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下册第5单元分数混合运算Word版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分数的混合运算)测试题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分数的混合运算)测试题一 我会解方程x ÷43=18 53x =9 47x ―4=51 x ―51=54(1-91)x =89 53x =20×4332x -52x =12 7x -125=32 x -41x =91二、我是计算小能手。
67×667 (54+61)×60 34÷43×43175×117×51 43×125+43×25 43÷(43+52)三、根据图例列式计算四、小红叠了120个幸运星, ,小明叠了多少个幸运星?根据这道题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找出下列算式和横线上应填语句的对应关系,用线段连起来。
(1)120×(1+32) a 、小明是小红的32(2)120÷32 b 、小明比小红少32 (3)120×32 c 、小红是小明的32 (4)120×(1-32) d 、小明比小红多32五、根据条件和问题,对照下列算式,分别在括号里写出横线上应填的语句。
(1)120×(1+41)……………………( ) (2)120×41……………………( ) (3)120×(1-41)……………………( ) 六、小红和小华利用寒假叠幸运星。
小红叠了12个,(1)小红叠的幸运星的数量小华的41,两人一共叠了多少个?(2)小华叠的幸运星数量是小红的43,两人一共叠了多少个?(3)小华叠的幸运星的数量比小红的多41,小华叠了多少个?(4)小华叠的幸运星数量比小红的少41,小华叠了多少个?七 列方程解决问题。
1、学校合唱队有120人,合唱队比舞蹈队人数少31,舞蹈队有多少人?2、学校合唱队有120人,合唱队比舞蹈队人数多31,舞蹈队有多少人?3、某工程队修一条公路,已经修了54,还有210米没修,这条公路程长多少米?(列方程求解。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优秀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优秀教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比较熟练的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掌握带分数加减的验算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通过,使学生形成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难点:比较熟练的地进行计算带分数加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具、学具准备教学过程备(注一、基本训练1、谈话揭题:我们已经基本掌握了带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这节课畸来进行带分数加减法的练习,通过练习比一比,看谁掌握得更好。
揭题:带分数加减法练习。
2、口算。
(指名口答)5/6+21-4/53+1又1/42又3/4-04-5/910+1/109又3/8-51又1/12+1/63、结合上面的口算题,说说带分数件加减法的特点,导出练习内容。
二、算法,形成技能。
1、出示练习题。
2又5/6+3又2/93又2/5―2又9/105/8+6又7/1245/6―2又2/3(1)学生计算,指名板演。
(2)反馈计算思路,方法。
((3)引导学生检验计算方法结果,各组完成一题。
(指名板演验算)(4)反馈验算方法,比较各种方法的异同,引导学生养成估算的习惯。
2、请用验算的方法检验下列计算是否正确合理,错误的请指出错在哪一步,并改正。
(1)4又1/10-2又2/15=4又3/30-2又4/30=3又30/30-2又4/30=1又26/30=1又13/15(2)8又7/9+1又5/18=8又14/18+5/18=9又19/18=9又1/18((3)3又4/5-2又1/10=3又8/10-2又1/10=2又18/10-2又1/10=17/10=1又7/10(4)5-3又11/12=5又12/12-3又11/12=2又1/123、回顾已学的带分数减法,结合计算解题思路.(1)谈话回顾带分数的计算方法.(2)结合具体题目计算,小组合作商讨带分数减法计算时的思考过程.。
2020新版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分数混合运算》(一)课件

2. 一个算式里,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 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不同级, 先乘除,后加减。) 3. 一个算式里,如果有括号,要先算小括 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有括号要先算 括号里面的。)
1跳 踢跑绳 踺足步子球
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
操场上打篮球 的有12人。
踢足球的人数是打
篮球人数的
1 3
。
踢毽子的有 多少人?
踢毽子的人数是 踢足球人数的34
打篮球的
12人
人数:
踢足球的 人数:
踢毽子的 人数:
打篮球人数的 1 3
踢足球人数的 3 4
?人
12 1 4人
3
4 3 3人
和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一样 同级,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不同级,先乘除,后加减; 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学习目标:
1.体会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 与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一样 ,并
能正确进行计算。
2.利用分数乘除法解决日常生 活中的实际问题 。
小新捐了多少钱?
我捐了 18元。
我捐的钱是 小亮的 5 。
6
我捐的钱是 小华的 2 。
12 (3 1) 45
智慧屋里藏有故事书 360本,科技书的本 数科是技故书事有书多的少本43?。
智慧屋的地面是一个长方形,它的
长是32米,宽是长的 3 ,它的面32m
长32m
宽是长的 3 4
解 兰家寨小学合唱组有120人,
决
2
美术组的人数是合唱组的 3 ,
问
题
科技组的人数是美术组的 3 ,
3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5章_分数混合运算》小学数学-有答案-单元测试卷(4)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5章 分数混合运算》小学数学-有答案-单元测试卷(4)一、填空题(17分)1. 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与________ 一样。
2. ________的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3. “黑兔的只数比白兔的只数多16”,这句话是把________看作单位“1.”4. 计算(15−17)×512,应先算________,再算________.5. 一个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要按________顺序依次运算;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________,后算________.6. 在计算[7−(73−34×2)]÷52,先算________,再________,最后算________.7. 一个数的23是14,这个数的49是________.8. 24吨的12的14是________吨。
9. 甲数比乙数少13,甲数是乙数的________.10. 甲数是50,乙数是40,甲数是乙数的________.11. 某班有女同学a 名,男同学比女同学多15,15a 表示________,a +15a 表示________. 二、判断题(5分)甲数的13和乙数的14相等,甲数一定比乙数大________(判断对错)8米的19和1米的89相等。
________(判断对错)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相同。
________.(判断对错)12÷35+12÷25=12÷(35+25)________.(判断对错)13除78的商,加上2的23,和是多少?列式是:13÷78+23×2________.(判断对错) 三、选择题(14分)1÷23−23÷1=( ) A.0 B.1C.56D.4910米减去它的15是多少米?列式是( ) A.10−10×15 B.10×15C.10−15育才小学有男生560人,比女生多325.设女生人数为x 人,则求女生人数的正确方程式( ) A.x −560=110 B.x −325=560C.x +325x =560一件衣服打九折后是320元,现价比原价便宜多少元?列式是( ) A.320×(1−910) B.320÷910−320C.320÷(1−910)一种商品现价比原价降低了15后是20元,求原价是多少?正确的列式是( )A.20×(1+15)B.20×(1−15)C.20÷(1−15)D.20÷(1+15)四、计算题(24分)五、解决问题(40分)服装厂计划为希望工程加工270套校服,已经加工了49,已经加工了多少套服装?迎宾小学合唱队有60名男对员,女队员比男队员多15,女队员有多少人?学校组织的读书活动中,小明要看一本360页的书,他第一星期看了全书的13,第二星期看了全书的25,那么第三星期应从第几页开始看起?鹅的孵化期是30天,鸭的孵化期是鹅的1415,鸡的孵化期是鸭的34.鸡的孵化期是多少天?一列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行了全程的913后,又以每小时90千米的速度行了4小时才到达乙地,甲乙两地全程是多少千米?两地相距243千米,一辆货车和一辆客车分别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已知客车每小时行45千米,货车的速度比客车慢15,经过多长时间两车相遇?食堂买回480千克大米,吃了16,再吃多少千克?剩下的大米正好是买回的大米的14?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5章 分数混合运算》小学数学-有答案-单元测试卷(4)一、填空题(17分) 1. 【答案】整数混合运算顺序 【考点】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解析】依据分数四则运算顺序与整数四则运算顺序一样,都是先算第二级运算,再算第一级运算,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按照从左到右顺序计算,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顺序解答。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5章_分数混合运算》小学数学-有答案-同步练习卷A(7)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5章 分数混合运算》小学数学-有答案-同步练习卷A (7)一、填空1. 上个月用电量比这个月多19,上个月用电量是这个月的________.2. 一筐水果卖了47后,还剩这筐水果的________.3. 一根钢管用去23后,还剩5米。
这根钢管原来长________米。
4. a ,b 均不为0,当a ×512=b 时,a ________b ;当a ÷512=b 时,a ________b .(填“大于”或者“小于”)5. 分母是4的最简真分数有________,它们的和是________.6. 某型号微波炉打九折后是360元,这种微波炉打折后比原价要便宜________元。
二、选择一个人要搬100块石头,第一天搬了总数的35,第二天搬了总数的15,剩下的放在第三天搬。
第三天要搬( )块。
A.60 B.50 C.20 D.10某工程队修一条公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14,第二天修了全长的13,这时超过中点10千米。
这条公路全长( )千米。
A.120 B.48 C.24 D.12甲班有学生54人,甲班的学生人数比乙班多27,乙班有( )人。
A.72B.48C.42D.36(35+34)×60=35×60+34×60,这是运用了( ) A.乘法交换律 B.乘法结合律 C.乘法分配律 D.乘法口诀20增加它的15后是多少?正确列式是( )A.20×15B.20+20×15C.20−20×15D.20+15一辆客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全程是32千米。
这辆客车已行驶了全程的49,还要行驶多少千米才能到达乙地?正确列式是( ) A.32×(1−49)B.32÷49C.32×(1+49) D.32÷49×(1−49)三‘解决问题王师傅每时加工15个零件,赵师傅每时加工12个零件。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教案模板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教案模板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教案模板第【1】篇〗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分数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
(2)通过练习,使学生能根据特点正确、合理地选择方法进行计算。
(3)通过思考题探究,培养学生探究数学的兴趣,提高探究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难点:根据特点正确、合理地选择方法进行计算。
教具、学具准备教学过程备注一、基本训练1、口算。
(下面这些题目你能很快说出结果吗?为什么?)1又1/7+2/7+1又3/71-1/2-1/33又17/20+1又8/9+1/91-1/8-52又3/14+4+1又11/144-1/3-1/64又7/10+2+1/105-1/5-3/52又1/5+4/9+1又7/8(1)学生谈谈看法后即计算。
(2)反馈时请举例说明“怎样算比较简便”。
2、揭示课题:带分数加减练习。
二、组织练习,提高技能1、先说说下列各题该如何计算,并独立完成。
3又11/18+7/10+2又1/610-4又6/7-2/56又1/12-2又13/15-1又17/202又8/13+4又5/11+1又5/13(1)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名板演。
(2)反馈计算思路,设问:为什么题目中不要用简便方法计算,而你对第4题则用了简便方法计算。
2、引导讨论:计算带分数加减法,要观察数据特点,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的,则尽量用简便方法计算。
3、专项练习:下列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5又1/3-1又1/6-2又5/64又5/12+11/12+1又7/12+10/219又3/8+3又5/6+1又5/87又3/11-2又8/9+1又7/11-4又1/9(1)学生独立完成。
(2)同桌交换互批,并说说思路。
(3)全班交流。
三、应用练习,巩固技能1、谈话导入应用性练习。
2、选择正确的算式,并计算出结果。
(1)4又2/3与1又5/9的和,再加上2又5/6得多少?教学过程备注A、4又2/3+(1又5/9+2又5/6)B、4又2/3+1又5/9+2又5/6C、4又2/3+2又5/6+1又5/9(2)6减去3又5/6的差,再减去1又1/8,得多少?A、6-3又5/6-1又1/8B、6-(3又5/6-1又4/8)C、6-1又1/8-3又5/6(3)两个数的和是9又17/20,其中一个数是2又2/3,另一个数比它多多少?A、9又17/20-2又2/3B、9又17/20-(2又2/3+2又2/3)C、9又17/20-2又2/3-2又2/3(对第3题可扩展,设问:还有其他列式方法吗?如9又17/20-2又2/3×2)3、应用题练习。
五年级数学分数混合运算

课题
五、分数混合计算(一)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体会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是一样的,会计算分数混合运算,I(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
2、利用分数加、减、乘、除法解决日常生活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分数混合运算顺序,并合计算。
教学难点
正确计算分数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2、理解题意,用图来表示题目中娄量之间的关系。
3、解决问题
统计图,让学生理解“第二天成交量此第一天增加了1/5”这句话的意思是第二天增加的是第一天的1/5。
用线段图来表示第二天和第一天成交的汽车辆数之间的关系。
4、把握算法之间的联系。
学生观察情况图用图来表示题目中的数量之间的关系。
学生偿试画图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关系。
2、结合具体情况,发展估算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利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发展估算意识
教具准备
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
学生学习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况,引入新知
1、出示问题:
小刚家用水九月份用12吨,比八月份节约了1/7,八月份用水多少吨?
2、让学生说一说估算的依据
3、引导学生尝试画图来分析数量关系。
说一说本题:题意
说一说你调查和收集到的一些资料
通过计算,感到环保的重要性。
4、练习五、6
画图分析数量关系
找到数量关系,等量关系
独立进行解答
集体订正
二、巩固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8、9、10题。
集体订正
找出题目中的重难点,帮助学生分析题意,掌握分析题意的方法,找出解题方法,学习解题方法,并且利用这些方法来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分数混合运算

分数混合运算一、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运算顺序和整数混合运算是一样的。
先×÷后+-,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同级的运算符从左至右运算。
一般:①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所以一般第一步先化÷为×。
②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简算中注意打开括号用分配律。
③+-注意通分。
④×注意分子和分母“逐个”约分。
例:3335216()5449557÷⨯-⨯+÷特殊:①带分数:假分数;例:11111111123419÷÷÷÷÷…拆分成(整数部分±分数部分),注意括号可用分配律,注意分数部分可能也是带分数。
例:152351917⨯ 1299977+②公因式:提取。
显式;隐式。
例:51155136132133⨯+⨯+÷4476(199)(21)919919+÷+③埃及分数:分子是1,分母是两个连续自然数的积。
111(1)1n n nn =-⨯++例:1111111111261220301223344556++++=++++⨯⨯⨯⨯⨯(分子是2,分母是连续偶数的和)211(2)2n n nn =-⨯++二、分数应用题※ 已知整体和部分份数,求部分量,用×;已知部分量和相对应的份数,求整体,用÷。
※ 单位“1”已知,一般用×;单位“1”未知,求单位“1”,一般用÷。
1、一般应用题:注意:①谁的几分之几,“谁”就是单位“1”。
单位“1”的变化。
例:商品先提价17,再降价17,现价与原价一样。
×②分数,表示的是量还是份数。
(有无单位) 2、稍复杂的应用题:规律:部分量(一般只给一个),找出对应份数(需要求得)。
注意:①单位“1”是不变的量。
单位“1”不同的两个分数表示的份数不同,不能相+-。
如题中单位“1”不同,需转化为相同的单位“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数学下册
第五单元分数混合运算课时:8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会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是一样的,会计算分数混合运算。
2、培养学生操作、归纳能力。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重点难点:分数混合运算的方法。
主要教法: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投影。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学生说出以前学过的整数混合运算的方法。
二、探究新知。
1、出示情景图,鼓励学生分析情境中的数学信息和数量关系。
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了解要解决这个问题学要什么样的条件,进而列出算式。
2、讨论具体的计算方法。
3、对问题的解加以解释,即航模小组有3人。
4、进一步小结。
三、练习。
1、试一试。
让学生独立完成。
集体订正。
2、练一练。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第3题让学生先独立分析题里等量关系试,然后交流。
列式完成。
3、数学故事:学生独立完成。
四、评价总结。
五、课外拓展练习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利用分数加、减、乘、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重点难点: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教法:探究法
教学准备:投影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学生说出以前学过的整数混合运算的方法。
二、探究新知
1、出示情景图,鼓励学生分析情境中的数学信息和数量关系。
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了解要解决这个问题学要什么样的条件,进而列出算式。
2、讨论具体的计算方法。
3、对问题的解加以解释,你能用图来表示吗。
4、学生讨论完成。
5、汇报、进一步小结。
三、练习
A、试一试1、
让学生独立完成。
集体订正。
B、试一试2、
让学生先独立分析题里等量关系试,然后交流。
集体订正。
四、评价总结。
通过本节课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生互相评价。
五、课外拓展练习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利用分数加、减、乘、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重点难点: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教法:练习法
教学准备:投影
教学过程:
一、回忆分数混合运算。
学生回忆
二、练习。
1、看图列式计算。
让生认真审题,找准已知条件与所求问题。
让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计算。
生独立完成,订正。
3、解方程。
独立完成,订正。
4、让生认真审题,找出等量关系式。
独立完成,交流。
5、认真审题,找准等量关系式。
独立完成。
交流订正。
三、总结评价。
通过本节课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生互相评价。
四、课外拓展练习。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1、利用分数加、减、乘、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重点难点: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教法:探究法
教学准备:投影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课题。
教师出示复习题。
生独立完成。
二、探究新知
1、教师出示情景图。
2、生独立分析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3、找出等量关系式。
4、让生先估一估,画出线段图。
5、讨论完成。
6、交流订正。
7、让生学着检验。
8、教师总结。
三、练习。
1、计算。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电脑用户。
生认真分析,找准等量关系式。
独立完成。
3、五年级有多少人?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4、解方程。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总结评价
通过本节课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互相评价。
五、课外拓展练习。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五课时
教学目标:
1、利用分数加、减、乘、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重点难点: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教法: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投影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一项工程,5天完成。
平均每天完成这项工程的几分之几?
2、一项工程,每天完成1/4,几天完成?
学生读题。
找出等量关系式。
教师总结导入课题。
二、探究新知
1、出示题,让学生读题。
2、找出已知条件、所求得问题。
3、引导学生说出:工作时间等于工作总量除以工作效率。
4、讨论完成。
5、说出自己的想法。
三、巩固练习。
教师出示复习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帮助。
四、评价总结。
通过本节课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互相评价。
五、课外拓展练习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六课时数学万花筒
教学目标:
1、利用分数加、减、乘、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重点难点: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教法:探究法
教学准备:投影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教师出示复习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交流。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以碗知僧”
2、学生读题。
3、互相交流大意。
4、师讲解大意:
山上有一古寺叫都来寺,在这座寺庙里,3个和尚和吃一碗饭,4个和尚合分一碗汤,一共用了364只碗,请问都来寺里有多少个和尚?
5、学生讨论从中能得到什么信息
7、教师提示可利用方程的知识解决这个有趣的问题。
8、学生讨论完成。
三、练习。
出示练习题,独立完成,交流订正。
四、总结评价。
五、课外拓展练习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七课时练习五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用分数加、减、乘、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重点难点: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教法:合作讨论法
教学准备:投影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回忆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及解题的方法。
二、练习。
1、计算。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受伤的鸟。
让学生独立分析、计算。
3、占地面积。
让学生独立分析、计算。
交流订正。
4、拉拉队。
让学生独立分析、计算。
交流订正。
5、水资源。
让学生独立分析、计算。
交流订正。
三、总结评价。
通过本节课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互相评价。
五、课外拓展练习。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八课时练习五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用分数加、减、乘、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重点难点: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教法:合作讨论法
教学准备:投影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回忆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及解题的方法。
二、练习。
1、营业额。
学生分析,找出题里的等量关系式。
独立完成,交流订正。
2、体重是多少?
分析知道的信息。
独立完成,交流订正。
3、打稿件。
学生分析,找出题里的等量关系式。
独立完成,交流订正。
4、血液中有多少水?
学生分析,找出题里的等量关系式。
独立完成,交流订正。
5、计算自己体内水分的含量。
独立完成,交流订正。
6、野鸭与大雁何时相遇?
小组讨论完成。
交流汇报。
三、总结评价。
四、课外拓展练习。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