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结石的超声诊断ppt课件
合集下载
胆囊超声诊断PPT课件

详细描述
超声检查可以观察胆囊肿瘤的大小、形态和 位置,以及肿瘤是否浸润到胆囊壁的深层组 织。同时,超声还能观察是否有淋巴结转移 ,有助于判断胆囊癌的分期和预后。
04
CATALOGUE
胆囊超声诊断的优缺点
胆囊超声诊断的优点
无创、无痛、无辐射
实时动态成像
超声检查是一种无创、无痛、无辐射的检 查方式,对患者的身体不会造成伤害,特 别适合于年老体弱和儿童患者。
主观性强
超声检查结果受医生的主观判断影响 较大,不同医生之间的检查结果可能 存在差异。
分辨率有限
超声检查的分辨率相对较低,对于较 小的病变可能难以发现。
受气体干扰
胆囊周围的气体会干扰超声波的传播 ,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对特殊情况患者不适用
对于某些特殊情况的患者,如胃肠道 积气、肥胖等,超声检查可能会受到 限制,影响检查结果。
超声造影诊断技术
超声造影诊断技术是通过注射造影剂 ,增强胆囊及其病变的回声信号,提 高超声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超声造影诊断技术可以清晰地显示胆 囊的血流灌注情况,有助于判断胆囊 良恶性肿瘤等疾病。
03
CATALOGUE
胆囊疾病的超声诊断
胆囊结石的超声诊断
总结词
胆囊结石的超声诊断主要依据结石的大小、形态、数量和位置,以及胆囊壁是否有炎症 或增厚。
其他疾病
胆囊超声诊断还广泛应用于其他胆囊疾病的诊断和随访,如胆囊腺肌 症、胆囊癌等。
02
CATALOGUE
胆囊超声诊断技术
常规超声诊断技术
常规超声诊断技术是胆囊超声诊断的基础,通过高频探头对胆囊进行实时、动态 的观察,获取胆囊的大小、形态、壁厚、内部回声等信息,初步判断胆囊的病变 情况。
(精选课件)胆结石讲稿PPT幻灯片

• 四、受雌激素影响者:
•
如妊娠,服用雌激素替代治疗的女性,服用避孕药物者。
• 五、年龄大者及女性:
•
年龄在40~69岁的5年发病率是低年龄组的4倍,高发年龄与低发年龄的分
界线是40岁,在老年人,胆囊结石的发病率达20%。老年人主要是胆囊收缩功能
减退、滞缓、胆汁在胆囊里长期淤积引起。
5
胆绞痛一般发生在晚上,他为什么 会发生在晚上呢,
• 五、定期检查:
•
特别是40岁以上妇女,一旦B超检查发现胆囊功能差,结构异常、胆囊内胆汁透声差,出现
胆泥或胆沙等,经过积极合理治疗后,胆囊功能可以恢复,胆泥或淤积的浓稠胆汁能被排出,避免
结石形成。
9
• 应提示的是:如果知道自己得了胆石症, 首先要到正规医院进行较祥细的检查,确 定结石的部位、大小、数目、是否伴有胆 囊或胆管的炎症,再检查一下胆囊的收缩 功能情况等,然后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 适自己的治疗方法。
磷、铁等,可做为防治胆石症的主食。副食-选择鱼、瘦肉、奶类、豆制品等含优质蛋白质且胆固
醇含量相对较低的食物;少吃或不吃动物内脏如肝、肾(腰子)和鱼子等
•
避免高蛋白、高脂肪、高热量的饮食习惯,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增加维生素的摄入,维生素有
防止结石形成的作用,还可畅通大便,有利于胆囊、胆道的收缩和是预防结石的最好方法。
•
因为在禁食时胆囊中充满了胆汁,胆囊粘膜吸收水分使胆汁变浓,粘稠度增加,最终形成胆泥、
结石。如果进食,当食物进入十二指肠时,分泌胆囊收缩素使胆囊收缩,大量粘稠胆汁排入到肠道,
因此可以防止结石形成。
• 二、合理饮食:
•
主食-粳米、高梁米、小麦、玉米、燕麦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B、钙、
胆囊结石讲课PPT课件

掌握
16
掌握
胆囊结石---诊断
❖ 病史和体征
❖ 辅助检查: B超检查:首选。具有安全、快速、简便
、经济且准确率高的特点,准确率接近100%。 CT、MRI也可显示胆囊结石,不作为常规检查。
❖ 鉴别诊断:急性胰腺炎、消化性溃疡穿孔、高位阑尾
炎、肝脓肿、小肠憩室穿孔,以及右侧肺炎、胸膜炎和 心绞痛等疾病。
胆囊良性疾病患病率为15.87%,男女之比为1:1.252。 胆囊结石、胆囊息肉样病变、胆囊炎最为常见。 肥胖、高血糖、高甘油三脂是胆石症的危险因素。
孙晓敏, 徐 萍, 马志红等;上海松江地区胆囊良性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30901 例。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11.9.28; 19(27): 2881-2885
诊断 ? 鉴别诊断 ? 治疗 ?
3
胆囊的解剖生理
胆囊位于肝脏脏面的胆囊窝内。长5 ~8cm,宽3~5cm,容积40~60ml
胆囊有浓缩胆汁(10倍),排出胆 汁,分泌粘液的生理功能。
胆囊的充盈由肝分泌胆汁的速率和 Oddi括约肌所造成的胆管下端阻力 决定。
胆囊三角(Calot三角):由胆囊管 、肝总管和肝下缘构成。
6
Cholecystolithiasis
7
西安市中心医院
Cholecystolithiasis
西安市中心医院ຫໍສະໝຸດ 熟悉胆石症发病机制
Admirand-Small三角:
胆汁中胆汁酸盐减少或胆固 醇增加都会使胆固醇沉淀结 晶形成结石。
Maki学说:
大肠杆菌产生的β-葡萄糖醛 酸酶,可水解结合性胆红素 成为非结合性胆红素,促使 胆色素结石形成。
10
掌握
胆囊结石---临床表现
1、无症状胆囊结石
胆囊疾病超声诊断ppt课件

第三节
胆管疾病
(3)多数情况下胆囊与胆总管的张力状 态是一致的,胆囊肿大则提示其下端梗 阻,如胆囊不大提示其上端梗阻。 (4)仅胆囊肿大,肝内、外胆管均正常 者,提示胆囊管阻塞或胆囊本身的病变。 (5)如胆总管与胰管均扩张,则提示十 二指肠Vater壶腹水平阻塞。
第三节
2、梗阻病因的诊断 (1)结石 (2)肿瘤 (3)胆泥 (4)蛔虫
胆囊颈部结石声像图
胆囊壁间结石声像图
胆囊壁间结石声像图
胆囊壁间结石声像图
第二节
胆囊疾病
3、各类胆结石超声图像特征: 1、放射状结构:前半部为强回声,深部 逐渐减弱,呈半圆形。 2、层状结构:前部强回声呈窄带状,其 后突然衰减。 3、无结构或细层状结构:超声通过性好, 可显示整块结石,声影弱。
正 常 胆 囊 声 像 图
第二节
胆囊疾病
一、急性胆囊炎 1、病理与临床表现:分为单纯性胆囊炎、 化脓性胆囊炎、坏疽性胆囊炎。主要诱 因是细菌感染、胆石梗阻、缺血和胰液 返流。临床主要特征是右上腹持续性疼 痛。
第二节
胆囊疾病
2、声像图表现:胆囊肿大、胆囊壁增厚 水肿呈双边影;胆囊内见多个光点,呈 云雾状,合并结石时可见强回声光团; 穿孔时胆囊周围见液暗区;超声墨菲征 阳性;胆囊收缩功能减退。
四、胆囊癌 1、病理与临床表现:分腺癌(占90% ) 和鳞状细胞癌(占10%)。多伴有慢性 胆囊炎和胆石症病史,晚期出现典型症 状。 2、声像图表现: 小结节型:好发于胆囊颈部,乳头状中 等回声,表面不光滑,基底宽。
第二节
胆囊疾病
蕈伞型:肿块呈蕈伞状,边缘不整齐,基 底宽,周边见胆泥光点沉积。 厚壁型:胆囊壁不均匀增厚,以颈部、体 部增厚为显著。 混合型:胆囊壁不规则增厚并有乳头状或 蕈伞状肿块。 实块型:胆囊液性腔消失,被实性低回声 肿块所占据,与肝脏分界不清。
(精选课件)胆囊结石的超声诊断PPT幻灯片

胆囊腔无回声区内可探及一枚或数枚强回声强回声后方伴有干净的声影为结石对声能的吸收及对声束反射和折射的综合效应对确定胆结石比强回声更具有特异性根据声影常可以追踪无明显强回声的结石或隐藏的结石强回声可随体位变化而移动这就是我们说的滚石征当病人从左侧卧位转到仰卧位时容易引起结石的移动我们在检查过程中应尽量保持固定断面并使探头不离开病人必要时可用探头轻轻冲击腹壁促使轻微粘连的结实与胆囊壁分离对于无胆汁结石确定其确实位于胆囊床的位置并证实结石外层有胆囊壁回声的存在至关重要其特征为在声影顶端的强回声带外表包绕一层很细的低回声或无回声线这一结构被称为wes三联征如果结石小于2或3毫米可能不出现声影仅表现为胆囊腔内仅见细小强回声但通常情况下改变体位能使分散的无声影的小结石衍胆囊的一个壁或一部分集中这些小结石的综合影响可能产生声影
.
5
.
6
“新月”型胆囊结石
.
7
“满月”型胆囊结石
.
8
“多角”型胆囊结石
.
9
多个结石形成断续的强回声带
.
10
胆囊结石呈层状强回声带
.
11
胆囊结石的不典型声像图表现
.
12
胆囊内无胆汁的结石(充满型)
胆囊失去正常的轮廓和形态 胆汁无回声区消失 胆囊腔被强回声及声影取代 多数后壁不能分辨
.
13
胆囊结石的超声诊断
1
概述
胆囊结石是最常见的胆囊疾病; 多发于成年人,也可见于儿童; 引起急腹症的疾病中仅次于阑尾炎;
.
2
胆囊结石的种类
胆固醇结石 胆色素结石 混合性结石
.
3
胆囊结石的临床表现
上腹部疼痛 恶心、呕吐 上腹部压痛,莫非氏征阳性 常与慢性胆囊炎并存
.
5
.
6
“新月”型胆囊结石
.
7
“满月”型胆囊结石
.
8
“多角”型胆囊结石
.
9
多个结石形成断续的强回声带
.
10
胆囊结石呈层状强回声带
.
11
胆囊结石的不典型声像图表现
.
12
胆囊内无胆汁的结石(充满型)
胆囊失去正常的轮廓和形态 胆汁无回声区消失 胆囊腔被强回声及声影取代 多数后壁不能分辨
.
13
胆囊结石的超声诊断
1
概述
胆囊结石是最常见的胆囊疾病; 多发于成年人,也可见于儿童; 引起急腹症的疾病中仅次于阑尾炎;
.
2
胆囊结石的种类
胆固醇结石 胆色素结石 混合性结石
.
3
胆囊结石的临床表现
上腹部疼痛 恶心、呕吐 上腹部压痛,莫非氏征阳性 常与慢性胆囊炎并存
胆囊结石的超声诊断课件

肝 外 胆 管 上 段
PPT学习交流
17
第三节 胆囊结石
1、最常见的胆囊疾病,原因复杂,中年女性多见。 2、常合并胆囊炎且互为因果(可寒战、高热)。 3、可单发、可多发,亦可呈泥沙样。 4、主要临床症状:右上腹不适、隐痛及消化不良,并
放射至右肩背部,胆绞痛,黄疸等。
PPT学习交流
18
5、结石根据化学成分不同,分为:
2、探头以凸阵探头为佳,特殊情况可用线阵或扇形 探头。频率一般3.0-5.0MHz,适当调节聚焦范围和增益, 灵活应用彩色多普勒。
PPT学习交流
10
3、病人常规体位---仰卧位、左前斜位
二、基本切面
右肋缘下斜切面 右肋间斜切面 右肋缘下腹直肌外侧纵切面
如下图:
PPT学习交流
11
右 肋 缘 下 斜 切 面
☆ 胆固醇性:胆固醇含量达70%以上,结石较大,可达数厘米, 常单发,圆形或类球形,表面光滑,因其含钙少,故X线不显影, 又因其比重小,常漂浮在胆汁中。
☆色素性:主要成分是胆红素钙,胆固醇含量低于25%,呈泥沙样 或颗粒状,常多发,X线平片不显影。
☆混合性:含以上两种成分及钙盐,常多发,一般较小,表面光 滑呈多面体,因其含钙较多,故X线透不过。
药物性结石是指由某些药物导致的位于胆囊内的结石。 而引起胆绞痛症状。
※致结石的药物主要有以下5种: 雌激素 头孢曲松 非甾体类抗炎药 潘生丁(双嘧达莫) 全胃肠外营养药(PTN)
PPT学习交流
33
※如头孢曲松钠引起胆囊结石
形成条件—结石易发人群、大剂量使用
形成机理—静脉给药后,在体内以原型排除体外,其中40%经胆汁 和胃肠排泄。胆酸池内胆固醇处于高饱和状态,用药后药物与胆 酸结合,致胆酸池失衡,胆固醇容易形成胆学习交流
胆囊疾病超声诊断 ppt课件

ppt课件
17
胆囊腺瘤声像学表现 胆囊腺瘤声像图上表现为自胆囊壁向囊腔 隆起的乳头状或圆形强回声或中等回声结节, 基底较宽、偶见有蒂,多发生于颈部和底部, 可多发。平均体积较胆固醇性息肉大,但多数 不超过15mm,直径大于15mm者应警惕恶性 变可能。
ppt课件 18
ppt课件
19
ppt课件
20
ppt课件
29
鉴别诊断:
1.小的结节型胆囊癌需要与胆囊息肉样病变鉴别:前 者病灶基底宽,表面不平整,体积较胆囊息肉大, 而胆囊息肉直径多小于1cm,蒂细。 2.厚壁型胆囊癌需与急慢性胆囊炎相鉴别:慢性胆囊 炎胆囊壁多连续,而胆囊癌囊壁多不规则,连续性 差。急性胆囊炎特别时化脓性或坏疽型胆囊炎,胆 囊壁增厚但厚壁光滑,仔细观察时可见囊内有脓液 移动。
ppt课件
31
谢谢!
ppt课件
32,边缘不规则,胆囊的无回声缩小或消失,表现为 胆囊内的实性肿块,肿块多呈弱回声,内部回声不均匀;当其内部有 结石时可表现为肿块内的团状强回声伴后方声影,癌肿向周围组织浸 润生长,则胆囊轮廓显示不清并与周围正常组织分解不清。
ppt课件
28
4.混合型 厚壁型和结节型同时存在,具有上述两型声像图表现,胆囊 癌发展到晚期可见实质性不均质肿块充满胆囊腔,液体暗区消失。
ppt课件 7
胆囊结石声像图表现
典型胆囊结石 具有以下三大特征: 1.胆囊腔内出现形态稳定的团状强回声:一般较大而孤立分布 的强回声多呈新月形、半圆形或圆形团状强回声;体积较小 的多发结石,堆积于胆囊后壁时形成一片强回声带,不易分 辨结石数目。 2.强回声后方伴有声影:结石后方出现一条无回声带即为声影, 结石的声影边缘锐利,宽度与结石的宽度基本一致。 3.强回声随体位改变而移动:由于多数结石的比重大于胆汁, 仰卧位时结石沉积于胆囊后壁,当患者改变体位时,容易引 起结石的移动。
胆囊结石的超声诊断PPT医学课件

2、探头以凸阵探头为佳,特殊情况可用线阵或扇形 探头。频率一般3.0-5.0MHz,适当调节聚焦范围和增益, 灵活应用彩色多普勒。
3、病人常规体位---仰卧位、左前斜位 二、基本切面
右肋缘下斜切面 右肋间斜切面 右肋缘下腹直肌外侧纵切面 如下图:
右 肋 缘 下 斜 切 面
右肋缘下腹直肌外侧纵切面
因此,检查发现胆囊结石时要了解患者 病史,考虑到药物性假性结石的可能,如 果无法排除药物性假性结石的患者,建议 其近期复查。
谢谢大家!
单发结石, 满月型
彩色表现
(二)非典型胆囊结石表现:
◆充满性结石:腔内无回声液区消失,胆囊前半部呈弧形 强回声,胆囊腔被声影取代,后壁不显影,若伴胆囊壁 增厚,则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囊壁结石声影三联征,即 “WES”征。
◆泥沙样结石:胆囊最低位置分布强回声带,后方伴较宽 声影。
◆胆囊壁内结石:胆囊壁见单发或多发的数 毫米强回声及后方见 “彗尾征”,不随体 位移动。
第一节 胆囊解剖
1、胆囊的位置---梨形
囊状器官,位于肝脏脏面的
胆囊窝内,即肝尾叶及肝4、 5段之间。由疏松结缔组织和 胆囊壁上的腹膜返折连接固 定于胆囊床。 偶可见变异胆
囊。
2、胆囊的大小—胆囊的大小可随储存胆汁 的多少而改变,一般长约5-10cm,宽约2.55cm,壁厚平均约1.9mm,容量为40-60ml。
3、胆囊的分部---胆囊分为低、体、颈(有 哈德曼袋)三部分。胆囊底钝圆形,是胆 囊较膨大的游离部分,胆囊体为胆囊的中 间部分,胆囊颈是胆囊体与胆囊管的结合 部,由粗变细,多呈“S”形弯曲。颈部近 端的袋状膨大结构,称哈德曼袋。
4、胆囊的作用
胆囊颈部及胆囊管内黏膜皱襞形成螺旋瓣 (Heister瓣),可调节胆汁的出入,但此并没 有真正的瓣膜功能。使胆囊内保持一定的压力, 有利于胆汁在胆囊内的储存及浓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胆囊结石的超声诊断
1
内
容
概述 胆囊解剖 探测方法
结石声像图表现
2
概述
胆囊结石定义---是指发生在胆囊内的结石所 引起的疾病。
随着生活条件及饮食结构的改变,胆囊结石的发病 率不断提高,随年龄增大,发病率升高,且有年 轻化趋势,据统计我国胆结石发病率约8%-10% ,高发区可达20%。临床中患者疼痛症状明显, 结石的诊断主要靠超声检查,因此超声对结石的 检查及诊断显得尤为重要。
8
浓缩:使胆汁浓缩5-10倍。 排除:随进食间断排放。
分泌:每日分泌20ml粘液性物质,润滑和保 护胆囊黏膜。
9
第二节 探测方法及正常声像图
一、检查前准备
1、病人---禁食8h以上,停用影响胆囊收缩功能的 药,检查前24h禁食脂肪食物,X线钡餐检查患者应3日 后进行超声检查, 急腹症患者无需做以上准备。
3
第一节 胆囊解剖
1、胆囊的位置---梨形
囊状器官,位于肝脏脏面的
胆囊窝内,即肝尾叶及肝4、 5段之间。由疏松结缔组织和 胆囊壁上的腹膜返折连接固 定于胆囊床。 偶可见变异胆
囊。
4
5
2、胆囊的大小—胆囊的大小可随储存胆汁 的多少而改变,一般长约5-10cm,宽约2.55cm,壁厚平均约1.9mm,容量为40-60ml。
32
警惕:药物性假性结石
药物性结石是指由某些药物导致的位于胆囊内的结石。 而引起胆绞痛症状。 ※致结石的药物主要有以下5种: 雌激素 头孢曲松 非甾体类抗炎药 潘生丁(双嘧达莫) 全胃肠外营养药(PTN)
33
※如头孢曲松钠引起胆囊结石 形成条件—结石易发人群、大剂量使用 形成机理—静脉给药后,在体内以原型排除 体外,其中40%经胆汁和胃肠排泄。胆酸 池内胆固醇处于高饱和状态,用药后药物 与胆酸结合,致胆酸池失衡,胆固醇容易 形成胆固醇结石。停药后结石可消失。 故也称 “可逆性结石”。
22
3.声影--是与声束入射方向一致的无回声暗带。是结 石对声能的吸收、折射、反射的综合效应。对结 石的诊断具有特异性。直径0.2cm以下者声影不 明显,数量较多时可形成强声影。 4.结石的比重重于胆汁,随体位可移动,对结石的 诊断准确性达100%,可用于胆囊新生物的鉴别, 有轻度粘连者,可轻叩腹壁。
23
单发结石, 满月型
彩色表现
24
25
(二)非典型胆囊结石表现:
◆充满性结石:腔内无回声液区消失,胆囊前半部呈弧形 强回声,胆囊腔被声影取代,后壁不显影,若伴胆囊壁 增厚,则出现囊壁结石声影三联征,即 “WES”征。
◆泥沙样结石:胆囊最低位置分布强回声带,后方伴较宽 声影。
26
◆胆囊壁内结石:胆囊壁见单发或多发的数 毫米强回声及后方见 “彗尾征”,不随体 位移动。
3、可单发、可多发,亦可呈泥沙样。 4、主要临床症状:右上腹不适、隐痛及消化不良,并 放射至右肩背部,胆绞痛,黄疸等。
18
5、结石根据化学成分不同,分为:
☆ 胆固醇性:胆固醇含量达70%以上,结石较大,可达数厘米, 常单发,圆形或类球形,表面光滑,因其含钙少,故X线不显影, 又因其比重小,常漂浮在胆汁中。 ☆色素性:主要成分是胆红素钙,胆固醇含量低于25%,呈泥沙样 或颗粒状,常多发,X线平片不显影。
2、探头以凸阵探头为当调节聚焦范围和增益, 灵活应用彩色多普勒。
10
3、病人常规体位---仰卧位、左前斜位 二、基本切面
右肋缘下斜切面 右肋间斜切面 右肋缘下腹直肌外侧纵切面 如下图:
11
右 肋 缘 下 斜 切 面
12
13
右肋缘下腹直肌外侧纵切面
14
三、附加检查法
胃十二指肠充盈法 脂餐法 利胆法 体位改变法
15
四、正常胆囊声像图
形态:梨形 大小:约9×3cm,壁厚小于3mm 胆汁:无回声区 壁:线状高回声,轮廓自然、光滑,边缘清晰
16
肝 外 胆 管 上 段
17
第三节 胆囊结石
1、最常见的胆囊疾病,原因复杂,中年女性多见。
2、常合并胆囊炎且互为因果(可寒战、高热)。
☆混合性:含以上两种成分及钙盐,常多发,一般较小,表面光 滑呈多面体,因其含钙较多,故X线透不过。
19
20
6、超声表现
主要分为典型结石和不典型结石两大类:
(一)典型胆囊结石的超声三大表现:胆囊腔内出现
稳定的强回声团或半月形强回声团,后方伴有声影,可
随体位改变而移动。
21
1.胆囊结石与胆汁的声阻抗差较大,使结石的 边界可清楚显示,因结石本身的形状、结构和成分不 同而变现各异。 2.结构较致密表面较光滑的结石变现为“新月”形强 回声,结构较疏松的结石因透声性好而表现为“满 月”形强回声,数个堆积在一起的小结石可产生带 状强回声。
34
因此,检查发现胆囊结石时要了解患者 病史,考虑到药物性假性结石的可能,如 果无法排除药物性假性结石的患者,建议 其近期复查。
35
谢谢大家!
36
6
3、胆囊的分部---胆囊分为低、体、颈(有 哈德曼袋)三部分。胆囊底钝圆形,是胆 囊较膨大的游离部分,胆囊体为胆囊的中 间部分,胆囊颈是胆囊体与胆囊管的结合 部,由粗变细,多呈“S”形弯曲。颈部近 端的袋状膨大结构,称哈德曼袋。
7
4、胆囊的作用
胆囊颈部及胆囊管内黏膜皱襞形成螺旋瓣 (Heister瓣),可调节胆汁的出入,但此并没 有真正的瓣膜功能。使胆囊内保持一定的压力, 有利于胆汁在胆囊内的储存及浓缩。
◆胆囊颈部结石:结石与颈部紧密接触,其 间无胆汁衬托,强回声减弱,声影混淆, 易漏诊。需多切面观察,易坎顿引起梗阻。
27
28
29
30
31
胆囊结石术后遗留异常声像图
1.胆囊床周围积液,形态不固定。需与十二指肠鉴别。 2.胆囊残端扩大,见较清晰的小胆囊,可能伴结石。 3.胆囊床疤痕组织,不伴声影,不移动,不清晰,明 胶海绵吸收后不完全等。
1
内
容
概述 胆囊解剖 探测方法
结石声像图表现
2
概述
胆囊结石定义---是指发生在胆囊内的结石所 引起的疾病。
随着生活条件及饮食结构的改变,胆囊结石的发病 率不断提高,随年龄增大,发病率升高,且有年 轻化趋势,据统计我国胆结石发病率约8%-10% ,高发区可达20%。临床中患者疼痛症状明显, 结石的诊断主要靠超声检查,因此超声对结石的 检查及诊断显得尤为重要。
8
浓缩:使胆汁浓缩5-10倍。 排除:随进食间断排放。
分泌:每日分泌20ml粘液性物质,润滑和保 护胆囊黏膜。
9
第二节 探测方法及正常声像图
一、检查前准备
1、病人---禁食8h以上,停用影响胆囊收缩功能的 药,检查前24h禁食脂肪食物,X线钡餐检查患者应3日 后进行超声检查, 急腹症患者无需做以上准备。
3
第一节 胆囊解剖
1、胆囊的位置---梨形
囊状器官,位于肝脏脏面的
胆囊窝内,即肝尾叶及肝4、 5段之间。由疏松结缔组织和 胆囊壁上的腹膜返折连接固 定于胆囊床。 偶可见变异胆
囊。
4
5
2、胆囊的大小—胆囊的大小可随储存胆汁 的多少而改变,一般长约5-10cm,宽约2.55cm,壁厚平均约1.9mm,容量为40-60ml。
32
警惕:药物性假性结石
药物性结石是指由某些药物导致的位于胆囊内的结石。 而引起胆绞痛症状。 ※致结石的药物主要有以下5种: 雌激素 头孢曲松 非甾体类抗炎药 潘生丁(双嘧达莫) 全胃肠外营养药(PTN)
33
※如头孢曲松钠引起胆囊结石 形成条件—结石易发人群、大剂量使用 形成机理—静脉给药后,在体内以原型排除 体外,其中40%经胆汁和胃肠排泄。胆酸 池内胆固醇处于高饱和状态,用药后药物 与胆酸结合,致胆酸池失衡,胆固醇容易 形成胆固醇结石。停药后结石可消失。 故也称 “可逆性结石”。
22
3.声影--是与声束入射方向一致的无回声暗带。是结 石对声能的吸收、折射、反射的综合效应。对结 石的诊断具有特异性。直径0.2cm以下者声影不 明显,数量较多时可形成强声影。 4.结石的比重重于胆汁,随体位可移动,对结石的 诊断准确性达100%,可用于胆囊新生物的鉴别, 有轻度粘连者,可轻叩腹壁。
23
单发结石, 满月型
彩色表现
24
25
(二)非典型胆囊结石表现:
◆充满性结石:腔内无回声液区消失,胆囊前半部呈弧形 强回声,胆囊腔被声影取代,后壁不显影,若伴胆囊壁 增厚,则出现囊壁结石声影三联征,即 “WES”征。
◆泥沙样结石:胆囊最低位置分布强回声带,后方伴较宽 声影。
26
◆胆囊壁内结石:胆囊壁见单发或多发的数 毫米强回声及后方见 “彗尾征”,不随体 位移动。
3、可单发、可多发,亦可呈泥沙样。 4、主要临床症状:右上腹不适、隐痛及消化不良,并 放射至右肩背部,胆绞痛,黄疸等。
18
5、结石根据化学成分不同,分为:
☆ 胆固醇性:胆固醇含量达70%以上,结石较大,可达数厘米, 常单发,圆形或类球形,表面光滑,因其含钙少,故X线不显影, 又因其比重小,常漂浮在胆汁中。 ☆色素性:主要成分是胆红素钙,胆固醇含量低于25%,呈泥沙样 或颗粒状,常多发,X线平片不显影。
2、探头以凸阵探头为当调节聚焦范围和增益, 灵活应用彩色多普勒。
10
3、病人常规体位---仰卧位、左前斜位 二、基本切面
右肋缘下斜切面 右肋间斜切面 右肋缘下腹直肌外侧纵切面 如下图:
11
右 肋 缘 下 斜 切 面
12
13
右肋缘下腹直肌外侧纵切面
14
三、附加检查法
胃十二指肠充盈法 脂餐法 利胆法 体位改变法
15
四、正常胆囊声像图
形态:梨形 大小:约9×3cm,壁厚小于3mm 胆汁:无回声区 壁:线状高回声,轮廓自然、光滑,边缘清晰
16
肝 外 胆 管 上 段
17
第三节 胆囊结石
1、最常见的胆囊疾病,原因复杂,中年女性多见。
2、常合并胆囊炎且互为因果(可寒战、高热)。
☆混合性:含以上两种成分及钙盐,常多发,一般较小,表面光 滑呈多面体,因其含钙较多,故X线透不过。
19
20
6、超声表现
主要分为典型结石和不典型结石两大类:
(一)典型胆囊结石的超声三大表现:胆囊腔内出现
稳定的强回声团或半月形强回声团,后方伴有声影,可
随体位改变而移动。
21
1.胆囊结石与胆汁的声阻抗差较大,使结石的 边界可清楚显示,因结石本身的形状、结构和成分不 同而变现各异。 2.结构较致密表面较光滑的结石变现为“新月”形强 回声,结构较疏松的结石因透声性好而表现为“满 月”形强回声,数个堆积在一起的小结石可产生带 状强回声。
34
因此,检查发现胆囊结石时要了解患者 病史,考虑到药物性假性结石的可能,如 果无法排除药物性假性结石的患者,建议 其近期复查。
35
谢谢大家!
36
6
3、胆囊的分部---胆囊分为低、体、颈(有 哈德曼袋)三部分。胆囊底钝圆形,是胆 囊较膨大的游离部分,胆囊体为胆囊的中 间部分,胆囊颈是胆囊体与胆囊管的结合 部,由粗变细,多呈“S”形弯曲。颈部近 端的袋状膨大结构,称哈德曼袋。
7
4、胆囊的作用
胆囊颈部及胆囊管内黏膜皱襞形成螺旋瓣 (Heister瓣),可调节胆汁的出入,但此并没 有真正的瓣膜功能。使胆囊内保持一定的压力, 有利于胆汁在胆囊内的储存及浓缩。
◆胆囊颈部结石:结石与颈部紧密接触,其 间无胆汁衬托,强回声减弱,声影混淆, 易漏诊。需多切面观察,易坎顿引起梗阻。
27
28
29
30
31
胆囊结石术后遗留异常声像图
1.胆囊床周围积液,形态不固定。需与十二指肠鉴别。 2.胆囊残端扩大,见较清晰的小胆囊,可能伴结石。 3.胆囊床疤痕组织,不伴声影,不移动,不清晰,明 胶海绵吸收后不完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