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光学实验题汇总

合集下载

初中物理光学专题训练30题含参考答案(精选5篇)

初中物理光学专题训练30题含参考答案(精选5篇)

初中物理光学专题训练30题含答案一、填空题1.雨过天晴时,蔬菜塑料大棚的积水窝相当于一个镜,此时为防止阳光灼伤蔬菜,菜农总是及时将积水除掉,这是因为凸透镜对阳光有作用。

2.小杨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光屏和点燃的蜡烛位于凸透镜两侧,实验前调整烛焰中心、中心和光屏中心在同一水平高度,如图所示 . 若蜡烛放置在1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选填“能”或“不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 若蜡烛放置在2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选填“缩小”或“放大”)的实像. 若蜡烛放置在3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实像. 若蜡烛放置在45cm刻度线处,可以观察到正立放大的虚像. 根据此规律制成了.3.阳光明媚的春天,白水带桃花盛开,我们能够从不同方向看到桃花,是因为太阳光在桃花表面发生的缘故;夏天雨后天空出现的彩虹就是太阳光的现象;夏日炎炎,资料表明:将皮肤晒黑的罪魁祸首是太阳光中的。

4.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通过调节,在光屏上看到了烛焰清晰的像.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把光屏向右移动一小段距离后,要想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可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放一个焦距合适的眼镜(选填“近视”或“远视”).小芳实验时对此装置进行了改进,将蜡烛换成带有“F”形的LED灯、光屏贴上方格纸,请写出改进后其中一个优点:.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应调节烛焰和光屏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上.当蜡烛距凸透镜30.0cm时,在光屏上成一个等大的实像,则凸透镜的焦距是cm;将蜡烛远离透镜移动动到适当位置,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就将光屏向(远离/靠近)透镜方向移动.二、单选题6.下面是四位同学所画的光路图,其中正确的是()A.B.C.D.7.如图所示,将一束光线斜射入容器中,并在容器底部形成一光斑,这时往容器中逐渐加水,则光斑的位置将()A.慢慢向右移动B.慢慢向左移动C.慢慢向水面移动D.仍在原来位置不动8.白纸上印有黑字,每个人都看得特别清楚,我们之所以能看清楚这些字的主要原因是()A.白纸和黑字分别发出了不同的颜色的光进入眼睛B.白光照到试卷上,白纸和黑字分别发出白光和黑光进入眼睛C.白光照到试卷上,白纸反射出白光进入眼睛,而黑字不反射D.黑字比白纸反射的本领强9.如图所示,在水杯后放置一个小泥娃,透过水杯观察小泥娃,改变小泥娃与水杯的距离,下列关于看到的像的特点说法正确的是()A.人眼看到的像一定是虚像B.当泥娃靠近水杯时,可能看到泥娃变高又变粗的像C.当泥娃离水杯足够远时,可能看到泥娃上下倒立又变短的像D.当泥娃离水杯一定距离时,可能无论人眼在什么位置都看不清泥娃的像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矫正近视眼应佩戴凸透镜B.水烧开时冒出大量“白气”是液化现象C.地震时产生的次声波不是振动产生的D.把手机调为静音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11.如图是常用的插线板,闭合开关,指示灯发光,且插孔可以提供工作电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试电笔插入C孔,其氖管会发光B.图中A与火线相连,B与零线相连C.若指示灯损坏不能发光,则插孔不能提供工作电压D.若A、B两孔发生短路,则其它插孔仍可提供工作电压12.如图所示,A在水面上方,B在水面下方,AC、BD垂直于水面,垂足分别是C和D,AB连线与水面相交与E点,若从A处射出一束激光,要使激光能够照射到B点,则射出的激光在水面上的入射位置是A.E点B.D点C.D与E之间的某一个点D.C与E之间的某一个点13.2021年5月26日晚,本年度最大满月携月全食“组合出道”。

初中物理光学实验题练习

初中物理光学实验题练习

初中物理光学实验精选1. 平面镜成像1.小明利用平板玻璃、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等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选用玻璃板的目的是 。

(2)选取两段完全相同蜡烛的目的是 。

如果将点燃的蜡烛远离玻璃板,则像将 移动。

2..在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时(1) 用平面镜做实验(填“能”与“不能”)(2)用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做实验,其好处是:。

3..一组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将点燃的蜡烛A 放在玻璃板的一侧,看到玻璃板后有蜡烛的像。

(1)此时用另一个完全相同的蜡烛B 在玻璃板后的纸面 上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A 的像完全重合(图甲)。

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

(2)解决上面的问题后,蜡烛B 与蜡烛A 的像能够完全重合,说明 。

(3)图乙是他们经过三次实验后,在白纸上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点的位置。

他们下一步应该怎样利用和处理这张“白纸”上的信息得出实验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他们发现,旁边一组同学是将玻璃板和蜡烛放在方格纸上进行实验的。

你认为选择白纸和方格纸哪种做法更好?说出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凸透镜成像1.小明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如图):⑴要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蜡烛向 ▲ (填“上”或“下”)调整.⑵烛焰放距凸透镜20cm 处,移动光屏至某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等大清晰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⑶使烛焰向右移动2cm ,此时应该将光屏向 (填“左”或“右”)移至另一位置,才能得到一个倒立、 (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清晰实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所用的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

①现将凸透镜、蜡烛和光屏放在如图16所示的光具座上进行实验。

若图中C 位置上放置光屏,则B 位置上应放置______。

初中物理光学专题知识训练30题含答案解析100题5篇

初中物理光学专题知识训练30题含答案解析100题5篇

初中物理光学专题训练30题含答案一、填空题1.如图所示,烛焰S点发出三条光线(图中没画出),经过凸透镜后会聚到S'点。

①请画出图中三条光线对应的入射光线及烛焰S点;②烛焰经凸透镜成的像,相对于物是的(选填“放大”“缩小”)。

2.如图所示,是一个自制照相机。

纸筒A的一端蒙了一层半透明纸,纸筒B的一端嵌了一个凸透镜。

纸筒A能在纸筒B中前后移动。

用该照相机观察物体时,应该使物体恰好处于透镜的(选填“两倍焦距之外”“一倍焦距和两倍焦距之间”或“一倍焦距以内”)。

把纸筒B对着明亮的室外,半透明纸上恰能呈现清晰的像。

若想看到更多的景物,应该将照相机(选填“靠近”或“远离”)景物,同时(选填“增大”、“减小”或“不改变”)凸透镜和半透明纸之间的距离。

3.为什么黑板反光看不清字?答:黑板不太粗糙,射到上面的光接近发生反射,从而射向某一方向的同学的眼睛中,光线较(强或弱),而粉笔字很,射到它上面的光发生反射,进入这一方向的同学的眼睛中的光很(强或弱),所以觉得有些耀眼而看不清字.4.题图是小明通过实验得到的凸透镜的像距v和物距u的关系图象,由图象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cm,当物距为20cm时,所成的像是倒立、(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当物距为32cm时,其成像特点可应用于(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5.如图所示,用焦距为10.0cm的凸透镜模拟视力矫正的情况。

组装并调整实验器材,使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上、要想在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可以不改变蜡烛和透镜的位置,将光屏向移动;也可以不改变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将蜡烛向移动,还可以不改变器材的位置,在透镜和蜡烛之间放置合适的(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片。

二、单选题6.取一个大烧杯,里面充以烟雾,倒扣在桌上,用手电筒射出一平行光,要使射入杯中的光束发散,应在杯底放置的器材是()A.平板玻璃B.平面镜C.凹透镜D.凸透镜7.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人在岸上看到水中的鱼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B.能从不同方向看到黑板上的字,是由于发生了漫反射C.电视画面色彩多样,都是由红、绿、蓝三种颜色混合而成的D.科学家们通过天文望远镜拍摄地外星系图片是利用了光的反射8.如题图所示,一束激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当水面下降时()A.入射角变大B.反射角变小C.折射角变小D.折射点A点将向右移9.下面现象中不能说明光是直线传播的是()A.影子的形成B.小孔成像C.看不见高墙后在的物体D.闪电后才听到雷声10.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号飞船顺利进入太空,飞船与地面联系利用的是()A.次声波B.紫外线C.红外线D.电磁波11.下列是同学们所画的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A.家庭电路的部分连接情况B.杠杆重力的力臂LC.异名磁极间的磁感线分布情况D.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12.图中能正确解释用鱼叉很难叉到河里的鱼的光路图是()A.B.C.D.13.“影”是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如幻灯机射到屏幕上的“投影”、湖岸景色在水中形成的“倒影”、做光学游戏的“手影”、留下美好记忆照片的“摄影”等,如图,它们与物理知识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投影﹣凸透镜成像B.倒影﹣光的折射C.手影﹣平面镜成像D.摄影﹣光的反射14.如图所示是无锡拍客的四幅摄影作品,下列对图中光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A.图甲中,雪浪山紫色的薰衣草是因为薰衣草吸收了紫光B.图乙中,蠡湖之光帆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C.图丙中,太湖新城高楼的阴影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D.图丁中,雨后新吴区万亩良田上空的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15.用放大镜观察细小物体时,为了使看到的像再大一些,应该把物体放在凸透镜的()A.焦点以内,且在焦点附近B.焦点以外,且在焦点附近C.焦点以内,且远离焦点D.焦点以外,且远离焦点16.要使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相互垂直,则入射光线与镜面夹角是()A.0°B.90°C.45°D.60°17.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草之所以呈绿色是因为草吸收的所有的绿光B.小孔成像是由于折射形成的C.夏天树荫下的圆形光斑,是太阳的实像D.人在岸边看见水里鱼的位置,在鱼实际位置的下方18.下列四幅图的光学现象与日食形成原理相同的是()A.筷子弯折B.雨后彩虹C.日晷计时D.水中倒影19.为保证行车安全,汽车中安装了多个光学仪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车头灯照明利用了凹面镜反射原理B.夜间行驶时车内不开灯是防止车内物品在前挡风玻璃上成像影响安全驾驶C.行车记录仪相当于一台数码相机,其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D.后视镜利用了凸面镜对光线的发散和成正立、缩小实像的特点20.如图,下列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密林中的阳光B.筷子弯折C.水中倒影D.海市蜃楼三、多选题2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倒车雷达是利用次声波传递信息B.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是因为超声波具有能量C.用紫外线拍出的“热谱图”,有助于对疾病做出诊断D.在医院的手术室、病房里常可以看到用红外线来灭菌22.如图所示,小明利用图甲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记录并绘制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与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之间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凸透镜的焦距为16cmB.当u=10cm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C.当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时,在靠近凸透镜的左侧放一眼镜片,缓慢向右移动光屏至光具座端点,光屏上不能再次成清晰的像,该眼镜片一定是老花镜D.把蜡烛从距凸透镜40cm处移动到12cm处的过程中,物、像之间的距离先变小后变大23.(多选题)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往往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要求被测者与视力表像的距离是5m。

2023年中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光学》实验题(附答案)

2023年中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光学》实验题(附答案)

2023年中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光学》实验题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1.小茗用图甲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

(1)准备的实验器材有:玻璃板,A、B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白纸,铅笔,光屏。

需要添加的测量器材是__________ _;(2)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目的是便于____ _______;(3)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面,再拿一支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的大小___________;(4)改变蜡烛A的位置,进行三次实验。

用直线将物和像的位置连接起来,如图乙所示,发现物和像的连线与镜面___________,用刻度尺测得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5)小轿车前挡风玻璃是倾斜安装的,这样安装的好处是:夜间行车时,如果车内开灯,车内乘客经前挡风玻璃成的像在司机的___________(选填“斜上方”、“正前方”或“斜下方”),这样会减小对司机观察路况的干扰;(6)蜡烛A的像,是蜡烛发出的光经玻璃板___________而形成的。

要判断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在玻璃板后面像的位置放一个光屏,应___________(选填“透过”或“不透过”)玻璃板观察光屏上有没有像。

2.小周同学用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实验前,小明找到一个焦距为12cm的凸透镜,然后在光具座上从左到右分别放置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将焰心、透镜中心、光屏中心调在__________;(2)保持蜡烛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16cm刻度线处,如图a所示。

则人眼在图中的__________(选填“A”或“B”)处能观察到蜡烛的像,像是图b中的__________(选填“1”“2”“3”或“4”);(3)光屏上得到发光体清晰的像时,一只小飞虫飞到了凸透镜上,此时光屏上__________(选填“A”、“B”或“C”);A.会有小飞虫的像B.会出现小飞虫的影子C.发光体的像完整且暗了一些(4)在模拟人眼成像的过程中,调节光源和光屏的位置,如图c所示,光屏上刚好能成清晰的实像,现紧靠凸透镜左侧戴上近视眼镜,发现光屏上的像不清晰了,此时将光源__________(选填“向左”或“向右”),或将光屏__________(选填“向左”或“向右”)移动适当距离,还能在光屏上再次看到清晰的像,说明近视眼镜对光线有__________(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

2023年中考物理专题复习:《光学》实验题

2023年中考物理专题复习:《光学》实验题

2023年中考物理专题复习:《光学》实验题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1.小明利用一个纸筒、凸透镜和半透明膜自制了如图甲所示的模型照相机。

在使用时发现,被拍摄物体和照相机的距离有变化时,像会变得不清晰。

老师告诉小明,当物距改变时,照相机可通过伸缩镜头或调节镜头焦距两种方式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为了验证老师的说法,小明选取了蜡烛、多个不同焦距的凸透镜、光具座等器材进行实验探究:(1)实验前应将烛焰中心、凸透镜中心、光屏中心调至____ _;(2)当蜡烛、光屏、凸透镜在如图乙所示位置时,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将蜡烛向左调节到某一位置时,凸透镜向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光屏上再次成清晰倒立缩小的像。

得出:当物距改变时,伸缩镜头可以再次获得清晰的像;(3)小明将蜡烛、光屏、凸透镜调回如图乙所示位置。

将蜡烛向左调节到某一位置时,换用焦距____ _(选填“更大”或“更小”)的凸透镜,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

得出:当物距改变时,调节镜头____ _ 可以再次获得清晰的像;(4)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光屏上的像位置偏高,小明将光具座左侧抬高,_____ (选填“可以”或“不可以”)使像回到光屏中央;(5)请在图丙中画出烛焰S发出的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_____。

2.如图1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再拿另一支完全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就是像的位置,在白纸上记下A和B的位置。

移动点燃的蜡烛,重复多次实验。

(1)实验选用_____(选填“平面镜”或“透明玻璃板”),其目的是____ _;(2)记录时应在_____(填“A”或“B”)侧观察蜡烛经玻璃板所成的像;(3)判断平面镜中成的是实像还是虚像时,移走蜡烛B,在像所在位置放一光屏后,在_____(填“A”或“B”)侧观察,若光屏上_____成像(填写“能”或“不能”)说明所成的像是虚像;(4)如果有3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___ __厚的玻璃板做实验;(5)在图2中,根据物体AB和所成的像A'B',画出平面镜的位置___ __。

2023初中物理简单光学实验复习 题集附答案

2023初中物理简单光学实验复习 题集附答案

2023初中物理简单光学实验复习题集附答案2023初中物理简单光学实验复习题集附答案导言:光学实验是初中物理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光的传播规律和光学理论知识。

以下是一系列简单的光学实验题目,帮助同学们巩固和复习初中物理中的光学实验内容。

每道题附有详细答案,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折射实验1. 实验目的:验证折射定律。

实验材料:透明玻璃板、直尺、光源等。

实验步骤:1) 将透明玻璃板平放在平面桌面上。

2) 在透明玻璃板上方约30cm处放置一个光源。

3) 在透明玻璃板正上方与之同一高度处设一标线。

4) 在标线上方放置一个垂直于透明玻璃板的直尺,使其与标线相切。

5) 用眼对准透明玻璃板上的标线,同时观察光线经过玻璃板的路径。

答案及解析:观察到光线经过透明玻璃板时发生了折射,实验结果与折射定律一致,即入射角与折射角的正弦比等于两种介质折射率的比值。

二、凸透镜实验1. 实验目的: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

实验材料:凸透镜、光源、屏幕等。

实验步骤:1) 将凸透镜放在凹透镜背面的两根脚架上,使其稳定。

2) 将光源放置于凸透镜的一侧,在凸透镜上方准备一张屏幕。

3) 调整凸透镜和屏幕的距离,观察凸透镜所成的实像。

答案及解析:通过调整凸透镜和屏幕的距离,观察到实像的产生。

实验结果符合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即物距与像距的关系满足公式:1/f = 1/v - 1/u,其中f为凸透镜焦距,v为像距,u为物距。

三、平面镜实验1. 实验目的:验证平面镜的反射特性。

实验材料:平面镜、光源等。

实验步骤:1) 将平面镜竖直放置在桌面上固定好。

2) 将光源放置在平面镜的一侧,让光线照射到平面镜上。

3) 观察光线入射和反射的角度关系。

答案及解析:观察到光线入射和反射角度相等,实验结果符合平面镜的反射特性,即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等于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结语:通过这些简单的光学实验复习题目,我们回顾了折射、凸透镜和平面镜等方面的实验内容。

初中物理中考专题复习《光学实验》(附参考答案)

初中物理中考专题复习《光学实验》(附参考答案)

初中物理中考专题复习《光学实验》(附参考答案)考点一、平面镜成像规律解题关键:等大、等距、垂直、虚像1.例题1:利用图甲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再将玻璃板竖立在白纸上,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面,再拿一支外形完全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1)把光屏放在玻璃板后,无论如何移动,都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像。

(2)图乙是小强某次测量蜡烛A到平面镜的距离L为 cm,则蜡烛B到平面镜的距离为 cm;将蜡烛靠近玻璃板,像的大小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若将玻璃板向左倾斜,如图丙所示,观察到蜡烛A的像的大致位置在图中的(选填“①”或“②”)处。

考点总结:1.平面镜成像规律:对称(等大、等距、垂直);虚像(光屏无法承接)2.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3.寻找蜡烛像的位置,眼睛应位于哪一侧?2.变式1: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

(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环境中进行;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

(2)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 ;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 ;;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 . (3)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的操作是 .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2)相同的操作.考点二、凸透镜成像规律解题关键: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

实像异侧倒立、虚像同侧正立。

中考物理总复习《实验题-光学》专题检测卷-带有参考答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实验题-光学》专题检测卷-带有参考答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实验题-光学》专题检测卷-带有参考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实验题1.小夏利用如下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如图甲,小夏用一束平行光正对着凸透镜照射,接着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凸透镜的焦距f cm。

(2)接着小夏把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安装在光具座上,调节烛焰焰心、凸透镜的光心、光屏的中心在。

(3)实验过程中,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如图乙所示时,在光屏上可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的、的实像,生活中的(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利用了该原理工作。

(4)若在图乙中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近视镜的镜片,则光屏向(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再次看到清晰的像。

(5)保持蜡烛的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16cm刻度处,如图丙所示,人眼在(选填“A”、“B”或“C”)处能观察到蜡烛的像,像是图丁中的(选填“1”、“2”、“3”或“4”)。

2.某同学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做了如下实验。

他将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展开成一个平面,其中纸板E和F相连接的位置ON垂直于纸板底再把相连接的两纸板E F边CD。

(1)如图甲所示,平面镜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然后再将一块白色粗糙纸板与平面镜放置;(2)如图乙所示,使一束光贴着纸板E沿某一个角度射到O点,经平面镜反射,在纸板F上能看到反射光;把纸板F以ON为轴向后折,将在纸板F上不能看到反射光,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位于;(3)使入射角增大,观察到反射角(选填“增大”、“减小”“不变”);(4)在图甲中,再用另一支激光笔让光线沿着BO(即逆着原反射光线)射向平面镜时,可看到反射光线沿光线射出,这说明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均倾斜相同角度立在平面镜上,如图丙所示,使一束光贴着纸板E仍沿某(5)把纸板E F个角度射到O点,经平面镜反射,在纸板F上看到反射光(选填“能“或“不能”);此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6)在实验过程中,纸板(光屏)的主要作用便于呈现和观察并记录光线的位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光学实验题汇总
一、光的反射定律
在进行“光的反射定律”的探究实验中,小丽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平面镜M平放在桌面上,E、F是粘在一起的两块硬白纸板,F可绕垂直于镜面的接缝ON转动.
(1)要使反射光和其入射光的径迹同时在纸板上出现,你认为纸板与平面镜的位置关系是_____(选填“垂直”或“不垂直”).
(2)为了显示光路,纸板的表面应_____(光滑/粗糙)些。

(3)如图甲,当E、F在同一平面上,让入射光线AO沿E射向镜面,在纸板F上可看到反射光线OB,此时∠BON_____∠AON(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保持入射点位置不变,若将入射光线AO逆时针转10°,则反射光线OB______转______°;
(4)若光线沿BO入射,则经镜面反射后光线沿OA射出,这说明了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_____________的.
(5)在图乙中,把纸板F向前或向后折叠,则在纸板F上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这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应在____________.
(6)小斌想要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
(7)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再观测几组入射角和反射角,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_______.(8)实验时从纸板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光的传播路径,这是因为纸板对光发生了____(选填“镜面”或“漫”)反射.
(9)小夏让一束激光AO贴着纸板E射到平面镜上,在纸板F上会看到反射光线的径迹,
并将反射角、入射角度数记录在表中.由此得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同组同学提醒说这样得出的结论是不严密的,你认为理由是__________.
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请你完成下列问题:
(1)实验器材有:带底座的玻璃板、白纸、笔、
火柴、光屏各一个,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A和
B.还缺少的器材是________.为了便于观察,该
实验最好在_____(选填“较亮”或“较暗”)环
境中进行。

在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
面镜进行实验,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填点燃或者未点燃)的蜡烛B竖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_____(选填“前”或“后”)侧观察,直至它与蜡烛A 的像.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_____(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3)选取相同的蜡烛,是为了便于比较像和物体的_____关系。

(4)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呈现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__像.
(5)当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蜡烛A的像_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6)在某次实验中,把蜡烛A放到玻璃板前,在玻璃板后的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都无法让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其原因可能是_____;
(7)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完全重合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_____;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刻度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_____,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_____。

(8)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_____。

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2)相同的操作。

(9)用方格纸替代白纸,更方便探究像与物_____关系。

三、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凸透镜焦距为15cm
(1)实验前应首先调整蜡烛、凸透镜、光屏,使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大致在。

(2)如图,光屏应在________区域前后移动,才能得到清晰、倒立、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根据这一原理人们制成了________。

(3)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上一个近视眼镜,则发现像变得模糊了,这时应适当向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才能重新得到清晰的像。

(4)实验中,燃烧的蜡烛逐渐变短,光屏上的像逐渐向_____ (选填“上”或“下”)移动。

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心,应将凸透镜向_____调整(选填“上”或“下”)。

2.小华用如图装置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

(1)将蜡烛和光屏放在如图所示位置时,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这个像是倒立、___的实像,生活中的_____(投影仪/照相机)利用了这个原理。

(2)保持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将凸透镜移到45cm刻度线处,光屏上_______(能/不一定)成清晰的像。

(3)凸透镜在图示位置时,将蜡烛移到5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光屏上_______(能/
不能)承接到像。

(4)在(1)的条件下,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小丽将一副老花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的合适位置,为使光屏上仍能成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_______(左/右)移动适当距离。

3.在利用光具座进行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探究中:
(1)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凸透镜对光线具有_____作用,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cm。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请你指出其中一条可能的原因:_____。

(3)如乙图所示,该透镜的焦距位置,通过图可以推断,光屏上所成的像的性质是
,若将光屏与蜡烛的位置互换,所成的像的性质为
4.小明用一个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探究其成像规律,当装置如图甲所示放置进行实验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1)图甲中光屏离凸透镜的距离可能是_____.(填序号)
A.18cm
B.20cm
C.28cm
D.10cm
(2)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左调节一段距离后,要想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
(3)若步骤(2)中未调节光屏的位置,则需在凸透镜前加一个_____(选填“凸”或“凹”)透镜,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倒立的像.
(4)若将印有字母“F”的纸片(图乙)放在离凸透镜左侧5cm的地方,应该在透镜的_____(选填“左”或“右”)侧观察,看到的像在透镜的_____(选填“左“或“右”)侧.我们能看到的清晰的像是丙图中的_____(填序号).
(5)实验中,若用不透明的硬纸板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则光屏上的像_____(填选项序号).
A.像仍然是完整的,且大小不变,只是变暗
B.只出现烛焰像的下半部分
C.只出现烛焰像的上半部分
D.出现烛焰完整的像但像更小
④像仍然是完整的,且大小不变,只是变暗。

5.小张同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其中焦距为15 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 cm刻度线处,光屏和蜡烛分别位于凸透镜两侧。

(1)小张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10 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直到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该像是________的实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
(2)小张将蜡烛从光具座上10 cm向30 cm移动时,若要让烛焰在光屏上能再次成清晰的像,光屏应_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此时所成像的大小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小张再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40 cm刻度线处,他从透镜的右侧通过透镜可以看到烛焰的________像(选填“倒立”或“正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