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基础习题册-第一章答案
电子电工第一章习题答案

第一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1-1 图中五个元件代表电源或负载。
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如图所示。
通过测量得知: I1= - 4A ,I2=6A ,I3=10A ,U1=140V ,U2= - 90V ,U3=60V ,U4= - 80V ,U5=30V ,试标出各电流的实际方向和各电压的实际极性,并指出哪些元件是电源,哪些元件是负载?解:按参考方向的关联与否列功率公式并带入实际值P 1=U 1I 1=140×(-4)=-560(W )<0 为电源;P 2=U 2I 2=(-90)×6=-540(W <0 为电源 P 3=U 3I 3=60×10=600(W )>0 为负载;P 4=U 4I 1=(-80)×(—4)=320(W )>0 为负载; P 5=U 5I 2=30×6=180(W )>0 为负载。
P 1+P 2=P 3+P 4+P 5即:电源发出功率等于负载吸收功率,功率平衡1-2 一电器的额定功率P N =1W ,额定电压U N=100V ,今要接到200V 的直流电源上,问应选下列电阻中的哪一个与之串联,才能使该电器在额定电压下工作:①电阻值5k Ω,额定功率2W ;②电阻值10k Ω,额定功率0.5W ;③电阻值20k Ω,额定功率0.25W ;④电阻值10k Ω,额定功率2W 。
解:求出该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工作电流:I N =01.01001==N N U P (A ) 在此工作电流下200V 的直流电源提供的功率为:P=200×0.01=2(W )。
该电器的额定功率为1W ,故在电路中必须串联一个功率为1W 的电阻才能使该电器在额定电压下工作。
该电阻的阻值为:R=Ω=-=-=K I U U I U N N R R 1001.0100200,且额定功率要大于1W 根据上述条件只有④电阻值10k Ω,额定功率2W 。
完整版电工基础第四版习题册答案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所以Ub= -1V
Uab= -3 V
所以U。= -4V
Ucd= -2 V
所以U。= -2V
答:略
§1---2电阻
一、填空题
1.导体绝缘体半导体
2•阻碍
3.正反环境温度
4•导电强弱
5•电导率容易
6•增大减小
二、选择题
1.C2.B3.D4.C 5.C 6.A
三、问答题
7.V8.X 9.X
三、选择题
1.B2. A
四、计算题
U
1.解:I
R
3.B
220
484
0.45(A)
4
2
5
3*10 A
E
E
1短
6*10
3*10
20()
3•解:U=IR
=.0.3X5=1.5(V)
E_
r 0.5()
4.解:(1)S打在“1”位置时,电路处于通路状态
E
(A)=I===1(A)
R r 10
:1 1:2
4.35
5.200
6.串联
小于
7.4.5V
0.9Q
二、选扌
笔题
1.A
2.B3.B
4.C
二、计算题
1.
R
⑵
U1
IR1
0.013003(V)
U2
IR2
0.01 200 2(V)
U3
IR3
0.01 100 1(V)
⑶
R
i2r1
-4
1 103000.03(w)
P2
i2r2
1 10-42000.02(w)
Ii
⑵
电子电路基础习题册参考答案-第一章

第一章常用半导体器件§1-1 晶体二极管一、填空题1、物质按导电能力的强弱可分为导体、绝缘体和半导体三大类,最常用的半导体材料是硅和锗。
2、根据在纯净的半导体中掺入的杂质元素不同,可形成 N 型半导体和 P 型半导体。
3、纯净半导体又称本征半导体,其内部空穴和自由电子数相等。
N型半导体又称电子型半导体,其内部少数载流子是空穴;P型半导体又称空穴型半导体,其内部少数载流子是电子。
4、晶体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即加正向电压时,二极管导通,加反向电压时,二极管截止。
一般硅二极管的开启电压约为 V,锗二极管的开启电压约为 V;二极管导通后,一般硅二极管的正向压降约为 V,锗二极管的正向压降约为V。
5.锗二极管开启电压小,通常用于检波电路,硅二极管反向电流小,在整流电路及电工设备中常使用硅二极管。
6.稳压二极管工作于反向击穿区,稳压二极管的动态电阻越小,其稳压性能好。
7在稳压电路中,必须串接限流电阻,防止反向击穿电流超过极限值而发生热击穿损坏稳压管。
8二极管按制造工艺不同,分为点接触型、面接触型和平面型。
9、二极管按用途不同可分为普通二极管、整流二极管、稳压二极管、开关、热敏、发光和光电二极管等二极管。
10、二极管的主要参数有最大整流电流、最高反向工作电压、反向饱和电流和最高工作频率。
11、稳压二极管的主要参数有稳定电压、稳定电流和动态电阻。
12、图1-1-1所示电路中,二极管V1、V2均为硅管,当开关S与M 相接时,A点的电位为无法确定 V,当开关S与N相接时,A点的电位为 0 V.13图1-1-2所示电路中,二极管均为理想二极管,当开关S打开时,A点的电位为 10V 、流过电阻的电流是 4mA ;当开关S闭合时,A点的电位为 0 V,流过电阻的电流为 2mA 。
14、图1-1-3所示电路中,二极管是理想器件,则流过二极管V1的电流为,流过V2的电流为 ,输出电压U0为 +5V。
15、光电二极管的功能是将光脉冲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发光二极管的功能是将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
电工基础习题册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电路基础知识§1-1电流和电压一、填空题1、_________流通的路径称为电路,通常电路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组成。
2、习惯上规定______电荷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因此,电流的方向实际上与电子移动的方向________。
3、金属导体中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方向与电流方向____________。
4、电流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两大类,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电流称为_______________,简称_________;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电流称为________________,简称__________。
5、若3min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是1.8C,则导体中的电流是____________A。
6、测量电流时,应将电流表____________接在电路中,使被测电流从电流表的_______接线柱流进,从______接线柱流出。
7、电压是衡量___________做功能力的物理量;电动势表示电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力。
8、电路中某点与______________的电压即为该点的电位,若电路中a、b两点的电位分别为U a、U b,则a、b两点间的电压U ab=_________________;U ba=_______________。
9、参考点的电位为________,高于参考点的电位取________值,低于参考点电位取______值。
10、电动势的方向规定为在电源内部由________极指向_______极。
11、测量电压时,应将电压表和被测电路______联,使电压表接线柱的正负和被测两点的电位_______。
12、如图所示,电压表的a应接电阻的______端,b应接电阻的_______端。
【精品】电工基础第二版习题册标准答案第一章,全国中等职业技术(电子类).doc

电工基础习题册标准答案(第二版)全国中等职业技术(电子类)专业通用教材这是我今年教的课程所做的答案只作为参考第一章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1-1电路的基本概念%1.填空题1.电路就是电流所流的路径。
电路通常是山电源、负载、开关和导线组成O2.电源是电路中提供电能的装置,其作用是将其他形式的能卷转换成电能°3.负载也称用电器,是电路中取用电能的电气器件或设备,其作用是把电能转换成其他形式的能量:。
4.开关是一控制和保护电路的电器,其作用是一接通和断开电路。
5.导线是连接电源和负载的导体,起作用是输送和分配电能。
6.根据电流流通的路径,电路可分为内电路和夕卜电路,其中内电路电流山电源的负极流向正极,夕卜电路电流由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
%1.判断并改错1、全电路就是指电源以外的所有部分。
(X )2、电流都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向电源的负极。
(X )3、电路图是采用国际GB所规定的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画出的、表示电路实际连接情况的电路模型。
(V )三、画出以下电气器件的图形符号1、电池2、电压表3、电流表4、开关5、接地6、电灯§ 1—2电路中的基本物理量一、填空题1.电路的作用一是实现电能的传输、分配和转换;二是传递和处理信息。
2.电荷的定向运动称为电流。
电流的方向规定为止电荷定向运动的方向。
在金属导体中电流的方向与电子的运动方向相反。
3.电流的方向与参考方向向同时,电流为正值;电流的方向一•参考方向向反时,电流为负值。
4.物体中形成电流的内因是:物体内部要有自山电荷;外因是:有电场作用于物体, 两者缺一不可。
5.电压是衡量电场做功本领大小的物理量,其定义是电场力把氓位止电荷从电场中的一点移动到另一点所做的功,叫做这两个之间的电压。
6.电路中某点的电位就是该点到参考点之间的电压。
参考点的电位规定为丢,低于参考点的电位为负值,高于参考的电位为正值。
7.电压的方向规定为山高电位指向低。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第一章习题答案

第1章电路的基本定律与分析方法【思1.1.1】(a) 图U ab=IR=5×10=50V,电压和电流的实际方向均由a指向b。
(b) 图U ab=-IR=-5×10=-50V,电压和电流的实际方向均由b指向a。
(c) 图U ab=IR=-5×10=-50V,电压和电流的实际方向均由b指向a。
(d) 图U ab=-IR=-(-5)×10=50V,电压和电流的实际方向均由a指向b。
【思1.1.2】根据KCL定律可得(1) I2=-I1=-1A。
(2) I2=0,所以此时U CD=0,但V A和V B不一定相等,所以U AB不一定等于零。
【思1.1.3】这是一个参考方向问题,三个电流中必有一个或两个的数值为负,即必有一条或两条支路电流的实际方向是流出封闭面内电路的。
【思1.1.4】(a) 图U AB=U1+U2=-2V,各点的电位高低为V C>V B>V A。
(b) 图U AB=U1-U2=-10V,各点的电位高低为V B>V C>V A。
(c) 图U AB=8-12-4×(-1)=0,各点的电位高低为V D>V B(V A=V B)>V C。
【思1.1.5】电路的电源及电位参考点如图1-1所示。
当电位器R W的滑动触点C处于中间位置时,电位V C=0;若将其滑动触点C右移,则V C降低。
【思1.1.6】(a) 当S闭合时,V B=V C=0,I=0。
当S断开时,I=1233+=2mA,V B=V C=2×3=6V。
(b) 当S闭合时,I=-63=-2A,V B=-321+×2=-2V。
当S断开时,I=0,V B=6-321+×2=4V。
【思1.1.7】根据电路中元件电压和电流的实际方向可确定该元件是电源还是负载。
当电路元件上电压与电流的实际方向一致时,表示该元件吸收功率,为负载;当其电压与电流的实际方向相反时,表示该元件发出功率,为电源。
电工基础课本习题答案(1-4)

第一章电路的基础知识1-1电路及其主要物理量思考题解答P8 1-1-1 在图1-1-18所示电路中,已知R2=R4,UAD=15V,UCE=10V,试用电位差的概念计算UAB。
图1-1-18[答] 由R2=R4,有U CD=U EB,故UAB=U AC+U CD+U DE+U EB=(U AC+U CD)+(U DE+ U CD )=UAD+UCE=15+10=25V1-1-2 指出图1-1-19所示电路中A、B、C三点的电位。
图1-1-19[答] A、B、C三点的电位分别为:(a) 图:6V、3V、0V;(b)图:4V、0V、-2V;(c)图:开关S断开时6V、6V、0V;开关S闭合时6V、2V、2V;(d)图:12V、4V、0V;(e)图:6V、-2V、-6V。
1-1-3 在检修电子仪器时,说明书上附有线路图,其中某一局部线路如图1-1-20所示。
用电压表测量发现UAB=3V,UBC=1V,UCD=0,UDE=2V,UAE=6V。
试判断线路中可能出现的故障是什么?[答] 由UBC=1V,UDE=2V可知电阻R2、R4支路上有电流通过,而UCD=0,故判定电阻R3短路。
1-1-4 上题的线路故障可否用测量电位的方法进行判断?如何测量?[答] 可以用测量电位的方法进行判断。
只需测出B、C、D三点的电位,就可知R3支路上有电流,而R3电阻短路。
1-1-5 在图1-1-21所示电路中,已知U=-10V,I=2A,试问A、B两点,哪点电位高?元件P是电源还是负载?图1-1-20 图1-1-21 [答] 因U为负值,电压的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故b点电位高。
又因P=UI=-10×2=-20W<0,产生功率,故元件P是电源。
1-2电路模型 思考题P191-2-1 以下说法中,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1)所谓线性电阻,是指该电阻的阻值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2)电阻元件在电路中总是消耗电能的,与电流的参考方向无关。
(完整版)电工基础(第四版)习题册答案(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1.A 2.A 3.B 4.C 5.D
四、综合分析题
1.略 。
2.答:铜圆圈向左运动。
3.答:a)产生,方向向上
b)不产生
c)产生,方向从A O
4.答:a)向右偏转
b)向左偏转 .
5.答:(1)I、Ⅲ产生,Ⅱ不产生;
I电流方向为顺时针,Ⅲ电流方向为逆时针
(2)略
五、计算题
1.解: =20cm=0.2m
7.√8.X 9.X
三、选择题
1.B 2.A 3.B
四、计算题
1.解:
2.解:
3.解:U=IR
=.0.3×5=1.5(V)
4.解:(1)S打在“1”位置时,电路处于通路状态
(A)=I= = =1(A)
(V)=U=IR=1×9.9=9.9(V)
(2)开关S打在“2”位置时,电路处于断路状态
(A)=I=0
二、计算题
1.解:因为电桥处于平衡状态,所以
2.解:
§2--5基尔霍夫定律
+、填空题 ,
1.复杂电路
2.每一个分支 3条或3条以上支路 任意闭合路径
3.节点电流定律 在任一瞬间流进某一节点的电流之和恒
等于流出该节点的电流之和 ∑ ∑
4.回路电压定律 在任一闭合回路中,各段电压降的代数
和恒等于零 ∑U=0
略
§4——2 磁场的主要物理量
一、填空题 ·
1.磁通 Wb 磁感应强度 B .T =BS
2.磁导率 H/m 相对磁导率
3.顺磁物质 反磁物质 铁磁物质
4.H A/m矢 磁感应强度
5,电流的大小 导体的形状 磁导率
二、判断题
1.√ 2.x 3.x 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判断题1.导体中の电流由电子流形成,故电子流动の方向就是电流の方向。
(×) 2.电源电动势の大小由电源本身性质所决定,与外电路无关。
(√)3.电压和电位都随参考点の变化而变化。
(×)4.我们规定自负极通过电源部指向正极の方向为电动势の方向。
(√) 三、问答题1.电路主要由哪些部分组成?它们の主要功能是什么?答:电路主要由电源、负载、导线和开关组成。
电源是提供电能の装置;负载是实现电路功能の装置。
导线是在电路中起连接作用。
开关是控制装置。
2.简述电压、电位、电动势の区别。
电源部电荷移动和电源外部电荷移动の原因是否一样?答:电压反映の是电场力在两点之间做功の多少,与参考点の位置无关。
电位反映の是某点与参考点の电压,与参考点の位置有关。
电动势反映の是其他形式の能转换为电能の能力。
电源部电荷移动和电源外部电荷移动の原因不一样。
3.什么是电流?电路中存在持续电流の条件是什么?答:电流是电荷定向移动形成の。
电路中存在持续电流の条件是:电源电动势不为〇,且电路闭合。
4.用电流表测量电流时,有哪些注意事项?答:(1)对交、直流电流应分别使用交流电流表和直流电流表测量。
(2)电流表必须串接到被测量の电路中。
(3)电流必须从电流表の正端流入负端流出。
(4)选择合适の量程。
四、计算题1.在5 min,通过导体横截面の电荷量为3.6 C,则电流是多少安?合多少毫安? 解: I=Q/t=3.6/(5×60)=0.012(A)=12mA答:电流是0.012安,合12毫安。
2.在图1--2中,当选c点为参考点时,已知:Ua =-6 V,Ub=-3 V,Ud=-2 V,Ue=-4V。
求Uab 、Ucd各是多少?若选d点为参考点,则各点电位各是多少?解:选c点参考点时Uc=0VUab= Ua- Ub=(-6)-(-3)=-3VUcd= Uc – Ud =0-(-2)=2VUbd= Ub – Ud =(-3)-(-2)=-1VUed= Ue – Ud =(-4)-(-2)=-2V选d点为参考点Ud=0 运用电压不随参考点变化の特点Ucd= Uc – Ud = Uc –0=2V Uc=2V∵Ubd= Ub – Ud = Ub –0=-1V ∴Ub=-1V∵Ued= Ue – Ud = Ue –0=-2V ∴Ue=-2V∵Uab= Ua – Ub = Ua –(-1)=-3V ∴Ua=-4V答:Uab=-3V,Ucd=2V当选d点为参考点时Ua=-4V,Ub=-1V,Uc=2V,Ud=0,Ue=-2V。
§1—2 电阻一、填空题1.根据导电能力の强弱,物质一般可分为导体、半导体和绝缘体。
2.导体对电流の阻碍作用称为电阻。
3.均匀导体の电阻与导体の长度成正比,与导体の横截面积成反比,与材料性质有关,而且还与环境温度有关。
4.电阻率の大小反映了物质の导电能力,电阻率小说明物质导电能力强,电阻率大说明物质导电能力弱。
5.电阻率の倒数称为电导,它表示电流通过の难易程度,其数值越大,表示电流越容易通过。
6.一般来说,金属の电阻率随温度の升高而增大,硅等纯净半导体和绝缘体の电阻率则随温度の升高而减小。
二、选择题1.一根导体の电阻为R,若将其从中间对折合并成一根新导线,其阻值为( C )。
A.R/2 B.RC.R/4 D.R/82.甲乙两导体由同种材料做成,长度之比为3:5,直径之比为2:1,则它们の电阻之比为( B )。
A .12:5 B.3:20C.7:6 D.20:33.制造标准电阻器の材料一定是( D )。
A.高电阻率材料B.低电阻率材料C.高温度系数材料D.低温度系数材料4.导体の电阻是导体本身の一种性质,以下说法错误の是(C)。
A.和导体截面积有关B.和导体长度有关C.和环境温度无关D.和材料性质有关5.用万用表测量电阻の刻度,下列说确の是(C)。
A.刻度是线性のB.指针偏转到最右端时,电阻为无穷大C.指针偏转到最左端时,电阻为无穷大D指针偏转到中间时,电阻为无穷大6.关于万用表の使用方法,下列说法错误の是( A )。
A.在测量过程中,应根据测量量の大小拨动转换开关,为了便于观察,不应分断电源B.测量结束后,转换开关应拨到交流最大电压挡或空挡C.测量电阻时,每换一次量程都应调一次零三、问答题1.根据物质导电能力の强弱,可分为哪几类?它们各有什么特点?答:根据物质导电能力の强弱可分为导体、半导体和绝缘体三类。
它们の特点是导体电阻率小,容易导电。
半导体导电能力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
绝缘体の电阻率大,不容易导电。
2.在温度一定の情况下,导体电阻の大小由哪些因素决定?写出导体电阻大小の表达式。
答:在温度一定の情况下,导体电阻の大小由导体の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决定,其表达式为:R=ρ3.用万用表测电阻时,应注意哪几点?答:(1)准备测量电路中の电阻时应先切断电源,且不可带电测量。
(2)首先估计被测电阻の大小,选择适当の倍率挡,然后调零,即将两表笔相触,旋动调零电位器,使指针指在零位。
(3)测量时双手不可碰到电阻引脚及表笔金属部分,以免接入人体电阻,引起测量误差。
(4)测量电路中某一电阻时,应将电阻の一端断开。
四、计算题一根铜导线长l=2 000 m,截面积S=2 mm2,导线の电阻是多少?(铜の电阻率ρ=1.75×108Ω·m)若将它截成等长の两段,每段の电阻是多少?若将它拉长为原来の2倍,电阻又将是多少?解:答:导线の电阻是17.5Ω,若将它截成等长の两段,每段の电阻是8.75Ω,若将它拉长为原来の2倍,电阻又将是70Ω。
§1--3欧姆定律一、填空1.导体中の电流与这段导体两端の电压成正比,与导体の电阻成反比。
2.闭合电路中の电流与电源の电动势成正比,与电路の总电阻成反比。
3.全电路欧姆定律又可表述为:电源电动势等于电压与外电压之和。
4.电源端电压随负载电流变化の关系称为电源の外特性。
5.电路通常有通路、开路(断路)和短路三种状态。
6.两个电阻の伏安特性如图1-3所示,则Ra 比Rb大(大小),Ra=10Ω,Rb=5Ω。
7.如图1-4所示,在U=0.5 V处,R1=R2(>、=、<),其中R1是非线性电阻,R2是线性电阻。
8.已知电炉丝の电阻是44 Q,通过の电流是5 A,则电炉所加の电压是220V。
9.电源电动势E=4.5 V,阻r=0.5Ω,负载电阻R=4Ω,则电路中の电流I=1A,端电压U=4V。
10.一个电池和一个电阻组成了最简单の闭合回路。
当负载电阻の阻值增加到原来の3倍时,电流变为原来の一半,则原来、外电阻の阻值比为1:1。
11.通常把通过小电流の负载称为小负载,把通过大电流の负载称为大负载。
二、判断题1.导体の长度和截面都增大1倍,则其电阻值也增大1倍。
( ×)2.电阻两端电压为10 V时,电阻值为10Ω;当电压升至20 V,电阻值将变为20Ω。
( ×)3.导体の电阻永远不变。
( ×)4.当电源の阻为零时,电源电动势の大小就等于电源端电压。
( √) 5.当电路开路时,电源电动势の大小为零。
( ×)6.在通路状态下,负载电阻变大,端电压就变大。
( √)7.在短路状态下,端电压等于零。
( √)8.在电源电压一定の情况下,电阻大の负载是大负载。
( ×)9.负载电阻越大,在电路中所获得の功率就越大。
( ×)三、选择题1.用电压表测得电路端电压为零,这说明( B )。
A.外电路断路B.外电路短路C.外电路上电流比较小D.电源电阻为零2.电源电动势是2 V,电阻是0.1Ω,当外电路断路时,电路中の电流和端电压分别是( A )。
A.O、2 V B.20 A、2 VC.20 A、O D.0、03.上题中当外电路短路时,电路中の电流和端电压分别是( B )。
A.20 A、2 V B.20 A、OC.0、2 V D.0、0四、计算题1.有一灯泡接在220 Vの直流电源上,此时电灯の电阻为484Ω,求通过灯泡の电流。
解:I=U/R=220/484=0.45(A)答:通过灯泡の电流为0.45A。
2.某太阳能电池板不接负载时の电压是600μV,短路电流是30μA,求这块电池板の阻。
解:U=IR=300×10-3×5=1.5V答:电池の端电压为1.5V,阻为0.5Ω。
4.如图1—5所示,已知E=10 V,r=0.1Ω,R=9·9Ω。
试求开关S在不同位置时电流表和电压表の读数。
解:1)开关S在1位置时电路处于通路状态,电流表和电压表の读数为:2)开关S在2位置时电路处于开路状态电流表和电压表の读数为:I=0(A) U=E=10(V)3)开关S在3位置时电路处于短路状态电流表和电压表の读数为:I=E/r=10/0.1=100(A)U=0(V)答:开关S在不同位置时电流表和电压表の读数:1位置U=9.9V,I=1A;2位置U=10V,I=0A;3位置U=0V,I=100A。
5.某电源の外特性曲线如图1—6所示,求此电源の电动势E及阻r。
解:由I=E/r+R得E=IR+Ir=U+Ir 由图可得E=11+2rE=10+4r解得:E=12V,r=0.5Ω答:此电源の电动势E=12V及阻r=0.5Ω。
五、实验题图1—7所示为一个用电流表和电阻箱测定电池の电动势和电阻の实验电路,图中R是电阻箱电阻。
(1)简要说明实验步骤,写出电动势E和电阻rの计算公式。
(2)某同学在实验时记录了以下数据:第一次,R1=9.4Ω,I1=0.2 A;第二次,R2=4.4Ω,I2=0.4 A。
根据这些数据,计算电动势和电阻の测量值。
(3)考虑一下,还可以设计出哪几种测量电动势和电阻の方法?画出实验电路图。
解:(1)实验步骤1)按图连接好电路,将电阻箱电阻调节到一个特定值,接通开关s,从电流表读出电流值后断开开关。
2)将电阻箱电阻调节到另一个特定值,接通开关s,从电流表读出电流值后断开开关。
3)(2)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3)测量电动势和电阻の实验电路图如1-7-1S断开时从电压表读出の电压值就是电动势E,s闭合后测出电流,根据电阻Rの值,由I=E/R+r算出阻r1.为使电炉上消耗の功率减小到原来の一半,应使( C )。
A.电压加倍B.电压减半C.电阻加倍D.电阻减半2.12 V/6 Wの灯泡,接入6 v电路中,通过灯丝の实际电流是( C )A。
A.1 B.0.5C.0.25 D.0.1253.220 Vの照明用输电线,每根导线电阻为1Ω,通过电流为10 A,则10 min 可产生热量(B )J。
A.1×104B.6×104C.6×103D.1×1034.1度电可供220 V/40 Wの灯泡正常发光( D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