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医疗时代的肿瘤药理学研究_丁健

精准医疗时代的肿瘤药理学研究_丁健
精准医疗时代的肿瘤药理学研究_丁健

Prog Pharm Sci Oct. 2015 V ol. 39 No. 10

2015年10月 第39卷 第10期2721

???????????e????e

E X P E R T

F O R U M

e??e

精准医疗时代的肿瘤药理学研究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上海201203)

丁健

过去20年,生命科学与技术的蓬勃发展推动新药创制理念、技术与研究方法发生革命性变化,也见证了抗肿瘤药物研究史无前例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对癌基因依赖和肿瘤异质性等肿瘤生物学本质认识的不断深入,推动了分子靶向药物治疗理念和研发格局的变革,肿瘤药物治疗已经进入了“量体裁衣”的精准治疗的新时代。新时期肿瘤药理学研究的核心内涵,是深化肿瘤个性化治疗的理念,以肿瘤分子分型研究为基础,全面诠释分子靶向药物的个性化特征,以支持个性化药物研发的新模式。

本期“肿瘤药理学研究进展”专题,综述了抗肿瘤药物研究在多个领域的最新进展。主要内容包括:当前热点的免疫微环境的重要组成——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及相关的肿瘤治疗策略;传统的细胞周期蛋白激酶(cyclin-dependent kinase ,CDK )抑制剂经过多年探索未见临床突破之后,如何调整策略,聚焦选择性抑制剂,一举推动CDK4/6选择性抑制剂被批准上市;低氧诱导因子(hypoxia inducible factors ,HIFs )HIF-1α如何通过同时影响肿瘤细胞和肿瘤微环境,影响肝癌的发生发展和治疗等。希望各位读者在了解这些领域最新进展的同时,通过本文能够放眼肿瘤药理学

2015,39 39 (10):721-722

P ROGRESS IN P HARMACEUTICAL S CIENCES

研究全局,避免“窥豹一斑”,对肿瘤药理学未来的发展方向有所思考。

1 肿瘤个性化治疗新理念推动药理学研究格局改变

肿瘤在发生发展和演进过程中,由于基因组的不稳定性,导致特定细胞亚群发生基因突变,或特定细胞亚群选择性的克隆形成,造成肿瘤的高度异质性。相同的肿瘤表型往往起源于不同的分子信号异常已经成为共识。肿瘤的高度异质性是肿瘤最重要的本质特征,是肿瘤治疗面临的最大挑战。与此同时,肿瘤癌基因依赖(oncogene addiction )的现象也被逐步证实,即尽管肿瘤中同时存在着多种、不同层面的基因异常,特定的肿瘤亚群往往高度依赖于一个或几个基因维持其生长优势。这一认识则为高度异质性肿瘤的治疗带来希望。

当前,对肿瘤的认识已经突破了以往的组织学、病理学分型,进入了基于基因异常的分子分型新时代。在这一背景下,肿瘤的药物治疗从传统化疗药基于“疾病表型”的治疗模式,逐渐转向以分子靶向药物为主体的、基于“疾病分子分型”的治疗模式,也带来了个性化抗肿瘤药物的可喜进展。2011年上市的针对占恶性黑色素瘤50%~60%的B-RAF V600E 突变分型的激酶抑制剂vemurafenib 的临

[专家介绍] 丁健 :中国工程院院士、肿瘤药理学家、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科学院大学药

学院院长,上海药物所学术委员会主任,兼任中国抗癌协会、中国药学会和中国药理学会的常务理事,中国抗癌协会抗癌药物专业委员会、中国药理学会肿瘤药理专业委员会的主任委员。担任Acta Pharmacol Sin 主编和J Biol Chem 、Eur J Pharmacol 、J Ethnopharmacol 和Molecular Pharmacology 等SCI 学术杂志编委。

作为主要发明者之一,领导研发了一批抗肿瘤新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3个候选新药目前正处于临床研究。其中盐酸希明替康在Ⅰ期临床研究中显示出对当前结肠癌一线治疗耐药的患者有效;Lucitanib 正在欧洲进行Ⅱ期临床试验,对多线治疗失败的乳腺癌患者治疗效果卓著。另外,1个候选新药新近进入临床研究,5个候选药物正在进行系统

临床前研究,其中2个实现成果技术转让。相关成果申请国内外专利160余项,获国内外专利授权42项。

在国际著名杂志J Natl Cancer Inst 、Cancer Res 等发表研究论文240余篇,他引4 000余次。研究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2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吴阶平医学研究奖—保罗·杨森药学研究奖一等奖、上海市十大科技精英等各类重要奖项10余项。

Prog Pharm Sci

Oct. 2015 V ol. 39 No. 10

2015年10月 第39卷 第10期

722

床有效率高达80%;而ALK 激酶抑制剂crizotinib 对携带EML4-ALK 融合基因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总有效率达到57%。目前,美国FDA 申报注册的药物当中25%有明确的敏感人群。依据肿瘤分子分型,针对敏感人群“量体裁衣”的精准用药被认为代表了未来肿瘤治疗的发展方向。

抗肿瘤药物研发领域日新月异的变化,对肿瘤药理学研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1)必须以肿瘤的“分子分型图谱”为指南,在特定的、符合分子分型特征的研究体系中,围绕抗肿瘤药物展开研究;2)不能简单停留于对药物有效性的评价,药理学研究的新内涵应是全面赋予药物的个性化特征,包括拓展敏感群体、探索协同致死的联合用药方案等,并将个性化特征研究贯穿于药物研发全程;3)针对肿瘤异质性导致的药物原发和获得性耐药,探索发生机制和应对策略,也是肿瘤药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2 不断涌现的新靶点新领域开辟肿瘤药理研究新天地

肿瘤治疗理念的革新,也伴随着领域内广泛关注的抗肿瘤靶点的发展变迁,反映了对肿瘤发生机制不断探索、认识逐步深入的过程。过去十多年来,分子靶向药物的研发主要聚焦于蛋白激酶领域。蛋白激酶构成了当前可靶向的癌基因产物的主体,超过30个蛋白激酶抑制剂,包括BCR-Abl 、EGFR 、VEGFR 、ALK 、B-RAF 抑制剂等,已经上市,蛋白激酶被证明是迄今最成功的靶点领域。

在经典领域继续被广泛探索的同时,新兴领域也不断涌现,并展现出改变肿瘤治疗格局的势头。当前,肿瘤免疫被认为是最具前景抗肿瘤领域。随着新近靶向PD-1、CTL-A4、PD-L1的大分子药物相继在多种实体瘤治疗中取得突破,多年来逆转肿瘤免疫逃逸功能,激活机体免疫监视系统,识别并杀死肿瘤细胞的治疗策略终于得以在临床成功转化。靶向关键的免疫检查点分子,被证明药效好、起效时间长,显示出极大的发展潜力。

此外,肿瘤表观遗传、肿瘤代谢也是新近受到广泛关注,被认为是极富潜力的新兴领域。组蛋白乙酰基转移酶(histone deacetylase ,HDAC )作为表观遗传领域的最早突破,已经有2个药物被批准上市,但是目前的适应证还局限于血液系统肿瘤和淋巴瘤,能否在实体瘤中获得突破还拭目以待;肿瘤代谢领域中最具潜力的靶点异柠檬酸脱氢酶(isocitrate dehydrogenase ,IDH )抑制剂已经进入临床研究,并取得了令人振奋的初步结果。

与此同时,针对这些新兴领域的治疗潜力和合理的治疗策略,还有极大的研究空间,例如单药还是联合用药、敏感群体等,都需要更深入的探索。毋庸置疑的是,肿瘤

是包含多种基因异常的复杂疾病,针对任何一个或几个“明星”靶点的药物研发布局将难以取得肿瘤治疗的全面突破,对新兴靶点和领域的探索还任重道远。

3 贴近疾病本质特征的研究体系助力分子靶向药物研发

当前,进入临床研究的抗肿瘤候选药物仅有不到5%的药物能最终成功上市,造成全球新药研发成本居高不下、研发效率低下。究其核心原因,是采用的疾病模型与人体疾病相去甚远,无法在临床前阶段对化合物的疗效和毒性做出准确的评价。因此,构建能最大限度反映人体疾病特征的研究模型,也是肿瘤药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近来,针对肿瘤高度异质性的本质特征,大规模肿瘤细胞板块,包括成系的肿瘤细胞株和肿瘤组织分离的原代细胞,成为药物研究的重要模型之一。美国哈佛和麻省理工大学联合实验室与诺华制药的合作研究,整合1 000株人肿瘤细胞基因表达、染色体拷贝数和24种抗肿瘤药物的药效数据,验证了数个老药的敏感生物标志物,并发现了新的生物标志物。而上述数据库Cancer Cell Line Encyclopedia (CCLE)对公众的免费开放,无疑为肿瘤药理学领域的研究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细胞板块具有操作方便、研究周期短、成本低的优势,然而却无法反映肿瘤的组织学特征、肿瘤微环境等多个方面,与临床肿瘤的实际情况还有较大的距离,对临床指导意义非常有限。

在动物模型层面,人源肿瘤移植瘤模型(patient-derived xenografts ,PDX )在诸多方面体现出优势。大规模PDX 模型结合DNA 深度测序、转录组、蛋白质组等信息及生物信息学系统分析,极有可能带来抗肿瘤药物研发理念和应用策略的革新。Nature Medicine 杂志新近报道了诺华制药采用大规模PDX 模型进行高通量筛选成功预测临床药物响应的研究,是PDX 模型用于抗肿瘤药物研究的成功范例。

上述2种模型各有利弊,相互结合是较为理想的方式。随着测序技术、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的发展与成本下降,结合海量公共生物信息数据的深度整合,临床前阶段明确药物的敏感人群将成为可能。

4 展望

过去20年,无疑是抗肿瘤药物研究取得巨大成就的20年。然而,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大多数肿瘤类型仍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分子靶向药物仍面临着有效率低、易产生耐药等重大挑战,成为制约肿瘤患者临床受益的瓶颈。因此,深化肿瘤个性化治疗的理念、系统开展肿瘤分子分型研究、全面诠释分子靶向药物的个性化特征、建立个性化药物研发的新模式,将是肿瘤药理学研究不断追求的目标。

丁健:精准医疗时代的肿瘤药理学研究

项目名称基于肿瘤精准医疗理念的卵巢癌治疗新策略

项目名称:基于肿瘤精准医疗理念的卵巢癌治疗新策略 完成人:程文俊,姜旖,万一聪,周树林,张林,袁琳,罗成燕,徐祎,马小玲 完成单位:江苏省人民医院 项目简介: 卵巢癌的死亡率居妇科恶性肿瘤的首位,5年生存率约40%左右,严重威胁女性生命及健康。精准医疗衍生自个性化医疗,是指以个人基因组信息为基础,结合蛋白质组学、基因组学等信息,针对患者分子生物病理学特征,来为其制定个体化诊断和治疗策略,进行精准诊断,精准处理,以期大幅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降低治疗的副作用。因此,结合目前最新的研究成果,本课题组多年来围绕卵巢癌相关研究热点领域,在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方面提出新的卵巢癌诊治管理的新模式,将能够对肿瘤进行更加科学的系统评估、治疗,降低患者的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卵巢癌精准治疗关键技术:(1)在规范建立的“卵巢癌生物组织样本资源库”和“随访数据库”的基础上,首先从Gene Expression Omnibus数据库下载肿瘤样品和非肿瘤样品的表达谱,使用R软件筛选差异表达的基因(DEG),并采用cluster Profiler进行功能分析。用Cytoscape 软件,分子复合物检测插件和数据库STRING对DEG进行分析,以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然后利用“limma”软件包来筛选EOC和正常卵巢组织样品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DEG),同时使用Cluster profiler进行功能和途径富集分析,利用搜索工具检索相互作用基因数据库来评估蛋白质间相互作用(PPI)信息和插件分子复合物检测,以筛选PPI网络中的核心模块。我们确定相关的DEG,通过强大的数据库分析得到与卵巢癌发生等相关的重要潜在基因和致病途径,有望为卵巢癌临床靶向治疗开辟新的方向。(2)建立CA125、HE4血清学联合筛查,并通过ROMA模型进行风险评估。对存在高度风险患者进行初次影像学评估或腹腔镜手术检查评估(PIV),判断肿瘤的分期。探讨BRCA基因突变状态与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患者的CT影像学指标之间的关系,并找出会影响BRCA突变型患者的肿瘤细胞减灭术的结局和生存率的CT指标,为术前评估手术风险,指导手术范围等提供影像学理论依据,建立基因-影像组学,最终为达到满意的肿瘤细胞减灭术奠定基础。(3)对于无法施行满意的卵巢癌肿瘤细胞减灭术,则需进行腹腔镜直视下组织活检或超声引导下肿瘤组织穿刺

肿瘤精准医疗探索

我国肿瘤精准治疗的现状和思考 精准医疗的概念来源于个体化医疗,Mirnezami等认为,精准医疗是通过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组学技术和医学前沿技术,对疾病进行精细分类及精确诊断,从而对疾病和特定患者进行个性化精准治疗的新型医学概念与医疗模式。 国较早提出如何构建精准医疗体系的夏锋和韦邦福认为,精准医疗模式以患者最大获益和社会医疗投入的高效配置为宗旨,结合现代流行病学、预防医学、临床诊断学、治疗学、分子医学、医学信息学技术、卫生经济学和医学社会学等,使传统的医疗模式走向整合化,为每个人提供量体裁衣般的疾病预防、筛查、诊断、治疗和康复计划,以最小资源投入获取最大健康保障,从而提高整体人群的健康水平。 2015年,国部分专家对精准医疗的定义达成共识:“精准医疗是集合现代科技手段与传统医学方法,科学认知人体机能和疾病本质,以最有效、最安全、最经济的医疗服务获取个体和社会健康效益最大化的新型医学畴[3]”。 综合以上观点我们认为,精准医疗是一种利用基因组学、蛋白组学等组学技术和医学前沿技术,力图从疾病的预防、检测、诊断、治疗及预后转归等层面,对疾病进行精细分类及精确诊断,进而针对患者个体特征制定并实施医疗

决策和处理方法,以期实现个体和社会健康效益最大化的新型医学概念与医疗模式。 我国之所以也要发展精准医疗,从广义上来说,这个政策最终会减少政府的医疗费用支出,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更大的作用,使得资金也能够被“精准”使用。而且,精准医疗所涉及的医疗技术均居当前最先进水平,我国应当紧跟世界科学技术的潮流。从狭义上来说,精准医疗从个人层面实现个体化医疗,对提高国民健康水平有重大意义。 一、在肿瘤方面的发展方向 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据最新统计,全球每年肿瘤新发病例1 400万,死亡820万,全球患肿瘤病例超过2 500万[4]。近20年来,我国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呈上升趋势。2011年,我国新发癌症病例约337.2万,因癌症死亡约221.3万。全国每分钟就有6.4人被确诊为癌症,每天有9 216人成为癌症患者,每7~8人中就有1人死于癌症[5]。当前严峻的现状,促使医疗专家尽快突破传统模式,寻找新的肿瘤治疗方式。因此,精准医疗的理念提出后,肿瘤科学就成为精准医疗最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精准肿瘤医疗的概念也应运而生。 在精准肿瘤医疗模式中,对肿瘤的精准诊断是精准治疗的重要保证。与以往通过特殊染色、光学或电子显微镜、免疫组化等方式对肿瘤进行分类、分型和分期不同的是,精准医疗时代下是利用各种基因测序方法对肿瘤进行诊断。在对肿瘤进行精准诊断的基础上,可以通过以下技术对肿瘤患者进行较好的治疗。

抗肿瘤药效学指导原则

抗肿瘤药物药效学指导原则 (讨论稿) 1 基本原则 抗肿瘤药物可分为:(1)细胞毒类药物(cytotoxic agent):包括干扰核酸和蛋白质合成、抑制拓扑异构酶及作用于微管系统的药物等;(2)生物反应调节剂(biological response modifier);(3)肿瘤耐药逆转剂(resistance reversal agent);(4)肿瘤治疗增敏剂(oncotherapy sensitizer);(5)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剂(tumor angiogenesis inhibitor);(6)分化诱导剂(differentiation inducing agent);(7)生长因子抑制剂(growth factor inhibitor);(8)反义寡核苷酸(antisense oligonucleotide)等。抗肿瘤药物的药效学包括体内外抗肿瘤试验,评价药物的抗癌活性时,以体内试验结果为主,同时参考体外试验结果以做出正确的结论。I类抗肿瘤新药应进行药物作用机制的初步研究。 2 体外抗肿瘤活性试验 2.1 试验目的(1)对候选化合物进行初步筛选;(2)了解候选化合物的抗瘤谱; (3)为随后进行的体内抗肿瘤试验提供参考,如剂量范围、肿瘤类别等。 2.2 试验方法选用10-15株人癌细胞株,根据试验目的和所选用的方法选择相应的细胞系及适量的细胞接种浓度,按常规细胞培养法进行培养;推荐使用四氮唑盐[3-(4,5-dimethylthiazol-2-yl)-2,5-diphenyl-tetrazolium bromide, MTT]还原法、XTT{2,3-bis(2-methoxy-4-nitro-5-sulphonyl)-5-[carboxanilide]-2H-tetrazolium hydroxide}还原法、磺酰罗丹明B(sulforhodamine B,SRB)染色法、或51Cr释放试验、集落形成法等测定药物的抗癌作用。药物与细胞共培养的时间一般为48-72 小时,贴壁细胞需先贴壁24 小时后再给药。试验应设阳性及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用一定浓度的标准抗肿瘤药,阴性对照为溶媒对照。 2.3 评价标准以同一样品的不同浓度对肿瘤细胞抑制率作图可得到剂量效应曲线,然后采用Logit法计算半数有效浓度(IC50值或EC50值)。体外试验至少重复一次。 3 体内抗肿瘤试验 体内抗肿瘤试验结果是评价候选抗肿瘤化合物有效性的最重要指标。体内抗肿瘤试验必须选用三种以上肿瘤模型,其中至少一种为人癌裸小鼠移植瘤模型或其它人癌小鼠模型。试验结果三种模型均为有效,再重复一次也为有效,评定该化合物对这些实验性肿瘤具有治疗作用。鼓励使用人癌裸小鼠移植瘤模型和多种类的移植瘤模型,以较正确和全面地评价候选化合物的抗瘤活性和抗瘤谱。鼓

肿瘤的精准医疗:概念、技术和展望

肿瘤的精准医疗:概念、技术和展望 杭渤1,2,束永前3,刘平3,魏光伟4,金健1,郝文山5,王培俊2,李斌1,2,毛建华1 摘要精准医疗是指与患者分子生物病理学特征相匹配的个体化诊断和治疗策略。肿瘤为一复杂和多样性疾病,在分子遗传上具有很大异质性,即使相同病理类型的癌症患者,对抗癌药物反应迥异,因此肿瘤学科成为精准医疗的最重要领域之一。组学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和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奠定了精准医疗的可行性。本文介绍精准和个体化医疗的概念、基础和意义,简述近年来在此领域的最新进展,以及对实施精准医疗的方法和技术进行分析和归纳,首次将其分为间接方法(生物标志物检测及诊断)和直接方法(病人源性细胞和组织在抗癌药物直接筛选的应用),最后扼要阐述精准医疗的前景和面临的挑战。 关键词:精准医疗个体化医疗分子组学生物标志物检测病人源性细胞和组织 Precision cancer medicine: Concept, technology and perspectives HANG Bo1,2, SHU Yongqian3, LIU Ping3, WEI Guangwei4, JIN Jian1, HAO Wenshan5, WANG Peijun2, LI Bin1,2, MAO Jianhua1 Abstract Precision medicine is defined as an approach to personalized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based on the omics information of patients. Human cancer is a complex and intrinsically heterogeneous disease in which patients may exhibit similar symptoms, and appear to have the same pathological disease, for entirely different genetic reasons. Such heterogeneity results in dramatic variations in response to currently available anti- cancer drugs. Therefore, oncology is one of the best fields for the practice of precision medicine. The availability of omics- based big data, along with rapid development of biotechnology, paves a way for precision medicine.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concept, foundation and significance of precision medicine, and reviews the recent progresses in methodology development and their clinical application. Then, various current available biotechniques in precision medicine are evaluated and classified into indirect (biomarker-based detection and prediction) and direct (patient-derived cells and tissues for direct anti-cancer drug screening) categories. Finally, perspectives of precision medicine as well as its facing challenge are briefly discussed. Key words: precision medicine personalized medicine omics biomarker detection patient-derived cells and tissue 2011年,美国国家科学院在“迈向精准医疗:构建生物医学研究知识网络和新的疾病分类体系”报告中,对“精准医疗(precision medicine)”的概念和措施做了系统的论述[1]。报告探讨了一种新的疾病命名的可能性和方法,该方法基于导致疾病的潜在的分子诱因和其他因素,而不是依靠传统的病人症状和体征。报告建议通过评估患者标本中的组学(omics)信息,建立新的数据网络,以促进生物医学研究及其与临床研究相整合。美国总统奥巴马在2015年1月20日的国情咨文中正式将“精准医疗计划”作为美国新的国家研究项目发布,致力于治愈癌症和糖尿病等疾病,让每个人获得个性化的信息和医疗,从而“引领一个医学新时代”。此举措很快得到了美国政府研究机构和医学界的热烈响应[2, 3],当然也包括来自医学界和社会的争议。 1 精准医疗与个体化医疗1.1 定义 什么是精准医疗(又称精确医学),其与通常所讲的个体化医疗(personalized medicine)又是什么关系?精准医疗就是与患者分子生物病理学特征,如基因组信息,相匹配的个体化诊断和治疗策略。个体化医疗利用诊断性工具去检测特定的生物标志物,尤其是遗传性标志物,然后结合患者的病史和其他情况,协助决定哪一种预防或治疗干预措施最适用于特定的患者。通俗地讲,个体化医疗就是考虑患者本身的个体差异,药物治疗因人而异,为理想化的治疗。而精准医疗着眼于一组病患或人群(图1),相对于个性化医疗针对个体病患的情况更为宽泛,更可行。两者有共同的内涵。也有医疗和研究机构将这两个概念放在一起,如杜克大学的“精准和个体化医疗中心”。 图1精准医疗的核心Fig. 1 Heart of precision medicine

药理实验方法学

第一章现代药理学实验方法与技术简介 第一节分子生物学试验方法与技术分子生物技术在药理学实验中应用较为广泛,包括核酸分子探针的标记、核酸分子杂交、多聚酶链反应、蛋白印迹杂交技术、cDNA文库、随机分子库技术、外核基因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转基因动物、人类基因治疗等。现将更为常用的技术介绍如下: 一、核酸分子探针的标记标记核酸分子探针(nucleic acid probe)是进行核杂交的基础,根据核酸分子探针的来源及性质进行选择,选择的基本原则是具有高度的特异性,探针选择直接影响杂交结果的分析。根据检测对象和目的不同,,可选择不同的探针种类及标记方法。 ㈠探针种类 1.基因组DNA探针是克隆化的各种基因片断,也是最常用的核酸探针,探针应尽可能选用基因编码(外显子),避免使用内含子及其它非编码序列。 2.cDNA探针与mRNA互补的DNA链称cDNA,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核酸探针,特异性较高。 3.RNA探针RNA与RNA或DNA杂交体的探针稳定性,特异性高。 4.寡核苷酸探针人工合成寡核苷酸片段做探针,可根据需要合成相应序列。 ㈡标记物 常用的探针标记物有两类:放射性同位素和非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物的检测具有高度灵敏性和特异性。标记和探针结合不影响杂交的特异性和稳定性。其中放射性同位素是应用最多的探针标记物,但易造成放射性污染,多数同位素的半衰期短,不能长期存放。常用的放射性同位素有32P?3P?35S,有时也用14C,125I或131I。 二、核酸分子杂交(nucleic acid hybridiazation )是指具有一定同源序列的两条核酸单链在一定的条件下,按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形成异质双链的过程。核酸分子杂交是分子生物学领域应用最广泛的技术,灵敏度高、特异性强,主要用于特异DNA或RNA的定性定量检测。 三、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是一种体外酶促扩增特异DNA片段的方法。传统的DNA扩增法是分子克隆法,需经过DNA 酶切、链接、转化等步骤构建含有目的基因的载体。然后导入细胞中进行扩增,再用同位素标记的探针进行筛选,操作复杂,耗时。PCR技术灵敏度

精准医疗给了肿瘤患者一个生命奇迹

精准医疗:从此癌症不再是绝症,还肿瘤患者一个生命奇迹 “一些癌症晚期转移的患者,我没有办法治愈他们,但也许我可以将他们的生存周期从6-9个月延长到2-3年,也许这2-3年里面就有新的药物、新的方法被研发出来,能够拯救他们的生命了呢。” ——Dr. Nader Javadi(内德·贾瓦迪) 为所有肿瘤患者带来生存的希望,这就是“精准癌症医学” 先驱Dr Javadi的Hope Health Center中“希望”的意义。癌症 作为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头号杀手,其带来的致命威胁是不容 小觑的!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发表的《全球癌症报告2014》 显示,2012年全世界共新增癌症病例1400万例并有820万人死 亡,其中,中国新增307万癌症患者并造成约220万人死亡。世 界上每年有数百上千万人死于癌症,而当前全球癌症患者和死 亡病例还在令人不安地持续增加,更是使得抗癌之路愈显漫长 而崎岖。 在中国,平均每分钟有6人被确诊为癌症,而其中有6成是完全可以预防和避免的!那么在癌症患者逐年上升的情况下,我们该如何更早的知道自身是否存在患癌风险,如何在癌症早期就发现并将其扼杀在摇篮里?也许,癌症基因检测精准医疗可以帮到我们。 精准医疗:如何逆转生命,创造奇迹? 2015年年初,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国情咨文演讲中正式启动了精准医疗计划,该计划将在基因组层面加快对疾病的认识,并将最新最好的技术、知识和治疗方法提供给临床医生,使医生能够准确了解患者病因。如果说2014年是移动医疗的春天,那2015年便是精准医疗的春天。 虽然精准医疗这个概念早在2011年就已被美国国家研究委员提出过,但今年,在奥巴马的推动下,更是引发全球关注。精准医疗又称为个性化医疗,它是根据个体基因特征、环境以及生活习惯,为病人量身设计出最佳治疗方案,以期达到治疗效果最大化和副作用最小化的一种定制医疗模式。 如今,精准医疗主要着重于癌症的预防与治疗,以及癌症战争新策略的研究和制定上。作为全球医疗技术创新的驱动者,美国早已开始积极推行精准医疗,而且已经成绩斐然!除了为已故苹果公司CEO史蒂芬·乔布斯在胰腺癌确诊后多争取了长达8年的生存时间之外;好莱坞女星安吉丽娜·朱莉也是通过基因测序,在发现罹患乳腺癌风险偏高以后切除乳腺以预防该疾病发生;同时,精准治疗也帮助患有白血

上海药明康德新药开发有限公司肿瘤免疫部岗位内推

上海药明康德新药开发有限公司肿瘤免疫部岗位内推 药明康德新药开发有限公司肿瘤免疫部隶属于药明康德集团,专门提供肿瘤及免疫疾病药物研发服务和解决方案,覆盖从药物发现到临床生物标志物检测的一站化服务。药明康德号称工业界的黄埔军校,在这些您会遇到很多从欧美实验室出来的副教授及优秀博士后,您也会遇到拥有丰富欧美国家生物制药公司工作经验的科学家和外籍科学家们。他们的悉心指导会让您快速成为生物制药行业更优秀的人才。药明康德肿瘤免疫部拥有与国际接轨的领先平台,包括符合GCP规范并通过CAP国际认证的临床生物标志物检测平台和通过AAALAC国际认证的实验动物中心。药明康德肿瘤免疫部拥有阵容强大的研发团队,在上海、苏州和启东均设有研发实验室。具有硕士和博士学历的科学家占百分之七十左右。研发方向囊括当前生物制药企业研究最热门的药物靶点和新技术。药明康德肿瘤免疫部与全球500多家生物制药有合作项目,从2017年FDA审批通过的12个抗肿瘤新药有11个来自我们合作的客户。 近年来肿瘤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生物治疗是行业发展的大方向,公司大力扩展肿瘤免疫部的队伍,现向社会诚聘生物制药领域的英才,让我们相遇在科研气氛浓郁、充满青春气息的药明康德肿瘤免疫部,共同学习,共同成长。 入选去江苏启东工作的科学家,入职后启东政府会对博士学位的员工提供40万元安家费(分5年发放),每个月4000元补

贴,硕士学位的员工提供每个月2500元补贴,重点本科毕业的员工提供每个月1500元补贴,本科毕业的员工提供每个月800元补贴。所有沪籍的员工,政府每年会有2.5万的交通补贴。同时,会提供企业内部经济特价房一套,工作3年内有房车不是梦想,近在眼前。 现精选出以下20多个极具挑战性的职位,可供大家挑选。有意者欢迎投简历到rqyan@https://www.360docs.net/doc/3614013350.html,,yan_ruiqing@https://www.360docs.net/doc/3614013350.html,,帮着内摧。热忱欢迎有工作经验和应届博士生投简历过来,可以将简历直接转发给相应岗位的主管。 职位1:显微注射技术员J11377 工作地点:上海市 所属部门:上海药明康德新药开发有限公司肿瘤免疫部 工作职责 1.利用显微操作技术进行原核注射、囊胚注射、胚胎移植、单精 注射等胚胎操作技术手段,构建小鼠或大鼠转基因模型; 2.参与转基因小鼠及大鼠饲养、繁殖; 3.上级安排的其他工作任务。 任职资格 1.本科或本科学历以上,男女不限; 2.掌握胚胎显微操作技术; 3.熟悉小鼠或大鼠显微注射;

抗肿瘤药物药效学实验方法及指导原则

抗肿瘤药物药效学实验方法及指导原则 一、基本原则 1. 抗肿瘤药物分类 (1) 细胞毒类药物(cytotoxic agent):包括干扰核酸和蛋白质合成、抑制拓扑异构酶及作用于微管系统的药物等; (2) 生物反应调节剂(biological response modifier); (3) 肿瘤耐药逆转剂(resistance reversal agent); (4) 肿瘤治疗增敏剂(oncotherapy sensitizer); (5) 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剂(tumor angiogenesis inhibitor); (6)分化诱导剂(differentiation inducing agent); (7) 生长因子抑制剂(growth factor inhibitor); (8)反义寡核苷酸(antisense oligonucleotide) 。 2. 抗肿瘤药物药效学需研究内容 2.1 包括体外抗肿瘤试验,体内抗肿瘤试验。 2.2 评价药物的抗癌活性时,以体内试验结果为主,同时参考体外试验结果以做出正确的结论。 2.3 I类抗肿瘤新药应进行药物作用机制初步研究。 二、体外抗肿瘤活性试验 1. 试验目的 1.1 对候选化合物进行初步筛选; 1.2 了解候选化合物的抗瘤谱; 1.3 为随后进行的体内抗肿瘤试验提供参考,如剂量范围、肿瘤类别等。 2. 试验方法 选用10-15株人癌细胞株,根据试验目的选择相应细胞系及适量的细胞接种浓度,按常规细胞培养法进行培养;推荐使用四氮唑盐MTT还原法、XTT 还原法、磺酰罗丹明B(SR染色法、或51Cr释放试验、集落形成法等测定药物的抗癌作用。

精准医疗时代的肿瘤药理学研究_丁健

Prog Pharm Sci Oct. 2015 V ol. 39 No. 10 2015年10月 第39卷 第10期2721 ???????????e????e E X P E R T F O R U M e??e 精准医疗时代的肿瘤药理学研究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上海201203) 丁健 过去20年,生命科学与技术的蓬勃发展推动新药创制理念、技术与研究方法发生革命性变化,也见证了抗肿瘤药物研究史无前例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对癌基因依赖和肿瘤异质性等肿瘤生物学本质认识的不断深入,推动了分子靶向药物治疗理念和研发格局的变革,肿瘤药物治疗已经进入了“量体裁衣”的精准治疗的新时代。新时期肿瘤药理学研究的核心内涵,是深化肿瘤个性化治疗的理念,以肿瘤分子分型研究为基础,全面诠释分子靶向药物的个性化特征,以支持个性化药物研发的新模式。 本期“肿瘤药理学研究进展”专题,综述了抗肿瘤药物研究在多个领域的最新进展。主要内容包括:当前热点的免疫微环境的重要组成——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及相关的肿瘤治疗策略;传统的细胞周期蛋白激酶(cyclin-dependent kinase ,CDK )抑制剂经过多年探索未见临床突破之后,如何调整策略,聚焦选择性抑制剂,一举推动CDK4/6选择性抑制剂被批准上市;低氧诱导因子(hypoxia inducible factors ,HIFs )HIF-1α如何通过同时影响肿瘤细胞和肿瘤微环境,影响肝癌的发生发展和治疗等。希望各位读者在了解这些领域最新进展的同时,通过本文能够放眼肿瘤药理学 2015,39 39 (10):721-722 P ROGRESS IN P HARMACEUTICAL S CIENCES 研究全局,避免“窥豹一斑”,对肿瘤药理学未来的发展方向有所思考。 1 肿瘤个性化治疗新理念推动药理学研究格局改变 肿瘤在发生发展和演进过程中,由于基因组的不稳定性,导致特定细胞亚群发生基因突变,或特定细胞亚群选择性的克隆形成,造成肿瘤的高度异质性。相同的肿瘤表型往往起源于不同的分子信号异常已经成为共识。肿瘤的高度异质性是肿瘤最重要的本质特征,是肿瘤治疗面临的最大挑战。与此同时,肿瘤癌基因依赖(oncogene addiction )的现象也被逐步证实,即尽管肿瘤中同时存在着多种、不同层面的基因异常,特定的肿瘤亚群往往高度依赖于一个或几个基因维持其生长优势。这一认识则为高度异质性肿瘤的治疗带来希望。 当前,对肿瘤的认识已经突破了以往的组织学、病理学分型,进入了基于基因异常的分子分型新时代。在这一背景下,肿瘤的药物治疗从传统化疗药基于“疾病表型”的治疗模式,逐渐转向以分子靶向药物为主体的、基于“疾病分子分型”的治疗模式,也带来了个性化抗肿瘤药物的可喜进展。2011年上市的针对占恶性黑色素瘤50%~60%的B-RAF V600E 突变分型的激酶抑制剂vemurafenib 的临 [专家介绍] 丁健 :中国工程院院士、肿瘤药理学家、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科学院大学药 学院院长,上海药物所学术委员会主任,兼任中国抗癌协会、中国药学会和中国药理学会的常务理事,中国抗癌协会抗癌药物专业委员会、中国药理学会肿瘤药理专业委员会的主任委员。担任Acta Pharmacol Sin 主编和J Biol Chem 、Eur J Pharmacol 、J Ethnopharmacol 和Molecular Pharmacology 等SCI 学术杂志编委。 作为主要发明者之一,领导研发了一批抗肿瘤新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3个候选新药目前正处于临床研究。其中盐酸希明替康在Ⅰ期临床研究中显示出对当前结肠癌一线治疗耐药的患者有效;Lucitanib 正在欧洲进行Ⅱ期临床试验,对多线治疗失败的乳腺癌患者治疗效果卓著。另外,1个候选新药新近进入临床研究,5个候选药物正在进行系统 临床前研究,其中2个实现成果技术转让。相关成果申请国内外专利160余项,获国内外专利授权42项。 在国际著名杂志J Natl Cancer Inst 、Cancer Res 等发表研究论文240余篇,他引4 000余次。研究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2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吴阶平医学研究奖—保罗·杨森药学研究奖一等奖、上海市十大科技精英等各类重要奖项10余项。

浅述肿瘤精准医疗的研究进展

浅述肿瘤精准医疗的研究进展 摘要精准医疗是肿瘤治疗的发展趋势,是一种对肿瘤患者进行个性化精准治疗的新型医疗模式。肿瘤的精准医疗是通过基因及表观遗传学检测、大数据分析和临床药物应用3个步骤,实现从宏观层面对“病”用药向更微观的对“基因、表观遗传”用药转变,具有高效、低毒的特点。随着组学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的提高和更多靶向药物的研发,必将有越来越多的患者受益。现就肿瘤精准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精准医疗;肿瘤;研究进展;综述 精准医疗是通过基因组、蛋白质组等组学技术和其他前沿科技,依据患者内在生物学信息及临床特点,在分子学水平为疾病提供更加精细的分类及诊断,从而对患者进行个性化精准治疗的一种新型医疗模式[1]。2011 年美国相关学者首次提出精准医疗的概念[2]。2015年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国情咨文中谈到“人类基因组计划”,并宣布实施精准医疗计划将这一研究推向新的高潮[3]。 恶性肿瘤已成为目前全球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其是一类基因性疾病,大多具有自己独特的基因印记和变异类型,基因组发生的突变,可以影响细胞信号、染色体、表观调节及代谢等过程。这些研究成果很早已被利用在肿瘤的治疗中,许多针对这些特异基因改变及表观遗传学改变的靶向药物已经上市或正在研发。肿瘤的精准医疗通常分为3个步骤:基因及表观遗传学检测、大数据分析和临床药物应用[1]。 1 基因及表观遗传学检测 基因是指携带有遗传信息的DNA或RNA序列,是控制性状的基本遗传单位。基因通过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来表达自己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从而控制生物个体的性状表现。基因检测是通过对血液、其他体液或细胞的DNA检测,获得肿瘤单核苷酸有义突变、拷贝数变异、融合基因等基因变异的信息。弥漫大B 细胞淋巴瘤(DLBCL)曾一度认为是一类性质单一的疾病,但近年发现DLBCL 中具有不同的基因表达亚型,如GCB(germinal-center B-cell-like)、ABC (activated B-cell-like),其起源于B细胞分化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生物学特性,ABC亚型中的基因变异可以引起NF-κB的活性改变,导致预后不良[4],这已被临床实践所证实。 表观遗传学就是研究基因表达的学科,是指基因表达的改变不依赖于基因信息的改变,而是依赖于DNA甲基化和组蛋白的化学修饰。这些异常改变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正常逆转。肿瘤发生过程最常见的表观遗传学改变为抑癌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的甲基化,其引起的表达沉默可以影响肿瘤相关信号通路[5]。DNA甲基化是真核细胞的表观遗传修饰之一,甲基化程度愈高,基因的表达则降低。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存在p15、p16、降钙素基因等一系列抑癌基因的过度甲基化,使抑癌基因表达受抑制,细胞易于形成恶性克隆[6]。其他表观

药理学实验考核方法

不同考核方法对药理学实验成绩的影响 任亮1,张志国1,付宜静 2 (1.河南省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漯河 462002; 2.河南省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河南漯河 462001)[摘要]目的:通过分析和比较在不同实验考核方法影响下,三年制临床医学专科学生药理学实验成绩的差异,希望能够找到对实验全过程监控的,行之有效的药理学实验考核办法。方法:将原始记录和操作评估分别引入药理学实验考核中,建立原始记录考核法实验组及操作评估考核法实验组,并以传统考核方法为对照组,观察不同考核方法影响下学生实验考核成绩的不同,比较优秀率和及格率的差异,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结果:原始记录考核法实验组的实验成绩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优秀率和及格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操作评估考核法实验组的实验成绩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优秀率和及格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原始记录考核法和操作评估考核法均能够对实验过程进行有效监测,较全面地反映学生实验完成情况,显著提高实验考核成绩和学生各方面素质。相比较而言,原始记录考核法能够更好提高药理学实验教学的质量,符合药理学实验教学的特点,便于执行和操作,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考核方法。 [关键词] 药理学;实验考核;原始记录;操作评估 随着高校在实验教学方面投入的不断加大,药理学实验在硬件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善。但在药理学实验教学长期中存在的,如学生预习的自觉性不强,主动性和参与性不强,教师对过程监控性不足等问题,却没有很好地解决,甚至有不断恶化的趋势。笔者认为,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与药理学实验缺乏较为科学的考核方法有着密切的关系。传统的药理学实验考核主要以实验报告完成情况作为依据,忽视了对学生实验过程的监督与评价,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科研协作能力等诸多能力。因此,建立一种合理的、可行的,能在实验过程中动态监测学生实验情况,全面反映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核方法,是当前药理学实验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精准医疗面临的挑战及发展建议

一、中国精准医疗发展历程回顾 中国早在20世纪初就开始关注精准医学,2006年首先提出了精准外科的概念,得到了国内、国际的医学界认可后被引用到肿瘤放疗、妇科等医学领域。其目标是通过合理资源调配、全流程的成本调控,获得效益与耗费之比的最大化。精准医疗相比传统经验医学有了长足进步,可以通过将精密仪器、生命科学等先进的现代技术与我国优秀的传统经验整合在一起,大大减小临床实践的不确定性,从而在手术中实现“该切的片甲不留,该留的毫厘无损”,在保证精准的同时尽可能将损伤控制到最低。 图表精准医疗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资料来源:产研智库 二、中国精准医疗发展现状分析 造血干细胞移植、基因芯片诊断、免疫细胞治疗等第三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准入审批2015年取消。在此之前,国家卫计委、科技部等多次出台政策,并组织生物医药等领域专家对精准医疗、基因测序等开展研究。在政策利好推动下,精准医疗有希望进入发展快轨。 多项政策支持 政府高层相当重视精准医学,批示国家卫计委和科技部组织专家论证,精准医学也迎来了多项政策支持。 2015年3月,第一批肿瘤诊断与治疗项目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临床试点单位名单发布。同月,科技部召开国家首次精准医学战略专家会议,计划在2030年前,在精准医疗领域投入60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支付200亿元,企业和地方财政配套400亿元。

2015年4月15日,卫计委和科技部组织生物医药等领域专家,同中国科学院等部门共同研讨精准医学研究计划。 2015年5月10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的决定》,其中指出,取消第三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准入审批,包括造血干细胞移植、基因芯片诊断、免疫细胞治疗等第三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 国家政策的支持将对基因测序、细胞治疗、干细胞等精准医疗相关领域构成利好。预计2015-2020年全球精准医疗市场规模增速达15%,是医药行业增速的3-4倍;2013年基因测序市场规模约45亿美元,2013年-2018年复合增长率为21.2%,而中国和印度市场2012-2017年复合增长率为20%-25%。 肿瘤检测市场先行 短期来看,个性化医疗相关技术和产品对相关公司的收入贡献有限,但随着市场的不断拓展,未来将对相关公司带来可观的增量。 目前国家卫计委允许怀12周以上的高危产妇利用基因测序技术进行无创产前筛查。以这一项检查为例,我国每年新生儿数量约1600万,按10%的市场渗透率,3500元/人次计算,市场空间约56亿元/年。随着技术的发展,成本继续下行将进一步打开市场空间。假设成本下行至1500元/人次,渗透率至50%,则市场空间有望上行至120亿元/年。 考虑到每年三四百万的癌症发病人数,基因测序的应用空间巨大。中国癌症发病率正“大幅”上升,2014年中国约有220万人死于癌症,但很多病例本是可预防的。对这类恶性疾病的治疗,一方面是加大治疗药物的研发突破,另一方面应从精准治疗角度进行治疗技术的突破。当前的肿瘤治疗正逐渐从宏观层面对“症”用药向更微观的对基因用药转变,实现“同病异治”或“异病同治”,精准治疗成为肿瘤治疗的一个趋势。 三、实现精准医疗面临的挑战 2015年,“精准医疗”随着奥巴马的宣言一跃成为年度热词。那么,精准医疗的实现目前还面临哪些关键环节的挑战呢? 临床及生物信息整合 精准医学的基本思想应是将临床信息、患者表型与基因蛋白谱进行整合,从而为患者量身制定精准诊断、预后及治疗策略。基于大规模组学数据和临床医学信息的整合需求,临床信息和信息学是精准医学发展的重中之重。

肿瘤的精准医疗-概念、技术和展望

收稿日期:2015-05-08;修回日期:2015-06-08 作者信息:杭渤(通信作者),首席科学家,博士,研究方向为肿瘤生物学及其在环境毒理和临床诊断领域的应用,电子信箱:Bo_hang@https://www.360docs.net/doc/3614013350.html, ;毛建华(通 信作者),首席科学家,博士,研究方向为肿瘤生物学及其在临床诊断和药物开发领域的应用,电子信箱:jhmao@https://www.360docs.net/doc/3614013350.html, 引用格式:杭渤,束永前,刘平,等.肿瘤的精准医疗:概念、技术和展望[J].科技导报,2015,33(15):14-21. 肿瘤的精准医疗肿瘤的精准医疗::概念概念、、技术和展望 杭渤1,2,束永前3,刘平3,魏光伟4,金健1,郝文山5,王培俊2,李斌1,2,毛建华1 1.美国能源部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伯克利,加州94720 2.南京卡迪奥密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南京211106 3.江苏省人民医院肿瘤科, 南京210029 4.山东大学医学院,济南250100 5.江苏省南京高新生物医药公共服务平台有限公司,南京210032 摘要精准医疗是指与患者分子生物病理学特征相匹配的个体化诊断和治疗策略。肿瘤为一复杂和多样性疾病,在分子遗传上具有很大异质性,即使相同病理类型的癌症患者,对抗癌药物反应迥异,因此肿瘤学科成为精准医疗的最重要领域之一。组学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和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奠定了精准医疗的可行性。本文介绍精准和个体化医疗的概念、基础和意义,简述近年来在此领域的最新进展,以及对实施精准医疗的方法和技术进行分析和归纳,首次将其分为间接方法(生物标志物检测及诊断)和直接方法(病人源性细胞和组织在抗癌药物直接筛选的应用),最后扼要阐述精准医疗的前景和面临的挑战。 关键词精准医疗;个体化医疗;分子组学;生物标志物检测;病人源性细胞和组织 中图分类号R730.5文献标志码A doi 10.3981/j.issn.1000-7857.2015.15.001 Precision cancer medicine:Concept,technology and perspectives Abstract Precision medicine is defined as an approach to personalized diagnosis and treatment,based on the omics information of patients.Human cancer is a complex and intrinsically heterogeneous disease in which patients may exhibit similar symptoms,and appear to have the same pathological disease,for entirely different genetic reasons.Such heterogeneity results in dramatic variations in response to currently available anti-cancer drugs.Therefore,oncology is one of the best fields for the practice of precision medicine.The availability of omics- based big data,along with rapid development of biotechnology, paves a way for precision medicine.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concept,foundation and significance of precision medicine,and reviews the recent progresses in methodology development and their clinical application.Then,various current available biotechniques in precision medicine are evaluated and classified into indirect (biomarker-based detection and prediction)and direct (patient-derived cells and tissues for direct anti-cancer drug screening)categories.Finally,perspectives of precision medicine as well as its facing challenge are briefly discussed.Keywords precision medicine;personalized medicine;omics;biomarker detection;patient-derived cells and tissue HANG Bo 1,2,SHU Yongqian 3 ,LIU Ping 3,WEI Guangwei 4,JIN Jian 1,HAO Wenshan 5,WANG Peijun 2, LI Bin 1,2,MAO Jianhua https://www.360docs.net/doc/3614013350.html,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Laboratory,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Energy,Berkeley,CA 94720,USA 2.Nanjing Cardiomicx Inc,Ltd.,Nanjing 211106,China 3.Department of Oncology,Jiangsu Province Hospital,Nanjing 210029,China 4.Medical College,Shandong University,Jinan 250100,China 5.Nanjing Biopharmaceutical Innovation Platform Co.,Ltd.,Nanjing 210032,China

肿瘤专科临床药师工作指南

肿瘤专科临床药学 肿瘤学是研究恶性肿瘤的发生过程与防治措施的学科,它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主要阐述肿瘤病的流行病学、病因学与发病学、病理学与生物学特征、癌前病变、实验室与动物实验研究、癌转移与复发的机理、肿瘤增殖动力学与时间学、肿瘤免疫学与遗传学、抗癌药物筛选与临床前药理研究、早期诊断与临床综合诊断、新诊断技术与治疗方法的开拓及应用、防治机构的建立、普查与预防措施等;二是临床肿瘤学部分,主要阐述各类恶性肿瘤的流行病学特征、病理学及临床病期分类、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学及疗效评价、预防措施等。 临床药师学习与实践主要侧重于临床肿瘤的内科治疗,即以肿瘤发生机理与诊断等为基础,以较为常见的肿瘤病种为线索,以各类药物临床合理应用为目的,通过临床实践,真正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观念,树立团队合作共同承担为病人服务的理念。 一、培训目标 (一)学习和巩固相关的临床医学知识,强化本专业的药物知识,构建开展临床肿瘤药物治疗的背景知识结构,逐步形成临床思维模式。 (二)通过1年时间的理论知识及临床实践技能的培训,掌握临床肿瘤学科的基本知识,熟悉肿瘤学临床医疗过程。要求能准备询问病史,正确书写医疗文书,掌握临床常见肿瘤的诊断及处理原则。 (三)掌握常用抗肿瘤药物的单独治疗和组合治疗方案的药理、药效、药动、毒理、药物相互作用、配伍禁忌(物理、化学和药效的)、剂型、药物评价。 二、培训方法 (一)培训时间:全脱产培训一年。全年实际工作(学习)日不得少于49周,1960小时,其中临床实践时间不得少于1765小时,业务知识学习时间不得少于195小时。 (二)培训老师:一名专职临床药师和一名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称肿瘤科临床医师组成培训小组,每个培训小组带1~2名受训者参与临床用药实践。 三、培训内容与要求 通过一年的临床药师规范化培训,受训学员应达到“四个基本和四项技能”,即符合肿瘤学培训各项基本要求,达到承担临床任务和自我提高的基本素质,建立独立或协作处理问题的基本能力,掌握临床操作和沟通的基本技能;四项技能是临床知识与医疗文件技能,临床药物知识与用药实践技能,交流沟通技能以及专业学习与科研技能。具体要求如下:(一)综合素质培训 1.具有较强的职业责任感,良好的心理、思想素质与职业道德、法律意识,尊重患者,维护其合理用药权益。 2.掌握《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处方管理办法(试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法律法规文件的相关内容。 (二)临床知识与技能培训 1.掌握临床肿瘤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熟悉肿瘤学临床医疗过程。 2.了解肿瘤科疾病治疗结果的判断指标与方法 3.具有阅读理解病历的能力 4.熟悉下列诊疗方法和技术在肿瘤疾病诊疗中的应用价值 (1)病史采集:准确询问病史,熟悉疼痛、发热、呼吸困难、出血(呕血、咯血、血尿等)等常见症状在肿瘤科疾病诊疗中的应用价值。 (2)体格检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