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会学重点精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社会学

第一章绪论及简要历史

1.农村社会学的含义

农村社会学作为社会学的分支学科,是通过农村社会中个人的社会化及其行为来研究农村社会关系、社会结构及其特殊规律性的科学。

2.农村社会学的产生时代背景

南北战争后,农业资本主义化和现代化后果:1.促进了美国农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2.导致农民急剧分化和广大小农的破产

3.改良主义的“乡村建设运动”

A梁漱溟:“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

认为中国近代社会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传统文化的失调、固有礼教的衰退、法制礼俗的否定。民族自救的关键在于乡村建设。实现农村复兴的方式是“从正面培养文化、补充文化、建造文化”。

B晏阳初: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

“定县实验”晏阳初将中国农村的问题归为“愚、穷、弱、私”四端,主张以“四大教育”分别医治之。他们所实施的工作包括:

以文艺教育救“愚”:通过学习文化、艺术教育和普及科学知识开发民智。

以生计教育治“贫”:进行农业科学研究,举办实验农场,改良猪种和鸡种;对农民进行“生计训练”,如农推广良种、防治病虫害、科学养猪、养鸡、养蜂,组织农民的自助社、合作社、合作社联合会,开展信用、购买、生产、运输方面的经济活动。

以卫生教育救“弱”:实施卫生教育,创建农村医药卫生制度,村设保健员,联村设保健所,县设保健院。

以公民教育救“私”:晏阳初认为平民教育的基础是识字教育,中心是公民教育,以养成人民的公共心与合作精神。

4.农村社会学研究的方法论(实证主义方法论,非实证主义方法论,马克思主义方法论。)A实证主义方法论(孔德)

1.相信社会与自然的同构性,认为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没有根本区别,社会发展过程在本质上与生物发展过程相同,只不过更为复杂而已。

2.相信科学的方法是统一的、同一的

3.一切事实的知识都以经验的实证材料为证据,实证主义以观察和经验为证明的原则。

4.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不同,科学研究讲究价值无涉

B非实证主义方法论

韦伯:只有深入行动的主观方面理解其意义与动机,才能说明行动的原因、过程和结果;只有把知觉的经验,通过理解结合到因果的理论结构中去,经验知识才能变成有用的知识。

1.自然科学研究对象不具有可以理解的主观意义,而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人,人的行为具有可供理解的主观意义。

2.实证主义的方法难以理解人的行动,必须要加入“理解”才能把握人行为背后的主观动机

3.社会科学研究人主观性行动的主观意义、客观规律和行动的客观结果。

C马克思主义方法论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2.社会运动是一个由客观规律支配的自然历史过程,这个过程不以人的一致为转移,并决定人的意志和意识

3.社会处于经常发展中的动态有机体

4.研究社会的根本方法是分析基本社会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5.农村社会学研究的具体方法。

实地研究、调查研究和文献研究三个方面。

第二章

1.中国农民问题

A农民问题的本质是就业问题

进入二十一世纪,农民问题依然是中国的基本问题,但是,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农民问题实质是就业问题,没有就业就没有出路。

B农民问题的实质是利益问题

相当一部分经济学家和决策者认为,农民问题的实质是一个利益问题,因为人们所奋斗的一切都与自己的利益紧密相关,只有利益问题才能更好地反映和揭示农民问题的本质。

C农民问题的实质是政权问题

农民问题能否得到很好的解决关系到工农联盟甚至无产阶级专政政权的巩固,决定着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成败。

农民问题解决得好坏的标准是农民的积极性能否得到充分的调动,充分尊重和维护农民的根本权益并使之得以实现是解决当代中国农民问题的关键。

D农民问题实质是人口、就业与收入问题

中国的农业问题和农村问题的本质是农民问题;而解决农民问题的根本出路是使多数农民不再是农民,也就说,要实现“农民的非农产业化”,使多数以至绝大多数农民最终都能在非农产业(工业、服务业等)中获得稳定的就业。

E农民问题的实质是中国问题

中国历史上农业社会的大共同体本位传统加上改革前大共同体一元化体制对人的个性与公民权利的压抑使现代化受阻,在这个意义上的可以说“中国问题实质上是农民问题”,但“农民问题”的实质并非种田人的问题。

2.转型期农民的变化及问题

什么是农民→如何去除农民的“特有身份”

流动性→如何解决由流动性引发的一系列问题

农民何处去→市民化?城市化?

农民问题?

农民问题的实质是农民权益问题!

利益

劳动应得、公平共享

权利

利益诉求渠道

利益受损保障机制

决策及管理参与机制

第三章

1.人地关系理论(“农业内卷化”“高水平均衡陷阱”“过密化理论”)

A“农业内卷化”美国人类学家吉尔茨(Clifford Geertz)

根据荷兰东印度殖民政府在20世纪20年代所出版的爪哇地区资料,包括土地及经济作物收成的农业统计资料,宣布发现一项惊人事实:爪哇地区人口稠密、水稻田和甘蔗田之间存在某种相互依赖的结构性关系。农业内卷化理论发表于20世纪60年代:爪哇群岛地区的水稻产量在劳动生产率不变的情况下,会随着劳动力投入的增加而增长。爪哇的甘蔗是种植在水稻田之中,当稻米产量提高时,甘蔗密植在水稻田地区,产量提高后,农民投入更多的人力资源,人口日益形成稠密状态。

B艾尔温:“高水平均衡陷阱”理论

艾尔温认为人口压力和人地比例失调导致了中国经济的落后,而人口压力通过两条途径起作用:蚕食了小农农场维持家庭生计以外的剩余,而使小农无法积累起“资本”;它也把传统农业推到了一个很高的集约化水平,但对于新式投资却起到了抑制作用。这样中国的农业与农村就长期陷入了“高水平均衡陷阱”中而不能自拔。艾尔温预测,帝国主义的入侵迫使中国向世界市场开放,并开始接触和应用近代科技,因而刺激了中国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传播和贸易的发展如能不受限制地发挥作用,其结果一定会导致工业化在中国的发生,并由工业化进而促进农业的现代化。

C黄宗智:“过密化”理论

主要根据30年代人类学家实地调查所得的资料,特别是“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的调查资料,以及他本人在80年代初期在中国的实地调查资料。在理论上,他移植了吉尔茨的“农业内卷化”理论,研究中国的农村经济特点,提出了“过密化”理论。

第四章

1.改革开放后农村社会关系的主要特征表现为:

第一,亲缘性、地缘性关系呈现出复归的趋势,特殊主义行为准则重新在农村社会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

第二,普遍主义社会关系得到加强并在社会生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第三,主导性社会关系的缺失,农村社会在普遍主义和特殊主义之间处于失衡状态。

第五章

1.农村离婚现象增多的原因

第一,农民的婚姻观念发生了深刻地变化,离婚自由已经逐渐获得人们的认同。

第二,社会流动的增加导致农村离婚率上升。

第三,农村妇女地位上升,由妇女提出的离婚明显增多

2.农村家族的复兴

(一)农村基层调控能力的弱化为家族复兴提供了发展空间

(二)聚族而居为家族复兴创造了环境条件

(三)家族观念的留存使家族复兴获得了心理基础

(四)社会互助的需求是家族复兴的直接诱因

(五)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滑坡是家族复兴的文化背景

第六章

1.农村社会组织

是农村中为完成特定的社会目标,执行特定的社会职能并根据一定的规章、程序而进行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