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山水盆景创作
山水盆景的制作

山水盆景的制作作者:朱骏来源:《现代园艺·上半月综合版》 2014年第5期朱骏(江苏省靖江市人民公园 214500)摘要:山水盆景,又称水石盆景、山石盆景。
它是用山石、植物等为主要材料创作而成的立体的中国山水画,山水盆景是自然山川风貌的艺术缩影。
关键词:山水盆景;立意;制作山水盆景的制作是以各种石料为主要素材经过艺术加工的一种艺术,是将奇峰异峦、高峡飞漾、百嶂千峰、洞幽奇景等自然景色浓缩到浅盆中,使人如临碧波绿水之前、名山大川之间,意趣盎然,把欣赏者带进“无声的诗、立体的画”的意境之中,给人以美的享受。
1山水盆景的制作立意制作山水盆景首先必须制作立意。
盆景的制作立意,即确定意境,并构思、表达这个意境的过程,无论是用软石料还是硬石料制作出的一盆好的山水盆景作品,都应该具有立意新奇、景观深远、形神兼备、诗情画意。
要做到这一点,制作者必须对自然山水景观多加实地观察和了解,摸清多种山石的结构、特性,掌握名山大川自然风貌的特征,做好胸有成竹。
制作立意一般说来有2种表达方式:一是先立意并根据这一立意,经过构思选用适当的树、石、山、草等素材,在盆景空间中进行排列组合来完成这一立意。
二是根据具体的山、草、树、石的形状特点,生发某种立意,然后构思并运用这些山、石、草、树的形状特点,进行排列组合来完成某一景观和意境的构成。
由于盆景景观构成受到具形素材的限制,因此这种立意构思方法是山石及各组合类盆景造型中普遍使用的一种构思结合制作的方式。
2制作山水盆景的常用工具①锤子:加工石料的主要工具,用于敲击石料或錾子,有平口锤、尖头锤。
②錾子(或称凿子):用以加工石纹及打洞,对于使用锤子不方便之处则用錾子,尤其是在凿较深之洞穴时。
③钢锯及锯条:主要用以锯截松质石料(软石)。
④钢丝刷:石料经雕凿后,用钢丝刷适度擦刷,以刷除石屑,使石料显出其老熟纹理。
⑤砂轮:石料经劈、凿加工后,留下的尖、刺之处,使用砂轮磨刷,以除去火气。
山水盆景的制作方法

山水盆景的制作方法
制作山水盆景的方法如下:
1. 准备工具和材料。
包括盆子、土壤、小石子、大石头、苔藓、小树苗等。
2. 选择适合的盆子。
盆子可以是陶瓷盆、木盆或塑料盆等。
选择与山水风格相搭配的盆子。
3. 准备土壤。
使用透水性好的盆土或者自制的混合土壤,以保证盆景的生长。
4. 布置大石头。
将大石头安排在盆中,营造山的景观。
可以安排石头峰、石壁等不同形状的石头,以增加盆景的层次感。
5. 布置小石子。
在盆中撒上小石子,可以选择不同颜色和大小的石子,以模拟山间的河流或小道。
6. 布置苔藓。
在大石头和小石子之间填充苔藓,增加盆景的自然感。
可以选择不同种类的苔藓,如绒藓、点苔等。
7. 种植小树苗。
选择适合盆景的小树苗,如松树、柳树、榆树等。
将小树苗种植在盆中的适当位置,让其与石头和苔藓相互呼应。
8. 养护盆景。
给盆景适量浇水,保持盆土湿润但不过度湿润。
定期修剪小树苗的枝叶,保持盆景的形状和健康生长。
制作山水盆景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尽量选择天然材料,如天然石头、真苔藓等,以增加盆景的自然感。
- 注意搭配色彩和形状,使得盆景整体美观。
- 盆景的设计要有层次感和对称感。
- 给予盆景适当的光照和通风条件,以促进植物生长。
- 细心养护盆景,注意病虫害的防治和修剪植物的枝叶。
山水盆景的制作技艺

山水盆景的制作技艺制作山水盆景,除要具有地形地貌和山水盆景艺术的表现方法等理论知识外,还要掌握具体的制作技巧,必须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能做到得心应手,运用自如,创作出高水平的盆景作品。
观选石料观选石料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因石立意”,即在仅有一块或几块石料的情况下,根据现有的石料进行创作,表现主题。
“因石立意”要充分发挥石料的长处,避其短处,把具有自然纹理和丘堑、外形美观的一面作正面,形态较差的一面作背面。
如有几块松质小石料,难以制作出挺拔险峻的山水盆景,则可用来制作平远式山水盆景,表现江南山青水秀的风光。
“因石立意”所表现的意境常受到一定限制。
一般业余盆景爱好者因石料较少,多为“因石立意”,然后再进行创作。
另一种是“因意选石”,在石料较多的情况下,多采用此种方法。
如在游览名胜古迹或名山大川之后,深为祖国壮丽河山所激发,或读一首’好的诗词而受到启迪,有了创作的欲望,然后根据立意去挑选石料。
例如,欲制作表现当年红军长征时爬雪山情景的山水盆景,最好选用浮石、宣城石或珍珠岩等材料,以便很好地反映冰天雪地的山峦风光。
如欲制作表现陡峭石林风光的山景,应选择斧劈石或煤石等细长条状的石料。
在大堆石料中挑选山石时,首先要挑选好主峰的石料,然后再挑选与主峰形态、色泽、纹理、质地相协调的较小石料。
在选石时,注意挑选具有“瘦、漏、透、皱”的山石,以便生动地表现山峰的各种形态。
下面将具有这几种形状的石料及其加工方法与用途分别介绍如下:(1)瘦。
瘦型石概括地说,就是有棱角的长条状石料。
瘦型石可布置成壁立当空、孤峙无倚的姿态,看去有亭亭玉立之感。
瘦型石能充分显示山峰的峻秀挺拔、崔巍雄奇,臃则反之。
(2)漏。
漏在山水景物中指倒挂于山体的部分。
漏的位置一般在岩洞中或悬崖峭壁突出处‘漏可增加山水盆景的美感。
在松质石料上,可用锯截和雕琢的方法做倒挂。
锯截前,先观察好石料,确定是否宜做倒挂和做倒挂的位置,如果适合做倒挂,在下锯前先按预定位置划出锯截线,依线下锯。
山水盆景制作中的构思、构图与布局

山水盆景制作中的构思、构图与布局盆景起源于中国,后传入日本,现风靡世界。
中国盆景是以树木、山石为素材,经过艺术处理和精心培养,在盆中集中典型再现大自然神貌的艺术品。
《中国山水盆景》首先介绍了制作山水盆景采用的各类石种、制作工具;然后具体介绍石种的造型技法,山水盆景制作中的构思、构图及布局,常见的山水盆景形式,软石、硬石制作基本方法,制作中常见的问题,造型布局中忌讳的几个方面,以及植物种植,用盆、摆件、几架、日常管理等内容;最后,作者精选了40多幅作品照片,大到园林假山、景点置石,小到掌中盆景、清供赏石,帮助盆景爱好者领略中国山水盆景的艺术魅力和特色。
(一)构思创作山水盆景首先要构思。
构思是一个想的过程,但不是凭空脱离实际的幻想,一定要在有可能实现的前提下去探讨、研究。
构思离不开石料、盆,离不开裁剪手段。
有时构思很好,但实际操作中却发觉围难重重,一时无从下手。
如许多名山大川,古今名画,给我们很多启示,但要想在山水盆景中体现,在具体制作中就会觉得错综复杂,不知先从何处入手。
盆景虽为框景艺术,它不同于平面绘画:虽有盆框界限,但盆上是立体圆雕,盆上还有一个无形的框界控制着山石的高度空间。
盆景也不同于摄影可斩头去尾,可以裁剪成某个局部的特写:又不同于雕塑,可不受框界制约。
依盆造景要考虑两者之间的关系,这也是山水盆景构思中的所难之处,要在构思中解决好各种矛盾关系,在一盆之内既有合理的比例,又要有景深意远的画画。
(二)构图与布局1、构图构图是具体操作,是在完成构思中设定的图像。
构思目的就是解决在盆内如何利用山石去构图布局。
构图是具体的,即使是简单到只有指尖小的山石,也有画面中安置的位置及肩负的作用问题。
山水盆景的构图是将精选的材料——山石、树桩、摆件等,在盆框界限内,由粗到精、由简到繁、由分散割裂聚成一个艺术整体,依照构思逐步巧妙地组织安排;必须时时、处处考虑制作中的每一步骤、每方山石在构图中所起的作用、含意,上是否呼应合拍,下是否能带动、联合各方山石,弄明白了方能落笔定局。
山水盆景制作

山水盆景的制作
盆景爱好者自制山水盆景盆,用何工具材料?
1
2 3 4 5 6
布置任务
知识储备 收集资料 制定计划 实施方案 检查评估
布置任务
制作一组或一盆硬石盆景。 展开作品的设计构思、制作、展示、评 比。
知识储备
教学目标:通过石料的选料、锯截、拼 组,胶合及雕琢等手段来完成山水盆景 的制作。 技能要求:根据设计方案制作盆景。
一.山水盆景的型式
山峰的造型与布局
二个问题
山水盆景的型式
注意的问题
(一)山峰的造型与布局
山峰的基本造型包括:
立峰 斜峰 悬崖 折带
• 山峰的布局:
单峰 双峰 三峰 群峰
(二)山水盆景的型式
基本形式在三组以上,其 基本形式为两组,分置于 层次要多,造成山重水复 主体在盆中是最高、最 分为 基本形式为三组,在盆的 中一组为主体,其它各组 盆的左右两边。多用椭圆 大的。 独立式 或层峦叠嶂的感觉,达到 开合式 偏重式 前方左右各置一组,高低 重叠式 作为陪衬,使主体更突出 散置式 形或长方形浅盆。切忌两 有露有藏,露中有藏。 多用圆形浅盆,山石不 大小不宜相等;在两组后 。要保证客不欺主,客随 组同等高低和大小,应有 宜置于盆的正中,也不 方中间,再置一组,体量 主行。布置时应有疏有密 差别,富于变化,有主峰 宜置于盆的边缘,不要 要较前方两组小得多。 ,疏密得当,形成繁简对 的一组偏重在一边,另一 使人有呆板或不稳重的 宜用椭圆形或长方形浅盆 比,繁中求简。 边则用山石很小的一组作 感觉。 。 陪衬和对比。
六.山水盆景的制作过程
以广州为代表的粤派山水盆景, 其特点是:布局主次有别,繁简 以下影片从软石类及硬石类2 得当,山石层叠,丘壑自然,构 种不同的石料来展示山水盆景 图新颖独特。表现题材为山水秀 的制作过程。 丽的南国风光。 石料以英石为主。 硬石类山水盆景的制作 29″ 1. 2.软石类山水盆景的制作15′11′31″
山水盆景制作教程

山水盆景制作教程学习自然师法造化,所谓“自然”、“造化”,即包括世间的万事万物。
盆景正是名山大川、奇柏老树的艺术概括和艺术再现。
创作盆景,最重要的是须胸有丘壑林泉,而后才有“概括和再现”。
学习自然、师法造化,是收集素材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创作的前提。
当然,既是创作,就不是天然景色的照搬、照抄,也不是照镜子似的“缩影”,而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结合。
千里之山岂能尽奇,万里之水岂能尽秀。
盆景创作,必须对山山水水、参天老树作仔细地观察、研究,认真进行一番剪裁、取舍、渲染、夸张的艺术加工,才能集中、典型的再现自然。
对于大自然,历代诗人、画家、艺术工作者都无限讴歌、崇拜,从大自然吸取营养,丰富自己的创作。
盆景工作者也必须不辞辛劳,爬山涉水,对山水树木作深入研究,抓住特点,掌握规律。
山,或幽、或秀、或险、或雄、或奇;树,或遒劲豪放、或潇洒飘逸。
要全神贯注,捕捉其特点。
而每一特征,又要注意细微之别,搜尽奇峰打腹稿。
在大自然中深藏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盆景艺术素材,但需我们去开掘,收集素材,才能避免刻板老套,从而创作出立意新、构图美、色彩宜人、具有艺术魅力的作品来。
古人有这样的经验:“自江陵登三峡夔门,长流三千余里…漩涡回流,雄波激浪备在其间…悬崖峭壁、陡岸高坡、峻岭深岩、幽泉秀谷、虎穴龙潭、奇危峻险、骤雨狂风,无不经历…真所谓探囊取物也。
”不少盆景技师文化水平不高,但能创作出颇有意境、神形兼备的精品,正是他们在观察自然,在“行万里路”上下功夫的结果。
当然,强调行万里路,胸有丘壑,并不否定读万卷书,腹藏诗书;而是要正本清源,不要把师法古人当作源流。
如果本末倒置,盆景艺术源泉就会枯竭。
怎样学习自然,学些什么?学习自然,就是要抓住各种事物的特征、特性、神情、态势等,抓住事物的规律性。
自然界万事万物无不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树有生长、发育、开花、结果、落叶、休眠等规律,山有春夏秋冬、朝夕晴雨等变化规律。
以植物而言,各有不同的植物学形态和生物学特性,奇姿异态,变化万千,如竹的劲节潇洒,松的苍翠刚劲,桂花的香韵,海棠的妩媚,不一而足,各具特征。
《山水盆景的制作》教案

五、组合
• 组合是将加工好的山石按构图设计组花成 完整山水景象体系的过程。组合是对构图 设计的实际立体再现。组合过程中应根据 实际效果对已有的构图设计进行修改与完 善,通过对山石摆放位置的不断调整,最 终达到符合意境表达的景观效果。 组合的 内容一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把小石拚合 成大石,二是把若干山石组合成一个完整 的景象体系。
十、题名和陈设
• 盆景制成之后,作者可根据创作意图和具 体造型,给作品题名。好的盆景题名可以 概括景观的特征神韵,画龙点睛,突出主 题,令人遐想,扩大时空境界,以名索美。 因此,题名可以使盆景思想性、艺术性得 到升华。
十一、养护
• 1、浇水:一般硬石山水盆景应经常问石植 物浇水。对于软石山水盆景,除了盆装满 水,并以石盆自来水厂。为防止软石盆景 峰值出现在顶部的白色盐斑,浇水时,可 使水从山顶沿山坡缓缓进入盆地。
• 另一种是“因材立意”,也就是按石创作, 即根据石料的种类、形状和色泽等因素来 决定创作意境。
二、配盆
• 山水盆景一般配脚曲折起伏一览无遗地展示 出来,使景观层次更丰富,再次浅盆便于 安置船、桥、水榭等配件。
• 一般以长方形或椭圆形最为常见和适用。
(5)散置式
• 散置式是由三组以上山峰组成,并且山 峰多呈分立状。散置式特别强调峰群的 有机统一,山峰布置应有疏有密,有主 有次,使宾主分明,否则将是一盘散沙。
2、立面构图形式
(1)直立式 山石纵轴及其皴纹线基本上与盆面垂直,山体形象
呈直立状态。应用这种形式宜将峰嵴线处理成大起大落 的起伏变化,以获得生动效果。直立式是最常见的山体 构图形式,适合 与偏重式、开合式、散置式、独峰式 及重叠式等多种平面布局形式结合应用。
山水盆景的制作与管理(资料最全)

山水盆景的制作与管理(资料最全)盆景主要分两大类:树木盆景和山水盆景。
盆景按规格分类:微型盆景:高15cm--20cm以内。
迷你盆景:高15cm以下。
小型盆景:高21cm--30cm以内。
中型盆景:高31cm--80cm以内。
大型盆景:高81cm--150cm以内。
特大型150cm以上(庭院景观树)。
树木盆景根据所用树木种类和特性以及设计制作的特点分类:为直干式、卧干式、斜干式、悬崖式、曲干式、附石式、垂枝式、丛林式等形式盆景。
山水盆景分类:1、水盆型:把山石置于浅口水盆中盆中盛水不盛土。
2、旱盆型:浅盆中有山石而不放水,植物及配件点缀在山石上。
3、水旱型:浅盆中一部分是土壤、山石、树木、而另一部分是水。
盆景按材料及表现的景观分类:①按材料:树木盆景,山石盆景,树石盆景。
②按表现的景观:山水盆景,旱盆景,水旱盆景,附石盆景。
树木盆景定义:以树木为主要材料,搭配山石、人物、鸟兽为小物件,通过攀扎、修剪等技术造型,一个简单的花盆表现出旷野、森林的景象。
山水盆景定义:以山石为主要材料,根据大自然的山水造景,经过切割、拼接等技术,搭配简单的花草,营造出悬崖峭壁、险峰丘壑等各种险峻的山水景象,也叫作山水盆景。
下面浅谈介绍山水盆景:山水盆景是以观赏岩石为主的一类盆景。
制作山水盆景,首先必须进行艺术构思,确定主题,然后按照山石的天然气质,取其全部或局部适宜造型的石料,并以植物及必要配件进行人工雕琢,配置成假山;将奇峰异峦、高峡飞漾、百嶂千峰、洞幽奇景等自然景色,浓缩到浅盆中,盛在几案上,俨如一幅立体山水画,使人如临碧波绿水之前、名山大川之间,意趣盎然。
山水盆景的制作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中国山水画的艺术创作。
其创作过程通常分为立意、选材、布局(构图)、加工、点景五个部分。
首先是立意,确立题材和创作主题思想,然后按照作者的意图来选择材料,但有时也可能是先获得某些材料,然后再根据所得材料来进行立意,就材构思,确定所要表现的主题思想,然后再根据主题的需要进行构图、加工、点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相石构思中的具体情况
因意选石,意在笔先 因形赋意,立意在后 依图施艺,随心所欲
返回目录
(3)山峰的基本造型
(4)布局的基本形式
平面布局:单峰式、双峰、三峰、群峰。
(5)构图的基本要领
空间意识 焦点透视与散点透视结合的空间 宋代著名画家郭熙在《山水训》中说: “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 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 谓之平远。……高远之势突兀;深远之意重叠; 平远之意冲融,而缥缥缈缈”。郭熙的“三远” 是国画理论中关于透视体系的具体论述,对盆 景的创作同样具有指导意义。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11)配件
上一页
返回目录
(12)最后效果
(3)腐蚀修饰
①松质石料加工完毕之后,可用铁刷子从上向 下或从下向上地刷几遍,使纹理保持一致,显 得比较自然。 ②吸水石盆景制作好以后,应使石面生出一层 青苔,既能掩盖雕琢痕迹,又能增加美感。 ③在景物制成后,可向山石表面均匀地涂一遍 淡墨来消除加工痕迹。涂时要宁淡勿深,一遍 不成再涂一遍。 ④对墨色或深灰色硬质石料,可用自行车上光 蜡,略加一点黑色鞋油,将二者混合均匀后, 用小毛刷或布块把它涂在山石加工痕迹处。
2、配件点缀 1)因景制宜。点缀何种配件应由景象 环境决定。 2)以少胜多。配件要少而精,否则易 庸俗化,使景点分散,削弱主题。 3)比例适当:丈山尺树寸人分鸟。 4)配件固定,因质而异。
4、盆景题名
在作品的立意、构思创作中或在制作完成后, 给作品赋予高雅、贴切、形象、生动、凝练、 含蓄的名称,可以扩大和延伸盆景所要创造的 艺术境界,起到点明主题,深化意境,引导欣 赏,提高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作用。一个 贴切高雅的题名,可使作品大为增色并往往能 产生意料之外的效果,题名在盆景意境的表现 上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
(5)布局过满 盆内山石摆放过多,显得拥挤不堪。 (6)布局太空 盆内布石过少、过小,内容贫乏。
(7)布局过散 山峰虽有宾主之分,但两者距离过远,呼应关 系减弱,破坏了景物的统一。 (8)有实无虚 盆内空间均被山石树木填满,令人窒息。
2、制作技艺
(1)锯截
(2)雕琢:皴 法
第12章
山水盆景创作
主讲 孙会兵
内容提要
1、相石与布局 2、制作技艺 3、配植与点缀 4、盆景提名 5、
2.皴 法
4.软石盆景制造过程 3.硬石山水制作技艺
退
出
1.相石与布局
(1)相石构思的一般规律
山水盆景相石构思的一般规律概括为以下三个阶段 加以阐述,即“观察 — 想象—灵感(图纸设计)” 。
(3)盆与盆土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4)布局
(5)选枝干
(6)去叶后的干枝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7)根据设计主题布置
(8)喷湿景物
(9) 将小筛子的石膏粉筛下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10)初见效果
(11)重新布局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12)最后效果
上一页
返回目录
(4)软石盆景制造过程
山石的凹凸纹理称之为皴,表现皴的绘画技巧称为皴法。 传统的山水画皴法,主要分为面皴、线皴、点皴三大类。 面皴主要包括斧劈皴、铁刮皴等,适于表现坚实陡峭、石块显露、草木 稀少的山岳。 线皴主要包括披麻皴、折带皴、卷云皴、荷叶皴、矶头皴、乱柴皴和解 索皴等多种,多用来表现草木葱笼的土质山峦或苍莽古老的石灰岩地层 等,有一种阴柔之美。 点皴主要包括雨点皴、芝麻皴、豆瓣皴、钉头皴和马牙皴等。 既适合表现石骨坚硬而表面有毁坏点的变质岩山岳,也适合表现石骨与 土肉混杂的土石质山峦,属于刚柔相济的皴法。
(4)拼接胶合
拼接胶合有以下几种情况: (1)石料短缺、零碎,或仅有片状石料, 要制作大一些的盆景,就要把这些 石料拼接胶合后使用。 (2)加工过程中,不慎损坏石料,又无 其它材料可代替,这就要把损坏的 部分再胶合上去。
(3)经过加工,仍感某些部位不够满 意,这时就要拼接胶合上一块至 几块小山石,弥补缺欠。 (4)布局造型完成后,需连接在一起 的峰峦及坡脚小石,要进行胶合。
3.胶合材科
胶合山石的材料有水泥、沙
子、化学粘合剂及染料等, 其中最常用并且用量最大的 是水泥。
3、植物的栽种与配件的点缀
1、植物配植 1)栽植方式 一般栽植于山石缝隙或预留的种植穴内。 2)种植穴栽植方法 3)棕包栽植方法 4)栽植时间 一般全年均可栽植,但以树木落叶后至发 芽前或梅雨季节最好。夏季栽后要避免阳 光直射,冬季注意避风保暖。
软石石料
软石加工工具
返回目录 下一页
(1)主峰底部锯平
(3)主峰先粗雕后细雕
(2)所有石料底部锯平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4) 雕出皴纹
(5) 主峰完成试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6)布局完成,细部调整
(7)雕出沟壑
(8)矮山、皴纹轻雕 (操作宜在盆外)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9)润色
(10) 绿化材料
深远
高 远
平远
山水盆景造型的构图原理及其艺术关系 1、置阵布势: 主次分明、远近有序。 取势与写势 2、虚实相生,繁简适宜: 3、动静互衬: 4、比例尺度适宜: 5、景物含蓄、耐人寻味:
(6)山水盆景构图中常见错误
(1)宾主不分 主峰与客峰等高,主 次不明,破坏了盆景景 物的统一性。 (2)宾主分离 主峰与客峰缺乏顾盼 趋向的呼应关系,也破 坏了盆景景物的统一性。 (3)重心不稳 主峰过于悬倾,而山脚 又无支撑,不能险稳相 依,失去均衡与稳定。 (4)主体偏中 主峰位置居中,呆板而 无生气。
返回目录 下一页
荷叶皴
卷云皴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斧劈皴
小斧劈皴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乱柴乱麻皴
上一页
返回目录
(3)硬石山水制作技艺
黄砂 水 107胶水 喷壶 石膏粉 筛子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石 料
上一页返回目录 下一页来自(1)选石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切石机切平石料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