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语录摘抄
太极拳名言名句

太极拳名言名句1.太极拳谚语为大于微,图难于易。
练则有,不练则无。
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
拳为武艺之源,功为百艺之基。
光学不练功难精,光练不学意难通。
有内无外难成拳,有外无内难成术。
阴阳共处一个圆,千变万化不离圆。
手随身动,步随身换,逢转必沉。
蹬脚不过膝,分脚不过腰。
关节不松,柔劲不来。
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
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腰似蛇形腿似钻,周身运动走螺旋。
光学不练功难精,光练不学意难通。
拳打万遍,神理自现。
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
练拳须明理,理通拳法精。
脚踩阴阳手划圆。
打拳不遛腿,必是冒失鬼。
练武不活腰,终究艺不高。
独练时无敌似有敌,应对时有敌似无敌。
要想拳练好,必把圈练小。
无处不是圈,无处不是拳。
不怕千招会,就怕一招精。
手是两扇门,全凭腿踢人。
肘不离肋,手不离心。
开合虚实,即为拳经。
太极本自然,人意莫强求。
远拳,近肘,贴身靠。
初学三年,天下去得;再学三年,寸步难行。
腰送客走,胯坐帅府。
拳可慢,不可滞。
拳以眼为尊,眼为心之苗。
2.赞美“太极拳”诗句有哪些1. 撑开一片天,划出一道云。
欲求阴阳理,入我太极门。
2.学武先做人,忠厚为根本。
中华太极门,正气满乾坤。
3.多少辛苦夜,学练内家拳。
不为浮名累,但为太极玄。
4.太极历史久,代代相承传。
海外多迷醉,国人应自怜。
5.太极治百病,活络筋骨通。
防身能自卫,螺旋妙无穷。
6.初学架端正,再求气韵生。
习文兼习武,功到自然成。
7.虎为百兽王,百米四五秒。
入园无忧患,羊来四处逃。
8.圈养寿命短,山野生命长。
劝君多运动,太极宜健康。
9.摔碎中药罐,练拳成宗师。
病弱先通络,何须问名医!10.莫怨读书少,书少亦能拳。
生活尽法理,人忆杨露禅。
2. 太极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3] 是以中国传统儒、道哲学中的太极、阴阳辩证理念为核心思想,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技击对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结合易学的阴阳五行之变化,中医经络学,古代的导引术和吐纳术形成的一种内外兼修、柔和、缓慢、轻灵、刚柔相济的中国传统拳术。
太极文化语录

太极文化语录太极文化语录“开合虚实,即为拳经。
”“以吾身本有之元气,运于吾身,其屈伸往来,收放擒纵,不过一开一合与一虚一实焉已耳。
”“一开一合,拳术尽矣。
”“动静循环,岂有间哉!吾所谓:一动一静,一开一合,足尽拳中之妙。
”“一开一合妙入微,上下四旁泄化机,纵使六子俱巧舌,也难描写雪花飞。
”“开合原无定,屈伸势相连。
太极分阴阳,神龙变无方。
”“阖辟刚柔顺自然,一扬一抑理循环。
”“一开一合,有变有常,虚实兼到,忽现忽藏。
” “开中有合,合中有开;虚中有实,实中有虚。
”“实中有虚,虚中有实,太极自然之妙用,至结果之时,始悟其理之精妙。
”“周身一齐合到一块,神气不散,方能一气流通,卫护周身。
”“打拳以调养血气,呼吸顺其自然。
……调息绵绵,操固内守,注意玄关。
……轻轻运行,默默停止,惟以意思运行。
”“头直,眼平视,肩与肩合,肘与肘合,手与手合,大腿根与大腿根合,膝与膝合,足与足合,平心静气,说合上下一齐合住,气归丹田,合法皆用倒(逆)缠法。
”“开则俱开,合则俱合。
”“至合之时,气必归于丹田。
”“一开一合,莫非自然。
”“非但合之以势,宜先合之以神。
”“合者合其全体之神,不但合其四肢。
”“一开一合阴阳备,四体(两手两足)殷勤骨节张。
”“每日细玩太极图,一开一合在吾身。
”“心要虚,心虚则四体皆虚,丹田与腰劲足底要实,三处一实则四体之虚者皆实,此之谓虚而实。
”“天地阴阳之理,不过消息盈虚而已,故孔子尚消息盈虚。
打太极拳亦是消息盈虚。
息者,喘息也,呼吸之气也,生长也,故人之子谓之息,以其所生也,因气微,故谓之息。
消者,减也,退也。
盈者,中间充满也。
虚者,中间空也。
”。
太极拳技击的100条金语录

16、人拿则靠。
17、人以相对手按我肘上节(臂),则打斜飞式。按肘或略下,则打提手。按腕则叠肘,坐腰化。
18、出拳要放松,及定点,始紧握。
19、人托我肘,则往上化。
20、与人接触时,前进则利,后退则失。遇逼而入,愈不得力。进步时,如得势,应走挤步,不可将后步越前,以免前手撤回,被人逃走或换劲。 21、手与肘,应随人之劲,互相上下,如翻筋斗,然不可双重。
68、双按时,勿太开,免为人由中而入。
69、与人动手时,前手要五六分力,稍转小圈,或移动不可停,停则不活。不用力则不能抵抗,用力太大,则滞。后手作第二道防线,以自顾。在转人时,亦可帮前手打出。
70、粘人之手,则引其斜方,彼必无力,或往上或往下,均可截至其71、人握我腕,可引以闭之,或斜以闭之。
98、我右手轻握敌手,我上左后步,左掌略弯扳其眉际,即以我右前手退击之。如人左手迎来,则迅转跨虎式,以我左手采其左手,同时换步作左前虚式,以右掌击之。
99、引进入空,忽隐忽现,跟劲堵劲,上步跟步,勿使人走掉。闪赚腾挪,使人勿知所措。
100、敌以左手按我左手,以右拳击我左面,则作左丁式,同时,我左手松架,以右拳啄劲打其腹。
95、人采**。靠不到,则以前手打野马分鬃。
96、以我前右手按人前右手,,以我左手托人右前肘,同时,我右手粘住打一圈,以掌击之,如欲伤人,则先以指拍之,跟住掌根放之。或以我右手顺势压下,继而提起打提手。若被闪过,则以打虎式下打其脖,再坐身以腕下钩其脖,再以肘向前放之(仍打其脖胸部)。
97、我右掌前击时,人右手下压,则以右前臂粘转敌臂外,轻握其肘部斜采(轻采之不动,则摆。切勿用笨劲),再打挤。我右手指采敌前手,敌若贴身,则打挤,敌若伸入,则轻采后,即以左掌打其面(一往一来,同时用轻荡劲),再以右掌击之。
太极感悟精辟句子

太极感悟精辟句子
1. 太极拳的动作追求阴阳相互转化的平衡,使身体和心灵达到和谐的境界。
2. 太极拳中的“虚灵顶劲”是指头顶向上提起,使整个身体呈现放松但有力的状态。
3. 太极拳的“以柔克刚”原则告诉我们,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我们应以柔软的心态去应对,而不是强行抗争。
4. 学习太极拳要有耐心,只有不断地磨练和修炼,才能领悟到其中的精髓。
5. 太极拳的动作缓慢而连贯,这种节奏让人心情平静,思绪宁静。
6. 太极拳的身体动作是一种艺术,需要通过不断地练习才能掌握其精髓。
7. 太极拳的拳法要求内外兼修,既要有力量和技巧,又要有灵活和柔软的身体。
8. 太极拳的修炼过程中,要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冷静,才能做出正确的动作和决策。
9. 太极拳的练习要注重身心的呼吸和调节,使身体和心灵达到和谐的状态。
10. 太极拳的动作要有意识地放松肌肉,使身体的力量得到最大的发挥。
11. 太极拳的练习过程中,要注重身体的平衡和稳定,以防止摔倒或受伤。
12. 太极拳的动作要注重整体的协调和流畅,以展现出优雅和美感。
13. 太极拳的修炼过程中,要注重身体的感觉和觉察,以提高自身的敏感度和反应能力。
14. 太极拳的练习要有耐心和毅力,不断地追求进步和提高自己的技艺。
15. 太极拳的练习要注重内外的平衡和协调,以达到身心的和谐和统一。
以上是符合要求的10个太极感悟精辟句子。
太极拳经典语句

太极拳经典语句
嘿,你知道吗,太极拳里有好多超棒的经典语句呢!就像“一动无
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这就好像是说,在一场盛大的音乐会中,所
有的乐器都要配合默契,一起奏响和谐的乐章。
比如说练拳的时候,
身体的每一个部位都要协调一致,不能有任何一个地方偷懒呀!
还有“刚柔相济”这句,哎呀呀,这就好比是生活中的我们,既要有
坚强的一面去面对困难,又要有温柔的一面去关爱他人。
想象一下,
要是一个人总是硬邦邦的,那多无趣呀;可要是总是软绵绵的,又怎
么能扛得住事儿呢?
“气沉丹田”也是很重要的呢!这就像是我们内心要有一个沉稳的中心,不管外面多么喧嚣,我们都能保持平静。
好比在热闹的集市中,
我们的心就像是那稳稳的秤砣,不被外界所干扰。
“以意导气,以气催力”,这简直就是在告诉我们,做事情要有想法,有了目标才能有动力去行动呀!就像我们想要去远方旅行,先要有那
个向往的心,然后才能鼓起劲去赶路。
这些太极拳的经典语句,真的是太有智慧啦!它们不仅仅适用于练拳,更是可以运用到我们的生活中呢。
它们就像是一盏盏明灯,照亮
我们前行的路,让我们变得更加厉害,更加优秀!难道不是吗?我觉
得我们真的应该好好去领悟这些语句的深意,把它们融入到我们的生
活里,让我们的生活也变得像太极拳一样,行云流水,充满韵味!。
描写太极拳的句子唯美简短(精选合集2篇)

描写太极拳的句子唯美简短(篇一)太极拳,集中国古代武术与哲学智慧于一身的瑰宝,是一种追求内外平衡、流动与静默的身心修炼方式。
下面是我为你描写太极拳的句子,希望能够唤起你对太极拳那美妙的感受。
1. 空灵的身影,舞动在山间之间。
2. 动乎无声,静若处子。
3. 摇曳生姿,宛如行云流水。
4. 气沉丹田,心如清潭。
5. 与自然呼应,与宇宙同舞。
6. 沉稳如山,却敏捷如风。
7. 借力打力,变化无穷。
8. 收敛纷扰,注入生机。
9. 内外相合,柔中带刚。
10. 幂乘天地,展现无限可能。
11. 气行周身,奇特之美。
12. 以柔克刚,变袭无形。
13. 云卷云舒,涵养神韵。
14. 悠然自得,彰显内在力量。
15. 勾勒出一片和谐的画卷。
16. 意境悠长,情感飘渺。
17. 心与身融合,深入灵魂之深处。
18. 宛若浑然一体的舞者。
19. 流淌在时间的长河中。
20. 静美如夜,动感如晨。
21. 缘起于古代,承载了一段段传奇历史。
22. 呼吸交融,沉浸于一片和谐的氛围。
23. 寄寓精神的宝藏,逸出人间尘嚣。
24. 阳刚与阴柔相融合,创造了无尽的奇迹。
25. 似乎能够触及宇宙的奥秘。
26. 舞出心灵的盛放,结尾不终结。
27. 宇宙无边,我心自在。
28. 血脉相连,沉淀千年的智慧。
29. 蓄势待发,寂然不动。
30. 密意传承,悟道无穷。
31. 止于至顶,蓄于至底。
32. 无欲无求,心安如水。
33. 曲中求直,刚柔并济。
34. 天地一虚,宇宙无限。
35. 打磨心神,宽松心胸。
36. 以心为梭,引领气 flow。
37. 顺逆而行,宛如环流。
38. 细水长流,温柔如你。
39. 止握难抓,以顺为主。
40.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41. 舞动千年,传递中国信仰。
42. 指引人们走向自我与宇宙的和谐统一。
43. 时间为师,太极为友。
44. 动静相成,无限生机焕发。
45. 扭腰摆臀,活络全身。
46. 神不守舍,意转乾坤。
47. 震荡宇宙,沉浸于当下。
形容太极拳的优美句子

形容太极拳的优美句子
1. 太极拳之美在于其曲线流畅,舒展有力。
2. 静如山水,动若游龙,太极拳舞出优雅飘逸的姿态。
3. 太极拳舞动间融合了阴阳之道,散发出宛如诗画的美感。
4. 太极拳的动作犹如行云流水,既平和又具有内外的和谐。
5. 太极拳以柔化刚,以弱胜强,体现出一种别样的美的力量。
6. 在太极拳的舞动中,身体仿佛自由地飞扬,展现出柔和而不失力量的美态。
7. 太极拳的动作简洁而优雅,仿佛一幅精心绘制的中国传统水墨画。
8. 太极拳的套路变化万千,犹如诗人笔下的诗句般美轮美奂。
9. 太极拳的动作平稳流畅,凝聚了古老智慧与自然之美。
10. 太极拳的美在于其呼吸与身体的完美配合,它追求着一种内外和谐的境界。
杨松泉老师语录让您顿悟太极拳

杨松泉老师语录让您顿悟太极拳1.原来我讲“拳法大于国法”,现在我降低些,“拳法等于国法”,练拳一定按照方法练。
2.正确的方法加上时间,等于太极拳,等于中国工夫。
3.道文化,要用时间来体会。
4.练拳就是练修养。
5.动腰者长寿,动心者短寿。
6.一哼一哈,作用无穷。
7.有人撞了我,我说声对不起,他就笑了。
8.螺旋创造世界。
9.太极拳的初级即是高级。
10.没有时间,是因为不重视。
11.练太极拳的错误只要不超过100天,都来得及纠正。
12.我不抽烟,不喝酒,不需要钱。
13.太极拳能慢能快,慢不着急,快不紧张,是关节机械的运动。
14.张三丰祖师爷说,太极是无极而生。
那么什么是无极呢?无极就是打拳打累了,再也打不动了,如果再打一遍,就是真的太极了。
15.佛讲“戒、定、慧”,人也要讲“戒、定、慧”。
戒掉不好的习惯,有定力,慧就成了。
这样身体才能好。
我们特别希望老板们挣了钱来练太极,身体好,才能让员工挣钱。
16.古人说:读万卷书,练一套拳。
一文一武谓之道。
17.道生一。
一的阶段是放松。
18.在这个阶段(熟悉了架路),要忘掉上半身的六个关节,放松下半身的六个关节。
19.世界上只有瑜珈和太极被认为是最高级的运动。
太极高于瑜珈,是被认可的,太极的初级即是瑜珈的高级。
20.现在你们可以代表我教美国人和日本人太极拳了,学费是每小时50美圆,不算多,不要不好意思。
这个材料整理得不错!有些好帖子时间长了排在后面就不容易看到了。
故再贴一下供初级班同学学习。
我还记了几条:1.要得双百分,外形100,内气100。
2.不要问“为什么”,要听话。
徒弟徒弟,一败涂地,五体投地。
3.要慢慢来,多练,循序渐进。
4.关于次序:不要上来就练站桩。
(以恋爱、结婚为喻。
)不要先进入高级状态,否则进不去了。
通了才能站桩。
不急于练器械。
5.下功夫才能出功夫。
6.推手要你沾我粘、你粘我连、你连我随。
7.用心练方法,无意得到(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 天下之武术,莫不存有此十三势。
F 中定者,九宫也,为先天之元炁之所
藏。亦即真炁穴之位。上对夹脊,下对尾 闾,与灵性涌泉呼应契合。
F 势者,内含炁机,是活的;架者,则无
生机,是死的。
F 分者,拳势之变化,属演绎,目的在于
打好后,便慢慢加快,如果只知练慢,不 知练快,即失之理。
F 慢者,求其阴柔之功,即虚灵之劲;快
者,求其刚劲之发放。练拳者,如只知求 柔而不知求刚,只知求慢而不知求快,那 便是有阴无阳,已不是太极之本体。
F练太极拳,必须使全身之劲,柔中有刚,
刚中有柔,刚柔混为一体,即是阴阳变化 之功,乃拳术中之最高之境界。
下一寸三分是丹田。
F练武功者,要知道三关九窍,否则,便无
发挥拳术武功。三关者,玄关、元关、妙 关也。九窍者,尾闾、仙骨、真气、腰脊、 肾脏、阴维、更年、项骨、玉枕也。
F医、拳、仙,必须知关窍,不通关窍,不
得谓之为明医、拳、仙。
F太极拳,一动就要内外互结,脚下的震动
和手上的发劲,要同时而生,同时而到, 精神意念在劲之先,方可制人。
F太极拳完全用竖力,用横力便要损寿。横
力属刚,竖力为柔,柔而后刚是一种弹力, 练太极拳是竖力,才能延年益寿。
F西洋拳击、日本柔道,因为用横力,形于
外,看来力气很大,故正因内里真气先到 外边,气源受损,外强内空,故少长寿。
F要学太极拳,先学龟鹤延年,即先学龟缩
头、鹤绕脖子。
F术高莫逞强,动则真炁伤,杀人损真炁,
F太极拳要慢要松,旨在内听自己之炁机,
流行全身。结合窍穴之玄妙。这是练成内 功的秘诀。
F无形支配有形,是政治之秘;有形控制无
形,是练功之秘。
F十三势既喻八卦、五行,就不能忽略卦气,
就不能不知生克。不知内窍外穴,强配呼 吸而练,怎么不出气病。
F中定属土。内中含有一点先天元炁,此炁
为十三势之基,无此炁,则五行八卦不能 生。
合、升、降之法,体尺寸之度数。
F 走劲,指不顶之劲,主退。 F 化劲,由黏劲与走劲而成。化时必须恰
到好处,快或慢均无效。
F 引劲,乃虚势假招,有引君入壳之意。 F 发劲,为拳术中之主劲,必须配合化劲
而用,至刚。分截、长、沉、钻、寸、分、 冷、断、抖劲等。其中截劲较长劲为猛; 钻劲较沉劲为厉;分劲较寸劲为狠;冷劲 发人于不知不觉中,其势甚猛,不可用; 断劲在引人得势后,中间内劲稍断,随即 以全身蓄劲乘其不备而直发;抖劲为当己 劲与敌劲黏住时用腰腿劲拳者,即
借阴阳变化之招式而称为拳。举凡无阴阳 即无太极,在拳术中无阴阳变化,就不是 太极拳。
F 练太极拳,首先要明理,其次要有恒。
F 拳在多练,熟中生巧。话是不错,如
不知拳理,不懂拳义,仍是一种空架,无 大成就。
F 拳理就是道理,道理就是以道为体,
以理为用。拳架不守道,如何能用,用而 无理,则非太极。
F太极为文武之圣,文能启发大智慧,博古
通今,性明易理;武能启发内三元,贯通奇 经,功能登峰造极,慧能引借天地之灵气, 令本身功力,内外玄功,逐身而用。
—— 完!
F一切手、眼、身、法、步,混合成一个,
再进而与精神揉合为一体,无意识存在, 收发由灵,才能说得上是巧。
F 迈步转身,先不要快,必须手、足、肩、
腰、胯、肘与内外务要合成一气,不可有 一点散乱。身中如有散乱,应于腰、胯、 肩、肘及四梢求之。
F四梢者,骨、肉、筋、血也。牙为骨梢,
舌为肉梢,手足为筋梢,毛孔为血梢。
F 任何劲,均应与人、引、拿等劲配合,
拿之得势方能言发。
F 拿人、发人,须先制其根,方能摧敌。
F发敌时,必须注意机势、方向与时间,方
能应手而出。
F借劲,抓着敌人之方向,用拧劲借敌顺劲
而发,此乃四两拔千斤之劲,为太极拳中 奥妙的上乘武学。
F开劲,见入即开,一开即入,一入即发,
一发即退。
F 合劲,敌去则合,一合即发,集众劲于
含化劲,处处含刚劲。
F 太极拳动作,应配合劲的运用。
F 我之脚尖,要随彼抬脚之力而起,稍稍
一带,彼即跌出。
F 脚化,比身化、手化、腰化重要。
F 任何动物发力时,都是在腰。例如猫捕
鼠、虎发威,都是将腰后坐而弓,借弹劲 猛力而出。
F 脊骨与后腿成一直线发之,才能有力。
F 膝不能超过脚尖,鼻尖不能超过膝尖,
F练拳时全身松开,不要用力,不是叫你松
得空空洞洞,如果你松得一无所有,那么太 极拳讲的弹簧力,又是如何?
F练拳时要松,是教你心里平静,不要紧张,
专心一意将精神力贯于全身,发于手指。
F 虚既是实,实既是虚,虚虚实实,变化无
定,这才是太极拳。
F 太极拳之秘,在不可固执不变。 F 前进有阴阳,后退亦有阴阳,故前进是要
F脚掌用力时,以大脚趾与二脚趾抓地,脚
上的力量即传到膝上;如用脚跟一蹬,脚上 的力量便传到胯上。是知脚力与膝、胯之关 系。
F虚脚必须随腰、膝而移动,否则便是死步。
F 与人交手时,第一是不怕,第二是借力。
用精神贯注内窍而练拳,称为内功。
F步子不可迈得太大,大则使劲炁上下分散。
F气沉丹田之气,不是呼吸之气,鸸元真之
F 迈步时,应以尾闾上下对直,并与支
持身体重心之脚跟相合,身体才能正直, 不偏不倚,中劲相聚,神炁贯顶,此为三 元步法。
F一伸即变化,一缩即凝聚,是即太极。
动而生八卦,静而归一炁,这就是太极拳。
F听劲有二:一称外听,一称内听。前者
系指推手时以手去听对方之劲炁而应答随 化;后者系指盘架时以灵去听自己之劲炁 而合关窍玄机。
F步法不稳,应于三尖求之。三尖者,鼻尖、
膝法、足尖也。
F太极拳之所以能使人长生,在于以太极拳
劲与人之筋骨血脉合为一体。
F 练拳时要似鸟之展翅,频频飞翔。又如平
水漂物,不见水流,只见物行,既安稳又自 然,求匀与慢之秘在此。
F太极拳讲松,不是一点气力都没有,松就
是要发的意思。松者,轻松也,不紧张也, 不顶也。
F太极拳为我国流传的最深奥的一种武术,
不但可以健身去病,还可防御他人侵犯。
F太极拳为我国祖宗遗留下来的武林绝学,
我们不可以门派短见所限,要集多数人之 智慧见解,才能发扬光大。
F 练太极拳一如修道,不可性急,要全
身松空,守住灵台,迨前后左右转动,再 想胎元脊髓,慢慢可成。
F 太极拳十三势,捧、捛、挤、按、采、
超此三尖即失重心,便受人制。
F 与敌人搏击时,要照顾到自己的三前
(脚前、膝前与手前),看住对方的七星 (两肘、两膝、两胯与头部)。
F虚灵顶劲之顶劲,应将颈部放松,不可用
力上顶。如将颈部竖直并向上顶,那是非 常危险的。只要将下颚往回收,头部即自 然而然直起,然后叩齿抵舌,集中精神即 可。
F练拳开始时,应求其架势稳而浑厚,基础
一点而发,无往不利也。
F 提劲,此为提上拔高之巧劲,全在腰腿,
非高手难为。
F 沉劲,沉劲活泼,劲能沉,可挫其根。
F 捧劲,用腰腿拧劲,凝神而捧。
F 履劲,用腰腿胯拧劲,借劲履之。
F 挤劲,敌履我已满,不待其有换劲之机,
即挫身、换位、跟步,用沉劲而发,而挤 之。
F 发劲,是由沉劲放射而来。太极拳处处
用腰胯之旋扭而上,以右手化,即以左手发, 以左手化,即以右手发。前进有阴阳,后退 亦有阴阳,故前进是要用腰胯之旋扭而上, 以右手化,即以左手发,以左手化,即以右 手发。
F 注重架势下功夫,称为练功。
F 功架习熟,才能求势的连结、贯串与运用。 F脚掌属阳,脚跟属阴,弹力在脚掌上,蹬
力在脚跟上。人的站力,是脚掌与脚跟的合 力。
F称含胸,系指含虚言。与有形无关。是一
种平静其精神情绪,使之泰然明静,一意 专注,不动心神。称拔背,系指无形劲炁 顺背脊骨而上言。
F 沾、黏劲,即不顶不丢之劲,主柔,为
太极拳中最重要之基本内劲。
F 听劲,必须心平气和,凝神于窍,激发
电能,运用灵性,乃用周身皮肤感觉听之。
F 练懂劲,必须配合伸、屈、动、静、开、
F十三势八法,为后天八卦,故其形象圆。
即一切动作,都在圆中生化。
F太极拳一动,其劲即合于八卦圆圈之中,
无论手法或步法皆在圆中求启(疑为契) 机、求变化。
F太极拳利用圆中之劲,旋弹于敌,这旋弹
劲为八势合一,即后天还于先天,故发人 而不见其形也。
F拳一出手,必含变化,唯变化越变越多,
必须研练聚合,才有效果。
伤人受人伤。
F真炁蓄于腰,灵活身似鹞。
F人的寿命,就在脊骨脊髓上,太极拳就是
练脊骨脊髓。
F身体灵活,操纵于脊骨。打拳想住脊骨,
虚灵顶劲,提罡收元,脊骨一动,周身都 动,尾闾一动,全身都动。
F两手两足为四大天王,合两膝两胯为八大
金刚。
F练拳时,神要贯注二目,性要贯注于肚脐。
F胎元就是肚脐,脐上一寸三分是气海,脐
炁。因为呼吸之气只能进入肺部,根本到不 了丹田。
F上山学道,三年有成;打拳十年,为什么
不成呢?以其不专故也。
F 练站桩,应全神贯注在两腿两脚上,腿为
树身,脚为树根。如右脚实,就以天罡之炁, 下行入地与地煞合,左脚心微提,以地煞之 炁,顺涌泉而上与天罡合。如此左右交换练 习,可以增加两腿两脚之站力。
F迈步不用腰,即为死步。
F膝的旋弹,要与脚及胯根相配合,才能发
生效用。
F心理可以影响生理,生理亦可影响心理。 F气对五脏很重要,故气不可刚,刚则不寿。 F太极拳练内窍之气,身体健康,寿命无限。
若练刚气,虽可身强体壮,却不永寿。
F用意不用力,乃柔非刚也。 F先天气柔而勇,收放自如;后天气刚而猛,
放出不能收,故有碍于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