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财20秋《法理学》单元作业一【标准答案】
《法理学》题库及答案

《法理学》题库及答案《法理学》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在我国的规范性文件中,表现法律原则时,法律一词一般作( ) A.狭义解释B.广义解释C.中义解释 D.普通解释2.中国历史上关于法的本质的学说中,接近自然法思想的学派是( ) A.儒家和墨家B.墨家和道家 C.道家和法家 D.儒家和法家3.在阶级对立社会中,法的本质属性首先是指( )A.法的客观性 B.法的阶级性C.法的规范性D.法的强制性4.法的最终决定因素是( )。
A.统治阶级意志B.阶级斗争状况C.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D.历史传统5.法的关系根源于( )。
A.思想社会关系 B.人与人的关系C.物质生活关系 D.财产关系 6.在西方历史上最早明确提出法治的经典性论述即“法治应当优于( )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孔子 D.韩非子7.法制一词的词义在我国历史上,特别是在( ) 后不断演变。
A.1949年 B.1982年C.1992年 D.1997年8.资本主义社会出现法治的时间是( )。
A.17世纪后期 B.18世纪后期C.19世纪初 D.19世纪末9.在法与经济的关系中其中与( )的关系尤为密切和重要。
A.生产力B.生产方式C.经济关系 D.经济体制10.法决定于经济基础,是在( )意义上所说的。
A.直接B.最终意义C.基础D.阶级意义11.把利益分为多数利益与少数利益、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等的标准是( )A.利益存在的不同领域 B.计算角度的不同C.利益主体不同 D.是否为法律所承认12..主张“恶法亦法”的学派是( )。
A.自然法学B.分析法学 C.社会法学D.政策法学13.原始社会最基本的社会组织是( )。
A.氏族 B.胞族 C.部落D.部落联盟14.法的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
A.阶级冲突激化 B.生产力发展C.社会分工发展 D.人文因素影响 15.法与国家( )A.二者同时产生B.二者产生没有内在联系C.先有国家后有法 D.先有法后有国家16.法理学作为一个专门的学科概念出现于( )A.古希腊B.古罗马C.19世纪初 D.20世纪初17.在西方产生最早影响最大的一种法学思想是( )A.自然法思想 B.经济分析法学C.批判法学D.分析法学18.法理学概念从西方传人中国的中转站是( ) A.香港 B.澳门 C.日本 D.新加坡19.先秦时期与“法学”近似的知识是( )。
东北财经大学智慧树知到“法学”《法理学》网课测试题答案3

东北财经大学智慧树知到“法学”《法理学》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当代中国法律监督的实质是:以人民民主为基础,以社会主以法治为原则,以权力的合理划分与相互制约为核心,依法对各种行使国家权力的行为和其他法律活动进行监视和督促的法律机制。
()A.错误B.正确2.法律效力可以分为四种,或称四个效力范围:对人的效力、对事的效力、空间效力、时间效力。
()A.错误B.正确3.专属义务与可转移义务划分角度与标准是这种义务可否转移。
()A.错误B.正确4.分配正义是指在社会成员之间重建原已建立但不时遭到侵害的均势和平衡。
也就是侵害者给予被侵害者应有的补偿。
()A.错误B.正确5.当代中国法律监督的实质是:以人民民主为基础,以社会主以法治为原则,以权力的合理划分与相互制约为核心,依法对各种行使国家权力的行为和其他法律活动进行监视和督促的法律机制。
()A、错误B、正确6.法律效力可以分为四种,或称四个效力范围:对人的效力、对事的效力、空间效力、时间效力。
()A、错误B、正确7.确定公民有无行为能力,其标准有二:能否认识自己行为的性质、意义和后果﹔能否控制自己的行为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 A、错误B、正确8.法是一种行为规范,它是为主体的行为提供标准和指明方向的,它只解决行为问题,只衡量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或是否违法,不解决观念问题、品德或道德问题。
()A.错误B.正确9.法的价值指以下三种含义:法促进哪些价值; 法本身有哪些价值; 在不同价值之间发生矛盾时,法根据什么标准进行评价。
()A.错误B.正确10.因利益主体不同,利益有个人利益、群体利益和社会利益之分。
()A.错误B.正确11.法律编纂是指立法主体将现存同类法或同一部门法加以研究审查,从统一的原则出发,决定它们的存废,对它们加以修改、补充,最终形成集中、统一和系统的新法律或者法典的活动。
()A.错误B.正确12.法的价值指以下三种含义:法促进哪些价值﹔法本身有哪些价值﹔在不同价值之间发生矛盾时,法根据什么标准进行评价。
东财20秋《劳动合同法理论与实务》单元作业一【标准答案】

东财《劳动合同法理论与实务》在线作业一-0015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5 道试题,共 60 分)
1.下列不属于劳动合同法的法律渊源的有()。
A.宪法
B.行政法规
C.地方性法规
D.单行条例
答案:D
2.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的工资。
A.一倍
B.二倍
C.三倍
D.四倍
答案:B
3.集体合同订立的目的在于为建立劳动关系(),并在其效力范围内规范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
A.提供保障
B.设定总体范围
C.设定具体标准
D.提供模板
答案:C
4.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
A.不用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而由有用人单位直接制定
B.可以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也可以不经讨论直接有用人单位决定
C.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
D.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再有用人单位单方决定时候适用其提出的方案和意见
答案:C
5.对于下列特征中,哪一项不属于劳动合同的特征()。
A.主体具有特定性
B.标的具有限定性
C.内容具有法定性
D.形式具有任意性
答案:D
6.我国的劳动合同监督检查体制,分为劳动合同的保障监察相关行政部门的监督。
东财20秋《全面预算管理》单元作业一【标准答案】

(单选题)1: 编制资产负债表时,可以直接从现金预算中直接获得的数据是( )
A: 应收账款的期末余额
B: 现金的期初期末余额
C: 短期借款的期末余额
D: 存货的期末余额
正确答案: B
(单选题)2: 在整个内部控制体系中,( )是核心和关键
A: 董事会控制
B: 管理控制
C: 会计控制
D: 法规控制
正确答案: B
(单选题)3: 按照“提出费用计划方案,划分费用等级,合理安排资金,逐项下达预算对不可避免成本费用优先分配资金,对可持续项目则按轻重缓急分级依次安排资金”的程序编制预算的方法是
A: 零基预算
B: 增量预算
C: 滚动预算
D: 弹性预算
正确答案: A
(单选题)4: 自上而下式的预算编制程序适合于哪种管理控制模式
A: 战略规划型
B: 财务控制型
C: 战略控制型
D: 资金控制型
正确答案: A
(多选题)5: 控制是预算控制系统最基本的功能,预算的控制作用贯穿于整个经营活动过程中,具体表现在以下哪几个环节( )
A: 预算目标的设定
B: 预算编制
C: 预算执行
D: 预算分析与考评E预算激励
正确答案: B,C,D
(多选题)6: 指标分解评价方法包括( )
A: 杜邦财务分析体系
B: 帕利普财务分析体系
C: 综合指数法
D: 功效系数法
E: 指标综合分析法。
东财20秋《ERP原理及应用》单元作业一【标准答案】

(单选题)1: MRP的最终输出是
A: 加工单
B: 采购单
C: 销售单
D: 库存单
正确答案: B
(单选题)2: 决策支持系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
A: 模型驱动
B: 事件驱动
C: 知识驱动
D: 智能控制
正确答案: A
(单选题)3: 销售计划属于ERP中计划与控制层次中的主要内容。
A: 企业经营规划
B: 生产计划大纲
C: 主生产计划
D: 物料需求计划
正确答案: A
(单选题)4: 在项目的提前期(需求时间和下达日期)期间,CRP系统中,通常采用____来合理分配有关工序所需的工时定额。
A: 倒序排产法
B: 顺序排产法
C: 计划排产法
D: 绘制负荷图法
正确答案: A
(单选题)5: ______就是从大量的、不完全的、有噪声的、模糊的、随机的数据中,提取隐含在其中的、人们事先不知道的、但又是潜在有用的信息和知识的过程,并运用这些信息帮助、影响决策。
A: 数据仓库
B: 数据挖掘
C: 知识管理
D: 商务智能
正确答案: B
(单选题)6: 对PAC的监视是通过____来实现的。
A: 收集有关车间的数据
B: 解决车间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C: 监督加工单的执行情况
D: 监督派工单的执行情况
正确答案: A。
东财20秋《人力资源管理》单元作业一_46648【标准答案】

(单选题)1: 根据机器设备的数量、看管定额和设备开动班次来计算定员人数的方法是()。
A: 按比例定员
B: 按工作效率定员
C: 按岗位定员
D: 按设备定员
正确答案: D
(单选题)2: 员工培训的发展呈现出()趋势。
A: 6个
B: 5个
C: 4个
D: 3个
正确答案: B
(单选题)3: 通过培训,可以给员工一些新的知识和技能,使员工具备完成挑战性工作的能力。
这体现了员工培训的()目标。
A: 提高员工适应变化的能力
B: 实现组织的发展目标
C: 实现个人的发展目标
D: 补充和延续普通学校教育
E: 以上说法都不对
正确答案: C
(单选题)4: 外部征召是企业从()寻找、吸引求职者,填补空缺职位的过程。
A: 内部
B: 人才市场
C: 大学校园
D: 外部
正确答案: D
(单选题)5: 20世纪60年代,()受到普遍重视之后,理论界取得一致共识,即要把对人、对事、对物的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并以人为中心。
A: 技术开发
B: 人本管理
C: 物流管理
D: 不知道
正确答案: B
(单选题)6: 人事调整是指企业根据工作需要和为达到对员工适才适用,在国家统一政策的指导下,通过一定的组织手续改变(),重新确立员工的工作单位或工作岗位的活动。
A: 员工能力
B: 员工的隶属关系
C: 员工的所在区域
D: 其他。
东财20秋《领导科学》单元作业一【标准答案】

东财《领导科学》在线作业一(随机)-0006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1.()是检验领导活动的根本标准和唯一尺度。
A.领导效益
B.领导效率
C.领导实践
D.领导效能
答案:D
2.对( )进行考评,是检验领导活动科学化的重要手段。
A.领导方法
B.领导效能
C.领导观念
D.领导者的素质
答案:B
3.领导二重性的内容是:
A.领导的一般属性和共同属性
B.领导的特殊属性和具体属性
C.领导的自然属性和共同属性
D.领导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答案:D
4.领导活动最主要的主体条件和轴心是:
A.客观环境
B.被领导者
C.领导者
D.领导对象
答案:C
5.对领导方式的选择起主要作用的是( )。
A.组织的任务
B.组织的内外环境条件
C.组织的性质
D.组织内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素质条件
答案:D
6.领导学的三层次结构的内容是:
A.领导者、领导学、领导艺术
B.领导学、领导科学、领导艺术
C.领导者、被领导者、领导环境
D.领导者、被领导者、领导艺术
答案:B。
国家开放大学《法理学》形考作业1-4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法理学》形考作业1-4参考答案形考作业1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40分)1.法学——又称法律科学,是一切专门以法律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的总称。
2.法学体系——法学是一个由各个互不相同、但有联系的分支学科构成的知识系统。
3.法理学——是我国法学体系中处于基础理论地位的理论学科,它是系统阐述马克思主义法律观,从总体上来研究法和法律现实的一般规律,研究法的产生、本质、作用、发展等基本问题,研究法的创制和实施的一般理论,并着重研究我国社会主义法和法制的基本理论问题的理论学科。
4.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有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反映着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这一意志的内容是有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它通过规定人们的相互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确认、保护和发展对统治阶级有利的生活关系和生活秩序。
5.法律——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统治者制定给被统治者以及统治者自身必须遵守的规定规章、命令条例。
由立法机关或国家机关制定,国家政权保证执行的行为规则的总和。
6.法的历史类型——法的历史类型就是按照法赖以建立的经济基础及其体现的阶级意志对法所作的基本分类。
7.法系——按照法的历史传统和法的外部特征对法进行的分类。
8.法的价值——就是法这个客体(制度化的对象)对满足个人、群体、社会或国家需要的积极意义。
二、论述题(每小题12分,共60分)1.马克思主义法学的主要特点有哪些?参考答案:(1)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研究法律现象;(2)具有鲜明的阶级性;(3)科学性与服务的倾向性是统一的。
2.如何理解法的外部特征?参考答案:(1)法是一种社会规范;(2)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3)法律是有国家强制力作保障的规范;(4)法律是通过规定社会关系参加者的权利和义务来确认保护和发展一定的社会关系;(5)法是由专门机构和程序实施的规范。
3.历史上有哪些基本的法的历史类型?参考答案:人类历史上先后出现四种不同类型的法,即奴隶制法、封建制法、资本主义法和社会主义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财《法理学》在线作业一-0015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判断题 (共 25 道试题,共 100 分)
1.法律关系是根据法律规范产生的、以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特殊的社会关系。
答案:正确
2.因利益主体不同,利益有个人利益、群体利益和社会利益之分。
答案:正确
3.法的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不是并列的,这两种作用是手段与目的的关系。
社会作用是手段,规范作用是目的。
答案:错误
4.分析实证主义法学坚持实事与价值的两分,尊重法律所确认的价值。
在法律执行和适用时,只考虑法律规则的规定,主张不考虑价值问题,按照法律规则的规定操作,而不考虑法律规则之外的多元价值。
答案:正确
5.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国家意志内容的最终决定因素,经济以外因素,如政治、思想、道德、文化、历史传统、民族、宗教、习惯等,对法所体现的国家意志没有有影响。
答案:错误
6.新法优于旧法。
答案:错误
7.国家惯例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国家关于政治、经济、文化、贸易、法律以及军事等方面规定相互之间权利和义务的各种协议的总称。
答案:错误
8.两大法系在经济基础、阶级本质、总的指导思想等方面是一致的,但在形式上,即法律渊源、法典编纂、适用法律技术、法律解释、法律分类、法律术语、司法组织、程序以及私法实体法等方面,存在许多差别。
答案:正确
9.事件是以权利主体的意志为转移、能够引起法律后果的法律事实。
答案:错误
10.从计算角度不同划分,利益有多数利益与少数利益、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之分。
答案:正确
11.原权利和救济权划分的角度与标准是权利是否独立存在。
答案: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