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口腔医学专业(七年制)课程设置一览

合集下载

中山大学医科五年制、口腔七年制课程表

中山大学医科五年制、口腔七年制课程表

2013级医科五年制、口腔七年制2014学年第三学期(春季)课程表(北校区)第1周2015年3月4日~3月6日1、中山医学院:4~15班临床医学(447人),16班临床医学留学生(10人),17班为法医学专业(25人),18班康复医学(24人);口腔医学院:1班七年制(31人),2-3班五年制(55人);▲表示实验课;2、《诊断学》带教:8~9,12~13,15~16班由附属一院负责;4~5、14、17班由附属二院负责;6~7,10~11班由附属三院负责;口腔专业本学期不上《诊断学》。

3、口腔七年制1班《微生物》单独小班上理论课。

《病理实验》在何母楼4-5楼上课,具体分班安排见何母楼5楼橱窗。

《英语》在语音室(永生楼2-3楼)上课,具体分班安排另见英语课程表;4、上课时间:第1节8:00-8:45;第2节8:55-9:40;第3节9:50-10:35;第4节10:45-11:30;第5节11:40-12:25;第6节12:35-13:20;第7节13:30-14:15;第8节14:25-15:10;第9节15:20-16:05;第10节16:15-17:00;第11节17:10-17:55;第12节18:05-18:50;第13节19:00-19:45;第14节19:55-20:40;第15节20:50-21:35。

5、课室协调部门:医学教务处(87331247);课程时间安排:中山医学院教学工作室(87330733),Email: wxiangj@ 。

2013级医科五年制、口腔七年制2014学年第三学期(春季)课程表(北校区)第2~8周2015年3月9日~4月24日1、中山医学院:4~15班临床医学(447人),16班临床医学留学生(10人),17班为法医学专业(25人),18班康复医学(24人);口腔医学院:1班七年制(31人),2-3班五年制(55人)。

▲表示实验课。

2、《诊断学》带教安排如下:8~9,12~13,15~16班由附属一院负责,实验课从第6周开始上;4~5、14、17班由附属二院负责,实验课17班从第7周开始上,4-5班和14班从第8周开始上;6~7,10~11班由附属三院负责,实验课从第6周开始上;口腔专业本学期不上《诊断学》课程。

2023大学_浙江大学医学院专业介绍

2023大学_浙江大学医学院专业介绍

2023浙江大学医学院专业介绍浙江大学医学院的专业有哪些:1.临床医学专业八年制(临床医学博士)培养目标:以培养基础宽厚,知识、能力、素质俱佳,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在医学专业及相关领域具有国际视野和持久竞争力的未来领导人才。

毕业就业:学制八年,毕业后授予临床医学博士学位;目前毕业生大部分就职于医学院各附属医院,部分就职于省内外其它三甲医院或出国深造,另外毕业生还可无缝衔接全国首个临床医学博士后培养项目。

2.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5+3”一体化培养(含儿科方向)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高水平医学人才。

毕业就业:学制五年,毕业后授予医学学士学位,毕业生可在医疗卫生机构从事临床、科研等工作。

3.临床医学博士后培养项目简介培养目标:具有较高的临床思维水平和较强的临床工作能力、创新能力和教学能力,较好的`人文素养和职业素质的高层次、国际化的临床医学领军人才。

浙江大学医学院的优势专业介绍:院系名称专业名称学制基础医学系(院)生物医学(求是科学生物医学班)4年公共卫生学系(院)预防医学 5年临床医学一系临床医学 5年/8年临床医学二系临床医学三系口腔医学系口腔医学浙江大学医学院的学院介绍:浙江大学医学院(Zhejia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的前身是由1912年中国人自己创办的浙江医学专门学校和1945年8月创设的国立浙江大学医学院两所学校合并(1952年2月)而成的浙江医学院,1960年4月改名为浙江医科大学。

1998年,与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合并成立新的浙江大学,并于次年重组成立了浙江大学医学院和药学院。

浙江大学实行大部制,将医学院和药学院重组,成立浙江大学医学部。

浙江大学实施学部制优化改革,医学部更名为医药学部,医学院和药学院独立建院。

截至12月底,医学院设有7个院系,开办4个本科专业;共有教职员工和医护人员近16000人,在读医学生约5000人(其中本科生约2500人,硕士研究生1300余人,博士研究生1200余人,留学生500余人)。

口腔医学(七年制)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及其进程表

口腔医学(七年制)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及其进程表

口腔医学院The Stomatological Hospital 吉林大学口腔医学院创建于1985年5月18日,地处吉林省省会长春市的市区中心,是吉林省及邻近地2区口腔医学教育、科研和口腔疾病防治的中心。

现总建筑面积5600M, 设牙科综合治疗机100台、病床522张,日门诊量600人次左右,年收纳住院患者1000人次左右,新医院大楼即将启用,总建筑面积25000M。

目前为东北三省及内蒙古地区设备最先进、规模最大的口腔医学院。

学院现有教职员工301人,其中教授(含相应职称)21人、副教授34人、讲师28人,学院为教育部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拥有1个博士点、5个硕士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现在校学生369人。

设有口腔内科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修复学、口腔正畸学,口腔预防学、口腔基础和口腔颌面影像诊断学等七个教研室。

并设有与之相适应的牙体牙髓病、牙周病、儿童口腔病、粘膜病、口腔颌面外科、修复、正畸、口腔预防、种植、麻醉、技术制作中心、放射线科等12个临床科室。

现为吉林省牙病防治指导组的常务办公机构。

学院承担40余项国家自然基金、博士点基金、教育部、卫生部基金和省政府科研基金资助的研究项目。

5人担任全国规划教材的编委工作。

近三年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获吉林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一项,三等奖二项;省教育厅教学技术一等奖二项、二等奖一项;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获卫生部视听教树立项课题二项;获部省级科技进步奖八项、长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吉林省卫生厅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获得国家教育部二等奖的科研成果一项,获省级、市级、学校各类奖多项,课题总经费281万。

近年来学院教师发表论文470余篇,其中有6篇被SCI收录,4篇被《国外口腔医学》收录。

学院重视发展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并与日本东京医科齿科大学建立姊妹校关系。

近十年出国讲学、进修、留学以及学术交流的教师已有60余人次。

每年应届本科生考取硕士研究生达40%,毕业生就业率达90%。

口腔医学专业大学排名最新

口腔医学专业大学排名最新

口腔医学专业大学排名最新口腔医学专业大学排名最新北京大学(排名第1)、四川大学(排名第2)、空军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排名第3)、上海交通大学(排名第4)、南京医科大学(排名第5)、武汉大学(排名第6)、中山大学(排名第7)、首都医科大学(排名第8)、中国医科大学(排名第9)、浙江大学(排名第10)。

口腔医学专业学习哪些课程口腔医学专业基础课程: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生理、生物化学、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病理、药理、诊断、临床疾病总结。

口腔解剖学和生理学、口腔组织病理学、口腔医学、口腔修复、口腔颌面外科、牙科预防医学、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等课程为口腔医学专业核心课程。

口腔医学专业培养德、智、体、艺、劳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和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用口服药、口腔颌面外科、口腔修复疾病的基本诊治与预防指南,保佑生活、拯救生命、愿意付出、大爱无疆的专业与信息素养,能从事常见口腔疾病、高素质的多发病基础诊疗和预防技术技能人才。

哪些人不适合学习口腔医学1个.轻度色觉异常,斜视,不灵敏轻度色觉异常是指视觉器官辨别颜色的能力下降,难以辨别物体的颜色,在口腔医学中,需要通过观察患者口腔内的情况来分析病情,然而,许多疾病在颜色方面的表现尤为显着,轻度色觉异常容易导致误判。

斜视和嗅觉减退与轻度色觉异常相同,容易产生判断偏差,在疾病治疗中,一点偏差的后果是不可估量的,对患者的危害也很大。

所以,有以上情况的同学不建议读口腔医学。

2个.记忆力差,背诵能力弱,不爱死记硬背的人牙科医学,包括病理学,牙髓病学,牙周病等,它的学习范围很广,很多知识,对记忆要求很高。

记性不好的人和不喜欢记性的人需要注意,这群人学口腔科比较难,而且学习的过程会更痛苦。

口腔医学专业的就业前景如何现在,我国牙科患者比例高,大批量,越来越多的人去看牙医,牙医严重短缺,因此,口腔医学在我国仍有相当广阔的发展空间,就业前景好。

口腔医学专业生理学教学大纲版课程简介和教学要求

口腔医学专业生理学教学大纲版课程简介和教学要求

口腔医学专业《生理学》教学大纲(2016版)一、课程简介和教学要求《生理学》是一门研究机体各种生命活动的现象、规律及机制的科学,也是医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

本课程着重于人体生理学,通过学习人体各个主要器官系统的功能活动及其规律,使学生掌握人体生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了解生理学的发展现状,学会从分子、细胞、器官、系统水平,特别是从整体水平,理解生命活动现象的规律、机制及调节;同时要求学生在本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培养主动学习和科学思维的能力,为以后的专业学习和终身学习打下扎实基础。

二、建议教材《生理学》第三版,主编王庭槐,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

三、参考书目1.《生理学》第八版,主编朱大年,王庭槐,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

2.《生理学》(八年制规划教材)第二版,主编姚泰,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年。

3.Ganong’s Review of Medical Physiology, Barrett KE, Barman SM & Boitano S.McGraw-Hill Medical Publishing, 2012.4.Guyton and Hall Textbook of Medical Physiology, Hall, JE. Saunders/Elsevier, 2011.四、本大纲的适用对象及考核方法本大纲适用于口腔医学七年制学生和口腔医学留学生使用,考核方法包括期末考试(70%)和平时作业或小测验(30%)。

五、学时分配序号授课内容授课时数第一章第二章第四章第五章绪论细胞的基本功能血液循环呼吸111157第六章第七-八章第九章第十章第十一章第十二章消化和吸收能量代谢-体温尿液的生成与排泄感觉器官的功能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6386155合计77六、目的要求第一章绪论一、掌握1.内环境的概念;2.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和意义;3.举例说明正、负反馈的定义、作用和意义。

华西口腔医学院课程介绍

华西口腔医学院课程介绍

课程介绍牙体牙髓病学课程介绍课程号(代码): 50305620(七年制) 50305515(五年制)课程名称(中、英文):口腔牙体牙髓病学 Conservative Dentistry学分:2 (七年制)1.5(五年制)学时:36(七年制)30(五年制)考核方式:考试先修课程:《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组织病理学》基本面向:口腔医学专业教材(名称、作者、出版社、出版时间):《牙体牙髓病学》第二版,樊明文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年参考书目(名称、作者、出版社、出版时间):1.Stephen Cohen and Richard C.Burns eds.Pathway of the Pulp. 8# edition.2002 St Louis,Mosby. 2. James B. Summitt, J. William Robbins, Richard S. Schwartz. Fundamentals of Operative Dentistry. Chicago; Quintessence Publishing Co, Inc,2001内容简介:本课程主要介绍龋病的病因及发病过程、临床特征和诊断、治疗和流行病学;各类牙体硬组织非龋性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牙髓病和根尖周病发生的组织生理学特点、病因及发病机制、检查和诊断方法、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

返回页首>>>牙周病学课程简介课程号(代码)50305710 (七年制) 50305810(五年制)课程名称(中、英文):牙周病学 Periodontology学分:1 学时:18(七年制) 16(五年制)考核方式:考试先修课程:《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组织病理学》基本面向:口腔医学专业教材(名称、作者、出版社、出版时间):《牙周病学》, 曹采方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年参考书目(名称、作者、出版社、出版时间):Newman, Takei and Carranza FA. Carranza’s Clinical Periodontology. 2002,9th Edition.内容简介:本课程主要介绍牙周病的分类和流行病学、各类牙周病病因及发病机制、牙周病的主要症状和临床病理、临床特征、牙周检查和诊断方法以及牙周病的治疗计划、基础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各项治疗措施。

口腔医学专业报考指南

口腔医学专业报考指南

口腔医学专业报考指南作者:李学文来源:《新作文·金牌读写高中生适读》2014年第03期【写在前面】在我国,现有口腔医生2.5万人左右,口腔科医生与人口的比例是1∶40000,而国际公认的,合适的比例应为1∶2000。

与此同时却有25亿颗龋齿待填充,6亿颗错位畸形待矫正,10亿牙周病患者待医治。

在上海口腔医疗中心,畸形齿矫正至少要排1年的队。

显而易见,我国口腔医生的数量远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因此口腔医学在我国还有相当广阔的发展空间,选择口腔医生作为未来的职业是合乎时代发展潮流的,口腔医生的明天是非常光明的。

本期我们就为大家介绍这个专业以及相关的问题,以期给你在填报志愿时作点参考。

专业扫描·口腔医学【历史沿革】1728年,第一本牙科专著《外科牙医学》的问世,标志着牙科从牙匠向牙医学发展。

1840年美国第一个牙科学院的成立,牙医学教育从医学院中独立出来,使现代牙医学得到迅速发展。

20世纪中叶后,牙医学发展开始超越牙齿本身疾病的范畴,而扩大到整个咀嚼器官和口颌系统。

牙医学向口腔医学发展,不少国家牙医学院更名为口腔医学院,牙医学研究机构更名为口腔医学研究机构。

不久前美国国立牙科研究NIDR,更名为国立牙科和颅面研究院NIDCR。

21世纪口腔医学将经历向口腔科学的发展。

目前我们对几乎所有的牙病和口腔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和规律,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大多数治疗技术是不完整和不彻底的。

20世纪70年代医学研究进入分子水平,而分子生物学渗透到口腔医学还是近十几年的事。

21世纪将从分子水平揭示口腔疾病的本质,口腔医学将全面发展为口腔科学。

【名词解释】口腔医学是指学生通过学习口腔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口腔及颌面部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方面的训练,具有口腔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修复和预防保健的基本能力。

【培养目标】本专业意在培养具备医学基础理论和临床医学知识,掌握口腔医学的基本理论和临床操作技能,能在医疗卫生机构从事口腔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修复和与预防工作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

口腔医学专业七年制课程体系改革与实施

口腔医学专业七年制课程体系改革与实施

口腔医学专业七年制课程体系改革与实施口腔医学是医学界重要的一个系列,无论从技术上,还是从学科发展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口腔医学专业七年制课程体系改革与实施可以说是极大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从口腔医学专业发展现状、口腔医学专业七年制课程体系改革的内容、口腔医学专业七年制课程体系实施的具体措施等方面来介绍口腔医学专业七年制课程体系改革与实施的相关情况。

一、口腔医学专业发展现状随着口腔医学的发展,口腔医学专业的发展也得到了很大的推动,其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其在口腔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目前,口腔医学专业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从专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口腔医学专业的教学、科研和实践工作已经取得了良好的发展,且教学、科研和实践工作之间的联系也逐渐加强。

另外,口腔医学专业也逐渐成为医学教育领域中知名度较高的专业之一,从而获得了更多社会资源的投入。

二、口腔医学专业七年制课程体系改革随着口腔医学专业发展的不断发展,口腔医学专业的课程体系也需要进行改革。

口腔医学专业的七年制课程体系改革的内容主要有:重组专业课程体系,以医学为主,以护理为次,增设公共基础课、基础专业课、专业核心课、辅修课程,引入英语语言教学等;建立医学研究实践教学模式,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教学技术;设置口腔医学专业实习、实训室,建立专业课程实习、实训体系;调整专业课程内容,强化专业实践教学,打造口腔医学专业实践教学基地等。

三、口腔医学专业七年制课程体系实施的具体措施口腔医学专业七年制课程体系实施的具体措施包括:一是优化口腔医学专业课程体系,暂停修改非核心课程,激活高年级专业核心课程,引入国内外最新口腔医学知识及实践技术;二是加强口腔医学专业课程体系实施工作,建立实践教学反馈机制,提高教师专业能力和素质;三是加强口腔医学专业课程体系实施成果的评估,及时进行口腔医学专业课程体系的定期评估,积极调整不合理的教学模式,以确保专业课程质量的提高。

综上所述,口腔医学专业七年制课程体系改革与实施,是口腔医学专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施可以极大的提高口腔医学的教学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科技史
3--0
3
18120731
医学心理学
1.5--1
2
2
第三学年
06121260
社会心理学
3--0
3
06120470
管理心理学
3--0
3
06199010
个性心理学
3--0
3
18520060
医学伦理学与卫生法学
2--0
2
2
第三学年
04110230
伦理学
2--0
2
04122410
应用伦理学
2--0
1.5
04120520
公共关系学
2--0
2
18120442
社会医学(乙)
2--0
2
18195010
全科医学
2--0
2
18195030
卫生事业管理
2--0
2
18197100
临床英语
2--0
2
4
第四学年春
18120790
中医学
2.5--1
3
第五学年冬
18190350
循证医学
1.5--1
2
第五学年夏
18120063
2--2
3
02110050
哲学
2--1
2.5
02110060
政治经济学
1--1
1.5
03110010
军事理论
1--1
1.5
02110085
形势与政策
0--1


05110040
大学英语Ⅳ
2--2
3
03110050
体育Ⅲ
0--2
1
03110060
体育Ⅳ
0--2
1
06110250
线性代数
2--1
2.5
06110260
浙江大学口腔医学专业(七年制)课程设置一览
第一学年
课程号
课程名称
周学时
学分
备注




02110010
思想道德修养
1--2
2
02110020
法律基础
1--1
1.5
02110032
毛泽东思想概论(乙)
1--1
1.5
02110085
形势与政策
0--1


05110020
大学英语Ⅱ
2--2
3
05110030
04100010
大学语文
2--0
2
2
第一或
第二学年
04100021
大学写作
1--2
2
20100010
现代管理基础
2--0
2
2
01100010
现代经济学
2--0
2
学科导论
8学时
0.5
2
讲座
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艺术类
6
18197110
医学史
2--0
2
6
第二学年
07105070
进化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与人类文化
2--0
2
14100010
3.0--3.0
4.5
18120310
口腔正畸学
1--1
1.5
18120361
临床流行病学
1.5--1
2
18120300
口腔预防医学
1--0
1
最低学分小计
15.5
14.5
第六学年
课程号
课程名称
周数
学分
备注




18121270
口腔内科临床实习
14
14
18121300
口腔外科临床实习
14
14
18121310
口腔微生物学
1.0-0.
1
第四学年夏
18190220
口腔临床药物学
1.0--0
1
第五学年春
18520240
面痛的诊断与治疗
1.0-0
1
第七学年秋
18120231
口腔材料学
1.5--0
1.5
第五学年秋
18190190
口腔放射科实习
2周
2
6
第六学年
18190180
口腔病理科实习
2周
2
第六学年
18190230
口腔修复科临床实习
14
14
18121150
本科毕业考试
1
最低学分小计
43
第七学年
课程号
课程名称
周学时/周数
学分
备注




05520010
英语
2--0
2
18520071
临床科研设计
2--0
2
18590111
现代口腔医学
2--0
2
18121240
口腔二级学科轮转
36
18
18121420
硕士论文撰写与答辩
卫生学
1.5-1
2
最低学分小计
17
13
第三学年
课程号
课程名称
周学时
学分
备注




02110085
形势与政策
0--1


18120900
人体解剖学(甲)Ⅰ
2--3
3.5
18120841
组织胚胎学(甲)
2--3
3.5
18121180
分子细胞生物学
3.5--0
3.5
02520011
自然辨证法
2--0
2
18120490
儿科学(乙)
1.5--1
2
2
第四学年春
18120123
妇产科学(乙)
1.5--1
2
第四学年春
18190200
口腔放射学
1.0--0
1
2
第五学年冬
18520251
口腔种植学
1--0
1
第七学年秋
18190410
正颌外科学
1--0
1
第七学年秋
18120291
口腔医学导论
1.5-0
1.5
5
第四学年春
18189120
大学英语Ⅲ
2--2
3
03110030
体育Ⅰ
0--2
1
03110040
体育Ⅱ
0--2
1
31110011
大学计算机基础
2--1
2.5
31110040
VB程序设计基础及实验
2--2
3
06110220
微积分Ⅰ
4--1
4.5
06110230
微积分Ⅱ
1--1
1.5
06111043
大学物理(乙)Ⅰ
4--0
4
06112170
大学化学实验(G)
0--4
2
06112180
大学化学实验(O)
0--3
1.5
06112071
无机及分析化学(甲)
4--0
4
06112112
有机化学(丙)
4--0
4
07110040
普通生物学及实验
3--2
4
最低学分小计
23
21
第二学年
课程号
课程名称
周学时
学分
备注




02110041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8
最低学分小计
32
短学期
课程号
课程名称
周数
学分
建议修读学期
备注
03110025
军训
3
第一短学期
18188231
早期接触临床
+3
1
第二短学期
18188221
医学社会实践
+3
1
第三短学期
18121350
临床教学实践
3
1
第四短学期
最低学分小计
3
选修课程一览
课程号
课程名称
周学时/周数
学分
修读学分
建议修读学期
环境与人类文明
2--0
2
06198130
环境与生物地球化学
2.5--0
2.5
04110190
人类学
2--0
2
04123140
宗教学
3--0
3
06120420
生物演化与地史
3.5--0
3.5
04110120
美学概论
2--0
2
04197060
民俗学
2--0
2
06121230
人文地理学
3--0
3
04196160
18120011
病理生理学(甲)
2--0
2
18120021
病理学(甲)
4.5--3
6
18120651
药理学(甲)
4--0
4
18120470
生理科学实验(甲)
1--7
4.5
18120772
诊断学(乙)
3.5--2
4.5
18120960
外科学总论(乙)
1--1
1.5
18120871
内科学(乙)
3--2
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