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 常用图表
西方经济学第二章需求、供给、价格决定及弹性理论

西方经济学第二章需求、供给、价格决 定及弹性理论
三、影响需求的因素
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是由多个因素共同决定的,其中主要 包括该商品的价格、消费者的收入水平、相关商品价格、消费 者偏好和消费者预期等。
均衡价格是在供求双方的交易过 程中自发形成的。均衡价格的形成, 或者说商品市场达到均衡的过程可以 用右图来说明。如图所示,价格为P1 时,市场供给量为P1G,需求量为P1H, 需求大于供给,存在商品短缺,于是 价格会上升,导致供给增多,趋于均 衡点E;价格为P2时,需求量为P2A, 供给量为P2B,供给大于需求,存在 商品过剩,于是价格会下降,导致供 给减少,趋于均衡点E。
1.商品价格 商品价格是影响需求的最重要、最直接的因素。一般来说, 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呈反方向变动,也就是说,一种商品的价 格越高,该商品的需求量越小,反之,价格越低,则需求量越 大。
西方经济学第二章需求、供给、价格决 定及弹性理论
2.消费者收入水平
对于大多数商品来说,当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提高时,商品 的需求量也会增加,两者呈正方向变动。需要注意的是,由于 消费者对各种商品的需求程度不同,商品需求量对收入变化的 反应幅度也不同。通常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量随着收入增加而增 加的幅度很小,而奢侈品和耐用消费品的需求量随着收入增加 而增加的幅度很大。
(三)需求曲线
商品的需求曲线(Demand Curve)是根据需求表中商品 不同的价格与对应需求量的组合在平面坐标图上所绘制的一 条曲线。需求曲线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它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即它的斜率为负值,表示商品的需求量和价格之间呈反方向 变动,如下图所示。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 需求表和需求曲线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需求表和需求曲线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需求表和需求曲线在西方经济学中,需求表和需求曲线是经济学家们用来分析市场和商品需求的重要工具。
通过研究需求表和需求曲线,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商品的需求情况,预测价格变动对市场的影响,以及确定市场平衡点等。
需求表是用来表示商品需求数量与价格之间关系的表格。
通常需求表以价格和需求量为两个变量,当价格上升时,需求量通常下降,反之亦然。
需求曲线则是基于需求表绘制的图形,通过需求曲线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商品需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
需求表和需求曲线不仅仅是用来描述商品的需求情况,更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市场的变化。
当价格上升时,需求量减少,这也意味着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可能减弱;反之,价格下降可能会导致需求量增加。
通过研究需求曲线,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价格变动对市场的影响,这对于企业决策和政府监管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另外,需求表和需求曲线也是分析市场平衡的重要工具。
市场平衡是指供求关系达到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在这个状态下,市场上的商品数量和价格达到了一种相对均衡的状态。
通过研究需求表和需求曲线,我们可以找到市场平衡点,这有助于我们预测市场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制定相应的市场政策。
需求表和需求曲线是西方经济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
通过研究需求表和需求曲线,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变化的规律,预测价格变动对市场的影响,以及分析市场平衡等问题。
这些知识不仅对于经济学研究有重要的意义,也可以帮助企业和政府进行更准确的决策。
个人观点和理解:需求表和需求曲线是经济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们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市场和商品需求的变化规律。
通过研究需求表和需求曲线,我们可以更好地预测市场的发展方向,这对于企业和政府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相信,随着对需求表和需求曲线的研究不断深入,我们将能够更好地把握市场的变化,从而更好地推动经济的发展。
结语:通过本文对需求表和需求曲线的介绍,相信读者对这个主题已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西方经济学模型整理

循环流动图消费者预算线消费者预算线概述(Budget Line)消费者预算线也称消费可能线、家庭预算线,或者等支出线,是表示在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够买到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各种组合。
如上图,预算线AB把平面坐标图分为三个区域:预算线AB以外的区域中的任何一点,如C点,是消费者利用全部收入不可能实现的商品购买组合点。
预算线AB以内的区域中的任何一点,比如D点,表示消费者的全部收入购买该点的商品组合以后还有剩余。
唯有预算线AB上的任何一点,才是消费者的全部收入刚好花完所能购买到的商品组合点。
消费者预算线的方程如果以I表示消费者的既定收入,以P1和P2分别表示已知的商品1和商品2的价格,以X1和X2分别表示商品1和商品2的数量,那么,预算线的方程为:I = P1X1 + P2X2该式表示,消费者的全部收入等于他购买商品1的支出和购买商品2的支出的总和。
消费者预算线的变动1、当两种商品的价格不变、消费者收入发生变化时;2、当消费者的收入不变、两种商品的价格同比例变化时;3、当消费者的收入不变、一种商品的价格不变而另一种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4、当消费者的收入和两种商品的价格都同比例同方向变化时。
变动情况如下图:两种商品价格不变,消费者的收入变化时,会引起预算线的截距变化,使预算线发生平移。
两种商品价格和消费者的收入同比例同方向变化时,预算线不变。
消费者的收入不变,一种商品价格不变而另一种商品价格变化时,会引起预算线的斜率及相应截距变化。
偏好公理偏好公理在西方消费需求理论中,被认为可以检验消费者行为的理论。
包括:完备性公理;传递性公理;选择性公理;优势公理;连续性公理和偏好的凸性公理。
[编辑]偏好公理的具体内涵偏好公理的具体内涵:1.完备性公理。
指消费者对于某些商品所有可能的组合能够按照他的偏好程度大小,有顺序地排列出完整的、可供选择的商品组合。
2.传递性公理。
消费者对A商品组合的偏好,大于B商品组合,而对B商品组合的偏好又大于C组合的商品,则消费者对于A组合的商品的偏好必然大于对C组合的商品的偏好。
西方经济学思维导图-简单高清脑图_知犀思维导图思维导图-简单高清脑图_知犀

西方经济学基本定义西方经济学是指产生并流行于西方国家的政治经济学范式,狭义指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范式,广义包括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范式西方经济学被运用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经济学,即所称的“主流经济学”,因特别注重对市场机制的研究,而又有市场经济学之称西方经济学与东方经济学是不同的经济学范式。
西方经济学主要是范式概念,而不仅仅是地域概念改革开放以来流行中国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也属于西方经济学研究内容经济学是指流行于西欧北美发达国家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主张经济学是15世纪经济学产生,18世纪经济学建立以来,特别是19世纪70年代以后一直到为止认为是能够说明经济运行和国家调节的重要理论、概念、政策主张和分析方法进行了综合和系统化形成的。
其被称为“社会科学之王”经济学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数理经济学、动态经济学、福利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等等。
其主要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研究家庭、厂商和市场合理配置经济资源的科学以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为对象;以资源的合理配置为解决的主要问题;以价格理论为中心理论;以个量分析为方法;其基本假定是市场出清、完全理性、充分信息宏观经济学研究国民经济的整体运行中充分利用经济资源的科学以国民经济整体的运行为对象;以资源的充分利用为解决的主要问题;以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为中心理论;以总量分析为方法,其基本假定为市场失灵、政府有效经典著作亚当斯密(英国)《国富论》此书是现代经济学的奠基之作,也是最伟大的经济学著作大卫李嘉图(英国)《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本书阐明的比较优势理论是现代自由贸易政策的理论基础马克思(德国)《资本论》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人人耳熟能详,就其概述的经济学现象对改变世界的力量之大,入选了最重要的经济学著作瓦尔拉斯(法国)《纯粹经济学要义》现代经济学的主观价值(效用)论、边际革命、经济学数理化的转向通过本书而系统化,熊彼特曾赞誉此书为经济学所取得的最高成就其是瓦尔拉斯的代表作,也是西方边际主义经济学的一本经典著作,在西方经济学发展史上占有一席重要的地位费雪(美国)《利息理论》迄今为止最伟大的关于资本理论的研究,在马克思发现剩余价值的地方,他看见的是放弃当前消费而承担未来的不确定性风险,所获得的报酬凯恩斯(英国)《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凯恩斯被称为宏观经济学的奠基者,他最重要的贡献认为是个人理性通过自由性质与性质的竞争,自然产生社会理性这一理论(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理论的核心)遭到质疑和批判的原因,是其在国家政治干预时引起的争议在《通论》中,凯恩斯否定了传统经济学的观点,他指出,以往传统经济学中所谓的均衡,是建立在供给本身创造需求这一错误理论基础上的充分就业均衡他说,这只适合于特殊情况,而通常情况下则是小于充分就业的均衡,因而他自称他的就业理论才是一般理论,即通论,既可解释充分就业的情况,也可解释小于充分就业的情况马歇尔(英国)《经济学原理》被西方经济学界公认为划时代的著作,也是继《国富论》之后最伟大的经济学著作该书所阐述的经济学说被看作是新的古典学派,在长达40年的时间里,在经济学中一直占据着支配地位。
西方经济学第12章总需求和总供给曲线

⑵价格水平与消费
• 价格水平的变动改变了人们拥有的货币资产 购买力。价格上升,表示人们实际拥有的财 富减少了,他们的消费和投资支出就会下降; 价格下降,表示人们的财富增加了,他们的 消费和投资支出就会增加,这就叫做实际货 币余额效应或财富效应。
⑶价格水平与进出口
• 国内物价水平上升,相比之下,本国公民购 买洋货比较合算,因此,进口增加,同时, 本国货涨价后,外国公民购买国货将减少, 因此,出口减少;相反,物价水平下降,进 口减少,出口增加,这就是汇率效应。
1、总需求的概念
• 总需求除了受到价格水平的影响之外,还要 受到收入水平、预期、财政政策、货币政策 的影响。 • 如果仅仅分析总需求与价格的关系,总需求 函数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水 平与全社会总需求之间的函数关系: AD=f(P)
1、总需求的概念
• 在价格水平既定的情况下,仅有一个国民收入 与计划总支出相等并且能够使得商品市场与货 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 • 在不同的价格水平上,就会有不同的均衡收入 与之相对应,而均衡收入由总需求决定,因此 均衡收入与价格之间的关系就是总需求量与价 格水平之间的关系,从而总需求函数就可以从 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均衡中得到。 • 按照凯恩斯的讲法,总需求表示在某一特定的 价格水平上,经济社会需要多高的收入。
1、总供给的概念
• 总供给是指经济社会在每 — 价格水平上,在 一定时期内愿意并能够提供的商品和劳务的 总量。 • 总供给实际上除了受到价格水平影响之外, 还要受到劳动、资本、技术水平的影响。如 果我们仅仅分析总供给与价格的关系,则总 供给函数:AS=f(P)。 • 一般价格水平通过影响实际工资、劳动市场 供求、就业量而最终影响总供给量。
《西方经济学》符号汇总表

1
TC total cost
总成本
TC=f(Q) =FC+VC
第3章 第4章 第5章
AC average cost
平均成本
AC = TC Q
MC marginal cost
边际成本
MC = ∆TC ∆Q
或 MC = dTC dQ
FC Fixed cost
不变成本 FC=常量
VC Variable cost
《西方经济学》符号汇总表 1(微观部分)
出现的 章节
第1章
第2章 第3章
符号 表示
D S P
Q
Ed
EM M EAB
Es TU MU MRSXY L K TP AP
MP
MRTSLK
英文含义 Demand Supply
Price
Quantity
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
Income elasticity of demand
Average propensity to consumption Average propensity to save marginal propensity to consumption marginal propensity to save Marginal efficiency of capital
货币需求 利率
货币供给 价格指数
L=L1(Y)+L2(r)
Liquidity 为流动性;流动 资金
货币供给通常以名义货 币的形式出现,实际货币 供给 m=M/P
3
AD Aggregate demand
总需求
AD=C+I+G+(X- M)
西方经济学结构图

微观部分
第一章引论
知识结构图:
第二章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概述以及有关的基本概念知识结构图:
第三章效用论知识结构图:
第四章生产论知识结构图:
第五章成本论知识结构图:
第六章完全竞争市场
知识结构图:
第七章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知识结构图:
第八章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需求方面知识结构图:
第九章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供给方面知识结构图:
第十章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
知识结构图:
第十一章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
知识结构图
:
宏观部分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
知识结构图:
第十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知识结构图:
第十四章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知识结构图:
第十五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知识结构图:
第十六章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知识结构图:
第十七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知识结构图:
第十八章失业与通货膨胀知识结构图:
第十九章国际经济的基本知识(略)
第二十章国际经济部门的作用
知识结构图:
第二十一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知识结构图:
第二十二章宏观经济学在目前的争论和共识知识结构图:
第二十三章西方经济学与中国(略)。
马列工程西方经济学PPT_宏观_第12章

第一节 总需求曲线及其变动 二、利率效应
接着我们来看价格水平的变化是如何通过利率效应 来影响投资的。 当物价水平上升时,家庭和企业需要更多的钱来进 行买卖活动。因此物价水平的上升使得增加了人们 对货币的需求,而这将导致利率水平上升(这一过 程发生在实际货币越市场,利率是持有货币的机会 成本)。 同时利率又是投资的借贷成本,所以更高的利率将 减少人们的投资需求。 也就是说当物价水平上升时,会带来投资的减少。 反之,当物价水平下降时,会带来投资的增加。
第一节 总需求曲线及其变动
总需求(Aggregate Demand, AD)是产出需求量与物 价总水平之间的关系。AD曲线描述了在任何一种给 定的物价水平上,人们想购买的产品与服务量。
物价水平 P
向右下方倾 斜的总需求 (AD)曲线
总收入/ 总产出 Y
第一节 总需求曲线及其变动
Q:为什么总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在第九章的学习中,我们知道实际GDP由四个因 素组成:消费(C)、投资(I)、政府购买(G)和净出 口(NX)。实际GPD即经济中的总产出Y: Y=C+I+G+NX AD曲线之所以会向下倾斜是因为价格水平的降低 会带来实际GPD需求的增加。下面我们就来考察 价格水平的变化怎么影响到GDP的以上四个组成 因素。 注:政府购买水平(G)由政策制定者决定,并不受 到价格水平的影响。
第二节 总供给曲线及其变动 一、长期总供给曲线LRAS
在长期总供给曲线来自于古典模型对经济长期行 为的描述,即生产的产出取决于固定的资本与劳 动量,以及可以获得的技术。 Y Af K, L Y 于是经济总产出可以写成: 根据古典模型,产出并不取决于物价水平。所以 我们可以画出如图12-4所示的垂直总供给曲线。 当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的时候,总需求的变动将仅 影响物价水平,而不影响产出,如图12-5所示, 当货币供给减少导致AD曲线向内移动时,总产出 水平并没有改变,只会导致物价水平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