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练习题集》(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习题

合集下载

江平《民法学》第2版章节题库(法律行为)【圣才出品】

江平《民法学》第2版章节题库(法律行为)【圣才出品】

江平《民法学》第2版章节题库第九章法律行为一、概念题1.意思表示(北理2008年研)答:意思表示是指行为人把进行某一民事行为的内心效果意思,以一定的方式表达于外部的行为。

意思表示不仅表现表意人一定效果意思,而且通过一定表示行为,达成人与人交换意见的目的。

意思表示由目的意思、效果意思两个主观要素和表示行为这一客观要素构成。

2.隐藏行为(中南财大2006年研)相关试题:真意保留和隐藏行为(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研)答:隐藏行为是指表意人为虚假的意思表示,但其真意为发生另外法律效果的意思表示。

关于隐藏行为的效力,通说认为,隐藏行为中的虚假意思表示无效,隐藏的真实意思表示是否有效,应依该真实意思的相关法律确定。

例如,甲欲以1万元财产赠与乙,但恐其家人反对,就伪书1万元的买卖合同,其1万元的买卖是虚假的,但其隐藏的赠与是真实的。

3.附解除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南京大学2008年研)答:解除条件又称消灭条件,是指民事行为中所确定的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在所附条件成就时失去法律效力。

附解除条件的民事行为,在所附条件成就以前,已经发生法律效力,当事人已经开始行使权利和承担义务,当条件成就时,权利和义务则失去法律效力。

解除条件的作用,是使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失去法律效力。

4.延缓条件与解除条件(中南财大2003年研)答:(1)延缓条件又称停止条件,是指民事行为中所确定的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要在所附条件成就时才能发生法律效力。

解除条件又称消灭条件,是指民事行为中所确定的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在所附条件成就时失去法律效力。

(2)附延缓条件的民事行为,在条件成就之前已经成立,但效力处于停止状态。

延缓条件的作用,是推迟民事行为所确定的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发生法律效力。

(3)附解除条件的民事行为,在所附条件成就以前,已经发生法律效力,当事人已经开始行使权利和承担义务,当条件成就时,权利和义务则失去法律效力。

5.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答:附期限的民事行为,是指在民事行为中约定一定期限,并把该期限的到来作为行为人的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发生、变更、消灭的前提的民事行为。

民法练习题集

民法练习题集

民法学习题集 第一编 民法总论第一章 民法概述.判断题:1. 在没有法律规定时,民事活动应当遵守国家政策。

2. 民法一词来源于罗马法的万民法。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颁布前,我国没有民法。

4. 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法律地位平等。

5. 在中国农村发生民事纠纷,应主要适用当地的习惯而不应适用法律。

6. 一切发生在民法通则施行前的行为都不能按民法通则的规定处理。

7.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与法人之间的财产而非人身关系。

.单选体:4. 我国民法是新型的——民法。

5. 商法有——和——。

6. 民法在编制体例上有两种形式,即——和——。

7.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民事活动,适用——,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定居国外的,其民事行为能力可以适用——法律。

五.名词解释: 1. 民法与民法学 2. 民法对人的适用范围3.民法的渊源六.简答:1.简述民法的概念、特征及其调整对象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调整A •所有的财产关系C. 纵向的财产关系B 。

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 D 。

经济管理关系2 .民法在空间上的适用范围是指——。

A .民法在我国领土、领空、领海的效力 C. 民法对哪些人有约束力3. 不属于民法的具体表现形式的是——。

A .国务院制定的民事法规C .地方各级人大的决议中的民事规范三. 多选题:1. 下列关系中,属于民法调整的对象是——。

A .夫妻关系B 。

买卖关系2. 我国民法的具体表现形式有——。

A .民法通则 3.B 。

民法在时间上的效力D 。

民法效力的范围B 。

国务院各部委制定的民事规章D 。

乡及乡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的民事决议C 。

朋友关系D 。

父母子女关系C 。

民事政策D 。

民事习惯 B 。

民事法规 列当事人的活动,应当适用中国有关民事法律的是——。

B 。

英国人史密斯在中国投资设立外资企业 D 。

日本的外交官在中国访问 A .天津人张某在保定进行买卖C .中国人李某在法国某餐馆打工4. 我国民法调整——。

继承法习题参考答案

继承法习题参考答案

以下资料选自王轶主编:《民法练习题集》(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继承权,又称财产继承权,是继承人依法享有的、能够无偿取得被继承人遗产的权利。

继承权具有两种含义,即继承开始前的继承权和继承开始后的继承权。

2继承恢复请求权,又称继承回复请求权,是指合法继承人请求确认其继承人的地位和请求恢复到继承开始时的状态的权利。

法定继承,是与遗嘱继承相对应的一种继承形态。

它是指继承人的范围、继承顺序和遗产分配原则均由法律直接加以规定的继承制度。

法定继承,又称无遗嘱继承,是一种法律推定继承。

代位继承是指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时,由被继承人子女的直系卑血亲代替先亡的直系尊血亲继承被继承人遗产的一种法定继承制度。

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子女称为被代位继承人,代替被代位继承人取得遗产的直系卑血亲称为代位继承人。

转继承是指继承人在继承开始后、遗产分割前死亡,其所应继承的遗产份额转由其继承人继承的一种继承制度。

该死亡继承人称为被转继承人,其继承人称为转继承人。

法定应继份是指在法定继承中,当法定继承人为两人以上时,各继承人应当继承的遗产份额。

我国《继承法》对法定应继份的确定作了明文规定。

遗嘱继承,与法定继承相对应,是指继承人依照被继承人生前设立的合法有效的遗嘱继承被继承人遗产的一种继承制度。

继承人的范围、继承顺序和继承份额均由被继承人生前作成的遗嘱来确定。

因此,遗嘱继承又称“指定继承”。

设立遗嘱的被继承人称遗嘱人,由遗嘱指定的继承人为遗嘱继承人。

遗嘱是遗嘱人生前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按照法律规定的方式处分其个人财产或者处理其他事务,并在死亡后发生效力的单方法律行为。

遗嘱一词往往在两种意义上被使用:一是指遗嘱人的单方法律行为,二是指遗嘱人所立遗嘱的内容。

所谓遗嘱的变更,是指遗嘱人在遗嘱作成之后、生效之前依法变动、更改原立遗嘱的部分内容的单方法律行为。

所谓遗嘱的撤销,是指遗嘱人依法取消原立遗嘱全部内容的单方法律行为。

侵权责任法习题

侵权责任法习题

侵权责任法习题以下资料选自王轶主编:《民法练习题集》(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二、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根据侵权行为的行为方式的不同,可以将侵权行为分为()。

A一般侵权行为和特殊侵权行为B单独侵权行为和共同侵权行为C积极侵权行为和消极侵权行为D为自己负责的侵权行为和为他人负责的侵权行为2被告郭某雇用一名外地人为其帮工粉刷房屋。

一天,该工人在脚手架上工作时不慎失手,瓦刀掉在行人赵某头上致其受伤。

事发后该工人逃走,身份和地址不明。

于是赵某诉至法院。

请问郭某是否有责任承担损失?()A郭某应当承担损失B郭某无须为工人的行为承担责任C行为人下落不明,应当由赵某自己承担损失D以上说法均不对3一般侵权行为的归责原则是()。

A严格责任原则B过错责任原则C公平责任原则D无过错责任4有关公平责任原则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公平责任是一种道德责任而不是法律责任B公平责任适用于双方都没有过错的情况C公平责任下,推定行为人有过错D公平责任下,双方平均承担损失5甲将数箱蜜蜂放在自家院中槐树下采蜜。

在乙家帮忙筹办婚宴的丙在帮乙喂猪时忘关猪圈,猪冲入甲家院内,撞翻蜂箱,使来甲家串门的丁被蜇伤,经住院治疗后痊愈。

下列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司考)A甲应对丁的医疗费用承担全部民事责任B乙应对丁的医疗费用承担全部民事责任C丙应对丁的医疗费用承担全部民事责任D乙和丙应对丁的医疗费用承担连带责任6甲在乙经营的酒店进餐时饮酒过度,离去时拒付餐费。

乙不知甲的身份和去向。

甲酒醒后回酒店欲取回遗忘的外衣,乙以甲未付餐费为由拒绝交还。

对乙的行为应如何定性?()(司考)A是行使同时履行抗辩权B是行使不安抗辩权C是自助行为D是侵权行为7某单位在招工表中载有“生死由命,事主概不负责”的规定。

郭某填了该招工表上的“同意”项。

后来郭某在工作时被机器压断了手指,郭某请求单位支付医疗费。

单位拿出招工表,拒绝支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郭某已经填了招工表表示同意,属于免责事由中的“受害人同意”,单位不用支付费用B郭某已经填了招工表表示同意,属于免责条款,单位不用支付费用C该免责条款违反法律的规定,因此即使郭某同意也是无效的D以上说法均不对8甲以正常速度驾驶汽车(已投保)途中,突遇行人乙在非人行道处横穿公路,甲紧急刹车,但仍将其撞伤。

继承法的习题

继承法的习题

以下资料选自王轶主编:《民法练习题集》(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一、名词解释继承权继承恢复请求权法定继承代位继承转继承法定应继份遗嘱继承遗嘱遗嘱的变更和撤销遗赠遗赠扶养协议继承权的接受和放弃继承权的丧失无人继承又无人受遗赠的遗产二、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继承开始的原因限于()。

A自然人死亡B买卖C分家析产D夫妻离婚我国继承法上的继承指()。

A身份继承B祭祀继承C财产继承D身份和财产继承老人王某80岁,亲笔写下遗嘱:“我所遗房屋两间,全部归小儿子王三继承。

两个女儿都已经嫁人,不再给她们留财产。

”老人亲笔签名,记明年月日,不久老人去世。

这份遗嘱()。

A违反男女继承权平等的原则B无见证人见证,无效C符合法律规定,有效D未经公证,无效继承权纠纷的一般诉讼时效为()。

A20年B15年C3年D2年王某的生父及与王某形成了抚养教育关系的继父先后死亡,王某()。

A只能继承生父的遗产B只能继承继父的遗产C既能继承生父的遗产,又能继承继父的遗产D可以选择其一继承父母和子女有()遗产的权利。

A相互处分B保留C相互继承D转让王某和孙某是夫妻,有房屋四间。

甲是孙某之母,乙是王某之妹,两人均无其他亲属。

2002年孙某病逝,不久王某也因为过分悲伤,于同年病故,他们遗留的四间房屋应由()。

A甲、乙各继承两间B甲继承三间,乙继承一间C甲继承一间,乙继承三间D乙继承两间养子女可以继承()的遗产。

A生父母B养父母C有抚养关系的养父母D以上均可以继承甲生前立有遗嘱,在其死后,财产由儿子乙继承,但乙先于甲死亡。

甲死亡之后,乙的孩子丙应当按照何种方式继承该笔遗产?()A遗赠B代位继承C转继承D遗嘱继承甲、乙为夫妻,均无父母子女,甲只有一兄丙,乙只有一妹丁。

丙、丁均独立生活,且与甲、乙往来较少,2004年3月,甲和乙驾车外出发生车祸,戊路过时发现甲已经死亡,乙尚存一点气息,戊遂将乙送往医院,但是乙经抢救无效死亡,现查明甲和乙共有存款220万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民法练习题(全)

民法练习题(全)

第一章民法概述一、多项选择题1、下列各项中,不可为我国民法渊源的是()。

A、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B、民间订婚的习惯C、上海市中级人民法院的民事判决D、某大学教授的关于精神损害赔偿的专著2、下列属于民法所说的财产的有()。

A、土地B、房屋C、商标D、商业秘密3、下列社会关系属于民法调整的人格关系的有()。

A、生命权法律关系B、健康权法律关系C、姓名权法律关系D、配偶权法律关系4、下列社会关系属于民法的调整对象的有()。

A、自然人甲与自然人乙之间订立的电脑买卖合同关系B、中国公民丙与中国公民丁之间缔结的婚姻关系C、甲税务机关与自然人乙之间订立的电脑买卖合同关系D、甲税务机关与自然人乙之间税款征收关系二、名词解释1、民法2、民法的渊源三、简答题1、我国民法的渊源有哪些?2、我国民法的适用范围包括哪些?四、论述题1、如何理解我国民法的调整对象?参考答案一、多项选择题1、BCD2、ABCD3、ABC4、ABC二、名词解释1、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民法的渊源这一概念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可以说民法的渊源是指民法产生的根源,这是从民法与它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的关系讲的;也可以说民法的渊源是法官裁决民事案件的法源,即法官判案的法律根据。

通说认为,民法的渊源,是指民事法律规范的表现形式。

三、简答题1、民法的渊源,是指民事法律规范的表现形式。

我国民法的渊源包括:(1)制订法:宪法中的民法规范;民事法律;国务院制订发布的民事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法规、经济特区法规中的民事规范;国际条约中的民法规范。

(2)非制订法:司法解释:最高法院所作的民事司法解释对各级人民法院处理民事案件具有约束力;习惯:只有经过最高人民法院通过指导性文件认可的习惯才可视为习惯法。

值得注意的是,判例和法理在我国均不具有民法渊源的效力。

2、民法的适用范围包括对人的适用范围、空间适用范围和时间适用范围。

第五编-人身权习题(含答案)

第五编-人身权习题(含答案)

第五编人身权习题(含答案).txt求而不得,舍而不能,得而不惜,这是人最大的悲哀。

付出真心才能得到真心,却也可能伤得彻底。

保持距离也就能保护自己,却也注定永远寂寞。

以下资料选自王轶主编:《民法练习题集》(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第三十二章人身权概述名词解释题:1人身权2一般人格权(考研)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关于人身权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身权一律不能转让B人身权以特定精神利益为内容,和财产权益没有关系C人身权不能转让,但是可以继承D人身权是对世权(二)多项选择题甲将乙所画的自画像中的署名刮去,盖上自己的印章,并将画悬挂于自己的厅堂。

则甲侵害了乙的()。

A名誉权B署名权C财产权D人身权我国现行民事法律及司法解释中明确规定的人身权有()。

A隐私权B环境权C身体权D荣誉权简答题1比较人格权和身份权。

(考研)2简述配偶权的含义及内容。

(考研)论述题试述民法保护人身权的意义。

参考答案名词解释题:1人身权是指人格权和身份权的合称,又称人身非财产权,是指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的,与其自身不可分离亦不可转让的,没有直接财产内容的法定民事权利。

2一般人格权是指法律赋予民事主体享有的具有权利集合性特点的人格权,是关于人的存在价值和尊严的权利。

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答案:D本题考查人身权的特征。

人身权不能转让是一般原则,特殊情况下,特殊类型的人身权也可以转让,如法人的名称权;人身权一律不能继承;人身权本身不具有直接的财产内容,但是它和财产权存在一定的联系,如人身权受到侵害时的财产性补偿。

(二)多项选择题答案:BD本题考查著作人身权。

署名权是指作者在自己的作品上标记姓名的权利。

本题中非著作权人在别人的作品上署名,则侵犯了权利人的署名权,而署名权属于著作人身权的范畴。

答案:CD本题考查现行民事法律上的人身权类型。

《民法通则》第102条明确规定了荣誉权,但是没有规定身体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条明确规定了身体权和荣誉权,但是仍然没有规定隐私权,只是规定了隐私利益,所以C、D项应选,A项不应选。

第七编民法民事责任习题(含答案)

第七编民法民事责任习题(含答案)

以下资料选自王轶主编:《民法练习题集》(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第三十八章民事责任概述名词解释题:合同责任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甲在某酒店就餐,邻座乙、丙因喝酒发生争吵,继而动手打斗,酒店保安见状未出面制止。

乙拿起酒瓶向丙砸去,丙躲闪,结果甲头部被砸伤。

甲的医疗费应当由谁承担?()(司考)A由乙承担,酒店无责任B由酒店承担,但酒店可向乙追偿C由乙承担,酒店承担补充赔偿责任D由乙和酒店承担连带赔偿责任2一小偷利用一楼住户甲违规安装的防盗网,进入二楼住户乙的室内,行窃过程中将乙打伤。

下列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司考)A乙的人身损害应由小偷和甲承担连带责任B乙的人身损害只能由小偷承担责任C乙的人身损害应由甲和小偷根据过错大小,各自承担责任D乙的人身损害应先由小偷承担责任,不足部分由甲承担3甲、乙在火车上相识,甲怕自己到站时未醒,请求乙在A站唤醒自己下车,乙欣然同意。

火车到达A站时,甲沉睡,乙也未醒。

甲未能在A站及时下车,为此支出了额外费用。

甲要求乙赔偿损失。

对此,应如何处理?()(司考)A由乙承担违约责任B由乙承担侵权责任C由乙承担缔约过失责任D由甲自己承担损失4高中生钱某于1980年9月2日出生。

1998年6月1日在校将同学李某打伤,致其花去医药费2 000元。

钱某毕业后进入一家炼钢厂工作。

1999年2月,李某起诉要求钱某赔偿医药费。

该民事责任应由谁承担?()(司考)A钱某承担,因钱某诉讼时已满18周岁,且有经济能力B钱某之父承担,因钱某在侵权行为发生时未满18周岁,没有经济能力C主要由钱某之父承担,钱某适当赔偿D主要由钱某承担,钱某之父适当赔偿(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有关民事责任与民事义务的说法正确的有()。

A两者的实现方式不同B两者赖以维持的基础不同C两者都是民事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D违反民事义务并不是引起民事责任承担的唯一原因2甲和乙合伙开一饭店,甲出资,乙负责炒菜。

一日,乙炒菜不慎,使顾客误食有毒蘑菇,受害人损失万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