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姓现代名人资料
清朝名将傅恒的生平简介

清朝名将傅恒的生平简介富察·傅恒(约1720年-1770年),字春和,清高宗孝贤纯皇后之弟,清朝名将、外戚,满洲镶黄旗人。
撰写《钦定旗务则例》、《西域图志》、《御批历代通鉴辑览》等书。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清朝名将傅恒的生平简介,希望大家喜欢!傅恒的生平简介富察傅恒是清代有名的重臣,深得乾隆皇帝的信任,他南征北战,为清朝的稳定立下了汗马功劳。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位富察傅恒吧。
富察傅恒出身于名门世家,身份显赫,他的先祖在清兵入关之前就已是决策中枢的重要成员,从祖父起富察一族在朝中就位居高位,而他的亲姐姐则是乾隆皇帝的第一任皇后。
如此显赫的家世,也是使富察傅恒成为朝中举足轻重的人物的重要因素。
从乾隆五年开始,在之后短短的七年内,富察傅恒从一个小小的正六品侍卫,一路平步青云,成为了从一品的官员,这样的晋升速度是十分快速的。
富察傅恒虽然出身名门,但是他不是养尊处优的纨绔子弟,对于武功兵法无一不精。
乾隆十三年至乾隆十四年,富察傅恒平定金川,使历时两年之久的的金川之战在傅恒的督师之下得以告捷。
傅恒也因此而加官进爵,乾隆还为他建立了宗祠。
五年后,面对准噶尔之乱,傅恒力排众议,协助乾隆于后方制定平叛的各种策略,使准噶尔之乱得以平息。
之后,在乾隆制定的百名功臣画像中,傅恒位居首位。
乾隆三十三年,傅恒奉命督师缅甸。
在第二年的时候,傅恒身负重病,也依然率兵万余人与缅军激战,大败缅军。
缅甸之战虽然胜利了,但是傅恒却在战役中染上了重疾。
乾隆三十四年,富察傅恒英年早逝。
乾隆与傅恒乾隆是大清朝的第六位皇帝,二十五岁登基,在位时间长达六十多年。
而在他长久地执政过程当中,富察傅恒一直是他身边不可缺少的重臣。
在富察傅恒六岁的时候,就已经进入了上书房陪伴乾隆读书,在傅恒十三岁的时候,又去进读。
后来,傅恒的亲姐姐富察氏被雍正帝选中,成为了乾隆的皇后,所以傅恒又是乾隆的妻弟。
所以,对于乾隆来说,傅恒对他是十分亲密的人,他们既是亲戚,又是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
百家姓付姓姓氏渊源_百家姓付姓来源

百家姓付姓姓氏渊源_百家姓付姓来源付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在当今中国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三十六位,接下来店铺给大家介绍百家姓付姓姓氏渊源,希望可以帮到大家!付姓姓氏渊源据有关专家证明,“付”与“傅”是同一姓氏的不同书写方式。
“付”是“傅”的白字。
这是历史动荡和文字改革(简化)所致。
由于建国后中国文字改革在某些方面还不成熟,因而在户籍管理和各类档案中出现了“付”姓的书写方式,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民众也接受了“付”变“傅”的替代。
实际上,在姓氏的表述上,这是完全错误的。
从文字学上考证:“傅”,字从“人”,起初有逐渐相传之义,后意会为辅助、教导。
本意上讲,“傅”字起源于氏族社会末期,是新兴奴隶制社会的产物,与“赵(赵)”字同时诞生。
“傅”,是贴身于奴隶主的高级仆人,就是当今从教授到家教、以及白领主管一类的角色;而“赵”,则是贴身于奴隶主的高级侍卫,就是当今警卫、保镖、保安一类的角色。
作为奴隶主,当然希望得心应手的大奴才代代相传地为自己服务,“傅”字便应运而生,及至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当今社会因之。
作为姓氏,则主要源于官职称谓。
“付”,字亦从“人”,起初是人与人近距离传递物品之义,后意会为给予、支付,后延义到涂、搽、符合、归附、附着等。
“付”字根本就不是姓氏字。
第一个渊源:源于妫姓,出自殷商名相付(傅)说,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相传自从盘庚将商都迁至殷墟以后,商朝只是兴旺了一个很短的时期,等到商高宗武丁即位时,国势衰微,武丁决心振兴朝纲,可是举目朝中,却找不到一个能协助他改革国政的大臣,一直为此忧虑。
后来武丁有一晚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叫说的人,那人的背有点驼,身穿粗麻布衣,胳膊上栓着绳索,状如囚徒。
神人说:“这就是你要找的圣人。
”武丁醒后,令人按梦中说的模样画成图像,命群臣四处寻访梦中的圣贤,结果在虞、虢之界一个叫付(傅)岩的地方找到了那个叫说的奴隶,便将其带到朝中。
后来说果然兢兢业业地帮助武丁治理朝政,使武丁在位时期成为商朝后期的极盛时期,武丁也因此被誉为“中兴明主“。
2018年出生的付姓男孩好听名字

2018年出生的付姓男孩好听名字付氏在当今中国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三十六位,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55%。
对于付姓的男孩子,可以搭配组合的好听名字很多,小编为大家准备了相关的资料,接下来就让小编带大家一睹为快!2018年出生的付姓男孩名字付姓好听的男孩两个字好听名字付智付百付柏付敬付彦付川付韵付棋付龙付俊付福付言付凯付昌付尧付尘付亮付魏付虎付章付信付韵付欧付锦付冬付元付帆付尚付悟付知付璋付远付辉付知付诚付信付柯付晓付羽付沙付青付邦付钦付霖付恒付豪付伟付垣付思付辉付南付浩付来付天付忠付悟付叙付基付东付闻付复付声付展付然付砾付野付昌付家付润付秀付渊付遥付乾付磊付翼付世付晋付波付风付望付实付启付理付鹤付涛付才付益付宇付啸付挚付郓付姓好听的男孩三个字好听名字付新渊付若天付浩翔付彬翔付浩伦付健哲付伟杰付圣尧付健诚付健尧付敬捷付商峻付彬景付彬皓付晨少付千超付祺凯付野瀚付国硕付裕杰付彬哲付若原付晨杰付川博付祺杰付川翔付雪哲付晨超付健捷付彬月付鹤诚付振豪付浩盛付苑瀚付雪嘉付国晋付绍荣付晨凯付若乔付健凯付琪栋付国腾付伟宸付雪元付伟峻付苑朝付雪诚付绍哲付绍闲付野轩付千杰付章宁付绍博付琪云付健雄付晟睿付晨宁付紫然付苑盛付野熊付彬城付强歌付鼎欢付琪胜付国峻付健渊付苑月付国刚付国诚付浩凌付商杰付若瑜付熙寒付若诚付国栋付强福付国善付国华付新翔付敬杰付靖翔付熙尧付浩恒付靖栋付浩荣付晨乔付章栋付绍方付川喻付晨凌付绍硕付国朝付章普付浩齐付川云付国玮付强杰付强博付熙捷付圣捷付若福付健盛付绍翔付浩庭付彬智付国翔付雪瀚付裕皓付章凯付若嘉付新捷付楠胜付鼎博付靖渊付若文付强恒付彬渊付苑闲付彬华付国烈付祺顺付鼎皓付浩瑞付伟硕付浩博付国皓付康峻付苑乔付章峰付国元付彬轩付川盛付伟轩付彬恒付浩栋付楷超付健杰付鼎顺付圣盛付商耀付国清付伟豪付章刚付章书付野棋付商元付绍捷姓付的历史名人付雨(公元1988~?年),四川成都人,诗人,乐评人,博物学家。
著有《2099》,《梦中人》等作品。
付氏家族字辈排序

1、付姓辈分的排列仙、祥、华、国、文、章本傅(付)姓出自商代宰相傅说。
本人知道的是:惟椿公于洪武二十七年(1396年)从江西迁往湖南邵阳市洞口县岩山。
本人邵阳新宁县飞仙桥,秀字辈。
辈分列序为:惟天道久,永行万世(永友全志)。
敏达英华(天生吉华)。
畅舒昭秀丽,祥光焕日星。
芬芳培兰桂,椒实庆蕃升。
颖丞雁謨烈,勋猷钟鼎铭。
从来诏谋远,简修订常经。
正大光明文章华国2、付氏家谱辈分表具体辈分1.据史籍《清朝通典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①蒙古族鄂尔克特氏,又作额尔德特氏,世居喀喇沁,后改汉字单姓为付(傅)氏;②满族傅锡哩氏,世居特依芬,后有人改汉字单姓为付(傅)氏;③满族富尔库鲁氏,又作富勒库噜,世居松花江,后有人改汉字单姓为付(傅)氏;④满族福塔氏,又作付哈,满语“绳子”之意,世居长白山,后改汉字单姓为付(傅)氏。
2.据史籍《皇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满族八大姓》记载:①满族傅佳氏,世居辉发、福宁额等地,后改汉字单姓为付(傅)氏;②锡伯族傅佳氏,后改汉字单姓为付(傅)氏;③满族富察氏,又作傅察氏、富尔察氏,属于女真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在唐朝末期,也是女真族通用三十姓之一,金国时期称蒲察氏。
富察氏属于以部族名称为姓氏,后改汉字单姓为付(傅)氏。
3.据史籍《广西回族*及清真寺》记载:“回族傅氏,先世系阿拉伯人,随万葛思应唐王之求来中国平定‘安史之乱’,后留居中国,进入广西,始祖宏烈于明末清初由江西来任广西提督军门,又于清顺治十六~十九年(公元1677~1680年)任巡抚,殉职后葬于临桂旧村滚狮岭(一称滚子岭),后裔定居于旧村,成为付(傅)氏一族。
”傅氏回族主要分布在广西、云南、河北等地。
广,建,迪有洪明思远达的辈份吗?我的辈分是:绍,字辈,我听老人说,咱们的辈份排列是,端,正,宗,孺,道,依,官,绍,祖,先,文,章,光,上,国,……我们在湖南岳阳县一带。
九中荣贤才起逢清耀光显相国…国,著,龙,兴,是付氏那个家谱里3、正黄旗的付姓都有哪些辈分[傅] 满族老姓包括:傅察氏、傅佳氏、那木都鲁氏、福塔氏、傅锡哩氏,以及加入满族的鄂尔克特氏(蒙古族)、傅氏(汉族、朝鲜族)等。
付姓的来源和历史名人

付姓的来源和历史名人付姓的来源和历史名人“付”是“傅”的省写,两者为同一姓氏,只是书写的方式不同,但两者为通用。
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付姓的来源和历史名人,欢迎大家查看!一、姓氏渊源1、源于姬姓,出自黄帝裔孙大由的封地付邑,属于以国名名为氏。
2、源于妫姓,出自殷商时期名相付说,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3、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末期赖国族人,属于避难改姓为氏。
4、源于姚姓,出自舜帝之后裔所建付阳国,属于以国名为氏。
5、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6、源于回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7、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8、源于官位,出自西周时期官吏太付,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9、源于官位,出自西周时期官吏付御,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10、源于官位,出自西周时期官吏付相,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11、源于官位,出自两汉之脊新莽时期官吏付丞,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12、源于官位,出自元朝时期官吏付尉,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二、历史名人1、付(傅)毅(公元47~92年),字武仲,扶风茂陵人(今陕西兴平),著名东汉文学家。
朝廷求贤不诚,士多隐居,遂作《七激》、《迪志》诗,讽世明志,后被召为兰台今史,以文显于朝廷。
着有《舞赋》等作品。
2、付(傅)宽(生卒年待考),北地人(今甘肃庆阳),汉高祖时开国功臣。
被封阳陵侯,曾任汉丞相,显赫非常。
在楚汉战争时随韩信、曹参平定齐地。
汉高祖得天下后曾定元功十八人,付(傅)宽列第九位。
3、付(傅)玄(公元217~279年),字休奕,北地泥阳人(今陕西耀县),著名西晋哲学家、文学家。
他可算是付(傅)氏族人有史以来最有学问的名人。
其学问渊博,精通单律,于诗擅长乐府。
在哲学上,把自然和人类历史都看作一种纯粹的自然过程,批判了有神论的世界观和玄学空谈。
着有《付(傅)子》等集传世,在晋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卒后被追封为清泉侯。
4、付(傅)咸(公元239~294年),字长虞,北地泥阳人(今陕西耀县)。
付(傅)玄之子。
付姓现代名人资料(2)

付姓现代名人资料当代傅姓的人口已达614万,为全国第三十六大姓,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51%。
从明朝至今600多年中傅姓人口由44万增到614万,大约14倍。
全国人口增长了13倍。
傅姓人口的增加速度略高于全国人口的增加速度。
目前,主要集中于山东[13%]、湖南[11.5%]两省区,大约占全国傅姓总人的24.5%;其次,分布于云南[9.1%]、安徽[8.1%]、浙江[6.3%]、福建[6.2%]、江西[6.1%]、四川[5.6%]、河北[5.1%]七省的傅姓又达46.5%。
山东为傅姓第一大省,占全省总人口0.8%。
全国形成了北山东、南湖南、西南云南三块傅姓聚集区。
在近600年间,傅姓人口流动的程度和方向与宋、元、明期间有了很大的区别,由东部向华中、华北的回迁已经大于由北向东南的迁移,同时,向西、西南的移民已经成为重要的移民流。
当代傅氏的分布频率傅姓人口单位面积内密度最高的地区在鲁苏皖赣四省大部、闽西、湘东、滇西南、辽西、黑龙江东部地区,每平方公里的傅姓人口达到1.5人以上,中心地区最高达到3人以上。
傅姓分布密度示意图表明;密度最高的[1.5人以上/平方公里]地区仅仅占国土面积的10.5%,傅姓人口约189.7万;0.5-1.5人/平方公里的地区,占国土面积的37.5%,傅姓人口大约337.5万;不足0.5人/平方公里的地区占国土面积的52%,傅姓人口大约86.8万。
傅姓分布很广,但不均衡。
傅姓在云南也是较常见的姓氏之一。
傅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表明:在云南大部、四川西南、贵州西北、湖南大部、江西、福建西部、浙江西部、江苏北部、山东中部、河北东部、黑龙江东部、陕甘川交汇地区,傅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6%以上,云南西南地区高达1.8%以上,覆盖面积占了总国土需积的13%;四川大部、陕甘宁南部、湖北、湖南西部、广东东部、闽浙东部、皖苏、鲁东和鲁西、河北西部、山西北部、内蒙古中部和东部、东北大部地区,傅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3%-0.6%,覆盖面积占了总国土面积的33.4%;其他地区,傅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不足0.3%,覆盖面积占了总国土面积的53.6%,其中比例不足0.2%的占国土需积的30%付姓现代名人精粹陕西现代付姓名人:付智琳1951年9月生,陕西户县人,本科文化,中共党员,户县草堂镇党委书记。
百年老人生平简介范文

百年老人生平简介范文百年老人生平简介范文(一)回顾付秀琴同志的一生,是勤劳朴实,善良热忱,乐观豁达,仁义至重的一生.她生于1946年5月1日,1966年——1971年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七师224团8连工作,1971年——1974年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哈管局213团化工连工作,1974年以后一直在红星一场建筑公司工作,2000年在建筑公司光荣退休。
付秀琴同志在工作中认真尽责,一丝不苟,曾于1981年、1982年、1987年、1989年、1990年、1993年被6次评为先进生产者。
并于1986年被评为勤劳致富先进个人。
付秀琴同志的去世,让我们单位失去了一名老军垦、老同志,让亲友失去了一位好同志,让周边父老乡亲失去了一位好邻居,让子女失去了一位好母亲,让丈夫失去了一个好妻子。
她虽离我们远去,但那种勤勤恳恳,忘我工作的奉献精神;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那种为人正派,忠厚善良的高尚品德;仍值得我们学习和汲取。
她处处以一个老一辈老军垦的标准要求自己,以模范行为约束自己的言行,遵纪守法,乐于助人。
付秀琴同志为人忠厚、襟怀坦白;谦虚谨慎、平易近人;生活节俭,艰苦朴素;家庭和睦,邻里团结,一生勤劳坚强,节俭持家,思想开通,乐观开朗,善待于人。
生活中的她又是一位吃苦耐劳,善良可亲的好妈妈,好妻子。
她对子女从严管教,严格要求,子女个个遵纪守法,好学上进,付秀琴同志的一生是历经坎坷、饱经风霜的一生;是勤劳俭朴、艰苦创业的一生;是平凡无奇、朴实无华的一生;是默默无闻、任劳任怨的一生;是善良贤明、通情达理的一生;是和亲睦邻、乐善好施的一生。
她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也没有留芳百世的伟业,但她的人格力量和优秀品德,永远激励着子孙后代,她的音容笑貌永远活在子孙心中。
付秀琴同志的去世,使我们失去了一位好同志,好阿姨,她离我们而去,但她那种勤勤恳恳的奉献精神;那种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那种为人正派,忠厚老实的高尚品德,仍值得我们学习和记取,为她的家庭失去这样的好妻子、这样的好母亲而惋惜。
刘付复姓

复姓-刘付明孝宗弘元年戊申岁(公元1488),“刘付”姓开基祖傅鸾,号:鸣凤,带了妻子杜氏,背了婴儿,与胞弟傅业鸟(业、鸟合为一字),从福建省上杭县城关珠玑巷起行,迁往广东廉江市、化州市和广西陆川县交界处的“山底”(地名)开基。
由于旅途遥远,还邀了同巷居住的盟兄刘荣作伴,千里跋涉,风风雨雨,当他们才走到广东韶州府境内,不幸傅鸾病逝,遗下寡妇孤儿。
胞弟傅业鸟与盟兄刘荣陪着杜氏带了遗孤——丽川,历尽千辛万苦,才到达广东廉江市的山底(今廉江市石角镇山腰管理区)。
不久,杜氏由于身心交瘁一病不起,盟兄刘荣便担起托孤的责任。
又因刘荣夫妇没有生育儿女,傅丽川长大成人后,为了涌泉回报养父的抚育之恩,便一身承二姓宗祧。
丽川公认为“生身不大,养身大”将复姓定为“刘傅”,把“刘”放前“傅”放后,感谢刘荣公的养育之恩。
因此百家姓新增了“刘傅”这个复姓。
经过几百年的传承,此复姓有写作“刘傅”的,也有写作“劉傅”的,中国第一次汉字简化后,人们习惯把“劉”简写作“刘”、“傅”简写作“付”,目前,在公众场合,一般都以“刘付”代替了“刘傅”和“劉傅”,但几种写法都有,都是同一姓氏。
至1987年5月“刘付”复姓修了四次族谱,已传23代,现有裔孙约十万余人,主要在广东的廉江市、化州市和广西的的陆川、浦北、防城、宁明、上思等县繁衍,有的还远播台湾、海南岛和海外。
“刘付”宗祠曾是粤桂边区游击队的活动据点,该祠已于1987年12月被廉江县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刘付宗祠经多次修建,建在广东省.湛江市.廉江市.石角镇.山腰村。
建筑规模大,分上.中.下三栋,下面是新建的气宇非凡的刘付宗祠:刘付宗祠曾经是革命游击队活动的重要场所,历列为广东省.湛江市.廉江市文物保护单位。
刘付仕先编辑转载2011年3月1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付姓现代名人资料当代傅姓的人口已达614万,为全国第三十六大姓,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51%。
从明朝至今600多年中傅姓人口由44万增到614万,大约14倍。
全国人口增长了13倍。
傅姓人口的增加速度略高于全国人口的增加速度。
目前,主要集中于山东[13%]、湖南[11.5%]两省区,大约占全国傅姓总人的24.5%;其次,分布于云南[9.1%]、安徽[8.1%]、浙江[6.3%]、福建[6.2%]、江西[6.1%]、四川[5.6%]、河北[5.1%]七省的傅姓又达46.5%。
山东为傅姓第一大省,占全省总人口0.8%。
全国形成了北山东、南湖南、西南云南三块傅姓聚集区。
在近600年间,傅姓人口流动的程度和方向与宋、元、明期间有了很大的区别,由东部向华中、华北的回迁已经大于由北向东南的迁移,同时,向西、西南的移民已经成为重要的移民流。
当代傅氏的分布频率傅姓人口单位面积内密度最高的地区在鲁苏皖赣四省大部、闽西、湘东、滇西南、辽西、黑龙江东部地区,每平方公里的傅姓人口达到1.5人以上,中心地区最高达到3人以上。
傅姓分布密度示意图表明;密度最高的[1.5人以上/平方公里]地区仅仅占国土面积的10.5%,傅姓人口约189.7万;0.5-1.5人/平方公里的地区,占国土面积的37.5%,傅姓人口大约337.5万;不足0.5人/平方公里的地区占国土面积的52%,傅姓人口大约86.8万。
傅姓分布很广,但不均衡。
傅姓在云南也是较常见的姓氏之一。
傅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表明:在云南大部、四川西南、贵州西北、湖南大部、江西、福建西部、浙江西部、江苏北部、山东中部、河北东部、黑龙江东部、陕甘川交汇地区,傅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6%以上,云南西南地区高达1.8%以上,覆盖面积占了总国土需积的13%;四川大部、陕甘宁南部、湖北、湖南西部、广东东部、闽浙东部、皖苏、鲁东和鲁西、河北西部、山西北部、内蒙古中部和东部、东北大部地区,傅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3%-0.6%,覆盖面积占了总国土面积的33.4%;其他地区,傅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不足0.3%,覆盖面积占了总国土面积的53.6%,其中比例不足0.2%的占国土需积的30%付姓现代名人精粹陕西现代付姓名人:付智琳1951年9月生,陕西户县人,本科文化,中共党员,户县草堂镇党委书记。
1970年12月参军入伍,在部队历任战士、班长、排长、副政治指导员、政治指导员、副政治教导员、组织股干事等职。
1987年1月从部队转业到户县信访局工作,1990年2月调入户县大王镇任副镇长,1995年8月调人户县草堂镇任镇长,1998年3月任户县草堂镇党委书记。
无论是在军营生涯中还是转业到地方工作,都能干一行、爱一行,工作中任劳任怨,有一种坚韧不拔的敬业精神。
狠抓经济建设,加大改革力度,扩大招商引资,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了民营经济的发展。
至1997年底,全镇完成工农业总产值6.4亿元,农民人均收入2160元,上交国家税金460万元,建设了两所中学,改善了机关办公条件,修建了2公里沥青公路,兴修节水工程,改变了灌溉条件,制定了“五区一带”的15年发展规划。
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深受群众的好评。
草堂镇党委、政府的各项工作多次受到省、市、县的表彰奖励。
付天佑1947年12月生,陕西勉县人,大学文化,勉县三中语文教研组组长,中学一级教师,勉县教育学会理事。
中国民主同盟勉县支部宣传委员,县人大代表。
他在30年的教坛生涯中,始终坚持教书育人,敬业爱岗。
他同教研室老教师合编《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书初、高中二册,铅印发行,及时填补了拨乱反正后县教参的空白。
他热心教研工作,勇于改革,多次给全县教师上示范课,写说课稿和教学论文,获一等奖。
他长期担任宁略勉三县考试出题工作,知识广博、准确,注重创新改革。
《作文贵在新》、《注重教学民主,培养创新能力》等教学论文已入书发表。
所辅导的学生作文多次在报刊上发表,九八级学生吕方在陕西省“爱国立志跨世纪”作文竞赛中获奖,他被评为陕西省优秀辅导员。
多次受到市县等奖励表彰,被评为先进教师或劳模。
他立足本职,又积极参政议政,县人大会上他提出十八条建议,解决学校周边环境和道路等问题,他同勉县工商局配合视察农村集镇和文化景点,督促其健康发展。
傅世存1955年4月生,陕西安康人。
1982年毕业于汉中师范学院中文系。
现任职于陕西安康地区文艺创作研究室。
全国现代付姓名人:傅以新1943年生,山西寿阳人。
国画家、书法家。
1966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山水画科,曾长期任教于天津美术学院,教授职称,兼天津画家书法学会会长,现为中央民族大学文艺研究所教授、北京市政协委员、民革北京市委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和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海峡两岸书画家联谊会和北京中山画社副秘书长。
国画作品以擅写日、月、天光云影著名,参加全国美展、全国国画展、全国山水画邀请展等国内大展和在美、日、韩、新、土、澳等国和港澳台举办的中国画展,《国画家》、《中国画》、《新华文摘》等刊物曾作专题介绍,出版有《傅以新水墨画选》。
书法作品以草、隶为主,以气势胜,参加国际书法展、全国书法邀请展、东亚书艺展、日中合同书法展等,收入《当代书法艺术大成》、《名家书法集》等大型图书,曾获天津鲁迅文艺奖金(优秀作品)、华北书法奖等。
有书画论文数十篇发表,出版有《书法结体研究》、《颜真卿》及竹简版书法集《易经》、《孙子兵法》等书。
传略收入国内多种画家词典、书家名录和英国剑桥、美国传记中心《世界名人录》、印度《亚洲名人录》。
付促超1955年生于四川简阳。
1977年四川美术学院绘画系国画专业毕业并留校任教,1988年该院研究生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
现为四川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画系主任,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重庆美术家协会理事、重庆中国石学会副会长。
画家长期从事中国画艺术教学与创作研究工作,其作品曾十多次入选国家级和参加由中国美协、中国美协国画艺委会提名或特邀作者的全国重要美展。
在英国、日本、韩国、台湾、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展出作品。
作品先后五次在全国美展上获奖,八次在省美展上获奖,其中代表作《冬日》获全国中国人物画展“桐奖”、《回声》获世界华人书画大展“铜奖”、“《西北风》、《残雪》等获中国国画家学术邀请展专项奖“国画家奖”、《静溢的雪原》获第四届当代中国工笔画大展优秀奖,作品《九月的风》获四川省中国画大展专项奖“金龙奖”、《铁蹄洪流》获四川省美展一等奖。
作品在《美术》、《中国画》、《国画家》、《连环画报》、《朵云》等全国重要美术刊物上发表,大量作品被国内十多家美术出版社编入各类画册中出版,个人曾先后被邀请参加国内及港澳地区的有关学术研讨及交流活动并发表不术论文、译文多篇。
传略被收入《世界美术家》(华人卷)、《世界华人美术名家年鉴》、《中国专家大辞典》、《中国当代美术家》中。
作品《草原秋梦》为英国大英博物馆收藏。
付代法1953年6月出生,安徽舒城人。
舒城县中医院党支部宣传委员。
付德兴1942年10月生,山东茌平人。
山东省聊城市复退军人医院副院长。
付洪寅1938年生。
长期坚持业余创作曾任业余文学创作员。
采编、专栏作家、文研员。
付鸿蔚高级工程师。
女,1939年11月出生,重庆人。
1961年毕业于重庆大学。
现任职于北京供电局科技处。
主要贡献:在北京供电局及局科研所工作30余年,研制成功的“10KV 线路串联电容补偿装置”,解决了因电压波动太大远郊春灌冬灌期农用水泵无法开启的问题,获1978年北京供电局科技成果奖;“工频控制技术装置”能自动控制地区电力负荷及设备,获北京市1987年科技进步二等奖;研制的“音频脉动控制技术装置”,实现了由中央调度所对各用户和用电设备的自动控制并将控制效果返回中央调度所,该成果获1986年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及华北局一等奖。
主要著述:发表了《10KV串联电容补偿》、《工频控制技术》、《音频控制技术》及《电力负荷控制与电力调度和用电自动化》等论文;撰写的《科研承包势在必行一关于科研管理的一点建议》(获1991年北京供电局首次企业管理论文三等奖)。
付铁库1941年生,笔名铁军,怀仁斋斋主。
国家高级画师,二级书法师。
付宪周1946年3月生,河北曲阳人。
大专文化,中共党员,保定市北市区环卫局局长,北市区第四届政协委员。
付新未1955年3月生,河北正定人,正定县塑料油墨厂厂长,正定县第十、十一届政协委员会委员。
现任正定县宏远织布厂厂长。
他1972年3月~1977年10月在朱河村务农;1977年11月~1981年11月在朱河供销社工作;1981年12月~1987年1月在石家庄南三条市场经商;1987年2月至今创办油墨厂、鞋厂、织布厂。
他通过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和经商的实践经验,认真总结,大胆创新,大力发展私营企业,先后创办的几个厂,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他作为政协委员,对政协章程以“及统战理论有着比较深刻的认识,并积极地参政议政。
付星魁1952年9月生,吉林扶余人。
大学文化,九三学社社员,吉林农业大学科技出版部主任,研究员。
他1976年毕业于吉林农业大学土化系,曾任土壤微生物学教师,农大图书馆情报部主任,吉林农大青年科技工作者研究会理事长,吉林省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副理事长,全国农业高校学报研究会常务理事,吉林农业大学学报副主编、经济动物学报主编。
几年来,先后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出版学术专著5部。
主持了“吉林省创汇农业发展战略研究”课题,1993年该课题通过省级鉴定。
1995年该课题被吉林省科委评为吉林省科技情报成果一等奖,被国家科委评为全国优秀科技信息成果三等奖。
他主编的学报,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期刊;获全国高校优秀学报一等奖、全国农业高校优秀学报一等奖。
付英杰男1950年8月生,辽宁新民人。
1963—1968年在沈阳第41中学读书,1968—1974年下乡,1974年到沈阳铁路分局沈阳机务段工作。
长期致力于科技发明探索。
“多用异步电机轴流泵”、“多用异步电机离心泵”已编入《国家级新产品新技术信息网》、荣获“中国专利精品城金奖”,获发明专利权。
近期又公开了“多用电机泵”发明专利,并获实用新型专利权。
99年申请“双蜗壳电机泵”专利。
几项专利集多学科的科技理论和多行业技术精华于一身,产品构造新颖,简单独特,使电机具备了泵的功能;使泵自备了动力,机泵合一,独立工作。
解决了“电机温升”、“泵类泄漏”难题,实现了产品的“模块化”,是真正的“零泄漏泵”,效率高于磁力泵、屏蔽泵、低成本、高利润、多功能、高效率、多用途、易操作。
可做为“喷射泵”、“全电力综合推进系统”的动力推进器应用舰船、潜艇上,提高航速,专利技术有利于现有电机业、泵业、风机业的技术改造,产品制造技术易于和现有技术的嫁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