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人教版必修一1.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教案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设计思想】以高中地理新课标的精神为指导,全面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核心思想,采用新颖、恰当、易于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全面深刻地掌握教学内容,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地理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学生学习本教材的基础、能力、心理。
(1)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状况。
(2)学生存在的学习问题。
(3)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行为。
【教材分析】本课结构明确,主要讲述两部分内容:一是太阳辐射与地球。
主要包括太阳辐射的概念、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太阳辐射的范围、太阳辐射对地理环境形成和变化的影响以及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二是太阳活动与地球。
着重介绍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以及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课程标准:阐述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太阳的基本特征及其外部结构。
2.了解太阳能量的来源,理解太阳是地球的主要能量源。
3.了解太阳活动(主要是黑子和耀斑)对地球的影响。
二、能力目标1.能通过展示的图片理解太阳活动增强时会使地球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干扰及产生磁暴现象的原因。
2.通过对各种资料的观察以及课前室外的观测,培养学生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和分析、判断、推理等逻辑思维能力。
三、德育目标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观、科学的宇宙观,和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1.知道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2.知道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3.太阳的外部结构和能量来源。
【教学难点】太阳活动(黑子和耀斑)对地球的影响【课时安排】1课时【教具设计】多媒体资料库(电脑动画、录像如太阳能量来源录象、文字资料、图片如太阳黑子、耀斑、日珥、极光图)【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中国古代有一则神话叫“后羿射日”:相传后羿生来就有射箭的天才,长大后更是臂力惊人,箭法超群。
原先天空中有10个太阳,强烈的阳光烤焦了大地,庄稼枯死了,甚至连石头都快要熔化了,海水如同开水一样沸腾起来。
人们在灼热的阳光下几乎喘不过气来,凶狠的毒蛇野兽乘机出来残害人类。
高中地理 1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地理 1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太阳能量的来源、太阳辐射及其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
2.了解太阳活动的类型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学会运用相关图表,并能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来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了这一节,使学生树立一个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辩证思想观点。
【教学重点】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教学难点】描述图1.9两个地区的自然景观差异【教学方法】运用导学法、课本插图和相关资料,让学生了解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用相关资料、结合具体实例、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教具准备】有关课本插图和图象资料或多媒体教学软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对宇宙中的各种天体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大家知道,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地球上的许多现象与太阳有关,如昼夜的形成与更替、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等。
没有太阳就没有光明,我们常说,万物生长靠太阳,没有太阳也就没有地球上的一切。
今天我们来学习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板书)1.2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导入讲解]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为地球提供能量和太阳活动影响地球两个方面。
首先我们来学习太阳为地球提供能量。
[板书]一、为地球提供能量(阅读思考)请同学们阅读P8第一段、图1.7“太阳为地球提供能量”和P9“太阳能量的来源”。
回答:(1)太阳是一个什么样的天体?其主要成分是什么?其表面温度多高?(2)什么是太阳辐射?太阳辐射的巨大能量是如何产生的?(3)太阳辐射(能)对地球和人类有什么影响?(学生回答)略(归纳讲解)[板书]1、太阳概况:太阳是一个炽热的气体球,主要成分是氢和氦,其表面温度约为6000K。
2、太阳辐射:(1)概念: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的现象。
(2)能量来源:太阳的能量来自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4H→1He+热量)3、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1)直接影响:太阳直接为地球提供了光、热资源,地球上生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太阳。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有哪些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有哪些扰乱地球大气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会出现短暂的中断。
高能带电粒子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磁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当高能带电粒子流高速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层时,会产生极光现象。
引发自然灾害,比如地震、水旱灾害。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影响电离层地球大气层在太阳辐射的紫外线、X射线等作用下形成电离层,无线电通讯的无线电波就是靠电离层的反射向远距离传播的。
当太阳活动剧烈,特别是耀斑爆发时,在向阳的半球,太阳射来的强X射线、紫外线等,使电离层D层变厚,造成靠D层反射的长波增强,而靠E层、F层反射的短波却在穿过时被D层强烈吸收到衰减甚至中断。
2、影响气候太阳活动与地球上气候变化的关系也是比较明显的,地球上气候变化与黑子数目变化周期密切相关。
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与黑子活动的11年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
3、影响磁场整个地球是一个大磁场。
地球的北极是地磁场的磁南极,地球的南极是地磁场的磁北极。
地极和磁极之间有大约11度的夹角,因此地球的周围充满了磁力线,不同的位置有不同的地磁强度。
平时地磁受多方面的影响,会有不同程度的扰动,而影响最大的就是磁暴现象。
4、爆发太阳射电是太阳上发生的一种急剧突变的无线电辐射过程。
太阳射电包括宁静射电、缓变射电和射电爆发现象。
其中,射电爆发最能引起人们的注意。
2太阳活动有哪些1、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的基本标志2、光斑:太阳光球边缘出现的明亮组织,向外延伸到色球就是谱斑。
光斑一般环绕着黑子,与黑子有密切的关系。
3、谱斑:太阳光球层上比周围更明亮的斑状组织。
4、太阳风:太阳风形成的带电粒子流造成了地球上的极光5、耀斑:发出的强大的短波辐射,会造成地球电离层的急剧变化。
对人类的影响很大。
造成短波通讯中断。
6、日珥:在日全食时,太阳的周围镶着一个红色的环圈,上面跳动着鲜红的火舌,这种火舌状物体就叫做日珥。
12点到14点太阳辐射强度

12点到14点太阳辐射强度12点到14点是一天中阳光最为强烈的时段,太阳辐射强度也达到了高峰。
太阳辐射强度是指太阳光辐射到地面上的能量,它对人类和自然界有着重要的影响。
太阳辐射强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地理位置、季节、天气条件等。
在12点到14点这个时间段里,太阳的角度最高,太阳光直射到地面的距离最短,因此辐射强度最大。
太阳辐射强度的高峰时段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影响。
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对人体皮肤有一定的伤害作用,过量的紫外线辐射会引起皮肤晒伤、皮肤癌等问题。
因此,在12点到14点这个时间段里,人们需要注意防晒,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太阳下。
太阳辐射强度的高峰时段也对植物生长和农作物产量有影响。
充足的阳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条件,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然而,过量的太阳辐射也可能对植物造成伤害,导致叶片晒伤、蒸腾作用增强等问题。
因此,在12点到14点这个时间段里,农民需要合理安排农作物的灌溉和遮阳,以保护植物免受过强的太阳辐射。
在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中,太阳辐射强度也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合理利用太阳辐射可以提高建筑物的能源利用效率,例如通过安装太阳能电池板来发电、利用太阳能热水器来供应热水等。
然而,过强的太阳辐射也可能导致建筑物过热,增加空调的负荷,造成能源浪费。
因此,在建筑设计中需要考虑合适的遮阳措施,以减少太阳辐射对建筑物的影响。
除了对人体健康、植物生长和建筑设计的影响,太阳辐射强度还对气候和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
阳光是地球上各种气候系统的驱动力之一,它通过辐射能量的传递和转化,影响大气的温度、湿度、风向等要素,进而影响天气的形成和变化。
太阳辐射强度的变化也是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对全球气候模式和气候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12点到14点的太阳辐射强度是一天中的高峰时段。
它对人类、植物和环境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这个时间段里,人们需要注意防晒,农民需要合理安排农作物的灌溉和遮阳,建筑设计师需要考虑合适的遮阳措施。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是我们太阳系的中心恒星,对地球有着重要的影响。
它的光和热能量支持了地球上的生命,并对地球的气候和天气产生影响。
一、光能影响
二、热能影响
太阳通过热能的传输为地球提供了能量。
太阳光在进入大气层后,一部分被反射回空间,而大部分则被地球吸收,使得地球的表面变暖。
这种能量使得地球上的水循环得以进行,从而形成云、雨等。
太阳的热能还造成了气候变化,例如季节的交替,不同地区的温差以及风的产生。
三、电磁辐射
太阳是一个辐射源,不仅辐射出光和热能,还发射出电磁辐射。
这种辐射包括不同波长范围内的能量,如射电波、微波、红外线、紫外线、X 射线和伽马射线。
这些电磁辐射对地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例如,无线电波可以用于通信,微波用于加热食物,红外线用于夜视设备,紫外线用于荧光效应和紫外线杀菌,X射线用于医疗诊断和治疗,伽马射线则用于放射治疗和核反应。
四、磁场影响
太阳活动产生的太阳风和太阳闪烁对地球的磁场也有影响。
太阳风是由太阳高温等离子体产生的带电粒子流,这些粒子进入地球的磁场,形成极光。
此外,太阳闪烁是太阳辐射的剧烈变化,会产生电离层的扰动,影响无线通信和导航系统。
总结起来,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光能和热能的输入使得地球上的生命得以生存和发展,同时也影响了气候和天气的变化。
太阳的电磁辐射则被广泛应用于通信、医疗和科学研究中。
太阳活动产生的太阳风和太阳闪烁则会对地球磁场产生影响。
因此,太阳的影响是地球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有哪些?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有哪些?
太阳是地球周围最为重要和强大的自然资源之一。
它对地球的影响在多个方面都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太阳对地球的几种主要影响:
1. 光照和热能:太阳向地球发射大量的光和热能,使地球温暖并提供光照。
这些光和热能是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基本要素,它们使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为动物提供能量和温暖。
2. 季节变化:太阳的位置和角度变化导致了季节的变化。
地球的轨道和自转轴的倾斜使得太阳照射地球表面的角度不断变化,从而产生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3. 天气变化:太阳的能量驱动地球的大气运动,影响了天气的变化。
太阳蒸发了地球上的水,形成云和雨。
而太阳辐射的强度也会导致地球上气温的升高或下降,从而产生不同的气候。
4. 生物节律:太阳的昼夜变化和光照的变化对生物的行为和节律产生影响。
许多生物的行为和生理过程与太阳的昼夜循环密切相关,如动物的活动和植物的开放和闭合。
5. 磁场和辐射:太阳释放的高能粒子和辐射通过地球的磁场与地球相互作用。
这种相互作用形成了地球的磁场,保护地球免受太阳的恶劣辐射,同时也导致极光现象的发生。
总之,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是多样而重要的。
它不仅提供了光照和热能,驱动了地球的大气运动,形成了季节和气候,还影响了生物的节律和地球的磁场。
这些影响使地球成为一个适合生命存在的宜居星球。
太阳对地球有哪些影响?

太阳对地球有哪些影响?
太阳对地球有多方面的影响,其中一些是:
1.光和热能:太阳是地球的主要光和热能源。
太阳辐射的能
量被地球大气层和表面吸收,导致温室效应和气候变化。
2.气候和季节变化:太阳的位置和辐射量变化引起地球的季
节变化。
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在不同季节地球的倾斜角度
会导致不同地区的日照时间和温度变化。
3.光合作用:太阳光提供了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能量,这是
地球生物圈中所有生命的基础。
4.大气层和风:太阳的辐射能量引起大气层的加热和运动,
形成气候和气象现象,例如风、云和降水。
5.太阳风和磁场:太阳产生的带电粒子流和磁场,与地球的
磁场相交互作用,形成了地球磁层和极光现象。
6.电离层和通信:太阳光和宇宙射线对地球的外大气层产生
电离,形成电离层,这对无线通信和广播传播起着重要的
作用。
7.生物节律:太阳的光照和黑暗周期影响着地球上的生物节
律,包括动物的迁徙、植物的开花和休眠等。
总的来说,太阳是地球上几乎所有生命的能量来源,它对地球的气候、生物、大气层和电离层等多个方面都起到重要的影响。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课标要求:运用资料,说明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学习目标:【区域认知】在给定的区域内,能够说明太阳辐射能量与其他 形式的能量之间的转化关系。 【综合思维】能够在了解太阳外部基本结构的基础上,掌握太阳活动的几 种主要表现形式。
1.理解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2地.学理会分实析践影力响】太通阳过辐射收的集因资素料;,了解更多太阳活动对地球的有利影响和不 利3影.结响合图。片及相关资料掌握太阳大气层的结构和太阳活动的类型; 【4人.结地合实协例调分观析】太能阳综辐射合对地地分球析的太影阳响活; 动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树 立5人.结地合实和例谐分观析念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A.地震
B.太阳内部的核裂变
C.火山喷发
D.太阳内部的核聚变
2.下列现象与太阳辐射有直接关系的是( C )
A.海陆分布
B.地形起伏
C.刮风下雨
D.地球形状
课堂小结
下图为北极海冰区域多年平均到达地表太阳辐射和地表反射太阳辐射逐月变
化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地面吸收太阳辐射最多的月份为( C )
A.3月
它们被认为是太阳活动的主
要标志。(2)据图可知太阳黑
子的活动周期约为
年。
11
课堂小结
(3)在70°N~80°N测站测得的降水量变化与黑子相对数之间的关系 正相关 。 在60°N~70°N测站测得的降水量变化与黑子相对数之间的关系 负相关(正
部
色球
1.太阳大气结构: ③日冕层:是太阳大气的最 外 层, 可以延伸到几个太阳半径,甚至更远。 它的亮度仅为光球层的百万分之一, 只有在日全食时或用特制的日冕仪才 能用肉眼看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项选择题
(2011·扬州一中高一10月)读太阳辐射中各种波长的光所占的比例图,完成1~2题。
1.太阳辐射分为三部分,其中A、B、C分别代表()
A.红外光、紫外光、可见光
B.紫外光、可见光、红外光
C.红外光、可见光、紫外光
D.可见光、紫外光、红外光
【解析】可见光的波长范围是0.4~0.76微米;紫外线的波长小于0.4微米,而红外线的波长大于0.76微米。
【答案】 B
2.下列有关太阳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太阳影响地球的主要途径是太阳活动②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具有正负两面性③太阳辐射强度是影响气温高低变化的根本性因素④太阳活动与大气降水变化的周期相同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解析】太阳影响地球的主要途径是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有正负两面性。
太阳活动与大气降水的变化周期不同纬度地区不尽相同。
【答案】 B
(2011·太原五中高一期中)我国古书曾记载:“公元前28年三月
乙未,日出黄,有黑色大如钱,居日中央。
”据此回答3~5题。
3.记载中所说的“黑气”指()
A.耀斑B.X射线
C.紫外线D.黑子
4.这种现象发生在太阳的()
A.光球层B.色球层
C.日冕层D.内部
5.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黑子区域是太阳表面的低温区域
B.黑子区域温度比周围高
C.黑子区域释放出大量的水汽
D.黑子区域含有大量的水汽和尘埃
【解析】解此题的关键是抓准关键词语:“黑气”“居日中央”。
黑子是太阳光球层上出现的暗黑色斑点。
“黑子不黑”,只是它的温度比周围要低,所以显得暗一些。
【答案】 3.D 4.A 5.A
(2011·郑州高一10月)我国空间科学家设想在2012年开始实施的“夸父计划”是由三颗卫星组成的,其中A卫星设置在距地球150万千米的日地连线上,用来全天候监测太阳活动的发生及其伴生现象。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6~7题。
6.我国将“夸父计划”定在2012年最大可能的原因是() A.2012年将迎来一个太阳活动活跃期
B.探测技术才完善
C.大推力火箭研制成功
D.卫星研制完毕
【解析】“夸父计划”的主要目的是研究太阳活动对地球近地空间环境产生的影响,当然要选择太阳活动的活跃期。
【答案】 A
7.A卫星可在光球层监测到的太阳活动是()
A.黑子B.耀斑
C.日冕D.日珥
【解析】黑子出现在光球层,耀斑和日珥出现在色球层,太阳风发生在日冕层。
【答案】 A
(2011·海南高一10月)读太阳及其大气结构示意图,回答8~10题。
8.图中太阳大气①、②、③的名称分别是()
A.光球、色球、日冕B.色球、日冕、光球
C.光球、日冕、色球D.色球、光球、日冕
9.日全食时,人们用肉眼可以观察到的太阳大气层是()
A.①和②B.①和③
C.②和③D.只能观察到③
10.太阳黑子和耀斑()
A.都发生在①层
B.分别发生在①层和②层
C.都发生在②层
D.分别发生在②层和③层
【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太阳大气分层及太阳活动。
人类能够直接观测到的太阳,是太阳大气层,它从里到外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层。
其中,色球层和日冕层平时人们用肉眼观测不到,只有在日全食时或借助于特殊的仪器才可观察到。
太阳黑子和耀斑分别位于光球层和色球层上。
【答案】8.A9.C10.B
(2011·山东青岛高一期中)读1996—2009年月黑子平均数监测曲线图,完成11~12题。
11.黑子是太阳活动的最主要形式之一,黑子位于太阳大气的()
A.光球层B.色球层
C.日冕层D.太阳风
【解析】黑子位于光球层,耀斑位于色球层,太阳风是太阳活动的一种表现形式,不是太阳大气的一个分层。
【答案】 A
12.未来太阳活动高峰年可能出现在哪一年()
A.2010年B.2015年
C.2012年D.2016年
【解析】太阳活动的周期为11年,读图可知上一个峰值位于2000—2001年之间,所以,下一次太阳活动高峰年可能出现在2012年。
【答案】 C
(2011·无锡高一12月)2009年7月22日,千年一遇的日全食在我国长江流域发生。
下图为日全食景观图,据此回答13~15题。
13.图中太阳被遮挡的部分与外围发亮的部分可能()
A.都是光球层B.都是色球层
C.都是日冕层D.是光球层与色球层
【解析】日全食发生时光球层被遮住,色球层和日冕层就露出来了。
【答案】 D
14.发生在图中太阳被遮挡的部分的太阳活动有()
A.黑子B.耀斑
C.太阳风D.黑子、耀斑
【解析】黑子出现在光球层。
【答案】 A
15.外围发亮的一层太阳大气活跃时对地球产生的影响可能是()
A.我国南方地区出现美丽的极光
B.使北方地区的有线电话通信中断
C.在长江航行过程中指南针突然失灵
D.流星现象多发
【解析】色球层活跃时发射出大量的电磁波和高能带电粒子,会干扰地球电离层和磁场,并影响地球气候。
流星现象与太阳活动无关。
【答案】 C
二、综合题
16.(2011·常州高一11月)读图完成以下要求。
(1)A是出现于太阳________层中的太阳活动________。
它由于________而显得暗一些。
(2)B叫日珥,它发生在太阳大气的________层,该层在图中用字母________表示。
(3)太阳大气中有时会出现一块突然增大、增亮的斑块,这些斑块出现在图中的________层。
(4)太阳活动的平均周期为________年。
世界上许多地区________的年际变化,与黑子的活动周期有一定关系。
此外,太阳活动还扰动________层,影响地面无线电短波通信,也会使地球磁场受到扰动,产生“________”现象。
【解析】太阳大气分为光球、色球、日冕三层。
太阳活动主要有黑子、耀斑和太阳风等。
黑子出现在光球层也就是图中的A层,耀斑、日珥出现在色球层也就是C层。
太阳活动的平均周期为11年,太阳活动对人类生产生活有重要影响。
【答案】(1)光球黑子比周围温度低(2)色球C(3)C (4)11降水量电离磁暴
17.(2011·扬州高一11月)太阳活动与地球上气候变化有一定的因果关系,人们根据统计材料绘制了太阳黑子与年降水量的相关性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图A中的降水量与黑子相对数之间,有怎样的相关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B中的降水量与黑子相对数之间,有怎样的相关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C中的降水量与黑子相对数之间,有怎样的相关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图A、B、C可知太阳黑子和年降水量年际变化的周期大约为________年。
(4)据说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有一天,德国前线战事吃紧,后方德军司令部报务员布鲁克正在繁忙地操纵无线电台,传达命令。
突然,耳机里的声音没有了。
他检查机器,电台完好无损;拨动旋钮,改变频率,仍然无济于事。
结果,前线军队与司令部失去联系,像群龙无首似地陷入一片混乱,战役以失败而告终。
布鲁克因此被军事法庭判处死刑。
他仰天呼喊:“冤枉!冤枉!”请你帮忙找出造成布鲁克枉死的可能“元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由太阳黑子与年降水量的相关性图可知,太阳黑子和年降水量年际变化的周期相同,约为11年。
其中A图为正相关,B 图为负相关,C图有时为正相关,有时为负相关。
布鲁克的枉死可能与太阳活动有关。
【答案】(1)正相关。
(2)负相关。
(3)有些时段为正相关,有些时段为负相关。
11(4)太阳活动,它的增强使地球上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