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平原》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ppt课件
不同类型的居住区ppt课件

6
二、边缘居住区
为边缘人群体所占有的居住区也就是边缘居住区。分为两类, 一类可称为主动型边缘居住区,另一类则是被动型边缘居住区,由 缺乏足够的生活竞争力与生活条件而不得已脱离社会主流的群体集 结而成。
第七节 不同功能混合型居住区
一、纯化形居住区
为居住区服务的必要公共设施不具有强大的城市吸引力。早工 业革命后发展壮大起来,通常位于城区外围,尤其是近远郊区一带。 纯化形居住区的连绵季节会产生大量的通勤交通,间接增加了城市的 运营成本。空心领域,居住区的功能纯化是必须的,过度纯化的居住 区将会连带产生更多、更大的城市问题。
郊区化的大型居住区SOHO似的旧城绅士化居住区、较小面 积的多档次公寓、功能符合的综合性居住区以及一些专类化的住区等。
二、旧居住区
通常指的是简称时间较长的居住区。即便将20年以内建成的居 住区都划为新居住区,有些既居住区使用了成百上千年,是活着的生 活场所,期间积淀的厚重文化早已超越了物质载体。不同年代、不同 历史阶段的旧居住区在城市中并置共存,展现着自己有时间才能堆积 起来的城市文化,对于城市是异常珍贵的发展资本。对旧居住区的研 究与分析往往是把握今天、预测明天的必要途径。
新居住区通常指的是刚刚建成或者建成时间较短的居住区。他们 一般代表了当下社会的居住观念,并暗示了将来的发展趋势。
我国城市最为通行的是居住小区模式,营造较好的景观环境、空 间和使用上都趋于内向化(如封闭式的物业管理)与单纯化(主要是 较为单一的居住功能),和中国古已有之的大院模型构成了文化上承 传关系,但是该模式却导致了城市共享性空间以及响应的社会生活 (尤其是街道生活)的失落。对于形成城市多元文化的融合与交流是 不利的。
初一历史第四单元复习提纲

第四单元: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复习提纲1、家住平原P74-77 所有平原地区农业生产多以种植业为主。
●湄南河平原(稻作文化的印记)地理位置:亚洲东南部的中南半岛,泰国境内的湄南河平原气候特点: 高温多雨(热带季风气候)种植的农作物: 水稻(水田农业)生产方式: 人工劳作,精耕细作人口密度: 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农业生产的优势: 土壤深厚、肥沃,高温多雨,水网密布农业生产特点:人力劳作(插秧和收割的季节最繁忙。
)文化生活特色:吊脚屋;精神生活:崇尚"谷神""稻母"等神灵崇; 能够团结互助,关爱弱者,以共度难关.●美国中部平原(用机器种庄稼)地理位置:北美洲的美国中部大平原(密西西比河)气候特点:地处中纬度地区,以温带气候类型为主,气候温和。
种植的农作物:小麦、大豆、玉米(旱作农业)生产方式:机械化耕作人口密度: 人口稀少(劳动人手不多)农业生产特点: 商品性农业。
地广人稀,便于大规模生产经营;交通运输便利,便于大批粮食外运;高度发达的工业和先进的科技为农业生产提供服务。
文化生活特色: 人们居住得比较分散;人们生活水平较高农业生产的优势: 土地面积很广,地势平坦2、与山为邻P78-82山区共同特点:地表崎岖,土壤不够肥沃,交通相对困难,人们生存的自然条件较为艰苦。
●垂直的牧场地理位置:新疆中部的天山山脉。
西北地区。
(由于海拔高度不同,导致水热状况发生变化,从而形成不同的自然景观)天山山体从山麓到山顶不同的自然景观:从山麓到山顶依次是荒漠、草地、森林(针叶林为主)、草地、雪山。
生产活动:哈萨克斯坦牧民充分利用天山的草场资源安排牧业生产,形成了“四季放牧”的山地畜牧业特色。
(放牧特点:“转场”,四季放牧,住毡房)●如画的梯田地理位置:云南省的元阳县位于哀牢山区自然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降水充沛。
生产水稻的有利条件:位于哀牢山区。
这里山高水深,一年四季都有元江的水汽蒸腾升空,形成云雨。
且“山有多高,水有多高”。
家住平原

自然条件 位于北美洲中部,领土还包括 位于北美洲中部, 北美洲西北部的阿拉斯加和太平洋中部的夏 威夷群岛。北与加拿大接壤,南靠墨西哥湾, 威夷群岛。北与加拿大接壤,南靠墨西哥湾, 西临太平洋,东濒大西洋。大部分地区属于 西临太平洋,东濒大西洋。 温带大陆性气候,南部属亚热带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南部属亚热带气候。 原为印第安人聚居地。15世纪 历史沿革 原为印第安人聚居地。15世纪 末西班牙、荷兰、 末西班牙、荷兰、法、英等国开始向北美移 1773年 英已建立13个殖民地。 13个殖民地 民。到1773年,英已建立13个殖民地。1775 年爆发独立战争。1776年7月4日通过《独立 年爆发独立战争。1776年 日通过《 宣言》 正式宣布建立美利坚合众国。 宣言》,正式宣布建立美利坚合众国。1787 年制定联邦宪法,1788年华盛顿当选为第一 年制定联邦宪法,1788年华盛顿当选为第一 任总统。 1776年后的100年内 年后的100年内, 任总统。在1776年后的100年内,美领土几乎 扩张了10 10倍 全国共分50个州和1 50个州和 扩张了10倍。全国共分50个州和1个特区
3、对比湄南河平原和美国中部平 至少列出四点, 原,至少列出四点,表明它们在景观或 人们生产、生活方式上的不同之处。 人们生产、生活方式上的不同之处。
湄南河平原 种植的农作物 人口密度 生产方式 民居 美国中部平原
水稻 人口稠密 人力 吊脚楼
小麦 人口稀少 机械 平原人家
拓展性探究: 谈谈你所了解的美国。
经济情况
美国主要的工业产品有汽车、航 空设备、计算机、电子和通讯设备、 钢铁、石油产品、化肥、水泥、塑 料及新闻纸、机械等。
经济情况
美国农业为典型的现代化大农业 美国农业为典型的现代化大农业。 典型的现代化大农业。 主要农产品如小麦 玉米、大豆、 小麦、 主要农产品如小麦、玉米、大豆、棉花 等产量都居世界第一位, 等产量都居世界第一位, 美国农 业的基本生产单位是家庭农场, 业的基本生产单位是家庭农场,全国共 217. 万个农场。美国农业已实现了 有217.3万个农场。美国农业已实现了 机械化,战后朝着现代化 朝着现代化、 机械化,战后朝着现代化、专业化和高 科技化方向发展。美国小麦出口量占世 小麦出口量 科技化方向发展。美国小麦出口量占世 界总出口量的45 45% 玉米占70 70% 界总出口量的45%,玉米占70%,大豆 85% 棉花占32 32% 占85%,棉花占32%。因此美国农产品 的生产和销售情况对世界农产品市场影 响极大。 人们生活水平 比较分散 不多 机械化作业 较高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

第三单元: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第一课家住平原第二课与山为邻1.垂直的生计—南美洲安第斯山区(农业生产)(1)地理位置:该地区在南美洲,位于南半球,西半球。
(2)自然环境:安第斯山脉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
安第斯山脉从北到南纵贯南美洲大陆,全长近9000千米,素有“南美洲脊梁”之称。
秘鲁大部分地区位于安第斯山区,中部地区平均海拔4000多米。
这里的气候和植被类型复杂多样,从山麓到山顶气候差异显著,自然景观随之呈现明显的变化。
详见教材第64页3-17图。
(3)人们的农业生产情况:A在海拔较低的山谷和山坡处,印第安人开辟梯田,种植稻米,玉米,马铃薯,小麦和大麦等农作物(种植业)。
B.在山区的高海拔处,气候寒冷,居民以放牧驯养的羊驼和骆马为生(畜牧业)。
(4)人们的生活情况:A羊驼和骆马的奶,肉与皮革为人们提供了衣食之源。
B玉米和马铃薯是山区居民的主要粮食。
C骆马是本地居民的主要运输工具。
(5).秘鲁国徽的左上角是什么动物的图案?答:骆马。
它的形象泛起在国徽上说明了什么?答:骆马在本地居民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2.山地之国——瑞士(欧洲阿尔卑斯山区)——旅游业(1)地理位置:瑞士在欧洲的阿尔卑斯山区,位于北半球,东半球,中纬度,北温带。
瑞士有山地之国之称。
瑞士人被称为大山之子。
(2)自然环境:阿尔卑斯山脉是欧洲最大、最雄伟的山脉。
阿尔卑斯山脉跨越的国家:法国、意大利、瑞士、列支敦士登、奥地利。
.阿尔卑斯山区是欧洲多条河流的发源地,主要有莱茵河(注入北海)、多瑙河(注入黑海)和波河(注入亚得里亚海)。
瑞士的地形特征:地形以山地为主,山区占到了国土面积的60℅,耕地面积少,矿产资源奇缺。
湖泊众多,河谷平原面积狭小,地势起伏变化大。
(3).阿尔卑斯山脉的高山峡谷、险峰深涧是怎么形成的?答:是由于河流和冰川的感化形成的。
(4) 多样的地形、独特的景观,以及古老的城镇和纯朴的乡村生活,为瑞士人提供了丰厚的旅游资源。
瑞士发展支柱产业之一是旅游业。
《家住平原》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PPT-完美版

(2)提出要求:可以就课文来谈, 可以结 合课外 学习的 收获来 谈;可 以讲同 鲁迅有 关的人 和事, 也可以 说说读 鲁迅作 品的体 会。
(3)小组讨论,合作学习。
(4)汇报交流,师生评议。
(5)教师小结。阅读了鲁迅先生的 文章, 认识了 鲁迅这 位伟大 的文学 家、思 想家和 革命家 ,希望 同学们 能从他 的身上 汲取力 量,超 越自我 。
1、学生自读。指名读。
2、理解重点词语: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课外再搜 集一些 鲁迅先 生的名 言。
趣味语文
1、过渡:鲁迅先生的童年发生过许 多故事 ,这节 课我们 就来读 一个鲁 迅巧对 先生的 故事。
2、学生自读。指名读。
周樟寿的 对子妙 在哪里 ?他为 什么对 得好?
文人巧对 对联的 故事还 有很多 ,课后 搜集此 类故事 ,与同 学们交 流。
2、交流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 1)学生读教材中的内容,谈理解。
师:含义 深刻的 句子表 面是一 层意思 ,却暗 含着更 深的意 义。那 么本组 课文中 有哪些 类似的 句子, 我们都 是用什 么方法 去理解 这些句 子的?
(2)学生找句子,交流体会方法。
(3)教师归纳总结体会含义深刻的 句子方 法:
农业区地广人稀,使用大型机械化 作业,效率高,产量大,剩余多, 储存条件好,交通发达。
对比湄南河平原和美国中部平原,至少列出 四点,表明它们在景观或人们生产、生活方 式上的不同之处。
湄南河平原
美国中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平原
种植的农作物
种植面积
生产方式
人口密度
劳动力
生活水平
居住
民居
1、谈谈心目中的鲁迅
(1)学了本单元的课文,我们被鲁 迅先生 的才学 和人格 魅力所 折服, 这节课 我们就 来谈谈 自己心 目中的 鲁迅。
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复习资料

第三单元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复习资料)补充:世界主要平原的分布(图册P42)(2)与山为邻P64备注:1.羊驼毛质地轻柔,纤维细长,保暖性强,极为珍贵,有“纤维上帝”之美誉。
2由于河流和冰川的作用,形成了阿尔卑斯山脉的高山峡谷、险峰深涧。
补充:世界主要山脉的分布(图册P44--45)(3)傍水而居P704、草原人家P765、干旱的宝地P826、如何认识区域——以南非为例P88(1)认识区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①确定区域的位置和范围,一个地方的位置可以从经纬度位置(具体经纬度、温度带、纬度带、半球位置)和相对位置(海陆位置、相对的国家、山脉河流等)来描述;②评析区域的自然条件,包括这一区域的地形、气候、河流和自然资源等。
③关注区域的人文特色,包括区域的人口、民族、城市和乡村、风俗习惯等方面;④感受区域的发展,一般可以通过该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水平等几个方面认识。
主要利用:文字、地图、照片和图表等资料(2)南非的位置:东半球、南半球,非洲南部,东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
南非南端的好望角是大西洋和印度洋的交汇点,苏伊士运河开通前,是沟通亚洲和欧洲的海上必经之地。
(3)南非的自然条件:地形以高原为主,地表起伏较小,平原分布在东北部;气候以热带草原气候为主,还有热带沙漠气候和地中海气候;主要河流自西往东的林波波河和自东向西的奥兰治河。
南非矿产资源丰富,而且是世界第三大生物多样性国家。
(4)南非的人文特色:南非是一个多种族聚居的国家,祖鲁族是南非最大的部族。
南非开普敦是欧洲殖民者最早的定居点,有非洲“小欧洲”之称。
南非历史上曾实行种族主义制度。
南非的居民大多数是黑人,南非是非洲最发达的国家。
(5)南非的发展:南非是发展中国家,依靠自然条件优势,因地制宜地发展经济。
利用矿产资源优势,发展采矿业和制造业;利用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发展旅游业。
其中,克鲁格国家公园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公园。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第四单元第一课《家住平原》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

社会因素
素
自 然 因
影响农业生产(商品性农业) 影响农业生产(商品性农业)的主要因素
Hale Waihona Puke 知识拓展: 知识拓展: 请比较湄南河平原与美国中部平原有何不同点。 请比较湄南河平原与美国中部平原有何不同点。
内容 气候类型 气候特征 主要农作物 农业投入 机械化程度 交通 湄南河平原
热带季风气候 高温多雨 水稻 人工劳动 低 落后
2.农业生产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农业生产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50 40
30
湄南河平原和美国中部平原主要的粮食作物分别是什 为什么? 么? 为什么? 热量 地理位置 气候 主要农作物 降水
3.农业生产与人口分布的关系 农业生产与人口分布的关系
“男”字的由来
“男”字,造字者的初衷是想通过会意的方法,把 造字者的初衷是想通过会意的方法, 男人所从事的主要工作反映出来。 男人所从事的主要工作反映出来。“田”表示沟渠 众横的耕地,在耕地里劳作是个需要出力的地方。 众横的耕地,在耕地里劳作是个需要出力的地方。 因此, 合起来,就表示“ 因此,“田”和“力”合起来,就表示“男”字。 这反映了农业对人口有巨大的需求。 这反映了农业对人口有巨大的需求。这也适 用于美国中部平原吗?为什么? 用于美国中部平原吗?为什么?
商品性农业
1、美国中部农业是一种商品性农业有什么特点? 、美国中部农业是一种商品性农业有什么特点? 必备条件:农业区地广人稀,使用大型机械化作业, 必备条件:农业区地广人稀,使用大型机械化作业,生产 效率高,产量大,剩余量大,储存条件好,交通发达。 效率高,产量大,剩余量大,储存条件好,交通发达。 特点:农产品作为商品大量输出 特点: 2、商业性农业对人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商业性农业对人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人们用大型机械化作业、对劳动力需求不多, 人们用大型机械化作业、对劳动力需求不多,农业生产多 以家庭为单位,农场面积大、人们居住比较分散、 以家庭为单位,农场面积大、人们居住比较分散、人们生 活水平较高、公路和铁路网四通八达。 活水平较高、公路和铁路网四通八达。
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

方面 有形
无形
主要体现 城市景观
艺术氛围
巴黎的艺术是渗透到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去的,漫 游巴黎的人随时都能感受到浓浓的、无所不在的艺 术气息。正是巴黎人对艺术的热爱、欣赏、接纳、 传承,才使各种艺术流派在巴黎生根,才使巴黎无 论在何时,都能走在世界艺术的前列。
讨论主题:城市与乡村的区别
类型 区域
经济以第一产业为主 人中规模和用地规模 比较小
3 4 5
形成比较晚
经济发达,商业繁荣, 交通便利,环境舒适, 文化生活丰富
形成比较早
……
…………
……
经济发达
城 市 的 特 点
商业繁荣
交通便利 人口密集 环境舒适 文化丰富 地区核心 交流频繁
文 明 的 中 心
填一填: 1、世界上有一类城市,它们的经济文化影响超过了本 国,在国际上具有重要的地位,通常被人们称为——, 如中国的上海、美国的——、日本的——和英国的— —等等。 2、无论是历史悠久的——,还是生机勃勃的——,都 为营建一个舒适的,最适合人居住的生活环境而努力。 3、城市是它所在地区的——、——发展的核心,在物 资、——资金与——等方面与外界存在大量而频繁的 交流。 4、城市不但是人们从事——的场所,也是展示——的 橱窗。
第四单元 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
第六课 文明中心——城市
文明的中心—城市
城市的来源:“城”指城池。在过
去,它是被高大的城墙所包围,城墙最 初是由泥土加以夯压而成,也有用石和 砖建造的。在城墙的外面,还挖有护城 河。筑城的目的是防守,求得安全。 “市”是指集中买卖货物的固定场所。 最初时,货物买卖的时间是定在一定的 日子和时间,后来发展到每日皆有,并 有 固定的店经营商品买卖和各种服务。 “城市”则是这两种功能在地域上的结 合。现在的城的城墙已基本不存在,但 其过去在管理上的功能仍然存在。城市 是一个人口密集,建筑物相连,具有农 业生产以外的各种生产和服务功能的地 区实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讨论:根据水稻需要的自然条件, 观察地形图,看看“亚马逊平原”、 “西西伯利亚平原”是否适合种植 水稻?
亚马逊平原的气候适合种植水稻, 但那里有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区, 如烧荒耕作,使热带雨林减少,这 不仅意味着森林资源的减少,而且 意味着全球范围内的环境恶化。所 以我们应该保护好森林,保持生态 平衡,不能在亚马逊平原种植水稻。
用我们今天所学过的知识,去分析我们家乡的实际 情况。
然后思考家乡的情况与人们的生产生活之间有什么 样的联系。
我们的家乡与湄南河平原之间有没有区别。为什么 会有这些区别,能不能说区别的最主要原因。
通过上述学习,你能不能说一下,一个地 方的自然环境与当地人们生产、生活情况之间 的联系。
《家住平原》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ppt 课件
2.“文学应该预见未来,用自己那最 鼓舞人 心的成 果跑在 人民的 前面, 就像它 是在拖 着生活 向前迈 进似的 。”然 而,在 “过度 商业化 ”的潮 流中, 文学逐 渐迷失 方向, 主动弃 置精神 属性。 一些写 作者为 迎合低 级趣味 ,不断 制造各 种刺激 感官的 垃圾文 字作品 。
3.数学作为人类文化组成部分的另一 个特点 ,是它 不断追 求最简 单的、 最深层 次的、 超出人 类感官 所及的 宇宙之 根本。 所有这 些研究 都是在 极抽象 的形式 下进行 的。这 是一种 化繁为 简以求 统一的 过程。生产需要的条件
重要水稻产区
适宜的温度(高温)
水文: 水网密布
充足的水,灌溉便利
地形: 地势低平,土壤肥沃
深厚而肥沃的土壤
纬度: 地处低纬, 阳光充足
充足的阳光
水稻生产需要经过哪些环节: 播种 育秧 插秧
田间管理 收割
湄南河民居
在东南亚国家,如泰 国、缅甸、老挝、越 南等国,“干栏式” 民居非常普遍。“干 栏式”实际上是建筑 学上的名称,俗称 “高脚屋”。
西伯利亚平原位于北极圈附近,冬季漫 长严寒,平均气温在零下20℃以下,夏 季短暂温和,气温可达10—20℃。从北 向南分布有苔原、森林、森林草原和草 原四个自然带,森林带面积最广,是俄 罗斯重要木材产地和放牧区。南部有不 宽的农耕区。气候寒冷,降水少,不适 合种植水稻。
(二)用机械种庄稼
猜一猜:下面这些工具是用来干 什么的?
湄南河平原
美国中部平原
种植的农作物
种植面积
生产方式
人口密度
劳动力
生活水平
居住
民居
《家住平原》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ppt 课件
《家住平原》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ppt 课件
1.真善美是人类判断是非的底线。巴 尔扎克 说他写 作的最 高使命 是:用 笔深刻 把握时 代的脉 搏和民 众的呼 声,反 映大众 的疾苦 和不幸 ,替他 们呐喊 ;揭示 社会的 美与丑 ,唤醒 正义感 和良知 。我想 ,这是 每个文 化工作 者都应 该时刻 牢记的 。
不过,“ 德”既 有跨越 时空的 通达一 面,往 往又是 与时俱 进、随 地而异 的。能 历久不 衰而长 传的道 德典范 不多, 因“立 德”而 青史留 名的例 子也很 少。加 以中国 历代皇 帝都想 要作之 君作之 师,所 以士人 自然也 多朝立 功立言 的方向 努力。 大体上 ,真能 两者兼 具的读 书人, 重立功 仍 胜于立言 。
4. 就真正意义上的法律而言,不管在 哪个国 家,没 有法律 就没有 真正的 自由; 因此可 以说, 一个国 家制定 法律的 目的不 是废除 和限制 人民的 自由, 而是为 了保护 和扩大 人民的 自由。
5.西方文化将“物性”表现得非常极致 ,他们 的物质 文化可 以非常 发达, 而物质 文化的 手段﹣ ﹣科技 ,也相 应的可 以非常 发达。 西方设 计的许 多制度 特征也 是“物性 ”的, 尽量排 除人的 情感因 素。西 方所说 的“自由 ”是指 人身及 其行为 的自由 ,而中 国人的 自由更 多是“心 性”的自 由。
春耕礼
春耕礼是泰国的一项由国王亲 自主持的宫廷大典。在每年的五月 初举行。这一天,耕牛打扮一新, 吃好食,过好日,预兆丰年。人们 以此大典来祈求天神在耕种的季节 保佑农家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 一天也是一年开始种植水稻的标志。
人与自然 和谐相处 因地制宜 发展生产
《家住平原》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ppt 课件
打谷机 收割机
镰刀
打谷机(萧山人喜欢叫稻桶)
脱粒机
插秧机 收割机
犁田 (俗称耕田拖拉机)
收割
割稻
湄南河平原稻作生产 湄南河平原人们生活
人工劳作
人口分布密集
粮食丰收
满足要求,增加收入, 提高生活水平
充足的水分(河网密布)民居绕稻田或河流悬空 架设
协作劳动
精神生活:崇尚神灵,团 结互助,关爱弱者
6 强 调 “ 道 ”和“ 人”之 间不可 分割、 相互联 系的重 要涵义 之一, 是肯定 道所具 有的各 种意义 唯有通 过人自 身的知 和行、 认识世 界和改 变世界 的过程 ,才能 呈现出 来。正 如深山 中的花 自开自 落,并 无美或 不美的 问题, 只有在 人的审 美活动 中,它 的审美 意义才 得到呈 现。
《家住平原》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ppt 课件
1、什么是商品性农业? 绝大部分农产品是作为商品输出用的。 2、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美国中部平 原的农业是一种商品性农业?
农业区地广人稀,使用大型机械化 作业,效率高,产量大,剩余多, 储存条件好,交通发达。
《家住平原》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ppt 课件
对比湄南河平原和美国中部平原,至少列出 《家住平原》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ppt课件 四点,表明它们在景观或人们生产、生活方 式上的不同之处。
第一课
家住平原
(一)稻作文化的印记
平原的特点: 地表平坦,面积较大, 海拔200米以下
找一找:世界上有哪些大平原?
1、世界大平原:
亚马逊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东欧 平原、波德平原、美索不达米亚平 原…… 2、我国三大平原: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水稻生产需要哪些条件? 温度:适宜的温度(高温) 水分:充足的水,灌溉便利 土壤:深厚而肥沃的土壤 日照:充足的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