道路时,要根据自己 生存区域的自然环境,因地制 宜,走适合自己发展道路。
稻作生产
人们的生活
牛是主要的劳动帮手 传统农业,敬畏自然灾害
爱护牛 祈求风调雨顺
稻作生产 人们生活
兴修水利 种植水稻 人口聚居
自然灾害多 抗御能力差
团结互助 关爱弱者
邻里友善和睦
敬畏神灵,崇尚 “谷神”、“稻 母”
泰国农业生产
自然 环境
民居 特色
人口 密集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家住平原 (共31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家住平原 (共31张PPT)
满足需要,增加收入 提高生活水平
人工劳动
高产农业
粮食丰收
湄南河平原 上聚集着泰 国87%的人口。
干栏式房屋“高脚屋
俗称“高脚楼”, 在泰国
缅甸、老挝、越南等国十分普遍 一般只分上下两层,用竹子或 木材盖建。
稻作生产
人们的生活
充足的水分 民居绕稻田 [水渠和河流] 或河流形成 悬空架设
春耕礼
春耕礼是泰国的一项由国王亲自主持的 宫廷大典。在每年的五月初举行。这一天, 耕牛打扮一新,吃好食,过好日,预兆丰年。 人们以此大典来祈求天神在耕种的季节保佑 农家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一天也是一年 开始种植水稻的标志。
农耕节
祭祀谷神
假如你在湄南河平原,看到这里的人 尊重理解当地人们的风俗,因为水稻是这 们在进行祭祀谷神的风俗活动,你的态 里主要的农作物,收成的好坏直接影响人 度如何? 们的生活,祭祀谷神来祈求好收成
稻作文化的印记
水稻生产影响人口分布 水稻生产影响民居特色 水稻生产影响人们的精神生活
生活情况 服饰: 单薄
对比湄南河平原和美国中部平原,至少列 出四点,表明它们在景观或人们生产、生活 方式上的不同之处。
湄南河平原 种植的农作物 人 口 密 度 美国中部平原
小麦、玉米、大豆 水 稻 人口稠密 人口稀少
生 产 方 式
民 居 生活水平
人力 机械 高脚楼 平房、矮层楼房
较低 较高
1、乔治家的农场有多大? 2、农场主要种植哪些作物?耕地是水田还是旱地? 3、大农场里有多少人在劳作? 4、为什么这么少的人可以管理那么大的农场? 农场主要采用机械化耕作
5、收获的粮食怎样储存?
农场里建有高大的粮仓用来储存粮食。如果储存 不下,就转运到附近更大的粮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提出要求:可以就课文来谈, 可以结 合课外 学习的 收获来 谈;可 以讲同 鲁迅有 关的人 和事, 也可以 说说读 鲁迅作 品的体 会。
(3)小组讨论,合作学习。
(4)汇报交流,师生评议。
(5)教师小结。阅读了鲁迅先生的 文章, 认识了 鲁迅这 位伟大 的文学 家、思 想家和 革命家 ,希望 同学们 能从他 的身上 汲取力 量,超 越自我 。
1、学生自读。指名读。
2、理解重点词语: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课外再搜 集一些 鲁迅先 生的名 言。
趣味语文
1、过渡:鲁迅先生的童年发生过许 多故事 ,这节 课我们 就来读 一个鲁 迅巧对 先生的 故事。
2、学生自读。指名读。
周樟寿的 对子妙 在哪里 ?他为 什么对 得好?
文人巧对 对联的 故事还 有很多 ,课后 搜集此 类故事 ,与同 学们交 流。
2、交流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 1)学生读教材中的内容,谈理解。
师:含义 深刻的 句子表 面是一 层意思 ,却暗 含着更 深的意 义。那 么本组 课文中 有哪些 类似的 句子, 我们都 是用什 么方法 去理解 这些句 子的?
(2)学生找句子,交流体会方法。
(3)教师归纳总结体会含义深刻的 句子方 法:
农业区地广人稀,使用大型机械化 作业,效率高,产量大,剩余多, 储存条件好,交通发达。
对比湄南河平原和美国中部平原,至少列出 四点,表明它们在景观或人们生产、生活方 式上的不同之处。
湄南河平原
美国中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平原
种植的农作物
种植面积
生产方式
人口密度
劳动力
生活水平
居住
民居
1、谈谈心目中的鲁迅
(1)学了本单元的课文,我们被鲁 迅先生 的才学 和人格 魅力所 折服, 这节课 我们就 来谈谈 自己心 目中的 鲁迅。
讨论:根据水稻需要的自然条件, 观察地形图,看看“亚马逊平原”、 “西西伯利亚平原”是否适合种植 水稻?
亚马逊平原的气候适合种植水稻, 但那里有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区, 如烧荒耕作,使热带雨林减少,这 不仅意味着森林资源的减少,而且 意味着全球范围内的环境恶化。所 以我们应该保护好森林,保持生态 平衡,不能在亚马逊平原种植水稻。
打谷机 收割机
镰刀
打谷机(萧山人喜欢叫稻桶)
脱粒机
插秧机 收割机
犁田 (俗称耕田拖拉机)
收割
割稻
湄南河平原稻作生产 湄南河平原人们生活
人工劳作
人口分布密集
粮食丰收
满足要求,增加收入, 提高生活水平
充足的水分(河网密布)民居绕稻田或河流悬空 架设
协作劳动
精神生活:崇尚神灵,团 结互助,关爱弱者
然后思考家乡的情况与人们的生产生活之间有什么 样的联系。
我们的家乡与湄南河平原之间有没有区别。为什么 会有这些区别,能不能说区别的最主要原因。
通过上述学习,你能不能说一下,一个地 方的自然环境与当地人们生产、生活情况之间 的联系。
1、什么是商品性农业? 绝大部分农产品是作为商品输出用的。
2、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美国中部平 原的农业是一种商品性农业?
西伯利亚平原位于北极圈附近,冬季漫 长严寒,平均气温在零下20℃以下,夏 季短暂温和,气温可达10—20℃。从北 向南分布有苔原、森林、森林草原和草 原四个自然带,森林带面积最广,是俄 罗斯重要木材产地和放牧区。南部有不 宽的农耕区。气候寒冷,降水少,不适 合种植水稻。
(二)用机械种庄稼
猜一猜:下面这些工具是用来干 什么的?
充足的阳光
水稻生产需要经过哪些环节: 播种 育秧 插秧
田间管理 收割
湄南河民居
在东南亚国家,如泰 国、缅甸、老挝、越 南等国,“干栏式” 民居非常普遍。“干 栏式”实际上是建筑 学上的名称,俗称 “高脚屋”。
一般的高脚屋分上、 下两层。上层住人, 下层用于饲养牲口、 家禽,放置农具和其 他物品。
《家住平原》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PPT
第一课
家住平原
《家住平原》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PPT
(一)稻作文化的印记
平原的特点: 地表平坦,面积较大, 海拔200米以下
找一找:世界上有哪些大平原?
1、世界大平原:
亚马逊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东欧 平原、波德平原、美索不达米亚平 原…… 2、我国三大平原: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春耕礼
春耕礼是泰国的一项由国王亲 自主持的宫廷大典。在每年的五月 初举行。这一天,耕牛打扮一新, 吃好食,过好日,预兆丰年。人们 以此大典来祈求天神在耕种的季节 保佑农家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 一天也是一年开始种植水稻的标志。
人与自然 和谐相处 因地制宜 发展生产
用我们今天所学过的知识,去分析我们家乡的实际 情况。
水稻生产需要哪些条件? 温度:适宜的温度(高温) 水分:充足的水,灌溉便利 土壤:深厚而肥沃的土壤 日照:充足的阳光
湄南河平原的自然条件
气候: 高温多雨
适宜
水稻生产需要的条件
重要水稻产区
适宜的温度(高温)
水文: 水网密布
充足的水,灌溉便利
地形: 地势低平,土壤肥沃
深厚而肥沃的土壤
纬度: 地处低纬, 阳光充足
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结合时 代背景 ;展开 丰富联 想。… …
师:希望 同学们 在以后 的学习 过程中 ,继续 运用我 们总结 的这些 体会句 子的方 法去学 习课文 ,一定 会有更 多的收 获。
日积月累
过渡:鲁 迅先生 的文章 无疑是 人类文 化宝库 中的一 笔财富 ,这节 课我们 一起细 细品读 鲁迅先 生文章 中的脍 炙人口 、发人 深省的 名言警 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