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植物细胞与组织作业及答案
第一部分植物细胞与组织作业及答案

第一部分:植物细胞与组织一、名词解释1、细胞:生物有机体(除病毒外)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植物细胞是由原生质体和细胞壁两大部分构成的。
2、原生质和原生质体:原生质是构成细胞的生活物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原生质体是细胞壁以内由原生质分化而来的有生命的结构部分。
原生质体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三部分,它是细胞内代谢活动主要场所。
3、细胞器:悬浮于细胞质内具有特定的形态和功能的亚微结构。
如各种质体、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体等。
4、胞间连丝:它是细胞的原生质细丝,穿过胞间层和初生纹孔场与相邻细胞的原生质细丝相连,这种原生质细丝称为胞间连丝,它是细胞的原生质体物质之间和信息直接联系的桥梁。
5、细胞周期:指持续分裂的细胞,从某一次有丝分裂结束开始,到下一次有丝分裂完成为止所经历的全过程。
可分为分裂间期和分裂期。
6、细胞分化:在多细胞的有机体内,细胞经过分裂、生长,然后发生形态结构和功能的特化。
细胞分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和效率,因此,细胞分化是进化的表现。
7、细胞脱分化:植物体内生活已成熟的细胞,分化的程度浅,还具有潜在的分裂能力,在一定发育时期或条件下,又可恢复到具有分裂能力的分生组织细胞状态,这种现象称为脱分化。
8、极性现象:植物细胞分化中的一种基本表现,指器官、组织、细胞在轴向的一端和另一端之间存在结构和生理功能上的差异现象。
9、细胞的全能性:植物体的每一个生活的细胞,在适当的条件下,具有由单个细胞经分裂、生长和分化形成为一完整植株的全部遗传潜力,称为细胞的全能性。
10、组织:一些形态结构相似,共同担负着相同生理功能的细胞群组成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11、复合组织:由多种类型细胞群所构成的组织。
12、分生组织:具有持续或周期性分裂能力,其细胞壁薄,排列紧密,核大、细胞质浓,含有许多细胞器等特点,按来源性质可分为原分生组织、初生分生组织和次生分生组织。
13、成熟组织:由分生组织细胞分裂、生长、分化而成,在形成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具有一定稳定性的细胞群。
高中生物 第二章 课时7 植物细胞工程课后作业(含解析)苏教版高二选修3生物试题

第7课时 植物细胞工程目标导航 1.掌握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过程及其特点。
2.理解人工种子的制备方法、过程及其意义。
3.理解植物细胞培养的方法、过程。
4.举例说出植物细胞工程的应用。
一、植物组织培养1.细胞的全能性(1)概念:生物体细胞在________________上存在很大差异,但每一个细胞都具有该物种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就是说,每个细胞都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潜能。
(2)证据:植物的体细胞在适宜的条件下可培养成________________。
2.植物组织培养(1)概念:是指依据______________原理,在________条件下,分离植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外植体),并在培养基上培养,在适宜的条件下使其长成________________的技术。
(2)培养材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培养过程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或原生质体――→脱分化____________――→再分化______或________―→试管苗①愈伤组织:是一团没有__________________并处于____________状态的______细胞。
②脱分化:指____________的植物细胞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
③再分化:____________重新被诱导分化形成______等器官的过程。
(4)人工种子①概念:是指在________________中得到的________________,包埋在含有营养和保护物质的包被中,在适宜条件下能够____________的颗粒体。
②结构:________外包裹__________和__________。
二、植物细胞培养1.概念:将组织培养过程中形成的____________或其他易分散的组织置于__________中,进行__________,得到分散游离的悬浮细胞,通过____________使细胞增殖,从而获得大量的____________的一种技术。
植物学练习题

植物细胞与组织作业一.简答题1植物细胞的初生壁和次生壁有什么区别?①初生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果胶,一般较薄,质地柔软,具较好的通透性和可塑性。
所有细胞都具有初生壁。
初生壁存在于所有活的植物细胞。
初生壁位于胞间层的内侧,中胶层和次生壁之间,是细胞生长过程中形成的壁层,一般较薄,具有弹性可随细胞的伸长而延长。
初生壁在生长中的细胞中形成,在不同细胞中分子组成并无很大差异,但是其超微结构仍有很大变化。
厚壁组织和表皮细胞的初生壁则厚得多且由多层组成。
②次生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含有少量半纤维素,常含有木质。
一般较厚,质地坚硬,有增强细胞壁机械强度的作用。
并不是所有细胞都具有次生壁。
次生壁是细胞停止生长后,在初生壁内侧继续积累的细胞壁层。
次生壁出现在初生壁之内,一般较厚,而且坚硬,常出现在起机械支持和输导作用的植物细胞中,如导管,管胞,厚壁细胞、纤维细胞等。
次生壁的主要成分除多糖外,还有木质素,木栓质,角质和蜡质等填充物,填充物的不同使壁的性质发生各种变化。
2什么是有丝分裂?分为哪几个时期?各时期有什么特点?有什么重要意义?①细胞分裂中最普遍的一种方式。
分裂时,染色体同时复制,所产生的2个子细胞都有与亲代相同数目的染色体。
由于在两颗中心粒之间出现丝样纺锤体,故称有丝分裂。
时期及特点:①间期:染色体复制,有关蛋白质合成前期:核仁解体,核膜消失;染色质逐渐变成染色体;纺锤体形成等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染色体形态稳定,可用于各种形态学的分析后期:着丝点一分为二,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两条子染色体;子染色体在纺锤丝的作用下移向两级末期:核膜核仁重新出现;染色体逐渐变成染色质:纺锤体消失③重要意义:保持细胞遗传的稳定性。
3厚角组织和厚壁组织有什么区别?①厚壁组织细胞的整个细胞壁都均匀增厚,而厚角组织细胞仅细胞壁角落部分加厚,细胞壁具有不均匀的增厚。
②厚角组织壁增厚的成分为纤维素、果胶质和半纤维素;厚壁组织有均匀增厚的次生壁,主要壁成分为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
《第二单元 第一章 第二节 植物细胞》作业设计方案-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植物细胞》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通过对植物细胞的观察和研究,学生能够掌握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学生能够识别植物细胞的各个部分,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等。
3. 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作业内容:1. 观察植物细胞模型:学生需要观察提供的植物细胞模型,并按照指导手册完成以下任务:识别各个部分,描述其结构和功能;尝试复原细胞模型;总结观察到的植物细胞的基本特征。
2. 植物细胞结构绘画:学生需要选择一种常见的植物(如豌豆、葱等),绘制其细胞结构图。
学生需要详细描述所绘制的植物细胞的各个部分,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等。
3. 植物细胞知识问答:学生需要阅读关于植物细胞的科普文章,回答相关问题。
问题包括但不限于:什么是植物细胞?植物细胞有哪些基本组成部分?植物细胞如何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三、作业要求:1. 学生在完成作业时,需要仔细阅读指导手册和相关资料,确保作业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 作业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提交给教师批改。
3. 作业应以图片、文字或视频等形式提交,提交时需要注明所选植物名称和作业类型。
四、作业评价:1. 教师将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准确性和完整性进行评价。
2. 教师将参考学生的回答质量、图片质量、提交时间等因素,给予相应的分数和反馈。
3. 对于优秀的作业,教师将在班级中展示和表扬,并给予额外的奖励。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将在批改学生作业后,将反馈意见及时通知学生,包括回答错误的原因、建议和改进方法等。
2. 学生可以根据教师提供的反馈意见,重新思考和修改自己的作业,以提高学习效果。
3. 学生也可以在班级群中分享自己的作业成果和心得体会,与其他同学交流学习。
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将有机会深入了解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
作业要求明确,评价公正合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植物细胞的知识。
生物实验一作业——植物细胞

蓖麻胚乳糊粉粒
后含物
果皮
种皮
小 麦 乳 粒
淀粉粒
马铃薯块茎淀粉粒
糊粉层细胞的糊粉 粒
藕根块茎糊粉粒
单 晶 体切片
晶簇
钟乳体
印度橡皮树
紫鸭拓草叶片下表皮
针晶体
液 泡 中 的 花 青 素
加入碱液后变蓝色
黑藻幼嫩叶片原生质体的运动
黑藻幼嫩叶片原生质体的运动
细 胞 壁
洋葱鳞叶用中性红染色后,用蒸馏水浸泡,观察到细胞壁被染成红色,而原生质体和 叶泡不染色
洋葱鳞叶用中性红染色后,在用自来水冲洗,液泡被染成红色,细胞壁和原生质体 不被染色
总结
• 制作临时装片方法:徒手切片法、压片法等 • 实验过程中做得太慢,以致最后时间不够用,老多实验没做,因此 PPT有些图片是从课件上弄的。
实验一:植物细胞
副卫细胞
气孔
保卫细胞
叶绿体
白 色 体 细 胞 核
鸭拓草叶表皮
单 纹 孔 对
红辣椒果皮(有色体)
番茄有色体
有色体
单 纹 孔
红辣椒果皮
洋葱鳞叶表皮
松茎三切面(具缘纹孔)
纹孔塞 纹孔膜
横向切面
纹孔 腔
纹 孔 口
切 向 切 面
径向切面
柿胚乳细胞
胞 间 连 丝
脐
马铃薯块茎淀粉粒
植物生理作业及答案

第一章植物的水分生理一、名词解释:1.自由水:距离胶粒较远而可以自由流动的水分。
2.束缚水:靠近胶粒而被胶粒所束缚不易自由流动的水分。
3.渗透作用: 水分从水势高的系统通过半透膜向水势低的系统移动的现象。
4.水势(ψw):每偏摩尔体积水的化学势差。
符号:ψw。
5.渗透势(ψπ):由于溶液中溶质颗粒的存在而引起的水势降低值,符号ψπ。
用负值表示。
亦称溶质势(ψs)。
6.压力势(ψp):由于细胞壁压力的存在而增加的水势值。
一般为正值。
符号ψp。
初始质壁分离时,ψp为0,剧烈蒸腾时,ψp会呈负值。
7.衬质势(ψm):细胞胶体物质亲水性和毛细管对自由水束缚而引起的水势降低值,以负值表示。
符号ψm。
8.吸涨作用:亲水胶体吸水膨胀的现象。
9.代谢性吸水:利用细胞呼吸释放出的能量,使水分经过质膜进入细胞的过程。
10.蒸腾作用: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植物体表面从体内散失到体外的现象。
11.根压:植物根部的生理活动使液流从根部上升的压力。
12.蒸腾拉力:由于蒸腾作用产主的一系列水势梯度使导管中水分上升的力量。
13.蒸腾速率:又称蒸腾强度,指植物在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通过蒸腾作用而散失的水分量。
(g/dm2·h)14.蒸腾比率:植物每消耗l公斤水时所形成的干物质重量(克)。
15.蒸腾系数:植物制造 1克干物质所需的水分量(克),又称为需水量。
它是蒸腾比率的倒数。
16.内聚力学说:又称蒸腾流-内聚力-张力学说。
即以水分的内聚力解释水分沿导管上升原因的学说。
二、填空题1.植物细胞内水分存在的状态有和。
自由水束缚水2.植物细胞原生质的胶体状态有两种,即和。
凝胶溶胶3.水在植物体内整个运输途径中,一部分是通过和的长距离运输;另一部分是在活细胞间的短距离径向运输,包括水分由根毛到根部导管要经过及由叶脉到气室要经过。
导管、管胞;内皮层、叶肉细胞4.某种植物制造1克干物质需要消耗水分500克,其蒸腾系数为,蒸腾比率为。
500克水 / 每克干物质、2克 / 每公斤水5.设有甲、乙二相邻的植物活细胞,它们的ψπ及ψp,甲细胞分别为 - 8及 + 2巴;乙细胞分别为– 6及 + 1巴,则水应从流向。
最新-植物学-课后作业题(按章节)-130608

第一章植物细胞和组织一、名词解释:1、植物学:2、细胞:3、细胞学说:4、5、细胞器:6、胞间连丝:7、微梁系统:8、纹孔:9、组织:10、细胞分化:11、分生组织:12、传递细胞:13、周皮:14、植物细胞的全能性:二、知识点1、质膜具有选择透性,其主要功能是控制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
2、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和原生质体两大部分。
3、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质体和液泡。
4、质体是白色体、有色体和叶绿体的总称。
5、核糖体是细胞中蛋白质合成的中心。
6、多细胞植物是通过胞间连丝使各细胞连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7、纹孔膜是由初生壁和胞间层组成的。
8、花色素存在于细胞的液泡中。
9、植物细胞中的储藏物质主要有淀粉、蛋白质、脂肪等三种。
10、韧皮部是一种复合组织,包含筛管、伴胞、韧皮纤维和韧皮薄壁细胞等不同类型的细胞。
11、木质部是一种复合组织,包含导管、管胞、木纤维和木薄壁细胞等不同类型的细胞。
12、细胞壁的主要特化包括木化、栓化、角化和矿化。
13、梨果肉中坚硬的颗粒即是成簇的石细胞,它属于机械(或厚壁)组织。
14、细胞内非膜结构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微管和微丝。
15、淀粉粒包括三种类型:单粒、复粒和半复粒。
16、生物的五界系统包括植物界、动物界、原生生物界、原核生物界和真菌界。
17、导管是由许多导管分子连接而成,其相连的横壁上形成穿孔。
18、根据在植物体中所处的位置,可把分生组织区分为顶端分生组织、侧生分生组织和居间分生组织等三类。
19、植物的分生组织按来源性质可区分为原分生组织、初生分生组织和次生分生组织等三类。
20、侧生分生组织包括形成层(或维管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
21、保护组织因其来源及形态结构的不同,可分为表皮和周皮。
22、由一种类型细胞构成的组织称简单组织,由多种类型细胞构成的组织称复合组织。
23、成熟组织(永久组织)按照功能分为保护组织、薄壁组织、机械组织、输导组织和分泌结构。
人教版 选修1 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 作业

人教版选修1 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作业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下列不能用于植物组织培养材料消毒的化学试剂是( )A.酒精B.次氯酸钙溶液C.氯化钙溶液D.氯化汞溶液答案 C解析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质量分数为0.1%的氯化汞溶液可用于外植体的消毒。
在花药培养时,还可用质量分数为1%的次氯酸钙溶液或饱和漂白粉溶液消毒花蕾。
氯化钙溶液不能用作消毒剂。
2.如图为菊花的组织培养流程图。
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配制好的培养基在灭菌后要及时分装避免冷却凝固B.图中①②③三种培养基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植物激素含量方面C.整个培养过程中需要适宜的温度和不间断的光照D.长出丛芽和生根的过程中细胞的遗传物质会发生改变答案 B解析配制好的培养基应该先分装后灭菌,A错误;菊花的组织培养过程中需要每日用日光灯照射12 h,不需要提供持续的光照,C错误;长出丛芽和生根的过程是再分化的过程,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该过程中细胞的遗传物质不发生改变,D错误。
3.(2019·河北张家口月考)在菊花的组织培养操作完成3~4 d 后,观察同一温室中的外植体,发现有的瓶内外植体正常生长,有的瓶内外植体死亡,你认为外植体死亡的原因最不可能是( )A.培养条件,比如光照、温度等不适宜B.接种时外植体未消毒C.接种工具灼烧后未充分冷却就接种外植体D.将外植体倒插入培养基中答案 A解析一般来说,进行植物组织培养时,同一温室中的培养条件,如光照、温度应是相同的,若培养条件,比如光照、温度等不适宜,则所有的外植体应该全部死亡,A符合题意;接种时外植体未消毒,杂菌危害培养物的生长,会导致外植体死亡,B不符合题意;接种工具灼烧后未充分冷却就接种外植体,高温条件下外植体会死亡,C不符合题意;将外植体倒插入培养基中,会导致外植体死亡,D不符合题意。
4.(2018·广东深圳外国语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下列有关月季花药离体培养产生花粉植株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花药中的花粉经脱分化产生胚状体还是愈伤组织,主要取决于培养基中激素的种类及其浓度配比B.一般来说,选用单核期的花粉可提高花药培养的成功率C.常用醋酸洋红法来判断花粉是否处于合适的发育期D.胚状体和愈伤组织都具有胚芽、胚轴和胚根等结构答案 D解析愈伤组织是花药或者离体组织经过脱分化后分裂形成的高度液泡化的呈无定形状态的薄壁细胞,没有具体结构,而胚状体有胚根、胚芽和胚轴等结构,D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植物细胞与组织一、名词解释1、细胞:生物有机体(除病毒外)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植物细胞是由原生质体和细胞壁两大部分构成的。
2、原生质和原生质体:原生质是构成细胞的生活物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原生质体是细胞壁以内由原生质分化而来的有生命的结构部分。
原生质体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三部分,它是细胞内代谢活动主要场所。
3、细胞器:悬浮于细胞质内具有特定的形态和功能的亚微结构。
如各种质体、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体等。
4、胞间连丝:它是细胞的原生质细丝,穿过胞间层和初生纹孔场与相邻细胞的原生质细丝相连,这种原生质细丝称为胞间连丝,它是细胞的原生质体物质之间和信息直接联系的桥梁。
5、细胞周期:指持续分裂的细胞,从某一次有丝分裂结束开始,到下一次有丝分裂完成为止所经历的全过程。
可分为分裂间期和分裂期。
6、细胞分化:在多细胞的有机体内,细胞经过分裂、生长,然后发生形态结构和功能的特化。
细胞分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和效率,因此,细胞分化是进化的表现。
7、细胞脱分化:植物体内生活已成熟的细胞,分化的程度浅,还具有潜在的分裂能力,在一定发育时期或条件下,又可恢复到具有分裂能力的分生组织细胞状态,这种现象称为脱分化。
8、极性现象:植物细胞分化中的一种基本表现,指器官、组织、细胞在轴向的一端和另一端之间存在结构和生理功能上的差异现象。
9、细胞的全能性:植物体的每一个生活的细胞,在适当的条件下,具有由单个细胞经分裂、生长和分化形成为一完整植株的全部遗传潜力,称为细胞的全能性。
10、组织:一些形态结构相似,共同担负着相同生理功能的细胞群组成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11、复合组织:由多种类型细胞群所构成的组织。
12、分生组织:具有持续或周期性分裂能力,其细胞壁薄,排列紧密,核大、细胞质浓,含有许多细胞器等特点,按来源性质可分为原分生组织、初生分生组织和次生分生组织。
13、成熟组织:由分生组织细胞分裂、生长、分化而成,在形成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具有一定稳定性的细胞群。
它可分为五种类型,即保护组织、营养组织(或称基本组织、薄壁组织)、机械组织、输导组织、分泌结构等。
二、填空题1、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和(原生质体)两大部分构成。
后者有可分为(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2、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质体特别是叶绿体)、和(中央大液泡)。
3、细胞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是(原生质),它是一种(亲水胶体)。
4、植物细胞中的细胞器,能执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是(叶绿体);能执行呼吸作用提供能量的细胞器是(线粒体);能合成蛋白质的细胞器是(核糖体)。
5、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前者又分为(G1期)、(S期)和(G2期)三个时期,后者又分为(前)、(中)和(后)、(末)四个时期。
DNA复制发生在(S期)时期。
6、大部分花瓣的红色、紫色和蓝色是由于细胞内有(花色素苷)的缘故,成熟番茄的红色是细胞内有(有色体)的缘故,两者的主要区别是(前者是水溶性的有机物,存在液泡中,后者是质体,存在细胞质中)。
7、后含物是细胞(新陈代谢)的产物,其种类很多,主要有(淀粉)、(蛋白质)、(脂类)、(无机晶体)和多种次生物质。
8、植物细胞的分裂方式有(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9、根据细胞的发育、结构和功能不同,植物体内的组织可分为(分生组织)和(成熟组织)两大类型,前者按其所在植物体的部位不同又分为(顶端分生组织)、(居间分生组织)和(侧生分生组织)等三种,后者又分为(保护组织)、(基本组织)、(机械组织)、(输导组织)和(分泌结构)五种。
10、人们食用的稻、麦等粮食作物,主要是属于(贮藏)组织,剑麻等作物的纤维主要属于(厚壁)组织,树木的木材则是利用它的(木质部)中的(导管)、(管胞)和(木质纤维),它们分别属于(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
11、表皮是一种(初生保护)组织,通常由多种不同特征和功能的细胞组成,即(表皮细胞)、(气孔器)的(保卫细胞)和(副卫细胞)以及(表皮毛)或(腺毛)等附属物组成。
12、根据木质部和韧皮部所在位置和排列,维管束可分为(外韧维管束)、(双韧维管束)、(周韧维管束)和(周木维管束)等四种。
13、下列植物细胞的结构属于何种组织:表皮(初生保护组织)、叶肉细胞(同化组织)、导管(输导组织)、纤维(厚壁组织)、树脂道(分泌结构)、木栓细胞(次生保护组织)、石细胞(厚壁组织)、维管形成层(次生分生组织)、厚角组织细胞(机械组织)、传递细胞(薄壁组织)。
14、维管植物的主要组织可归纳为以下组织系统,即(皮组织)、(基本组织)和(维管组织)系统。
三、判断与改错题1、质体是植物特有的细胞器,(除细菌、真菌和蓝藻以外的)一切植物的细胞都具有质体。
(错)2、所有植物生活细胞的细胞壁都具有胞间层、初生壁和次生壁(去掉“和次生壁”)。
(错)3、有丝分裂间期的细胞核可分为核膜、核仁和核质三部分。
(对)4、活的植物体内的每一个细胞(不一定)都是生活的细胞。
(错)5、使用碘液检测植物细胞中的贮藏淀粉和蛋白质(呈黄色反应),都呈蓝色反应,油滴和脂肪遇苏丹Ⅲ呈黄色反应(橙红色反应)。
(错)6、植物体的长高、增粗(去掉增粗)主要是由于顶端分生组织分裂、生长和分化的结果。
(错)7、在被子植物中,韧皮部一般包括筛管、管胞(改成韧皮纤维)、伴胞、韧皮薄壁细胞。
(错)8、周皮是由初生(改为次生)分生组织细胞分裂、分化产生的,由木栓层、木栓形成层、栓内层三部分构成。
(错)9、水生植物和湿生植物的贮水(改为通气)组织非常发达。
(错)四、选择题1、在高等植物体的(D)中,叶绿体数目最多。
A.表皮细胞B.茎尖细胞C.皮层细胞D.叶肉细胞2、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的特点有(BC)。
A.核膜破裂B.染色体排列在赤道面上C.纺锤体形成D.核仁破裂E.两条染色单体开始向两极移动3、液泡有重要的生理功能,主要包括(BDE)。
A.运输代谢产物B.调节渗透作用及选择透性C.“分室”作用D.消化作用E.贮藏4、植物细胞从外界吸收水分多少与(C)有关。
A.叶绿体B.线粒体C.液泡D.溶酶体5、细胞周期正确顺序是(C)。
A.G1期—M期—G2期—S期B. G1期—G2期—S期—M期C. G1期—S期—G2期—M期D. G1期—S期—M期—G2期6、韭菜割后又能继续生长,是由于(B)细胞分裂活动的结果。
A.顶端分生组织B.居间分生组织C.侧生分生组织D.次生分生组织7、维管形成层属于(C)。
A.原分生组织B.初生分生组织C.次生分生组织D.居间分生组织8、周皮是由(BD)组成的。
A.表皮和栓内层细胞B.木栓层和木栓形成层C.木栓层和皮层细胞D.栓内层细胞E.皮层薄壁细胞9、植物的叶肉细胞是属于(BE)组织。
A.保护B.薄壁C.厚角D.分泌E.同化10、裸子植物是靠(B)输导水分的。
A.导管和管胞B.管胞C.筛胞D.筛管11、漆树中的漆是从茎韧皮部的(B)产生的。
A.溶生型分泌道B.裂生型分泌道C.溶生型分泌腔D.裂生型分泌腔12、被子植物的韧皮部是由(ACDE)组成的。
A.韧皮薄壁细胞B.管胞C. 筛管D.韧皮纤维E.伴胞五、简答题1、何谓细胞的全能性?它在生产实践中有何意义?细胞的全能性是指植物体的每一个生活细胞在适当条件下具有由单个细胞经分裂、生长和分化形成一完整植株体的全部遗传潜力。
细胞的全能性对研究植物形态结构的建成、生物遗传工程以及生产上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已为细胞、组织培养所证实。
并已成为一些作物、花卉等的快速繁殖手段应用于生产(称为微型繁殖或试管苗)。
2、何谓组织?植物组织有哪两大类型?一些形态结构相似,共同担负着相同生理功能的细胞群组成的结构和功能单位称组织。
植物组织可分为分生组织和成熟组织两大类。
3、简述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和原生质体两大部分。
细胞壁又可分为胞间层、初生壁和次生壁。
原生质体又可分为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三个部分,其细胞质包括胞基质和细胞器及细胞骨架,细胞核包括核膜、核仁和核质三部分。
4、番茄、辣椒从幼小果实发育到成熟果实的过程中,颜色的变化说明什么?番茄、辣椒的幼小果实,最初为白色,由前质体发育而成,其细胞内形成白色体,在光照条件下,随着果实增大而转变为叶绿体,果实呈现绿色,当果实成熟时,叶绿体失去叶绿素而转变为有色体,呈现橙红色,以上说明质体在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变化。
六、论述题1、植物细胞的繁殖有哪些方式?试述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核的变化和胞质分裂的过程?植物细胞的繁殖是以分裂的方式进行的,其分裂的方式有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三种。
有丝分裂是细胞分裂最常见的一种方式。
一般可分为核分裂和胞质分裂两方面。
核分裂时,在形态结构上表现出一系列的复杂变化,根据核的变化可分为前、中、后、末等四个时期。
前期核内的染色质高度螺旋化形成染色体,核仁解体,核膜破裂以及纺锤丝开始出现;中期主要特征是染色体聚集排列在赤道板上,纺锤体形成,此期染色体缩短变粗,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最好的时期;后期时各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彼此分开,分别向细胞的两极移动;末期时到达两极的子染色体解螺旋,变为染色质细丝,在染色质四周形成新的核膜,同时核仁出现,至此形成两个子核。
在晚后期和早末期时,两极的纺锤丝消失,而在两子核之间的纺锤丝保留,并且增多,向四周扩展,形成桶状结构,称为成膜体。
随着成膜体的形成,由高尔基体及内质网分泌出来的小泡汇集到赤道面上与成膜体的微管融合成为细胞板。
细胞板由中央向两侧扩展,直到与母细胞壁相接,将母细胞的细胞质分隔为二份,这就是胞质分裂。
核分裂和胞质分裂结束,两个子细胞形成。
2、以形成层的有无和木质部及韧皮部排列方式不同,举例说明可将维管束分为哪些类型?以形成层的有无可将维管束分为两种类型,即有形成层的无限维管束,如双子叶植物茎的维管束;无形成层的有限维管束,如大多数单子叶植物的维管束。
根据木质部和韧皮部的排列不同,又可分为:①外韧维管束,如双子叶植物的茎都具有此类型;②双韧维管束,如双子叶植物中的南瓜茎的维管束;③周韧维管束,如蕨类植物的根状茎、被子植物的花丝、秋海棠茎等;④周木维管束,如芹菜等植物茎。
被子植物的幼根初生木质部呈放射棱状,与初生韧皮部相间排列,可称为辐射维管束。
3、试述分生组织分布的位置、类型及其活动的结果。
分生组织依其分布位置不同可分为三种类型:①分布于根茎顶端的为顶端分生组织,它可使根伸长生长,使茎增高生长;②分布于茎节等基部,称为居间分生组织,它可使节间伸长,叶片伸长生长;③分布于根、茎周围内部的,称为侧生分生组织,即是维管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可使根、茎增粗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