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辛亥革命(两课时)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8课《推翻帝制民族觉醒》第2课时教案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8课《推翻帝制民族觉醒》第2课时教案

第8 课推翻帝制民族觉醒教学目标1.知道辛亥革命后革命党人为了民主共和理念的实现做出的努力。

2.学习和继承以孙中山为代表的先辈们的革命精神,树立为振兴中华努力奋斗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在活动中能自主探究人们对孙中山的纪念,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了解孙中山的革命之路,感悟革命精神。

教学难点:在活动中能自主探究人们对孙中山的纪念,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了解孙中山的革命之路,感悟革命精神。

教学准备:教师课前制作课件、搜集资料,学生课前收集关于孙中山的资料教学方法:启发式、自主学习法、讨论交流法课时安排:2 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故事引入1.在上节课结束后,孩子们都去收集了黄岗七十二烈士的英雄事迹,这节课我们先来讲讲这些先烈们的英勇故事。

2.学生分小组讲英雄的故事。

3.全班推荐两三名同学讲英雄的故事。

治。

同时,我们也认识孙中山先生和它的“振兴中华”的思想,那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还做了哪些伟大的事迹呢?这节课我们继续来探究。

5.揭示课题:8.推翻帝制民族觉醒二、新知探究活动一:民族共和渐入人心(一)革命党人积极探索1.师: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究竟还做了哪些伟大的事迹呢?让我们一起来探究。

2.将全班同学分为3个小组,每个小组领一个资料,然后在小组内学习资料。

3.学生交流所学资料。

资料1在武昌起义的推动下,全国各地的反清斗争迅猛发展,客观形势迫切要求革命党人建立一个全国统一的中央政府。

1911 29日,已经宣布独立的各省代表齐聚南京,商讨组织临时中央政府,选举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出席会议的有来自江苏、浙江、湖北、湖南等17 个省的45 名代表,还有华侨革命党人列席会议。

孙中山以绝对多数票当选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912 年元旦,孙中山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正式成立。

资料2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及其他许多法令。

约法第一次强调:“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8课 辛亥革命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8课 辛亥革命

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对 清:
帝国主义
的支持 革命派软 弱妥协、 缺乏实力
逼宫退位 对革命派: 迫孙中山让位
依托:在军队中的影响
畅所欲言
有人说:“辛亥革命有成功的一面, 也有失败的一面。”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为什么?
评价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性质: 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历史功绩 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成功一面 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最大的功绩) 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公历与中华民国纪年的换算
1911年+民国( ?)年=公元( ?)年
民国=公元-1911
公元=民国+1911
(注意:廿(二十) 卅(三十))
如:小明的爷爷是民国 30 年出生的,小明 的爷爷今年几周岁?
74岁
读一读
材料:1912年3月5日,《时报》上刊载了一篇文 章,文中描述民国初年中国社会的革故鼎新说: “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 灭;总统成,皇帝灭;……剪发兴,辫子 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
请根据材料内容说说, 民国建立后, 中国社会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辫子没了
结 束 了 两 千 多 年 的 封 建 帝 制
推 翻 了 清 朝 的 统 治
可怜换得假共和
——果实被窃
知识小卡片
北洋军阀,1895年,清政府任命袁 世凯在天津小站编练“新建陆军”,归 北洋大臣节制。1901年,袁世凯任北洋 大臣,所建军队称为“北洋军”。所以, 这个封建军阀集团就称为“北洋军阀”。
1 、总结孙中山主要的革命事迹 2、同盟会成立的时间、地点及其性质、 纲领、目标、旗帜 3 、 武昌起义的背景、经过、结果及影 响?
4 、中华民国成立的时间 、地点、发布 了什么法令? 5、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辛亥革命课件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辛亥革命课件
公历与中华民国纪年的换算
1911年+民国( ?)年=公元( ?)年
一位汉语言专业的大学生为纪念辛亥革 命九十周年,创作了下面一段小品,请你帮 他修改:
1911年10月10日是个不同寻常的日子, 这天武昌那边出事了,接着孙中山在南京宣 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成立了。定都北京, 采用五色旗为国旗,以中华民国纪元。
历程
结果
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民族危机的加深
1911年 资产阶级的革命派 孙中山(20世纪的三位巨人之一)
挽救民族危亡,推翻清政府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三民主义(指导思想)
时间
地点
①团体——兴中会
纲领
②政党——同盟会
刊物 作用
性质
时间
③爆发——武昌起义
结果 时间
④高潮——中华民国 总统 清帝退位,袁世凯窃取革国命都果实
大大推动了全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 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背景
“中国现今
革命党人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正义处在一
次伟大民
族运动的
前方,只
要星星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火就能在
萍浏醴 起义
政治上浙造皖 成燎原起之义
镇南关 起义
黄花势岗”。 —起义—孙中山
爆发—武昌起义
1911 10 10
军昌
爆发—武昌起义
占起 领义 年
辛亥革命 成功VS失败
性质:是一次伟大的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作用:
最大功绩
①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 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②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为民族资本主 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对亚非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

第8课 辛亥革命

第8课 辛亥革命
连声曰‘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
——引自何成刚、沈为慧:《历史教学设计》
你怎么看材料中所反映的现象?
……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 子灭;……天足兴,纤足灭;……鞠躬礼兴, 拜跪礼灭;……旅馆名词兴,客栈名词灭。
——《时报》1912年3月5日
《时报》的记载反映了什么现象?
湖北军政府旧址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 “振兴中华”
时间 中 国 同 盟 会 的 成 立
1905年8月 日本东京 孙中山 第一个全国规模的 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地点
总理
性质
三民主义——孙中山题著
孙中山手书同盟会纲领
同盟会纲领与三民主义简表
内 容 同盟会纲领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三民主义 民族主义 内 涵 推翻清王朝的统治,解除民族压迫, 各民族一律平等 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共 和国,国民一律平等 改革不合理的土地制度,使劳动者摆
在中国,不懂得皇帝的权威,就不会懂得
辛亥革命打倒皇帝的伟大历史意义。从秦始皇到
宣统,在2132年的时间里中国的历史是同皇帝连 在一起的。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912年3月11日,南京临时政府正式 公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了行 政、立法和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规定政 治的组织形式为内阁制,规定‚中华民国
1907年9月
1908年4月 1911年4月
钦州防城起义
河口起义 黄花岗起义
事虽不成,而黄花岗七十二烈
士轰轰烈烈之概已震动全球,而国
内革命之时势,实以之造成矣。
——孙中山
你怎么看这些起义?
策划武昌起义的文学社 领导人蒋翊武
策划武昌起义的共进会 领导人孙武

八年级 历史第8课辛亥革命 课件

八年级 历史第8课辛亥革命 课件
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历史意义)
失败方面:①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建立了北洋军阀的统治;②
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③没有改变中 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民主 教 训: 革命取得胜利,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一滴滴 水滴石穿,粉身碎骨,志向永不舍 一曲曲 浩荡长歌,起伏回响,悲壮动心魄 一代代 仁人志士,救国救民,上下求索 一辈辈 英雄好汉,前赴后继,热血染山河 风吹过 雨打过, 铁蹄践踏过; 火烧过 刀砍过, 列强分割过。
高 —— 学习西方 先进技术 结 政治制度 (资产阶 级革命派)

武昌起义:1911.10.10 中华民国成立:1912.1.1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
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建立起北洋军阀的统治。 局:
辛亥革命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性质:
评 价
成功方面: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
百年历史,三次巨变,三大伟人。孙中山 为首的革命党人实现了第一次巨变。
近代化的探索
洋务 运动 维新 变法
×
×
辛亥 革命
自我疗伤
(自救运动)
洋务运动
温药慢治
(变法改革)
维新变法
——戊戌变法
医国药方
猛药重治
(暴力革命)
革命救国 ——辛亥革命
近代化的探索之三 辛亥革命 ——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民主共和制)
孙中山建立同盟会
1905年11月, 在日本东京创 办的同盟会机 关报—
孙中山题著《民族主义》 孙中山手书的同盟会纲领 《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民报》

第8课辛亥革命

第8课辛亥革命

一、请认真阅读40—41页本课内容,完成下列知识梳理
孙中 山创 立同 盟会
时间: 1894年11月 兴中会 地点: 檀香山 (背景) 口号: 振兴中华 1905年8月 时间: 日本东京 地点:
同 盟 会
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 性质: 命政党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纲领: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目标: 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三民主义 旗帜:
2.材料中孙中山认为革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革命派向反革命势力和帝国主义妥协.
⑴康有为的“药”,孙中山的“火”。各指什么?
⑵怎样理解孙中山的“火”彻底烧掉了一个腐朽的专制王朝?
⑶你认为中国真正的出路是什么?其中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勇攀新高:
阅读下列材料: 曾几何时,已为情势所迫,不得已而与反革命的专制阶级 妥协。此种妥协,实间接与帝国主义相调和,遂为革命第一次 失败根源。 ——孙中山在1924年讲话的摘录 请回答: 1.材料中“情势所迫”的史实依据是什么? 帝国主义干涉中国革命,革命政权中的立宪派的旧官僚 向革命派进攻.
二、仔细阅读课本第41—42页“武昌起义”一目,完 成下面表格:
时间 武 昌 起 义
1911年10月10日
结果
占领武昌,取得首义 胜利
潮,被称为辛亥革命
起义影响 形成席卷全国革命浪
三、请认真阅读第43页课本内容,回答 下面问题: 1.中华民国成立于何时何地?有什么重 大意义? 1912年1月1日在南京成立,推翻了两 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性质如何?有 何意义? 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民主共和 观念深入人心。
回顾“短暂的百日维新”完成下列内容:
时间: 1898年6月 标志:“明定国是”诏书的颁布 内容:

第八课《辛亥革命》说课稿

第八课《辛亥革命》说课稿

第8课《辛亥革命》说课稿第8课《辛亥革命》课前说课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

今天我将就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8课《辛亥革命》一课进行课前说课。

一、说课标根据课标要求,本课需了解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知道孙中山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了解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成立的史实;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二、说教材本课上承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下启新文化运动,是近代化探索中的重要环节。

辛亥革命后,中国人民的革命洪流势不可挡,因此本课在中国近代史的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三、说学情辛亥革命100周年之际,媒体宣传较多,学生对于这一历史事件有所耳闻,在学习中易产生兴趣,但八年级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理解问题的能力毕竟有限,所以需要引导他们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四、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有关孙中山创建兴中会和中国同盟会、三民主义、武昌起义等史实。

过程与方法:通过制作图表,培养学生的归纳与概括能力;通过材料阅读,培养学生史料分析能力;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以及从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武昌起义的枪声,是革命志士不屈精神的体现,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不断进取意识。

五、说教学重难点1、中国同盟会的建立及其革命纲领是本课的重点。

中国同盟会的建立及其革命纲领的提出是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掌握同盟会的革命纲领,理解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有助于学生感知辛亥革命的艰难历程。

为了突破这一重点,采用自主学习与学生活动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制图表、找差别、学生站位等活动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2、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辛亥革命是20世纪影响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三大事件之一,是中国人民为改变自己命运而奋起革命的一个伟大里程碑。

通过史实总结出其意义重大,需要具有分析归纳和知识迁移能力,而这种能力对于八年级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

第8课辛亥革命

第8课辛亥革命
梧州山 地 山 花 商 下 公 路 圃 场 商 园 场
第八课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的定义
狭义:狭义上的辛亥革命是指武昌起义。 广义:广义的辛亥革命指发生于19世纪末20世
纪初,由资产阶级革命家孙中山等进行的一场资 产阶级民主革命,包括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传播, 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政党的建立,革命党人为推翻 清朝的通知发动的一系列武装起义等,开始于兴中 会的建立,结束于袁世凯篡夺革命的胜利果实。
1.每年国庆期间,北京天安门广场南侧都会展示孙中山 的巨幅画像。人们称孙中山是中国民主主义的先行者。 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包括①民族②民权 ③民生④民主( ) A.①③④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①②④ 2.同盟会的成立大大推动了全国的资产阶级民主运动, 其主要依据是( ) A.资产阶级革命派已经形成 B.武装反抗清政府成为主要形式 D.资产阶级革命思想进一步传播
第一组:辛亥革命的原因 第二组:孙中山创建革命党 第三组:辛亥革命 第四组:辛亥革命的影响
辛亥革命是失败的!
辛亥革命是成功的!
一、孙中山创建革命党 1、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 2、同盟会的建立 3、三民主义 二、辛亥革命 1、时间: 2、地点: 3、经过: 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图中的竹叶 是由三民主义中 的某个主义四字 组成。你能猜得 出是什么主义?
C.革命有了统一纲领和政党领导
3.中国同盟会成立于( ) A.1894年 B.1904年 C.1905年 D.1911年 4.下列内容不属于辛亥革命的意义的是( A.推翻清朝统治 B.结束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 C.使中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D.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
5.中华民国成立于( ) A.1911年 B.1912年 C.1913年 D.1914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
第8课辛亥革命两课时
【学习目标】
1.课标: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2.重点:辛亥革命的爆发原因;《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3.难点:认识和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和教训。

【预习梳理】
1.背景
(1)经济:清末“新政”、“ ________”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2)思想:____、邹容、陈天华等以____、东京为阵地,宣传西方的_____、____学说。

(3)组织:①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
________,然后华兴会、光复会等相继建立。

②1905年,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________在东京建立。

(4)军事:中国同盟会发动了________起义等一系列武装起义,推动了革命高潮。

(5)时机:1911年四川________造成湖北防务空虚。

2.爆发: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

3.高潮
(1)中华民国成立:1912年元旦,孙中山就职临时大总统,定都____,以五色旗为国旗。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①内容:中华民国主权属于________;国内各民族一律________;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等自由和选举、________权;确立________、立法、________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②性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________的民主宪法。

③意义:具有反对________制度的进步意义。

4.结局
(1)结局:________窃取革命果实。

(2)原因
①袁世凯玩弄两面手法,势力强大。

②列强以______、______、经济封锁为手段,对革命政权施加压力。

③革命营垒中的______和旧官僚向革命党人进攻。

④______被迫妥协退让。

5.功绩
(1)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________制度,建立起______,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2)推翻了“________”,沉重打击了________。

(3)为________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