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专项训练模拟测试(含答案) (1360)

合集下载

(中考)《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专项训练模拟测试(含答案) (994)

(中考)《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专项训练模拟测试(含答案) (994)

初中化学专项训练2019-2020初中化学《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专项训练测试卷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1.(2分)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火柴折断B.镁条燃烧C.石蜡融化D.固体粉碎2.(2分)(08广东)下列括号中对日常生活的变化判断正确的是()A.嘴嚼米饭时有甜味(化学变化)B.玻璃窗破裂(化学变化)C.用醋酸清洗热水瓶的水垢(物理变化)D.纯净物加热后变为混合物(物理变化)3.(2分)(08眉山)下面能量转化过程中,主要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蜡烛照明B.水力发电C.太阳能供热D.电热器取暖4.(2分)下列所示的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BC D5.(2分)下列各图表示的变化中,只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火箭发射B.煤的燃烧C.风力发电D.酸雨侵蚀6.(2分)超临界流体(Supercritical Fluid)是温度和压力同时高于临界值的流体,也即压缩到具有接近液体密度的气体,是物质介于气态和液态之间的一种新的状态。

目前应用最广的是超临界二氧化碳,它可作为溶剂、发泡剂取代某些有机溶剂、氟氯代烷等。

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 .超临界二氧化碳与其气态或液态之间的转化是物理变化B .超临界二氧化碳的形成,引起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改变C .超临界二氧化碳可用于中药、香料中有效成分的提取D .用超临界二氧化碳代替氟氯代烷可减轻对臭氧层的破坏7.(2分)小朋同学通过化学反应,用排水法收集到一集气瓶气体,如右图放置在桌面上,然后准备其它仪器要进一步研究该气体的性质。

过了一会儿,小朋在用该气体做实验的过程中发现该气体已经变成空气。

根据小朋同学的收集方法和放置方式,你认为该气体 ( ) A .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B .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C .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D .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8.(2分)化学变化常伴随着能量的转化。

如图所示,火柴燃烧实验中观察到试管塞被冲飞,这种现象主要能说明( ) A .化学能最终可转化为机械能 B .内能可转化为化学能 C .化学能最终可转化为光能 D .化学能可转化为内能9.(2分)下列操作过程中,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 .剪纸B .捏橡皮泥C .编织中国节D .实验室中制取氢气,充氢气球10.(2分)加热某种固体有气体产生,对于这一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是化学变化B .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C .是物理变化D .既不是物理变化,也不是化学变化11.(2分)下列各图所示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12.(2分)下列变化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百炼成钢B .风吹草动C .玉石摔碎D .滴水成冰13.(2分)文文的家庭化学实验室有如下物品:①试管 ②烧杯 ③煤气和煤气炉 ④托盘天平 ⑤筷子 ⑥铁钉 ⑦食盐 ⑧食醋 ⑨石灰水 ⑩牵牛花汁 ⑾水 ⑿饮料吸管 ⒀胶头滴管 ⒁小勺。

(中考)《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专项训练模拟测试(含答案) (1282)

(中考)《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专项训练模拟测试(含答案) (1282)

初中化学专项训练2019-2020初中化学《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专项训练测试卷一、选择题1.(2分)下列各图所示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灯泡通电发光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C.湿衣晾干D.食盐水的蒸发2.(2分)(08广东)下列括号中对日常生活的变化判断正确的是()A.嘴嚼米饭时有甜味(化学变化)B.玻璃窗破裂(化学变化)C.用醋酸清洗热水瓶的水垢(物理变化)D.纯净物加热后变为混合物(物理变化)3.(2分) (08年上海)下列有关媒体的报道与化学知识不相违背的()A.某洗发水不含任何化学物质B.科研人员发明了一种特殊催化剂,可以使水变为汽油C.有关部门利用明矾对饮用水进行消毒杀菌,从而解决了灾民饮水难的问题D.科研机构发明了一种用植物秸秆生产乙醇的新工艺4.(2分)如图所示是一把铁制剪刀。

它的下列自述中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我的造型既特殊又美观B.我能剪出各式各样的服饰C.我经过磨砺会更加锋利D.我惧怕潮湿的空气,在那里我会变得十分难看5.(2分)日常生活中,下列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酒精挥发B.冰雪融化C.蔗糖溶解D.鸡蛋变臭6.(2分)下列用微观图示表示的物质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7.(2分)1993年,我国科学家利用超高真空扫描隧道显微镜,在一块晶体硅的表面通过探针的作用搬走原子,写下了“中国”二字。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上述变化发生了化学变化B.上述操作发生了物理变化C.这二个汉字是目前世界上最小的汉字D.这标志我国科学已经进入操纵原子阶段8.(2分)(9分)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突出问题是迅速增长的巨大的物质和能源需求与日益严重的资源短缺、能源枯竭、环境恶化之间的矛盾,要维持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发展循环经济是必由之路。

从化学的角度看,在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我们通过应用和控制化学变化,研究重要元素(如H、C、O、S、Cl,、P…)的循环利用模式,可以实现物质的循环和重复利用。

(中考)《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专项训练模拟测试(含答案) (1414)

(中考)《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专项训练模拟测试(含答案) (1414)

初中化学专项训练2019-2020初中化学《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专项训练测试卷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1.(2分)日常生活中的下列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湿衣服晾晒后变干 B.牛奶变酸 C.冰雪融化 D.轮胎爆裂2.(2分)化学变化常伴随着能量的转化。

如图所示,火柴燃烧实验中观察到试管塞被冲飞,这种现象主要能说明()A.化学能最终可转化为机械能B.内能可转化为化学能C.化学能最终可转化为光能D.化学能可转化为内能3.(2分)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火柴折断B.镁条燃烧C.石蜡融化D.固体粉碎4.(2分) (08宜昌)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冰棒融化B.木材燃烧C.湿衣服晾干D.灯泡发光5.(2分)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缺乏科学依据的是()A.盛放酒精、浓氨水的瓶子要塞紧瓶塞B.可用汽油洗涤衣服上的油污C.可用硫酸铜作饮用水的消毒剂D.石墨可作干电池的电极材料6.(2分)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

下列用途主要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生铁制成铁锅B.金刚石作装饰品C.铜丝作导线D.氢气作高能燃料7.(2分)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钢铁腐蚀B.玻璃破碎C.铁杵成针D.酒精挥发8.(2分)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物理性质的是()A.食醋除去热水瓶胆壁上沉积的水垢B.生石灰做食品的干燥剂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D.氮气充电灯泡9.(2分)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过程属于A.化学变化B.物理变化C.化合反应D.置换反应10.(2分)保护环境是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推广使用无磷洗衣粉B.合理使用农家肥和化肥C.推广使用一次性木质筷子D.禁止焚烧秸杆11.(2分)下列物质质量增加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是 ( )A.铜片在空气中加热B.敞放的固体烧碱C.露天堆放的生石灰 D.干燥木材吸水12.(2分) (08广东肇庆)2008年北京奥运会若用大型遥控飞艇作广告。

(中考)《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专项训练模拟测试(含答案) (1203)

(中考)《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专项训练模拟测试(含答案) (1203)

初中化学专项训练2019-2020初中化学《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专项训练测试卷一、选择题1.(2分)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钢铁腐蚀B.玻璃破碎C.铁杵成针D.酒精挥发2.(2分)(08眉山)下面能量转化过程中,主要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蜡烛照明B.水力发电C.太阳能供热D.电热器取暖3.(2分) (08年上海)下列有关媒体的报道与化学知识不相违背的()A.某洗发水不含任何化学物质B.科研人员发明了一种特殊催化剂,可以使水变为汽油C.有关部门利用明矾对饮用水进行消毒杀菌,从而解决了灾民饮水难的问题D.科研机构发明了一种用植物秸秆生产乙醇的新工艺4.(2分)下列对自然界物质的利用过程中,只发生了物理变化的是()A.蒸发海水得到食盐B.煅烧石灰石得到生石灰C.冶炼铁矿石得到铁D.用空气中的氮气制氮肥5.(2分)(8分)外校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学习化学积极性高,平时喜欢收集化学用品,建立了他们自己的实验室,其实验室中部分仪器如图。

(1)指出下列仪器名称:⑤;⑦;⑿;⒀。

(2)该组小霞、小红和小华同学利用上述仪器各自设计出一种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的装置,用到的仪器如下:小霞:②④⑦⑨小红:③⑦⑩小华:④⑦⑾⑿该组同学经过积极讨论和实验验证,大家一致认为小霞和小华设计的实验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那么请你也参与他们的讨论:A.小霞同学要想顺利完成实验,只需用上述仪器中的⑧或代替②,若用上述仪器⑧,则实验时要求;若用上述仪器①代替仪器②,小霞同学的装置还需改进,其改进方法是用上述仪器替代⑨。

B.请你从二氧化碳的性质角度分析小华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原因:。

C.小红同学设计的装置还可以用来制取的气体的是,其实验室制气原理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6.(2分)下列变化过程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冰川消融B.牛奶变酸C.铜丝弯曲D.汽油挥发7.(2分)我市盛产“福鼎黑”大理石,某中学化学兴趣小组通过实验测定这种大理石中碳酸钙的含量。

(中考)《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专项训练模拟测试(含答案) (1431)

(中考)《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专项训练模拟测试(含答案) (1431)

初中化学专项训练2019-2020初中化学《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专项训练测试卷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1.(2分)(6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体验“工业冶炼金属”的过程。

在实验室做了CO还原CuO的实验,他们称得装有CuO粉末的试管重42g,反应完全后,恢复到室温称量,试管和固体残留物共重40.4g,并收集到CO2 4.4g,请你和他们一起计算:(1)42g – 40.4g = 1.6g,1.6g表示的质量。

(2)该反应制得铜的质量为多少克?2.(2分)(08安徽)2008年6月14日是我国第三个“文化遗产日”。

以下是我省部分文化遗产,其制作过程主要属于化学变化()3.(2分)下列生产过程主要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沼气生产B.石油蒸馏C.转炉炼钢D.高炉炼铁4.(2分)下列生产生活中发生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5.(2分)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物理性质的是()A.食醋除去热水瓶胆壁上沉积的水垢B.生石灰做食品的干燥剂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D.氮气充电灯泡6.(2分)当天空打雷放电时,空气中有极少量的氧气会转变成臭氧,该反应可表示为氧气放电臭氧,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该过程是物理变化B.该过程是化学变化C.该反应是分解反应D.该反应是化合反应7.(2分)小朋同学通过化学反应,用排水法收集到一集气瓶气体,如右图放置在桌面上,然后准备其它仪器要进一步研究该气体的性质。

过了一会儿,小朋在用该气体做实验的过程中发现该气体已经变成空气。

根据小朋同学的收集方法和放置方式,你认为该气体()A.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B.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C.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D.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8.(2分) 刚开始学习化学你观察了四个实验:①水的沸腾;②胆矾的研碎;③胆矾溶液(即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④石灰石中滴加稀盐酸。

(中考)《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专项训练模拟测试(含答案) (1127)

(中考)《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专项训练模拟测试(含答案) (1127)

初中化学专项训练2019-2020初中化学《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专项训练测试卷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1.(2分)在我们的生活中不断的发生着许多的化学变化,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海水晒盐B.水的蒸馏C.酒精挥发D.光合作用2.(2分)小朋同学通过化学反应,用排水法收集到一集气瓶气体,如右图放置在桌面上,然后准备其它仪器要进一步研究该气体的性质。

过了一会儿,小朋在用该气体做实验的过程中发现该气体已经变成空气。

根据小朋同学的收集方法和放置方式,你认为该气体()A.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B.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C.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D.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3.(2分)(08江西)“民以食为天”。

下列过程主要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碾米B.淘米C.洗菜D.酿酒4.(2分)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海水晒烟B.活性炭吸附冰箱内的异味C.燃放烟花D.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5.(2分)下列说法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用食醋除水壶中的水垢B.用木炭除中冰箱中的异味C.用酒精擦拭衣服上的油渍D.用铅笔芯替代石墨试验导电性6.(2分)下列生产生活中发生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7.(2分)下列实验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加热试管中的火柴头 B.压缩空气C.铁丝生锈 D.检验溶液的酸碱性8.(2分)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是根据一些反应事实推导出的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其中推理不合理的是()序号化学反应事实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A铁丝在空气中很难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反应物浓度B碳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发生反应,而在点燃时能与氧气反应反应温度C双氧水在常温下较难分解,而在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分解催化剂D铜片在空气中很难燃烧,铜粉在空气中较易燃烧反应物的种类9.(2分)关于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一定同时发生B.发生化学变化时,不一定发生物理变化C.发生物理变化时,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D.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发生物理变化10.(2分)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与该物质的化学性质无关的是()A.CO作燃料B.CO2作灭火剂C.CaCO3细粉作白色涂料D.酒精作燃料11.(2分)(08辽宁十二市)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灯泡通电发光B.水结成冰C.蜡烛燃烧D.酒精挥发12.(2分)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干冰升华B.食物腐败C.矿石粉碎D.酒精挥发13.(2分)(7分)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

(中考)《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专项训练模拟测试(含答案) (599)

(中考)《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专项训练模拟测试(含答案) (599)

初中化学专项训练2019-2020初中化学《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专项训练测试卷一、选择题1.(2分)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过程属于A.化学变化B.物理变化C.化合反应D.置换反应2.(2分)(08泰州)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烟花燃放B.百炼成钢C.米酿成醋D.美酒飘香3.(2分)(08南京)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4.(2分) (08年上海)下列有关媒体的报道与化学知识不相违背的()A.某洗发水不含任何化学物质B.科研人员发明了一种特殊催化剂,可以使水变为汽油C.有关部门利用明矾对饮用水进行消毒杀菌,从而解决了灾民饮水难的问题D.科研机构发明了一种用植物秸秆生产乙醇的新工艺5.(2分)下列物质的应用,直接应用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A.氧气用于急救病人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生铁铸造炒菜锅D.铜用于制造电器设备6.(2分)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是根据一些反应事实推导出的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其中推理不合理的是()7.(2分)化学已经渗透到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在①环境保护②能源开发利用③新材料研制④生命过程探索等A.只有①②③B.只有②③④C.只有①②④D.①②③④8.(2分)生活与化学有着密切的联系。

以下叙述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用食醋除去热水瓶内壁上的水垢B.节目燃放焰火C、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D、冬季水结为冰9.(2分) 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

有关物质的用途正确的是()A.烧碱用于治疗胃酸过多B.食盐水用于清洗伤口C.明矾用作水的消毒剂D.氦气用作火箭燃料10.(2分)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用铜丝作导线B.用石墨作铅笔芯C.用粮食酿造酒D.用干冰作制冷剂11.(2分)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海水晒烟B.活性炭吸附冰箱内的异味C.燃放烟花D.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12.(2分)下列说法你认为错误..的是()A.化学变化和化学反应是同一个概念B、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C.化学变化的特征就是一定会有沉淀生成D.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的变化,物质的变化反映了物质的性质13.(2分)看了《2012世界末日》,许多人都感觉自然灾害的频发足以毁灭我们的地球,灾害中常有如下现象发生,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冰雪融化B.房屋倒塌C.火山喷发D.山体滑坡14.(2分)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15.(2分)物质的用途和性质密切相关。

(中考)《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专项训练模拟测试(含答案) (1351)

(中考)《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专项训练模拟测试(含答案) (1351)

初中化学专项训练2019-2020初中化学《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专项训练测试卷一、选择题1.(2分)类推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

下列类推正确的是()A.燃烧过程中伴随着发光发热,所以有发光发热现象的变化都是燃烧B.化学变化中一定有新物质生成,所以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C.有机物都含碳元素,所以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D.氧化物都含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2.(2分)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错误的是()A.好酒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断地运动B.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分子D.空气是混合物——空气由不同种分子构成3.(2分)化学变化常伴随着能量的转化。

如图所示,火柴燃烧实验中观察到试管塞被冲飞,这种现象主要能说明()A.化学能最终可转化为机械能B.内能可转化为化学能C.化学能最终可转化为光能D.化学能可转化为内能4.(2分)试利用已学到的化学知识来判断,下列处理突发事件措施不当的是()A.室内着火被困,立即用湿毛巾堵住口鼻,匍匐前进,寻找安全出口B.发现有人煤气中毒,立即打开门窗、关闭阀门,将中毒人员转移到空气清新的地方C.高层住房着火,在等待救援时打开所有门窗D.误服食品袋中的干燥剂(主要成分是生石灰),立即喝食醋5.(2分)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6.(2分)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钢铁腐蚀 B .铁杵成针 D .酒精挥发7.(2分)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 .蜡烛燃烧 B .花生霉变 C .瓷碗破碎D .火药爆炸8.(2分)(2分)下列物质中:①酒精②矿泉水③明矾④干冰⑤硫酸铜(1)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填序号,下同) ,(2)可用于净水的是 。

9.(2分)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过程属于 A .化学变化B .物理变化C .化合反应D .置换反应10.(2分)(6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体验“工业冶炼金属”的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化学专项训练2019-2020初中化学《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专项训练测试卷题号一二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1.(2分)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蜡烛燃烧B.花生霉变C.瓷碗破碎D.火药爆炸2.(2分)有机合成材料的出现是材料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但一些材料会污染环境,下列物质会造成白色污染的是()A.废旧塑料B.白色垃圾C.化石燃料D.植物残体3.(2分)要将混有泥沙的粗盐提纯,主要的实验步骤有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2分) 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

有关物质的用途正确的是()A.烧碱用于治疗胃酸过多B.食盐水用于清洗伤口C.明矾用作水的消毒剂D.氦气用作火箭燃料5.(2分)加热某种固体有气体产生,对于这一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A.是化学变化B.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C.是物理变化D.既不是物理变化,也不是化学变化6.(2分)下列变化过程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冰川消融B.牛奶变酸C.铜丝弯曲D.汽油挥发7.(2分)下列变化中,发生了物理变化的是()A.蜡烛燃烧 B.气球充气过多爆炸C.粮食酿酒 D.铜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铜绿8.(2分)下列生产过程主要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 .沼气生产B .石油蒸馏C .转炉炼钢D .高炉炼铁9.(2分)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10.(2分)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冰雪融化 .矿石粉 C .蜡烛燃烧 11.(2分)下列现象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纸张燃烧B .玻璃破碎C .冰雪融化D .酒精挥发12.(2分)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雪糕慢慢融化 B .吃进的食物被消化 C .电灯泡通电发光D .敞口放置的浓硫酸质量增加13.(2分)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火药爆炸B .衣服晾干C .蜡烛燃烧D .粮食酿酒14.(2分)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海水晒烟B .活性炭吸附冰箱内的异味C .燃放烟花D .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15.(2分)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 A .氧气有氧化性 B .酒精有可燃性 C .浓盐酸有挥发性D .浓硫酸有腐蚀性16.(2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涉及到许多变化。

下列变化中不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 .用石灰浆涂抹墙壁后,表面有水珠生成 B .在口中咀嚼米饭或馒头时感到有甜味 C .用干冰做制冷剂进行人工降雨 D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17.(2分)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 .冰块融化B .蜡烛燃烧C .玻璃粉碎D .蔬菜榨汁18.(2分)临近初中毕业,有四位同学谈了一年来学习化学的感受,你不赞同...的是( ) A .学习化学可以帮助我们正确认识物质,防止走入生活和学习中的许多误区 B .近期,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瘦肉精、毒血旺、染色馒头等都是化学造成的 C .学习化学需要进行实验和科学探究D .化学实验时操作一定要规范,注意安全,如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其纯度 19.(2分)(08辽宁十二市)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 .灯泡通电发光 B .水结成冰 C .蜡烛燃烧D .酒精挥发炸药 钢水钢锭干冰 CO 220.(2分)下列做法,与物质的化学性质无关的是()A.利用点燃的方法辨别棉毛织品B.利用镁粉燃烧产生的强光照明C.根据气味不同区分酒精与白醋D.根据石蕊试液颜色变化判断溶液的酸碱性21.(2分)以科学原理和实验事实为依据进行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

下列推理得出的相关结论合理的是()A.原子和分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所以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也不能再分B.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C.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D.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所以它们的性质完全相同22.(2分)(08太原)下列能说明硫和氧气发生了化学反应的是()A.硫是淡黄色固体B.硫受热会融化C.液态硫受热会汽化D.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23.(2分)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在中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里氏8.0级的大地震。

在这次地震过程中,大部分住房倒塌,同时发生了大面积的山体滑坡,中国人民“众志成城,抗震救灾”,在此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生命的奇迹,在这些过程中存在化学变化的是()A.房屋倒塌,山体滑坡B.为防止疫情发生,每天进行消毒C.搭建防震帐篷安置灾民D.用生命探测仪搜救幸存者24.(2分)氧气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无色无味B.不易溶于水C.能支持燃烧D.密度比空气大25.(2分)当你站在电视机背后时,常能闻到一股特殊的气味,散发出这种气味的物质是臭氧(O3),氧气在放电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臭氧,下列与此相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变化是化学变化B.氧气属于化合物C.该变化是物理变化D.臭氧星混合物26.(2分)(4分)我们在初中化学里学过的一些物质,在实际生活中有重要的用途。

现有以下4种物质:硝酸钾、稀硫酸、硫酸铜、干冰,请用它们(或其主要成分)的化学式填空。

(1)可用于配制杀菌剂波尔多液 _______________(2)可用于除去铁锈 _______________(3)可用于人工降雨 _______________(4)可作为复合肥使用 _______________27.(2分) (08重庆)节日里的下列景象伴随有化学变化的是()A.五光十色的烟火礼花B.不断闪烁的霓虹灯C.变化无穷的音乐喷泉D.满屋飘香的茅台酒28.(2分)(09四川宜宾)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其中一种与其余三种类别不同的是()A.水结成冰B.湿衣服晾干C.菜刀生锈D.开水沸腾29.(2分)(08泰州)镁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导电性B.导热性C.可燃性D.延展性30.(2分)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A.食盐B.空气C.白酒D.干冰31.(2分)下列变化中没有生成新物质的是()A.燃放烟花B.食物腐烂C.剪贴窗花D.钢铁生锈32.(2分)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矿石粉碎B.纸张燃烧C.酒精挥发D.冰雪融化33.(2分)生活中发生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衣服晾干B.米饭变馊C.玻璃破碎D.甘蔗榨计34.(2分)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用氢氧化钠改良酸性土壤C.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D.用稀盐酸除去铁器表面的锈渍35.(2分)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的是()A.木炭的稳定性B.一氧化碳的还原性C.酒精的可燃性D.浓盐酸的挥发性36.(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合金、合成材料、合成橡胶等都是重要的有机合成材料B.“白色污染”是指白色塑料袋造成的污染C.用甲醛浸泡水产品以达到保鲜的目的D.煤、石油和天然气是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37.(5分)(5分)化学就在我们身边,现有下列几种物质:①二氧化碳②酒精③食盐④氢气⑤稀硫酸,请用序号..填空。

[来源:(1)厨房中常用的调味品是;(2)形成酸雨的物质是;(3)最清洁的燃料是; (4)汽车铅蓄电池中含有的物质是;(5)用作消毒剂的有机物是;38.(5分)(5分)现有下列六种物质:①二氧化碳、②一氧化碳、③甲烷、④明矾、⑤肥皂水、⑥活性炭;请选择物质的序号填写在相应的空格内。

(1)可用来鉴别硬水和软水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2)在高空人工降雨时可选择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4)可用来净水并通常用来吸附水中异味和色素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5)具有可燃性并通常用来冶炼金属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39.(5分)(3分)化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知识有很多。

请你填写生活中常用的下列物质所含的化学成分(填化学式):(1)干冰常用于人工降雨,干冰是指________________;(2)纯碱是生活中常用的洗涤剂,纯碱是指_____________;(3)天然气是常用的气体燃料,天然气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

40.(5分)(6分)请从下列物质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A.盐酸B.氧气C.氢气D.硝酸钾E.碳酸氢钠 F.氢氧化钠 G.明矾 H.肥皂水(1)被称为最理想的“绿色能源”是 (填字母,下同);(2)农田施用的复合肥是;(3)常用于金属除锈的是;(4)常用净水剂是;(5)常用于区分硬水与软水的是;(6)常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是;【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C2.A3.无4.B5.B 6.B 7.B 8.B 9.C 10.C 11.A 12.B 13.B 14.C 15.C 16.C 17.B 18.B 19.无20.C 21.B 22.D 23.B 24.C 25.A 26.C 27.A 28.C 29.C 30.D 31.C 32.B 33.B 34.B 35.D 36.D二、填空题37.无38.无39.无40.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