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设计 每章要点
汽车设计总复习(完整版1)

汽车设计总复习(完整版1)第⼀章⼀、汽车形式的选择包括哪些内容?包括轴数、驱动形式、布置形式。
(1)、影响汽车轴数的因素有哪些?选取原则是什么?影响汽车轴数的因素有:汽车的总质量、道路法规对轴载质量的限制、轮胎的负荷能⼒。
选取原则是:(2)、各类汽车的布置形式有哪些?乘⽤车的布置形式有: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FF)、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FR)、发动机后置后轮驱动(RR)。
商⽤车的布置形式有: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FR)、发动机中置后轮驱动(MR)、发动机后置后轮驱动(RR)。
货车的布置形式:按驾驶室和发动机的相对位置分:平头式、短头式、长头式、偏置式。
按发动机的位置分:前置、中置、后置。
越野车的布置形式:4×4、6×6、8×8。
补充:发动机前置前驱的优点(1)与后轮驱动的乘⽤车⽐较,前轮驱动乘⽤车的前桥轴荷⼤,有明显的不⾜转向性能(2)应为前轮是驱动轮,所以越过障碍的能⼒⾼。
(3)主减速器与变速器在⼀个壳体内,因⽽动⼒总成结构紧凑不再需要在变速器和主减速器之间设置传动轴,车内地板凸包⾼度降低,有利于提⾼舒适性(4)发动机布置在轴距外时,汽车轴距可以缩短,提⾼了机动性。
缺点:(1)前轮采⽤的等速万向节,其结构和制造⼯艺复杂。
(2)前轮的⼯作环境差,寿命短(前轮的附着⼒减⼩易打滑,丧失操作稳定性。
长头式货车的主要优点:(1)发动机及其附件的接近性好,便于维修。
(2)满载时前轴负荷⼩,提⾼啦汽车的通过能⼒(3)驾驶员上下⽅便(4)离合器,变速器结构简单,易于布置(5)发动机的⼯作噪声,热量,⽓味和震动对驾驶员的影响⼩。
(6)汽车正⾯碰撞时受到的伤害⼩。
缺点:(1)轴距较长,机动性不好(汽车整备质量⼤。
(3)与其他车相⽐视距不好(4)⾯积利⽤率低(3)、汽车的主要参数分⼏类?各类⼜含有哪些参数?汽车的主要参数分三类:尺⼨参数,质量参数和汽车性能参数1)尺⼨参数:外廓尺⼨、轴距、轮距、前悬、后悬、货车车头长度和车厢尺⼨。
汽车设计知识点

汽车设计知识点第一章汽车总体设计汽车轴数选择的影响因素?乘用车/客车/货车的布置形式?汽车外廓尺寸的限制?汽车轴距/轮距的变化会对哪些参数产生影响?整备质量/汽车的装载质量/质量系数动力性参数/燃料经济型参数/最小转弯直径/通过性几何参数/操纵稳定性参数/制动性参数轮胎及车轮部件满足的设计基本要求轮胎负荷系数五条基准前:车架上平面线/前轮中心线/汽车中心线/地面线/前轮垂直线第二章离合器设计离合器的设计要求单片/双片/多片离合器的特点周置弹簧离合器特点/中央弹簧离合器特点/斜置弹簧离合器特点/膜片弹簧离合器特点拉式膜片弹簧的优缺点/膜片弹簧的支承方式压盘的驱动形式/摩擦片的平均摩擦半径离合器的后备系数及其选择依据膜片弹簧工作点的选择从动盘的设计要求/摩擦片的性能要求摩擦片与从动片的连接方式离合器盖结构的设计要求/压盘的设计要求/分离杠杆的设计要求/分离轴承总成第三章机械变速器设计变速器的设计要求/传动机构布置方案各挡齿数分配/换挡机构形式变速器中心距/斜齿轮螺旋角的选择变速器齿轮的损坏形式/同步器的工作原理第四章万向传动装置万向传动轴设计要求、准等速万向节、等速万向节(球叉、球笼)临界转速第五章驱动桥设计驱动桥设计要求驱动桥的方案选择(非断开与断开)主减速器的结构形式比较双曲齿轮传动的特点主从动锥齿轮的支承方式偏移距、计算载荷差速器锁紧系数半轴形式及其特点、受力分析、驱动桥壳的设计要求、全浮半轴桥壳的危险截面第六章悬架设计悬架设计要求非独立悬架的特点独立悬架的特点侧倾中心车厢侧倾角侧倾角刚度悬架方案的比较静挠度、动挠度弹性特性主副簧刚度分配悬架侧倾角刚度及其在前后轴的分配满载弧高钢板弹簧长度各片长度如何确定钢板弹簧强度验算前、后轮独立悬架导向机构的设计要求减振器阻尼系数相对阻尼系数的物理意义第七章转向系设计转向系的设计要求转向器方案比较转向器的效率与逆效率转向系传动比、角传动比、力传动比齿轮齿条转向器变传动比工作原理转向系传动间隙动力转向机构的要求动力转向的布置方案转向梯形的方案比较第八章制动系设计制动系设计要求鼓式制动器形式及特点制动器效能及效能因数盘式制动器形式及特点比能量耗散率前后轮制动力矩的确定与计算停驻坡度角摩擦衬片的材料要求蹄与鼓间间隙自调整装置。
(完整版)汽车设计复习重点整理

第一章汽车总体设计1.开发流程:商品计划、概念设计、工程设计、样车试验、投产启动、销售2.FF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的布置形式,如今在乘用车上得到广泛应用,其原因究竟是什么?而发动机后置后轮驱动的布置形式在客车上得到广泛应用,其原因又是什么?答:⑴对于乘用车来说主要是因为①前桥轴荷大,有明显的不足转向性;②越过障碍的能力高;③动力总成结构紧凑,有利于提高乘坐舒适性;④提高汽车的机动性;⑤散热条件好;⑥行李箱空间大;⑦容易改装;⑧供暖效率高;⑨操纵机构简单;⑩整备质量减轻,降低制造难度;缺点:前轮驱动并转向需要采用等速万向节,结构制造工艺复杂;前桥负荷重,并且前轮是转向轮,工作环境恶劣,轮胎寿命短;上坡时驱动轮附着力小,爬坡能力低,驱动轮易打滑丧失操纵稳定性;后轮易抱死引起汽车侧滑;维修保养接近性差;发生正面碰撞,对发动机损坏大,维修费用高。
⑵商用车:①较好地隔绝发动机的气味、热量、噪声和振动;②检修发动机方便;③轴荷分配合理,同时可改善车厢后部的乘坐舒适性;④车厢面积利用较好(发动机横置);⑤能够在地板下方设置体积很大的行李箱(城间客车);⑥降低地板高度(市内客车);⑦传动轴长度短。
3为什么要有五条基准线缺一不可?答:确定整车的零线、正负方向及标注方式,均应在汽车满载状态下进行,并且绘图时应将汽车前部绘在左侧。
车架上平面线;前轮中心线;汽车中心线;地面线;前轮垂直线。
第二章离合器1、离合器在传动系中的作用。
答:离合器的主要功用是切断和实现发动机对传动系的传递,保证汽车起步时将发动机与传动系平顺地接合,确保汽车平稳起步;在换挡时将发动机与传动系分离,减少变速器中换挡齿轮之间的冲击;在工作中收到较大的动载荷时,能限制传动系所承受的最大转矩,以防止传动系各零部件因过载而损坏;有效地降低传动系中的振动和噪声。
2、离合器设计要求:答:⑴在任何行驶条件下,既能可靠地传递发动机的最大转矩,并有适当的转矩储备,又能防止传动系过载;⑵接合时要完全、平顺、柔和、保证汽车起步时没有抖动和冲击;⑶分离时要彻底、迅速;⑷从动部分转动惯量要小,以减轻换挡时变速器齿轮间的冲击,便于换挡和减小同步器的磨损;⑸应有足够的吸热能力和良好的通风散热效果,以保证工作温度不致过高,延长其使用寿命;⑹应能避免和衰减传动系的扭转振动,并具有吸收振动、缓和冲击和降低噪声的能力;⑺操纵轻便、准确,以减轻驾驶员的疲劳;⑻作用在从动盘上的总压力和摩擦材料的摩擦因数在离合器工作过程中变化要尽可能小,以保证有稳定的工作性能;⑼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良好的动平衡,以保证其工作可靠、使用寿命长;⑽结构应简单、紧凑,质量小,制造工艺性好,拆装、维修、调整方便等。
设计汽车知识点总结大全

设计汽车知识点总结大全设计汽车是一门复杂而精密的艺术与科学的结合。
无论是外观设计还是内部机械结构,设计师需要掌握大量的汽车知识和技巧。
在这篇文章中,将为您全面总结设计汽车的各个知识点,以便对这个领域有更深入的了解。
一、汽车设计概述汽车设计是指对汽车外形、内饰、机械结构等方面进行规划和创意的过程。
它涉及到工业设计、材料科学、空气力学、人机工程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汽车设计的目标是满足消费者需求,提供美观、实用和高性能的汽车产品。
二、汽车外观设计1. 比例与线条:汽车的比例和线条对外观设计至关重要。
比例需要考虑车身长度、宽度和高度的比例关系,线条则决定了整个车身的流畅性和动感性。
2. 外观造型:外观造型决定了汽车的整体形象和风格。
设计师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和品牌定位选择外观造型的元素,如车头、车尾、车身等。
3. 灯光设计:前照灯、后灯和雾灯等灯光设计是提高汽车外观美感和安全性的重要因素。
设计师需要考虑到灯光的形状、布局和亮度等方面。
4. 轮毂设计:轮毂作为汽车外观的亮点之一,需要考虑材质、设计图案和尺寸等因素。
合适的轮毂设计可以增加整个车辆的运动感和个性。
三、汽车内饰设计1. 人机工程学:汽车内饰设计需要考虑驾驶员和乘客的人机工程学因素,如驾驶员座椅调整、仪表盘布局和按钮位置等。
设计师需要保证内饰布局合理且易于操作。
2. 座椅设计:座椅是车内乘坐舒适度的重要因素,设计师需要考虑到座椅的材质、形状、调节功能和人体工学等因素。
3. 材质选择:内饰材质的选择直接影响到汽车内部的感观和质感。
设计师需要选择适合品牌定位和消费者需求的内饰材质,如塑料、皮革、木材等。
4. 仪表盘和控制装置:仪表盘和中控台的设计需要考虑到信息呈现、操作便捷性和安全性等方面。
设计师需要合理布局仪表和按钮,并考虑导航、音频和空调等功能的集成。
四、汽车机械结构设计1. 发动机:发动机是汽车的核心部件,设计师需要考虑功率、扭矩、燃油效率和排放等因素。
汽车设计知识点笔记

汽车设计知识点笔记汽车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要求设计师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创意想象力。
本文将从外观设计、内饰设计和工程设计三个方面,概述汽车设计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一、外观设计1. 比例与平衡:汽车外观设计中,比例和平衡是至关重要的概念。
设计师需对车身的各个部分进行合理的比例控制,以及保持整车的平衡感。
2. 线条与造型:线条和造型是外观设计中的关键因素。
设计师需要利用线条的流畅性和造型的独特性来塑造汽车的个性和视觉效果。
3. 灯光设计:汽车的灯光设计不仅影响到车辆的照明效果,还直接关系到车辆的整体外观。
设计师需要考虑到灯光的形状、亮度和配色,以打造出符合品牌形象的特色灯光。
4. 轮毂设计:轮毂是汽车外观设计中的亮点之一。
设计师需要注重轮毂的造型与材质选择,以及轮毂与车身整体的协调性。
二、内饰设计1. 车内空间布局:车内空间布局需要考虑到乘客的舒适性和便利性。
设计师需要合理规划座椅、仪表盘、中控台等元素的摆放位置,以达到人机工程学的要求。
2. 材质与色彩搭配:内饰设计中,材质和色彩的选择至关重要。
设计师需要根据品牌定位和使用者群体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材质和色彩搭配方案,营造出舒适、高端或者运动感的内饰氛围。
3. 操作与控制:内饰的操作和控制面板是设计师需要关注的重点之一。
设计师应根据功能需求和人机工程学原理,合理安排操作控制区域和按钮布局,使驾驶员能够方便、快速地操作各项功能。
三、工程设计1. 底盘与悬挂系统:底盘和悬挂系统是汽车工程设计中的核心内容之一。
设计师需要选择合适的底盘结构和悬挂系统类型,以确保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稳定性和舒适性。
2. 发动机与动力系统:发动机和动力系统的设计对汽车的性能和燃油经济性有着重要影响。
设计师需要充分了解各类发动机的原理、技术特点和排放标准,以及不同动力系统的优缺点,为车辆选择适当的动力配置。
3. 安全设计:汽车的安全性是设计的首要考虑因素之一。
设计师需要关注各个方面的安全设计,包括车身结构的强度和抗碰撞性能、座椅和安全气囊的设计、以及各类辅助安全系统的配置。
汽车设计知识点1-2章

汽车设计(不完整)第一章1.发动机前置前驱动(FF)特点:a、有明显的不足转向性能;b、越过障碍的能力高;c、动力总成结构紧凑;d、有利于提高乘坐舒适性;(车内地板凸包高度可以降低)e、有利于提高汽车的机动性;(轴距可以缩短)f、有利于发动机散热,操纵机构简单;g、行李箱空间大;h、变形容易。
主要缺点有结构与制造工艺均复杂;前轮工作条件恶劣,轮胎寿命短;汽车爬坡能力降低;发生正面碰撞事故,发动机及其附件损失较大,维修费用高。
2.发动机前置后驱动(FR)特点:a、轴荷分配合理;b、有利于减少制造成本;(不需要采用等速万向节)c、操纵机构简单;d、采暖机构简单,且管路短供暖效率高;e、发动机冷却条件好;f、爬坡能力强;g、行李箱空间大;h、变形容易。
主要缺点有地板上有凸起的通道,影响了乘坐舒适性;汽车正面与其它物体发动碰撞易导致发动机进入客厢,会使前排乘员受到严重伤害;汽车的总长较长,整车整备质量增大,影响汽车的燃油经济性和动力性。
3.发动机后置后驱动(RR)特点:a、结构紧凑;b、改善了驾驶员视野;(汽车前部高度有条件降低)c、整车整备质量小;d、客厢内地板比较平整;e、乘客座椅能够布置在舒适区内;f、爬坡能力强;g、汽车轴距短,机动性能好。
主要缺点有:后桥负荷重,使汽车具有过多转向的倾向;前轮附着力小,高速行驶时转向不稳定,影响操纵稳定性;行李箱在前部,行李箱空间不够大;操纵机构复杂;变形困难。
4.整车整备质量m0:指车上带有全部装备(包括随车工具、备胎等),加满燃料、水,但没有装货和载人时的整车质量。
5.质量系数:是指汽车载质量与整车质量的比值,即该值越大,说明汽车的结构和制造工艺越先进。
6.汽车总质量:指装备齐全,并按规定装满客、货时的整车质量。
7.发动机汽缸三种排列形式优缺点。
直列式:结构简单、宽度窄、布置方便。
但当发动机缸数多时,在汽车上布置困难,且高度尺寸大。
适用于6缸以下的发动机。
水平式:平衡好,高度低。
汽车设计重点

1.汽车总体设计贯彻三化:标准化、通用化、系列化。
2.客车布置形式根据发动机位置不同分为发动机前置后桥驱动、发动机中置后桥驱动、发动机后置后桥驱动。
货车的布置形式按照驾驶室与发动机相对位置不同分为平头式、短头式、长头式和偏置式。
3.车长:货车、整体式客车≤12m;单铰接式客车≤18m;半挂汽车≤16.5m;全挂汽车≤20m 车宽≤2.5m;车高≤4m6.整车整备质量是指车上带有全部设备(包括随车工具、备胎等),加满燃料、水,但没有载货和载人时的整车质量;汽车的载质量在硬质良好路面上行驶时所允许的额定载质量;汽车总质量是指装备齐全,并按规定装满客、货时的整车质量。
7.汽车动力性参数包括最高车速、加速时间、上坡能力、比功率和比转矩等。
8.机动车的最小转弯直径不得大于24m。
当转弯直径为24m时,前转向轴和末轴的内轮差不得大于3.5m。
9.整车布置的基准线:车架上平面线、前轮中心线、汽车中心线、地面线、前轮垂直线。
10.离合器的组成:主动部分(飞轮、离合器盖、压盘)、从动部分(从动盘)、压紧机构(压紧弹簧)、操纵机构(分离叉、分离轴承、离合器踏板、传动部件)。
12.压紧弹簧布置形式:周置弹簧离合器、中央弹簧离合器、斜置弹簧离合器、膜片弹簧离合器。
13.膜片弹簧离合器优点:具有理想的非线性弹性特性;膜片弹簧兼起压紧弹簧和分离杠杆的作用,结构简单、紧凑,轴向尺寸小,零件数目少,质量小;高速旋转时,弹簧压紧力降低很少,性能较稳定;膜片弹簧压力分布均匀,摩擦片磨损均匀;易于实现良好的通风散热,使用寿命长;膜片弹簧中心与离合器中心线重合,平衡性好。
15.后备系数定义为离合器所能传递的最大静摩擦力矩与发动机最大转矩之比,必须大于1。
16.机械变数器由变速传动机构和操纵机构组成,17.变速器用齿轮油直齿圆柱齿轮和斜齿圆柱齿轮。
斜齿圆柱齿轮常用于变数器的常啮合齿轮,直齿圆柱齿轮仅用于低档和倒档。
18.乘用车一般用4~5个档位的变速器,商用车变速器采用4~5个挡或多挡,载质量在4-8T 的货车采用六挡变速器,载质量在2-3.5T的货车采用5挡变速器。
汽车设计知识点学习资料

汽车设计知识点学习资料汽车设计是一门涉及形式与功能的艺术与科学结合的学科,它与交通工具行业紧密相关,是汽车工程师的核心知识。
在汽车设计领域,各种元素如车身外形、内饰布局、悬挂系统等都是必须考虑的关键因素。
本篇文章旨在介绍汽车设计的基本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个领域。
一、汽车外观设计1.1 比例与线条汽车外观设计的基础是比例与线条。
比例是指车身的各个部分相互之间的比例关系,它决定了整体的美感和协调性。
线条则是设计师通过车身形态给人的视觉冲击。
好的线条能够使车辆看起来流线型,充满动感。
1.2 车身材料车身材料的选择直接影响到汽车的重量和安全性能。
常见的车身材料包括钢铁、铝合金、碳纤维等。
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特点,设计师需要根据车辆用途和成本考虑选择合适的材料。
1.3 灯光设计车辆的灯光设计不仅仅是为了照明,还能够体现车辆的个性和美感。
前大灯和尾灯的形态、亮度、配光都是设计师需要考虑的因素。
现代车辆还会采用LED光源,提升照明效果以及节能。
二、汽车内饰设计2.1 座椅设计座椅是车辆内饰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需要提供舒适的乘坐体验,还需要考虑人体工程学因素和安全性。
好的座椅设计能够减少驾驶员疲劳感,提升乘坐舒适度。
2.2 控制台设计控制台是车辆内部功能部件的集中控制区域,包括仪表盘、中控屏、按键等。
设计师需要考虑人机交互性,使得驾驶员能够方便地操作各种功能,同时界面也要简洁美观。
2.3音响系统设计汽车音响系统的设计要求既要满足音质要求,又要适应车内空间。
设计师需要考虑音箱的布局、功率和声道设置,以及与车辆外部环境的隔离效果。
三、汽车悬挂系统设计3.1 悬挂类型汽车悬挂系统是为了减震和保持车辆的稳定性。
常见的悬挂系统包括独立悬挂、扭力梁悬挂、多连杆悬挂等。
不同的悬挂类型适用于不同的车辆用途和驾驶风格。
3.2 悬挂参数悬挂系统的参数包括弹簧刚度、减震器硬度和行程等。
这些参数会影响车辆的行驶稳定性和舒适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设计》分章要点第一章汽车总体设计填空1我国公路标准规定:单轴最大允许轴载质量为,总质量小于19t的公路运输车辆采用汽车。
2整车整备质量是指车上带有全部装备,加满燃料、水、但的整车质量。
3乘用车车身基本形式有折背式、和三种4.乘用车的车身由、和行李舱三部分组成5.汽车动力性参数包括、、上坡能力、等。
P指汽车所装发动机的标定与汽车之比,可以综合反映汽车的动力性。
6.比功率b7汽车发动机的气缸有、和水平对置三种排列形式8. 汽车总布置图用到的基准线、、汽车中心线、地面线、前轮垂直线。
名词解释概念设计整车整备质量质量系数轴荷分配比转矩汽车最小转弯半径轮胎负荷系数简答及论述1汽车设计设计任务书包括哪些内容?2进行总体设计应当满足那些基本要求?3轿车前置前轮驱动布置方案的优缺点是什么?4货车按驾驶室不同分几种,简述其优缺点。
5公路车辆法规规定的单车外廓尺寸6汽车轴距的长短会对汽车的性能产生哪些影响,汽车轴距的确定原则?7在汽车总布置设计时,轴荷分配应考虑那些问题?8汽车的质量参数包括那些?9发动机的悬置结构形式及特点?发动机的悬置结构形式:传统的橡胶悬置和液压阻尼式橡胶悬置。
传统的橡胶悬置特点是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但动刚度和阻尼损失角θ的特性曲线基本上不随激励频率变化。
液压阻尼式橡胶悬置的动刚度及阻尼损失角有很强的变频特性,对于衰减发动机怠速频段内的大幅振动十分有利。
第二章离合器设计填空1摩擦离合器按从动盘数分类有、、多片三类2离合器的压紧弹簧布置形式有、、斜向布置等。
3膜片弹簧具有较理想的弹性特性,比值对膜片弹簧的弹性特性影响极大。
4离合器摩擦片所用的材料主要有石棉基材料、和。
简答及论述1离合器的后备系数的定义及影响取值大小的因素有哪些?2离合器的主要参数有哪些?3离合器后备系数何谓喷丸处理?汽车底盘哪些零件需要喷丸处理?(膜片弹簧,变速器齿轮,主减速器锥齿轮,差速器锥齿轮,钢板弹簧,扭杆弹簧等6个)第三章机械变速器设计填空1变速器的传动比范围是指变速器与的比值。
2变速器的中心距A对轮齿的接触强度有影响,中心距越小,轮齿的接触应力越,齿轮的寿命越。
.3汽车变速器齿轮通常使用材料,为提高耐磨性变速器齿轮通常采用的热处理方式是。
4同步器常有、和惯性增力式三种5变速器齿轮的损坏形式主要有:、、以及齿面胶合。
简答及论述1固定轴式变速器分类2变速器的主要参数有哪些?(挡数、传动比范围、中心距A、外形尺寸、齿轮参数、各挡齿轮齿数的分配)3变速器换挡机构形式4变速器中心距指何而言?它对什么有较为重要的影响?5变速器传动比范围的定义及确定传动比范围的影响因素6如下图所示为一变速器结构图,请分析其结构类型特点,并描述各档传动关系。
解:这是一个中间轴式六档变速器,其特点是:(1)设有直接挡;(2)一挡有较大的传动比;(3)各挡位齿轮采用常啮合齿轮传动;(4)各档均采用同步器。
传动路线图如下所示。
1档:动力从第一轴到齿轮7 ~6~1~12,锁销式同步器右移,到第二轴;2档:动力从第一轴到齿轮7 ~6~2~11,锁销式同步器左移,到第二轴;3档:动力从第一轴到齿轮7 ~6~3~10,锁环式同步器右移,到第二轴;4档:动力从第一轴到齿轮7 ~6~4~9,锁环式同步器右左移,到第二轴;5档:动力从第一轴到齿轮7 ~6~5~8,锁环式同步器右移,到第二轴;6档:动力从第一轴到齿轮7 ~6,锁环式同步器左移,到第二轴,得直接档;7档:搭档同步器左移,得倒档。
第四章万向传动轴设计1等速万向节2双十字轴万向节等速传动的条件3传动轴临界转速及提高传动轴临界转速的方法.答:所谓临界转速,就是当传动轴的工作转速接近于其弯曲固有振动频率时,即出现共振现象,以致振幅急剧增加而引起传动轴折断时的转速。
传动轴的临界转速为2228102.1c cc k L dD n +⨯=式中,n k为传动轴的临界转速(r/min);L c为传动轴长度(mm),即两万向节中心之间的距离;d c和D c分别为传动轴轴管的内、外径(mm)。
在长度一定时,传动轴断面尺寸的选择应保证传动轴有足够高的临界转速。
由上式可知,在D c和L c相同时,实心轴比空心轴的临界转速低。
当传动轴长度超过1.5m时,为了提高n k以及总布置上的考虑,常将传动轴断开成两根或三根。
第五章驱动桥设计填空1.驱动桥一般是由、、和桥壳等组成。
2.驱动桥分断开式和非断开式两类,驱动车轮采用独立悬架时,应选用 驱动桥,驱动车轮采用非独立悬架时,应选用 驱动桥。
3.驱动桥主减速器根据齿轮类型分: 、 、圆柱齿轮、蜗轮蜗杆。
4.在进行主减速器锥齿轮的强度验算时,应计算 、 、 轮齿接触强度。
简答、论述、计算 1.差速器锁紧系数k2.主减速器主动齿轮的支承形式有几种?各有何优缺点? 1)悬臂式支承和跨置式支承2)悬臂式支承:结构简单,支承刚度较差,传递转矩较小跨置式支承:刚度大,轴承负荷小,改善了啮合条件,承载能力高;可以缩短主动齿轮轴的长度,布置更紧凑,减小传动轴夹角,有利于整车布置,但壳体结构复杂,加工成本高,主动齿轮的导向轴承尺寸受限,可传递较大转矩。
3对主减速器锥齿轮进行强度验算时,计算载荷应如何确定? 有三种确定方法:1)按发动机最大转矩max e T 和最低挡传动比1g i 确定从动锥齿轮的计算转矩ce T 2)按驱动轮打滑转矩确定从动锥齿轮的计算转矩cs T 3)按汽车日常行驶平均转矩确定从动锥齿轮的计算转矩cf T当计算锥齿轮最大应力时,计算转矩c T 应取前面两种的较小值,即],min[cs ce c T T T =;当计算锥齿轮疲劳寿命时,c T 取cf T 。
4主减速器中,主、从动锥齿轮的齿数应当如何选择才能保证具有合理的传动特性和满足结构布置上的要求? 5.某4×2型汽车的驱动桥装有强制锁止式差速器,已知它的一侧驱动轮在冰路上,其附着系数φ1=0.1,另一侧驱动轮在土路上,其附着系数φ2=0.7,且已知车总质量G=1250kg ,驱动桥轴荷G 2=690kg ,道路阻力系数f=0.1。
试计算:(1) 在没有锁住差速器时汽车能否行驶?(2) 在差速器锁住时汽车能否行驶?解 (1) 牵引力 )(691.069022min 2min 2min 2kg G GG F t =⨯==+=ϕϕϕ 行驶阻力 )(1251.01250kg f G F f =⨯=⨯=(2分) 因 f t F F < 所以不能行驶(1分)(2)牵引力 )(276)1.07.0(2690)(2min 2kg G F t =+⨯=+=ϕϕ因 f t F F > 所以能行驶(2分)6.主减速器双曲面齿轮传动中,主从动齿轮的平均分度圆半径r 1、r 2,中点螺旋角为β1、β2,试求出主减速器传动比i os 的计算公式,并根据该公式分析双曲面齿轮传动比螺旋齿轮传动具有的优点。
答:ol os i k r rk r r r F r F T T i ⋅======12112211221221cos cos ββωω 其中:1cos cos 12>=ββk ,12r r i ol =为相同分度圆半径的螺旋锥齿轮传动比。
双曲面齿轮传动比螺旋锥齿轮传动具有的优点:(1)当双曲面齿轮与螺旋锥齿轮尺寸相同时,双曲面齿轮具有更大的传动比。
(2)当传动比一定,从动齿轮尺寸相同时,主动齿轮比相应的螺旋锥齿轮大,可提高主动齿轮和齿轮轴的强度和刚度。
(3)当传动比一定,主动齿轮尺寸相同时,从动齿轮比相应的螺旋锥齿轮小,可提高汽车的最小离地间隙。
第六章 悬架设计填空1.悬架是由 、 、 减震器、缓冲块和横向稳定器 等组成。
2.对于不同结构的独立悬架,其结构特性不同,评价时常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侧倾中心高度、 、 和横向刚度。
3.纵臂式独立悬架分几种悬架又分为 和 两种 简答、论述、计算 1.悬架的弹性特性 2.悬架静挠度3.简要分析载货汽车和轿车采用非线性悬架对汽车行驶平顺性的影响?答:当悬架变形f 与所受垂直外力F 之间不呈固定比例变化时,称为非线性弹性特性。
此时,悬架刚度是变化的,其特点是在满载位置附近,刚度小且曲线变化平缓,因而平顺性良好;距满载较远的两端,曲线变陡,刚度增大。
这样可在有限的动挠度范围内,得到比线性悬架更多的动容量。
悬架的运容量系指悬架从静载荷的位置起,变形到结构允许的最大变形为止消耗的功。
悬架的运容量越大,对缓冲块击穿的可能性越小。
4.验算一长途客车前钢板弹簧总成在制动时的应力。
已知:单个前轮上的垂直载荷静负荷G=17500N ,制动时前轮质量分配系数m 1=1.2 ,不考虑骑马螺栓的作用,l 1=l 2=650mm ,c=570mm ,ψ=0.7,弹簧片数n=12,片厚h=7mm ,片宽b=65mm ,许用应力[σ]=1000N/mm 2。
求:1. σMAX 发生在什么地方? 2. σMAX =?3. 是否安全?解:1:在制动时σMAX 在前钢板弹簧的后半段。
2:不考虑骑马螺栓的作用K=00W =[]()/(4)W w F L ks σ-=17500*1300/4*1000=5687.5前钢板弹簧出现的最大应力σMAX =1121120()()G m l l c l l W ϕ++=17500x1.2x650x (650+0.7x570)/[(650+650)x22750]=1936.6 N/mm 23:σMAX =1936.6 N/mm 2 >1000N/mm 2 所以钢板弹簧不安全。
第七章 转向系设计填空1.转向器根据逆效率大小不同,转向器又分为 、极限可逆式和 之分。
2.为了保证汽车转向时,驾驶员转向轻便,要求转向器正效率 ;为了保证转向后,汽车能自动返回到直线行驶的位置,要求转向器 ;为了减轻在不平路面上驾驶员的疲劳,又要求转向器逆效率 。
简答、论述 1.转向器的效率功率P 1从转向轴输入,经转向摇臂轴输出所求得的效率称为正效率,用符号η+表示,η+=(P 1-P 2)/P 1;反之称为逆效率,用符号η-表示η-=(P 3-P 2)/P 3。
式中,P 2为转向器中的磨擦功率;P 3为作用在转向摇臂轴上的功率。
2.转向器角传动比3.路感强度4.转向操纵轻便性的评价指标5.常见的转向器形式有几种?各有何有缺点? 1)齿轮齿条式转向器优点:结构简单、紧凑;壳体采用铝、镁合金压铸而成,转向器质量轻;传动效率高;能自动消除齿间间隙;转向器占用的体积小;制造成本低。
缺点:逆效率高,在不平路面上行驶时易反冲,造成打手并影响行驶安全。
2)循环球式转向器优点:将滑动摩擦转为滚动摩擦,传动效率高;使用寿命高;转向器的传动比可以变化;工作平稳可靠;齿条和齿扇之间的间隙易调整;适合做整体式动力转向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